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探伤工艺卡
- 格式:xls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4
{设备管理}特种设备超声检测通用工艺卡编制及答案特种设备超声检测通用工艺卡一钢焊缝超声波探伤工艺卡编制钢焊缝超声波探伤操作程序1、仪器调整(1)聚焦清晰、增益适当、抑制置关。
(2)有标准要求的灵敏度余量。
JB/4730.3-2005第67页3.2.2.3.1款规定在达到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灵敏度余量不小于10dB。
(3)深度范围选择适当。
2、入射点至前沿距离lο的测定:(1)在CSK-ⅠA试块上测试;(2)要求误差≤±1mm。
3、K值的测定要求:(1)要求误差≤±0.1mm。
(2)可在CSK-ⅢA试块上进行,计算式:K=(a2-a1)/(h2-h1)。
(3)可以在CSK-ⅠA试块上测定,K=(lο+x-35)/30。
4、扫描线的调节①要求误差≤2%。
②可以在CSK-3Ⅲ试块上进行。
也可以在CSK-ⅠA试块上测定。
③小于20毫米厚的钢板焊缝要求使用水平定位。
大于20毫米的钢板可焊缝以使用水平定位,也可以使用深度定位法,但要求荧光屏的利用不低于满刻度的50%。
5、表面耦合补偿根据实际试板情况,推荐上表面的声能损失一般按3-4dB补偿;下表面的声能损失按4dB补偿。
一次性规定有要求的。
按照一次性规定。
6、距离——dB曲线的绘制①可以绘制距离——dB曲线,也绘制距离——波幅曲线。
②三条线在图上的位置及灵敏度关系要符合标准要求。
③在距离——dB(或波幅)曲线图上需注明参考波幅的高度、是否已计入表面补偿,使用的定位方式及调节比例7、探伤灵敏度的选择及调整。
探伤灵敏度是指在确定的声程范围内发现规定大小缺陷的能力。
一般根据产品技术要求或有关标准确定。
可通过调节仪器上的[增益]、[衰减器]、[发射强度]等灵敏度旋钮来实现。
调节探伤灵敏度的目的在于发现工件中规定大小的缺陷,并对缺陷定量。
探伤灵敏度太高太低都对探伤不利。
灵敏度太高、示波屏上杂波太多、判伤困难。
灵敏度太低,容易引起漏检。
实际探伤中,在粗探时为了提高扫查速度而又不引起漏检,常常将探伤灵敏度提高,这种在探伤灵敏度基础上适当提高后的灵敏叫做搜索灵敏度或搜查灵敏度。
第十章特种设备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和工艺卡检测单位为了正确完成特种设备检测工作,由有关技术负责人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产品标准、无损检测标准、设计文件以及委托单位的检验要求,结合检测机构特点和检测能力编制用于指导检测作业的书面技术文件,该文件即为检测工艺规程。
检测工艺规程分为通用工艺规程和工艺卡。
10.1通用工艺规程通用工艺规程是检测单位根据委托书的要求结合某类被检工件的结构特点及有关法规、标准编制的通用书面文件。
工艺规程内容多为一些原则性的条款,检测对象可以是具体的某一工件,也可以是某类工件。
应由Ⅲ级人员负责编写。
通用工艺规程一般以文字说明为主,应具有一定的覆盖性和通用性。
1.超声波探伤通用工艺规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规程适应范围:规程所适用的检测对象的类别、类型。
(2)执行的法规、标准:规程引用及须执行的法规标准;(3)对检测人员的要求:资格。
(4)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探伤仪器规格型号名称、主要性能指标;探头类型频率、晶片尺寸K值选择、标准试块及对比试块的型号名称;耦合剂名称等。
(5)被检工件:名称、类别、材质、形状、几何尺寸、焊接方式、坡口类型、热处理状况、表面状况等。
