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数字式频率合成集成电路TSA5526的原理及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6.81 KB
- 文档页数:3
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集成电路是指通过将多个电子元件(如晶体管、电容器、电阻器等)和互连结构(如金属导线、逻辑门等)集成到单个芯片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系统。
它是现代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嵌入式系统和各种电子设备中。
本文将介绍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一、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到单个芯片上,并通过金属导线将这些元件互连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系统。
通过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可以将电子元件和互连结构制造到芯片的表面上,从而实现芯片的压缩和轻量化。
常见的集成电路包括数字集成电路(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DIC)、模拟集成电路(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IC)和混合集成电路(Mixed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MIC)等。
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 材料选择:集成电路芯片的制造材料通常选择硅材料,因为硅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子特性和热特性,并且易于形成晶体结构。
2. 晶圆制备:集成电路芯片的制造过程通常从硅晶圆开始。
首先,将硅材料熔化,然后通过拉伸和旋转等方法制备成硅晶圆。
3. 掩膜制备:将硅晶圆表面涂覆上光感光阻,并通过光刻机在光感光阻表面形成图案。
然后使用化学溶液将未曝光的部分去除,得到掩膜图案。
4. 传输掩膜:将掩膜图案转移到硅晶圆上,通过掩膜上沉积或蚀刻等方法,在硅晶圆表面形成金属或电子元件。
5. 互连结构制备:通过金属导线、硅氧化物和金属隔离层等材料,形成元件之间的互连结构,实现元件之间的电连接。
6. 封装测试:将芯片放置在封装材料中,通过引脚等结构与外部电路连接,然后进行测试和封装。
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通过以上几个关键步骤实现电子元件和互连结构的制备和组装,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系统。
二、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是指通过控制电流和电压在电路系统中的分布和变化,从而实现电子元件的工作和电路系统的功能。
电路中的频率合成与分解方法频率合成与分解是电路中的重要技术,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无线电、音频处理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电路中常用的频率合成与分解方法,并探讨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一、频率合成方法1. 直接合成法直接合成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合成方法,通过将不同频率的信号输入到混频器中,混频器将这些信号混合在一起,并输出合成后的频率信号。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合成特定频率的场合,但在频率分辨率和相位噪声方面可能存在问题。
2. 锁相环合成法锁相环合成法是一种基于反馈的频率合成方法,它通过调节相位和频率来实现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同步。
锁相环由相位比较器、低通滤波器、电压控制振荡器和分频器等组成,可以实现多种频率的合成。
3.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法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法是一种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合成方法,它通过数字相位累加器和数字控制振荡器等组件,将输入的数字信号转换为相应频率的输出信号。
这种方法具有高分辨率、灵活性强的优点,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和快速切换频率的应用。
二、频率分解方法1. 滤波器分解法滤波器分解法是一种常用的频率分解方法,它利用滤波器的频率选择性,将输入信号的不同频率分离出来。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不同类型的滤波器进行频率分解。
