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4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应写在什么位置上。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热身:每组算一题其他组作判断。
16×4 230×4 19×3 180×42、竖式笔算:45×12= 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说一说计算方法,竖式计算乘法要注意哪些问题?二、情境导入:同学们知道我们南宁人的精神是什么?能帮就帮,那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一个身患重病的同学呢?昨天我们中心校倡议同学们为一个身患重病的同学捐款,对吗?据了解已经有一个班捐得了145元钱,如果每个班都捐得145元,我们中心校共有几个班级呀?(12个班),你想提什么问题?(一共能捐多少元呢?)1、板书题目:每个班捐145元,我们学校共有12个班,一共捐得多少元钱?2、、你想怎么列式? 145×12= (元)3、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4、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5、145×12,你想怎样算?(1)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猜:全校共有12个班,一共捐得多少元钱?说一说你的想法?(2)你能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吗?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三位数成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板书)①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47例1,完成教科书P47“做一做”,P49“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及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验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提升知识技能的迁移水平,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入课题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指名学生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的方法。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课件出示复习题。
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人做在练习本上,选一题指名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师:前面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大家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来学习新的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二、迁移类推,探索新知1.阅读与理解。
课件出示教科书P47例1。
师:怎样解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这个问题?2.探究算法。
师:145×12到底等于多少呢?我们可以先估一估。
(1)估算。
师:可以先尝试估算,你估算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的?师:我们想知道该城市到北京具体有多少千米,最好的办法还是笔算。
(2)笔算。
师:145×12你能列竖式算一算吗?试试看。
学生先独立试算,然后同桌交流算法,最后班内交流,教师适时引导、指正。
师:老师选择了几个同学的笔算过程,请他们来给大家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3)小结算法。
师:看来我们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时要注意的问题很多,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师小结:在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我们先要做到相同数位对齐,然后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课时目标导航一、教学内容因数中间和末尾没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材第47页例1)二、教学目标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笔算乘法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对位和进位。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PPT。
学生准备:计算器。
一、复习引入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计算下列各题。
(课件出示算式)42×18=25×16=16×12=31×56=师:同学们独立完成计算,想一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点名学生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就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学习新课教学教材第47页例1。
(1)创设学习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想去北京吗?(课件出示教材P47例1题干)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
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该怎样列式?(点名学生回答)[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师:上题列式为145×12,估算一下,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点名学生回答,板书学生汇报)师:通过刚才的估算,我们知道145×12的积接近1500。
你能想办法算出145×12的准确结果吗?请同学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算法,独立尝试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2)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比推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①组织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予以指导。
②点名学生说一说笔算的步骤和方法。
(3)理清算理。
教师带领同学们回顾计算过程,集体反馈竖式计算方法。
师:第一步算什么?师:第二步算什么?5要和因数中的哪一位对齐?师:第三步算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①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去乘另一个因数的个位时,得到的积表示几个十,因此要同十位对齐。
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知识点1、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可以把两个因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另一个因数不变。
然后进行相乘。
估算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结果一定要用“≈”连接,不要用“=”。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①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②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与哪个数相乘,积的个位就与哪个数对齐);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④计算过程中有进位的,计算时要把进位加上。
× 251 0 6 54 2 65 3 2 5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①先把因数末尾的0前面的数相乘(写竖式时,将0前面的数对齐);②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③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相应个数的0.如: 420×30= 108×70 150×20=420 108 150× 30 × 70 × 2012600 7560 3000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一定的倍数时,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如:67×35=2345 670×35= 67×350=再如: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当宽(或长)不变时,长(或宽)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面积()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一定的倍数,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时,积不变。
如:18×42=756 36×21= 9×84=如果428×36=15408 214×72= 856×18=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n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
如:2×3=6 20×30=4、、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和两位数,若使乘积最大,应满足三位数中百位上是次大数,十位上是中间数,个数上是最小数;两位数中十位上是最大数,个位上是次小数。
3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
项目
内 容
1.算一算,并说说是怎么做的。
23×5 45×6 21×12 11×22
2.例:一列装载水果的列车从水果基地开往广州,平均每时行128km ,需要28时到达。
水果基地至广州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分析与解答:
求路程,用时间×速度,列式为128×28。
用竖式计算:
…( )×( )的积;
…( )×( )的积 1 2 8
× 2 8
1 0
2 4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三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尾应该和相应因数的数位( ),哪一位相乘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 )。
4.列竖式计算。
618×21= 425×28= 152×16= 654×12=
5. 某玩具厂生产了425个玩具汽车,生产的玩具摩托车是玩具汽车的13倍。
这个玩具厂生产了多少个玩具摩托车?
温馨
知识准备: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提示
参考答案
1.115270252242
2.128825612820358 4
3.对齐几
4.129781190024327848
×13=5525(个)。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学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
法。
2.体会估算、笔算、用计算器等多种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一个因数是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提升知识技能的迁移水平,发展逻辑思维
能力。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时积的定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四小组各请一名同学两两一样板演下面两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45×12=540;25×36=900。
说说你还记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原理吗?是什么?(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与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若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位上的数,得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3.最后把两位乘得的积加起来。
)
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二、提出问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式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
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145×12=1740(千米)
2. 师:在不知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我们可以先进行估
算,看看大概有多少千米。
学生自己进行估算,并说说自己的估算想法。
师总结:估算方法就是尽量使两个数变成比较好算的数,将一个因数扩大,一个因数缩小,估算结果比较接近准确数(把145看作150,把12看作10,进行估算。
)
三、解决问题
1.探究145×12的笔算方法
师:我们刚才只是大概估算了一下它的距离,那么准确的答案是多少呢?需要我们进行正确的计算,请你根据刚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试着来算一算。
(1)试算
师要求学生自己试算,第一步先做什么?在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讨论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计算方法,将计算过程写出来,并能向同桌复述自己的计算方法。
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比较: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都是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三位数比两位数多了一个百位,乘的时候还要乘百位)
(3)板演
要求两名同学进行板演,写出计算过程,并复述自己的计算方法。
(4)验算、归纳
老师进行规范的演算过程,要求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并引导学生用规范、正确的语言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与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145×12=1740(千米)
答: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1740千米。
(5)练习
书47页“做一做”中前四个。
要求四名同学到黑板做。
134×12=;176×47=;425×36=;237×82=。
(6)数学医生
给出两道错误的计算过程,要求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并能给出正确的解决过程。
2 3 6 3 8 9
× 2 5 × 4 3
-------------- ------------
1 1 8 0 1 1 6 7
4 7 2 1
5 5 6
--------------- ---------------
1 6 5
2 1 6 7 2 7
问题一:积的定位。
问题二:未满十进位。
总结易错点:
〈1〉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尾就要和这个三位数的十位对齐。
(说明原因:十位上的1表示一个十)
〈2〉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哪一位上相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巩固练习
(1)练习八第八题。
(2)书47页“做一做”后四题。
师:先别急着算,先试着估算一下,判断其得数为几位数,并把估算的数写在旁边,再进行计算。
3.能力提高
在下面的()中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 7 6
×()()
-------------------
1 8 ()()
( )( )( ) ( )
---------------------
3 1 ( ) ( ) 0
四、全课总结
教师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学习总结。
1.估算方法。
2.笔算方法。
3.易错点总结。
板书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45×12=540 145×12=
4 5 1 4 5
×1 2 × 1 2
-------- -------------
9 0--先用各位上的2乘45 2 9 0--先用个位上的2乘145 4 5 --再用十位上的1乘45 1 4 5---再用十位上的1乘145 --------- --------------
5 4 0-最后把两次乘的积加起来1 7 4 0—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