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编译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65.50 KB
- 文档页数:25
编译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编译器的前端主要负责以下哪项工作?A. 代码优化B. 目标代码生成C. 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D. 运行时支持2. 词法分析器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识别语法结构B. 识别词法单元C. 构建语法树D. 代码优化3. 语法分析中,使用哪种方法可以避免回溯?A. 递归下降分析B. LR分析C. LL分析D. 自顶向下分析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中间代码的形式?A. 三地址代码B. 四元组C. 抽象语法树D. 汇编语言5. 代码优化的目标不包括以下哪项?A. 提高代码执行速度B. 减少程序占用的内存C. 增加程序的可读性D. 减少程序的执行时间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编译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解释什么是语法制导翻译,并举例说明其在编译过程中的应用。
3. 描述静态作用域规则和动态作用域规则的区别。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给定一个简单的算术表达式 `3 + (4 * 5) - 2`,请使用逆波兰表示法表示,并说明其转换过程。
2. 假设有一个简单的文法如下:```S -> A BA -> a A | εB -> b B | ε```请写出使用该文法生成字符串 "ab" 的所有派生树。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 论述编译器中代码优化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常见的优化技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B4. D5. C二、简答题1. 编译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前端、中端和后端。
前端负责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中端进行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后端则负责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2. 语法制导翻译是一种基于文法规则的翻译技术,它将源程序的语法结构映射到相应的语义操作上。
例如,在编译过程中,语法制导翻译可以用于将源代码中的条件语句转换为中间代码中的跳转指令。
3. 静态作用域规则是指变量的作用域在编译时确定,而动态作用域规则是指变量的作用域在运行时确定。
编译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编译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程序设计B. 程序翻译C. 程序调试D. 数据处理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是编译器的前端处理过程?A. 词法分析B. 语法分析C. 语义分析D. 代码生成答案:D3. 在编译原理中,词法分析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识别程序中的关键字和标识符B. 将源代码转换为中间代码C. 检查程序的语法结构D. 确定程序的运行环境答案:A4. 语法分析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自顶向下分析B. 自底向上分析C. 正则表达式匹配D. 直接解释执行答案:B5. 语义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检查程序的语法结构B. 检查程序的类型安全C. 识别程序中的变量和常量D. 将源代码转换为机器代码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编译器的工作原理。
答案:编译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词法分析器将源代码分解成一系列的词素;语法分析器根据语法规则检查词素序列是否合法;语义分析器检查程序的语义正确性;中间代码生成器将源代码转换为中间代码;代码优化器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最后,目标代码生成器将优化后的中间代码转换为目标机器代码。
2. 什么是词法分析器,它在编译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词法分析器是编译器前端的一个组成部分,负责将源代码分解成一个个的词素(tokens),如关键字、标识符、常量、运算符等。
它在编译过程中的作用是为语法分析器提供输入,是编译过程的基础。
三、论述题1. 论述编译器中的代码优化技术及其重要性。
答案:代码优化是编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旨在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减少资源消耗。
常见的代码优化技术包括:常量折叠、死代码消除、公共子表达式消除、循环不变代码外提、数组边界检查消除等。
代码优化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显著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和性能,同时降低程序对内存和处理器资源的需求。
四、计算题1. 给定一个简单的四则运算表达式,请写出其对应的逆波兰表达式。
编译原理复习题有答案编译原理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编译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代码格式化B. 代码优化C. 将源代码转换为机器码D. 错误检测和修复答案:C2. 词法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语法分析B. 语义分析C. 识别源程序中的词法单元D. 代码生成答案:C3. 下列哪个不是编译原理中的常见数据结构?A. 栈B. 队列C. 哈希表D. 链表答案:D4. 语法分析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递归下降分析B. 动态规划C. 贪心算法D. 深度优先搜索答案:A5. 代码优化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程序长度B. 减少程序运行时间C. 提高程序的可读性D. 增加程序的复杂性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编译过程的主要阶段。
