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腔解剖口腔解剖生理学
- 格式:pptx
- 大小:6.05 MB
- 文档页数:129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牙体解剖生理一、牙体解剖生理---牙齿的演化特点:1.形态:单---同形牙---异形牙2.数量:多---少3.替换:多牙列----双牙列4.牙根:无----有5.附着:端生---侧生---槽生6.部位:分散---集中一、牙体解剖生理---概论分类功能应用名词及表面标志组成牙位记录发育牙齿的分类牙齿的组成与功能牙位记录牙体应用术语牙体长轴:沿冠根方向,通过牙体中心的假想线。
线角:两个面相交。
点角:三个面相交。
外形高点:牙体轴面上。
接触区: 牙与牙在邻面互相接触的区域称接触区或邻接处。
牙冠表面解剖标志---突出牙尖:锥体形舌隆突:半月形(前牙舌面近颈缘)结节:小突起(牙冠上釉质过度钙化)嵴:细长形(牙冠表面)切嵴边缘嵴牙尖嵴三角嵴轴嵴颈嵴斜嵴横嵴牙冠表面解剖标志---凹陷窝:不规则凹陷沟:细长形凹陷--发育沟:两生长叶(牙发育的钙化中心)相融合;--副沟:发育沟以外的沟。
点隙:3条或3条以上发育沟交汇处或某些发育沟末端形成的点状凹陷。
裂:钙化不完全。
斜面:组成牙尖各面牙齿的发育萌出:牙冠出龈到咬合接触。
萌出顺序:乳牙,I---II---IV---III---V 下I最早,上V最晚。
恒牙,上颌61243578或61245378下颌61234578或61243578下6萌出最早,发育最早,上8或上7最晚。
萌出规律:1.明确的时间和顺序2.左右对称同时萌出3.下颌早于上颌同名牙4.女孩略早于男一、牙体解剖生理---牙体形态外部形态(1)各牙齿代表的外形(2)上下同名恒牙对比(3)乳牙特点及与恒牙对比(4)牙体应用解剖(5)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牙髓形态(1)髓腔的解剖标志(2)根管系统(3)髓腔的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4)恒牙髓腔的特点及应用解剖(5)乳牙髓腔的特点及应用解剖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中切牙形态:近中缘、切缘---直---似直角远中缘、颈缘---突---略圆钝解剖结构:唇面---发育沟:2个,切1/3明显---外形高点:颈1/3,颈嵴舌面---舌窝、切嵴、边缘嵴、舌隆突邻面---切嵴在牙体长轴唇侧,接触区切1/3离切角稍远切端---唇侧为缘、舌侧为嵴牙根---圆三角形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尖牙形态:圆五边形,近中斜缘短,远中斜缘较长---90°远中缘、颈缘---突---略圆钝解剖结构:唇面---唇轴嵴、发育沟明显---外形高点:中1/3与颈1/3交界舌面---五嵴一突二窝(远中舌窝大)切端---四嵴、四斜面牙根---卵圆三角形,根最长,冠根1:2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第一前磨牙形态:唇-五边形,近中>远中斜缘----颊尖略偏远中,舌尖偏近中(牙合)面-窄长,颊舌径>近远中径,较直或偏颊侧解剖结构:颊面---颊轴嵴、发育沟明显---外形高点:颈1/3,颈嵴舌面---外形高点:中1/3邻面---近中沟,近中颈部凹陷,接触区近(牙合)缘偏颊侧(牙合)面---两尖,两点隙,三条沟牙根---多有分叉牙齿的解剖形态---下颌第一前磨牙形态:(牙合)面-卵圆形,颊舌径≈近远中径,偏向舌侧唇侧-近中<远中斜缘----颊尖略偏近中,解剖结构:颊面---颊轴嵴---外形高点:颈1/3,颈嵴新月形舌面---舌尖特小,短而圆钝,仅为颊侧1/2---外形高点:中1/3邻面---颊尖顶位于牙体长轴上(牙合)面---横嵴,近中窝小、远中窝大牙根---扁单根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第一磨牙形态(冠):斜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解剖结构:颊面---两尖,近中尖略宽---颊轴嵴,近中明显---颊沟(中1/3)---外形高点:颈1/3舌面---三尖,近中宽大,卡式尖---舌轴嵴不明显---远舌沟---外形高点:中1/3(牙合)面:牙齿的解剖形态---下颌第一磨牙形态(冠)---长方形,近远中径>颊舌径,偏向舌侧颊面---2.5尖,近中颊最宽,远中尖最窄---颊轴嵴,远中不明显---颊沟(中1/3),远颊沟---外形高点:颈1/3舌面---两尖,大小相近---舌轴嵴不明显---舌沟---外形高点:中1/3(牙合)面:外形---复杂长方形,4点角---5尖,颊尖低圆,舌尖高锐,近中颊尖最大,远中尖最小---4边缘嵴---5三角嵴,远中颊尖最长,远中尖最短---窝沟点隙---中央窝,近中窝(小)---3点隙---5条发育沟(4条起源于中央点隙)(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远中颊沟下7---田字形---C型根下6---尖嵴窝沟斜面最多下5---三尖型,两尖(H/U),畸形中央尖最多见下4---前磨牙中体积最小的,横嵴下3---近远中斜缘交角>90°下1---全口牙体积最小,舌窝及边缘嵴不明显,形态最对称,切嵴靠近牙体长轴上123---解剖特征--舌隆突上3---近远中斜缘交角≈90°,颈嵴颈中1/3上4---前磨牙中体积最大的,牙尖远中斜,近中沟牙齿的解剖形态---乳牙解剖特点1.体积小,牙冠短小,乳白色2.颈嵴突出,冠根分明3.乳磨牙干根短,根分叉明显4.上III牙尖偏远中5.下颌乳前牙舌面边缘嵴和颈嵴均较恒前牙明显6.下IV四不像7.下V颊侧三尖等大,尖窝不清晰8.乳中切牙宽冠宽根9.6>7>8(恒牙),IV<V(乳牙)牙体应用解剖(一)切牙上颌--邻面接触区和2舌窝顶端为龋病的好发部位;--1牙根较圆且直,拔除时可用旋转力;--2牙根常有弯曲;--2外形常有变异或先天缺失。
绪论一、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任务定义: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是研究人体口腔、颌面、颈部等各层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的一门学科。
