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堂表现观察记录表
- 格式:pdf
- 大小:15.71 KB
- 文档页数:1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观察记录表2012-04-24 08:35:51|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开发者】王临光毛卫彩张娜公联梅【观察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观察目的】1、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效果。
2、分析观察记录的结果,诊断问题所在,制定培养行动策略。
【理论依据和研究问题】课堂学习行为是特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可观察和测量到的外显的学习反应或行为。
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做到事半功倍,还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并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其重要,所以有了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就等于课堂教学效果收获了一半。
【使用说明】观察学生从课前准备到课结束的学习行为,针对观测点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单项的现象分析,并做出总体的评价及建议,指导教师教学行为。
基于课程标准的试题设计研修总结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2012-04-24 09:34:22| 分类:研修作业|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开发者】王仕香黄慧慧【观察点】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观察目的】1、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课堂行为。
2、分析观察记录的结果,诊断问题所在,制定培养行动策略。
【理论依据和研究问题】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提高课堂学生参与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调查,可以发现,教师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如何落实,通过观测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
【使用说明】贯穿课堂的全过程,针对观测点记录课堂现象,做出单项的现象分析,并做出总体的评价及建议,指导教师教学行为。
课堂观察记录表全面优秀版
学生信息
- 学生姓名:
- 班级:
- 学号:
课堂出勤情况
- 出勤情况:(请填写“出勤”或“缺勤”)
- 迟到情况:(请填写“是”或“否”)
研究态度
- 专注度:(请填写评级,如:非常高 / 高 / 中 / 低 / 非常低)
- 主动参与:(请填写评级,如:非常高 / 高 / 中 / 低 / 非常低)- 行为表现:(请填写评级,如:非常好 / 好 / 一般 / 差 / 非常差)
研究效果
- 研究成绩:(请填写具体分数或等级,如:满分 / 优 / 良 / 及格 / 不及格)
- 作业完成情况:(请填写评级,如:非常好 / 好 / 一般 / 差 / 非常差)
- 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请填写评级,如:非常积极 / 积极 / 一般 / 不积极 / 很少参与)
老师评语
- 学生整体表现:
- 学生优点:
- 学生需要改进的方面:
- 其他观察记录:
该记录表旨在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全面观察和评价。
请老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进行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应的评级。
评价应客观、公正,并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提出建议和改进方向。
初中语文课堂观察记录表的示例:
观察对象:初中语文课堂
观察者:XXX老师
观察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观察地点:初中教室
观察目的:观察课堂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为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观察内容:
1.教师教学方面:
(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课堂氛围良好,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学生学习方面:
(1)学生注意力集中,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良好,能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3)学生思维活跃,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与同学交流;
(4)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及时复习等。
3.课堂管理方面:
(1)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课堂秩序,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2)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课堂中的问题,保持良好的教学环境;
(3)教师能够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观察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学生在学习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但是,
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还需要加强,如加强课堂秩序的组织和管理、及时解决课堂中的问题等。
建议:
1.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课堂管理能力的提高,确保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
2.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培养其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