2. 频谱分析法频谱分析法是一种基于信号频谱特性的分解方法,它通过将输入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将信号的时域表示转换为频域表示。
通过观察频谱图可以获得信号的频率成分,并进行频率分解。
3. 相位锁定环分解法相位锁定环分解法是一种基于相位锁定环原理的频率分解方法,它利用相位比较器和低通滤波器等组件,将输入信号的频率分解为多个相位对应的分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分析信号相位信息的应用场合。
结论频率合成与分解是电路设计和信号处理中的重要技术,通过不同的方法可以实现对信号频率进行合成和分解。
直接合成法、锁相环合成法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法是常用的频率合成方法,滤波器分解法、频谱分析法和相位锁定环分解法是常用的频率分解方法。
频率合成器的设计频率合成器的设计1 前言频率合成器是现代无线通信设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无线通信设备的性能。
频率合成技术历经了早期的直接合成技术(DS)和锁相合成技术(PLL),发展到如今的直接数字合成技术(D DS)。
直接数字合成技术具有分辨率高,转换速度快,相位噪声低等优点,在无线通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利用锁相环频率合成技术研制出了很多频率合成集成电路。
频率合成器是电子系统的心脏,是决定电子系统性能的关键设备,随着通信、数字电视、卫星定位、航空航天、雷达和电子对抗等技术的发展,对频率合成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频率合成技术是将一个或多个高稳定、高精确度的标准频率经过一定变换,产生同样高稳定度和精确度的大量离散频率的技术。
频率合成理论自20世纪30年代提出以来,已取得了迅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目前的4种技术:直接频率合成技术、锁相频率合成技术、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技术和混合式频率合成技术。
本文是以如何设计一个锁相环频率合成器为重点,对频率合成器做了一下概述,主要介绍了锁相环这一部分,同时也对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的设计及调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2总体方案设计实现频率合成的方法有多种,可用直接合成,锁相环式,而锁相环式的实现方法又有多种,例如可变晶振,也可变分频系数M,还可以用单片机来实现等等。
下面列出了几种用锁相法实现频率合成的方案。
2.1方案一SHAPE \* MERGEFORMAT图2.1 方案一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在VCO的输出端和鉴相器的输入端之间的反馈回路中加入了一个÷N的可变分频器。
高稳定度的参考振荡器信号f R经R 次分频后,得到频率为f r的参考脉冲信号。
同时,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经N次分频后,得到频率为f d的脉冲信号,两个脉冲信号在鉴频鉴相器进行频率或相位比较。
当环路处于锁定状态时,输出信号频率:fo= N*f d。
只要改变分频比N,即可实现输出不同频率的fo,从而实现由fr合成fo的目的。
简述频率合成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频率合成技术是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能够根据给定的频率生成相应的信号。
本文将介绍频率合成的原理及其应用。
2. 频率合成的原理频率合成是通过将多个频率信号进行组合,得到一个新的具有指定频率的信号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频率合成方法。
2.1 直接合成法直接合成法是最基本的合成方法之一,它通过使用固定频率的正弦波和余弦波的线性组合来生成目标频率的信号。
这种方法是最简单且易于实现的,但是由于合成的信号中只包含有限个频率成分,因此合成后的信号存在较大的谐波失真。
2.2 频率分割法频率分割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合成方法,它通过将目标频率分割成多个子频段,然后分别生成相应的子频段信号,最后将这些子频段信号进行叠加得到目标频率的信号。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小谐波失真,但是在频率分割过程中会引入额外的计算复杂性。
2.3 相位调制法相位调制法是一种基于相位调制技术的合成方法,它通过调制不同频率正弦波的相位来实现频率合成。
具体而言,使用一个相位锁定环路(PLL)来跟踪和调整参考频率信号与目标频率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从而生成目标频率的信号。
相位调制法能够实现较高的频率精度和稳定性。
3. 频率合成的应用频率合成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3.1 通信系统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频率合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信号调制、解调和频谱分析等方面。
