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1
- 格式:doc
- 大小:316.50 KB
- 文档页数:4
有机化学中的烃类化合物分类烃类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的一个重要类别,它们由碳和氢元素构成,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是有机化学的基础和核心。
根据分子结构和特性,烃类化合物可以被分为脂肪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三个主要类别。
一、脂肪烃脂肪烃是由直链或支链烷烃组成,其分子中的碳原子形成连续的链状结构。
脂肪烃分为以下几个亚类:1. 烷烃:烷烃的分子结构中只存在单键,没有任何官能团。
烷烃通常是不活泼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典型的烷烃有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等。
烷烃作为碳氢化合物的基础,广泛存在于石油和天然气中。
2. 烯烃:烯烃分子中至少有一个碳碳双键,分子结构比烷烃更加活泼,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烯烃可以根据双键的位置和数量进一步细分为顺式烯烃和异式烯烃。
乙烯、丙烯和戊烯是常见的烯烃。
3. 炔烃:炔烃分子中至少有一个碳碳三键,比烷烃和烯烃更加活泼。
炔烃具有易燃和高热值等特性,许多炔烃化合物被应用于工业和能源领域。
乙炔是最简单的炔烃。
二、环烷烃环烷烃是由碳原子构成环状结构的烃类化合物。
环烷烃的分子结构中没有双键和三键,因此相对稳定。
环烷烃有以下几个典型的亚类:1. 环丙烷:也被称为环丙烷,分子中有三个碳原子构成环状结构。
环丙烷是一个稳定的环烷烃,常见于天然气中,并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
2. 环戊烷:分子中有五个碳原子构成环状结构,也被称为环戊烷。
环戊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氮杂环戊烷和环己烷。
3. 环烷烃衍生物:环烷烃可以通过在环中引入其他官能团或取代基,形成多种环烷烃衍生物。
这些衍生物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活性,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农药等领域。
三、芳香烃芳香烃是由苯环结构(一环六个碳原子)或多环取代苯环结构组成的烃类化合物。
它们具有典型的芳香性,表现出稳定的分子结构、低反应性和具有特殊香气等特性。
芳香烃可以分为以下两个类别:1. 单环芳香烃:苯是最简单的单环芳香烃,由六个碳和六个氢原子组成。
苯具有稳定的分子结构和特殊的芳香气味,在化学工业和有机合成中广泛应用。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 【考试要求】1、掌握烃(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
2、能利用不同类型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合理路线合成简单有机化合物。
【命题趋势】根据已经学过的有机反应以及题目给出的信息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设计。
【要点梳理】1.有机合成的原则:(1)起始原料要廉价易得,低毒性、低污染。
(2)应尽量选择步骤最少的合成路线。
(3)原子经济性高,具有较高产率。
(4)有机合成反应要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易于实现。
2.表达方式:合成路线图 3.有机合成方法:多以逆推为主,其思维途径是(1)首先确定要合成的有机物属于何种类型,以及题中所给的条件与所要合成的有机物之间的关系。
(2)以题中要求最终物质为起点,考虑这一有机物如何从另一有机物甲经过一步反应制得。
若甲不是所给已知原料,需再进一步考虑甲又是如何从另一有机物乙经一步反应制得,过程中需要利用给定(或隐藏)信息,一直推导到题目给定得原料为终点。
(3)在合成某产物时,可能会产生多种不同方法和途径,应当在兼顾原料省、产率高的前提下选择最合理、最简单的方法和途径。
4.有机合成中官能团引入与转化的常见方法A B C 反应物反应条件反应物 反应条件 ……D例1.化合物H是合成药物盐酸沙格雷酯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
化合物是合成抗癌药物美发伦的中间体,请写出以和为原料制备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答案】:1.敌草胺是一种除草剂。
它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写出以苯酚和乙醇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合成路线流程图例如下:2.常见氨基酸中唯一不属于α-氨基酸的是脯氨酸。
它的合成路线如下:HOOCCH 2CH 2CHCOOH NH 2C 2H 5OOCCH 2CH 2CHCOOHNH 2N H COOH N HCOOH·C 6(OH)Cl 5乙醇、浓硫酸KBH 4、H 2O脯氨酸25 ℃A BCD五氯酚分离氨水①N HCOOH ②③④C分离已知:R -NO 2Fe 、HClR -NH 2,写出以甲苯和乙醇为原料制备CH 3NCH 2CH 3CH 2CH 3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
§1.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二、同分异构体㈠、方法: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简到繁,位置由心到边不到端,排布由对到邻到间。
(1)等效氢法:分子中有n种“等效”氢原子,其一元取代物就有n种。
①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属于“等效”氢原子。
②同一分子中处于轴对称位置或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属于“等效”氢原子。
