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徐阶为何被称之为“真小人“?该如何评价他
- 格式:docx
- 大小:5.64 KB
- 文档页数:3
隐藏的忠臣——徐阶如果列举明朝比较知名的人物,相信大家都会漏掉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徐阶。
作为嘉靖时代扳倒严嵩的忠臣之一,明史赞之曰:“立朝有相度,保全善类。
嘉、隆之政多所匡救。
间有委蛇,亦不失大节。
”“论者翕然推阶为名相。
”纵观徐阶一生,只为“隐忍”二字。
他是王守仁《心学》的完美继承者。
在黑暗中寻找到了光明,最终击溃了严嵩。
因任首辅多年,为两朝元老,人都称为“徐阁老”。
辞退首辅前,提拔了张居正。
嘉靖欲杀海瑞,也被他以“杀身成名”之由免除,可谓是宽仁至极。
其实徐阶的前半生是笼罩在黑暗之中的,嘉靖九年,他就因上书反对张璁而惨遭流放,痛苦之余,又接到亲人双双离去的消息。
再加上在小人的劝诱下,嘉靖皇帝在柱子上刻下:“徐阶小人,永不叙用。
”几个字,人生几乎走到尽头。
多年以后返回朝廷,却又遭遇恩师夏言被杀,新任首辅严嵩又把他看作威胁,不停地打压徐阶。
其后他的门生不断被杀或流放,而满朝又都是严党中人,他一直处于一种被打压的境地之中。
面对纵横朝野的严嵩父子,徐阶没有退缩,他开始学会在隐忍之中,增强自己的实力。
严嵩和徐阶同任内阁大学士共事近十年,但徐阶因与严嵩的政敌夏言的关系不疏,且夏言曾举荐过徐阶,因而严嵩对徐阶不免有些提防,严嵩多次设计陷害徐阶,徐阶装聋作哑,从不与严嵩争执,甚至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做妾,表面上十分恭顺。
严世蕃对他多行无礼,他也忍气吞声。
经过几次小小的试探,但徐阶终不敢公然与严嵩为敌,只是谨慎处事,严嵩也就逐渐放松了对徐阶攻势。
严嵩父子的为非作歹,结党营私,贪赃枉法使徐阶也有心替国除奸,但他也亲眼目睹严嵩斗倒了夏言和杨继盛、沈鍊直言上谏的悲剧,深沉老道如徐阶者是不会轻易放出自己的杀招的,唯一选择只有忍耐和等待机会。
在长久的沉默等待中,徐阶终于等到了机会,伸张了正义。
除了是史书中记载的忠臣,在其他时候徐阶也是个谦逊的人邓拓先生在《燕山夜话》的一篇短文中曾记载了一则有关他坦陈错谬,不怕丢丑的佳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严嵩徐阶官场老司机对掐腹黑学运用到极致
导语:严嵩是明朝著名的奸臣,《明史》曾言:“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夏言、仇鸾等官场“老司机”都与严嵩进行过“政治斗争”,沈
严嵩是明朝著名的奸臣,《明史》曾言:“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夏言、仇鸾等官场“老司机”都与严嵩进行过“政治斗争”,沈炼、杨继盛等正直言官也纷纷弹劾严嵩,但都被击垮,反而让严嵩扶摇直上,当朝二十余年,无人敢与之匹敌,谁还敢碰这只“大老虎”?别说,真有人去碰,这个人就是徐阶,严嵩的联姻亲家,副手,亲密的政治盟友,那么徐阶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又是怎样扳倒严嵩的?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严嵩为什么会得宠?嘉靖皇帝不是一个智商很低的皇帝,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皇帝,但此人迷信道教,主要精力却没有放在治国上,而是放在了玄修上,热衷于炼丹制药和祈求长生,整天在炼丹炉前做他的成仙大梦,皇帝了解国家的情况,只能通过一些特殊的渠道进行,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嘉靖皇帝懒得写,于是一批写这方面文章的高手就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诸如严嵩、严世藩、徐阶等,这些奏章祝文又称之为“青词”,因此,严嵩、徐阶等身为内阁大臣,又被称之为“青词宰相”,这群“青词宰相”虽然说是逢迎主上,但绝非是无能之辈,其中严世藩还自认为是写“青词”的天才,可见,严嵩“拍马屁”的功夫绝对是炉火纯青啊!本文由风林网原创,请勿转载!