任务:阐明人体口腔颌面部颈部的层次关系和各器官形态结构特点、掌握其功能活动原理,从而为口腔医学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与地位口腔解剖生理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例如:公元前14世纪我国商朝武丁时代的殷墟甲骨文中和我国最早的医书《内经素问》及埃及的古医学史书《埃伯纸草文》中均有口腔、牙齿和牙病与全身疾病关系的记载。
公元前3世纪《黄帝内经》中有关于口腔解剖生理知识的广泛记载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有对颞下颌关节脱位整复手法的详细记载解放前从事口腔解剖生理教学科研的人员屈指可数,我国仅有5所牙医学校。
解放后口腔医学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全国数十所医学院校相继成立口腔医学院、系,并且都有相应的师资、教辅人员与教学设备。
在科研方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张震康教授对颞下颌关节和颌骨血供及颜面美学的研究王毓英教授对牙合与下颌运动等的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王惠芸教授对牙体解剖和牙合等的研究四川大学口腔医学院徐樱华教授对牙合的研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沈文微教授对口腔功能的研究均取得了可喜的研究。
三、口腔解剖生理学与专业临床课的关系1、组成部分: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人体解剖学及生理学的组成部分2、专业基础课:为其他专业基础与专业临床课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3、紧密联系:与组织病理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及其相关学科密切相关。
4、互相促进:每一个进步都直接或间接的促进口腔医学各学科的发展四、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与方法(一)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二)形态与功能相互联系的观点(三)动态发展的观点(四)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第一章:牙体解剖学牙体解剖学是研究牙的进化、牙体形态、生理功能、牙的萌出及牙体与牙周组织关系科学,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为口腔临床学科奠定必要的基础。
口腔解剖生理名解终版口解名解自理版1.牙冠(dental crown):牙冠有解剖牙冠(anatomical crown)和临床牙冠(clinical crown)之分。
解剖牙冠系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临床牙冠为牙体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是牙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2.牙釉质(enamel):指覆盖于牙冠表面的、半透明的白色硬组织,是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牙体组织,也是全身矿化组织中最坚硬的,对咀嚼压力和摩擦力具有高度耐受性。
3.牙髓(dental pulp):牙髓是牙体组织中唯一的软组织,是一种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牙本质所构成的髓腔中,其主要功能是形成牙本质,同时具有营养、感觉、防御、修复功能。
4.出龈:牙胚破龈而出的现象称出龈。
5.萌出:从牙冠出跟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叫萌出。
6.中线(median line):是平分颅面部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线,中线通过左右两眼之间、鼻尖和上、下颌两中切牙之间。
中线与正中矢状面一致,将牙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7.牙体长轴(long axis):沿冠根方向通过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线。
8.外形高点(height of contour):牙体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
9.切缘结节(mamelon):初萌切牙切缘上圆形的隆突,随着牙的切磨逐渐消失。
10.三角嵴( triangular ridge):为从后牙牙尖顶端伸向合面的细长形釉质隆起。
三角嵴由构成牙尖的近中和远中两斜面汇合而成。
11.斜嵴(oblique ridge):牙合面两牙尖三角嵴斜行相连形成的嵴称为~。
为上颌磨牙牙合面的重要解剖标志。
12.横嵴(transverse ridge):牙合面牙尖两三角嵴,横过牙合面相连形成的嵴。
为下颌第一前磨牙牙合面的重要特征。
13.发育沟(developmental groove):为牙生长发育时,两生长叶相融合所形成的浅沟。
14.点隙(pit):为3条或3条以上发育沟的汇合处,或某些发育沟的末端所形成的点状凹陷。