③同一个碳原子上相同取代基上的氢原子属于“等效”氢原子。
CH3-CH2-CH-CH2-CH3等效氢有种,一卤代物有种,核磁共振氢谱∣CH2-CH3图上有峰。
(2)换元法一种烃如果有m个氢原子可被取代,那么它的n元取代物与(m-n)元取代物种类相等。
【例1】苯的二氯代物有种,四氯代物有种。
㈡、各类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1、C n H2n+2(烷烃)→C n H2n+2O(n≥2,醇、醚)。
【例3】-C4H9的异构体有种,分别是;-C3H7的异构体有种,分别是。
(2)C n H2n+2O(n≥2,醇、醚):如C3H8O的同分异构体有、、。
2、C n H2n(n≥3,烯烃、环烷烃)→C n H2n O (n≥3,醛、酮、烯醇)→C n H2n O2(n≥2,羧酸、酯、羟基醛)→C n H2n O3 (n≥2,羟基酸)⑴C n H2n(n≥3,烯烃、环烷烃):C4H8、、、。
⑵C n H2n O (n≥3,醛、酮、烯醇):C3H6O 、、。
⑶C n H2n O2(n≥2,羧酸、酯、羟基醛):C3H6O2、、、⑷C n H2n O3 (n≥2,羟基酸):C2H4O33、C n H2n-2 (n≥4,炔烃、二烯烃、环烯烃) 。
C4H6 、、、、。
4、C n H2n-6 (n≥6,苯及同系物)→C n H2n-6O (n≥6,酚、芳香醇、醚)。
⑴CnH2n-6 (n≥6,苯及同系物):C8H10、、、。
⑵CnH2n-6O (n≥6,酚、芳香醇、醚):C7H8O 、、、、§2.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物质分子结构主要化学性质(有机物写结构简式)甲烷⑴分子式⑵电子式⑶结构式⑷结构简式⑸空间构型键角。
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结构简式CH4(正四面体)空间型CH2=CH2平面型CH=CH直线型通式C n H2n+2C n H2n C n H2n-2C n H2n-6(n≥6)物理性质颜色无色无色无色无色溶解度0 0 0 0能使溴水层褪色(物理性质)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都比水小苯:比水轻熔沸点分子式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随碳原子数增多而增大直链烯烃的沸点比带支链的高双键在碳链中间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还略低一点随碳原子数增多而增大邻位>间位>对位状态碳原子数5-11时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以下为气态,以上为固态。
C2~C4的烯烃是气体,C5~C18的为气体,C19以上的高级烯烃为固体。
C2以下的炔烃为气体液态化学物/反应甲烷乙烯乙炔苯;甲苯化学性质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褪色(氧化反应)褪色(氧化反应)不反应溴水不褪色褪色(加成反应)褪色(加成反应)不褪色与强酸强碱不反应不反应反应不反应取代反应能发生乙烯不能发生,乙烯只有双键。
能发生能发生氧化反应能发生能发生能发生能发生加成反应烷烃不能发生,烷烃是饱和烃。
只有不饱和烃才能发生。
能发生能发生能发生加聚反应不能发生能发生不能发生不能发生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加成反应一般是合成反应。
加聚反应:即加成聚合反应,一些含有不饱和键(双键、叁键、共轭双键)的化合物或环状低分子化合物,在催化剂、引发剂或辐射等外加条件作用下,同种单体间相互加成形成新的共价键相连大分子的反应就是加聚反应。
甲烷取代反应CH4+Cl2→(光照)CH3Cl(气体)+HClCH3Cl+Cl2→(光照)CH2Cl2(油状物)+HClCH2Cl2+Cl2→(光照)CHCl3(油状物)+HClCHCl3+Cl2→(光照)CCl4(油状物)+HCl氧化反应甲烷最基本的氧化反应就是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的含氢量在所有烃中是最高的,达到了25%,因此相同质量的气态烃完全燃烧,甲烷的耗氧量最高。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常见的分类方法有:按组成元素分,按碳架分类,按官能团分类。
详细如下:一、按组成元素分1、烃类物质: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
2、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或含有碳氢及其以外的其他元素的化合物),如醇、醛、羧酸、酯、卤代烃。
二、按碳架分类根据碳原子结合而成的根本骨架不同,有机化合物被分为两大类:1、链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互相连接成链状。
(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
)2、环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构造。
它又可分为三类:(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
(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3)杂环化合物:组成的环骨架的原子除C外,还有杂原子,这类化合物称为杂环化合物。
三、按官能团分类官能团:决定化合物主要性质的原子或者原子团。
1、烷烃:烷烃无官能团,特征是碳碳单键形成链状,剩余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
2、烯烃:官能团是碳碳双键,—C=C—。
3、炔烃:官能团是碳碳叁键。
4、苯和苯的同系物:官能团是苯环。
5、卤代烃:烃基与卤素相连的有机物。
官能团是卤素,—X(X=F、Cl、Br、I) 。
6、醇:脂肪烃基与羟基相连的有机物。
官能团是羟基,—OH 。
7、醚:烃基或者氢原子与醚键相连的有机物。
官能团是醚键,—C—O—C—。
8、酚:苯环直接与羟基相连的有机物。
官能团是羟基,—OH 。
9、醛:烃基与醛基相连的有机物。
官能团是醛基,—CHO 。
10、酮:烃基与羰基相连的有机物。
官能团是羰基。