为了让皇帝能够了解国情,“青词宰相”们可谓皓首穷经,在他们的词里,都隐藏着巨大的政治内涵,他们与皇帝的交流完全靠着这一首首“青词”来维系,在中国历代帝王中,这种特殊的君臣交流方式,也可谓是奇葩了。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明朝十五位帝师有怎样的命运?什么原因导致的导语:刘伯温:明朝功劳最大的开国功臣之一,元末群雄逐鹿,他每献一计便成一事,深得朱元璋信任。
然而天下初定,朱元璋欣赏他的才能,却又不喜欢刘伯温:明朝功劳最大的开国功臣之一,元末群雄逐鹿,他每献一计便成一事,深得朱元璋信任。
然而天下初定,朱元璋欣赏他的才能,却又不喜欢他的精明。
他的清廉与精明更成了当时官场的“毒药”。
宋濂:一个典型的“书呆子”,却有着济世经邦的大学问。
以朱元璋刚愎自用的性格,能够在治国理念上听从宋濂的建议,实属不易。
然而,这位被朱元璋恭恭敬敬地称过先生的人,最终也成了死囚。
方孝孺:他是建文帝请来的“国师”,学问好,心思也正,建文帝对他几乎言听计从。
朱棣从侄子手中夺得皇位,他因拒绝合作而被诛灭十族,制造了明朝历史上最为酷烈的惨案!姚广孝:他是一名和尚,直到老死都是脚蹬僧鞋、身着袈裟。
然而,出家人偏爱做兵家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他是唯一能够出谋划策的人。
不讲公正,只讲输赢;不求道德,只求成功。
姚广孝成功地当了三代帝师。
解缙:他是明朝立国后出生的首位帝师,二十二岁时就曾向朱元璋进过“万言书”,其后又受到朱棣的赏识。
他被称做“狂人”,恃才傲物,终以悲剧收场,死得十分窝囊。
杨士奇:他原是乡村教书匠,性格表面上像是棉花包,内心中却有钢铁长城。
他学问平实,亦无缜密的治国之术,却能够老实做官,以不变应万变。
他先后服务于4位皇帝,并始终能平安相处。
李东阳:他是一位既有道德底线,又有治国能力的股肱之臣。
怎奈武宗朱厚照胡作非为,首辅之位已成烫手山芋。
他既要与狼共舞,又生活常识分享。
明朝那些人-------真小人徐阶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号名人,叫严嵩。
这是一位大反派,中国的戏曲舞台之上,有两张大白脸,一张是三国时期的曹操曹孟德,另一张就是这位大明朝的严嵩严阁老了。
今天不说严嵩,单表徐阶。
这位徐阶,在严嵩做嘉靖皇帝的内阁首辅的时候,受严嵩的提拔举荐,是为次辅,可以说严阁老对这位徐阶恩重如山。
可是,最后扳倒严嵩的正是这位徐阶徐大官人,要了严嵩的爱子严世蕃性命的人,也是这位徐阶徐大先生。
上大学的时候,讲明史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述徐阶斗严嵩的时候,那叫一个生动,眉飞色舞,跟说评书似的。
把同学们听得五迷三道,瞠目结舌。
所有的人都没有在意徐阶斗严嵩所用的手段是卑鄙不堪的,是为人不齿的,因为他用了一种十分下流的手法----诬陷!没有人在意徐阶在政治斗争中为了取得胜利而不择手段,又因为严嵩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个如假包换的大奸臣,所以,扳倒严嵩,不管用什么手段,成功的就是大英雄,就是好汉子,就是纯爷们!于是,我们,几乎所有的人,都被历史这个傻给逼在这了。
所谓的傻逼一词儿,就是这么来的。
看过当年明月所写的《明朝那些事儿》,在这本书里,作者也是言之凿凿地认定了严嵩是一个大奸臣,对扳倒严嵩的徐阶推崇备至,认为徐阶是王阳明的得意门生,有内外兼修之功力,我觉得十分的不靠谱!关于严嵩,我会另作文章专述,在此不多说了。
还是讲徐阶吧。
徐阶,受严嵩的提拔举荐,作为嘉靖朝内阁的次辅,是严嵩的助手,在很长的时间里,他可能连做梦都不敢想打严嵩的主意,动严嵩的奶酪,不是我瞧不起他,是他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今天的人们说起严嵩,都知道严阁老写得一手好青词,以此得宠于嘉靖皇帝。