通过合成不同频率的信号,可以实现信号的快速调频和频率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3.2 音频设备在音频设备中,频率合成技术常用于生成特定频率的音频信号,例如合成器、数字音乐工作站等。
通过合成不同频率的音频信号,可以实现不同音调、和弦和音乐效果。
3.3 测试仪器在电子测试仪器中,频率合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信号源、频谱分析仪和网络分析仪等设备中。
通过合成不同频率的信号,可以用来测试和分析电路、器件和系统的性能参数。
数字频率合成器的技术方案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频率合成技术已成为电子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数字频率合成器的技术方案,希望能为各位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方案背景频率合成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多种频率信号的设备,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导航、仪器测量等领域。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频率合成器逐渐成为主流。
相比模拟频率合成器,数字频率合成器具有更高的频率精度、更低的相位噪声和更宽的频率范围。
二、技术方案1.基本原理数字频率合成器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对数字信号进行运算和处理,所需的频率信号。
其主要原理如下:(1)采用相位累加器(PhaseAccumulator)对输入的参考时钟信号进行累加,得到一个线性增长的相位值。
(2)将相位值映射到正弦波查找表(SinLookupTable),得到对应的正弦波采样值。
(3)通过数字到模拟转换器(DAC)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再经过低通滤波器(LPF)滤波,得到平滑的正弦波信号。
2.关键技术(1)相位累加器相位累加器是数字频率合成器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合成器的频率精度和相位噪声。
我们采用高性能的FPGA器件实现相位累加器,确保高速运算和低功耗。
(2)正弦波查找表正弦波查找表用于存储正弦波采样值,其大小和精度决定了合成器的频率分辨率和幅度精度。
我们采用16位精度,存储1024个采样点,以满足高精度需求。
(3)数字到模拟转换器(DAC)DAC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其性能影响到合成器的输出信号质量。
我们选用高性能的DAC芯片,具有14位精度和500MHz的转换速率。
(4)低通滤波器(LPF)低通滤波器用于滤除DAC输出信号中的高频噪声,保证输出信号的平滑。
我们设计了一个4阶椭圆函数低通滤波器,具有-60dBc的带外抑制能力和50MHz的截止频率。
3.系统架构数字频率合成器系统架构如下:(1)输入接口:接收外部参考时钟信号和频率控制信号。
频率合成技术有哪些_频率合成技术的应用盘点频率合成技术的发展过程频率合成技术的理论起源于二十世纪30年代左右,至今己有八十多年的历史。
早期的频综是由一组晶振组成,需要多少个输出频点,由晶体的数目所决定。
需要由人工来实现频率切换,主要由晶体来决定频率的准确度和稳定度,很少与电路有关。
现在这种频率合成方式已经被非相干合成的方法所取代,尽管非相干合成同样使用了晶体,但其工作方式是由少量晶体来产生多种频率的。
对比早期的频率合成方式,非相干合成器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所合成频率的稳定性。
但是研制这种由几块晶体所构成的晶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成本较高。
因此随着频率合成技术的发展,相干合成法也就被科学家提了出来。
最初的相干合成法主要是直接频率合成(Direct Frequency Synthesis简称DFS)。
此合成方法是利用倍频、分频、混频的方法对一个或几个参考源频率经过加、减、乘、除运算直接产生所需要频率的方法。
这种方法由于频率转化时间短,相位噪声低等优点,因此在频率合成领域也占有一定的地位,但由于所生成的频率是采用大量的倍频、分频、混频所得,使得直接式频率合成器体积大、杂散多且难于抑制、结构复杂、成本及功耗高,故该DFS 己基本被淘汰。
在DFS之后出现了间接频率合成(Indirect Frequency Synthesis)。
间接频率合成主要是指锁相环PLL(Phase-Locked Loop)频率合成。
此合成方法是把相位反馈和锁相技术用于频率合成中,这种合成方法具有输出频率高、相位噪声低、抑制杂散好、成本低和易于集成等优点,因此在频率合成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传统PLL的频率合成器由于采用闭环控制,因此输出频率改变后,要想重新达到稳定则所需的时间较长。
所以PLL频率合成器同时做到较高的频率分辨率和较快的频率切换时间是很困难的。
