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8.02 KB
- 文档页数:5
有关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背景介绍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扶贫工作,通过精准扶贫、产业扶贫、转移就业等一系列实际措施,大力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
本文将对扶贫工作进行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以期更好地了解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同时向社会宣传扶贫工作的重要性。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掌握政府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了解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改进的方向。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1.实地走访。
我们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深入到贫困地区进行调研,了解当地的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贫困群众的生活状态。
2.问卷调查。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深入到贫困地区的贫困户家中,了解贫困户的经济状况、生活状况以及对扶贫政策的认识和评价等方面的情况。
3.数据分析。
通过分析政府发布的扶贫工作报告以及国内外有关扶贫工作的研究资料,全面了解扶贫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调研结果经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的调研结果: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首先,我们了解到扶贫政策的实施情况有所提高,政府从各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给予贫困地区的贫困户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也有一些政策未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导致某些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出现了滞后的情况。
贫困户的经济状况我们了解到,尽管政府的扶贫政策给予了贫困户相应的帮助和支持,但贫困户的经济状况依然比较困难。
在贫困地区,家庭收入水平普遍较低,部分地区家庭收入甚至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线,生活水平欠佳,难以脱贫致富。
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在扶贫工作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精准扶贫效果不显著。
虽然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扶贫政策,但由于精准扶贫力度不够,导致扶贫效果不尽如人意。
2.扶贫资金使用不当。
一些地区在扶贫工作中出现了资金使用不当、滥用、挪用等问题,导致扶贫工作的效果受到了影响。
3.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持。
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持,导致扶贫工作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
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与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两篇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近期,xx区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深入到该区小庙镇将军社区、将军社区、茅铺村进行调研,对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一、工作开展情况xx区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综合整治区域主要在小庙镇、南岗镇、井岗镇和xx经开区,共涉及37个村(社区)、x余村民组,总面积x平方公里。
2017年,xx区开始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
计划到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自然村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面完成自然村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任务;实现全区所有镇政府驻地、xx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区范围内村(社区)、重点流域周边、水源地重点地区及环境敏感区的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
截止目前全区农村垃圾清运保洁已市场化运作,做到全覆盖;改水改厕及污水处理试点已基本结束;农村“三大革命”起步较好,成效初显。
(一)农村垃圾清理工作全区投入1310万元,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引进保洁公司,建立延伸至自然村的系统化环卫保洁体系,基本做到了农村村(社区)垃圾清理保洁全覆盖。
(二)农村改水改厕工作2018年,我区集中在小庙镇将军社区进行改水、改厕试点工程建设。
工程总投资x万元,其中改水工程x万元,改厕工程x万元。
1.完成将军社区街道主管网及支管的建设。
新建双壁波纹管x米,新建污水管压力管x米。
2.进行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新建污水处理设施一座,处理规模日处理量100吨,构筑物为全地下式结构,主体设备采用地埋式一体化设备。
3.实施厕所整治工程。
新建、改造厕所x座,其中农村旱厕x座、湿厕x座;新建、改建公厕9座,其中新建5座、在旧址改造的4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村”三大革命”工作认识上存在偏差。
