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6
燃烧的青春——专访著名煤矿开采和装备技术研究专家王国法教授计划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
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
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
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
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王国法现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装备技术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煤炭工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支护设备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支护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等职。
几十年来,他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探索和开拓,为我国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级成果40多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20多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省部级特等奖和一等奖8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液压支架技术》、《煤矿高效综合机械化开采成套装备技术》等多部著作,其论著被广泛引用。
他主持了煤矿支护设备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建立了液压支架优化设计理论体系和液压支架技术体系。
他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是国内外著名的煤矿综采支护技术和开采装备技术专家。
他指导培养的十几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均成为有关单位的骨干。
目前,他正在科研一线主持着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大采高综放液压支架研究》和重点项目《年产千万吨级矿井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及关键技术》。
“在青春的世界里,沙粒要变成珍珠,石头要化做黄金……青春的魅力,应当叫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乐,青春的本份!”无数和郭小川一样的诗人曾用热情的笔触讴歌过不朽的青春。
38 科学中国人 2022年10月创新之路Way of Innovation立足煤炭行业,实现初心使命——记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分院院长雷云 吕腾波 石 光2022年10月,第三十一届孙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雷云的名字赫然在列,他获得了孙越崎青年科技奖。
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成立于1992年,旨在支持和资助能源科技教育活动,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以激励其在促进我国煤炭领域科技进步与创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目前,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会已成为能源领域颇有影响力的科技基金组织。
作为一名一直奋战在煤炭行业一线的青年科研工作者,雷云自加入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研究院”)工作以来,先后主持或参与了30余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其中完成国家、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横向(煤业集团)、院自立科研项目20余项。
这些科研成果已在我国众多高瓦斯矿井推广应用,为我国煤矿瓦斯防治技术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未来,雷云将继续贯彻集团公司总体发展思路,做好沈阳研究院山西分院的各项工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我国智能化矿山建设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立足一线,快速成长2010年,雷云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考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以下简称“煤科总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就此与煤矿瓦斯结下不可分割的缘分。
煤科总院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是原煤炭工业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是煤炭行业唯一的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和煤炭行业技术创新基地。
这里也是许多煤炭行业人员的梦想之地。
在完成新生入职培训后的第二天,雷云就被派到瓦斯研究分院襄垣办事处开展高瓦斯矿井的瓦斯治理技术服务与指导工作,这份工作对于一个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说绝对是“压力山大”。
“办事处一般配置5个人,正式的技术服务人员3个,还配有2个行业专家。
我们主要开展的工作是对全县约10座高瓦斯矿井开展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发现隐患及时排查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同时开展煤层瓦斯相关的参数测定,这也是给矿井提供技术支撑。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2016考研招生简章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201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于1954年在大连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挂牌成立。