11、羧酸:烃基或氢原子与羧基相连的有机物。
官能团是羧基,—COOH或HOOC—。
12、酯:烃基或氢原子与酯基相连的有机物。
官能团是酯基,—COOR或ROOC—。
13、胺:烃基与氨基相连的有机物。
官能团是氨基,—NH2或H2N—。
第一节 脂肪烃什么样的烃是烷烃呢?请大家回忆一下。
一、烷烃1、结构特点和通式:仅含C —C 键和C —H 键的饱和链烃,又叫烷烃。
(若C —C 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 烷烃的通式:C n H 2n+2 (n ≥1)接下来大家通过下表中给出的数据,仔细观察、思考、总结,看自己能得到什么信息? 表2—1 部分烷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名称 结构简式 沸点/ºC 相对密度 甲烷 CH 4 -164 0.466 乙烷 CH 3CH 3 -88.6 0.572 丁烷 CH 3(CH 2) 2CH 3 -0.5 0.578 (根据上表总结出烷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物理性质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 ≤4)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还有,烷烃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 我们知道同系物的结构相似,相似的结构决定了其他烷烃具有与甲烷相似的化学性质。
3、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1)取代反应如:CH 3CH 3 + Cl 2 →CH 3CH 2Cl + HCl (2)氧化反应C n H 2n+2 + — O 2 → nCO 2 +(n+1)H 2O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接下来大家回忆一下乙烯的结构和性质,便于进一步学习烯烃。
二、烯烃1、概念: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叫做烯烃。
通式:C n H 2n (n ≥2) 例:乙烯 丙烯 1-丁烯 2-丁烯师:请大家根据下表总结出烯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表2—1 部分烯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 名称 结构简式 沸点/ºC 相对密度 乙烯 CH 2=CH 2 -103.7 0.566 丙烯 CH 2=CHCH 3 -47.4 0.519(根据上表总结出烯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物理性质(变化规律与烷烃相似)烯烃结构上的相似性决定了它们具有与乙烯相似的化学性质。
烃的命名规则烃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
根据烃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不同,可以将烃分为烷烃、烯烃和炔烃三类。
烃的命名规则是为了准确描述和区分这些化合物。
烷烃是由碳原子通过单键连接而成的烃类化合物。
根据碳原子数目的不同,可以命名为甲烷、乙烷、丙烷等。
其中,甲烷是由单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乙烷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组成,以此类推。
烷烃分子的结构是直链的,没有分支。
2. 烯烃的命名规则烯烃是由碳原子通过双键连接而成的烃类化合物。
根据碳原子数目的不同,可以命名为乙烯、丙烯、丁烯等。
烯烃分子的结构是含有一个或多个双键,可以是直链结构或环状结构。
当烯烃分子中含有多个双键时,需要使用数字来表示双键的位置。
3. 炔烃的命名规则炔烃是由碳原子通过三键连接而成的烃类化合物。
根据碳原子数目的不同,可以命名为乙炔、丙炔、丁炔等。
炔烃分子的结构是含有一个或多个三键,可以是直链结构或环状结构。
当炔烃分子中含有多个三键时,需要使用数字来表示三键的位置。
4. 分支烃的命名规则分支烃是指在直链烃的基础上,通过在碳原子上引入分支基团而形成的化合物。
根据分支基团的位置和数目,可以命名为异构体。
分支基团的位置可以使用前缀来表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等。
分支烃的命名需要按照主链和分支的顺序来确定,其中主链是最长的连续碳原子链,分支则是连接在主链上的其他碳原子链。
5. 环烃的命名规则环烃是指碳原子通过单键或多键连接而形成环状结构的烃类化合物。
根据环的碳原子数目,可以命名为环丙烷、环戊烷、环己烷等。
当环烃中含有双键或三键时,需要使用数字来表示双键或三键的位置。
6. 芳香烃的命名规则芳香烃是一类特殊的环烃,由苯环结构组成。
苯环是由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组成,碳原子之间交替单双键连接。
根据苯环上是否有取代基团,可以命名为苯、甲苯、对二甲苯等。
取代基团的位置可以使用数字来表示。
总结起来,烃的命名规则主要涉及烷烃、烯烃、炔烃、分支烃、环烃和芳香烃。
第一节 脂肪烃什么样的烃是烷烃呢 请大家回忆一下.. 一、烷烃1、结构特点和通式:仅含C —C 键和C —H 键的饱和链烃;又叫烷烃..若C —C 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烷烃的通式:C n H 2n+2 n ≥1接下来大家通过下表中给出的数据;仔细观察、思考、总结;看自己能得到什么信息 表2—1 部分烷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 名称 结构简式 沸点/oC 相对密度 甲烷 CH 4 -164 0.466 乙烷 CH 3CH 3 -88.6 0.572 丁烷 CH 3CH 2 2CH 3 -0.5 0.578 根据上表总结出烷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物理性质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 ≤4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还有;烷烃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我们知道同系物的结构相似;相似的结构决定了其他烷烃具有与甲烷相似的化学性质.. 