片面认为xx区是主城区,对此项工作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开展意义不大;对完成任务的紧迫性认识不足,2018年改水改厕仅在将军社区开展试点,安排的其他村都是已拆迁村,没有具体任务,今明两年任务艰巨。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帮扶人员工作情况调研报告100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驻村帮扶架起了行政事业单位与贫困人口之间的桥梁,成为扶贫资源与贫困人口对接的直接纽带,有力地促进了脱贫攻坚工作。
但是,基于扶贫任务的艰巨性和地方的复杂性,驻村帮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结对帮扶基本情况我乡共有力村、屯口2个贫困村,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脱贫摘帽。
全乡贫困人口为500户2086人。
2016年度脱贫目标为141户636人,无脱贫摘帽贫困村。
2016年8月底,已完成第一批贫困户的双认定验收工作,共57户280人。
为支持我乡脱贫攻坚工作,2016年上级选派进驻我乡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共13名,其中市级1名,区级6名,乡级6名。
结对帮扶单位有xx市地方税务局(对应力村村民委)、xx区人民武装部、xx区招商局(对应屯口村民委)3个单位。
按照“321”结对帮扶安排,xx市地方税务局帮扶人员有86名,结对帮扶114户贫困户;xx区人民武装部帮扶人员有5名,结对帮扶15户贫困户;xx区招商局帮扶人员有4名,结对帮扶9户贫困户;学校老师115名,结对帮扶115户贫困户;乡卫生院4名,结对帮扶4户贫困户;乡府、乡直单位领导干部57名,结对帮扶243户贫困户。
二、帮扶人员工作情况(一)各单位帮扶情况。
xx市地方税务局是力村村民委的结对帮扶单位,86名领导干部全部集中安排在力村村民委,第一书记是市地税局xx分局局长潘小凡;xx区招商局对应屯口村民委,4名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安排在屯口村民委,第一书记是招商局办公室副主任潘滨洪;xx区人民武装部在力村、屯口两个村委都有帮扶任务;学校老师、卫生院则根据就近原则安排在教学点附近村屯;乡府、乡直各个村委都有安排。
(二)各单位工作完成情况。
截至10月底,271名帮扶人员已按照结对帮扶安排进家入户开展帮扶工作。
但是从我乡督查组督查情况来看,帮扶工作质量却不是特别高。
xx市地方税务局、xx区招商局、乡府、乡直单位领导干部工作质量比较高,基本都到农户家了解基本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并宣传扶贫政策,为农户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指导农户争取各种政策补贴;招商局罗毅副局长为帮扶的贫困户韦家英争取建房资金,并帮其14岁的解决没有户口问题。
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范文两篇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篇1最近我到XX县XX个村做了约一个星期的实地调研,结合陇南市大数据中心随机抽查,开了X个乡村小型座谈会,细听了一部分干部群众的意见,对精准扶贫工作,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得到了不少真实的情况。
总体看,精准扶贫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信心与决心问题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我所到的县乡绝大多数干部群众的真实想法,这些同志对打好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他们敢想敢干,敢于担当,已经做出了许多成绩,创造了很多经验。
但也有一些同志存在着信心不足的问题。
我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同志对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心理上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胸中还没有一盘棋的思想,工作推动力度不大。
一些同志在调研中,强调困难多一些,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少一些,因此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按部就班,少了一些勇气和闯劲。
当前,树立信心和决心,是各级干部和群众急需解决的思想问题。
我们要在几年内完成几十万人口的脱贫任务,困难很大,这是事实,但信心是最重要的,有信心才能把群众发动起来,有信心才能面对挑战。
我去的几个偏远乡镇,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资源匮乏,脱贫攻坚难度确实很大。
但一些群众讲,干部有信心,群众才会有希望。
我和一些乡村干部群众座谈时,大家经常会谈到近几年的发展,他们说,陇南的巨大变化,是克服各种困难干出来的,不干就什么前途也没有。
调研中还发现,绝大部分乡村干部,对什么时间脱贫,怎样脱贫,头脑是清楚的,采取的措施也是务实管用的。
但有的乡村干部,却是一本糊涂账。
干部群众对脱贫攻坚心中要有数,既要对困难问题有数,还要对解决办法有数。
当然方法要切实可行,措施也要跟得上去。
我去过的一个乡镇,发展条件比较好,只有几百人的贫困人口,但他们的脱贫时间却放在了两年以后,实际上,这个乡是完全有条件提前脱贫的。
对一些脱贫任务艰巨的乡来说,把脱贫时间适当放宽一点是稳妥的,但有条件、能够提前完成脱贫任务的地方,不努力争取就是认识和方法问题了。
关于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的范文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狠抓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一)为完善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创新财政精准扶贫工作方式,我们带着是否继续对贫困对象实行救助式精准扶贫的问题,对国家新阶段精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XX镇的贫困状况和精准扶贫方式进行了认真调研,并在新阶段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中,选择精准扶贫方式进行了认真思考,谨借此文谈点见解和建议。
一、基本现状(一)基本镇情XX镇位于惠阳镇西北部,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总面积X平方公里,总人口X人,下辖X个行政村,X个村民小组。
全镇有X所小学,教师X人,学生X人,镇卫生院X所,村级卫生室X个,卫生从业人员X人。
XX镇主要产业为传统种养殖业,主要农产品为稻谷、玉米,规模小,价值低,品种单一。
工矿业缺乏,经济基础薄弱。
