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试题集整合版附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82.36 KB
- 文档页数:13
5.2土壤考点基础练考点一观察土壤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在野外对土壤观察所需进行的方面有()①土壤颜色②土壤水分③土壤质地④土壤剖面构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从土壤质地看,土壤可分为()A.砂土、黑土、壤土B.砂土、壤土、黏土C.壤土、黏土、黑土D.壤土、黏土、红土【答案】1.C2.B【解析】1.土壤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其中最直观也是最容易观察的是土壤颜色。
土壤的水分不属于土壤的观察内容。
①③④正确,C正确。
C正确。
2.中国主要土壤发生类型可概括为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系列。
按土壤质地,土壤一般分为三大类: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
土壤质地分类是指根据土壤颗粒组成比例对土壤进行分类,通常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B正确。
ACD错误。
故选B。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把甲、乙、丙、丁四份质地不同的土壤堆成形状大小相同的圆锥体,在其中三个土堆上覆盖一层相同的草皮。
通过模拟实验观测相同降水强度下土壤质地、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量的关联性。
壤土质地中,三类不同粒径土壤比例差别较小,砂土、粉土、黏土均以一种粒径为主。
读实验相关数据表,回答问题。
C.黏土D.粉土4.丁土壤属于()A.砂土B.壤土C.黏土D.粉土5.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植被覆盖条件下,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土壤质地()A.砂粒与黏粒比重接近B.黏粒比重小,砂粒比重大C.粉粒与黏粒比重接近D.砂粒比重小,黏粒比重大【答案】3.B4.C5.D【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砂土是指土壤颗粒组成中砂粒含量较高的土壤,砂粒(粒径1-0.05毫米)含量大于50%为砂土,A错误;壤土,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甲土壤中砂粒、粉粒、黏粒各自比重相差不大,含量适中,因此应为壤土,B正确;黏土是含砂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而具有较好可塑性,甲土壤中砂粒比重占40%,黏粒较少,不是黏土,C错误;粉土砂粒比重小于20%,介于砂土和黏性土之间,D错误。
土壤地理学试题一、选择题1. 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土壤的形成与分类B. 土壤的分布与演变C. 土壤的肥力与利用D. 所有以上内容2. 土壤的质地是指()。
A. 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的比例B. 土壤颗粒的大小、形状和组成C. 土壤的化学成分D. 土壤的生物活性3. 土壤剖面分析是土壤地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主要目的是()。
A. 了解土壤的层次结构B. 测定土壤的水分含量C. 评估土壤的肥力水平D. 研究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4. 土壤侵蚀是指()。
A. 土壤被水或风等自然力量搬运和磨损的过程B. 土壤中养分的流失C. 土壤结构的恶化D. 土壤表面的硬化5. 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
A.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B.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C.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D. 寒带和温带地区二、填空题6. 土壤的三大基本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土壤的pH值是表示土壤酸碱性的一个指标,pH值小于7表示土壤呈________性,大于7表示土壤呈________性。