3、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1取代反应如:CH 3CH 3 + Cl 2 →CH 3CH 2Cl + HCl 2氧化反应C n H 2n+2 + — O 2 → nCO 2 +n+1H 2O 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接下来大家回忆一下乙烯的结构和性质;便于进一步学习烯烃.. 二、烯烃1、概念: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叫做烯烃.. 通式:C n H 2n n ≥2 例:乙烯 丙烯 1-丁烯 2-丁烯师:请大家根据下表总结出烯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表2—1 部分烯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 名称 结构简式 沸点/oC 相对密度 乙烯 CH 2=CH 2 -103.7 0.566 丙烯 CH 2=CHCH 3 -47.4 0.519 根据上表总结出烯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物理性质变化规律与烷烃相似烯烃结构上的相似性决定了它们具有与乙烯相似的化学性质.. 3、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1烯烃的加成反应:要求学生练习;1;2 一二溴丙烷光3n+1 点;丙烷2——卤丙烷简单介绍不对称加称规则23加聚反应:聚丙烯聚丁烯△二烯烃的加成反应:1;4一加成反应是主要的4、烯烃的顺反异构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除了前面学过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和官能团异构之外;还可能出现顺反异构..顺—2—丁烯反—2—丁烯三、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称为炔烃..自学讨论在学生自学教材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乙炔的分子结构特征;并推测乙炔可能的化学性质小结乙炔的组成和结构1、乙炔ethyne的结构分子式:C2H2;实验式:CH;电子式:结构式:H-C≡C-H;分子构型:直线型;键角:180°投影乙炔的两钟模型 2、乙炔的实验室制取1反应原理:CaC2+2H2O→CH≡CH↑+CaOH22装置: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 3收集方法:排水法..思考用电石与水反应制得的乙炔气体常常有一股难闻的气味;这是因为其中混有H2S;PH3等杂质的缘故..试通过实验证明纯净的乙炔是没有臭味的提示:PH3可以被硫酸铜溶液吸收..讲使电石与水反应所得气体通过盛有硫酸铜溶液的洗气瓶后;再闻其气味..H2S和PH3都被硫酸铜溶液吸收;不会干扰闻乙炔的气味..4注意事项:①为有效地控制产生气体的速度;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②点燃乙炔前必须检验其纯度..思考为什么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可以有效控制此反应的速率讲饱和食盐水滴到电石的表面上后;水迅速跟电石作用;使原来溶于其中的食盐析出;附着在电石表面;能从一定程度上阻碍后边的水与电石表面的接触;从而降低反应的速率..思考试根据乙炔的分子结构特征推测乙炔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3、乙炔的性质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微溶于水..1氧化反应①可燃性明亮带黑烟2C 2H 2 +5O 2 4CO 2 +2H 2O 演示点燃乙炔验纯后再点燃投影现象;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推知:乙炔含碳量比乙烯高.. ②易被KMnO 4酸性溶液氧化叁键断裂 演示将乙炔通入KMnO 4酸性溶液投影现象:溶液的紫色褪去;但比乙烯慢..讲乙炔易被KMnO 4酸性溶液所氧化;具有不饱和烃的性质..碳碳三键比碳碳双键稳定 2加成反应演示将乙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投影现象:颜色逐渐褪去;但比乙烯慢..证明:乙炔属于不饱和烃;能发生加成反应.. 板书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分步进行随堂练习以乙炔为原料制备聚氯乙烯学与问1、哪些脂肪烃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它们有什么结构特点 烯烃、炔烃;含有不饱和键 学与问2、在烯烃分子中如果双键碳上连接了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将可以出现顺反异构..请问在炔烃分子中是否也存在顺反异构现象不存在;因为三键两端只连有一个原子或原子团.. 第二节 芳香烃一、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复习请同学们回顾苯的结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 投影1、苯的物理性质1、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2、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3、熔沸点低;易挥发;用冷水冷却;苯凝结成无晶体4、苯有毒 2、苯的分子结构1 分子式:C 6H 6 最简式实验式:CH2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键角为120°..3苯分子中碳碳键键长为40×10-10m;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化学键..4 结构式5 结构简式凯库勒式 3、苯的化学性质1 氧化反应: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讲苯较稳定;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能燃烧;但由于其含碳量过高;而出现明显的黑烟.. 