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成长在社会1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33
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第1课成长在社会1.1 感受社会变化同步导练一、单项选择题1.A 2.A 3.D 4.B二、问题探究5.(1)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说明国家经济在飞速发展(或:日益昌盛);说明人们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等。
(2)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3)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勇于开拓创新等。
三、拓展探究6.(1)镜头一:物质文明;镜头二:政治文明;镜头三:精神文明。
(2)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或答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或答重视政治文明建设;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村民的法制观念);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3)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良好的民主法制观念;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有创新意识和改革观念等。
1.2 关心社会发展同步导练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B 4.C二、问题探究5.这种观点都是片面的。
(1)我们青少年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员。
虽然年龄还小,但同样生活在社会中,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都与社会环境、社会变化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祖国建设,不仅是热爱祖国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自己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
(2)我们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不只是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明确作为社会的成员和国家的公民,对社会、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以健康的心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三、拓展探究6.说明了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1.3 学会亲近社会同步导练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D 4.D 5.A二、问题探究6.(1)“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首先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
九年级政治成长在社会复习题第一课时感受社会变化姓名()1.歌曲《越来越好》唱道: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商品精了价格活了,心情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
哎……越来越来……越来越好来……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①社会的发展②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③社会的文明进步④我国不再贫穷落后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2.人们的日子好了,也更会消费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自助旅游;考驾照;去健身房健身;自费到国外留学……其根本原因是A.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B.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变化C人们用于文化生活的消费不断增长 D.人类本身具有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3.小学生陈彦宏从新闻中了解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公众征集“十一五”规划建议。
她觉得自己是公众的一员,也应积极参与。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各地政府要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内容,正是源于她的建议。
为此,她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公众建言献策奖”。
材料说明 A.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B.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在我国所有公民都能够直接参政议政 D.我国公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4.^类社会从原始的野蛮时代到创立古代文明,从古代文明发展到当代的现代文明,是的过程。
A.物质生产 B.精神生产 C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D.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全面发展()5.如果没有手机,我们如何随心所欲地与亲人保持联系呢;如果没有网络,我们又如何与远在异国他乡的朋友谈天论地;如果没有高清晰的电视技术,我们又如何享受华丽的好莱坞电影?这句话主要说明A.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科学技术对人类只有积极作用,没有消极影响 D.科学持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6.右图《挤》说明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人类面临的问题是 A.落后的生产方式导致贫困B.人口众多加剧资源危机C环境污染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D.生态破坏影响人类的生存空间()7.下图主要表明①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③我国城乡居民收人水平存在差距④我国不断深化对外开放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8.跨人2l世纪,我国进入了——的新的发展阶段。
课题:九年级第一课成长在社会编号: 11 班级:姓名:学号:【考点及知识能力要求】【复习方法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的重要内容,是这几年的考试热点。
在复习中我们应着重关注其特征、重要性(意义)、我们怎么做(建议)等;关于亲近社会,则主要从明理和导行两块去重视,明理主要包括亲近社会、社会公德、克服“冷漠的看客”现象、自觉服务社会等考点,导行则主要要求大家会表态(怎么做)或者提建议等,关键要注意区分不同的身份(或对象)。
【导学过程】一、自主落实考点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5(1)社会不和谐的表现及影响P5(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P105(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P52.关心社会发展★★P6-8(1)为什么要关心社会发展?P6(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人为什么离不开社会。
P6 ②社会为什么离不开个人。
P7 (3)青少年为什么要关心社会发展?P6-8(4)青少年学生如何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社会发展的途经)P7-8(5)你一般通过哪些途径了解时事政治?P7(6)了解时事政治对你成长有何意义?P73.学会亲近社会★★★P9-11(1)P9-11含义和意义。
P9(2)青少年应如何学会亲近社会?P9-11(3)列举生活中的“看客”现象:①看到公共场所乱扔垃圾熟视无睹;②对有人在公共场所乱涂乱写、乱贴广告等行为无动于衷;③见到有人落难、落水,不拨打110等。
