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诉说》综合性学习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在第18—20页。
这是第一单元的主题活动,结合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辅助诗歌的学习与理解。
诗作将“雨”拟人化,以第一人称“我”的口气,向学生娓娓道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投入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培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景物、事物的习惯,学会抓住特点表现事物,描写景物。
2.提高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会由此及彼的写作手法。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锻炼查找、搜索资料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1.结合主题,深人生活,进行实际探访。
2.利用书籍资源或网络资源,搜集、查找相关资料,并集成资料夹。
3.在班级里开展诗歌朗诵会或专题辩论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诗歌的学习,感受艺术的魅力,体会自然的美好。
2.培养公正、客观的评价观。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能够搜集到“雨”的资料,并且资源共享。
2.能够流利、有条理地向同学陈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自圆其说、以理服人。
3.能够运用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独立完成以“雨”为话题的作文。
◆难点:1.能够从不同角度客观地评价事物。
2.朗读诗歌时,能够领会作品的情感内涵,恰当地读出感情。
◆教学突破查找有关“雨”的诗歌、音乐、图画等,比较各种艺术形式下“雨”的不同展现。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设计主题活动过程,组织学生查找资料。
2.有条件的可以制作课件,以创设课堂情境。
3.选择朗诵能力较强的学生,准备课上范读一些优秀作品。
◆学生准备1.查找以“雨”为主题的诗歌、散文、音乐、图画等。
2.选择“雨”的一个特点,进行思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1.展示查找到的资料,可作精品的范文自读。
2.从写作内容和角度入手对资料进行概括和分析。
3.围绕“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它的形象和意蕴,并进行写作练习。
4.比较文学作品中和自然界中“雨”的形象与现实形象的不同,开展辩论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陈述观点和说服他人的练习学生活动:1.展示查找到的资料并介绍给同学,推荐朗读文章。
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学习目标】1、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韵味。
2、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增长见闻,开阔视野,并锻炼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
3、阅读和朗诵写雨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朗诵能力,尤其是体味抒情类作品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体验学习】一、看看我的风采说说你的感受“你听到的雨声气势就是我用生命敲击世界的声音,我滴落在屋檐瓦楞之间,花草树木之中,江河湖海之上。
不同的敲击声混合在一起,便组成了一首最有情味的诗。
”播放雨声的录音,让听众说一说雨声唤起了怎样的心绪和感受。
然后,由录制雨声的同学描述真实情境;播放图片谈感受。
二、读读我的韵味净净你的心灵“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我不但浇灌了禾苗,荡涤了灰尘,也侵润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
所以我的身影一再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
”展示积累到的有关雨的优美句子,并略作赏析。
三、唱唱我的情调洗洗你的耳朵“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沥沥沥淅沥沥沥下个不停山谷里的小溪哗啦啦啦啦啦哗啦啦啦流不停小雨为谁飘小溪为谁流带著我满怀的凄清。
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沥沥沥淅沥沥沥下个不停山谷里的小溪哗啦啦啦啦啦哗啦啦啦流不停小雨陪伴我小溪听我说可知我满怀的寂寞。
请问小雨谁带我追寻追寻那一颗爱我的心”欣赏、评论关于雨的歌曲──尤其是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
搜集相关作品,分析它们是怎样写雨、唱雨的四、赛赛我的知识比比你的智慧查找我国不同地区和季节,雨的不同形态;雨的各种奇特现象及成因等资料,并整理后出一套知识竞赛题五、讲讲我的功过想想你的行为。
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关于雨给人类带来的福祉与灾难的资料【学习反思】收获了:不足的方面:【知识链接】材料一:与雨相关的谚语、格言和成语1.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民谚)——形容灾祸接连发生。
2.“春雨贵如油”(民谚)。
——春天正是庄稼生长最需要水的季节,故称春天的降雨如同油一样宝贵。
3.“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告诉人们,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雨的诉说》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尝试【项目创意】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韵味;通过搜集资料,增长见闻,开阔视野;品读“雨”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朗诵能力。