1961年,煤炭研究室扩建为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并搬迁至山西省太原市。
1978年9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并沿用至今。
五十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逐渐发展壮大,已经成长为高技术基地型研究所,主要从事能源环境、先进材料和绿色化工三大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从基础研究到工艺过程开发直至产业化的科技体系已经逐渐完备。
山西煤化所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迄今为止,研究所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等各项成果奖180余项,获准国家授权专利570多项,一些重大科技成果已经在企业得到推广应用,为国家获得数十亿元的经济效益。
进入21世纪,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顺应时代要求,凝练科技目标,实施机制创新,调整确立新的发展战略:围绕煤炭优化利用,继续在能源环境、绿色化工和先进材料三大领域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创新研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将致力于实现基础研究国际化、高技术研究产权化,应用研究产业化,致力于为国家提供满足能源战略需求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和高层次科技人才。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学位授予单位之一。
设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11个二级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环境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3个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点及1个化学博士后流动站。
目前在所的博士生导师(包括客座导师)44人,硕士生导师61人,在读研究生300余人。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简介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以下简称沈阳院)是国资委所属中煤科工集团公司旗下的、由原国家事业型科研机构转制的科技型企业,企业集科学研究、安全装备及产品生产、安全产品的检测检验、高等教育为一体,全方位面向煤炭行业及相关领域服务。
沈阳院历经九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矿山安全技术研究”、“矿用安全装备及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安全产品检测检验”与“高等教育”四大功能板块,在位于辽宁抚顺的总部功能不断完善和扩大的同时,经国家同意收并“沈阳煤炭科学研究所”并在沈阳组建“科学研究中心”,在大连组建“大连矿山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形成了业务优势和地理优势突显,科研、产业、检测检验及高等教育协调并进、相互促进的一院三地的发展格局。
沈阳院在为煤炭行业奉献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的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煤矿安全工程技术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等国内和行业知名人士,其中以瓦斯专家费广泰和防灭火专家、工程院院士戚颖敏为代表,同时还有国家和省市百千万人才库专家,国家级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各类省部级专家和科技精英,还有国家和省部级劳动模范,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
为适应煤炭行业的发展和研究院自身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的需要,沈阳院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致力于煤矿安全技术研究工作的高校学子和科技工作者加盟研究院的科技队伍,组建了一支稳固的以老带新、薪火相传的科研团队,自主培养博士后和博士研究生15人,硕士研究生90余人,为研究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良好的人文氛围,造就了人才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升,到目前为止,共有78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沈阳院将恪守“立足服务、保障安全、依靠创新、共同发展”的企业宗旨,努力健全矿山安全科技创新研究体系,进一步做大做强矿用安全科技产业,加大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全面提高国家级检测中心的检测能力和服务质量,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所属高校办学水平,强化科技型企业内部的高水平服务意识和高效率管理意识,以人为本,强调双赢,努力把沈阳院建设成现代化矿山安全研究院。
2013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感谢广大师生对我所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支持和帮助,2013年我所经上级主管部门核准招生名额54名(其中学术型42人,专业学位12人),其中拟录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5名(其中学术型3名,专业学位2名)。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单列,不与普通研究生竞争,预计1名。
2013年共录取统招硕士研究生50人(其中学术型硕士39人,专业学位硕士10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1人)。
经初试、体检、政审、综合素质面试考核,报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决定拟录取如下50名考生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2013年统考硕士研究生。
拟录取考生名单如下:
公示时间为2013年4月15日-2013年4月21日。
