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小说的第四重主体“网络写手”的身份转换与交流行为——网络文学叙事研究之一
- 格式:pdf
- 大小:456.80 KB
- 文档页数:5
网络时代的文学创作与传播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被互联网所主导的时代,网络的发展让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快捷、方便和广泛。
在这个时代中,文学创作和传播也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出版模式,开始逐步向网络转移。
网络时代的文学创作和传播,给人们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日益成为文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本文将会探讨网络时代的文学创作与传播的现状和前景。
I. 网络时代的文学创作在网络时代内,文学的创作变得更加民主和开放。
网络提供了一个自由而受众广泛的创作平台,使文学创作的门槛大大降低,让每个人都能够直接参与到文学创作中。
网络创作的多元性、群体性和互动性,使文学创作变得更加具有开放性和生命力。
同时,网络文学还吸纳了大量的青年文学家,让这个行业的平均年龄得以降低,可以更好地承受时代变革和潮流。
网络时代的文学创作也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
网络文学作品更加接地气,真实性和日常性更强,可以更好地反映当下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生活。
同时,网络文学创作通常更具青春气息和快节奏,可以吸引更广泛的读者群体。
II. 网络时代的文学传播随着网络的普及,文学传播也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出版与发行模式,开始逐步向网络转移。
网络创作的特点决定了网络文学的传播路径,它通常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各大文学网站、APP等渠道进行。
无论是文字、图片、音频还是视频,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网络时代的文学传播优化了文学的流通和传承方式。
网络让传统的出版模式更加和谐和发达,可以让更多寻求创作和发表的青年作家有切实的机会,让更多的读者可以轻松找到自己所喜欢的作品和作者。
网络还通过确立作家的身份,形成读者和作家共同的社区,建立作者的读者群体,使得他们可以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
III. 网络时代的挑战和未来虽然网络时代的文学创作和传播带来了诸多的优雅和机会,但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
首先,随着网络发展,文学作品被复制、侵权和窃取的现象也愈演愈烈,使得文学创作者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论文提纲1.序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中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深刻影响着国内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文学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的载体,在网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网络与中国文学结合,网络这种新的传播媒体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必要元素,以其为土壤的网络文学也初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地域限制,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就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文学样式——中国网络文学。
2.正文(1)文学创作主体的平民性(2)作品发表和信息反馈的快捷性(3)创作意图的自由性(4)新词汇不断涌现,语言风格鲜明3.结尾不管怎么说,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存在样式,给文坛带来了一阵清新之风。
就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来看,一切文学门类都是由最初的大众创作、民间创作走向文人创作,从而走向成熟的,虽然网络文学目前尚处在大众写作的阶段,但随着时间的演进,传统作家会进一步融人网络,网络也会产生自己的作家,在新的规范产生之后,网络文学必将进一步走向成熟。
浅谈网络文学的特点摘要:本文从中国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创作目的、创作方式、创作主客体、传播途径等五个方面入手,通过与中国传统文学的比较,分析总结出其平民性、快捷性、自由性、新词汇不断涌现,语言风格鲜明等特点。
关键词:网络文学传统文学特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中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深刻影响着国内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文学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的载体,在网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网络与中国文学结合,网络这种新的传播媒体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必要元素,以其为土壤的网络文学也初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地域限制,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就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文学样式——中国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在经历了不断的发展之后,逐渐成为了当下文学的主流之一。
“网络文学”这个术语在中国是由网易公司1999年率先使用的,但是目前网络文学的概念正在提出。
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摘要】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写作者、读者和文本之间相互关联、互动和影响的现象。
本文从概念解析、特征分析、影响因素探讨、应用实例和发展趋势展望几个方面对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网络写作主体间性概念的解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在网络化时代,写作已经不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一个多元互动的过程。
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特征分析揭示了写作者、读者和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我们还深入探讨了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应用实例,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展望。
