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34个省级行政单位
- 格式:ppt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9
初中地理知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趣味记忆教学“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这是课标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要求,是课标中惟一要求如此明确的知识点。
34个省级行政区的知识点包括了名称、简称、位置、轮廓形状、行政中心等众多知识,知识点多量大,而且大多又需要机械经历,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时感到困难专门大,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总结归纳一些有味的经历诀窍,激发小孩的学习爱好,引导小孩无意经历,提升其学习效率。
现将自己多年来搜集的一些经历方法,简介如下,供大伙儿参考:一、口诀经历口诀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不仅激发学生爱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强化经历,增进对知识的懂得。
第一种:“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云贵川蒙青藏新,陕甘两宁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
”或“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甘陕;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还有重庆和港澳,行政区域要记全。
”第二种:“东北三省黑吉辽,北部内蒙新疆好;两河两山舞黄河,安徽直往中间跑;三江二湖颂扬子,桂粤闽台琼港澳;陕甘宁青居中间,云贵川藏西南绕;北京天津守华北,江穿渝沪好自豪。
”第三种:“东北三省纬度高,自北向南黑吉辽;华北山西内蒙古,京津两市河北抱;华东七省有沪市,三江鲁皖闽台岛;中南五省又一区,海南粤桂湘鄂豫;西南三省加一区,云贵川藏是高地;西北两省和三区,陕甘青宁新疆区。
”第四种:“京津沪,黑吉辽;内蒙古,晋陕甘;青新宁,苏浙皖;冀鲁豫,湘鄂赣;桂粤闽,川滇黔;藏琼渝,台港澳;我祖国,好河山。
”二、猜车牌,记简称我国的机动车辆牌照是以省级行政单位为基础编制的,如鲁Q35798,车牌上的汉字是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因此,利用车牌,模拟交通警察,进行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突破难点,而且让学生意识到过去认为没有有的知识实际在生活中处处有用,培养了学生的观看意识,把握了学习方法,获得了地理知识。
一、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二、部分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1.河北省----冀;2.山西省----晋;3.安徽省----皖;4.福建省----闽;5.江西省----赣;6.山东省----鲁;7.河南省----豫;8.湖北省----鄂;9.湖南省----湘;10.广东省---粤;11.海南省---琼;12.四川省--川、蜀;13.贵州省--贵、黔;14.云南省--云、滇;15.陕西省--陕、秦;16.甘肃省--甘、陇。
三、中华五岳:1.东岳泰山、2.西岳华山、3.南岳衡山、4.北岳恒山、5.中岳嵩山。
四、四大高原:1.青藏高原(世界屋脊);2.内蒙古高原;3.黄土高原(沟壑纵横);4.云贵高原。
五、四大盆地:1.塔里木盆地;2.准噶尔盆地; 3.柴达木盆地( 聚宝盆);4.四川盆地(紫色盆地,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六、三大平原:1.东北平原;2.华北平原;3.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七、在我国,从北到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
八、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九、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长江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美誉。
十、黄河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
十一、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十二、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十三、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十四、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记忆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同学们3天早自习完成。
每天看十个,计划好。
上面6个是最重要的,同学们必须必须得会的。
没有河流或者回归线的标记也要知道。
上图没有四个直辖市,四个直辖市同学们知道重庆的轮廓就行,下面这幅图是重庆
为了便于大家记忆,给大家这样整理了一下,但是不全。
同学们记忆3天后,要求在第二幅中指图说出来。
参考答案在下一页。
1:陕西 2:四川 3:福建 4:内蒙古 5:浙江6:新疆 7:黑龙江 8:江西 9:云南 10:安徽11:河北 12:广东 13:江苏 14:贵州 15:宁夏16:吉林 17:西藏 18:武汉 19:辽宁 20:河南21:甘肃 22:广西 23:海南 24:山东 25:山西26:湖南 27:台湾 28:青海。
北京市——京——北京天津市——津——天津
浙江省——浙——杭州
安徽省——皖——合肥
上海市——沪——上海
福建省——闽——福州
重庆市——渝——重庆
江西省——赣——南昌
山西省——晋——太原
山东省——鲁——济南
河南省——豫——郑州
湖北省——鄂——武汉
湖南省——湘——长沙
广东省——粤——广州
河北省——冀——石家庄
辽宁省——辽——沈阳
吉林省——吉——长春
江苏省——苏——南京
台湾省——台——台北
青海省——青——西宁
陕西省——陕&秦——西安
四川省——川&蜀——成都
贵州省——贵&黔——贵阳
云南省——云&滇——昆明
甘肃省——甘&陇——兰州
黑龙江省——黑——哈尔滨
海南省——海口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
西藏自治区——藏——拉萨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
北京市——京——北京
天津市——津——天津
浙江省——浙——杭州
安徽省——皖——合肥
上海市——沪——上海
福建省——闽——福州
重庆市——渝——重庆
江西省——赣——南昌
山西省——晋——太原
山东省——鲁——济南
河南省——豫——郑州
湖北省——鄂——武汉
湖南省——湘——长沙
广东省——粤——广州
河北省——冀——石家庄
辽宁省——辽——沈阳
吉林省——吉——长春
江苏省——苏——南京
台湾省——台——台北
青海省——青——西宁
陕西省——陕&秦——西安
四川省——川&蜀——成都
贵州省——贵&黔——贵阳
云南省——云&滇——昆明
甘肃省——甘&陇——兰州
黑龙江省——黑——哈尔滨
海南省——海口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
西藏自治区——藏——拉萨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
34个省级行政区
一、三级行政区: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二、各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三、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行政中心
附(多媒体展示):①位置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省区:黑龙江、新疆、海南、黑龙江
②邻国最多的省区:新疆(蒙、俄、哈、吉、塔、阿、巴、印)
③相邻省区最多的省区:内蒙古(黑、吉、辽、冀、晋、陕、宁、甘)
④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⑤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内蒙古自治区