8.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9.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农药化肥使用、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10. 简述土壤形成的主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11. 描述土壤水分循环的基本过程,并说明其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12. 阐述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论述题13. 讨论土壤地理学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应用前景。
14. 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土壤问题的表现形式,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五、案例分析题15. 根据所给的土壤污染案例,分析其成因、影响及采取的修复措施的有效性。
请注意,以上试题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教学要求和考试大纲进行调整。
一、填空题1、(单个土体)是土壤剖面的立体化形式,作为土壤的三维实体,其体积最小。
2、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性是(土壤肥力)。
3、在自然界中,(土壤圈)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是结合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枢纽。
4、单个土体的垂直面相当于土壤剖面的A层加B层,其叫做(土体层)。
5. 土壤作为一个系统,是由三相物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表现出肥力、能量转换)和净化功能。
6. (土壤生态系统)不仅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条件,而且是生物圈中物质流与能量流的枢纽。
7.土壤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与土壤学的交叉科学。
8.土壤地理学采用的传统研究方法有(土壤野外调查技术);土壤定位观测和室内研究等。
9.俄罗斯学者(道库恰耶夫),提出了著名的成土因素学说,并创造了土壤生成因子公式。
10. 土壤固相中矿物质的种类及其与有机质的比例变化可以从(土壤相对密度)得到反映。
11、土壤矿物质主要来自(成土母质)。
12.在大多数土壤中,矿物质的质量约占土壤固体物质总质量的95%,常被称为土壤(骨骼)。
13. (原生矿物)是直接来自岩浆岩或变质岩的残留矿物。
14.土壤中次生矿物的颗粒很小,具有(胶体)的性质。
15.不同的生物气候带,土壤中矿物质分布有所不同。
一般说来,(干冷)气候条件下的土壤中,含有相当量的原生矿物。
16.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称为(土壤有机质)。
17、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残体),但是各类土壤的差异很大。
18.土壤有机质中暗色无定形的高分子化合物称为(土壤腐殖质)。
19.土壤中的黏土化合物和腐殖质很少单独存在,绝大部分是紧密结合成为(有机—无机复合体)状态存在。
20.土壤水可分为吸湿水、毛管水、重力水等类型,土壤水运动不取决于它的形态,而取决于它的(能量)水平。
21.土壤溶液体系是一个不均匀的溶液体系,土壤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具有酸碱反应,氧化还原作用和缓冲性。
土壤地理学试卷A 【考试试卷答案】 《土壤地理学》试卷A 试卷代码: 考试时间:120分钟 闭卷考试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土壤地理学: 2、富铝化作用: 3、诊断特性: 4、土壤组合: 5、滨海盐土:。
6、土壤资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具有 。
2、H.M.西比尔采夫根据土壤地理分布的特点,把土壤分成3个土纲: 、 和 。
3、地质大循环的特点是: 、 和 。
4、过渡层是指 ,例如AE ,表示占优势的土层是 层。
5、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中的亚类是依据 来划分的。
6、江西省的地带性土壤是南亚热带的 ,中亚热带的 、 。
7、在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中,铁铝土土纲包括的土类有 、 、 、 。
8、防治土壤侵蚀的主要土壤保持措施有 、 和 。
9、中国土壤分类系统自上而下依次是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10、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分有_____个诊断层,2个其它诊断层分别为__ ___、_ _______ 11、在土壤调查与制图中趋向于采用 土层命名法,其意义为:O 有机质层,A ,E ,B ,C 母质和R 母岩。