其实,写青词献媚于嘉靖皇帝的臣子不止严嵩一个人,那个以刚正干练嚣张跋扈著称的夏言也写青词,这个扳倒严嵩的徐阶更是大写而特写,只是他们都没有严嵩写得好罢了。
况且,严嵩能够执掌内阁首辅十九年之久,绝非单凭青词之功。
那徐阶,只有在严嵩后面跟屁的资格,他有自知之明。
那么,徐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打严嵩的主意的呢?这话得从嘉靖皇帝选拔皇位继承人开始说。
徐阶的人物评价当时评价万历十一年,八十一岁的徐阶逝世,皇帝赠予“太师”荣誉头衔,赏赐谥号“文贞”。
钱谦益对这位徐文贞公是颇为赞许的:“负物望,膺主眷,当分宜严嵩骄汰之日,以精敏自持,阳柔附分宜,而阴倾之。
分宜败后,尽反其秕政,卒为名相。
”而目光犀利、言辞直率的海瑞的评价颇值得玩味:他一方面肯定徐阶“自执政以来,忧勤国事”,另一方面批评他“事先帝,无能救于神仙土木之误,畏威保位”;一方面肯定他为官清正廉洁,“不招权,不纳贿”,另一方面指责他“容悦顺从”,只能算作一位“甘草阁老”。
“名相”与“甘草阁老”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后世评价朱国祯:“徐在事久家富,传言有田十八万亩,诸子嗜利,奴仆多藉势纵横。
”明人支大纶批评徐阶,“玄文入直,伛偻献谀”,政绩“碌碌无奇”,至隆庆朝,才“稍惬公论”。
王世贞:“吾心知绩溪胡宗宪之功,为华亭所压,而不能白其枉,此生平两违心事也。
”清·张廷玉等所著《明史》:“徐阶以恭勤结主知,器量深沉。
虽任智数,要为不失其正。
高拱才略自许,负气凌人。
及为冯保所逐,柴车即路。
倾辄相寻,有自来已。
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
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
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
《书》曰“臣罔以宠利居成功”,可弗戒哉!”嘉靖皇帝病危,徐阶连夜紧急召见张居正,一起谋划,起草遗诏,次日清晨当朝公布,稳定了嘉靖、隆庆交替之际的政局。
因此,人们把他比喻为“杨廷和再世”。
徐阶原本势力没有严嵩强,夏言死后,许多指责被夏言推荐的徐阶没有替夏言报仇,连张居正也这么认为。
但徐阶只是沉默。
他一直隐忍了严嵩十几年,不与严嵩正面斗争,表面上十分恭敬,严嵩也没把他放在眼里。
徐阶先把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搞掉了,然后再除严嵩的。
嘉靖皇帝喜欢炼丹,很迷信。
于是徐阶让一个道士在嘉靖皇帝问天为什么朝政不好时,那个道士在沙盘上写了贤人不能得到重任,坏人独揽朝政。
这是那时一种形式,嘉靖皇帝问天,然后道士在沙盘上用手指画说坏人是严嵩,好人是徐阶。
关于干事得罪人和不干事巴结人的评论有人说:做人太圆滑显得“虚假”,太耿直又容易得罪人!到底是应该圆滑做事还是依着自己的真性情做事?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讨论一下。
先来讲个故事,关于明朝名臣徐阶徐阁老的。
我们都知道徐阶斗严嵩的故事,在故事里徐阶总是清正廉明,刚正不阿,严嵩总是阴险狡诈,机关算尽,故事试图告诉我们:好人徐阶和坏人严嵩形同水火,势不两立。
有些事情说破就尴尬了,其实严嵩得势的时候,徐阶为了巴结严嵩,不惜与严家结为儿女亲家,徐阶经常以小弟相称。
有人说既然徐阶和严嵩是亲戚,那严嵩又是被谁斗倒的呢?其实就是徐阶。
徐阶是个很圆滑的人,他从不明面上跟严嵩博弈斗争,而是暗中算计,所以圆滑其实是种手段!但太圆滑就必然给人一种虚伪的形象。
圆滑世故并不是错,关键是要有度。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明代哪名权奸之子被“莫须有”罪名所冤杀呢导语:徐阶是松江华亭(今属上海)人,从小就命大福大。