公示期内,如对拟录取名单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署实名后向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反映。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五日
2013年育明教育状元集训营喜报
2013年,一对一学员考研通过率高达95%以上。
2013年,38人夏季集训营20人考上北大,人大,清华,复旦四所名校。
2013年,36天隋Jia lun三跨学生考上北京师范大学。
2013年,育明教育包揽北大金融、行管、新闻、城规等11个专业状元,包揽人大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状元,包揽中财会计、金融状元,包揽贸大金融学、会计学、翻译硕士状元,包揽北外法语、翻硕、高翻、汉教状元。
中国煤炭报/2012年/12月/3日/第001版当博士研究生同学几乎都选择了一线大城市时,王连生却一头扎进位于偏僻地区的神东大柳塔矿——一位博士的坚定选择张振声王超北京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方向,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9年获得“北京科技大学优秀三好研究生”荣誉称号2次,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其中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1篇,EI(工程索引)收录2篇,核心期刊发表2篇。
带着诸多光环,28岁的博士王连生在人生的关键点上,选择了煤炭行业,选择了神东煤炭集团,成了该集团第一个在井下一线轮岗实习的博士。
初次选择:与神东结缘不选择一线大城市是为不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对王连生来说,虽然“大柳塔”是个陌生的地名,但对神华集团、神东煤炭集团,他却非常熟悉。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就一直密切关注神华集团的动向。
2011年3月,当看到神华集团网页上的招聘信息时,他几乎没有犹豫就报了名。
他要去工作的地方是神东大柳塔矿,位于陕西榆林神木县。
王连生的选择让很多人不解,他的博士研究生同学几乎都选择了一线大城市,最差的也选择了省会城市。
当很多个“为什么”铺天盖地抛向他时,王连生坚定地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答案很简单——“我为的是我这一代和我的上一代”。
王连生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
父母在外打工,攒钱供他和妹妹读书。
他们省吃俭用,从来不吃早点。
王连生记得,七八岁时,和妈妈在街上碰到乞丐,他把自己准备买铅笔的两毛钱给了乞丐。
当时妈妈说了一句“咱们比人家强不了多少”。
这句话让他的心揪着似的疼,他强忍着没让眼泪流出来。
从那时起他就暗暗下定决心,将来一定不让父母再受穷。
所以,选择就业岗位时,王连生想,对于刚毕业的他来说,留在大城市短期内根本买不起房子,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孝敬父母。
为了不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他毅然选择了西部这片正在开发的热土。
再次选择:与一线零距离他深知,煤炭企业的主业在一线,一线最能锻炼人,也最能体现一个企业的文化2012年2月,王连生正式到神东煤炭集团报到。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一、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网址:公司简介: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成立于1952年9月,1999年整体转制为中央直属的科技型企业,2008年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组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现为该集团的二级企业。
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目前管理的企业有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沈阳、南京、武汉、重庆、平顶山设计研究院、北京煤矿设计咨询公司以及梅苑物产管理有限公司等九家全资子企业和杭州中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国寿安全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控股企业,主营业务为工程勘察、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矿用设备研发与制造,是中国煤炭工程行业中实力最大、技术最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工程公司。
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具有中国煤炭工程领域最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现拥有职工4000余人,其中国家级勘察设计大师6人,教授级职称400余人,高级职称1600余人,各类注册人员1000余人。
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面向国内外市场,以“为用户提供最有价值工程”为己任,本着“安全、经济、环保”原则,为煤炭、电力、交通、铁路、建筑、市政公用工程等行业提供勘察、咨询、设计、施工、监理、工程总承包等全方位综合性服务。
在资源规划、清洁能源、环境工程、灾害治理、节能减排、投资咨询等专项业务方面具有先进的技术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安德路67号邮编:100011电话:010- 传真:联系部门:人力资源部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网址:公司简介: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以下简称煤科总院)成立于1957年,是原煤炭工业部直属的科研事业单位。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建设,煤科总院已经建设成为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合理、研究方向明确、科技力量雄厚、科研成果领先,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煤炭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创新研发中心。