12、一个完整的土壤剖面应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产生的 和 ,即A 、B 、C 层。
13、现在土壤比色一般采用,其命名是用 的颜色三属性来表示的,其中色调是指占优势的光谱的波长,共有10个基本色调,其中5个是主色调,分别是 ,5个是补充色调,分别是 。
14、某土壤颜色为5YR5/6,其中色调是 ,亮度是 ,而彩度是 ,它是采用 土壤比色卡测定土壤颜色的。
土壤地理学试卷A【考试试卷答案】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潮土由近河床向远河床处依次排列着()。
A 沙土、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B 重壤土、中壤土、轻壤土C 砂壤土、轻壤土、重壤土、沙土D 中壤土、沙土、重壤土、砂壤土2、(多项)下列母质类型中属于运积母质的有()。
《土壤地理学》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答案如下,每空0.5分。
2、3、1、具有肥力自净能力4、2、脱盐基脱硅富铝化5、3、尚书•禹贡6、4、基质势渗透势7、5、绝对年龄相对年龄8、6、胡敏酸、富里酸9、7、活性、潜在10、8、地衣苔藓11、9、泥炭化过程矿质化过程12、10、生物积累过程地球化学过程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答案要点如下:13、土壤: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的介质,是地球陆地表面的脆弱薄层聚合土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土体组成的群体。
2、聚合土体:在空间上相邻、物质组成和性状上相近的多个单个土体组成聚合土体。
3、BSP:(土壤盐基饱和度)全部交换性阳离子总量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
4、诊断层:用于鉴别土壤类别的、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化规定的特定土层。
5、母质: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通常把与土壤有直接联系的母岩风化物或堆积物成为物质。
6、门塞尔颜色系统:一种科学化描述土壤颜色的标准色卡比色法,命名系统用颜色的三个属性色调、量度和饱和度。
7、土壤质地:各个粒级的土壤颗粒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或质量分数。
四、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30分)答案要点如下:3、土壤胶体电荷的原因是什么。
(每点2分)a)同晶置换作用,土壤胶体中低价态离子同晶置换高价态离子使微粒带电荷;b)胶体微粒向介质解离离子或吸收离子带电;c)黏土矿物的晶格断键作用;2、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最好的土壤结构。
(每点1.5分)a)孔隙度高,各种类型的孔隙比例适中,而且分布均匀,大小适中,解决了透水性和蓄水性的矛盾;b)解决水分和空气矛盾,使土温温度变化较为温和适中;c)有机质和养分丰富;同时,利于养分的释放和保存;d)黏着性、黏结性和可塑性均较小,利于耕作。
3、生物因素对土壤形成的意义。
(每点1.5分)a)先锋植物群落促使土壤起源,土壤中的动物、微生物是肥力提高;b)植物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引入成土过程中;c)动物加快了土壤中物质转化速度、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通透性、提高了保肥能力。
⼟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0. 什么叫⼟壤圈?⼟壤圈在地球表层系统中有怎样的地位和作⽤?1. 通过学习谈谈你对⼟壤地理学的认识(研究对象、内容和⽅法).2. ⼟壤化学风化的基本过程有哪些?其主要过程(⽔解)怎样影响⼟壤次⽣粘⼟矿物组成?3. ⼟壤矿物风化的强度指数有哪些指标?如果K m x<1表明什么?4. 试述我国⼟壤次⽣矿物的分布规律。
5. 什么是⼟壤⽣态系统?⼟壤的⽣态功能有哪些?6. ⼟壤结构形成的机理是什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评价⼟壤结构状况?7. 什么是⼟壤⽔分特征曲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8. ⼟壤的吸附作⽤和⼟壤的吸收作⽤有什么区别?⼟壤的专性吸附对⼟壤磷的植物吸收有何影响?9. 什么是⼟壤的本质特征?如何进⾏调控?10. ⼟壤调查的⽬的、依据和⽅法是什么?11. 从⼟壤发⽣学的⾓度阐明不同成⼟因素对⼟壤形成的作⽤。
12. 我区地处西北⼲旱半⼲旱区,风对成⼟过程有哪些影响?13. 论述⽣物因素在⼟壤形成过程中有怎样的作⽤?⼟壤中物质迁移的动⼒是什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4. ⼟壤中物质迁移转化有哪些形式?15. ⼟壤形成过程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表征⼟壤形成?16. 成⼟过程的特点有哪些?17. 灰化过程与⽩浆化过程有什么异同?灰化过程与富铁铝化过程的差异是什么?18. 什么是⼟壤的熟化过程,有什么意义?19. 试述⼟壤分类的依据、⽬的。