【参加人员】1个教学班的学生、语文老师。
【主要活动】分小组搜集并整理资料,课外练习朗读,课堂展示活动成果。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四篇诗歌学完之后,我们知道,对大自然的赞颂是诗歌永恒的主题。
诗人可以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受到启示,丰富心灵。
教材第一单元安排了《雨的诉说》的综合性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也能走进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为了完成这个综合性学习任务,我给了学生近1个月的课外时间准备,并对各组作了如下分工:1组:采风组和采音组走进大自然领略雨的风采,收集雨的图片和声音资料。
2组:采诗组搜集有关“雨”的诗、词、文,准备举办一个小小的配乐配图朗诵会。
3组:采歌组搜集有关唱“雨”的歌曲,并分析它们是如何写雨、唱雨的。
4组:采知组搜集有关“雨”的功过知识,整理后出一套知识竞赛题,展示课上备用。
选好组长,明确任务后,我指导同学们或深入大自然,或走进图书室,或利用网络,各组分头去完成任务。
我自己则每三天一询问,每一周一抽查,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如:第一组同学反映天气一直晴朗无雨,很难收集到资料,我就建议他们通过网络去查找“雨”的图片和声音资料。
4个星期之后,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因为他们已成功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务。
于是,我适时地安排了一节活动成果展示课,并把各组同学搜集到的文字资料整理、汇编成册,展示课上分发给全班同学,实现资源共享。
现将活动过程和各组成果展示给大家:【活动过程】一、看看我的风采说说你的感受一组同学在网上下载了20多幅风格迥异的雨的图片,并夹以哗啦啦、淅沥沥的雨声和一阵阵沉闷的雷声,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雨的世界中。
看完课件,同学们急不可待地道出了自己的感受。
学生甲:雨中踏水的图片给人以激情,给人一种抛开烦恼,全身心投入大自然的快感和轻松感。
安国中学作文学案班级:班级:《雨的诉说》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导学案活动目标1.锻炼查找、搜索资料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的习惯。
2.提高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会由此及彼的写作手法。
3.阅读和朗诵写雨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朗诵能力,尤其是体味抒情类作品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4.培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景物、事物的习惯,学会抓住特点表现事物,描写景物。
第一课时活动过程一、走近雨,认识雨(体验)1、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描写雨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资料2、组织学生讨论:这些作品都是写“雨”的,既展现出“雨”的共性,又抓住雨的不同特点去描写。
引导学生注意这些特点,从时间季节的角度、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的角度认识雨。
资料搜集:词语:句子:段落:1、春雨2、夏雨3、秋雨二、感受雨,想象雨雨给人们的感觉是丰富多彩的,也正如此,雨才成为人们歌咏的对象。
人们在观赏雨时,把自己的情绪、感受赋予雨,这时的雨就已经是凝结着作者思绪和情感的东西,成为一种意象。
那么作品借助雨传达作者自己的情怀?三、诉说雨,论功过畅所欲言,展开辩论诗人眼中的雨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但在现实中,大自然的雨却是变化无穷的,它可以冲毁桥梁,淹没、破坏庄稼,给人类带来灾难。
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雨和从艺术的角度看待雨,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第二课时一、写作导航:二、[范文评析一] 雨丝、绿海下雨天,我的窗外真美!那一片绿绿的稻田,好大的一片,像一片海。
而我这小楼就像一只船。
远远那两丛树林掩映的村舍,和稍近一点的那长着芒蒿的小丘,是这绿海上的岛屿;那环抱着我们的群山,在有雾的时候,就不是山,而是云,是灰色、紫色、深蓝、淡青的云;而那些挺秀的电杆呢?那是帆樯,悠然地点缀在这绿绿的海上。
雨,静静地落着,落在稻浪上,深深密密地溶入那无边的绿海里。
于是,你禁不住要俯在窗口,向那如丝的雨凝望。
你是多么想,想自己变成那只在绿海上翩跹着的白鹭,扑在那柔细清凉的雨丝里,让它冲刷抚慰着你的头颈,和你赤裸的背。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雨的诉说”作文指导【训练要求】在《雨说》中,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让“雨”对孩子们深情地倾诉,令人真切地感到“雨”的挚爱之心,展现了一位春天使者的形象,一位鼓励孩子们自由欢笑、勇敢生活的爱的天使的形象。
全诗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倾诉,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
春雨细,柳丝长,夏日暴雨晒高阳,秋雨缠绵冬雨凉。
可以说,雨带给人的不仅是清凉,它滋润着万物,给自然万物带来生机,而且,雨有时也给人类带来灾难……对此,你也应该有诸多的感触吧?那么,请你倾听大自然的雨声,感受雨的韵律,品味雨的诗意,再把自己对“雨”的感悟抒写出来——这就是本单元作文训练的要求。
【写作导航】古往今来,无数作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雨的诉说”——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白居易的《夜雨》: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潆雨亦奇。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朱自清的《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雨给人们的感觉是多种多样的,也正如此,雨才成为人们歌咏的对象。
