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第五章四边形第二节矩形菱形正方形课件15
- 格式:ppt
- 大小:3.13 MB
- 文档页数:75
第15课 菱形 正方形⎪⎪⎪⎪⎪⎪⎪⎩⎪⎪⎪⎪⎪⎪⎪⎨⎧⎪⎪⎩⎪⎪⎨⎧⎪⎪⎩⎪⎪⎨⎧面积公式:周长公式:判定:性质:菱形⎪⎩⎪⎨⎧⎪⎪⎪⎩⎪⎪⎪⎨⎧分线形成的四边形为矩形四边形四个内角平分线形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四个内角平角平分线问题成四边形为正方形四边中点菱形形四边形为菱形四边中点连线形成四边形为矩形四边中点连线形成线形成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四边中点连中点问题中考真题练习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两条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B.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C.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当AB=BC 时,它是菱形B.当AC ⊥BD 时,它是菱形C.当∠ABC=90°时,它是矩形D.当AC=BD 是,它是正方形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3.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E 为AB 的中点,且OE=a ,则菱形ABCD 周长为()A.16aB.12aC.8aD.4a4.如图,菱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若AC=6,BD=4,则菱形ABCD 的周长是( )A.24B.16C.134D.325.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4,过点A 、C 作对角线AC 的垂线,分别交CB 和AD 的延长线于点E 、F ,AE=3,则四边形AECF 的周长为( )A.22B.18C.14D.11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6.如图,在菱形ABCD 中,M ,N 分别在AB ,CD 上,且AM=CN,MN 与AC 交于点O,连接BO.若∠DAC=280,则∠OBC 的度数为( )A.28°B.52°C.62°D.72°7.如图,在矩形ABCD 中,边AB 的长为3,点E ,F 分别在AD ,BC 上,连接BE,DF,EF,BD.若四边形BEDF 是菱形,且EF=AE+FC,则边BC 的长为( ) A.32 B.33 C.36 D.38.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 )A.等腰梯形B.正方形C.平行四边形D.矩形9.正方形内有一点A ,到各边的距离从小到大依次是1、2、3、4,则正方形的周长是( )A.10B.20C.24D.2510.如图,ABCD 是正方形场地,点E 在DC 延长线上,AE 与BC 相交于F.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同时从点A出发,甲沿着A ﹣B ﹣F ﹣C 路径行走至C,乙沿着A ﹣F ﹣E ﹣C ﹣D 路径行走至D,丙沿着A ﹣F ﹣C ﹣D 路径行走至D.若三名同学行走的速度都相同,则他们到达各自的目的地的先后顺序(由先至后)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丙甲乙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1.如图,边长为6的大正方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若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 1、S 2,则S 1+S 2值为( )A .16B .17C .18D .1912.如图,点E 在正方形ABCD 内,满足90AEB ∠=︒,AE=6,BE=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48B.60C.76D.8013.如图,两个全等菱形的边长为1厘米,一只蚂蚁由A 点开始按ABCDEFCGA 的顺序沿菱形的边循环运动,行走2015厘米后停下,则这只蚂蚁停在 点.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14.菱形ABCD 中,AE 垂直平分BC,垂足为E,AB=4cm.那么菱形ABCD 的面积是 ,对角线BD的长是 .15.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m ,△BPC 是等边三角形,则△CDP 的面积为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16.已知菱形ABCD 的面积是12cm2,对角线AC=4cm ,则菱形的边长是 cm.17.己知菱形ABCD 边长是6,点E 在直线AD 上,DE=3,连接BE 与对角线AC 相交于点M ,则AMMC 的值 是18.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P 是CD 的中点,连接AP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作△CPF的外接圆⊙O ,连接BP 并延长交⊙O 于点E ,连接EF ,则EF 的长为第18题图 第19题图 第20题图19.如图,已知P 是正方形ABCD 对角线BD 上一点,且BP=BC,则∠ACP 度数是 . 20.如图,四边形ABCD,EFGH,NHMC 都是正方形,边长分别为a,b,c ;A,B,N,E,F 五点在同一直线上,则c= (用含有a,b 的代数式表示).21.如图,将正方形ABCD 折叠,使顶点A 与CD 边上的点M 重合,折痕交AD 于E ,交BC 于F ,边AB 折叠后与BC 边交于点G 。
【中考数学】矩形、菱形、正方形的5大考点及题型汇总矩形、菱形、正方形是八年级下册特殊平行四边形这一章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都是基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衍生出来的其基本的性质都和平行四边形是一样的。
所以大家在进行学习和记忆的时候只需要紧抓其特殊部分,就能把他们都区分出来。
熟练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义和判定是这部分学习的重点,同时这部分也是中考数学几何部分的重要考点。
只有把这些性质和判定融会贯通。
那么在遇到综合题或者是类似题型的几何才能应对自如,尽快的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初中数学矩形、菱形、正方形的5大考点及题型,同学们赶紧来查漏补缺。
一、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1.矩形的性质①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②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③矩形的对角线相等;④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菱形的性质①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②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③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④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⑤菱形的面积=底×高=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3.正方形的性质: 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①边:四边相等,对边平行;②角:四个角都是直角;③对角线:互相平分;相等;且垂直;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即正方形的对角线与边的夹角为45度;④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四条对称轴。
例1 矩形ABCD中,DE⊥AC于E,且∠ADE:∠EDC=3:2,则∠BDE的度数为()A.360 B.90C.270 D.180例2 如图,矩形ABCD中,AE⊥BD于点E,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BE:ED =1:3,AB=6cm,求AC的长。
例3 如图, O是矩形ABCD 对角线的交点, AE平分∠BAD,∠AOD=120°,求∠AEO 的度数。
例4 菱形的周长为40cm,两邻角的比为1:2,则较短对角线的长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