一岁的时候,他掉进井里,三天以后居然活了过来。
五岁的时候,又掉到山下,居然挂在树上不死徐阶是松江华亭(今属上海)人,从小就命大福大。
一岁的时候,他掉进井里,三天以后居然活了过来。
五岁的时候,又掉到山下,居然挂在树上不死。
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他中了进士,一甲第三名,是探花郎。
《明史》说他这个人的特征,是个子小,皮肤白(短小白皙),注重仪表(善容止),聪明过人(性颖敏),能谋善断(有权略),城府很深(阴重不泄),似乎天生就是严嵩的克星。
和严嵩一样,徐阶得宠,也是因为会写青词(所撰青词独称旨)。
他在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宰相”,排在严嵩(首辅)和李本(次辅)的后面。
徐阶的入阁,使严嵩本能地感到威胁,便多次加以倾害,“中伤之百方”。
然而徐阶每次都能从容对付,化险为夷。
这里面的原因,固然有徐阶的权术谋略,也有嘉靖的偏袒庇护。
嘉靖实在是太喜欢徐阶写的青词了,简直就是爱不释手,严嵩当然奈何他不得。
等到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五月,李本离职,徐阶升任次辅,严嵩就更是扳他不倒了。
何况严嵩这时也力不从心,自身难保。
原来,严嵩揣摩圣意能够百发百中,倒有一半以上要归功于他的宝贝儿子严世蕃。
严世蕃的长相,是脖子短,身体胖(短项肥体),还少了一只眼睛(眇一目),是个独眼龙。
不过,他这一只眼睛,比两只眼睛还厉害。
嘉靖下的手诏,常常语焉不详,不知所云(语多不可晓),唯独严世蕃一看就懂(一览了然),一答就对(答语无不中),真可谓“一目了然”。
可是就在这个月,严嵩的夫人欧阳氏去世,依礼,严世蕃要在家居丧,再也不能跟着严嵩去上班了。
生活常识分享。
徐阶为何被称之为“真小人“?该如何评价徐阶?徐阶是明朝官员,嘉靖年间官至内阁首辅大臣,是一位十分有能力的官员。
徐阶是以科举正途为官的,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他高中第二名,也就是探花及第,当时意气风发,一心想做名臣。
但是在他为官不久就因为得罪了在朝大臣而被陷害,被贬职到地方做不知名的小官,这对他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这将断送他的前程。
最终他凭借自己的能力逐渐又回到了权力中心京城,在这里他能力出众,又能和当时的首辅大臣严嵩保持良好的关系,最终成为仅次于严嵩的次辅,得到了嘉靖皇帝的充分信任。
当时严嵩在朝廷里面做首辅,权力非常大,形成一个以他为首的利益集团,贪赃枉法,无恶不作,百姓被贪官搞得民不聊生,这在徐阶眼中是不能接受的,但是在当时他没有办法,在等待了长达十年之久后他等来了机会,终于将严嵩惩之于法。
之后徐阶任首辅大臣,一改严嵩当政时的风气,开始整肃官场和朝政,让当时的明朝有了很大的恢复,普通民众的生活也有所恢复,得到了人们的拥护。
他当政时期将严嵩党羽一网打尽,大快人心,也得到了当时士子们的支持,对于皇帝的不当举措他也能纠正,十分有能力。
最终由于不满皇帝的一些举措,辞职归乡。
但是在归乡以后他却不再正直,而是变得横行无忌,他的子弟亲属横行乡里,大肆兼并土地,导致民怨沸腾,当时的海瑞是著名清官,想要插手此事,被他行贿官员罢官调任,可谓晚节不保。
徐阶高拱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有名的三个内阁首辅,同时他们之间又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徐阶斗倒了严嵩当上了首辅,而高拱斗倒了徐阶坐上了首辅,而张居正则是斗倒了高拱当上了首辅。
明朝中后期,朝廷内部斗争不断,再加上宦官弄权,整个明朝的官场变得乌烟瘴气的,甚至很少有官员去关注民间疾苦,导致大明国力日益衰落。
