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003.06《珍珠林》稿件存档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9
浙江林业大事记(2003年9月)
佚名
【期刊名称】《浙江林业》
【年(卷),期】2003(000)010
【摘要】9月4日,人事部、国家林业局(国人部发[2003]22号文)表彰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我省诸暨市林业局、东阳市林业局、衢州市林业局荣获“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嘉兴市林业工作站朱国平、庆元县林业局陈孔寿、文成县石土羊林场傅华斌、台州市黄岩区果树技术推广总站龚洁强等4人荣获“全国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总页数】1页(P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
【相关文献】
1.浙江林业大事记 [J], 浙江省林业局
2.浙江林业大事记(2021年2月) [J], 浙江省林业局办
3.浙江林业大事记(2021年6月) [J],
4.浙江林业大事记(2021年10月) [J], 浙江省林业局办公室
5.浙江林业大事记(2021年12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聆听自然呼唤追溯往日情怀——2003春夏时装系列
无
【期刊名称】《江苏经济》
【年(卷),期】2003(000)005
【总页数】1页(PF002)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41.7-9
【相关文献】
1.少女与熟女——纽约时装周、米兰时装周2012春夏系列 [J], 罗悦茜
2.简洁实用回归自然--伦敦时装周2021春夏系列 [J], 陈晨;郝娟娟
3.春天的自然烂漫——SN爱神2006春夏时装系列 [J], 散散
4.第26届香港时装节春夏系列七月举行呈献最新时装系列汇聚市场信息 [J],
5.第25届香港时装节春夏系列7月揭幕环球服饰、最新潮流资讯聚首时装采购盛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林业大事记(2003年6月)
佚名
【期刊名称】《浙江林业》
【年(卷),期】2003(000)007
【摘要】6月4日~7日,省林业局局长陈铁雄率调研组对舟山市林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舟山市副市长虞洁夫向陈铁雄一行介绍情况并陪同调研。
【总页数】1页(P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
【相关文献】
1.浙江林业大事记 [J], 浙江省林业局
2.浙江林业大事记(2021年2月) [J], 浙江省林业局办
3.浙江林业大事记(2021年6月) [J],
4.浙江林业大事记(2021年10月) [J], 浙江省林业局办公室
5.浙江林业大事记(2021年12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林业大事记(2003年7月)
佚名
【期刊名称】《浙江林业》
【年(卷),期】2003(000)008
【摘要】7月4日,省花卉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杭州召开。
会议听取省花卉协会会长程渭山作的《关于第三届理事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报告》,调整和增补、增选了理事和常务理事,选举省林业局局长陈铁雄为省花卉协会会长。
省花协新任会长陈铁雄在会上作了《抓住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我省花协工作新局面》的报告。
【总页数】1页(P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275.5
【相关文献】
1.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度大事记 [J],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综合处
