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高中历史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三级考核样题
- 格式:doc
- 大小:94.00 KB
- 文档页数:8
葫芦岛市高中历史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三级考核样题模块一当代教育思想、教育新理念(二)(见通识部分)模块二学科知识与技能(三)一、选择题(共15题)(一)单选题(共10题)1、权力高度集中是封建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 权力高度集中主要表现在()A、皇权至上B、皇位继承制C、三公九卿制D、郡县制2、“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的充分体现是()①公民大会②五百人议事会③民众法庭④元老院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②③④3、有关中国明朝的内阁和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它们都是国家最高的行政机构②明内阁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力而英责任内阁有独立的行政权力③明内阁由皇帝任命,英责任内阁则由议会任命④明内阁是封建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英责任内阁则是资产阶级的产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③4、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盲目对华输出商品的结果B、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顽强抵抗C、闭关锁国政策的抵制D、中国民众的贫困与消费观念对洋货的销售不利5、二战后,西欧国家为发展经济而纷纷调整经济政策。
这些政策不包括()A、密切与美国的关系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C、发展高科技及新兴产业D、改善与苏联的关系,加强经贸往来6、从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中可以体现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明显特征是()A、权力高度集中B、王权与神权结合C、严格的等级差别D、君主专制独裁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8、“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的反映的实质是()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9、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结成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知难行易”学说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0、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A、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B、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C、后者允许保留自己的军队D、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二)多选题(共5题)1、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B、汉赋C、唐诗D、宋词2、高中历史教师应深刻领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摒弃传统观念中与高中历史新课标不相符的观念,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重新构建自己的专业理念体系。
辽宁省葫芦岛市《教育专业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狭义的学校德育专指()。
2. 在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中,只根据行为后果是否受惩罚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A、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B、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好孩子”取向阶段【参考答案】A3. 在教育史上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
A、亚里士多德B、裴斯泰洛齐C、高尔顿D、赫尔巴特【参考答案】D4.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A、130B、140C、150D、160【参考答案】B5. 狼孩现象主要是由()因素造成的。
A、先天B、后天C、遗传D、狼奶【参考答案】B6. ()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
A、教育内容B、教育形式C、教育方法D、课程目标【参考答案】A7. 对于智力的性别差异,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8. 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活动的()。
A、个性心理条件B、心理过程C、生理条件D、个性倾向性【参考答案】A9. 以下选项中哪一个属于程序性知识?()A、关于企鹅的定义B、某个明星的个人资料C、名人的自传D、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参考答案】D10. 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
A、复述策略B、理解-控制策略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参考答案】C11. 20 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A、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B、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C、康德《教育学讲授纲要》D、凯洛夫《教育学》【参考答案】B12. 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凯洛夫的《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参考答案】A13. 对于使用问卷法的好处,下面哪些表述是不正确的。
()A、样本大,效度增加B、不受访员的影响,又可以避免找不到人C、不会受其它因素的影响D、问卷回收率最高【参考答案】D15.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下哪个历史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A、夏商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2、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哪一个事件不是五四运动的影响结果?A、新文化运动的发展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D、辛亥革命的成功3、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史上的“四大发明”?A、指南针B、火药C、印刷术D、造纸术4、关于辛亥革命,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C、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D、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成为中华民国的首任大总统5、《汉书·食货志》中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复hc贾者家皆没之”。
这里的“市籍”指的是()。
A、商业活动的合法资格B、商人家庭被没收财产C、商人被禁止从事商业活动D、商人家庭被强制分迁6、《左传》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对国家大事的看法。
其中,“戎”指的是()。