投影2 取代反应 错误!卤代:投影小结溴代反应注意事项:1、实验现象:烧瓶内:液体微沸;烧瓶内充满有大量红棕色气体.. 锥形瓶内:管口有白雾出现;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或CC C CCHH HHHH2、加入Fe 粉是催化剂;但实质起作用的是FeBr 33、加入的必须是液溴;不能用溴水;苯不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只能是萃取作用..4、长直导管的作用是:导出HBr 气体和冷凝回流5、纯净的溴苯为无色油状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新制得的粗溴苯往往为褐色;是因为溶解了未反应的溴..欲除去杂质;应用NaOH 溶液洗液后再分液.. 方程式:Br 2+2NaOH ==NaBr +NaBrO +H 2O思考与交流1、锥形瓶中导管末端为什么不插入液面以下 锥形瓶中导管末端不插入液面以下;防止倒吸HBr 极易溶于水 2、如何证明反应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证明是取代反应;只要证明有HBr 生成.. 3、HBr 可以用什么来检验HBr 用AgNO 3 溶液检验或紫色石蕊试液 投影错误!硝化:硝基苯;无色;油状液体;苦杏仁味;有毒;密度>水;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思考与交流1、药品添加顺序先浓硝酸;再浓硫酸冷却到50℃以下;加苯2、怎样控制反应温度在60℃左右 用水浴加热;水中插温度计3、试管上方长导管的作用 冷凝回流4、浓硫酸的作用 催化剂5、硝基苯不纯显黄色溶有NO 2如何除杂硝基苯不纯显黄色溶有NO 2用NaOH 溶液洗;分液 投影错误!磺化-SO 3H 叫磺酸基;苯分子里的氢原子被硫酸分子里的磺酸基所取代的反应叫磺化反应.. 3 加成反应板书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 小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条件 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C 6H 6+Br 2 C 6H 5Br+HBr 液溴、铁粉做催化剂 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50℃~60℃水浴加热、浓硫酸做催化剂吸水剂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 6H 6+3H 2 C 6H 12 镍做催化剂 问什么叫芳香烃 芳香烃一定具有芳香性吗板书芳香烃: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碳氢化合物苯的同系物:具有苯环1个结构;且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有机物.. 通式:C n H 2n-6n ≥6板书二、苯的同系物 1、物理性质展示样品甲苯、二甲苯探究物理性质;并得出二者都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板书①苯的同系物不溶于水;并比水轻..②苯的同系物溶于酒精..③同苯一样;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能发生萃取..④苯的同系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思考如何区别苯和甲苯分别取少量待测物后;再加少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观察现象;能褪色的为甲苯;不能褪色的是苯..2、化学性质讲1苯的同系物的性质与苯相似;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但由于烷基侧链受苯环的影响;苯的同系物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所以可以用来区别苯和苯的同系物..甲苯跟硝酸、硫酸的混合酸发生硝化反应;可制得三硝基甲苯;又叫TNT..化学方程式为:讲2由此证明苯的同系物的侧链对苯环也有很大的影响;它能使苯环更易发生取代反应..讲3①TNT中取代基的位置..②TNT的色态和用途..淡黄色固体;烈性炸药..1苯的同系物的苯环易发生取代反应..2苯的同系物的侧链易氧化:3苯的同系物能发生加成反应..学与问比较苯和甲苯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的现象;以及硝化反应的条件;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小结的取代反应比更容易;且邻;对位取代更容易;表明了侧链-CH3对苯环之影响;的氧化反应比更易发生;表明苯环对侧链-CH3的影响使-CH3的H活性增大..。
烷烃和烯烃的区别,烷、烃和烷烃的定义1、烷烷即饱和烃,是只有碳碳单键的链烃,是最简单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烷是许多元素饱和氢化物的总称。
2、烃烃是有机化合物的一种。
这种化合物只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包含烷烃、烯烃、炔烃、环烃及芳香烃,是许多其他许多有机化合物的基体。
3、烷烃烷烃是开链的饱和链烃,分子中的碳原子都以单键相连,其余的价键都与氢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通式为C n H2n+2,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机化合物。
它们的区别如下:1、通式不一样烷烃是C n H2n+2C-C碳碳单键,烯烃是C n H2n(n大于等于2)含C=C碳碳双键;含碳量不同燃烧的现象不同,烷烃无烟而烯烃伴有黑烟烷,烃只能发生取代反应,烯烃除了取代还能加成2、定义不同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都以单键相连,其余的价键都与氢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烯烃:含有C=C键(碳-碳双键)(烯键)的碳氢化合物。