1999年7月,煤科总院转制成为中央直属的科技型企业。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博士生及硕士生导师介绍常心坦教授常心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男,汉族,1946年生,湖南省湘阴人。
现任西安科技大学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位委员会主席、国家级重点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陕西省煤炭学会常务理事等职,获美国密执安工业大学采矿工程硕士学位及工程力学博士学位。
常心坦教授主要从事安全工程理论与计算机方法、复杂网络系统安全评价、安全监控系统及网络集成等研究。
赴美留学期间,主持并完成了美国国家矿业局"矿井火灾通风动态模拟研究"项目,其成果实现了矿井火灾条件下风网内通风参数的动态模拟预测,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成功推广与应用。
回国后开发的软件系统功能更加完备,使得复杂的火灾模拟控制计算成为可能。
近年来,将安全科学与信息技术、测控技术有效结合,研究成果应用于安全领域。
常心坦教授坚持在教学、科研工作第一线,并在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计委、教育部重点、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横向合作等项目2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研进步奖2项,省教学成果奖2项。
E-mail :changxintan@ 余学义教授余学义,男,汉族,生于1955年8月生,陕西省定边人,西安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委员,采动损害及地面保护研究方向带头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陕西省优秀回国人员,优秀拔尖人才。
1982年在西安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采动损害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1990年至1999年两次留学波兰,取得波兰克拉科夫矿冶大学博士学位。
余学义教授多年来致力于西南、西北矿区复杂条件下的“三下”开采与地面保护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煤炭部科学基金“三下开采与地面保护预计评价软件”、教育部基金“采动地表动态移动变形理论研究”、国家科技部“西部巨厚黄土层采动安全控制与生态重建研究”、交通部“高等级公路下伏采空区勘察、预计处治”、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采动区路基、基础、路面结构协同理论及应用研究”、陕西省发改委能源重化工基地重大项目“陕北侏罗纪煤田开采沉陷损害控制及治理”及“小宝鼎山体建筑物下煤层控制开采”、“柏林煤矿滑坡区高层建筑物下煤层控制开采”、“陕西澄合矿区、蒲白矿区,新疆乌鲁木齐、六道湾、艾维尔,宁夏沟灵州六大矿区采煤沉陷损害调查研究”等50余项科研课题,部分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 博士招生简章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是一所国家级科研机构,致力于煤炭领域的研究与创新。
为进一步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现诚邀广大优秀毕业生报考2020年博士研究生。
一、招生专业及导师
1. 招生专业:矿产普查与勘探技术、煤矿开采技术、煤炭质量与利用技术、煤矿安全与灾害防治技术、洁净煤燃烧与气化技术、煤矿机电技术。
2. 导师:本次招生设有来自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及相关研究机构的知名教授作为博士生导师团队,具备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指导能力。
二、招生对象与要求
1. 招生对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具有相应学位的应届毕业生。
2. 招生要求:热爱科研事业,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报名方式与时间
1. 报名方式:通过邮件方式将个人简历、学术成果、推荐信等材料发送至招生办公室(邮箱地址详见招生公告)。
2. 截止时间:报名截止日期为2020年XX月XX日,逾期申请将不予受理。
四、招生流程
1. 报名材料审核:根据报名材料进行初步筛选。
2. 笔试与面试:根据初步筛选结果,合格者将参加统一笔试和面试。
3. 录取公示:根据综合素质评价和笔试面试成绩,择优录取并进行公示。
4. 入学报到:被录取的考生需按时前往指定地点报到,办理相关入学手续。
详细招生信息,请关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官方网站及相关招生公
告。
欢迎广大有志于煤炭科研事业的优秀人才报考,相信通过我们的培养和指导,将能成为煤炭领域的杰出科研人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简介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期刊名称】《煤炭科学技术》【年(卷),期】2007(035)003【摘要】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安院)成立于1956年5月,是煤矿安全与地质勘探研究领域有着较高知名度的大型科研机构。
1999年7月随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整体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现归国资委管理。
西安院现设有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研究所、钻探技术研究所、钻探机具研究所、地震勘探研究所、电法勘探研究所、物探仪器研究所、工程地质研究所、环境保护研究所等9个研究所,在735名在职职工中有研究员38人,高级职称131人,博士生导师10人,共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90人,先后有58名专家荣获政府特殊津贴。
西安院经济以每年平均递增30%的速度持续稳定增长。
2006年实现收入3·26亿元,利润6 000万元,职工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0%。
西安院已形成了以钻探机具和物探仪器为主的产品产业,以煤田三维地震勘探、电磁法勘探、岩土工程为主的工程产业,以煤炭资源勘探、矿井水害防治、矿井瓦斯防治、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影响评价为主的科技服务产业。