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意义重大,对于丰富写作形式、提升写作质量、拓展写作认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网络写作、主体间性、概念、特征、影响因素、应用实例、发展趋势、意义1. 引言1.1 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概述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是指在网络写作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相互影响、交流和合作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网络环境下特有的,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具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本文将对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进行详细解析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应用实例,并展望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的发展趋势。
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在互联网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个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还可以推动网络写作领域的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网络写作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可能性。
2. 正文2.1 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概念解析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参与写作活动的各种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这些主体包括了作家、读者、编辑、评论者等,在网络写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一个复杂而多元化的交流网络。
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旨在强调写作活动并非单向传播,而是一种多方参与、多元互动的过程。
在传统的纸质写作中,作家往往是信息的唯一源泉,读者则扮演被动接受的角色。
然而在网络写作中,由于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广泛共享,作家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互动和平等。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论当下网络小说创作专业:汉语言文学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 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正文:字体:楷体,小三号字,行距1.5倍)网络文学作为近几年兴起的新生事物,引起了一股新的风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着一领域。
各大原创文学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大量的网络写手涌入这一领域,以及读者群随之出现并逐渐庞大起来。
笔者想要通过对这些年来网络文学发展,简单分析当前网络文学创作的现状,以及网络小说在网络文学中的地位及创作概况,并结合具体的网络小说范例重点分析其主题、人物形象及小说情节的设计,以及语言的特征。
同时,研究网络小说盛行的原因。
网络文学的研究首先围绕着“网络文学”概念内涵的界定。
有人将网络文学视作文学的一个新种类,也有人将它当做一种文学现象。
【1】所谓网络文学,就是以网络为载体而发表的文学作品。
但是一般认为,网络文学包括印刷类文学的网络化(广义的网络文学);二:是网络原创文学(狭义的网络文学)。
而网络原创文学中,又包括在网络上的文学创作,以及充分运用超文本链接及交互等网络技术进行的多媒体写作。
【2】但是事实上,到现在网络文学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由于网络文学是新生事物,因而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就像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碰撞,由于双方媒介载体不同;文本形式不同;创作主体不同;创作模式不同;传播方式不同;价值功能不同等,引来了多方面的争论。
它们主要表现为, 文学从“载道经国”走向“孤独的狂欢”,文学从“反映生活”走向“闲适自足”,价值取向上由艺术真实走向虚拟现实变迁。
【3】更多的人认为目前的网民在文学素质上有所欠缺,这就决定了网上文学是“快餐文化的一部分,不能久存。
”作家莫言将网络文学的无序与低俗的状态比作“乱写大字报”,作者言所欲言,风格内容上肆无忌惮,毁掉读者的胃口。
桑地说,网络文学其实就是“聊天文学”,网虫对现实生活的厌倦,依恋于那种虛拟世界,其作品比“垮掉的一代”还要让人沉沦,实在看不出这些网络文学究竟好在哪里。
网络文学的定义和分类网络文学,是指通过互联网发布和传播的文学作品,具有网络特色和与网络形式相适应的文学形态。
它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而兴起的新型文学形式,以其便捷、互动、多样化的特点吸引了广大读者群体的关注和参与。
一、网络文学的定义网络文学是指通过互联网发表和传播的文学作品,它相对于传统的纸质书籍、杂志等出版形式,以网络为载体,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创作、传播和阅读。
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访问和阅读,与作者进行互动交流,形成了独特的文学生态。
二、网络文学的分类1. 网络小说网络小说是网络文学的最主要分类,它以连载形式展现,作者可以随时根据读者的反馈进行修改和调整。
网络小说的题材丰富多样,包括言情、玄幻、武侠、都市等各种类型,其中都市言情小说受到了广大女性读者的喜爱。
鲜活的人物形象、情节引人入胜、紧凑的叙事风格,是网络小说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微型小说微型小说是一种以篇幅短小、情节简练为特点的网络文学形式。
它通常包含一个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通过简洁而意味深长的文字表达,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微小说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往往以一个转折点作为故事的高潮,给人以意外和震撼。
3. 网络诗歌网络诗歌是网络文学中的一种重要分类,它以短小精悍的形式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与传统诗歌相比,网络诗歌更注重形式的变化和文字的创新,运用网络特有的表达方式,如表情符号、网络语言等来增强诗歌的传达力。
4. 游戏文学游戏文学是以游戏为背景和载体的文学创作形式。
在网络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剧情、任务等游戏机制来体验游戏世界的故事情节,游戏内的对话、描述等文本内容构成了游戏文学的一部分。
游戏文学丰富了游戏的体验,提供了独特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使得游戏世界更加立体和丰满。