A、外交活动B、祭祀活动C、战争D、农业耕作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农业生产力得到显著提高。
B、汉代推广耕夫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C、唐代实行的均田制根除了土地兼并现象。
D、宋代农业实现了从人力为主到畜力为辅的转变。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成就:A、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权,建立了中华民国。
B、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总结农业、手工业、酿造等技术的著作。
D、戊戌变法试图通过学习西方制度实现国家的近代化。
9、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 10、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以下哪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制度?A. 郡县制B. 三公九卿制C. 官僚制D. 科举制11、《新全球史》指出:“世界上大多数古老的文字都已消失,但字母文字却成为了书写的主要形式。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题目:以下哪项不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实验法D. 史料分析法答案:C解析:高中历史教学通常侧重于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学习和理解。
讲授法是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讨论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史料分析法则是通过分析和解读历史资料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而实验法主要用于自然科学领域,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理论或发现新知识,不适用于高中历史教学。
2.题目: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首次实现了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制度?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元朝答案:A解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嬴政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了秦朝,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汉朝、唐朝和元朝都是在秦朝之后的历史时期,且都继承并发展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并非首创。
3.题目:下列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 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B.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C. 文艺复兴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D.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答案:C解析: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起源于意大利,其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近代欧洲社会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但文艺复兴并非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而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4.题目:在《史记》中,关于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 实行分封制,巩固王权B. 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发展D. 血缘关系在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答案:C解析:《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葫芦岛市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三级标准葫芦岛市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三级标准训练题及参考答案模块二学科知识与技能(三)一、填空题1、新课程的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必须以和思想政治课为指导,根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和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往届学生学习本课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根据情况的变化而调整。
2、、、、是思想政治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3、学导式教学是指的教学方法。
4、与探究式教学相比,合作探讨式教学更符合书本知识学习,更符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包含价值学习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其特点如下: 、、5、整合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关注,利于新课基础知识教学;突出,便于相关知识的沟通与整合;重在,便于转化。
二、选择题1、学导式教学的特点有①设疑自学②质疑释疑③学在导前,个人自学为主④学导有机结合,教集中于导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某位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情境陶冶教学法,你认为他会怎样具体操作A、设疑自学——质疑释疑——精讲——演练B、活动准备——活动导人——活动实施——活动讨论——评析总结C、背景提示——带入情境——感悟升华。
D、自学自探——讨论共探——总结提高3、符合“准备---分析讨论案例----总结和评价”操作要领的教学方法是A、整合教学B、学导式教学C、合作探讨式教学D、案例教学4、新课程标准中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应当包括学生在哪些方面的素质发展指标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④德育目标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5、思想政治课要坚持的原则,为宣传和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为稳定社会的大局服务。
A、理论联系实际B、实事求是C、马克思主义D、启发式教学三、判断题1、学导式教学的基本操作程序是:设疑自学——质疑释疑——精讲——演练。
其中,自学、质疑是基础,释疑、精讲是条件和关键,演练、是综合发展。
2、学导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运作机制,以学生自学自探为基础,通过生生、师生讨论共探,引导学生系统学习掌握课本知识和有关社会交往技能,培养学生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教学方法.3、当某学生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产生距离时,他就会对他既有的思想观点形成冲击,造成某种失衡。