2.浙江林业大事记(2003年6月) [J],
3.浙江林业大事记(2003年8月) [J],
4.浙江林业大事记(2003年9月) [J],
5.浙江林业大事记(2003年5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珍珠塔》声像资料入藏太仓市档案馆
陶佳
【期刊名称】《档案与建设》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日前,太仓市档案馆征集到一套珍贵声像资料——传统大型古装锡剧《后珍珠塔》。
rn太仓是昆曲艺术的发源地,艺术文化底蕴深厚,戏曲创作精品迭出,源远流长。
《后珍珠塔》是由徐少红、杨秋萍、杨秀玲、冯春琴四位本土戏曲著名老艺术家联袂出演的七场传统大型古装锡剧,以传奇故事来折射人与人之间的丑与美,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总页数】1页(P7-7)
【作者】陶佳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9.276.1
【相关文献】
1.上海浦东开发区早期珍贵声像资料入藏新区档案馆 [J], 无
2.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模型入藏太仓市档案馆 [J], 王敏红
3.太仓市建设档案馆加班加点抓好“撤并镇整治提升”声像资料收集工作 [J],
4.日版《掌中满洲国全图》入藏太仓市档案馆 [J], 王敏红
5.110本古籍医书入藏太仓市档案馆 [J], 嵇秋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校园纪事4月7日,早上升旗后,张校长为校篮球运动会获奖同学发奖(详见光荣榜),并表扬了运动会表现出的三种精神:①胜不骄、败不馁的拼搏精神。
②全体参与,分工负责的团结协作精神。
③"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运动精神。
并希望把这些精神转移到日常的学习中。
4月8日,学校为司调调、张娟兵、李万强3人发放中欧助学金,人均150元。
为胡宝、曹亚娟、马鹏斌、李亚龙、曹国莉、齐娜娜、吴红兵、李芳芳、代陆兄、齐春霞、杨燕燕、杨娟娟、李芬芹、曹国娟、曹平平、代彦龙、程化化、高讲讲、李丛草、李亚虎20人发放义务教育助学金人均100元,并进行公示。
4月9日,学校班主任会议推荐王霞霞(二一)、李强龙(二三)、杨双娟(一四)为平凉市三好学生,梁玉琪(一二)、李宁宁(三五)为优秀学生干部。
4月10日,下午我校举行大型文史知识竞赛,每班选10人参赛。
4月11日下午,初一级抽考数学,初二级抽考英语。
各班第一名为:数学一.一曹鹏飞79分一.二程润宁93分一.三邹云云96分一.四马涛97分一.五石环环93分英语二.一王霞霞138分二.二邹妞妞151分二.三张帆121分二.四杨婷128分二.五张刚147分4月14日早上升旗后,张校长、刘组长为得奖同学发奖,并授予"校园小博士"称号。
(名单见光荣榜)曹务中学学生篮球队来我校进行友谊赛。
4月15日阅报拦刊出"古城中学首批'校园小博士简介'"。
本报编委有6人获奖。
4月16日至19日,我校男女生篮球队在威戎进行预赛,双双荣获第一,取得上县决赛资格(原定4月27日与28日在县上决赛,因防"非典"而取消。
)4月18日,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相互联系的要求,由李永祥策划《珍珠林》编辑部编辑的《古城中学教职工联系卡》由马主任发放到每一个教职工手中。
4月21日,张校长利用早操时间对全校师生进行预防"非典"讲座,学校办公室办专题黑板报《预防非典问答》,阅报栏中张贴了有关防治"非典"的《人民日报》。
4月24日学校组织人力对教职工宿舍、教室进行彻底消毒,张校长、李鹏飞老师亲自参加。
4月25日总务处制作"预防非典传染,严禁外人入校"标语牌置于校门口。
4月26日早操后,张校长要求学生:①讲究卫生;②严禁接触外人;③向家人宣传预防"非典"知识。
4月27日晚,学校召开班主任会议,发放体温计,及预防"非典"登记册,要求各班严密注意。
及时检查,发现异常状况及时上报。
并在校门口设立值日学生,禁止外人入校。
4月28日在初二语文作业评比中,每班评选5名作业优秀者,树立为各班学习的好榜样。
名单见下:二一邹永宁、岳艳萍、王霞霞、张小龙、牛岁娟。