答案:编译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代码生成。
词法分析负责将源代码分解成词法单元;语法分析构建语法树,检查源代码的语法结构;语义分析检查程序的语义正确性;代码生成将源代码转换成目标代码或机器码。
2. 什么是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方法?答案: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方法是一种从叶子节点开始,逐步向上构建语法树的方法。
它通常使用移进-归约分析技术,通过将输入符号与栈顶符号进行匹配,不断地将它们归约成非终结符,直到整个输入被归约为起始符号。
3. 请解释什么是中间代码,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中间代码是一种介于源代码和目标代码之间的代码形式,通常用于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它具有高级语言的可读性,同时又能表达程序的控制流和数据流信息。
中间代码使得编译器可以在不同的阶段对程序进行优化,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三、论述题1. 论述编译原理中的错误处理机制。
答案:编译原理中的错误处理机制主要包括错误检测、错误恢复和错误报告。
错误检测是指在编译过程中识别出源代码中的语法或语义错误;错误恢复是指在检测到错误后,编译器采取的措施以继续编译过程,避免因单个错误而中断整个编译;错误报告则是向程序员提供错误信息,帮助其定位和修复错误。
编译原理(一)一、是非题1、算符优先关系表不一定存在对应的优先函。
………………………………………()2、数组元素的地址计算与数组的存储方式有关。
……………………………()3、仅考虑一个基本块,不能确定一个赋值是否真是无用的。
…………………………()4、每个文法都能改写为LL(1)文法。
……………………………………………()5、对于数据空间的存贮分配,FORTRAN采用动态贮存分配策略。
………………()二、填空题1、从功能上说,程序语言的语句大体可分为()语句和()语句两大类。
2、扫描器的任务是从()中识别出一个个()。
3、所谓最右推导是指:()。
4、语法分析最常用的两类方法是()和()分析法。
5、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所含四个组成部分是()。
6、所谓语法制导翻译方法是()。
7、符号表中的信息栏中登记了每个名字的有关的性质,如()等等。
8、一个过程相应的DISPLA Y表的内容为()。
9、常用的两种动态存贮分配办法是()动态分配和()动态分配。
10、产生式是用于定义()的一种书写规则。
三、名词解释1、遍--2、无环路有向图(DAG)--3、语法分析--4、短语--5、后缀式--四、简述题1、考虑下面程序…………V ar a:integer;Procedure S(X);V ar X:integer;Begina:=a+1;X:=a+XEnd;Begina:=5;S(a);Print(a)End.试问:若参数传递方式分别采取传名和传值时,程序执行后输出a的值是什么?2、画出Pascal中实数(不带正负号,可带指数部分)的状态转换图。
3、写出表达式(a+b*c)/(a+b)-d的逆波兰表示及三元式序列。
4、已知文法G(S)S→a|∧|(T)T→T,S|S写出句子((a,a),a)的规范归约过程及每一步的句柄。
5、何谓优化?按所涉及的程序范围可分为哪几级优化?6、目标代码有哪几种形式?生成目标代码时通常应考虑哪几个问题?五、计算题1、写一个文法,使其语言是奇数集,且每个奇数不以0开头。
《编译原理》复习题(看完必过)一、单项选择题1.将编译程序分成若干个“遍”是为了( B )A.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B. 使程序的结构更加清晰C.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并提高机器的执行效率D.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但降低了机器的执行效率2.不可能是目标代码的是( D )A.汇编指令代码 B.可重定位指令代码C.绝对指令代码 D.中间代码3.词法分析器的输入是( B )A.单词符号串 B.源程序C.语法单位 D.目标程序4.中间代码生成时所遵循的是( C )A.语法规则 B.词法规则C.语义规则 D.等价变换规则5.编译程序是对( D )A.汇编程序的翻译 B.高级语言程序的解释执行C.机器语言的执行 D.高级语言的翻译6.词法分析应遵循( C )A.语义规则 B.语法规则C.构词规则 D.等价变换规则7.词法分析器的输出结果是( C )A.单词的种别编码 B.单词在符号表中的位置C.单词的种别编码和属性值 D.单词属性值8.正规式M1和M2等价是指( C )A.M1和M2的状态数相等 B.M1和M2的有向弧条数相等C.M1和M2所识别的语言集相等 D.M1和M2状态数和有向弧条数相等9.词法分析器作为独立的阶段使整个编译程序结构更加简洁、明确,因此,( B ) A.词法分析器应作为独立的一遍B.词法分析器作为子程序较好C.词法分析器分解为多个过程,由语法分析器选择使用.D.词法分析器并不作为一个独立的阶段10.如果L(M1)=L(M2),则M1与M2( A )A .等价B .都是二义的C .都是无二义的D .它们的状态数相等 11.文法G :S →xSx|y 所识别的语言是( C )A .xyxB .(xyx)* c .x n yx n (n ≥0) d .x *yx *12.文法G 描述的语言L(G)是指( A ) A.⎭⎬⎫⎩⎨⎧∈⇒=+*,|)(T V S G L αααB .⎭⎬⎫⎩⎨⎧⋃∈⇒=+*)(,|)(N T V V S G L ααα C .⎭⎬⎫⎩⎨⎧∈⇒=**,|)(T V S G L αααD .⎭⎬⎫⎩⎨⎧⋃∈⇒=**)(,|)(N T V V S G L ααα 13.有限状态自动机能识别( C )A .上下文无关文法B .上下文有关文法C .正规文法D .短语文法14.如果文法G 是无二义的,则它的任何句子( A ) A .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对应的语法树必定相同 B .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对应的语法树可能不同 C .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必定相同D .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最左推导,但它们对应的语法树相同 15.由文法的开始符经0步或多步推导产生的文法符号序列是( C ) A .短语 B .句柄 C .句型 D .句子 16.