20. 中国⼟壤系统分类的基础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21. ⼲旱⼟纲的成⼟因素、主导成⼟过程有哪些?其分类特征何利⽤⽅向有什么特点?22. 银川平原的主要⼟壤类型应怎样分类?说明理由。
23. 试述我国⼟壤⽔平地带性分布规律。
24. 什么是⼟壤资源?主要特征是什么?怎样合理利⽤?25. 什么是⼟壤质量?你认为⽤怎样的指标评价⼟壤质量更合理?26. 什么是⼟壤污染?污染⼟壤是怎样⾃净的?27.什么是⼟壤污染的⽣物修复?有什么优点?28. 试述⼟壤地理调查的⽬的任务和基本程序。
土壤地理学_江苏开放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因素_____。
参考答案:以上都是2.盐基饱和度特点_____。
参考答案:南方湿潮多雨区,盐基饱和度较低3.8、土壤颗粒大小差别非常大,但都是圆球形。
参考答案:错误4.土壤容重是指_____。
参考答案:单位容积包括孔隙土壤的烘干重5.5、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土壤。
参考答案:错误6.下列土壤孔隙所吸附的土壤水,有效性最高的是_____。
参考答案:毛管孔隙7.北方石灰性土壤的潜在酸比南方酸性土壤高,是因为石灰性土壤CEC比酸性土高所致。
参考答案:错误8.10、任何一种土壤,从表层到成土母质,各层土壤的质地都是一样的。
参考答案:错误9.7、高岭石是原生矿物。
参考答案:错误10.9、粘土的养分含量比砂土丰富。
参考答案:正确11.相比较而言,江苏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为_____。
参考答案:黄壤12.我国南方大部分土壤中的磷酸盐主要是钙磷酸盐。
参考答案:错误13.3、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参考答案:正确14.下列引起土壤水自由能降低的土水势分势为_____。
参考答案:溶质势15.土壤微生物最适于酸性条件下活动的是 _____。
参考答案:真菌16.下列土壤水分类型属于无效水的是_____。
参考答案:重力水17.生物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_____。
参考答案:起主导作用18.4、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参考答案:错误19.2、土壤三相物质组成,以固相的矿物质最重要。
参考答案:错误20.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参考答案:正确21.6、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参考答案:错误22.我国土壤分类系统中属于高级分类的基本单元为_____。
参考答案:土类23.增施有机肥料,无论对砂质土或粘质土,均有良好的改良效果。
1.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最好的土壤结构。
〔每点1.5分〕1)孔隙度高,各种类型的孔隙比例适中,而且分布均匀,大小适中,解决了透水性和蓄水性的矛盾;2)解决水分和空气矛盾,使土温温度变化较为温和适中;3)有机质和养分丰富;同时,利于养分的释放和保存;4)黏着性、黏结性和可塑性均较小,利于耕作。
2.为什么说壤土是肥力较高的一种土壤质地类型。
〔每要点2分〕(土壤质地适宜性)1) 黏土,非毛管孔隙少,毛管孔隙多,毛管作用力强,土壤通气性差,保水保肥能力强;热容量大、温度变化缓慢,特别春季增温慢影响幼苗生长,有冷性土之称;不利于耕作,易造成水土流失;2) 砂土,大孔隙多,毛管孔隙少,通气性、透水性强,而保水保肥能力弱;热容量小、温度变化剧烈,易受干旱和寒冷威胁,但春季增温快幼苗发育早,有暖性土之称;利于耕作,适宜性强、供肥快。
3) 壤土,性质介于上述之间,肥力强。
3.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是什么1)植物养料源泉;2)具有离子代换作用、络合作用、缓冲性能;3)改善土壤物理性质4)植物生长激素4.生物因素对土壤形成的意义。
〔每点 1.5分〕1〕生物因素将太阳辐射转化为化学能引入土壤发育过程之中,是腐殖质的生产者和分解者,是促使土壤发生开展的最活泼因素。
〔2分〕2〕植物和动物对土壤有机质积累,矿物养分及性状产生,以及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影响。
〔2分〕3〕土壤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合成腐殖质,以及加速无机物转化发挥重要作用。
〔2分〕5.气候因素对土壤形成的意义。
〔每点1.5分〕1)气候因素是土壤发生发育的能量源泉,它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2)气温和降水影响土壤中的矿物、有机质的迁移转化过程,即土壤的发育过程;3)风对成土过程影响,表现在风蚀作用和风积作用4)影响着土壤的发育方向和地理分布。
6.简述土壤的灰化过程和白浆化过程。