二二邹妞妞、代碧霞、刘巧儿、梁芳娟、齐国峰。
二三李小鹏、蒙普普、薛小宁、王瑞、李强龙。
二四杨婷、宣彩虹、陈爱红、丁银长、杨娟娟。
二五罗小娟、张芳朋、陈友湖、李伟、张艳艳。
4月29日古城中学《2002-2003学年度教育质量目标任务实施方案》公布,本方案的显著特点是因地制宜,淡化单科及格率,重视全科合格率及升学率,意在加强宏观调控,促进整体协调,追求平衡发展,力求全面提高。
4月30日县民政局、卫生局、教育局、来校检查预防非典工作。
4月30日各班班主任对学生家庭外来人员进行排查,以防非典的传入。
4月30日至5月2日,初一初二中期考试,5月3日至4日,初三中考。
5月5日为宣传预防非典知识,《珍珠林》出版预防非典增刊。
园丁谱苏继芳老师,男,1973年4月14日生,古城乡上李村下李社人。
1993年7月于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教育专业毕业,分配到古城中学任教,1993年8月担任古城中学团总支书记至今。
2001年6月25日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自学考试毕业。
1994年、1996年、1998年、1999年、2000年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2001年获学校"工作责任奖",2002年获学校"教学标兵奖"。
1997年被古城乡党委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00年9月18日被评为"古城乡先进工作者"。
2000年10月20日被静宁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静宁县教育局评为"全县文明教职工"。
2003年2月19日被中共静宁县委、静宁县人民政府评为"2001年-2002年学年度全县优秀教师",受到表彰奖励。
苏继芳教老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十年来,善于因材施教,长于个别辅导,方法奇特,成绩优异。
1996年所教初三数学毕业统考,名列全县第二名。
苏继芳老师兼任学校团总支书记,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读文学名著,背诵古诗词,讲解文天祥《正气歌》,作为数学教师,此举实属难得。
他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其中马兵羽、柳勤兵、邹云云、李小鹏等参加各种征文竞赛获得奖励。
2001年11月25日,与政教处王栋主任倡议召开《珍珠林》改编会议,资助《珍珠林》按月出版,协编《珍珠林·周记版》。
团省委主办的《五四月刊》于2002年第4期对古城中学团总支利用《珍珠林》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德育工作锦上添花的情况作了介绍。
苏继芳老师以满腔的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勇挑重担,开拓创新,知难而上,激流勇进,爱校如家,有目共睹,爱生如子,有口皆碑。
谚曰:"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善哉,斯言!图为苏继芳老师(左)、马有平老师(右)2002年6月与部分毕业生合影。
古城中学光荣榜(无文字——篮球运动后,首届小博士)珍珠林数珍珠作者简介:李丹,本名李世恩,1966年11月生于静宁县威戎镇李河村。
1989年参加工作,现为甘肃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从静宁威戎古镇溯甘石岂子河北行二十余里,就到了珍珠林。
珍珠林坐落在河南边的小山坡上,林木荫浓,积翠凝绿,与当地濯濯童山相比,自然就显得几份神气。
它很像巨人臂弯里的一滩珍珠,小虽小,却也难数其好。
据珍珠林碑记记载,这里曾有兴隆寺建筑群,庙宇遍布上、中、下三台,民间相传明以前即具规模。
当年峰台居其后,温泉绕其前,数座宫殿画栋雕梁,钟磬不绝如缕,当地老百姓还称之为"灵山"。
可惜在同治年间惨遭兵蟪,民国九年又遇大地震,古迹圮毁殆尽,山林因之萧条。