文法G :E →E+T|T T →T*P|P P →(E)|i则句型P+T+i 的句柄为( B )A .P+TB .PC .P+T+iD .i 17.文法G :S →b|∧|(T) T →T ∨S|S 则FIRSTVT(T)=( C )A .{ b ,∧,( }B .{ b ,∧,) }C .{ b ,∧,(,∨ }D .{ b ,∧,),∨ } 18.产生正规语言的文法为( D )A .0型B .1型C .2型D .3型19.任何算符优先文法( D )优先函数。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语言是A .句子的集合B .产生式的集合C .符号串的集合D .句型的集合 2.编译程序前三个阶段完成的工作是 A .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代码优化 B .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词法分析C .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D .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代码优化3.一个句型中称为句柄的是该句型的最左A .非终结符号B .短语C .句子D .直接短语 4.下推自动机识别的语言是A .0型语言B .1型语言C .2型语言D .3型语言5.扫描器所完成的任务是从字符串形式的源程序中识别出一个个具有独立含义的最小语法单位即A . 字符B .单词C .句子D .句型 6.对应Chomsky 四种文法的四种语言之间的关系是 A .L 0⊂L 1⊂L 2⊂L 3 B .L 3⊂L 2⊂L 1⊂L 0C .L 3=L 2⊂L 1⊂L 0D .L 0⊂L 1⊂L 2=L 3 7.词法分析的任务是A .识别单词B .分析句子的含义C .识别句子D .生成目标代码 8.常用的中间代码形式不含A .三元式B .四元式C .逆波兰式D .语法树 9. 代码优化的目的是A .节省时间B .节省空间C .节省时间和空间D .把编译程序进行等价交换 10.代码生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 .把高级语言翻译成汇编语言 B .把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C .把中间代码变换成依赖具体机器的目标代码装 订 线D.把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编译程序首先要识别出源程序中每个(单词),然后再分析每个(句子)并翻译其意义。
2.编译器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有(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两种。
3.通常把编译过程分为分析前端与综合后端两大阶段。
词法、语法和语义分析是对源程序的(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与目标代码的生成则是对源程序的(综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编译器的()阶段可将源程序的字符流收集到若干记号中。
A. 语法分析B. 语义分析C. 代码生成D. 词法分析2. 文法A aA | b属于正则文法,正则文法在乔姆斯基层次中对应于()文法。
A. 1型B. 2型C. 3型D. 0型3. 某C语言源代码文件包含#include <stdio.h>,()将对源代码进行处理,把文件stdio.h 包含进去。
A.编译器B.解释器C.汇编器D.预处理器4. LL(1)文法的充要条件是()。
A.对于文法中的每条产生式Uα1|α2|…|αn,要求FIRST(αi)∩FIRST(αj)=Φ(i≠j)B.该文法对应的LL(1)分析表中每个项目最多只有一条产生式。
C.A和BD.都不是5.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语言都可以描述为一个正则表达式。
B.对于任何一个NFA M,都存在一个DFA M’,满足L(M)= L(M’)。
C.任何一个DFA只有一个终态。
D.NFA的弧上标记只含输入字母表中的元素。
6.合成属性的计算可以通过对语法树进行()遍历进行。
A. 前序B.中序C.后序D.任意7.乔姆斯基的2型文法是这样一种语言,其产生式限制为()。
A. α->βB. P->βC. P->a或P->aβD. αPγ->αβγ8. 正则式的“*”读作()。
A. 并且B.连接C.正则闭包D.闭包9. 编译程序中的语义分析器接受以()为单位的输入,并产生信息供以后各阶段使用。
A. 语法树B.子程序C.单词D.语句10.文法A->aAb|ab生成的语言是()。
A. {ab}B.{aAb}C. {anbn|n≥1}D.{anbn|n≥0}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1. 一个LR(0)文法一定是SLR(1)文法。
()2. 在类型声明文法中,类型属性type是继承属性。
编译原理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编译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代码优化B. 代码翻译C. 代码调试D. 代码运行答案:B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编译器的前端部分?A. 词法分析B. 语法分析C. 语义分析D. 代码生成答案:D3. 在编译原理中,文法的产生式通常表示为:A. A -> αB. A -> βC. A -> γD. A -> δ答案:A4. 下列哪个算法用于构建语法分析树?A. LL(1)分析B. LR(1)分析C. SLR(1)分析D. LALR(1)分析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20分)1. 编译器的前端通常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________。
答案:语义分析2. 编译器的后端主要负责________和目标代码生成。
答案:代码优化3. 编译器中的词法分析器通常使用________算法来识别单词。
答案:有限自动机4. 语法分析中,________分析是一种自顶向下的分析方法。
答案:递归下降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编译器的作用。
答案:编译器的主要作用是将高级语言编写的源代码转换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低级语言或机器代码,以便执行。
2. 解释一下什么是语法制导翻译。
答案:语法制导翻译是一种翻译技术,它利用源语言的语法信息来指导翻译过程,使得翻译过程能够更好地理解源代码的语义。
3. 什么是词法分析器?答案:词法分析器是编译器前端的一部分,它的任务是将源代码文本分解成一系列的标记(tokens),这些标记是源代码的最小有意义的单位。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给定一个简单的文法G(E):E → E + T | TT → T * F | FF → (E) | id请计算文法的非终结符号E的FIRST集和FOLLOW集。