(6)检测表面制备:对被检工件表面的要求及处理方法;(7)检测时机:检测时,检测对象所处工序或阶段(如焊完24小时后等);(8)检测技术:检测方法、探测方向、扫查方式、检测部位、检测范围、抽检率、仪器时基线和灵敏度调整曲面工件定位修正等。
(9)检测结果的评定和质量等级:缺陷的检测、评定、记录。
合格级别,返修要求。
(10)检测记录、报告和资料存档;(11)编制、审核和批准人、日期。
10.2工艺卡工艺卡是指导操作人员对具体工件进行检测的指导性文件,一般用表卡形式。
工艺卡应由Ⅱ级人员根据通用工艺规程或在Ⅲ级人员指导下编写。
不同的工件有不同的工艺卡,要求做到一物一卡,对号入座,探伤人员根据探伤工艺卡所规定的内容实施探伤。
轴类UT探伤工艺卡试件名称:轴材料类型:锻件检测技术:纵波垂直入射法检测时机:圆钢抽检+精车后100%UT 检测灵敏度:¢2检测标准:QW/GSZA/ZQ2-2009(锻件部分) 探头规格:P2.5 ¢20耦合剂:机油最大扫查速度:≦150mm/s 探头覆盖率:≧15%轴分类:B类,销轴,从动车轮轴等承载剪切应力轴类。
D类,传动轴,输出轴,输入轴,联轴器,主动车轮轴等承载弯扭应力轴类。
分区:B类自外圆起向内1/3R(半径)的区域为Ⅰ区,其余为Ⅱ区。
D类自外圆起向内到1/2R(半径)之区域为Ⅰ区,其余为Ⅱ区。
扫查方式:以外圈直线扫查加沿机加工走刀弧线扫查,Ⅰ区发现缺陷可选用小直径单晶直探头进行定位定量扫查;以端面扫查为辅,端面网络扫查加沿机加工走刀弧形扫查。
长/径≦3mm,外圈与端面同为主扫查面。
6mm≧长径﹥3mm,外圈为主扫查面,端面为扫查面。
长径﹥6mm,外圈为主探方向,端面视情况一般可不扫查。
标记与记录:Ⅰ区发现可记录缺陷必须定量定位精确标记,以便后道工序清除或避让。
(1)单个缺陷记录:(a)记录Ⅰ区当量直径超过¢1mm,单个缺陷的波幅和位置(b)记录Ⅰ区当量直径超过¢2mm,单个缺陷的波幅和位置(2)记录密集缺陷中最大当量缺陷的位置和缺陷分布,密集区面积以50mm×50mm的方块作为最小量度单位,其边界由6db法决定。
(a)记录Ⅰ区当量0.8mm﹤¢≦1mm的密集缺陷(b)记录Ⅱ区当量1mm﹤¢≦2mm的密集缺陷。
(3)底波降低量记录。
验收要求:B类:Ⅰ区结果符合下列所有条件者为合格(1)单个缺陷当量≦4mm;(2)密集缺陷当量≦1mm(3)密集缺陷面积≦4%Ⅱ区符合下列所有条件者为合格(1)密集缺陷面积≦4%(2)密集缺陷当量≦2mm(3)BG/BF≦12dB(4)单个缺陷当量(D≦100mm) ≦4mm(100mm≦D≦300mm)≦6mm(D﹥300mm)≦8mmD类:Ⅰ区结果符合下列所有条件者为合格(1)单个缺陷当量≦2mm;(2)密集缺陷当量≦1mm;(3)密集缺陷面积≦2%(4)不存在线状缺陷。
钢构作业指导书无损检测工艺卡编写指南文件编号:版本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无损检测工艺卡编写指南1.通用部分2.每张工艺卡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3.委托编号、工艺卡编号、工程名称、工件名称、工件特征、技术要求、探伤器材、操作工艺、示意图、人员签署等。
4.编写时机:检测工程师接收派工到现场勘查后,检测实施前。
5.编写依据:检测合同、设计图纸或产品技术要求、相关规范或产品技术条件、检测方案、委托单、各种检测方法标准、相关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仪器操作规程等。
6.委托编号:检测工程师接收派工后,办公系统中将会自动生成一个派工编号,该派工编号即为委托编号,例如PG201400001。
7.工艺卡编号:由委托编号+后缀,后缀表示方法为探伤方法(UT/RT/MT/PT)+序列号(01),例如PG201400001UT01。
8.工程名称:以委托单为依据,填写委托单中的工程名称,例如XXX钢结构工程。
9.工件名称:以委托单为依据,填写委托单中的工件名称,例如钢柱或钢梁。