属于不饱和烃,分为链烯烃与环烯烃。
炔烃: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的碳氢化合物的总称,是一种不饱和的脂肪烃。
3、反应类型不同烯烃: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炔烃: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4、稳定性不同稳定性:烷烃>烯烃>炔烃5、来源不同烷烃:烷烃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和天然气。
烯烃:最常用的工业合成途径是石油的裂解作用,也可以通过酒精的脱水合成。
炔烃:炔烃的一般制备是通过邻二卤化烷烃的脱卤化氢作用,也可以通过金属炔化合物与一级卤代烷反应制得。
扩展资料烃可以分为:1、开链烃(烃分子中碳原子以开链结合){饱和烃(烷烃)、不饱和烃【烯烃与多烯烃(含碳碳双键,不稳定)、炔烃与多炔烃(含碳碳三键,更不稳定)】}2、脂环烃【环烷烃(环丙烷)、环烯烃、环炔烃】3、芳香烃【单环芳香烃(苯及其同系物)、稠环芳香烃(萘、蒽等稠环芳香烃及其同系物)、多环芳香烃(多环芳香烃及其同系物)】。
第一节 脂肪烃什么样的烃是烷烃呢?请大家回忆一下。
一、烷烃1、结构特点和通式:仅含C —C 键和C —H 键的饱和链烃,又叫烷烃。
(若C —C 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 烷烃的通式:C n H 2n+2 (n ≥1)接下来大家通过下表中给出的数据,仔细观察、思考、总结,看自己能得到什么信息? 表2—1 部分烷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 名称 结构简式 沸点/ºC 相对密度 甲烷 CH 4 -164 0.466 乙烷 CH 3CH 3 -88.6 0.572 丁烷 CH 3(CH 2) 2CH 3 -0.5 0.578 (根据上表总结出烷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物理性质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 ≤4)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还有,烷烃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 我们知道同系物的结构相似,相似的结构决定了其他烷烃具有与甲烷相似的化学性质。
3、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1)取代反应如:CH 3CH 3 + Cl 2 →CH 3CH 2Cl + HCl (2)氧化反应C n H 2n+2 + — O 2 → nCO 2 +(n+1)H 2O 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接下来大家回忆一下乙烯的结构和性质,便于进一步学习烯烃。
二、烯烃1、概念: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叫做烯烃。
通式:C n H 2n (n ≥2) 例:乙烯 丙烯 1-丁烯 2-丁烯师:请大家根据下表总结出烯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表2—1 部分烯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 名称 结构简式 沸点/ºC 相对密度 乙烯 CH 2=CH 2 -103.7 0.566 丙烯 CH 2=CHCH 3 -47.4 0.519(根据上表总结出烯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物理性质(变化规律与烷烃相似)烯烃结构上的相似性决定了它们具有与乙烯相似的化学性质。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烷烃、烯烃、炔烃与芳香烃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1.有关烯烃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式是C4H8的烃一定是烯烃B.烯烃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C.烯烃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类型不同D.二烯烃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都可能有三种2.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得到的产物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分离它们的操作方法是()A.萃取B.蒸馏C.过滤D.重结晶3.采用如图装置制备乙烯并研究乙烯与溴水的反应。
实验观察到溴水褪色,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