答案:E的FIRST集为{(, id},FOLLOW集为{), +, $}。
2. 假设编译器在进行语法分析时,遇到一个语法错误的代码片段,请简述编译器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编译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编译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将高级语言代码翻译成机器语言代码B. 进行程序调试C. 进行代码优化D. 管理程序运行时的内存分配答案:A2. 词法分析器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将源代码分解成多个语句B. 将源代码分解成多个词素C. 检查源代码的语法正确性D. 将词素转换为相应的语法单位答案:B3. 下列哪个是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方法?A. LL(1)分析法B. LR(1)分析法C. LALR(1)分析法D. GLR分析法答案:A4. 语义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检查程序的语法正确性B. 检查程序的类型正确性C. 将源代码转换为目标代码D. 进行程序的优化答案:B5. 代码生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将语法树转换为目标代码B. 进行程序的优化C. 检查程序的类型正确性D. 将源代码分解成多个词素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编译过程的主要阶段。
答案:编译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代码生成。
词法分析将源代码分解成词素,语法分析检查源代码的语法结构,语义分析检查源代码的语义正确性,代码生成将源代码转换为目标代码。
2. 什么是中间代码?它在编译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答案:中间代码是一种介于源代码和目标代码之间的代码形式,它通常具有更接近于机器语言的特性,但仍然保持一定的抽象级别。
中间代码在编译过程中起到桥梁的作用,它使得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更加方便和高效。
三、论述题1. 论述编译器优化的几种常见方法。
答案:编译器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常量折叠、死代码消除、公共子表达式消除、循环优化、代码内联、寄存器分配等。
这些优化方法可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减少资源消耗,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
结束语:本试题涵盖了编译原理的基本知识点,包括编译器的功能、编译过程的主要阶段、中间代码的作用以及编译器优化的方法。
希望考生能够通过本试题加深对编译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编译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编译器的主要功能是将()代码转换成()代码。
A. 高级语言,低级语言B. 高级语言,机器语言C. 汇编语言,机器语言D.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答案:B2. 编译过程中,词法分析的输出是()。
A. 语法树B. 语法分析表C. 词法单元D. 抽象语法树答案:C3. 在编译原理中,语法分析通常采用()方法。
A. 递归下降分析B. 动态规划C. 贪心算法D. 回溯算法答案:A4. 语义分析的主要任务是()。
A. 检查语法错误B. 生成中间代码C. 检查语义错误D. 优化代码答案:C5. 编译器的优化通常发生在()阶段。
A. 词法分析B. 语法分析C. 语义分析D. 代码生成答案:D6. 编译器的前端主要负责()。
A. 代码生成B. 代码优化C. 语法分析D. 目标代码生成答案:C7. 编译器的后端主要负责()。
A. 代码生成B. 代码优化C. 语法分析D. 词法分析答案:A8. 编译原理中,LL(1)分析方法的特点是()。
A. 左到右,最右推导B. 左到右,最左推导C. 右到左,最右推导D. 右到左,最左推导答案:B9. 编译原理中,LR(1)分析方法的特点是()。
A. 左到右,最右推导B. 左到右,最左推导C. 右到左,最右推导D. 右到左,最左推导答案:B10. 编译原理中,语法制导翻译的主要思想是()。
A. 根据语法树的结构进行翻译B. 根据词法单元进行翻译C. 根据语法分析表进行翻译D. 根据语义分析表进行翻译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编译器中,用于表示语法规则的产生式通常由非终结符、产生符号和()组成。
答案:产生式右侧2. 在编译原理中,一个文法是()的,如果它的任何两个产生式都不会导致相同的句柄。
答案:无二义性3. 编译器的词法分析阶段通常使用()算法来识别和分类词法单元。
答案:有限自动机4. 语法分析阶段,如果一个文法是左递归的,编译器需要使用()技术来消除左递归。
编译原理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当编译器在词法分析阶段遇到无法识别的字符时,应该采取的动作是:A. 直接忽略该字符并继续进行词法分析B. 输出错误信息并终止词法分析过程C. 将该字符标记为非法字符并继续词法分析D. 转交给语法分析器进行处理答案:B2) 下列关于语法分析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语法分析器使用文法规则将输入的记号流转化为推导树B. 语法分析器可以通过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解析C. LL(1)文法是一种常用于自上而下语法分析的文法形式D. 语法分析器的输入是词法分析器输出的记号流答案:A3) 以下关于语法制导翻译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语法制导翻译是在语义分析阶段完成的B. 语法制导翻译通过产生式的属性传递进行信息的传递和计算C. 语法制导翻译只能用于自上而下的语法分析D. 语法制导翻译是在语法分析阶段完成的答案:B4) 在SLR分析算法中,项目集簇的构造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操作是:A. 闭包操作和移进操作B. 移进操作和规约操作C. 闭包操作和规约操作D. 闭包操作、移进操作和规约操作答案:D5) 下列关于中间代码生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中间代码是一种类似于汇编代码的表示形式B. 中间代码可以直接被目标代码生成器所使用C. 中间代码的生成可以采用三地址码的形式D. 中间代码的生成在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之后进行答案:B2.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描述编译器的主要工作流程。