10.检测部位:以委托单为依据,填写委托单中的检测部位,一般为工件名称+零件名称与零件名称连接焊缝,例如钢柱翼板与腹板连接焊缝。
11.母材材质:以委托单为依据,填写委托单中的母材材质,例如Q235A或Q345B等。
12.接头类型:以设计图纸、现场勘查为依据,主要有对接、T接、角接、搭接、十字接头、管座角接等。
13.母材厚度:以设计图纸、现场勘查为依据,是指母材的公称厚度,而非实测厚度,单位为mm,当检测部位为不等厚焊接时,按“薄板/厚板”填写,T型接头按“腹板/翼板”填写。
14.坡口型式:以设计图纸、现场勘查为依据,主要有I型、V型、单边V型、X型、K型、U型等。
2、焊接方法:以现场勘查为依据,主要有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焊、氩弧焊等。
3、焊缝宽度(焊角):以现场勘查为依据,单位为mm。
4、检测标准:是指检测方法标准,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中有明确要求时应以此为准;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无要求时,以所采用的规范中规定检测方法或引用的检测标准为准;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条件及所采用的规范均无要求时,应与委托方进行协商采用何种检测标准,经委托方同意后写入委托单中由委托方经办人确认。
1适用范围超声波探伤员按标准和工艺程序要求,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对钢结构焊缝进行探伤,并对探伤结果进行评定。
本指导适用于焊缝超声波探伤。
2 人员资格要求履行本指导的是品质部超声波探伤检验员,检验员应由相关行业或部门的无损检测考核委员会考核,取得国内或国际Ⅱ级以上检验员资格证书的人员方可从事本检验工作和签发检测报告。
检验人员每年应检查一次身体,其矫正视力不低于1.0。
3引用标准文件3.2 EN1714,EN17123.4 JB4730-200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3.5 CSTE-NDT-002(UT工艺程序文件)4作业程序4.1探伤前准备4.1.1认真阅读检测工艺卡和NDT图纸,了解板材壁厚,理解标准内容和相关要求。
4.1.2按工艺要求,准备好探伤仪(USM35XDAC)、KK探头、KK探头线、量具、毛刷、报表记录以及检验执行标准或工艺等物品和资料。
4.1.3 准备好IIW(V1)试块和取用母材钻φ3mm的横通孔制做的对比试块,对比试块需经计量室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4.1.4在开始使用前,应对仪器与探头组合的综合性能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检查结果符合标准EN12668:2001要求.4.1.5检测前后要对检测仪器进行校验,且连续工作4小时后应校验一次,校验结果填写在校准记录表上。
4.2探伤条件4.2.1焊蜂表面周围应满足探伤要求(探伤面应清除飞溅、油污和锈迹等),粗糙度不得大于Ra3.2,保证探头与探伤面的耦合效果。
4.2.2 耦合剂选用有一定的粘度、流动性较好、无毒无腐蚀、声阻抗高的液体。
4.3焊缝超声波探伤工艺操作4.3.1探伤范围:根据NDT图纸要求的探伤范围。
4.3.2 设备型号:USM35XDAC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
4.3.3 探头类型:根据不同的板材规格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探头类型(频率,尺寸,角度等),见下图所示。
4.3.4检测面﹑位置和扫查区域范围:见下图所示。
①对接焊缝的检测②顶部/中部的法兰焊缝的检测③底部法兰T字焊缝的检测4.3.5扫查方式:采用平移、前后、环绕、转角。