频率合成技术简介频率合成技术是电子对抗与电子系统实现高性能指标的关键,很多现代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功能实现都直接依赖于所用频率合成器的性能,频率合成器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雷达、导航、通信、空间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等现代设备的性能。
数字频率合成器原理
数字频率合成器(DigitalFrequencySynthesizer)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产生高精度和可调节的频率信号。
其原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参考时钟信号。
数字频率合成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参考时钟:数字频率合成器首先接收一个高精度稳定的参考时钟信号,通常是一个晶体振荡器提供的恒定频率信号。
这个参考时钟作为系统的时基。
2.相位积累器:参考时钟信号经过相位积累器,对其相位进行连续的积累。
相位积累器根据所需输出频率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步进值或相位增量来累加相位。
每个时钟周期,相位积累器的相位都会根据步进值逐渐增加,并形成一个随时间线性增长的相位。
3.相位加法器:相位积累器的输出与一个可编程的相位加法器进行相位叠加。
该相位加法器接收用户输入的频率控制字(FrequencyControlWord),用于设定所需频率的分辨率和范围。
在每个时钟周期中,相位加法器将相位积累器的输出相位与频率控制字相加,得到一个新的相位。
4.数字到模拟转换器(DAC):经过相位加法器得到的新相位被输
入到数字到模拟转换器中,将其转换为连续的模拟信号。
这个模拟信号的频率由相位积累器的输出相位和频率控制字来决定。
5.滤波器: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对模拟信号进行滤波,去除高频噪声,得到所需频率信号的纯净输出。
滤波后的信号即为数字频率合成器的输出信号。
由于数字频率合成器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精确控制输出频率,并具有较低的抖动和相位噪声。
它在电子通信、射频信号生成、音频合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频率合成技术原理频率合成技术是一种用于产生特定频率的信号的技术。
通过频率合成技术,我们可以将一个或多个较低频率的信号组合在一起,从而得到一个高频率的合成信号。
频率合成技术在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无线通信和雷达系统中。
基于锁相环的频率合成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它利用了锁相环电路的特性。
锁相环电路由相位比较器、环路滤波器、VCO(控制电压振荡器)和分频器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1.相位比较器:相位比较器用于比较参考信号和VCO输出信号的相位差。
如果相位差存在,则相位比较器将产生一个纠偏信号。
2.环路滤波器:环路滤波器用于平滑纠偏信号,以便更好地控制VCO的频率。
3.VCO:VCO的频率受到环路滤波器输出信号的控制。
如果纠偏信号存在,则VCO的频率将增加或减小,以减小纠偏信号。
4.分频器:分频器将VCO的输出信号进行分频,以便产生所需的最终频率。
通过调节参考信号和锁相环中的其他参数,我们可以得到所需的合成频率。
基于锁相环的频率合成技术具有输出信号频率非常稳定的优点,可以实现高精度的频率合成。
另一种常见的频率合成技术是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
基于DDS的频率合成器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相位累加器来产生输出信号。
1.相位累加器:相位累加器是一个数字计数器,用于累加一个固定的相位步进值。
这个相位步进值由控制器传递给相位累加器,并决定了输出信号的频率。
2.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接收相位累加器的输出,并使用一种数学公式将其转换为合成频率的数字表示。
该数字信号随后通过数字模拟转换器(DAC)转换为模拟信号。
3.数字模拟转换器:DAC将数字表示的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该信号经过滤波器以消除数字转换过程中引入的噪声和失真。
基于DDS的频率合成技术具有输出频率范围广、相位和频率调节较灵活等优点。
然而,由于其使用了数字信号处理器,因此在高频率合成时可能会受到时钟频率的限制。
总的来说,频率合成技术是一种通过组合较低频率信号以产生特定频率的信号的方法。
数字频率合成电路原理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数字频率合成电路这个超有趣的东西。
你知道吗?数字频率合成电路就像是一个超级神奇的音乐魔法师呢。
想象一下,它能随心所欲地制造出各种不同频率的信号,就像一个音乐家可以演奏出各种不同音高的音符一样。
那这个电路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呀,它主要是基于数字技术的魔法。
在这个电路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这个DSP就像是一个超级大脑,它知道好多好多关于数字和频率的秘密呢。