〔每点3 分〕土壤灰化过程主要是在土体的表层〔亚表层〕SiO2的残留、R2O3及腐殖质淋溶与淀积过程;白浆化过程,土壤表土层由于土壤上层滞水而发生的潴育漂洗过程。
土壤地理学试卷B 答案【考试试卷答案】 《土壤地理学》试卷B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土壤发生学:是研究土壤形成因素、土壤形成过程、土壤类型及及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2、古土壤 :是指与现代成土条件不相同的在古地理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土壤,它的性质与现代当地土壤有明显差异。
3、硅铝率(Sa 值) :是指土壤物质(粒径小于2mm )或粘粒(小于0.002mm )中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的分子数之比。
反映了土壤风化程度。
4、土壤剖面 :是土壤的垂直断面。
5、诊断特性:是指用于识别土壤分类单元,在性质上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
6、土壤黄化过程 :是指在亚热带或热带,由于成土环境相对湿度大,土壤中的氧化铁高度水化形成水化氧化铁,从而使土壤呈黄色的过程。
是黄壤的特殊成土过程。
7、灰化过程 :是在寒温带、寒带针叶林植被和湿润条件,土壤中铁铝锰等金属氧化物与有机物质螯合淋溶淀积的过程。
(在土体上部形成SiO2富集的淋溶层,下部形成三、二氧化物和有机质富集的红棕色淀积层。
) 8、富铝化作用:指在湿热的生物气候条件下,土壤原生铝硅酸盐矿物强烈分解, 发生SiO2的淋溶和铁铝相对富集的作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空0.5分,共21分。
将答案写在横线上方的空格处。
1、土壤地理学是研究 土壤类型发生发育及分布规律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河流沉积物的特点:____成层性_、___成带性_____、___成分复杂性____。
3、按古土壤分布及其保留的现状,大致可分为_____古土壤__、_残存古土壤__、___古土壤残余物 4、分别写出下列土层附加符号的意义:g 氧化还原形成的铁锈(斑) ;m 土层被胶结固结硬 结 ;t : 粘粒聚集淀积 ;k 碳酸盐聚积层 ,h 腐殖质层 ,n 钠的聚积 , p 人为耕作扰动 5、 红壤是在__脱硅富铝化作用 __和__生物富集___ 过程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土壤地理学》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威胁人类生存的时候“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在发展低碳农业中提倡发展的“白色农业”是指农业生产中的()A.微生物利用B.太阳能利用C.化学合成物利用D.水能利用2.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土壤系统分类为首的美国土壤科学家是()A.史密斯B.詹尼C.马伯特D.道库恰耶夫3. 18世纪以后,西欧地理学派的三个代表学派中,农业化学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A.李比希B.法鲁C.李希霍芬D.库比纳4. 土壤中最主要的原生矿物是()A.氧化物类B.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类C.硫化物类D. 磷灰石类5. 土壤粘土矿物中膨胀性能最强的是()A.伊利石B.高岭石C.蒙脱石D.绿泥石6. 土壤毛管空隙和非毛管空隙的孔径界限是()A.0.1mmB.0.01mmC.0.1umD.0.01um7. 泰安地区土壤水分类型属于()A.淋溶型与周期淋溶型B.非淋溶型C.渗出型D.停滞型E.冻结型8. 土壤返潮现象是土壤吸收作用的哪种类型()A.机械吸收B.物理吸收C.化学吸收D.生物9. 控制土壤形成方向及其地理分布,尤其是地带性分布规律因素是()A.气候B.生物C.母质D.地形10. 聚合土体相当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基层分类单元中的()A.土族B.土纲C.土类D.土系二、填空题(每空0.5 分,共 10分)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和。
1.2. 水解作用的三个阶段是、和。
3.世界上有关土壤分类和肥力评价的最早专著是。
4.土水势主要包括、压力势、和重力势。
页1 第页6本试卷共模拟试卷八5.对于土壤形成的时间因素,可以从土壤和来分析。
6.根据土壤腐殖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可将其分离为、、和。
7.土壤酸度可以分为酸度和酸度。
8.最早出现在原生裸岩表面的植物是和。
9.土壤形成过程的实质是过程和过程的对立统一。
10.根据土壤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迁移和转化特征,土壤有机物质合成、分解与转化主要包括腐殖化过程、和三个过程《土壤地理学》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答案如下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答案如下,每空0.5分。
