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地块项目地下连续墙施工组织设计(附图)
- 格式:doc
- 大小:4.80 MB
- 文档页数:74
工程实例上海某大楼地下连续墙逆作法施工1.工程概况上海某大楼是上海与国内外通信联系的主要枢纽,位于人民广场南面,毗连交通干道延安东路。
工程平面位置见图6-6。
本工程由上海工业园林设计院设计设计,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承担多层深埋地下室开挖。
该工程的主楼,地面以上有24层,建筑物总高为130.6m。
地下室有3层,基础埋置在地面下列一11.47m。
地下室的底板为1.5m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坐落在断面0.5m×0.5m、长度为33m,送入地下10m的386根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及28根钢管桩上。
地质以粉质黏土夹粉细砂为主,见表6-1。
2.施工方案可以选择及施工设计1)施工方案选择本工程门厅主楼建筑不同于一般民用高层建筑,它的层高大、跨度大、楼面使用荷载也大,特别是要在软弱土层中开挖这样深的基坑,施工难度较大。
工程南侧紧临市内交通干道延安东路,不能因开挖基坑行车而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也损坏路面下的各类管道而造成危害;西侧,黄陂路下面有大量给排水管、煤气管、电缆等,也脱落不能因基坑的开挖引起地面沉降而变形破裂。
为此,对主楼地下室的基坑施工方法曾进行过几种方案的东翼比较。
(1)放坡明挖。
开挖范围很大,即使打设二级以上的射流型井点或用推进器井点降水,也不能保证邻近道路和管线不受影响。
(2)钢板桩方案。
需要大量20m以上的锁口拉森钢板桩,需从国外引进,还需打设深层井点降水,钢板桩支撑复杂、工作量大,实施也很困难。
(3)沉井方案。
由于导水的平面尺寸太大(长60m、宽40m),而高度只有12m,沉井的刚度很小,制作和下沉过程中都会出现沉井结构裂缝及四周十体的大量坍陷,引起路面变形危害地下室地下管线安全。
通过分析以上三种方案均不可取。
经设计、施工、建设等单位多次讨论,认为采用地下室连续墙作为施工时的围护结构,并采用逆作法利用地下室筑成内隔墙作水平支撑的基坑开挖施工方案,是比较恰当的。
采用地下连续墙开挖的目的首先是满足主楼基础开挖的需要,随着基坑的挖深,其承受的侧向土压力将逐步增加。
目录1.编制依据 (1)2.概况 (2)2.1工程概况 (2)2.2工程地质情况 (2)3.本工程特点及关键技术措施 (5)3.1.盾构工作井地下墙施工针对性技术措施 (5)3.1.1.解决⑦号土成槽效率的技术措施 (5)3.1.2.确保反力箱安全起拔的技术 (5)3.1.3.工作井超长钢筋笼吊装技术措施 (6)3.2.本工程地下墙施工其他主要技术措施 (7)3.2.1地下连续墙十字钢板接头防水特殊处理措施 (7)3.2.2. 地下连续墙防渗漏其他措施 (9)3.2.3.防止绕灌及应急处理技术措施 (10)3.2.4. 确保成槽稳定的技术措施 (10)3.2.5. 地下墙接驳器范围防止产生夹泥措施 (12)3.2.6.预埋直螺纹接驳器的质量控制 (12)3.2.7地下墙露筋现象的预防措施 (14)4.总体施工部署 (15)4.1.施工准备 (15)4.1.1. 施工总平面布置 (15)4.1.2. 施工场地围护 (15)4.1.3. 场地清理 (15)4.1.4. 施工道路 (15)4.1.5. 施工用水 (15)4.1.6. 施工用电 (15)4.1.8. 临时施工设施 (16)4.2.施工进度计划 (17)4.3.施工管理网络 (17)4.4.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17)4.5.劳动力计划 (18)5.地下连续墙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19)5.1.地下墙施工流程 (19)5.1.1.液压抓斗工法流程图 (19)5.1.2 地下连续墙施工流程总述图 (19)5.2.地下墙分幅及施工顺序 (21)5.3.主要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 (21)5.3.1.测量放线 (21)5.3.2.导墙形式及制作 (22)5.3.3.泥浆制备 (23)5.3.4.成槽挖土 (28)5.3.5.刷壁 (30)5.3.6.清底换浆 (31)5.3.7.钢筋笼制作 (32)5.3.8.钢筋笼吊装 (34)5.3.9.