葫芦岛市高中历史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考核样题模块一教师的实践反思模块二学科知识与技能(二)一、选择题(共15题)(一)单选题(共10题)1.“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A.变法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B.变法顺应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潮流C.变法迎合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必然趋势D.变法有利于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2.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
《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
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
”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A.知识丰富B.诗辞文章写作C.政治D.汉族文化3.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4.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派进行改革B.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C.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D.改革派掌握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5.19世纪九十年代,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这体现出张之洞主张A.全面向西方学习以应付清政府面临的危机B.极力维护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C.加强个人修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D.倡导西学,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6.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下列哪一事件是符合宪法要求的的A.总统直接派出军队攻打伊拉克B.总统要求最高法院的法官判处萨达母死刑C.总统任命阿诺为阿肯色州议员D.国会通过的决议不受总统干涉7.1787年美国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在下列内容中最能表现这一特点的是A.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B.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C.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大权D.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等的权利8.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中教师素养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促进经济发展D. 提高国民素质2.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 尊重学生B. 爱岗敬业C. 维护学校声誉D. 遵守教育法规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是:A. 以学生为中心B. 以教师为中心C. 以教材为中心D. 以考试为中心4. 以下哪项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A. 教学技能B. 学科知识C. 班级管理D. 个人兴趣爱好5. 教师在课堂上应如何处理学生的突发行为?A. 立即制止并严厉批评B. 忽视不理C. 引导学生自我反思D. 课后处理6. 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个性化需求?A. 统一要求,不作特殊处理B. 尊重并尽可能满足C. 根据学生成绩决定是否满足D. 仅对优秀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7. 教师在备课时应关注哪些方面?A. 教材内容B. 学生特点C. 教学目标D. 所有选项8.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增加作业量B. 严格考试C. 创设情境D. 给予物质奖励9.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该:A. 只关注学生的成绩B. 只关注学生的表现C. 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D. 根据个人喜好评价10. 教师应如何与家长沟通?A. 仅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沟通B. 定期主动沟通C. 只通过学校沟通D. 避免与家长沟通答案:1-5:B B A C D6-10:B B D C 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 描述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
3. 阐述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因材施教。
答案:1.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时,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对创新思维给予积极反馈。
2. 教师在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时,应保持中立,倾听双方观点,引导学生表达感受,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鼓励学生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并监督执行。
葫芦岛市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等级标准二级标准初中数学样题及答案学科知识与技能一、填空题1.按数学知识的内容可把数学知识数学模型分为三类。
2.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课程资源可分为。
3.根据性质,课程资源可分为。
4.按照课程资源对于人的关系来看,可以把课程资源的载体划分为:(a) ;(b) 两种形式。
5.有论者对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途径进行了研究。
认为可以从学生的、情感性资源、和财物性资源四个方面进行开发与利用。
二、选择题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3×2=-6 B.-3-1=0 C.(-3)2 =6 D.2-1=2 2.已知点A(-2,3),则点A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下列语句正确的是()A.画直线AB=10厘米B.画直线l的垂直平分线C.画射线OB=3厘米D.延长线段AB到点C,使得BC=AB 4.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掷一枚均匀的普通正方形骰子,骰子停止后朝上的点数是1B.掷一枚均匀的普通正方形骰子,骰子停止后朝上的点数是偶数C.打开电视,正在播广告D.抛掷一枚硬币,掷得的结果不是正面就是反面5.下列美丽的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成图形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1个三、简答题1.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哪几个方面?2.教师怎样开发利用学生的课程资源?3.举例说明“教学琐事”也是一种珍贵的课程资源。
4.已知等边△OAB 的边长为a ,以AB 边上的高OA 1为边,按逆时针方向作等边△OA 1B 1,A 1B 1与OB 相交于点A 2。
(1)求线段OA 2的长;(2)若再以OA 2为边按逆时针方向作等边△OA 2B 2,A 2B 2与OB 1相交于点A 3,按此作法进行下去,得到△OA 3B 3,△OA 4B 4,┉,△OA n B n ,(如图),求△OA 6B 6,的周长。