当人们在观雨时,把自己的感情赋予雨,这时的雨就已经是凝结着作者思绪和情感的东西,成为一种意象。
因而,雨又多了一些比喻、象征意义。
请欣赏现代作家楼适夷的《雨》,品味一下其中有怎样的象征意蕴——窗外,下着雨。
这样滂沱的大雨继续有好几天了。
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九年级上第一至六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教案(附答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备课资料)--------------------------------------------------------------------------------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九年级上第一至六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教案(附答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备课资料)xx-09-05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1、完成“雨的诉说”这次综合性学习,你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这次综合性学习所开展的活动,完成下列各题。
(1)活动一:猜一猜猜下列谜语。
①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皆不见。
(打一自然现象)②久雨不晴。
(打一省会城市名)③杜甫《白帝》中有诗云“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打一成语)(2)活动二:赏一赏“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我不但浇灌了禾苗,荡涤了灰尘,也浸润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所以我的身影一再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
请你展示两句写雨景、抒雨情的古诗名句(要注明作者和题目),并选一句作简要赏析。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王大绩讲高考作文王大绩讲语段压缩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王大绩讲诗歌鉴赏王大绩讲句式仿用名句:赏析:-(3)活动三:听一听你听到的雨声其实就是我用生命敲击世界的声音,我滴落在屋檐瓦椤之间,花草树木之中,江河湖海之上。
不同的敲击声混合在一起,便组成了一首最有情味的诗。
请你静下心来,闭上眼睛,在夏日的午后,在凉凉的秋夜,在茂密幽静的竹林,在悠长寂寥的小巷,听我纤细的足音,听我深深地呼吸……然后,把你听到的获记忆中的最动人的雨声描绘给别人听,告诉他们你是在怎样的一种环境和心境下听到的我。
(100字以上)我的描述:2、亲爱的同学们,在“雨的诉说”的综合性学习中,你们一定熟悉了那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和清透的心灵,那么,请完成下列题目,让大家都能读懂雨的心曲。
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教案教案:《雨的诉说》一、教材分析《雨的诉说》是综合性学习的一本教材,内容涵盖了语文、数学、科学、社会等学科的知识。
通过课文、文学作品、数学问题和科学实验等形式,引导学生跨学科地学习,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雨的认识和理解,了解雨的形成和作用。
2.通过课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3.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科学实验,培养学生探索和实践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教学内容1.雨的形成和作用3.数学问题解决4.科学实验:探索雨的形成过程四、教学过程1.雨的形成和作用(时间:3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认识雨的形成和作用。
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雨的诉说》,通过问题导读、语文知识讲解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可以提问,教师进行解答。
3.数学问题解决(时间:60分钟)教师提出一系列与雨相关的数学问题,如:如果雨滴每分钟下落10个,那么1小时内下多少个雨滴?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尝试寻找解决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分享解决过程。
4.科学实验:探索雨的形成过程(时间:6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项简单的科学实验,以探索雨的形成过程。
教师提供所需材料和实验步骤,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讨论和总结,明确实验目的和结论。
五、巩固和拓展(时间:2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成果。
学生可以回答一些复习问题,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以巩固学习内容。
六、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和实验报告等形式进行评价。
评价重点在于学生对课文、数学问题和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也可以评价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雨的形成和作用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雨的诉说》综合性学习导学案
课型:新授备课:何秀芳审核:九年级备课组