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产物主要为BrCH2CH2OH,含少量BrCH2CH2Br。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乙烯的方程式:CH3CH2OH CH2=CH2↑+H2OB.除杂试剂A为NaOH溶液C.乙烯与溴水反应后的溶液近乎中性D.BrCH2CH2OH与H2O之间存在氢键4.化学在生活中有若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炔焰的温度能达3000℃以上,可用于切割或焊接金属B.KMnO4能与乙烯反应,可用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C.利用石油为原料可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D.化石燃料只要完全燃烧就不会造成任何环境问题5.关于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A.能使溴水褪色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是石油分馏产物D.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5H10O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结构有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B.1molHCHO与足量银氨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最多可析出2molAg C.浓硫酸、乙醇在加热条件下制备乙烯,应迅速升温至140℃D.苯酚有毒,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7.下列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烯B.常温下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C.乙醛与HCN反应生成2-羟基丙腈D.顺酐()与水反应生成顺丁烯二酸8.下列物质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A.B.C.D.9.下列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水化法合成乙醇B.乙炔与氯化氢反应C.1-丁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1-丁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0.下列关于乙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燃烧时有浓厚的黑烟B.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来鉴别甲烷和乙炔C.为了减缓电石和水的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来代替水D.工业上常用乙炔制乙烯11.打火机里装有液态的丙烷和丁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打开打火机开关,分子间距变大B.摩擦打火石,达到气体着火点C.1mol丙烷完全燃烧需要空气约为112LD.若n(丙烷):n(丁烷)=1:9,该混合物的摩尔质量为56.6g⋅mol-112.由三种单体合成的高分子材料:。
常用化工名词解释烃类:碳氢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
烷烃:分子通式C n H2n+2(n=1、2、3、4…)根据数字的大小依次为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
甲烷:CH4,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及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它可用作燃料及制造氢气、碳黑、一氧化碳、乙炔、氢氰酸及甲醛等物质的原料。
乙烷:C2H6,在天燃气中少量存在,含量仅次于甲烷,用于制乙烯、氯乙烯、氯乙烷、冷冻剂等。
烯烃:分子通式C n H2n (n=2、3、4…) 根据数字大小依次为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等。
乙烯:C2H4,是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药等,尚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
聚乙烯(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
可加工制成薄膜、电线电缆护套、管材、纤维等。
广泛用于农业、电子电气、机械、日用杂品等方面。
有LDPE低密度聚乙烯、MDPE中密度聚乙烯、HDPE高密度聚乙烯。
丙烯:C3H6,为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丙烯腈、异丙烯、丙酮和环氧丙烷等。
聚丙烯(PP):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为最轻的通用塑料,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管材和绝缘零件。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由聚丙烯(PP)颗粒经共挤形成片材后,再经纵横两个方向的拉伸而制得的。
常用于于蔬菜、水果、寿司、鲜花、肥皂、食品、香烟、化妆品、医药产品等的包装。
丁二烯:C4H6,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合成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
聚丁二烯(PB):丁二烯的聚合物,主要用作合成橡胶,溶液聚合的聚丁二烯常与丁苯橡胶或天然橡胶并用,做轮胎的胎面和胎体。
此外,由于它耐磨,可用作输送带的包皮、鞋底、摩托车零部件等。
1,2-聚丁二烯主要用作胶粘剂和密封剂。
聚氯乙烯(PVC):俗称西皮,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常用于生产一般软制品、薄膜、涂层制品、泡沫制品、透明片材和各种板材。
有机化学《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综合测试题1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
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
A.①②③④B.只有②③C.只有③④D.只有①②③
2.能起加成反应,也能起取代反应,同时能使溴水因反应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C.CH3
D.CH CH2
A.