20xx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X万元,国民收入X元,农业总产值X多万元,财政收入X万元,粮食总产量X吨,人均粮食产量X斤,人均纯收入X元。
近年,XX镇以旅游业为龙头,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20xx年,全镇旅游收入总共X万元。
(二)贫困现状全镇现有绝对贫困人口X人,低收入贫困人口X人。
因全镇均为典型的高山地貌,XX等村还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富一方人的地方,主要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务工。
为改变这部分人的生存环境,县委、县政府组织县财政局、县精准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竭力配套改善村民生产基础设施,尤其是在近几年来,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的各项精准扶贫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三)贫困成因1、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XX镇大部分村寨位于深山区,海拔高,地理条件差气候条件不好,道路交通不便,信息传递不灵,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收效不良,农产品经济价值不高,农民增收不快,改变自然状况的能力不强,使得农民生活在一个自然条件差农民收入低改变自然条件难农民收入低的恶性循环中。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2000字精准扶贫调研报告2000字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年工作要点的安排,月日上午,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基层代表和乡镇人大主席组成调研组,就县人民政府2015年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组一行深入到昂拉乡措加村实地查看了文化旅游扶贫项目昂拉赛康寺维修和农家乐改造情况,并与部分项目实施户进行了座谈。
听取了县扶贫局负责人有关情况汇报,并召开了座谈会。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20年县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战略决策和部署,积极转变扶贫开发思路,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紧紧围绕年初县政府和州扶贫开发部门签订的目标责任,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深入推进我县扶贫开发各项工作落实,共投入扶贫资金2418万元,实施了整村推进、藏区扶贫产业发展、旅游扶贫产业产业发展和易地扶贫搬迁配套设施等重点项目,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
(一)整村推进项目。
该项目投资700万元。
其中包括:1.投资301.6万元的4乡(镇)12村牛羊养殖及商铺购置项目。
2.投资200万元的坎布拉镇尖藏村旅游扶贫产业项目。
3.投资198.4万元的昂拉乡尖巴昂村旅游扶贫产业项目。
(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投资662万元,对7乡2镇浅脑山区生态及地质灾害区263户1192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完工,正在准备验收。
(三)旅游扶贫项目。
一是投资200万元,实施了坎布拉旅游景区3村贫困群众扶贫产业发展商铺购置项目。
二是投资180万元,实施了昂拉乡措加村老景点改造项目,项目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正在准备验收。
(四)尖扎滩乡滩上四村产业扶贫农贸市场建设项目。
项目投资500万元,在尖扎滩乡建设萨尕尼哈农贸市场一座。
(五)创业、资助项目。
1.投资76万元,开展以烹饪技术、民族歌舞演艺、泥瓦工等专业的劳动技能雨露计划培训项目。
2.投入资金40万元,实施了贫困大学生资助项目。
3.投资60万元,对贫困大中专毕业生给予贴息贷款,鼓励创业。
教育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以下查字典范文网小编整理了教育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仅供参考。
教育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一为落实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大调研的通知》精神,我们按照《通知》要求,迅速组成1+4调研专班,深入全市7个贫困镇26个贫困村,走访294个贫困户,通过访谈、座谈、约谈等形式,进一步掌握了全市贫困镇、贫困村、贫困户以及失地农民中存在的主要致贫原因、社会保障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宗教信仰问题方面的目前状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武穴市域基本情况武穴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南与江西省瑞昌市、湖北阳新县隔江为邻,东与黄梅县、西与蕲春县接壤。
全市国土面积1246平方公里,辖12个镇处、341个村(社区),常住人口80.52万人;其中贫困镇7个,贫困村46个,至2019年末,全市贫困人口由2019年的63467人减至 57596人,减少5871人。
二、专项调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及建议(一)围绕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2019年武穴市出台的《武穴市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武政发[2019]26号)文件规定被征地农民退养时每月领取养老金标准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标准的120元,经过先后5次调整由最初的196元/月,调到了现在的372元/月,保障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
而根据 2019年湖北省出台新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鄂政发[2019]53号)政策,其退养待遇与养老政策相比降低了接近50个百分点,养老金调整也相对放缓。