一、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定义: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口腔、颅、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二、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简史三、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1、进化发展的观点2、形态与功能互相影响的观点3、人体整体性观点四、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一)注意实践(二)善于总结(三)多加强化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第一节牙的演化一、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一)鱼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二)两栖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三)爬行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侧生牙或槽生牙(四)鸟类:单锥体牙(五)哺乳类:异形牙、双牙列、槽生牙*牙的演化特点:1、牙形由单一同形牙向异形牙演化2、牙数由多变少3、牙替换次数有多牙列向双牙列演化4、牙根从无到有5、牙的分布由广泛至集中于上、下颌骨6、牙附着于颌骨的方式由端生牙至侧生牙,最后向槽生牙演化二、牙体形态演化学说(一)三尖学说(二)联合学说第二节牙的分类、功能及临床牙位记录一、牙的分类1、乳牙、恒牙2、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乳牙:乳切牙、乳尖牙、乳磨牙恒牙: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3、前牙、后牙二、牙的功能(一)咀嚼(二)发音和言语(三)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三、临床牙位记录(一)部位记录法(二)Palmer记录系统(三)通用编号系统(四)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第三节牙的组成部分一、外部观察(一)牙冠:解剖牙冠系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临床牙冠为牙体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二)牙根:解剖牙根系牙骨质覆盖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牙颈为界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见到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龈缘为界(三)牙颈:牙冠与牙根交界处二、剖面观察(一)牙釉质:构成牙冠表层的硬组织,也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二)牙骨质:是构成牙根表面的硬组织(三)牙本质:是构成牙体的主质,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四)牙髓:是充满在髓腔中的蜂窝组织,内含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第四节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解剖标志一、牙体一般应用名词(一)应用术语1、中线(median line)2、牙体长轴(long axis)3、接触区(contact area)4、外形高点(height of contour)5、线角(line angle)与点角(point angle)6、牙体三等分(division into thirds)(二)牙冠各面的名称1、唇面(labial surface)或颊面(buccal surface)2、舌面(lingual surface)或腭面(palatal surface)3、近中面(mesial surface)与远中面(distal surface)4、牙合面(occlusal surface)和切嵴(incisal ridge)二、牙冠表面解剖标志(一)牙冠的凸起部分1、牙尖(dental cusp)2、切缘结节(mamelon)3、舌面隆突(cingulum)4、嵴(ridge)(1)切嵴(incisor ridge)(2)轴嵴(axial ridge)(3)边缘嵴(marginal ridge)(4)三角嵴(triangular ridge)(5)牙尖嵴(cusp ridge)(6)横嵴(transverse ridge)(7)斜嵴(oblique ridge)(8)颈嵴(cervical ridge)(二)牙冠的凹陷部分1、沟(groove)(1)发育沟(developmental groove)(2)副沟(supplemental groove)(3)裂(fissure)2、点隙(pit)3、窝(fossa)(三)斜面(inclined surface)(四)生长叶(lobe)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第五节牙体外部形态一、恒牙外形(一)切牙组1、上颌中切牙(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1)牙冠(dental crown):1)唇面(labial surface):切颈径大于近远中径,切缘于近中缘相交而成的近中切角近似直角,与远中缘相交而成的远中切角略为圆钝。
口腔解剖生理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中文名称:《口腔解剖生理学》英文名称:《Oral Anatomy and Physiology》二、学时与适用对象课程总计60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实训课28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