B.C6H14
3.以乙炔作为原料的合成反应,下列过程中能生成CH2BrCHBrCl的是()
A.先加HCl,再加HBr B.先加Cl2再加HBr
C.先加HCl,再加Br2D.先加HBr,再加HCl
4.2005年1月,欧洲航天局的惠更斯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
科学家对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土卫六的大气层中含有95%的氮气,剩余的气体为甲烷和其他碳氢化合
物。
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C n H2n+2 B.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C.乙炔是含碳量最高的碳氢化合物D.碳氢化合物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5.从烷烃(C n H2n+2),烯烃(C n H2n),二烯烃(C n H2n-2)的通式分析,得出碳氢原子的个数与分子中所含双键有一定关系,某种烃的分子式为C x H y,其中所含双键数目最多为()
A.y/2 B.(y-x)/2 C.(y+2-x)/2 D.(2x+2-y)/2
6.关于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B.在苯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色
C.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橙色
D.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7.若1 mol某气态烃C x H y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2,则()
A.x =2,y =2 B.x =2,y =4 C.x =3,y =6 D.x=3,y=8
8.下列操作达不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石油分馏时把温度计插入受热的液体中②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炔中含有的H2S
③用乙醇和3%的硫酸共热到170℃制取乙烯④将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制取溴苯
⑤将敞口久置的电石与蒸馏水混合制乙炔
A.只有①⑤B.只有③④⑤C.只有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9.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10.要鉴别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先加足量溴水,然后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先加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然后再加入溴水
C.点燃这种液体,然后再观察火焰的颜色
D.加入浓硫酸与浓硝酸后加热
11.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二种,该芳香烃的名称是()A.对二甲苯B.邻二甲苯C.间二甲苯D.乙苯
12.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属于同系物的是()
A.苯和二甲苯B.硝基苯和三硝基甲苯
C.正丁烷和2-甲基丙烷D.己烯和环己烷
13.氰气[(CN)2]和氰化物都是剧毒性物质,氰分子的结构式为N C-C N性质与卤素相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氰分子中四原子共直线
B.氰分子不能溶于有机溶剂
C.氰气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得到氰化物和次氰酸盐
D.氰化氢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烯烃发生加成反应
14.在120℃、101KPa时,将1L丁烷和若干升O2混合,点燃使之充分反应。
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和原压强,测得的气体体积为m L,若通过足量碱石灰,气体体积变为nL。
若m - n = 8,则n L气体为()A.O2B.CO C.CO2D.CO和O2
15.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还原性染料是靛蓝,其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靛蓝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是有机化合物
B.靛蓝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烯烃
C.靛蓝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D.靛蓝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8分)实验室用无水酒精和浓硫酸以1∶3的体积比混合加热制乙烯气体,请填写下列空白:
(1)乙醇和浓硫酸在170℃以上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黑色炭、二氧化硫气体和水。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后期制得的乙烯气体中常含有两种杂质气体,将此混合气体直接通入溴水中能否证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性质?__________(填“能“或“否”),原因是。
(3)实验室制备乙烯的方程式。
所用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17.(5分)丁烷的分子结构可简写成键线式结构,有机物A的键线式结构为,有机物B 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有机物A。
则:
(1)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
(2)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A,其名称为。
(3)有机物B可能的结构简式
为:、、。
18.(7分)1—丁炔的最简式是,它与过量溴加成后产物的名称是;
有机物A的分子式与1—丁炔相同,而且属于同一类别,A与过量溴加成后产物的名称
是;与1—丁炔属于同系物的且所含碳原子数最少的有机物
是,它能发生反应(填反应类别)制成导电塑料,这是21世纪具有广阔前景的合成材料。
19.(10分)苯环上原有取代基对苯环上再导入另外取代基的位置有一定影响。
其规律是(1)苯环上新导入的取代基的位置主要决定于原有取代基的性质;(2)可以把原有取代基分为两类:①原取代基使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邻、对位;如:-OH、-CH3(或烃基)、-Cl、-Br等;②原取代基使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间位,如:-NO2、-SO3H、-CHO等。
现有下列变化:(反应过程中每步只能引进一个新的取代基)
请写出其中一些主要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A B C D E
20.(10分)3.6g某链烃和Cl2发生取代反应,控制反应条件使其仅生成一氯代物,将反应生成的气体恰好用500mL0.1mol·L-1 NaOH溶液吸收、试回答:
(1)求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
(2)若该烃既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又不能使溴水褪色,试求该烃的分子式。
并写出符合该分子式的可能有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3)若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试确定该烃的结构简式。
有机化学《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综合测试题1 参考答案
1A 2D 3C 4B 5D 6C 7B 8D 9D 10A
11B 12A 13B 14B 15B
16
(1)C2H5OH+2H2SO4(浓)2C+2SO2↑+5H2O
(2)否,原因是SO2+Br2+2H2O=H2SO4+2HBr。
(SO2可使溴水褪色)
(3)CH3CH2OH CH2=CH2↑+H2O反应液中
17(1)C8H18
(2)2,2,3─三甲基戊烷
18 CH3CH2C≡CH;1,1,2,2—四溴丁烷;2,2,3,3—四溴丁烷;HC≡CH;加聚;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