5. 博客、微博等博客、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也促进了网络文学的发展。
众多的博主和微博用户通过个人空间来分享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包括随笔、散文、诗歌等。
网络文学的叙事特征与影响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文学如同一股汹涌的潮流,席卷了文学的领域,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
它以独特的叙事特征展现出与传统文学截然不同的风貌,并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网络文学的叙事特征首先体现在其题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上。
与传统文学相对较为狭窄的题材范围不同,网络文学几乎涵盖了所有能想象到的领域。
从玄幻修仙到都市言情,从历史穿越到科幻星际,从游戏竞技到悬疑推理,无所不包。
这种多样性使得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找到心仪的作品,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
例如,玄幻修仙类作品常常构建出一个充满神奇法术和神秘力量的世界,让读者沉浸在幻想之中;都市言情类则聚焦于现代都市中人们的情感纠葛和生活百态,引起读者的共鸣。
网络文学在叙事结构上也呈现出明显的特点。
它打破了传统文学线性叙事的模式,更加灵活多变。
很多网络文学作品采用了多线并行的叙事方式,通过不同的线索和视角来推进故事的发展,增加了故事的复杂性和吸引力。
此外,还有一些作品采用了“穿越”“重生”等元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叙事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这种创新的叙事结构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感受到新奇和惊喜,保持了高度的阅读兴趣。
在语言表达方面,网络文学通常具有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特点。
由于网络文学的阅读环境多为电子设备,读者的阅读耐心相对有限,因此作者往往会使用较为直白、生动的语言来讲述故事,避免过于复杂和晦涩的表达。
同时,网络文学中还常常出现大量的网络用语、流行词汇和幽默诙谐的语言,贴近读者的生活,增强了作品的亲和力和趣味性。
比如,“萌萌哒”“666”等网络用语的运用,让读者感到亲切和熟悉。
人物塑造是网络文学叙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网络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情感。
主角通常具有强大的意志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勇往直前,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种理想化的人物设定满足了读者对于成功和梦想的向往,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激励。
网络文学作品创作特点与传播策略研究网络文学作品是指以网络为媒介进行创作和传播的文学作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文学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人们娱乐消费的重要选择。
本文将研究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特点与传播策略,探讨其在当代文化传媒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首先,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多元化的题材和风格。
网络文学作品不受传统文学作品的限制,作者可以自由选择题材和创作风格,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漫画等多种形式,给读者带来了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第二,即时性和互动性。
网络文学作品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发布,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阅读和评论,形成与作者的实时互动。
这种互动性不仅提高了作品的传播效果,也促进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第三,创新的表达方式。
网络文学作品借助互联网的特点,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音乐等形式进行表达,给作品带来了更多元的艺术表现手法,增强了读者的沉浸感和参与感。
网络文学作品的传播策略也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
首先,创作者要重视社交媒体平台的利用。
社交媒体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例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可以通过在这些平台上设置官方账号、发布作品的片段或者设立专题活动等方式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其次,创作者可以选择与大型互联网公司合作,利用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专业的宣传渠道进行推广。
这种合作方式可以提高作品的曝光度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读者。
此外,创作者还可以通过参加文学比赛、签约出版公司等方式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和宣传资源。
最后,创作者要注重与读者的互动。
通过参与读者的讨论、回复读者的评论和建议,创作者可以深化与读者的关系,增加读者的忠诚度,并进一步提高作品的传播效果。
此外,创作者还可以利用线下活动、线上直播等方式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增加读者的参与感,形成更好的口碑传播效应。
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特点和传播策略使得其在当代文化传媒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首先,网络文学作品丰富了文化产业的内容。
网络文学论文网络文学是指通过互联网发布和传播的文学作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络文学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并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网络文学的研究涉及了跨学科的领域,包括文学学、传媒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网络文学的发展和影响。
首先,网络文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文学形式。
传统文学需要通过出版、发行等渠道才能传播,而网络文学则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发布和传播,极大地提高了文学作品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此外,网络文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例如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等,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