接头管(接头箱)吊放 (42)5.3.10.水下砼浇筑 (42)5.3.11.顶拔接头管 (43)5.3.12.连续墙墙底注浆 (43)6.地下墙施工应急预案 (45)6.1.开挖后渗漏补救措施 (45)6.2.抓斗被土体卡住的应急措施 (45)6.3.混凝土浇灌时,导管断裂、卡死,无法继续使用 (46)6.5.槽段缩颈或底部混凝土绕管导致钢筋笼、接头管无法下放到位 (46)6.6施工现场变配电所设置二路高压进线 (47)6.7.浇灌地下墙混凝土前落实二家混凝土搅拌站供料 (47)6.8.地下连续墙槽壁塌方应急措施 (47)7.技术管理措施 (47)7.1.技术管理内容 (47)7.2.贯彻技术交底制度 (48)7.2.1.技术交底的内容 (48)7.2.2.技术交底制度管理要求 (49)8.质量管理措施 (49)8.1.质量目标 (49)8.2.工程质量责任制 (49)8.3.全面推行施工质量过程控制措施 (50)8.4.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50)8.5.施工质量管理 (51)8.6.计量保证措施 (52)9.安全管理措施 (53)9.1.安全生产目标 (53)9.2.安全责任制 (53)9.3.安全教育 (53)9.4.安全技术交底 (54)9.5.安全生产管理 (54)9.6.施工用电安全 (55)9.7.重点部位风险控制 (57)9.7.1.地下墙钢筋笼吊装 (57)9.7.2.施工用电安全 (57)10.文明施工措施 (60)10.1.文明施工目标 (60)10.2.文明施工措施 (60)11.公用管线保护措施 (62)11.1.公用管线保护目标 (62)11.2.公用管线保护责任制 (62)11.3.公用管线保护措施 (62)12.交通配合措施 (64)13.环境保护措施 (64)13.1.全面运行ISO14001环境保护体系 (64)13.2.环境保护方针 (64)13.3.环境保护措施 (65)14.防汛防台措施 (65)15.消防管理措施 (65)1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 (66)17.降低工程成本创节约型工地措施 (66)附图目录附图-01:地下连续墙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图-02:地下连续墙施工道路结构示意图附图-03:地下连续墙分幅及导向孔平面图附图-04:集土坑结构示意图附图-05:地下连续墙液压抓斗工法主要工序示意图附图-06:地下连续墙施工流程管理网络图附图-07:钢筋笼沉放示意图附图-08:槽段浇筑示意图附图-09:钢筋笼施工用筋详图附图-10:导墙断面结构示意图1.编制依据(1)虹梅南路-金海路越江工程奉贤工作井、设备段结构施工图。
地下连续墙施工组织设计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测量放线→导墙施工→地下墙成槽→清基→钢筋笼吊放→水下砼浇注。
1、导墙施工导墙采用C20钢筋砼现场浇制。
施工注意事项:放线要正确,导墙之间距离比挖槽设备大4cm;导墙土方开挖要有排水系统;模板、钢筋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导墙在拆模后及时用木方将左右导墙之间支撑起来,并且在导墙达到强度以前禁止重型机械在旁边行走,以防导墙变形。
2、泥浆工程①泥浆配合比在地下墙施工中,泥浆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地下墙成槽施工,根据地质资料和上海地区地下墙施工经验初拟以下:陶土粉10~12%纯碱0.5%CMC0.3%新浆指标:粘度18~25s比重1.05~1.07g/cm挡3搅失水量<10ml/30min泥皮厚<1mm/30minPH值7~9胶体率98%泥浆配合比在施工中应根据材料的性能,土质情况实际予以调整。
②泥浆搅拌系统及拌制方法泥浆搅拌系统由600l高速回转的泥浆搅拌机,φ200螺旋输送机等设备组成,工作出泥量4立方米/小时,泥浆制作时应确保水压和水量。
泥浆搅拌作业棚的搭建要求与水泥库相同,严禁陶土粉受潮,地面需填高,泥浆搅拌机作业区的净空需保证5米以上。
泥浆搅拌直接影响泥浆的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即先配制1.5%CMC均匀溶液,静止5小时,按配合比在1000l的搅拌桶内加水,纯碱,陶土粉,搅拌3分钟以后方能加入CMC溶液,继续搅拌数分钟,存放24小时后方可使用。
③泥浆循环系统该系统布置在结构中部25×15m,高2.5m(地下1.2m,地上1.3m),设计容积大于700m挡3搅,能满足两个作业区的需要,见附图示。