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拥有建设部颁发的工程勘察(甲级)、建筑业地基与基础施工(一级)、煤炭部颁发的煤炭地质勘察(甲级)、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地质勘查...【总页数】2页(P5-6)【作者】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相关文献】1.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工程地质研究所2.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地质所业务简介3.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水文地质研究所4.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地质所5.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代码及名称专业代码、名称及
研究方向指导教师人数考试科目
培养
地点
★采矿工程
~
巷道矿压理论与支护技术康红普研究员
王金华研究员
鞠文君研究员
①英语
②岩石力学
③采煤学
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
开采沉陷学(任选其一)
北京
地下开采现代技
术理论及应用
康立军研究员
矿山压力理论与岩层控制宁宇研究员闫少宏研究员
工作面支护技术
与装备
王国法研究员
特殊采煤与采动损害防治技术张华兴研究员李凤明研究员申宝宏研究员
专业代码、名称及
研究方向指导教师人数考试科目
培养
地点
专业代码、名称及
研究方向指导教师人数考试科目
培养
地点
★矿物加工工程
~
煤炭加工与转化曲思建研究员①英语
②煤化学与煤化工
③化工原理
北京
选煤技术与装备王宏(副)
研究员
程宏志(副)
研究员
①英语
②洁净煤技术基础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任选其一)
③选矿学
唐山
★安全科学与工程
~
矿山煤岩动力灾害控制齐庆新研究员
尹尚先(副,华
北科技学院)教
授
①英语
②岩石力学
③采煤学
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任选其一)
北京
矿山安全工程罗海珠(副)
研究员
梁运涛(副)
研究员
①英语
②系统工程
岩石力学(任选其一)
③安全工程学
安全管理学(任选其一)
沈阳
专业代码、名称及
研究方向指导教师人数考试科目
培养
地点
矿山灾害预测理论及控制王克全(副)
研究员
①英语
②数理统计
③岩石力学
采煤学(任选其一)
重庆
专业代码、名称及
研究方向指导教师人数考试科目
培养
地点
★矿产普查与勘探
~矿区岩溶裂隙发
育规律研究董书宁研究员
①英语
②地下水动力学(含数值方法)
③水文地质学(含矿井水文地质)
西安
煤矿床水文地质虎维岳研究员①英语
②地下水动力学(含数值方法)
③水文地质学(含矿井水文地质)
煤层气地质与勘
探开发张群研究员
①英语
②煤田地质学
油气地质学(任选其一)
③构造地质学
油气田开发地质(任选其一)
专业代码、名称及
研究方向指导教师人数考试科目
培养
地点
地震勘探数据处
理与解释程建远研究员
①英语
②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
③构造地质学
坑道钻机机电一
体化技术殷新胜研究员
①英语
②钻探技术基础
③钻探设备与工艺
煤层气钻井技术郝世俊研究员①英语
②钻井工程
③煤田地质学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参考书名出版社作者
英语无
岩石力学《岩石力学与工程》科学出版社蔡美峰
数理统计《数理统计》煤炭工业出版社马玲、高运良编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原理》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谭跃进等编著
煤化学与煤化工
《煤化学》冶金工业出版社何选民等
《煤化工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郭树才等
地下水动力学(含数值方法)《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地质出版社薛禹群
《地下水流动问题数值
方法》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陈崇希、唐仲华
煤田地质学《中国煤田地质学》煤炭工业出版社杨起、韩德馨油气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张厚福、张万起
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地震勘探原理》
(上下册)
石油工业出版社陆基孟《地震资料分析地震资
料处理、反演与解释》(上
下册)
石油工业出版社
钻探技术基础《液压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章宏甲、黄谊《钻探设备》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杨惠民
《钻机设计》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冯德强
《机电液压控制技术》同济大学出版社关景泰
钻井工程《钻井工程》石油工业出版社王建学
洁净煤技术基础《洁净煤技术基础》煤炭工业出版社陈文敏著
选矿学《选矿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谢广元编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冶金工业出版社臧勇主编
采煤学《煤矿开采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徐永圻
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煤炭工业出版社钱鸣高等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冶金工业出版社臧勇主编
开采沉陷学
《煤矿地表移动与覆岩
破坏规律及其应用》
煤炭工业出版社刘天泉等
安全工程学《安全工程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何学秋等编著
安全管理学《安全管理学》煤炭工业出版社吴穹、许开立主编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谭天恩等
选矿学《选矿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谢广元编
岩石力学《岩石力学与工程》科学出版社蔡美峰
煤田地质学《中国煤田地质学》煤炭工业出版社杨起、韩德馨水文地质学(含矿井水文
地质)《专门水文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房佩贤、卫中鼎、
廖资生
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朱志澄、宋鸿林油气田开发地质《油气田开发地质》石油工业出版社唐泽尧(主编)
钻探设备与工艺《岩心钻探设备及
设计原理》
地质出版社
武汉地质学院
主编
《钻探工艺学》
(上中下册)
地质出版社李世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