其次,网络文学的出现给广大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传统文学的出版和发行都需要经过审核和选择的过程,而网络文学则更加开放和自由,任何人都可以发表和传播自己的作品。
这样就为更多的作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文学作品选择。
另外,网络文学的兴起也催生了新的文学市场和商业模式。
很多作家通过网络文学创作赚取了丰厚的稿费,一些平台和网站也从中获得了丰厚的收益。
这也促使更多的投资者和公司进入这个领域,推动了网络文学市场的发展。
然而,网络文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版权和盗版问题。
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导致了文学作品的盗版、侵权等问题,这给作家和文学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其次是文学质量和创作能力的问题。
由于网络文学的门槛较低,导致了大量的低质量作品泛滥,这对整个文学界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对传统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改变。
它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传播,为作家和读者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选择。
然而,也需要更多有关部门和个人共同努力,解决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促进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如何正确看待网络文学导语:文学永远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20年后,将是“95后”、“00后”走上中国文坛的时候,而今天他们正在接受文学启蒙,今天的阅读将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创作,甚至影响他们的生活。
在课外,这一代人主要通过网络进行阅读,网络文学自然成为他们最广泛接触的内容。
十多年来,在涉及网络文学发展、网络文学主流化、精英化等若干议题时,我们总是在讲如何引导和帮助网络作家进行自我提升,如何提高网络文学的思想性艺术性等等。
对创作的引导当然十分重要,但是,如何站在时代高度,深刻理解和认识这一新的文学现象,这一工作或许更加重要。
这是一项双向的工作,引导者要先去学习,先“引导自己”弄清楚搞明白,再去引导别人,才会产生实际效果,才是对网络文学发展负责任的态度。
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化,与中国社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阵痛过程中的新生,所遭遇的历程是一致的。
在这一框架之下讨论“网络文学主流化”,不仅不构成对当代文学的颠覆,反而是在探讨如何延续和发扬中国的文化传统。
在网络文学生态系统中,非现实世界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恰恰是其迈向主流化的一大障碍。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流是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基础的,网络文学选择的却是另一条道路。
《悟空传》(今何在)、《庆余年》(猫腻)、《惊门》(徐公子胜治)、《天才相师》(打眼)、《锦衣夜行》(月关)、《步步惊心》(桐华)、《琅琊榜》(海晏)、《浣紫袂》(天下尘埃)等一系列网络文学“神作”的共同特点有两个,一是非现实主义手法,二是对传统文化的接续。
显而易见,文学的虚拟性在网络文学这块地盘上获得了成长,但它的出发点并非是对传统文学的背叛,而是大家通过互联网参与文学写作形成的集群效应。
但在客观上,网络文学选择的这一条道路,与当代文学之间形成的“观念”鸿沟着实令人担忧。
邵燕君认为,“需要对文学传统有了解的人,把文学的传统引渡到新的媒介中去,而不是任由媒介革命带来文化、文明的中断。
”我以为,这是比较冷静、客观的看法。
网络文学的论文网络文学作为一种全新的、使原本有着高贵品格的文学向平民大众下降的新的文学形态,目前学术界对其自身存在的意义以及区别于传统书面文学而呈现的新质性的讨论仍然欠缺。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网络文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网络文学的论文范文一:网络文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在全球化和网络化发展的进程中,网络文学势如破竹般地涌进了校园生活中,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网络文学的兴起对传统意义上文学作品的写作形式、流通渠道、欣赏方式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文学创作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古以来,文以载道的观念就深入人心。
而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它同样承担着思想政治教化的功能,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
目前学术界关于网络文学的研究成果很多,主要集中在对网络文学的特点、价值、审美特征等方面。
实际上网络文学作为网络时代发展进程中的时代产物,其与众不同的传播形式、自由多样的主题表达、离经叛道的叙事风格都呈现出强大的吸引力,日益受到大学生的喜爱,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
本文在借鉴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文学的特点、网络文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网络文化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三个方面出发,分析网络文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文学的特点网络文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学形式,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提高大学生思想品行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网络文化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一方面,网络文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的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教育使得网络文学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
因此可以说它们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
首先,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播的载体,它的出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