DSP会接收一些指令,这些指令就像是魔法咒语。
比如说,我们想要一个特定频率的信号,就告诉DSP这个频率是多少。
然后呢,DSP就开始在它的数字世界里捣鼓起来了。
它会根据一些预先设定好的算法,就像按照食谱做蛋糕一样,把数字信息进行处理。
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的部分,那就是相位累加器。
这个相位累加器就像是一个小助手,它不断地把数字累加起来。
每一次累加的结果就对应着一个特定的相位。
你可以把相位想象成是信号在某个时刻的状态,就像月亮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形状一样。
当这个相位累加器累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数字值,这个数字值又会被转换成模拟信号。
这个转换的过程也很奇妙呢,就像是把数字世界的东西变到我们能听到或者用到的现实世界里。
通过一个叫做数模转换器(DAC)的东西,数字信号就摇身一变,成了模拟信号。
而且呀,数字频率合成电路还有一个超级棒的优点,那就是它的精度特别高。
不像一些传统的频率产生方法,总是会有一些小偏差。
这个电路就像是一个超级精确的时钟,每一次产生的频率都几乎分毫不差。
再来说说它的灵活性吧。
哇塞,简直太厉害了!它可以很轻松地改变输出的频率。
比如说,我们一开始想要一个100赫兹的信号,过一会儿又想要500赫兹的信号,对于数字频率合成电路来说,就像换一件衣服那么简单。
只需要给DSP重新下一个指令,它就马上能调整过来,开始制造新的频率信号。
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字频率合成电路可是无处不在呢。
通用数字式频率合成集成电路TSA5526的原理及应用摘要:TSA5526是Philips公司推出的通用数字频率合成器集成电路,该芯片具有外围电路简单、与单片机接口方便的特点,可解决频率合成器设计当中的难题。
文中介绍了TSA5526的主要特点、引脚功能、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
关键词:TSA5526;频率合成器;分频器;电荷泵1概述频率合成技术是近代无线电技术发展中的一门新技术,也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通常利用一块晶体或少量晶体组成标准频率源,然后通过合成方法产生各种所需的频率信号。
这些频率信号与标准频率源具有相同的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
使用该技术构成的电路在通信设备中称为频率合成器。
频率合成器的种类很多,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数字式频率合成器。
数字式频率合成器由晶体振荡器、固定分频器、鉴相器、滤波器和VCO等组成,晶体振荡器输出的频率信号经固定分频器后得到标准频率,而VCO输出的频率信号经可变分频器分频后得到实际频率信号,两信号在鉴相器中经相位比较产生的环路锁定控制电压将通过滤波器加到VCO上,以对实际频率信号进行控制和校正,直到环路锁定。
当所需信号频率较高时,该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难度较大,通常只能依靠专业厂家来完成,不仅成本高,而且生产周期长。
TSA5526芯片是Philips公司推出的通用数字频率合成集成电路,它将晶体振荡器、固定分频器、鉴相器、滤波器等电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其主要特性参数如下:●输入射频信号的频率为:64~1300MHz;●输入射频信号的电平为:-28~3dBm;●输出误差调整电压为:4.5~33V;●具有锁定检测功能;●内置可编程的15bit分频器;●通过程序控制可在512、640和1024中选择基准信号分频比,在外接4MHz晶振时,则可获得3.90625kHz、6.25kHz和7.8125kHz的频率精度;●可选择I2C总线和3总线进行数据传输;●采用单电源供电,电源电压为4.5~5.5V。
2引脚功能TSA5526有SSOP16和SO16两种封装,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各引脚功能见表1所列。
表1 TSA5526的引脚功能引脚名称功能应用说明1RF射频信号RF输入通常接本振输出2VEE地3VCC1电源电压1芯片电源,接+5V4VCC2电源电压2开关控制电源,通常接+12V5BS4电子开关BS4输出PNP三极管OC输出6BS3电子开关BS3输出PNP三极管OC输出7BS2电子开关BS2输出PNP三极管OC输出8VS1电子开关BS1输出PNP三极管OC输出9CP环路滤波器外接RC滤波网络10Vtune误差控制电压输出通过上拉电阻输出直流电压并加到VCO11SW总线选择开关接地时选择I2C总线方式;悬空时选择3总线方式12LOCK/ADC锁定标志/ADC输入3总线方式时为锁定标志,低电平有效;I2C总线方式时5为电平ADC输入端13SCL串行时钟下降沿时将SDA输出的数据锁存14SDA 串行数据在3总线方式时, 18bit、19bit和27bit三种数据可供选择15CE片选信号高电平有效16XTAL基准振荡输入通常外接4MHz晶体[!--empirenews.page--]表2 写状态数据格式字节MSB数据字节LSB地址字节(ADB)11000MA1MA0 分频字节(DI1)0N14N13N12N11N10N9N8分频字节2(DB2)N7N6N5N4N3N2N1N0控制字节(CB)1CPT2T1T0RSARSB0S电子开字节(BB)空空空空BS4BS3BS2BS13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TSA5526的内部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它包括射频信号处理单元、基准信号处理单元、相位比较和输出单元以及接口控制单元等四部分。