(4)怎样克服“看客”现象?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关心社会和他人的意识;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5)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P10(6)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P10(7)为创建文明校园和班级提合理化建议:①设立文明监督岗;②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③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教育处罚力度;④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4.自觉服务社会★★★P12-15(1)我们应当怎样自觉服务社会?P12-15(2)如何全面认识公民对国家所承担的责任?P13(3)为什么要乐于奉献?P14(4)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实践活动来奉献自己的爱心与力量?①参加义务劳动;②照顾老人和儿童;③自愿清理社区卫生死角;④帮助残疾人;⑤参加义务植树活动;⑥向灾区人民捐款;⑦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5)参加这些实践活动,对你的成长有何帮助?知识上:能增长知识,扩大知识视野;注入学习动力。
九政第1课成长在社会4第4课时自觉服务社会第3周第1课时课型:讨论交流型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①懂得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忠于职守;②理解乐于奉献的道理。
◎能力目标:①通过学习,能够分清公民的责任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分,公民的最重要的责任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而且要用实际行动来承担责任;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积极参加义务劳动,为他人、为社会多做贡献;③能够自己制定为社会做贡献的活动计划,并能积极主动完成计划。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学习,能够形成责任意识,明确对国家对社会责任是第一位的;②知道亲近社会、服务社会,不仅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还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二、知识准备:查阅有关的图书资料以及课本内容。
课前准备:1.组织学生学习导学提纲。
2.根据导学提纲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三、学习内容学习范围:11.3。
学习要求:理解书上主要问题。
自读课文三分钟,理论联系实际。
采用理解记忆法会背知识要点。
学生准备发言稿。
自学中的绊脚石:(写出自学中的难点与重点)四、知识梳理知识总结(将本课的知识点系统展出)五、达标测试(一)5分钟课前预习1.怎样承担责任?2.奉献社会我们该怎样做?达标测试(二)12分钟一、选择题。
1.有一位巴土司机,在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做了3件事:一是把车缓缓停在路边,并用最后的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二是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最后是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他做完这三件事,便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对该司机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有( )①该司机忠于职守、乐于奉献②该司机有着良好的社会公德③该司机有强烈的关爱他人的情感④该司机的行为是无价值的A.①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②③2.下列关于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的正确态度是 ( )A应该自觉承担起关爱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B青少年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而牺牲学业是值得的C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无需参加公益活动和服务社会D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无关3.在北京奥运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参加到志愿者队伍中去。
苏人版思品九年级全一册提纲第一课成长在社会1、生活变化的根本原因和表现是什么?P2-32、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P43、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P4-54、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是什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什么?P55、我国面临的新问题的表现和影响是什么?P56、什么是人类社会?P67、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P6-78、人具有哪两个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P79、青少年关心时事政治的途径和意义是什么?P710、青少年为什么要关心社会发展?P811、青少年怎样关心社会发展?P7-812、亲近社会的含义和重要性是什么?P913、“看客”现象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克服“看客”现象的必要性是什么?P914、社会公德的含义和主要内容是什么?P1015、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是什么?P1016、明辨是非的重要性是什么?P1117、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是什么?P1118、怎样自觉服务社会?服务社会首要的是什么?P12、P1419、如何全面认识公民对国家所承担的责任?P1320、为什么要乐于奉献?P1421、如何为社会奉献爱心?P15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1、汉字的特点和意义是什么?P182、文化的含义是什么?P183、中华文化的来源和特点是什么?P194、中华文化的作用是什么?P17、 P20、 P265、请你谈谈对中国结的认识。
P236、文化认同的含义是什么?P247、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原因是什么?P23、 P25、 P268、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要求是什么?P249、为什么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P26、P27、P2810、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P2811、怎样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P281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P3013、为什么说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P3014、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P29、 P30、 P3115、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P31第三课笑对生活1、什么是挫折?