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0P 的坐标为(10),,将线段0OP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 ,再将其长度伸长为0OP 的2倍,得到线段1OP ;又将线段1OP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 ,长度伸长为1OP 的2倍,得到线段2OP ;如此下去,得到线段3OP ,4OP , ,n OP (n 为正整数)(1)求点6P 的坐标;(2)求56POP △的面积;(3)我们规定:把点()n n n P x y ,(0123n = ,,,,) 的横坐标n x 、纵坐标n y 都取绝对值后得到的新坐标()n n x y ,称之为点n P 的“绝对坐标”. 根据图中点n P 的分布规律,请你猜想点n P 的“绝对坐标”,并写出来.6.数学模型和数学建模的关系?7.结合案例说明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生成性资源?P8.结合案例说明怎样从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捕捉课程资源?9.结合案例说明怎样从课堂偶发事件中捕捉课程资源。
2013年地区三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测试题历史姓名一、选择题(25×2)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2、万历初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
对此评述正确的是()A.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B.张居正擅权专恣,加重明朝政治腐败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3、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
”李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
”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A.张义 B.李辛 C.王平 D.赵洋4、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A.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B.真正触及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5、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疯子的人。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C.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6、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B.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C.遵义会议前的中国革命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7、伯利克里在著名的《葬礼演说》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葫芦岛市高中历史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三级考核样题模块一当代教育思想、教育新理念(二)(见通识部分)模块二学科知识与技能(三)一、选择题(共15题)(一)单选题(共10题)1、权力高度集中是封建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 权力高度集中主要表现在()A、皇权至上B、皇位继承制C、三公九卿制D、郡县制2、“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的充分体现是()①公民大会②五百人议事会③民众法庭④元老院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②③④3、有关中国明朝的内阁和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它们都是国家最高的行政机构②明内阁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力而英责任内阁有独立的行政权力③明内阁由皇帝任命,英责任内阁则由议会任命④明内阁是封建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英责任内阁则是资产阶级的产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③4、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盲目对华输出商品的结果B、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顽强抵抗C、闭关锁国政策的抵制D、中国民众的贫困与消费观念对洋货的销售不利5、二战后,西欧国家为发展经济而纷纷调整经济政策。
这些政策不包括()A、密切与美国的关系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C、发展高科技及新兴产业D、改善与苏联的关系,加强经贸往来6、从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中可以体现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明显特征是()A、权力高度集中B、王权与神权结合C、严格的等级差别D、君主专制独裁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8、“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的反映的实质是()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9、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结成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知难行易”学说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0、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A、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B、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C、后者允许保留自己的军队D、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二)多选题(共5题)1、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B、汉赋C、唐诗D、宋词2、高中历史教师应深刻领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摒弃传统观念中与高中历史新课标不相符的观念,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重新构建自己的专业理念体系。
它包括()A、课标意识B、课程资源观C、教学观D、学生观3、面对高中历史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师在提高教学基本技能的同时,尤其要提高()A、反思能力B、课程能力C、科研能力D、阅读能力4、下列属于新中国科技成就的是()A、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培育出杂交水稻5、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具备系统、扎实的高中历史教学专业知识。
它包括()A、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和一般科学文化知识B、关于学生的知识等C、历史研究和教学的学术追踪(即学术视野)D、高中历史教育学理论知识二、是非题(共5题)1、对于与教材不同的史学新观点,只要是新的,我们不必鉴别真假,直接拿来使用。
( )2、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历史教师的角色应由高中历史教学的“权威”转变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 )3、导入可起到给学生指明学习活动的方向的作用。
( )4、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也应必须注重教学的结果 ( )5、运用导入技能应注意避免演独角戏 ( )三、填空题(共5题)1、中学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包括、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