三、课程性质地位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是以研究口腔、颅、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学员对口腔解剖生理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将为后续口腔临床课程及军事医学课程的学习、相关口腔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口腔临床操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预修课程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主修完本门课程后,学员将进一步学习《口腔颌面影像针诊断学》、《牙合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正畸学》等后续的口腔临床课程。
四、课程基本理念1、要坚持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全程渗透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2、教学内容设置上,除了让学员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要突出课程的前沿内容,着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
3、教学方法突出启发式教学,灵活运用和组合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着力提高学员学习兴趣、调动学员的积极主动性。
4、不断深化教学理论、内容、方法的创新和改革,注重以下三个方面:(1)理论联系实际作为一门口腔医学基础课程,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理论知识最终要应用和服务于具体的临床操作,口腔临床操作中的很多细节都贯穿该课程的知识,因此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学用结合,以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加深学员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注重实践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口腔医学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实训部分包括了牙齿雕刻、口颌系统常规检查、下颌运动检查、咀嚼效率测定等与临床操作密切相关的内容。
口腔解剖生理学试题及答案1.髓腔解剖特点对牙髓炎的意义中哪一点是错误的A.牙髓炎时由于根尖孔狭小不易引起根尖炎B.由于牙髓组织松软,感染容易扩散到全牙髓C.牙髓炎时血管扩张,渗出液聚集,压迫神经产生剧烈疼痛D.牙髓炎时开髓减压可以缓解剧痛E.为了顺利而成功的进行牙髓炎治疗,必须熟悉每个牙的髓腔形态2.髓腔形态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中哪一点是错误的A.髓腔的大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缩小B.乳牙髓腔比恒牙大C.青少年的恒牙髓腔比老年者大D.髓室顶、髓角随着牙的不断磨耗而降低E.外伤、龋病对牙体的侵袭使髓腔缩小3.上颌第一磨牙内哪一个髓角最高A.近中舌侧B.近中颊侧C.远中颊侧D.远中舌侧E.第五牙尖处4.开髓时,下列哪个牙容易发生髓室底穿通A.下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一磨牙C.下颌第一前磨牙D.上颌第一前磨牙E.上颌第二磨牙5.根管最狭窄的地方是哪里A.约距根尖孔1mm处B.约距根尖1mm处C.约在根中1/3与根尖1/3交界处D.约在根尖1mm处E.约在根管口处6.髓室由几个面组成A.两个面B.3个面C.4个面D.5个面E.6个面7.副根管是指A.常与根管成垂直角度B.根管的细小分支C.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D.主根管的分支,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通向牙周膜E.根尖部根管发生分歧8.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中哪一点是错误的A.根分叉愈多,其支持作用愈大B.根分叉愈宽,其支持作用愈强C.上颌切牙受向上向前的力,故唇面小于舌面D.上颌磨牙舌尖受力最大,故舌根比较粗壮E.下颌磨牙牙根横切面为"8"字形,有利于增强稳固性9.牙冠轴面突度的生理意义中哪一点是错误的A.咀嚼时食物顺着轴面突度滑至口腔,对牙龈起按摩作用B.轴面突度提高咀嚼效能C.颊、舌面突度过小,牙龈会受到食物的创伤D.颊、舌面突度过大,牙龈会得不到食物的按摩E.邻面的突度可防止食物嵌塞10.第二乳磨牙与第一恒磨牙的区别要点中哪一点是错误的A.第二乳磨牙的牙冠较小、色白B.第二乳磨牙的牙冠颈部明显缩小,颈嵴较突C.第二乳磨牙的牙冠面尖窝清晰D.第二乳磨牙的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尖大小约相等E.第二乳磨牙的牙根干短,牙根向外张开11.下颌第一乳磨牙牙冠解剖形态中哪一点是错误的A.颊面好似一个以近中缘为底的三角形B.形态不似任何恒磨牙C.远中舌尖长而尖,近中舌尖短而小D.近中缘直长E.牙根分为近远中12.第三磨牙的形态特点中哪一点是错误的A.牙的形态、大小、位置变异很多B.上颌第三磨牙与上颌第二磨牙相似C.(牙合)面副沟多D.根多合并成一锥形根E.牙尖和边缘嵴明显13.下颌第一磨牙的最小牙尖是哪一个尖A.近中颊尖B.远中尖C.近中舌尖D.远中舌尖E.远中颊尖14.上颌第一磨牙(牙合)面形态中哪一点是错误的A.斜方形B.近颊角及远舌角是锐角C.可见斜嵴D.5条发育沟E.近中窝大于远中窝15.根尖孔的位置多位于A.根尖顶B.根尖唇侧C.根尖舌侧D.根尖近中侧E.根尖远中侧16.下颌第二乳磨牙和下颌第一恒磨牙形态近似位置彼此相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