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超声波探伤工艺卡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黄岛电厂三期工程中厚度为18mm板对接焊缝。
2. 编制依据:DL/T821-2002《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DL/T869——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3. 仪器要求:采用穿透能力在22mm以上的2505型X射线机。
4. 人员要求:检测人员都持有中国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和放射人员工作证。
检测人员的矫正视力不得低于1.05.透照工艺5.1在焊口经过三级外观验收合格后,按比例进行透视。
5.2采用单壁单影透照,透照厚度为20.0mm,透照的最小焦距由公式L1≥10dfL22/3得Fmin=320mm,在透照中采用焦距一般为400mm,透照电压为200Kv,透照时间为1min。
5.3透视采用AGFA T7型胶片,采用Ⅱ型6-12号,象质计放在射源一侧管子正中的表面上,金属丝应横跨焊缝并与焊缝方向垂直。
增感方式采用铅箔,采用的增感屏为前屏0.03mm,后屏0.05mm。
测深计放置在焊缝一侧,与焊缝平行。
5.4屏蔽措施:尽可能减小照射场面积、暗盒背面放置3mm铅板或磁性暗袋。
6. 防护措施:围好安全红白带、设置警告牌,夜间设置警告红灯、有专人监护,防止非工作人员入内,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仪、报警仪,注意利用时间、距离、屏蔽、三要素,尽可能减少照射。
高空作业时,探伤人员系好安全带,注意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冬天做好防滑措施。
7. 暗室处理:底片采用手洗。
在开始使用新药和药液使用很长时间时适当调整透照参数。
废显、定影液进行回收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8.底片质量8.1应清晰地显示出象质计,测深计,识别标记等。
I型象质计应显示三根及三根以上。
8.2在有效检出范围内焊缝成像区的黑度应在1.5~3.5(包括固有灰雾度);8.3在有效评定区域内,不应有妨碍评定的假缺陷。
无损检测工艺坡口焊缝的超声波检测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基地质检部探伤室坡口焊缝的超声波检测工艺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ZPMC制造起重机械如集装箱岸桥和场桥、卸船机、散货机等起重机械钢结构焊缝的超声检测。
1.1每种无损探伤方法均有优点和局限性,各种方法对缺陷的检测几率也不会相同,超声探伤(UT)方法主要用于检测被检物的内部缺陷。
1.2本工艺与标准适用于指导厚度在8mm和200mm之间、包括这两个厚度在内的坡口焊缝和热影响区进行的超声检测。
这些工艺和标准不适用于管材与管材的T、Y或K形连接焊缝的检测。
1.3母材这些工艺不打算用于母材采购的检测。
不过,与焊接有关的、在邻近(焊缝的)母材中出现的、按本规范条款为不合格的不连续(开裂,层状撕裂,分层等),必须报告工程师处理。
2.引用标准ANST/AWSD1.1-2002美国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JB4730-1994中国机械行业标准压力容器无损检测3.超声探伤人员资质审定3.1只有取得专业认证机构颁发NDTUT-II级及II级以上资格的人员才可以独立进行超声检测、签发报告。
3.2资质审定按GB9445进行,由书面考试和用以证明操作能力的操作考试组成,操作考试应使用生产中检验焊缝所用的专用设备和规程。