建议:市政府在出台新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时,应当结合实际,确保我市被征地农民养老待遇只提高不降低,使之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二)围绕因病致贫人员医疗保障问题我们在本市石佛寺镇胡垅村、胡福泗村走访调查贫困户对象20户,其中健康4户,仅占20%;残疾6户,占30%;体弱多病3户,占15%;患大病的5户,占25%;智障和其它2户,占10%。
河南省濮阳市西辛庄精准扶贫现状调研报告作者:贾芳晴吴岳陈志斌来源:《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年第01期[摘要]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河南工业大学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为指引,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力量,精准帮扶贫困学生,助力精准扶贫,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9年暑期,微光扶贫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对濮阳市侯寨村扶贫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该村的扶贫现状是脱贫需求较强,存在一定的脱贫基础和脱贫典型范例。
存在的问题是,政策资金使用效能有待提高,农村青年劳动力缺乏,脱贫产业薄弱。
解决措施是用好用足国家扶贫政策,建设新农村吸引青年人返乡参与脱贫和新农村建设,加大资金支持等。
[关键词]扶贫政策;精准脱贫;产业扶贫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431252ts.202001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工作的目标之一就是减少贫困人口,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功效令人瞩目,贫困人口数量迅速减少[1]。
虽然我国的脱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有一段距离。
截至目前,还有约3 000万农村贫困人口亟待脱贫。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事关农民福祉,事关农业、农村的健康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息息相关。
为了更好地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微光扶贫濮阳行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河南东北部的濮阳地区进行调研。
近年来,濮阳行团队也对贫困户进行了调研,但总数模糊,情况不够详细具体。
因此,本团队选取濮阳县习城乡侯寨村进行精准调研。
1 调研实施1.1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习城乡侯寨村位于河南东北部黄河之滨、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处,是中原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衔接处,该地黄河水灾泛滥,村里的脱贫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因此,本团队从实地了解此地脱贫攻坚成效甚微、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并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
精选资料1111111111111345挂豆腐干豆腐吧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欠发达县域金融精准扶贫路径探究
欠发达县域金融精准扶贫路径探究金融机构作为扶贫的主力军,在扶贫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实现金融资金的优化配置,尽量减少金融资金“不精准”配置或“错配”,确保每个扶贫对象得到实惠,是当今亟待研究的课题。
为此,以###为例对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对策方略作一初浅探究。
一、###金融精准扶贫实践(一)基本情况地处川东北的###属于西部典型经济欠发达农业地区,是省定贫困片区县、省定财政贫困县,全县20个乡镇、196个行政村。
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51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925户、51235人。
2015年末,已脱贫10247人,仍有近4万农村人口处于国定贫困线以下。
(二)做法及成效1、构建金融扶贫保障机制。
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产业支撑、能人带动、多方扶持”的精准扶贫原则,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扶贫大格局。
成立以政府为主导,金融机构、各级组织为主要成员的扶贫小组,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部门分工协作,形成多部门合力,引导好各方资金参与到农村扶贫工作中来。
2、精准识别,分类管理。
一是精准识别与分类管理“到户到人”。
依据贫困人口家庭个体经济、居住条件、负担状况等,制定切实可行的贫困识别标准,并通过考评识别出包括一般贫困户、特困户在内的到户到人的贫困人口。
有针对性地分别实施“求助式”、“开发式”、“参与式”扶贫。
二是“五个一”结对帮扶到户到人。
针对特困户实施了“一名县级领导、一个帮扶工作组、一家
贫需较大投入。
二是农户收入。
扶贫办调研报告:关于插花地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思考精准扶贫,是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创新。
其基本内涵是通过扶贫机制创新,提高农村扶贫开发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核心是“真扶贫、扶真贫”。
相对于重点贫困地区,插花贫困地区(以下简称“插花地区”)因其所处不同的发展阶段、特殊的贫困构成与分布,扶贫开发政策取向、目标要求均有所不同。
插花地区要不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扶贫难点在哪,如何实施精准扶贫?本文以湖北省荆门市为例,就插花地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谈点粗浅认识。
一、插花地区扶贫更需精准插花地区的贫困具有局部性、分散性、相对性等特点,因而,扶贫工作更应体现选择性、针对性,实施精准扶贫更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