2、3、1、具有肥力自净能力4、2、脱盐基脱硅富铝化5、3、尚书 禹贡6、4、基质势渗透势7、5、绝对年龄相对年龄8、6、胡敏酸、富里酸9、7、活性、潜在10、8、地衣苔藓11、9、泥炭化过程矿质化过程12、10、生物积累过程地球化学过程(二)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 10 分)本试卷共6页模拟试卷八第2 页18世纪以后,西欧土壤地理学派的三个代表学派是学派、、1学派和学派。
土壤发生学的奠基人是俄国的科学家。
2、土壤有机物质合成、分解与转化主要包括、和三个过程。
3、土壤有机质可以分为两大类:和。
4、土壤液态水可以分为、、和。
5、土壤酸度可以分为酸度和酸度。
6、中国土壤系统分类(1999)为制,共六级,其中基层分类单元有、。
7、根据土壤腐殖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可将其分离为胡敏酸、、和胡敏素。
3、在绘制自然土壤完整剖面中,标出各土壤发生层名称并用相应代号表示。
国际土层代号层次枯枝落叶层。
、和土体部分主要指哪些部分:、二、填空题道库恰耶夫土壤形态发生学派农业化学学派农业地质学派 1、矿质化过程泥炭化过程、腐殖质化过程 2 土壤腐殖质3、非特异性土壤有机质地下水重力水毛管水4、束缚水潜在酸度活性酸度5、土系多级分类、土族6 富里酸、棕腐酸7、本试卷共6页模拟试卷八第3 页(三)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 10 分)近代自然地理学的创始人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土壤分类和、1肥力评价的著作是《》。
2、18世纪以后,西欧土壤地理学派的三个代表学派是学派、学派和学派。
土壤发生学的奠基人是俄国的科学家。
3、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和。
4、中国土壤系统分类(1999)为制,共六级,其中基层分类单元有、。
5、土壤酸度可以分为酸度和酸度。
6、最早出现在原生裸岩表面的植物是和。
6、对于土壤形成的时间因素,可以从土壤和来分析。
7、根据土壤腐殖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可将其分离为胡敏酸、、和胡敏素。
8、大多数作物生长发育适宜的土壤pH值介于之间。
二、填空题:1、洪堡尚书﹒禹贡2、农业化学土壤农业地质土壤土壤形态发生3、具有肥力自净能力4、多级分类土族土系5、活性潜在6、地衣苔藓7、绝对相对8、5.5 至 8.5(四)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 10 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1999)的基层分类单元有、。
、12、土壤有机质可以分为两大类:和。
3、近代自然地理学的创始人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土壤分类和本试卷共6页模拟试卷八第4 页肥力评价的著作是《》。
4、土壤酸度可以分为酸度和酸度。
5、土壤液态水可以分为、、和。
6、根据土壤腐殖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可将其分离为胡敏酸、、和胡敏素。
7、最早出现在原生裸岩表面的植物是和。
8、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和。
9、土壤次生矿物主要类型包括简单盐类、和。
四、读图填图题(6分)1、在绘制自然土壤完整剖面中,标出各土壤发生层名称并用相应代号表示。
国际土层代号次层)(覆盖层枯枝落叶层二、填空题:尚书﹒禹贡、洪堡土系2、非特异性土壤有机质土壤腐殖质3、土族1地下水重力水 5、束缚水毛管水潜在4、活性自净能力8、地衣苔藓、具有肥力6、富里酸、棕腐酸 7 9、次生氧化物类、次生铝硅酸盐1分)四、填图题(每空自上而下,左列为淀积层、母岩层、母质层;分)(右列为O A E 6(五)分)0.5 分,共 12一、填空题(每空。
》世界上有关土壤分类和肥力评价的最早专著是《 1.。
2.土壤地理学的奠基人是俄国的科学家本试卷共6页模拟试卷八第5 页3.土壤的本质特征是。
4.土壤原生矿物种类的主要类型有、氧化物类、硫化物类和矿物。
5.铝硅酸盐粘土矿物的晶体由和、两种基本晶片连接而成的薄片层状结晶体。
6.土水势主要包括、、和重力势。
7.土壤有效水是指和之间的土壤水。
8.土壤与大气通过和两种方式进行气体交换。
9.中国土壤系统分类(1999)为制,共六级。
10.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是以和作为分类基础。
11.土壤年龄可以分为和。
12.按成土因素学说,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的。
13.土壤水平分布规律可以分为和两种分布规律。
14.最早出现在原生裸岩表面的植物是和。