射频信号处理单元对输入的射频小信号进行放大和8分频,再送到15bit可编程分频器,分频比的大小可根据输入射频信号的频率来确定。
基准信号处理单元中的基准振荡器通过外接晶体产生基准信号,同时经基准分频器产生基准信号。
基准分频器通过编程可选512、640和1024三种分频比。
经过分频处理后的两路信号同时加到数字式相位比较器,然后经电荷泵、放大器和驱动三极管后得到误差控制电压输出。
接口控制单元用于实现微处理器与该器件的通信,它一方面接收微处理器送来的数据并在内部处理以形成各种控制指令;另一方面将本器件的状态送往微处理器。
通过SW端信号的不同连接,可选择两种串行通信方式:I2C总线方式和3总线方式。
图2 3.1I2C总线方式a.写状态 R/W=0 在写状态时,对TSA5526编程需要四个数据字节,并应在地址字节
传输后将数据字节送入芯片。
当地址字节 第一字节 传输后,I2C总线的收发会使地址字节和数据字节连在一起,并在一个传输过程中传输完毕。
如果地址字节后的第一个数据字节为分频字节或控制字节,则芯片将被部分编程。
表2是其数据字节定义。
表中,MA1和MA0是可编程地址位,用于控制加到片选端的电压。
N14~N0为可编程分频比,其分频比为:N=N14×214+N13×213+…+N1×2+N0CP为控制电荷泵电流大小位,CP为0,对应电流为60μA,CP为1时,电流为280μA 缺省值 。
T2~T0代表测试位。
RSA和RSB为基准分频比选择位。
0S为可调放大器控制位,0S位为0时,可调放大器接通 缺省值 ,0S位为1时断开。
BS4~BS1是PNP电子开关控制位,其对应关系是:当BSn为0时,电子开关n接通;当BSn为1时,电子开关n断开。
表3 读状态数据格式字节MSB数据字节LSB地址字节11000MA1MA2R/W=1状态字节PORFLACPS11A2A1A0表 4 3总线方式数据格式数据形式D0D3D4D17D18D19D20D21D22D23D24D25D2618位BS4BS1N13N019位BS4BS1N14N1N0 27位BS4BS1N14N1N0-CPT2T1T0RSARSB0Sb.读状态 R/W=1 表3所列为读状态数据格式。
当辅助地址位被识别之后,将自动产生一个响应脉冲到SDA线上。
SDA线上的数据在SCL时钟信号为高电平时有效,数据字节在SDA线上产生应答信号之后从器件中读出;如果没有主应答信号产生,传输过程就会结束,此时芯片将释放数据线从而使微控制器产生终止条件。
当上电时,POR标志被置为1,当检测到数据结束标志时,POR标志被复位 读周期的结束。
FL为进入锁存标志,用于表示何时循环建立起来。
通过对FL置1或清零可对循环进行控制。
ACPS为自动充电电流转换标志,当自动充电电流转换打开且循环锁定时,此标志为0,此时充电电[!--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流被强制为低。
在其它条件下,ACPS为逻辑1。
在I2C总线状态下,内置的A/D转换器可将自动频率微调模拟电平转换成数字量并送往微控制器。
3.23总线方式在3总线方式下,该器件接收的数据有18位、19位和27位三种,参见表4。
在该方式下,当片选引脚CE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SCL引脚输入时钟脉冲的下降沿会将SDA引脚上的数据送入数据寄存器,数据的前四位用来控制电子开关的通断,在第五个时钟脉冲的上升沿,这四位数据被送入内部电子开关控制寄存器。
如果传输的是18或19位数据字,那么,在片选线上电平由高向低转换时,频率位将被送入频率寄存器。
在上电复位状态下,电荷泵电流为280μA,调谐电压输出被关断;而在标准模式下,当ACPS标志为高电位时,测试位T2~T0被置为001,此时将禁止TSA5526输出。
当传输的是27位数据字时,在时钟脉冲的第20个上升沿到来时,频率位将被送入频率寄存器,而控制位则在片选引脚CE从高电平向低电平转换时送入控制寄存器。
在这种方式下,基准分频比由RSA和RSB位确定,测试位(T2、T1、T0)、电荷泵控制位CP、分频比选择位(RSA、RSB)以及0S位只能进行27位的传输。
图3所示是3总线方式时的时序图。
表5 AT89C51内RAM中20H、21H、22H、23H的定义字节地址D7D6D5D4D3D2D1D020HBS4BS3BS2BS1N14N13N12N1121HN10N9N8N7N6N5N4N322HN2N1N01100023H 010000004 应用TSA5526在某航空电子设备检查仪中的应用电路如图4所示,图中,单片机与TSA5526采用3总线方式进行通信。
P1.0与SCL引脚相连,用于串行时钟输出。
P1.1与SDA引脚相连,用于串行数据输出。
P1.2与CE引脚相连以进行片选控制;电子开关BS1~BS4用于通过VCO产生4种不同频率信号,VCO的输出将通过C6送到TSA5526的RF引脚,并经分频后与基准信号进行相位比较。
Vtune输出的误差控制电压经电阻R3、电容C5加到VCO。
R1、C4的数值可用于决定微调的快慢。
当频率锁定后,LOCK引脚将变为低电平,并将该电平通过AT89C51的P1.3引脚送入单片机进行检测。
本电路采用27位数据格式,发送的数据存放在单
片机AT89C51中RAM的20H、21H、22H、23H四个单元中,各位定义见表5所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