第一,扶贫对象“插花”分散,瞄准更需“花中选花”。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识别,找出真正的扶贫对象,扶真贫。
集中连片地区贫困程度大体相当,且相对集中,政策更有条件惠及大多贫困村、贫困户,扶贫对象识别也比较容易。
插花地区则不同。
以荆门为例,全市农村人口149万人,贫困发生率按2012年底的14.7%计算,需识别的贫困人口22万人。
他们插花分布在全市52乡镇、1500多个村,从地理特点看,主要分布在大洪山、荆山等山区和柴湖等集中移民区、漳河库区等地。
在插花地区的农村人口中,既有相对贫困、也有绝对贫困。
扶谁不扶谁,先扶谁与后扶谁,识别难度大,识别精准要求更高。
第二,贫困差距悬殊,帮扶更需“集中火力”。
插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对较高。
但由于受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等各方因素的影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
在同一区域内,可能出现“最穷”与“最富”并存。
以京山县为例,2012年,最富的乡镇雁门口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416元,最低的绿林镇仅4960元。
最富与最低的乡镇相差5456元。
按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识别标准2735元,绝对贫困户与全市(2013年)平均水平相差7880元,差比为1:2.9。
按照区委《关于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同办公室的两名同志组成调研专班,到联系村樟村坪镇黄马河村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了实地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黄马河村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黄马河村位于樟村坪镇西北边陲,与保康县接壤,由原石碑坡、回马坡、黄马河等三个贫困村合并而来。
全村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6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528户1548人。
主导产业是传统的粮油种植和养殖业。
2014年农民人平纯收入996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
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人民,齐心协力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全村共硬化村级主干道28公里,新修村组晴雨通车公路16公里;新建集中安全供水设施8处;新建沼气池150口;培育牲猪规模养殖户4户、山羊规模养殖户3户、特种养殖户3户(其中,大鲵养殖户1户、山鸡养殖户1户、鸽子养殖户1户);发展核桃700亩、高山无公害蔬菜200亩。
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该村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
该村有村级债务43万元,现有贫困户171户333人,其中低保户65户,五保户14户。
饮水困难207户,土坯房412户,危房382户,一个自然村(原石碑坡村)未通水泥路,486户未通宽带网,是全区26个特困村之一。
二、致贫原因分析(一)面上致贫原因一是村域经济基础薄弱。
村内无集体企业,2014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债务化解难,造血功能差。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民仍用传统方式耕作,自给自足,经济发展不成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比较缓慢。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道路交通条件差。
供电网络老化,村内1/3的农户用电不达标。
手机信号没有覆盖全村,只有少数农户安装宽带网,村民对外联系极不方便。
全村80%农户居住土坯房,很大部分已成危房。
(二)贫困户致贫原因贫困户致贫原因很多,集中表现在因病、因残、因灾、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智力、供养子女读书、老龄化、儿孙不供养等。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 1 ~
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摸清贫困家庭及人口底数,根据市主
要领导指示精神,**乡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入户走访“拉网式”摸排,
对全乡贫困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脱贫意愿等进行了详细了解,
初步理清了**乡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存在问题等,并据此提出了开
展下一步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供决策参考。现将调研结果报告
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地处**市西北部,东邻**县**镇,南接本市**镇,北连**
赖村镇,西毗邻**县**乡,离市区82公里,全乡总面积52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面积9391亩、山地面积65730亩,丘陵6109亩,河流水库
4100亩;全乡共有**、**、**、**、**、**等6个行政村,81个村
小组,756个自然村,农业总人口12755人。主要产业为水稻、烟叶、
生猪、土鸡土鸡蛋等,村民主要收入为外出务工收入。近年来,在各
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整合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三
送”工作、土坯房改造等政策资源,积极发展烤烟等特色农业产业,
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一定改善。截止目前,全乡通村组公路达85%,
新农保参保率57%,新农合参合率98%,共有1223户土坯房改造户已
完成改造。但限于村民自身文化素质和农业产业抵御各类风险的局限
性,仍有部分村民因各种原因无法脱贫或返贫。到目前为止,全乡仍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 2 ~