答案:编译器的主要工作流程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阶段。
在词法分析阶段,编译器将输入的源代码转化为一个个记号流。
接下来,在语法分析阶段,编译器使用文法规则对记号流进行分析,并生成语法树或推导树。
在语义分析阶段,编译器对语法树进行语义检查,并进行类型推导和符号表管理等操作。
中间代码生成阶段将经过语义分析的源代码转化为一种中间表示形式,通常是三地址码。
*编译原理复习题一.简答题:1) 什么是句子? 什么是语言?解答:句子——设G 是一个给定的文法,S 是文法的开始符号,如果S x (其中x ∈V T *),则称x 是文法的一个句子。
语言——语言是句子的集合。
或——设G[S]是给定文法,则由文法G 所定义的语言L(G)可描述为:L(G)={x │Sx,x ∈V T *} 。
2) DFA 与NFA 有何区别 ?解答:DFA 与NFA 的区别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NFA 可以有若干个开始状态,而DFA 仅只有一个开始状态。
另一方面,DFA 的映象M 是从K ×∑到K ,而NFA 的映象M 是从K ×∑到K 的子集,即映象M 将产生一个状态集合(可能为空集),而不是单个状态。
3) 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解答:从文法的开始符号开始,根据给定的输入串并按照文法的产生式一步一步的向下进行直接推导,试图推导出文法的句子,使之与给定的输入串匹配。
4) 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解答:从给定的输入串(终结符串)开始,根据文法的规则一步一步的向上进行直接归约,试图归约到文法的开始符号。
5) 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G 包括哪四个组成部分?解答:一组非终结符号,一组终结符号,一个开始符号,以及一组产生式。
6) 在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方法中,分析的关键是什么?解答:关键是寻找句柄。
7)在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方法中,分析的关键是什么?解答:关键是选择候选式。
8)什么是属性文法?答:是在上下文无关文法的基础上,为每个文法符号(含终结符和非终结符)配备若干个属性值,对文法的每个产生式都配备了一组属性计算规则(称为语义规则)。
在语法分析过程中,完成语义规则所描述的动作,从而实现语义处理。
一个属性文法形式的定义为一个三元组AG,AG=(G,V,E)。
其中G为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V为属性的有穷集;E为一组语义规则。
9)语法制导翻译语法制导翻译:定义翻译所必须的语义属性和语义规则,一般不涉及计算顺序。
编译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代码生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C)。
A.把高级语言翻译成汇编语言B.把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C.把中间代码变换成依赖具体机器的目标代码D.把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2.文法G 所描述的语言是( C )的集合。
A.文法G 的字母表V 中所有符号组成的符号串B.文法G 的字母表V 的闭包V* 中的所有符号串C.由文法的开始符号推出的所有终结符串D.由文法的开始符号推出的所有符号串3.语言是(C)。
A.终结符与非终结符的符号串的集合B.非终结符符号串的集合C.终结符符号串的集合D.产生式的集合4.常用的中间代码形式不含(D)。
A.三元式B.四元式C.逆波兰式D.语法树5.四元式之间的联系是通过(B)实现的。
A.指示器B.临时变量C.符号表D.程序变量6.词法分析器的输出结果是( C )。
A.单词的种别编码B.单词在符号表中的位置C.单词的种别编码和自身值D.单词自身值7.表达式(┐A∨B)∧(C∨D)的逆波兰表示为(B)。
A. ┐AB∨∧CD∨B.A┐B∨CD∨∧C.AB∨┐CD∨∧ D.A┐B∨∧CD∨8.下推自动机识别的语言是( C )A.0型语言 B.1型语言C.2型语言 D.3型语言9. 在规范归约中,用(B)来刻画可归约串。
A.直接短语 B.句柄C.最左素短语 D.素短语10.词法分析器用于识别( C)。
A.字符串 B.语句 C.单词 D.标识符11.一个句型中称为句柄的是该句型的最左(D)A.非终结符号 B.短语 C.句子 D.直接短语12.文法 G[E] :E→T∣E+TT→F∣T * FF→a∣(E)该文法句型 E + F * (E + T) 的简单短语是下列符号串中的(B)。
①(E+T)②E+T ③F ④ F * (E+T)A.①和③B.②和③C.③和④D.③13.通常一个编译程序中,不仅包含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等五个部分,还应包括(C)。
<编译原理>历年试题及答案一.(每项选择2分,共20分)选择题1.将编译程序分成若干个“遍”是为了_b__。
a.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b.使程序的结构更加清晰c.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并提高机器的执行效率d.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但降低了机器的执行效率2.构造编译程序应掌握__d__。
a.源程序b.目标语言c.编译方法d.以上三项都是3.变量应当c_。
a.持有左值b.持有右值c.既持有左值又持有右值d.既不持有左值也不持有右值4.编译程序绝大多数时间花在_d___上。
a.出错处理b.词法分析c.目标代码生成d.管理表格5.词法分析器的输出结果是_c___。
a.单词的种别编码b.单词在符号表中的位置c.单词的种别编码和自身值d.单词自身值6.正规式MI和M2等价是指__c__。
a.MI和M2的状态数相等b.Ml和M2的有向弧条数相等。
C.M1和M2所识别的语言集相等 d.Ml和M2状态数和有向弧条数相等7.中间代码生成时所依据的是—c。
a.语法规则b.词法规则c.语义规则d.等价变换规则8.后缀式ab+cd+/可用表达式__b_来表示。
a.a+b/c+d b.(a+b)/(c+d)c.a+b/(c+d)d.a+b+c/d9.程序所需的数据空间在程序运行前就可确定,称为____c__管理技术。
a.动态存储b.栈式存储c.静态存储d.堆式存储10.堆式动态分配申请和释放存储空间遵守___d_____原则。