后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冬,有一位叫法随的李道士,云游到此,慕丘壑之幽静而悲寺庙之颓废,于是便倡导社众兴建,披荆斩棘,艺树莳花,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使荒山冷寺成为云飞画栋、烟宿池柳的好去处,成为甘石岂子河畔一颗闪亮的明珠,享誉陇山之右,崆峒之西。
"文革"期间,兴隆寺和所有古寺名刹一样,难逃厄运,又一次遭受了毁灭性的浩劫。
近几年,当地群众又在这里培植林木花草,自愿集资二万余元,恢复旧制,使山场建筑初具规模,珍珠林景观焕然一新,又成为静宁、庄浪、隆德三县附近群众的游览之地。
特别是每逢端午佳节,珍珠林丛林漠漠、青烟如织,沙柳飘香,荡人心魄,有好几百人到此登临揽胜。
珍珠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园。
据长住此山的一位老先生介绍,这里山场面积总共八百多亩,但这里却荟萃了陇东一带的许多常见和稀有植物,是一块难得的绿化、美化、净化了的胜境。
而且还有一些本地几近绝迹动物,有趣的是人们还传说,这里的狼从前常常夜宿僧人的炕洞前,天亮离去,和人相处十分友善呢。
珍珠林,真像一滩珍珠,在甘石岂子河畔闪闪发光。
我和橘皮的往事梁晓声多少年过去了,那张清瘦而严厉的,戴六百度黑边近视镜的女人的脸,仍时时浮现在我眼前,她就是我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老师。
想起她,也就使我想起了一些关于橘皮的往事……其实,校办工厂并非是今天的新事物。
当年我的小学母校就有校办工厂,不过规模很小罢了。
专从民间收集橘皮,烘干了,碾成粉,送到药厂去。
所得加工费,用以补充学校教学经费。
有一天,轮到我和我们班的几名同学,去那小厂义务劳动。
一名同学问指派我们干活的师傅,橘皮究竟可以治哪几种病?师傅就告诉我们,可以治什么病,尤其对平喘和减缓支气管炎有良效。
我听了暗暗记在心里。
我的母亲,每年冬季被支气管炎所苦,经常喘作一团,憋红了脸,透不过气来。
可是家里穷,母亲舍不得花钱买药,就那么一冬季又一冬季地忍受着,一冬季比一冬季气喘得厉害了。
看着母亲那种痛苦样子,我和弟弟妹妹每每心里难受得想哭。
我暗想,一麻袋又一麻袋,这么多这么多橘皮,我何不替母亲带回家一点儿呢?……当天,我往兜里偷偷揣了几片干橘皮。
以后,每次义务劳动,我都往兜里偷偷揣几片干橘皮。
母亲喝了一阵子干橘皮泡的水,剧烈喘息的时候,分明的减少了。
起码我觉着是那样。
我内心里的高兴,真是没法儿形容。
母亲自然问过我--从哪儿弄的干橘皮?我撒谎。
骗母亲。
说是校办工厂的师傅送给的。
母亲就抚摸我的头,用微笑表达她对她的一个儿子的孝心所感受到的好一份儿欣慰。
那仍是穷孩子的母亲们普遍的最由衷的也是最大的欣慰啊!……不料想,由于一名同学的告发,我成了一个小偷,一个贼。
先是在全班同学眼里成了一个小偷,一个贼。
后来是在全校同学眼里成了一个小偷,一个贼。
那是特殊的年代。
哪怕小到一块橡皮,半截铅笔,只要一旦和"偷"字连起来,也足以构成一个孩子从此无法刷洗掉的耻辱,也足以使一个孩子从此永无自尊可言。
每每的,在大人们互相攻讦之时,你会听到这样的话--"你自小就是贼!"--那贼的罪名,却往往仅由于一块橡皮,半截铅笔。
那贼的罪名,甚至足以使一个人背负终生。
即使往后别人忘了,不再提起了,在他或她内心里,也是铭刻下了。
这一种刻痕,往往扭曲了一个人的一生,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毁灭了一个人的一生。
在学校的操场上,我被迫当众承认自己偷了几次橘皮,当众承认自己是贼。
当众,便是当着全校同学的面啊!……1于是我在班级里,不再是任何一个同学的同学,而是一个贼。
于是我在学校里,仿佛已经不再是一名学生,而仅仅是,无可争议地是一个贼,一个小偷了。
我觉得,连我上课举手回答问题,老师似乎都佯装不见,目光故意从我身上一扫而过。
我不再有学友了。
我处于可怕的孤立之中。
我不敢对母亲讲我在学校的遭遇和处境,怕母亲为我而悲伤……当时我的班主任老师,她就是那一位清瘦而严厉的,戴六百度近视镜的中年女教师,正休产假。
她重新给我们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她觉察出了我的异常处境。
放学后她把我叫到了僻静处,而不是教员室里,问我究竟做了什么不光彩的事?我哇地哭了……第二天,她在上课之前说:"首先我要讲讲梁绍生(我当年的本名)和橘皮的事。
他不是小偷,不是贼。
是我叮嘱他在义务劳动时,别忘了为老师带一点儿橘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