2、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3、是教师专业发展之魂,是支撑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它指引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4、导入新课时一堂课的重要环节,它的地位是的序幕,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
5、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专业理念于育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总和。
四、简答题(共3题)1、引入新的历史观点,我们应从几个方面加以把握?2、高中历史教师领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重新构建自己的专业理念体系,就必须做出哪些转变?3.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哪些优点?五、论述题(共2题)1、近代史研究》载文曰:“回顾19C下半期”20C初的中国历史,人们发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三次历史事件,谱写中国近代化的三部曲。
三者各自的得失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着中国近代化的基本进程及其特点。
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论述三者在探索中国近代化方面各自做出的主要贡献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
2、20世纪初至五四运动前,帝国主义的侵华方式有何主要特点?为什么会呈现这一特点?其具体表现如何?它产生了影响?它给我们什么启示?模块三发展性评价(见通识部分)模块四课堂教学专题研究之三——有效教学一、选择题(共15题)(一)单选题(共10题)1、建构主义发现学生主动精神,多元智能发现了学生的多种聪明,其共同点在于()A、“理解学生”B、“启发学生”C、“发现学生”D、“创造学生”2、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以针对性、、具体性为前提。
()A、主动性B、实效性C、生动性D、情景性3、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
()A、结果B、效益C、有效D、目的4、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指标。
()A、重要B、主要C、根本D、唯一5、分析教材时,要求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
○1区别○2难易○3联系○4表述()A、○1○3B、○2○4C、○1○4D、○2○36、在进行学生分析时,要分析学生已有的和能力状况。
()A、理解水平B、学习水平C、认知水平D、分析水平7、三维教学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重点与难点○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1○2○3B、○2○3○4C、○1○2○4D、○1○3○48、关于教学后记的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B、对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C、写出你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D、对教学内容做出总结9、设计出学生课后活动建议,其目的是()A、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生B、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目的是启发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D、目的是启发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生10、设计出好的教学引语是一节课好的开始,它能起到的作用○1点题○2突出重点○3凝神○4引发兴趣○5起兴()A、○1○3○4B、○2○4○5C、○3○4○5D、○1○3○5(二)多选题(共5 题)1、历史学家赵亚夫教授在对有效教学进行研究时提出了“三性说”,包括()A、针对性B、具体性C、主动性D、实效性2、课前的有效准备包括()A、教材分析B、学生分析C、确定教学目标D、教学环境、教学用具的准备3、课堂有效组织的主要环节包括()A、新课导入设计B、教学结构设计C、复习巩固D、教学情景创设4、提升教学能力主要包括()A、课堂调控能力B、信息反馈能力C、分析理解能力D、评价指引能力5、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要做到()A、掌握现代的教学手段B、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C、丰富个人知识储备D、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二、是非题(共5题)1、“有效教学”是20世纪上半叶随着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产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技能之一。
()2、史学界最早做过相关研究的是历史学家赵亚夫教授,他使用的是“实效性”这一概念。
()3、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课堂教学要尽量不进行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4、课后的有效练习要求:课后练习多而精。
()5、变精英主义教育为大众主义教育,实现教育的民主化、平等化。
()三、填空题(共5题)1、所谓,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2、2007年1月北京师范大学率先出版由赵亚夫教授主编的一书,历史有效教学问题(主要指中学历史)受到愈来越多的关注。
3、大多数学者认为,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唯一客观标准。
4、在设计课堂教学思路时要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设计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5、在进行教材分析时要注意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
四、简答题(共3题)1、“有效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2、“有效教学”的相关教学理念有哪些?3、实现有效教学有哪些途径?五、论述题(共2题)1、简述有效教学的涵义?2、高中新课程改革自2004年起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相关的新课程理念也在日益完善,请列举你所熟悉的新课程理念。
模块五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专题研究之二——理解教学、对话教学、生成教学、体验教学、问题教学一、选择题(共15题)(一)单选题(共10题)1、对话教学中,对话双方可以探讨所有跟主题有关的内容,可和其他任一个主体或客体发生对话,不会刻意追求答案的()A、唯一性和准确性B、单一性和准确性C、唯一性和标准性D、单一性和标准性2、所谓民主,是指()A、对话双方可以各抒己见,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允许不同声音存在B、对话内容可以自由发挥,不必拘泥一处C、对话方式可以自主选择,力求多种多样,富于变化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问答式是中最常见的形式。
()A、生生对话B、师生对话C、生本对话D、自我对话4、生本对话指的是学生对文本的:○1理解○2认知○3态度○4批判()A、○1○2B、○1○3C、○2○4D、○1○45、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和原则,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A、教育理念B、教育方法C、教育思想D、教育手段6、对话教学通过合作和讨论,建立了,使学生在这个共同体中看到那些跟自己不同的理解,进而超越自己原有认识,形成较为全面完整的理解。
()A、合作共同体B、师生共同体C、学习者共同体D、教学共同体7、人是社会的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跟他人交往沟通,而且教学本身也是一个交往过程,对话则是交往的途径和方式。
()A、主要B、重要C、基本D、唯一8、实践证明,、、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