a.先请先放b.先请后放c.后请先放d.任意二(每小题10分,共80分)简答题1.画出编译程序的总体结构图,简述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已知文法G[E]:E→ET+|T T→TF*|F F→F^|a试证:FF^^*是文法的句型,指出该句型的短语、简单短语和句柄.3.为正规式(a|b)*a(a|b)构造一个确定的有限自动机。
4.设文法G(S):S→(L)|a S|aL→L,S|S(1)消除左递归和回溯;(2)计算每个非终结符的FIRST和FOLLOW;(3)构造预测分析表。
第一章引论1.编译过程的阶段由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六个阶段2.编译程序的概念3.编译程序的结构例:(B)不是编译程序的组成部分。
A. 词法分析器;B. 设备管理程序C. 语法分析程序;D. 代码生成程序4.遍的概念对源程序(或其中间形式)从头至尾扫描一次并进行有关加工处理,生成新的中间形式或最终目标程序,称为一遍。
5.编译程序与解释程序的区别例: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是两类程序语言处理程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D)。
A. 单用户与多用户的差别B. 对用户程序的差错能力C. 机器执行效率D. 是否生成目标代码第三章文法和语言文法的概念字母表、符号串和集合的概念及运算例:(ab|b)*c 与下面的那些串匹配?(ACD)A. ababbc;B. abab;C. c;D. babc;E. aaabc例:ab*c*(a|b)c 与后面的那些串匹配?(BC)A.acbbcB.abbcacC.abcD.acc例:(a|b)a+(ba)*与后面的那些串匹配? (ADE)A.baB.bbaC.ababaD.aaE.baa文法的定义(四元组表示)文法G定义为四元组(V N,V T,P,S)V N:非终结符集V T:终结符集P:产生式(规则)集合S:开始符号(或识别符号)例:给定文法,A::= bA | cc,下面哪些符号串可由其推导出(①② ⑤)。
①cc ②b*cc ③b*cbcc ④bccbcc ⑤bbbcc什么是推导例:已知文法G:E->E+T|E-T|TT->T*F|T/F|FF->(E)|i试给出下述表达式的推导:i*i+i 推导过程:E->E+T->T+T->T*F+T->F*F+T->i*F+T->i*i+T->i*i+F->i*i+i●句型、句子的概念例:假设G一个文法,S是文法的开始符号,如果S=>*x,则称x是句型。
编译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编译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代码优化B. 语法分析C. 代码生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个阶段属于编译过程的前端?A. 语法分析B. 代码生成C. 运行时库链接D. 目标代码优化答案:A3. 在编译原理中,什么是“产生式系统”?A. 一种编程语言的规范B. 一种用于描述语法的系统C. 一种代码优化技术D. 一种代码生成方法答案:B4. 以下哪个是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方法?A. LR分析B. LALR分析C. LL分析D. CYK算法答案:C5. 在编译器的哪个阶段会进行类型检查?A. 词法分析B. 语法分析C. 语义分析D. 代码生成答案:C二、填空题1. 编译器在进行________时,会识别源代码中的各种标识符、常量、运算符等,并将其转换成相应的符号。
答案:词法分析2. 在编译原理中,________图是一种用于描述程序执行过程中变量状态的图,它以节点表示变量的值,以有向边表示程序的控制流。
答案:控制流3. 语法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根据________规则来分析和构建源程序的语法结构。
答案:语法4. 在编译过程中,________是将源程序中的高级表示转换为机器语言或中间代码的过程。
答案:代码生成5. 编译器的________阶段负责将优化后的代码转换为目标机器可执行的指令序列。
答案:目标代码生成三、简答题1. 简述编译器的一般工作流程。
答:编译器的一般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词法分析,将源代码文本分解成一系列的记号;其次是语法分析,根据语言的语法规则构建抽象语法树;接着是语义分析,检查源代码的语义正确性并进行类型检查;然后是中间代码生成,将抽象语法树转换为中间表示形式;之后是代码优化,对中间代码进行各种优化以提高效率;最后是代码生成,将优化后的中间代码转换为目标机器的机器代码。
2. 描述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语法分析方法的主要区别。
答: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方法从开始符号开始,尝试将输入的记号序列归约为语法中的产生式规则,直到得到完整的抽象语法树。
编译原理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编译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A. 将源代码转换为目标代码- B. 进行程序调试- C. 管理程序运行时的内存- D. 执行程序答案:A2. 词法分析器的作用是什么?- A. 识别词法单元- B. 构建语法树- C. 进行语义分析- D. 优化代码答案:A3. 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方法通常使用哪种数据结构? - A. 栈- B. 队列- C. 链表- D. 树答案:A4. 语义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A. 识别词法单元- B. 构建语法树- C. 检查程序的语义正确性- D. 生成目标代码答案:C5. 中间代码通常采用哪种形式?- A. 三地址代码- B. 二进制代码- C. 汇编语言- D. 高级语言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编译器的五个主要阶段。
答案:编译器的五个主要阶段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和代码优化以及目标代码生成。
2. 什么是词法单元?请举例说明。
答案:词法单元是源程序中具有独立意义的基本单位,如关键字、标识符、常量、运算符等。
例如,在表达式`3 + 4 * 2`中,数字`3`、`4`和`2`是常量词法单元,`+`和`*`是运算符词法单元。
3. 什么是语法分析树(Parse Tree)?答案:语法分析树是一种树形结构,用于表示源程序的语法结构。
它根据语法规则将源程序分解成不同的语法单元,并按照这些单元之间的语法关系构建成树。
4. 什么是代码优化?为什么要进行代码优化?答案:代码优化是在不改变程序语义的前提下,对程序代码进行变换,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或减少资源消耗的过程。