活动目标:
1.锻炼查找、搜索资料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的习惯。
2.提高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会由此及彼的写作手法。
3.阅读和朗诵写雨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朗诵能力,尤其是体味抒情类作品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4.培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景物、事物的习惯,学会抓住特点表现事物,描写景物。
一、活动过程
(一)、走近雨,认识雨(体验)
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描写雨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织学生讨论:很多作品都是写“雨”的,既展现出“雨”的共性,又抓住雨的不同特点去描写。
引导学生注意这些特点,从时间季节的角度、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的角度认识雨。
资料搜集:
时间季节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段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感受雨,想象雨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的《江南春绝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的《清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雨的歌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诉说雨,论功过
畅所欲言,展开辩论
师述:诗人眼中的雨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但在现实中,大自然的雨却是变化无穷的,它可以冲毁桥梁,淹没、破坏庄稼,给人类带来灾难。
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雨和从艺术的角度看待雨,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1、学生讲述自然界中的雨。
A、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举列与雨有关的奇特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诉说雨的功与过,展开辩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诉真情,抒写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范文评析
雨丝、绿海
下雨天,我的窗外真美!那一片绿绿的稻田,好大的一片,像一片海。
而我这小楼就像一只船。
远远那两丛树林掩映的村舍,和稍近一点的那长着芒蒿的小丘,是这绿海上的岛屿;那环抱着我们的群山,在有雾的时候,就不是山,而是云,是灰色、紫色、深蓝、淡青的云;而那些挺秀的电杆呢?那是帆樯,悠然地点缀在这绿绿的海上。
雨,静静地落着,落在稻浪上,深深密密地溶入那无边的绿海里。
于是,你禁不住要俯在窗口,向那如丝的雨凝望。
你是多么想,想自己变成那只在绿海上翩跹着的白鹭,扑在那柔细清凉的雨丝里,让它冲刷抚慰着你的头颈,和你赤裸的背。
你是多么想,想投身到那被雨水濡湿的稻浪里,泳着,拍打着雨水的花朵,和稻浪的波痕。
让你莹洁纤细的身体,没入那深深沉沉的绿海,去捕捉那柔柔细细的雨丝。
而当有风的时候,雨丝如珠帘般的,在淡灰的天幕前,畅快地斜斜地扫过去,扫过那波涛汹涌的稻浪,在那波峰上激起一片白濛濛的雾,给稻浪涂染上一抹梦痕。
你更会爱那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两朵深红的伞花,持伞的人没在深深的稻浪里,只有那两朵圆圆的深红,在浅绿的海面上飘着、飘着,慢慢地,不像是要到哪里去,而只是无目的地那么飘着,在斜风细雨里。
你能不想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句吗?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
让那雨丝的清凉,洗去你心灵上的尘;让那雨丝的安闲,抹去你思想上的俗;让那无声的雨丝告诉你,那些躲在房中,关紧了门窗的人们,所永远不会了解的,雨丝和绿海那心底的爱,和永恒的诗。
多希望你来!来看看我未关的窗,来看看我被雨丝沾湿了的窗帘,来看看为爱那如丝的雨而不肯关窗的我。
(选自《罗兰散文》,有删动)
点评:
听雨
蒋炜弢
今天又是一个雨天,春雨绵绵地下着。
昨天的考试又考砸了,我的心情也如这雨天一般阴冷。
百无聊赖中我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场雨。
窗外的雨如烟似雾,密密地斜织着,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无声无息中,滋润了大地,滋润了万物。
虽然,她少了夏雨的热烈与狂暴,也不及秋雨的冷峻和肃杀,可是她却有着夏雨和秋雨所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她虽然柔弱,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强大生命韧劲。
淅淅沥沥的春雨,穿越我的灵魂,点点滴滴地落在了我的心上。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是的,每一个春天都会有连绵的春雨,所以每一个春天才会有草木的勃发,百花的争艳。
这坚韧的春雨让我们在岁月的流转中,不论处于烈日酷暑,还是寒冬腊月,总有了希望,总有了等待。
这便让我想到,在许多时候,我们的力量是微弱的,我们的处境也是困难的,但我们不能轻言放弃。
因为只要不放弃,哪怕是最微弱的力量,微弱如柔美的春雨;哪怕是最平凡的努力,平凡如每年的春雨,我们也总会有希望,也总会有等待。
窗外的雨依旧下着,可我的心情分明已经晴朗了起来:不再哀叹自身的渺小,不再惧怕学习的困境,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亦如,雨后会有更绿的草,更红的花。
点评:
三、审题思路引领
1、听雨
2、在雨中(雨中情)
3、雨天,我想起了……
四、学生作文
选择一个季节的雨作为描写对象,抓住带给你的某一种突出的感觉,写一篇抒情文章。
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