④泥浆管理泥浆在成槽施工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污染而降低质量,为确保护壁效应及砼质量,应对每批制作新浆及槽段被置换后的泥浆进行测试,指标控制如下:比重:1.05~1.2g/cm挡3搅粘度:18~30s失水量:<30cc/min泥皮厚度:1~3mm/30minPH值7~9⑤废浆处理一般为严重水泥浸污及大比重泥浆即作废浆处理。
目录一、概述 (2)1、工程概况 (2)2、工程特点 (2)二、方案要点 (2)1、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加固壁槽: (2)2、降低导墙标高,改进导墙断面 (2)3、改锁口管为预制钢筋混凝土锁口柱 (3)三、主要工序施工技术措施 (4)(一)开槽 (4)(二)泥浆 (4)(三)预制锁口柱的吊装 (5)(四)清刷锁口柱 (5)(五)清底 (5)(六)钢筋笼制作 (5)(七)吊放钢筋笼 (6)(八)插入导管 (7)(九)二次清底 (7)(十)浇筑混凝土 (7)(十一)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监督程序 (8)五、现场平面布置 (11)1、平面布置规划 (11)2、现场平面管理 (12)六、施工进度计划 (13)一、概述1、工程概况××大厦位于××市××新区。
总占地面积11429平方米,地下4层,地上主楼34层,裙楼4层;建筑面积95480平方米。
主楼高度141.9米。
业主为×××××,设计方为F08-A.C.Co.Lid,设计顾问为××××建筑设计院,××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工程监理。
基础开挖深度主楼16.6m(约2590平方米),裙房15.1m(约4420平方米)。
裙房局部(污水池处)19.6m(约890平方米)。
地下连续墙宽1m,深38.0m,混凝土C40,周长359m,混凝土体积总量约13640立方米。
三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
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地质勘察情况报告见附件三(略)。
2、工程特点本工程规模大,难度高,地下连续墙38m深,进入地质(7)层约8m。
该连续墙既作为基坑挡土围护墙,同时也是承重结构墙。
这样对其无论是外观质量,还是从抗渗方面都要求很高。
而地质又较差,再加上本工程桩为Φ800钢管桩,送桩分别有14.6m、16.95m、16.6m、19.1m深,桩底标高在-40.0m左右,工程桩于本年的六月中旬才结束,而业主要求在七月中旬就开始地下连续墙成型。
吴泾镇16号地块项目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及要点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高层建筑和各种大型地下建筑的数量逐渐增多,基础埋深也越来越大,导致传统的施工方法在建筑中不再具有优势。
在深基坑施工中,地下连续墙是一种重要的施工方法。
基于此,本文结合新建吴泾镇16号地块(紫晶南园)工程实例,对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可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连续墙;导墙;成槽施工;混凝土浇筑1工程概况拟建施工场地为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吴泾镇,虹梅南路剑川路以南,广南路以北、宝秀路以西地块内。
本项目地下连续墙C30防水水下砼总方量约为3432 m3,地下连续墙接头形式采用柔性接头。
砼设计强度等级为水下C30混凝土,抗渗等级S8,钢筋采用HPB300级和HRB400级钢,焊条采用E43和E50。
梁板钢筋锚入地下墙采用钢筋直螺纹接头进行连接。
2工程特点及难点(1)地下连续墙施工所处范围内土质主要表现为淤泥质土、粉质粘土和黏土,成槽的深度较深,也因此使得槽壁稳定性显得不足,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坍塌的情况。
为避免这种现象出现,在实际施工中可通过提升泥浆比重、降低土体扰动程度等方法来进行控制。
同时对于泥浆配置和回收应根据地质条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确保所应用泥浆的合适性,保证最终成槽的质量。