而当时的内阁实际上是明朝廷的最高行政机关,掌握着明朝整个动向,不幸的事,当时的内阁首辅都是一些 ... 之徒,除了为自己谋利,什么也不做,直到这三个人出现。
可以肯定的说,这三个人都是治世能臣,相比严嵩之流强的可不是一点半点,从徐阶接替严嵩开始,就对明朝的各项工作开始纠正,先将内部进行了整顿,将严嵩党羽一扫而光,朝廷变得清明起来,各项工作也能顺利进行。
忍辱负重、为民除害的“名相”徐阶民办民友小学熊艳教学目标:1、认识徐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能有感情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
能明白“忍辱负重”、“为民除害”的含义。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能明白“忍辱负重”、“为民除害”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古代都有哪些名相吗?(寇准、刘墉··)那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奉贤也出过一位名相吗?板书课题:忍辱负重、为民除害的“名相”徐阶师带读课题,生齐读。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我们奉贤名相徐阶的故事。
二、了解课文内容1、生自读课文,读通课文,读的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
2、指名读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好,想一想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些什么内容?三、深入学习,体会人物情感(一)、徐阶的童年1、徐阶,(1503~1583),字子升,号少湖,汉族,奉贤齐贤镇人。
被称为“大明首辅”、明代著名政治家。
那他是如何成为一代名相的呢?2、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年十月,徐阶出生。
出示句子:徐阶从小聪明过人,六岁时,父亲给他请了一位老师辅导徐阶学习,老师发现他过目成诵,称他为奇才。
但好景不长,父亲因工作被调离,从小就失去母亲的徐阶孤苦伶仃,举目无亲,被寄养在一户人家,改名为鲍阶。
后来徐阶的哥哥死了,他父亲没有儿子,才有把他领回家。
他当时十二岁了,但却饱读诗书,满腹经纶。
3、从这些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你觉得徐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
过渡:徐阶在朝廷当官的时候,做人机敏、正直,有谋略,读书广博,名气很好,尤其,他忍辱负重斗倒奸臣严嵩、严世蕃的事迹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美谈。
(二)、徐阶斗严嵩父子1、指名读第3、4节。
思考(1)、徐阶如何与严嵩父子周旋?(2)、徐阶如何忍辱负重?指名说“忍辱负重”是什么意思?小组交流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如何评价张居正的老师徐阶?作者|我方团队张嵚作为明朝改革家张居正的老师,亦是明代首辅中的顶级官僚,徐阶在十六世纪的明代政坛上,毫无疑问也是个重量级人物。
但他的一生功过该怎么评价?却要分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对于嘉靖晚期的局势来说,徐阶是个稳定朝局的重要人物在嘉靖年间,徐阶政坛上最耀眼一笔,就是斗倒了权倾朝野二十年的政敌严嵩。