进行代码优化可以减少程序的运行时间,降低内存使用,提高程序性能。
5. 简述静态和动态作用域的区别。
答案:静态作用域是指在编译时就能确定变量的作用域,通常与词法作用域相同。
动态作用域是指在程序运行时根据变量的引用动态确定其作用域,这通常与调用栈有关。
三、论述题1. 论述编译过程中的代码优化技术。
编译原理复习题### 编译原理复习题#### 一、选择题1. 编译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A. 代码优化- B. 语法分析- C. 词法分析- D. 所有以上2. 词法分析器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A. 识别关键字- B. 识别标识符- C. 将源代码分解成词素- D. 检查语法错误3. 下列哪个不是语法分析树?- A. 抽象语法树(AST)- B. 具体语法树(CST)- C. 语法分析树(GT)- D. 控制流图(CFG)4. 语义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A. 检查类型正确性- B. 生成中间代码- C. 进行代码优化- D. 将源代码转换为目标代码5. 中间代码生成阶段通常采用哪种形式的代码?- A. 三地址代码- B. 汇编代码- C. 机器代码- D. 高级语言代码#### 二、简答题1. 简述词法分析器和语法分析器的区别。
2. 描述编译过程中的代码优化可能包括哪些方面。
3. 解释什么是抽象语法树(AST)以及它在编译过程中的作用。
#### 三、论述题1. 论述编译原理中的错误检测和恢复机制的重要性及其实现方式。
2. 分析静态和动态语义分析的区别,并讨论它们在编译过程中的作用。
#### 四、计算题1. 给定一个简单的算术表达式,如 `3 + 4 * 2 - 5`,请使用算术运算符优先级规则,描述其语法分析过程。
2. 假设有一个简单的编程语言,其语法规则如下:```S -> EE -> E + T | TT -> T * F | FF -> ( E ) | num```请写出表达式 `(3 + 4) * 5 - 6` 的语法分析树。
#### 五、案例分析题1. 考虑一个简单的C语言程序,分析其编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错误类型,并讨论编译器如何处理这些错误。
以上复习题覆盖了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关键组件以及编译过程中的一些高级主题。
通过这些题目,学生可以检验自己对编译原理的理解程度,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译原理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一个正规语言只能对应(B)A 一个正规文法B 一个最小有限状态自动机2.文法G[A]:A→εA→aB B→Ab B→a是(A)A 正规文法B 二型文法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 一个SLR(1)文法一定也是LALR(1)文法B 一个LR(1)文法一定也是LALR(1)文法4.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消除了左递归,提取了左公共因子后是满足LL(1)文法的(A)A 必要条件B 充分必要条件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A 一个正规式只能对应一个确定的有限状态自动机B 一个正规语言可能对应多个正规文法6.算符优先分析与规范归约相比的优点是(A)A 归约速度快B 对文法限制少7.一个LR(1)文法合并同心集后若不是LALR(1)文法(B)A 则可能存在移进/归约冲突B 则可能存在归约/归约冲突C 则可能存在移进/归约冲突和归约/归约冲突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 Lex是一个词法分析器的生成器B Yacc是一个语法分析器9.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 一个正规文法也一定是二型文法B 一个二型文法也一定能有一个等价的正规文法10.编译原理是对(C)。
A、机器语言的执行B、汇编语言的翻译C、高级语言的翻译D、高级语言程序的解释执行11.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经编译后产生的程序叫(B)A.源程序 B.目标程序C.连接程序D.解释程序12.(C)不是编译程序的组成部分。
A.词法分析程序B.代码生成程序C.设备管理程序D.语法分析程序13.通常一个编译程序中,不仅包含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等六个部分,还应包括(C)。
A.模拟执行器B.解释器 C.表格处理和出错处理D.符号执行器14.源程序是句子的集合,(B)可以较好地反映句子的结构。
A. 线性表B. 树C. 完全图D. 堆栈15.词法分析器的输出结果是(D)。
A、单词自身值B、单词在符号表中的位置C、单词的种别编码D、单词的种别编码和自身值16.词法分析器不能(D)A. 识别出数值常量B. 过滤源程序中的注释C. 扫描源程序并识别记号D. 发现括号不匹配17.文法:G:S→xSx | y所识别的语言是(D)。
A、xyxB、(xyx)*C、x*yx*D、x n yx n (n≥0) 18.如果文法G是无二义的,则它的任何句子α(A)A.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对应的语法树必定相同B.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对应的语法树可能不同C.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必定相同D.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最左推导,但它们对应的语法树相同19.正则文法(A)二义性的。
A. 可以是B. 一定不是C. 一定是20.(B)这样一些语言,它们能被确定的有穷自动机识别,但不能用正则表达式表示。
A. 存在B. 不存在C. 无法判定是否存在21.给定文法A→bA | ca,为该文法句子的是(C)A. bbaB. cabC. bcaD. cba22.设有文法G[S]:S S1|S0|Sa|Sc|a|b|c,下列符号串中是该文法的句子有(D)A. ab0B. a0c01C. a0b0aD. bc1023.描述一个语言的文法是(B)A.唯一的 B. 不唯一的 C. 可能唯一24.一个文法所描述的语言是(A)A.唯一的 B. 不唯一的 C. 可能唯一25.采用自上而下分析,必须(A)。
A、消除回溯B、消除左递归C、消除右递归D、提取公共左因子26.编译过程中,语法分析器的任务是(A)①分析单词的构成②分析单词串如何构成语句③分析语句是如何构成程序④分析程序的结构A. ②③B. 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27.词法分析器的输入是( A)。