挫折引起人们哪些反应?P332、导致挫折的因素有哪些?P343、青少年容易产生挫折感的原因是什么?P344、挫折对人的双重影响是什么?P355、如何正确对待挫折?P366、初中学生应确立怎样的学习观念?P377、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是什么?P398、克服考试过度焦虑的方法有哪些?P399、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是什么?P4010、创新有什么重要意义?P42、 P44第四课学会合作1、合作的含义是什么?P472、合作的必要性是什么?P47-493、为什么说发展离不开合作?P49-524、与人合作的途径和技巧有哪些?P52-555、竞争的含义和类别是什么?P566、竞争的利与弊是什么?P58-597、怎样正确参与竞争?P59-60第五课与诚信同行1、诚信的含义与要求是什么?P622、诚信的重要性是什么?P63-653、怎样做诚实的人?P67-694、隐私和隐私权的含义是什么?P705、怎样正确对待隐私权?P706、国家机密的含义是什么?P717、为什么要严守国家机密?P718、严守国家机密的要求是什么?P719、为什么要保守商业秘密?P7210、如何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P73第六课做守法公民1、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党领导人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P76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什么叫依法治国?P763、依法治国的本质和根本目的是什么?P77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是什么?P775、如何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P77-786、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P787、为什么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P78-798、怎样树立依法治国的观念?P799、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P80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P8011、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P8112、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是什么?P8113、什么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P81-8214、国家制定了哪些法律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P8215、“五五”普法的对象、重点、主要内容是什么?P8316、青少年如何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P83第七课维护合法权利1、公民经济权利的重要性?P852、公民经济权利的主要内容?P853、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我们法律对保护财产所有权做出了怎样的规定?P864、继承权、遗产的含义分别是什么?P865、财产继承的种类?P866、我国继承法规定的分配继承遗产的原则、法定继承人和继承顺序分别是什么?P867、怎样正确对待财产继承?P86-878、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含义?P879、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P8810、我国法律对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分别做出了怎样的规定?P8811、我国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或者当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遭到侵害的时候该怎么办?)P8812、为什么要保护智力成果?P8813、智力成果权的含义、内容、享受的条件?智力成果权包括哪些?P8914、著作权包括哪些?P8915、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哪些知识创新成果?P89-9016、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受到侵犯时该怎么办?P9017、国家怎样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不受侵犯?P9018、专利权的含义?主要包括哪些?P9019、行政保护、行政诉讼保护、民事诉讼保护?P9120、为什么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P91-9221、人民享有监督权有什么意义?P92-9322、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哪些?P9323、信访举报制度的作用?P9324、新闻监督的重要作用?P9425、批评、建议权的含义?P9526、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正确方法有哪些?(或者公民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监督权?)P95第八课拥护党的领导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什么?为什么?P98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P993、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了哪些探索和斗争?P994、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是什么?P99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什么? P1006、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主要历程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P100-102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P1028、为什么要坚持邓小平理论?P103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含义是什么?P10410、如何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P1041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1051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的基本内涵是什么?P10513、我们党能够经受住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和最可靠保证分别是什么?P106 P102 P1071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P1061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奋斗目标和重要性是什么?P10716、为什么“发展是硬道理”?(或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P10817、2006年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强调了什么? P1081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P10919、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P10920、四项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P110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含义是什么?P1102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什么?P11023、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P102-105(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九课发展人民民主1、如何全面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P1132、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谁?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P113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P1134、我国人民如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P1135、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如何?P1136、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它有哪些权力?在国家机构中处于什么地位?P1147、人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P1158、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P115-1169、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什么?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P11610、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哪些?P117-11811、公民的选举权是指什么?