(2)钢筋笼应用整体焊接加工完成,然后吊装入槽的方式。
在该施工方式中,钢筋笼整体有着较高的重量,且体积显得较大,在钢筋笼进行起吊时,容易出现局部形变的情况,因此制作钢筋笼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后期的起吊问题,在局部位置采取加强措施,同时保证焊接的质量。
3施工工艺及主要技术措施3.1导墙施工正式施工前应先完成导墙施工,利用导墙来控制地下连续墙的边线、标高,引导成槽设备施工,同时起到存储泥浆的作用,使之稳定在合适的液位,充分保证施工过程中上方土体的稳定性,因此在导墙砌筑中应做好质量控制。
3.1.1导墙施工工艺流程导墙施工工序见导墙施工工艺流程图1:图1 导墙施工工艺流程图3.1.2导墙结构形式一般地段的导墙为标准导墙,配筋按导墙标准图一施工。
目录1。
工程概况 01.1。
概述 01。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01.3.工程环境 (4)1.4。
主要工作量 (4)1.5主要施工难点和对应措施 (5)2。
施工部署 (8)2。
1.施工区域划分 (8)2.2施工顺序 (8)2。
3施工准备 (9)2.3。
1.施工总平面布置 (9)2.3。
2.施工用水 (9)2。
3.3。
施工用电 (9)2。
3。
4.工地排水 (10)2.3.5.施工道路 (10)2。
3.6。
集土坑设置 (10)2.4.施工进度计划 (10)2.5.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10)2。
6.劳动力计划 (12)2。
7.主要材料计划 (12)3.主要技术及配合措施 (13)3.1合流管保护 (13)3。
2地墙止水 (16)3。
2。
1地下墙二次清孔 (16)3。
2.2地下墙与SMW围护的结合部处理 (16)3.2.3地墙接缝处理 (17)3。
3交通翻交及国航车辆通行方案 (17)3.3。
1道路翻交措施 (17)3。
3.2国航场内局部翻交 (19)4。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法 (19)4.1.施工工艺流程 (21)4.2。
施工工艺与要点 (21)5。
钢筋笼吊装主要技术措施 (29)5.1吊车配置 (29)5。
2钢筋笼起吊方法 (30)5。
3钢筋笼吊点布置 (30)5.4钢筋笼吊点计算 (31)5。
5钢筋笼吊装过程重其他注意事项 (34)5。
6起重吊装安全措施 (34)5.7应急预案 (35)5。
7.1.钢筋笼放不到位 (35)5。
7。
2.钢筋笼起吊过程中发生变形、散架 (36)5。
8地下连续墙质量控制标准 (39)5。
9技术管理措施 (40)5。
9。
1技术管理内容 (40)5。
9.2.贯彻技术交底制度 (40)5.9。
3。
技术交底的内容 (41)5。
9.4.技术交底制度管理要求 (42)6.质量管理措施 (42)6。
1.质量目标 (42)6.2。
工程质量管理网络 (43)6.3工程质量责任制 (43)6。
目录第一章地下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1)1.1.1 工程位置及概述 (1)1.1.2 地下工程概述 (1)1.1.3工程地质概况 (2)1.1.4基坑围护与周边土体加固概况 (3)1.2编制依据 (3)第二章地下工程的特点、难点分析及主要对策 (5)第三章地下工程施工部署 (7)3.1施工区段的划分 (7)3.2施工部署 (8)3.2.1、基坑围护及工程桩施工阶段 (8)3.2.2、土方开挖及基坑内支撑施工阶段 (10)3.2.3、底板施工阶段 (11)3.3施工总体流程 (12)第四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14)4.1测量工程方案 (14)4.1.1工程测量概况 (14)4.1.2测量控制点总体规划 (14)4.1.3施工测量流程 (15)4.1.4施工平面控制测量 (16)4.1.5施工高程控制测量 (17)4.1.6保证测量工作准确的措施 (18)4.2三轴水泥搅拌桩施工 (18)4.2.1工程概述 (18)4.2.2施工组织 (18)4.2.4施工技术要点 (19)4.3钻孔灌注桩施工 (22)4.3.1工程概述 (22)4.3.2 施工组织 (22)4.3.3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 (22)4.3.4施工常遇问题及防治处理方法 (26)4.4地下连续墙施工 (28)4.4.1工程概述 (28)4.4.3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29)4.4.4质量保证措施及技术质量要求 (39)4.4.5质量标准 (40)4.4.6关键点的技术控制 (40)4.5地下连续墙脚与支撑立柱桩底注浆施工 (40)4.5.1工程概述 (40)4.5.2施工方法 (41)4.5.3墙与桩底注浆加固质量控制 (41)4.6旋喷止水桩施工 (41)4.6.1设计指标 (41)4.6.2施工安排 (42)4.6.3、施工工艺 (42)4.6.4质量控制措施 (43)4.7深井降水施工 (44)4.7.1工程概述 (44)4.7.2深井井点的设计 (44)4.7.3深井成孔工艺及要求 (46)4.7.4降水技术要求 (46)4.8土方开挖与基坑内支撑施工 (47)4.8.1 土方开挖的原则及开挖条件 (47)4.8.2 土方开挖施工流程 (48)4.8.4 基坑内支撑施工方案 (52)4.9基坑内支撑拆除施工 (55)4.9.1 拆除方案的选择本工程内支撑系统均为矩形结构,钢筋相当密集,混凝土量约16000多立方米,钢筋1200多吨,从施工工期、造价及噪音等多方考虑,决定采用控制爆破拆除法。
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2)2.1.参建单位 (2)2.2.地下墙围护概况 (2)2.3.工程地质简况 (2)3.总体施工部署 (4)3.1.地下墙施工总体流程 (4)3.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4)3.2.1.布置原则 (4)3.2.2.施工现场用电布置 (5)3.2.3.临时用水布置 (6)3.2.4.临时排水及污水排放 (6)3.2.5.施工道路 (7)3.2.6主要施工设施布置 (7)3.2.7.机械布置 (9)3.3.施工进度计划 (9)3.4.施工管理网络 (9)3.5.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9)3.6.劳动力计划 (10)4.地下连续墙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11)4.1地下墙施工流程 (11)4.1.1.地下连续墙液压抓斗法 (11)4.1.2地下墙主要工艺流程 (12)4.1.3 地下连续墙施工流程总述图 (12)4.2地下墙分幅及施工顺序 (14)4.3主要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 (14)4.3.1测量放线 (14)4.3.2导墙形式及制作 (14)4.3.3泥浆制备 (17)4.3.4成槽挖土 (20)4.3.5.刷壁 (23)4.3.6.清底换浆 (24)4.3.7钢筋笼制作 (26)4.3.8.钢筋笼吊装 (29)4.3.10水下砼浇筑 (37)4.3.11顶拔锁口管 (38)4.3.12连续墙墙底注浆 (38)5.地下墙施工施工措施 (40)5.1 减少泥浆中的含砂量 (40)5.2 混凝土浇灌过程中控制 (40)5.3 其他措施 (41)5.4防止绕灌及应急处理技术措施 (41)5.5预埋直螺纹接驳器的质量控制 (42)5.6接驳器位置控制 (43)5.7 地下墙露筋现象的预防措施 (44)6.地下墙施工应急措施 (45)6.1.开挖后渗漏补救措施 (45)6.2.抓斗被搅拌土体卡住的应急措施 (45)6.3.混凝土浇灌时,导管断裂、卡死,无法继续使用 (45)6.4.槽段缩颈或底部混凝土绕管导致钢筋笼、锁口管无法下放到位 (46)6.5施工现场变配电所设置二路高压进线 (46)6.7浇灌地下墙混凝土前落实二家混凝土搅拌站供料 (46)6.8地下连续墙槽壁塌方应急措施 (46)7. 技术管理措施 (47)7.1.技术管理内容 (47)7.2.贯彻技术交底制度 (47)7.2.1. 技术交底的内容 (47)7.2.2. 技术交底制度管理要求 (49)8. 质量管理措施 (49)8.1.质量目标 (49)8.2.工程质量责任制 (49)8.3.全面推行施工质量过程控制措施 (49)8.4.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50)8.5.施工质量管理 (51)8.6.计量保证措施 (52)9 安全管理措施 (53)9.2.安全责任制 (53)9.3.安全教育 (53)9.4.安全技术交底 (54)9.5.安全生产管理 (54)9.6.施工用电安全 (56)9.7.重点部位风险控制 (57)9.7.1.地下墙钢筋笼吊装 (57)9.7.2.施工用电安全 (58)9.8.安全奖罚制度 (61)10.文明施工措施 (61)10.1文明施工目标 (61)10.2文明施工管理目录 (61)10.3文明施工措施 (64)11.公用管线保护措施 (66)11.1.公用管线保护目标 (66)11.2.公用管线保护责任制 (66)11.3.公用管线保护措施 (66)12.交通配合措施 (68)13.环境保护措施 (68)13.1.全面运行ISO14001环境保护体系 (68)13.2.环境保护方针 (68)13.3.环境保护措施 (68)14.防汛防台措施 (69)15.消防管理措施 (69)1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 (70)17.降低工程成本措施 (70)附图目录附图-01 地下连续墙施工平面布置图。