但要论他在嘉靖晚年时,相对低调却更重要的贡献,却是稳定了当时的朝局。
在嘉靖皇帝“有权任性”的折腾下,外加前任内阁首辅严嵩,二十年如一日的贪污腐败。
大明王朝当时的局面,已经是岌岌可危。
在接替了内阁首辅职务后,徐阶兢兢业业,陆续平反各种冤案,提拔有用的人才,终于经过惨淡经营,叫朝局逐渐稳定。
虽然很多人,拿徐阶的经济问题说事,但以负责任的精神说,徐阶确是一个比严嵩负责的政坛强人。
第二:对于学生张居正来说,徐阶是他一生的贵人徐阶的政坛沉浮里,如果说有哪件事情,能和博弈严嵩媲美,那无疑就是培养张居正。
从担任国子监祭酒开始,他就对张居正,这个当时还少年轻狂的学生器重有加。
为了能让张居正出人头地,他更是想尽办法栽培。
张居正年轻时代,在朝堂上的一步步升迁,甚至成为裕王(未来隆庆皇帝)的讲官,都有徐阶暗中运作。
而且值得一说的是,对张居正这个学生,徐阶更是无比包容。
年轻时的张居正,曾经一度非常瞧不起这个叫徐阶的老师,认为老师胆小怕事,没有责任心。
甚至还一度休假回家,赌气游山玩水。
可是,在见识了明王朝深重的危机后,张居正终于理解了自己的老师。
终于,作为徐阶的心腹,在隆庆皇帝登基后,张居正如愿进入内阁,开始施展他早已筹谋的改革手腕。
虽说徐阶对张居正的培养,有他自己的私心。
但以明朝的国运说,他以自己的眼光胸襟手腕,亲手为大明朝,打造出一个再造国家中兴的强人。
第三:对于隆庆皇帝登基时的朝局说,德高望重的徐阶,却恰成了绊脚石在从嘉靖晚年到隆庆皇帝登基初的年月里,身为内阁首辅的徐阶,可以说是劳苦功高。
但当隆庆皇帝坐稳皇位后,徐阶固执的治国思路,却也与此时大明朝的朝局格格不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徐阶为何被称之为“真小人“?该如何评价他
导语:徐阶是明朝官员,嘉靖年间官至内阁首辅大臣,是一位十分有能力的官员。
徐阶是以科举正途为官的,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他高中第二名,也就是探
徐阶是明朝官员,嘉靖年间官至内阁首辅大臣,是一位十分有能力的官员。
徐阶是以科举正途为官的,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他高中第二名,也就是探花及第,当时意气风发,一心想做名臣。
但是在他为官不久就因为得罪了在朝大臣而被陷害,被贬职到地方做不知名的小官,这对他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这将断送他的前程。
最终他凭借自己的能力逐渐又回到了权力中心京城,在这里他能力出众,又能和当时的首辅大臣严嵩保持良好的关系,最终成为仅次于严嵩的次辅,得到了嘉靖皇帝的充分信任。
当时严嵩在朝廷里面做首辅,权力非常大,形成一个以他为首的利益集团,贪赃枉法,无恶不作,百姓被贪官搞得民不聊生,这在徐阶眼中是不能接受的,但是在当时他没有办法,在等待了长达十年之久后他等来了机会,终于将严嵩惩之于法。
之后徐阶任首辅大臣,一改严嵩当政时的风气,开始整肃官场和朝政,让当时的明朝有了很大的恢复,普通民众的生活也有所恢复,得到了人们的拥护。
他当政时期将严嵩党羽一网打尽,大快人心,也得到了当时士子们的支持,对于皇帝的不当举措他也能纠正,十分有能力。
最终由于不满皇帝的一些举措,辞职归乡。
但是在归乡以后他却不再正直,而是变得横行无忌,他的子弟亲属横行乡里,大肆兼并土地,导致民怨沸腾,当时的海瑞是著名清官,想要插手此事,被他行贿官员罢官调任,可谓晚节不保。
徐阶高拱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有名的三个内阁首辅,同时他们之间又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徐阶斗倒了严嵩当上了首辅,而高拱斗倒了徐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