A.符号串B.源程序C.语法单位D.目标程序28.两个有穷自动机等价是指它们的(C)。
A.状态数相等B.有向弧数相等C.所识别的语言相等D.状态数和有向弧数相等29.若状态k含有项目“A→α·”,且仅当输入符号a∈FOLLOW(A)时,才用规则“A →α”归约的语法分析方法是(D)。
A.LALR分析法B.LR(0)分析法C.LR(1)分析法D.SLR(1)分析法30.若a为终结符,则A→α · aβ为(B)项目。
A.归约B.移进C.接受D.待约31.在使用高级语言编程时,首先可通过编译程序发现源程序的全部和部分(A)错误。
A. 语法B. 语义C. 语用D. 运行32.乔姆斯基(Chomsky)把文法分为四种类型,即0型、1型、2型、3型。
其中3型文法是(B)A. 非限制文法B. 正则文法C. 上下文有关文法D. 上下文无关文法33.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G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它们是一组非终结符号,一组终结符号,一个开始符号,以及一组(B)A. 句子B. 产生式C. 单词D. 句型34.词法分析器用于识别(C)A. 句子B. 产生式C. 单词D. 句型35.编译程序是一种(B)A. 汇编程序B. 翻译程序C. 解释程序D. 目标程序36.按逻辑上划分,编译程序第三步工作是(A)A. 语义分析B. 词法分析C. 语法分析D. 代码生成37.在语法分析处理中,FIRST集合、FOLLOW集合均是(B)A. 非终结符集B.终结符集C. 字母表D. 状态集38.编译程序中语法分析器接收以(A)为单位的输入。
A. 单词B. 表达式C. 产生式D. 句子39.编译过程中,语法分析器的任务就是(B)A. 分析单词是怎样构成的B. 分析单词串是如何构成语句和说明的C. 分析语句和说明是如何构成程序的D. 分析程序的结构40.若一个文法是递归的,则它所产生的语言的句子(A)。
A.是无穷多个B.是有穷多个C.是可枚举的D.个数是常量41.识别上下文无关语言的自动机是(C)A. 下推自动机B. NFAC. DFAD. 图灵机42.编译原理各阶段工作都涉及(B)A.词法分析B.表格管理C.语法分析D.语义分析43.正则表达式R1和R2等价是指(C)A. R1和R2都是定义在一个字母表上的正则表达式B. R1和R2中使用的运算符相同C. R1和R2代表同一正则集D. R1和R2代表不同正则集44.已知文法G[S]:S→A1,A→A1|S0|0。
与G 等价的正规式是(C)A. 0(0|1)*B. 1*|0*1C. 0(1|10)*1D. 1(10|01)*045.与(a|b)*(a|b)等价的正规式是(C)。
A.a*| b*B.(ab)*(a|b)C. (a|b)(a|b)*D.(a|b)*46.(D)文法不是LL(1)的。
A. 递归B. 右递归C. 2型D.含有公共左因子的47.给定文法A→bA|cc,则符号串①cc ②bcbc ③bcbcc ④bccbcc ⑤bbbcc中,是该文法句子的是(D)A. ①B. ③④⑤C. ②④D. ①⑤48.LR(1)文法都是()A. 无二义性且无左递归B. 可能有二义性但无左递归C. 无二义性但可能是左递归D. 可以既有二义性又有左递归49.文法E→E+E|E*E|i的句子i*i+i*i有(C)棵不同的语法树。
A. 1B. 3C. 5D.750.文法S→aaS|abc 定义的语言是(C)。
A.{a2kbc|k>0}B.{akbc|k>0}C.{a2k-1bc|k>0}D.{akakbc|k>0}51.若B为非终结符,则A→α.Bβ为(D)。
A.移进项目B.归约项目C.接受项目D.待约项目52.同心集合并可能会产生新的(D)冲突。
A.二义B.移进/移进C.移进/归约D.归约/归约53.就文法的描述能力来说,有(C)A.SLR(1) ⊂ LR(0) B.LR(1) ⊂ LR(0) C.SLR(1) ⊂LR(1) D.无二义文法⊂LR(1) 54.如图所示自动机M,请问下列哪个字符串不是M所能识别的(D)。
A. bbaaB. abbaC. ababD. aabb55.有限状态自动机能识别(C)A.上下文无关语言B.上下文有关语言C.正规语言D.0型文法定义的语言56.已知文法G是无二义的,则对G的任意句型α(A)A.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对应的语法树必定相同B.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对应的语法树可能相同C.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必定相同D.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最左推导,但他们对应的语法树相同57.(B)不是DFA的成分A.有穷字母表B.多个初始状态的集合C.多个终态的集合D.转换函数58.与逆波兰式(后缀表达式)ab+c*d+对应的中缀表达式是(B)A. a+b+c*dB. (a+b)* c+dC. (a+b)* (c+d)D. a+b*c+d59.后缀式abc−+−d+可用表达式(B)来表示。
A.(− (a+b)−c)+d B.−(a+(b−c))+d C.−(a−(b+c))+d D.(a−(−b+c))+d 60.表达式A*(B-C*(C/D))的后缀式为(B)。
A.ABC-CD/** B.ABCCD/*-* C.ABC-*CD/* D.以上都不对61.(D)不是NFA的成分。
A. 有穷字母表B. 初始状态集合C. 终止状态集合D. 有限状态集合二、问答题1.将文法G[S] 改写为等价的G′[S],使G′[S]不含左递归和左公共因子。
G[S]:S→bSAe | bAA→Ab | d答:文法G[S] 改写为等价的不含左递归和左公共因子的G'[S]为:S→bBB→SAe | AA→d A'A' →bA' | ε2.将文法G[S] 改写为等价的G'[S],使G'[S]不含左递归和左公共因子。
G[S]:S→SAe|AeA→dAbA|dA|d答:文法G[S] 改写为等价的不含左递归和左公共因子的G'[S]为:S →AeS'S' →AeS'|εA →dA'A' →AB|εB →bA |ε3.将文法G[S] 改写为等价的G'[S],使G'[S]不含左递归和左公共因子。
G[S]:S→[AA→B]|ASB→aB|a答:文法G[S] 改写为等价的不含左递归和左公共因子的G'[S]为:S →[AA →B]A′A′→SA′|εB →aB′B′→B|ε4.判断下面文法是否为LL(1)文法,若是,请构造相应的LL(1)分析表。
S→aHH→aMd | dM→Ab | εA→aM | e答:首先计算文法的FIRST集和FOLLOW集如下表。
文法的FIRST集和FOLLOW集非终结符FIRST集FOLLOW集S {a}.........{# }...H {a ,d}.....{# }...M {a ,e ,ε}{d ,b}A {a ,e}.....{b}....由于predict(H→aMd)∩predict(H→d)={a}∩{d }=predict(M→Ab)∩predict(M→ε)={a ,e}∩{d ,b }=predict(A→aM)∩predict(A→e)={ a }∩{ e }=所以该文法是LL(1)文法,LL(1)分析表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