附图-02 地下连续墙分幅图附图-03导墙及施工便道结构剖面图附图-04 地下连续墙施工管理网络图附图-05 地下连续墙槽段浇筑示意图附图-06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起吊和沉放示意图附图-07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施工用筋详图1.编制依据(1)设计图纸(2)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及补勘资料(3)主要参照规范见下表2.工程概况2.1.参建单位建设单位:上海兴侨房地产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顾问单位:Kohn Pedersen Fox Associates PC结构设计顾问单位:Thornton Tomasetti(美国宋腾添玛沙帝结构事务所) 机电顾问:迈进机电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国内设计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人防工程设计单位:上海市地下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上海现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单位: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监测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2.2.地下墙围护概况本工程位于上海市卢湾区新天地板块,基地呈正方形,东侧为吉安路,南侧为湖滨路,西侧为济南路,北侧为崇德路。
基坑围护采用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形式,地下连续墙厚度有两种:1m与1.2m,延长约380m,最深40.3m,基坑开挖采用顺作法施工,开挖深度最深为20.5m。
基坑为地下四层框架结构,整个基坑竖向采用4道钢筋砼支撑,支撑平面采用对撑、角撑结合边桁架布置。
地下连续墙接头形式采用锁口管接头。
地下墙幅数共65幅,设计方量约为15000m3。
单幅钢筋笼最重约45吨。
为减少后期沉降和开挖过程中墙顶隆沉,在地下墙内预埋墙底注浆管,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进行压浆,防止地下墙下沉。
地下墙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水下C30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为P10。
考虑到施工误差及保证结构的有效净宽,地下墙施工时外放尺寸10cm。
本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采用国家级工法:“地下连续墙液压抓斗工法”。
2.3.工程地质简况本工程地质主要以粘性土为主,由上至下分别是杂填土、素填土、粉质粘土、灰黄色粉质粘土、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淤泥质粘土、灰色粘土、灰色粉质粘土、灰色粉质粘土夹粘质粉土等,各土层的土性描述与特征详见表2.3-01。
表2.3-01 地层特性表本工程地质对地下连续墙成槽控制、槽壁稳定控制、地下连续墙防水控制都非常有利。
见下图:结构剖面和地质关系图。
3.总体施工部署3.1.地下墙施工总体流程准备两部成槽机,开两个工作面同时展开施工,科学管理,拉开作业面,流水施工。