有低保户117户440人,五保户73户117人,扶贫户489户2170人,
扶贫低保户42户178人。
二、贫困类型
此次调查样本主要为按照省、市、县工作部署,先期已识别为扶
贫低保户和扶贫开发户的对象,共721户2905人,其中低保户117
户,五保户73户,扶贫户489户。经梳理,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这类群体是我乡贫困户的主要群体,
如**村的**,大儿子前几年查出患有重症肌无力,去年小儿子也查出
患有此病,真是祸不单行,家里一贫如洗。
2、因丧失劳动力致贫。如**村新地小组**年时已高无法从事重
体力劳动,小儿子20xx年因车祸去世,家中的主要劳动丧失,儿媳
**体弱只能从事简单的劳动,孙子**年幼,全家3口人没一个主要劳
动力,全家只靠政府发放的低保补助金和年高体弱的老人艰难耕作生
活,日子过得非常困难。
3、有劳力,但游手好闲,好吃懒做致贫。如**村**组的**,全
家每月有2千多元的收入,但游手好闲,做一天,吃三天,有多少吃
多少,一年到头没有一点积蓄,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和电器,居
住和生活条件全村倒数之列。
4、因学致贫。如**村**原本生活在全村属中等水平,但近年,2
个儿子分别在**、**上大学和高中,一年5万多元的教育经费一下子
把他家多年的积蓄用光,到处借钱供小孩上学。
5、因文化水平低,无技术技能致贫。如**村的**和**夫妻二人,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 3 ~
因只有初中和小学文化,有无一技之长,常年在外务工,虽然夫妻两
人加班加点赶工做事,收入还可以,但是家中有一女读大学,两子都
没有劳动能力,日常开销大,年底都是两手空空而归,老家至今仍是
土坯房。
6、因抵御自然灾难能力差或经营不当返贫。如**村**,原来是
属于比较早富起来的人,但前几年,投资种植烟叶管理不当,造成亏
损10多万元后一阙不振,成了困难户。
三、致贫原因分析
客观方面:1.农村经济相当薄弱。全乡没有一个村组集体企业,
虽然个别有集体林地,但土质肥力不够且无人管理,且不可流转,除
了有一些公益林补贴资金外,几乎没有任何收入。村“两委”运转主
要依靠烟叶生产奖励性税收返还和上级拨入的办公经费,收入来源途
径相当少。
2.基础设施落后,群众抑制自然灾害能力差。目前全乡还有部
分小组不通水泥路,所有行政村都没有用上安全、洁净的自来水,靠
自挖水井解决饮水问题,对群众人体健康有一定隐患;部分屋场未通
三箱四线电网,群众无法使用大功率电器;没有修三面不见土水渠或
无稳定的灌溉水源的还有绝大多数,到目前还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自然灾害频发,造成大量农作物减产或绝收,使部分脱贫群众重返贫
困行列。
3.农业产业致富效果不明显,群众增收困难。全乡虽然有一定数
量的烟叶、水稻,以及少量的西瓜、蔬菜等产业,但受自然条件和市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 4 ~
场因素影响太大,往往是增产不增收、有价却又无货等现象。
主观方面:
1.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落实,受陈规陋习影响严重。由于长期贫困,
信息闭塞,观念落后,部分贫困户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对自身求发展盼富裕的愿望不强,小富即安,不富也安严重,甚至滋
生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个别贫困户以吃低保为荣,吃低保吃成
了习惯,要救济要得理直气壮。部分群众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彩礼水
涨船高,动不动十几万元,娶亲也成了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
2.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群众增收困难。初步统计,全乡劳动力
中,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百分之十五左右。劳动力素质不高,
在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方面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技能低下,收入难
以提高。
3.村、组干部带头、带领致富能力不高,对发展村组经济点子办
法不多。
政策方面:
1.政策扶持不精准,针对性不强。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
就业培训等方面,对当前农村情况的复杂性预计不足,对政策扶持对
象界定困难,往往采取的是大水“漫灌”式扶持,做不到“滴灌”式
培养。
2.社会保障力度不够。农村人口到了一定年纪后,在丧失劳动力
的同时也丧失了收入,成为儿女的负担,甚至直接成为低收入的贫困
人口。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 5 ~
3.农业产业发展保险政策缺失。市场经济千变万化,近年来一些
农产品价格波浪式变化,使得个体难以摸清市场规律,无法规避市场
风险,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性经营思维,给一些农民形成了灾难性的
打击和损失,帮助农民抵御和规避市场风险上存在政策缺失。
四、开展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1、对五保户和丧失劳动力户,以及因病、因残、因学、因灾致
贫户,加大政府投入,提高政府救济补助标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使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扶,学有所成、有灾能救,帮助
他们度过难关,摆脱贫困帽子。
2.对有劳力,但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等、要、靠思想严重而致
贫户,以及缺技术、缺资金以及自身原因返贫户。取消政府一切补助,
采取奖励的办法,由政府搭台,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疏通融资渠道,
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增加他们的“造血”功能,引导他们转变“等、
靠、要”的落后思想,将“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
3、组织村组干部、致富能手、产业户到外地学习,使他们成为
发展农业产业的经纪人、致富信息的传递人、自主创业的带头人。
4.加大对产业户的技术扶持力度,在技术力量配备、组建销售渠
道、农副产业深加工等提供人力和财力保障,提高土地附加值。
5.培植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整村推进产
业规模发展,实现一村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