这一考试必须要求超声操作人员证明其具有应用本规范规定准确探测和处理检测结果的能力。
4.超声设备4.1设备要求超声仪器必须为脉冲反射式探伤仪,配用振荡频率为1~6MHz的换能器。
显示必须为整流的视频扫描的A型显示。
4.2水平线性检测仪器的水平必须按“AWSD1.1:2002版钢结构焊接规范”6.30.1在检测所用的全声程距离内进行鉴定。
4.3检测仪器要求检测仪器必须带有内部稳压装置,使得温升后当额定供电电压变化15%、或在使用电池情况下整个充电使用寿命时间内,响应变化不大于±1dB。
必须装一警报器或仪表,以便在电池耗尽而仪器切断之前,发出电池电压下降信号。
对接焊缝UT检测工艺卡
试件名称:吊钩横梁材料牌号:Q345B
试件厚度:10mm 坡口形式:X形坡口
焊接方法: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标准试块:ⅡW
检验标准:AWSD1.1 仪器型号:EPOCH-4B
检验时机:焊接后冷却至常温且目检合格。
探头型号:2.5P 9×9 70°探头前沿:≦10mm
表面状态:焊缝表面打磨,引熄弧板去除且打磨干净。
检测面:单面双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双面双侧,优先选用一次波定量定位来提高UT探伤的准确程度)
耦合剂:化学桨糊表面补偿:4dB
检测区域:25mm 检测方法:横波斜入射
探头扫查区域:大于80mm 最大扫查速度:≦150mm/s
检测灵敏度:基准波+20DB 探头扫查区域:如图
技术要求:
A级(≦+10DB):任有这类指示必须拒收
B级(11dB):任何长度大于20mm的这类指示必须拒收
C级(+12dB):在焊接厚度中部一半范围内任何长度大于50mm的这类指示、或在焊缝厚度顶部或底部1/4范围内,长度大于20mm的这类指示,均必须拒收。
D级(≧13dB):任何这类指示,不论其在焊缝中的长度或部位,必须制定合格。
超声检测工艺卡工艺卡编号:产品名称产品编号规格材质检测部位□焊缝□板材□锻件□管件□焊接方法坡口型式工件厚度mm受检产品状态□制造□安装□返修□在用□检测面要求检测方法标准质量验收标准合格级别检测比例%工艺规程编号检测方法横波:□直射波□反射波/ 纵波:□单直纵波□双斜(小角度)纵波耦合方式耦合剂种类扫查方式扫查速度mm/s 扫查覆盖率>晶片直经15%仪器型号标准试块参考反射体φ探头种类晶片尺寸mm 晶片有效面积mm2探头K值探头前沿mm 探头频率MH z 扫描线调节Y :/X :/S :DAC曲线绘制□坐标曲线□面板曲线表面/曲面补偿dB 扫查灵敏度Ф基准波高%评定灵敏度Ф检测区域要求检测区域:焊缝宽度+两侧热影响区。
探头移动范围应≥1.25P(P=2TK)检测部位示意图及标识规定:编制人:审核人:资格:年月日资格:年月日一台现场组焊反应器,材质为16MnR,壁厚42mm。
现要求对其主体对接环焊缝进行100%超声波检测(检测技术等级为C级),请按JB/T4730-2005填写下表检测工艺超声波探伤工艺卡工件名称反应器对接环焊缝规格表面准备检测比例仪器型号耦合剂纵波检测试块检测灵敏度探头频率晶片直径表面补偿扫描调节扫查速度缺陷记录及备注:横波检测探头K值试块扫描调节表面补偿扫查灵敏度扫查覆盖率扫查方式检测区宽度探头移动区缺陷指示长度测定方法:编制审核批准注:编制等栏填写资格证书级别或职务,不要写名字。
超声波探伤工艺卡工件名称反应器对接环焊缝规格42mm材质16MnR 检测时机焊后24小时表面准备焊缝磨平并露出金属光泽检测比例100%仪器型号CTS-22A等耦合剂机油或化学浆糊纵波检测试块母材大平底检测灵敏度无缺陷处第二次底波调节为荧光屏满刻度的50%探头频率2-5MHz 晶片直径10-25mm表面补偿0dB 扫描调节深度1:1扫查速度150mm/S缺陷记录及备注:1.凡缺陷信号超过荧光屏满刻度的20%的部位,应在工件表面作出标记,并予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