3.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3.2.1.布置原则(1)根据本基坑工程施工工艺以及场地的实际条件,施工总平面布置首先应满足围护结构施工工况下的场地需要,并保证场内交通能够通到场地外,力求布置安全合理,尽量减少场内行车距离。
(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将主要生活设施布置在施工场地以外,以减少场地使用量,在施工现场确实无法组织流水施工的情况下,则通过严格管理,缩短各道工序的施工时间,见缝插针的组织流水,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3)结合地下工程施工流程的安排,按照工程阶段分别进行场地布置,在每个阶段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的布置应根据场地情况及施工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4)现场布置做到规范、安全、文明。
(5)现场布置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重点防治施工噪声与光污染。
见附图01:地下墙施工平面布置图3.2.2.施工现场用电布置由业主提供1个电源,用120平方五芯电缆引入场内并在两边场地各设置一个600A电柜,提供场地内的用电需要。
(1)供配电方案●动力电源从施工变配电所引出,采用橡套电缆供电,沿工地围墙布设2路电缆主干线。
基坑周边每隔30m设一只动力配电箱,电源分别从主干线电缆引出,管线采用明埋敷设。
●照明电源单独从施工变配电所引出,采用橡套电缆供电,沿工地围墙布设照明电缆线,分别通到工地照明配电箱中。
(2)主要机械用电量表见表3-1:主要机械用电量表表3-1:主要机械用电量表生活用电50 照明40实际需要合计以上合计×0.7=680KW3.2.3.临时用水布置(1)用水来源由业主负责将一根上水Φ150总水管引入施工区域内,施工单位自行安装用水计量表,并按照用水布置图要求,铺设施工现场各用水电管路。
(2)现场给水管路布置●现场给水主管路采用Dg50(2〃),沿工地围墙敷设。
为了方便施工用水,给水主管路沿线相隔30m设一个给水站,各装一只Dg25(1〃)和Dg15(1/2〃)的带宝塔头接管的阀门。
●施工设施和生活设施用水根据设施的落实情况与用水量需求,敷设适当通径的给水支管路。
管线采用暗埋敷设。
3.2.4.临时排水及污水排放本工程场地排水采取集水明排措施,并严格执行二级沉淀三级排放要求。
沿现场施工道路两侧做400mm宽, 400mm深排水沟,2‰泛水,最后通过400mm×1200mm×1000mm沉淀井,经过沉淀后排入场外市政排水管网。
排水系统在分阶段施工期间按场地道路设置可做调整。
场地的大门口设置一条400×300的车辆冲洗槽,在冲洗沟的一端设置一只沉淀池,通过沉淀池流入排水沟。
现场厕所产生的污水经管道通过污水隔栅沉砂池后直接排放到市政污水管道内。
见附图01:地下墙施工平面布置图3.2.5.施工道路由于本工程地下墙钢筋笼吊装需用200T履带吊起吊,对路面的要求较高。
原场地地基上制作钢筋砼路面,对原路面进行处理并夯实平整后,其上再铺设C30 厚25cm钢筋砼,双向、单层布置Ф16@200钢筋(见图3-2)。
所有道路均应满足重型车辆行走要求。
现场将道面与导墙、明沟筑成一体图3-2 施工道路施工图素砼。
所有道路均应满足重型车辆行走要求。
现场将路面与导墙、明沟筑成一体。
见附图01:地下墙施工平面布置图3.2.6主要施工设施布置(1)钢筋笼制作场地本工程一次性围场施工,现拟开2个钢筋笼胎膜进行施工,钢筋笼胎膜平台长40m,宽10m。
钢筋制作平台做法先场地夯实后铺10cm厚 C25砼,再铺设8号槽钢,布设定位钢筋(见图3-3)。
(2) 集土坑因地下连续墙成槽作业时挖出的土方带有浆液和烂泥,直接装车外运会沿途滴漏,造成环境污染。
为此,拟在施工区域内设各设置一个能容纳约360m 3土方的临时集土坑,20×6×3m 3(见图6),用来临时收集成槽作业挖出的湿土,待沥干泥浆后,再驳外弃。
集土坑位置见附图01:地下墙施工平面布置图。
(3) 泥浆系统● 泥浆系统由泥浆搅拌箱、清水储存箱、新鲜泥浆储存箱、筒仓、回收浆箱、调浆箱、废浆箱和泥浆材料仓库组成。
● 泥浆的回收管路、输送管路、泥浆分离处理系统组成了泥浆运输系统。
200钢筋配筋为φ16@200;2、根据场地许可设置能容纳2幅地下 墙出土的集土坑,长、宽、深将根 据现场条件设计;3、本图尺寸单位为毫米(mm )。
200200底板1 1注:φ16@200底板2-2配筋示意图22集土坑 集土坑平面图1-1剖面图252020所有泥浆储备箱均采用钢制泥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