三、读图填图题(共 10 分)在绘制自然土壤完整剖面中,标出各土壤发生层名称并用相应代号表示;淋溶土的土体构型是;富铁土的土体构型层(覆盖层)腐殖质层淋溶层BCR页6 第页6本试卷共模拟试卷八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2分)答案如下,每空0.5分。
1、尚书 禹贡2、道库恰耶夫3、肥力4、硅酸盐、铝硅酸盐磷酸盐类5、硅氧四面体(硅氧片)铝氧八面体(水铝片)6、基质势渗透势(溶质势)压力势7、调萎系数田间持水量8、整体交换分子扩散9、多级分类10、诊断层诊断特性11、绝对年龄相对年龄12、母质13、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14、地衣苔藓三、读图填图题(共 10 分)淋溶土:O-A-Bt-C(2分)富铁土:Ah-Bs-C(2分)左列: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每空1分)右列: O Ah E (每空1分)(六)一、填空题(每空0.5 分,共 10分)世界上有关土壤分类和肥力评价的最早专著是《》。
13.14.土壤地理学的奠基人是俄国的科学家。
15.土壤的本质特征是。
16.土壤中次生矿物主要包括、、和。
17.按晶层的组成,高岭石是型矿物、伊利石是型非膨胀性矿物。
18.按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土壤水分可以分为、气态水和自由水。
19.土水势主要包括、、和重力势。
20.土壤与大气通过和两种方式进行气体交换。
21.土壤年龄可以分为和。
22.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是过程和过程矛盾的统一。
本试卷共6页模拟试卷八第7 页23.淋溶土的土体构型是。
【答案】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2分)答案如下,每空0.5分。
1、尚书 禹贡2、道库恰耶夫3、肥力4、简单盐类、次生氧化物类、次生铝硅酸盐5、1:1 2:16、固态水束缚水7、基质势渗透势(溶质势)压力势重力势8、整体交换分子扩散9、绝对年龄相对年龄10、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11、O-A-Bt-C模拟试卷(七)1.下面那种土壤结构是保肥供肥的最好结构:[ ]团粒状结构D片状结构 B 柱状结构CA 块状结构2 下列风化过程不属于化学风化的为A.溶解B.水解C. 水化D. 水蚀 [ ]3. 自然界最难风化的矿物种类为A. 橄榄石B. 角闪石C. 正长石D. 石英 [ ]4.改良酸性土壤经常使用的是A. 石膏B. 石灰C. 明矾D. 硫磺 [ ]5.确定土壤酸碱性所依据的土壤酸度类型是[ ]A、活性酸B、交换性酸C、水解性酸D、潜性酸6.不属于耕作土壤剖面的土壤层次为A.淀积层B. 心土层C. 表土层D.底土层 [ ]7.对植物无效的土壤水分类型为A.吸湿水B. 化合水C. 毛管水D. 重力水 [ ]8.土壤物理性粘粒的直径范围是A.<0.01mmB.>0.01mmC. <0.001mmD. >0.001mm [ ]9. 2:1型的黏土矿物含有比较多的负电荷,主要是由于[ ]A.同晶代换的作用;B.环境PH的改变; C.吸附有机质;D.其他原因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3分)1、土壤腐殖酸包括酸和酸。
本试卷共6页模拟试卷八第8 页219世纪末创立了土壤地理发生分类,奠定了现代土壤分类的科.学基础; 定量化土壤系统分类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中期,以1975年发表的为代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土壤是按照土纲、、土类、、和土系6级划分的;国际上,以美国系统分类为基础的土壤定量化分类还有:、、。
第二次中国全国土壤普查汇总的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发生学分类),采用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变种7级分类,以和为基本分类单元的分级分类制。
3.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10大土纲,荒漠和半漠境的土壤称为土纲;有淀积粘化层,并含有中量至高量盐基的土壤称为土纲;有淀积粘化层和低盐基的土壤称为土纲。
4. 弱淋溶土包括的土类有温带的灰色森林土、、灰褐土和热带的;5. 紫色土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以四川盆地分布面积最广,有“”之称。
6. 水稻土主要分布于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南美洲和非洲也有小面积分布。
在我国,水稻土分布遍及全国,集中分布在秦岭、淮河、白龙江一线以南。
它的剖面构型为Ap'-P-W-Bg-G-C ,其诊断层为和7.土壤分布的微域性,是指在微地形条件及其相应的其他地方性因素变异的影响下,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土类按确定的方向有规律依次更替的现象,又称。
8.“四化一积累”是荒漠土形成过程的基本特点:四化指的是、龟裂化、和,一积累指的是的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