公民的被选举权是指什么?P11712、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何?P11913、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民主政治权利?P119第十课走共同富裕道路1、为什么要了解经济发展?P12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P1223、“三个有利于”标准指什么?P1224、国有经济的含义、形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P1235、作为农业大国,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什么?P1236、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为此要抓的重点工作有哪些?P1237、集体经济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P1248、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P1249、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P12410、非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有哪些?P12511、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何积极意义?P12512、现阶段我国应如何促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两者共同发展?P12513、现阶段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P12614、在公有制经济内部如何进行分配?主要实施的分配原则是什么?P12615、市场条件下,劳动者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取决于什么条件?P12616、什么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这种方式存在于哪些领域?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是什么?P12617、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人们的合法收入包括哪些?P12718、为什么要实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P12719、如何实现共同富裕?P12820、为什么要关注民生、扶贫济困?P129-1302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有哪些?核心是什么?P13122、我国的社会保险包括哪些?保险费来源于哪些渠道?P13123、我国的社会救济包括哪些?P13124、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有何重大意义?P1322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何重大意义?P13226、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是什么?P13227、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意义是什么?P133第十一课胸怀全球迎接挑战1、世界贸易组织的含义和宗旨是什么?P137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是什么?P1373、什么是经济全球化?P1374、为什么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走向世界的必然结果?P1385、世博会的宗旨是什么?1396、我国的国际地位如何?P1407、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是什么?P1408、国际竞争激烈的表现有哪些?P1409、国际竞争的影响是什么?14010、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P14111、国际竞争的要求是什么?P14112、我国面临的机遇有哪些?P14113、怎样正确认识机遇与挑战?P142-14314、面对挑战我们要怎样应对?P14315、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什么?根本性全局性的时代课题是什么?P14316、战争的危害有哪些?P143-14417、维护世界和平的意义是什么?P14418、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如何?P145-14619、世界人民的奋斗目标是什么?P14620、和谐世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14621、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青少年学生应树立什么意识?P1462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如何?P14723、建设和谐世界的必要性是什么?P147第十二课放飞理想立志成才1、理想的含义及分类是什么?P1492、共同理想及其作用是什么?P1503、2020年的全面小康社会是什么样的?P1504、为什么要树立崇高理想?P1505、最高理想是什么?P1506、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如何?P1517、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是什么?面对使命青少年该怎么做?P1528、艰苦奋斗的含义是什么?P1539、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P152-15510、艰苦奋斗与提高生活水平的关系如何?11、新时代条件下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P15512、为什么艰苦奋斗永远不会过时?P15513、人才的含义及分类是什么?P15614、成才的因素和关键是什么?P15615、青少年为什么要立志成才?P155-15616、怎样才能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P156-15717、正确的职业观是什么?P15818、正确的择业观对青少年的要求是什么?P159注意:红色字体的题目来自教材小字部分和知识链接部分,可以删除。
1.1 感受社会变化
社会变化
不断发展进步的道路;
:这些都说明社会正发生着变化,就让我们来
只求吃饱穿暖,现在
④人多路窄,处处堵车曾是困扰人们的大问题;现在,路宽了,车多了,出
:说说自己家庭或所在村镇(社区)人们平时文化生活的方式。
类社会从野蛮时代,经历古代文明,发展到现代文明,经历了经济、政治、
(第
分组讨论,再由学生代表发言,最后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升华认识
我国到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目标: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
第一课成长在社会1.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着社会,改造者自身。
(P2)2.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政治生活日益扩大。
(P3)3.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推动者社会的变化发展。
(P3)4.人类社会从原始的野蛮时代到创立古代文明,从古代文明发展到现代文明,是经济、政治、文化互相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
(经济: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奋斗历程中,不断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从简单的手工劳动发展到社会化生产、自动化生产,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精神文明也在不断发展。
人类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
古代结绳记事、烽火传信,现在人们……)(P4)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巨大成就有哪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跨入21世纪,我国社会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
(P5)6.和谐社会的地位和作用?(1)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P5)(2)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P105)7.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总体状况?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
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
(P5)8.影响: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
(P5)9.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P6)10.结论:积极关心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现代人应有的品质。
(P6)11.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由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