⑥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⑦直接濒临太平洋的省级行政区:台湾。
《 34个省级行政区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我国现行三级行政区划,学会在中国行政区图上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
2.能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填充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并填注其名称。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探究,获取新知。
同时,培养学生读图、拼图、填图、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4.教学过程中运用中国区划拼图版拼图游戏教学,贯穿直观性教学原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香港、澳门、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念,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教学重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分布。
【教学难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所在地在地图上的位置。
【教材内容及分析】关于“34个省级行政区”,教材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和乡(民族乡、镇)三级行政区划的基本组成;第二部分通过阅读“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表”,了解目前我国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第三部分通过活动教材指导学生阅读“中国行政区图”和“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理解记忆能力。
【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教学我是遵循新课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并努力实践着“从生活中学习地理”,通过各种小组活动让学生意识到地理知识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生活处处皆学问”,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用地理的头脑细细地品位生活。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不同的活动形式,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游戏中合作探究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
《34个省级行政区》教学设计 题目:《34个省级行政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中的第二课时。 本节的课标要求: 1、在中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活动建议:开展中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我国行政区地图上准确的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34个行政区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和位置。 教学难点:记住34个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课时:1课时 教法学法:歌诀记忆法、形象联想法、拼图游戏法、填图练习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背景音乐播放歌曲《一封家书》片段,(教师设问)平常人们经常收发一些信件,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写清楚通信地址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对方的行政区划。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一下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 (板书课题)34个省级行政区 互动教学: 大屏幕展示我国的行政区图并讲述:这是一张我国的政区图,那么什么是政区图呢?政区图是行政区图的简称,主要表示一个国家的社会范围、行政区划、行政中心等。请同学们将课本打到第7页,仔细观察我国的政区图,查找一下自己户口所在地的位置,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大屏幕展示表格) 你的户口所在地: 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 县(市、自治州、自治县) 乡(民族乡镇) (提问):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行政区主要划分为几级? 学生回答后讲述: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划分为省、县、乡三级。那么什么又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什么又是特别行政区呢?请看背景资料介绍。 (大屏幕播放背景资料)(背景资料采用朗诵、音乐、图片三位一体播放的形式。朗诵的内容主要为什么是自治区、州、县、特别行政区等内容;图片则主要为我国五个自治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的风光照片及其在中国政区图中的具体位置。音乐采用里查德克来德曼的刚琴曲《东方红》作为背景音乐。) (大屏幕定格为中国政区图) (读图活动)熟悉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 分组讨论,然后请每一组派代表到大屏幕前指示。在制作课件时尽量采用闪烁等多种方式辅助学生记忆。 第一组:找出我国的五个自治区、两个特别行政区,指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同时说出它们各自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第二组:找出本省的名称、简称、位置和行政中心,并找出相邻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找出四个直辖市,指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同时说出它们各自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第三组:找出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中的任意7个,指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并说出它们的各自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第四组:找出长江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中的任意7个,指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并说出它们的各自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第五组:找出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找出全部位于热带的省级行政单位。指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同时说出它们各自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归纳)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台湾省是祖国领土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和澳门回归后建立了两个特别行政区,并实行一国两制政策。 (承转)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发现不少省区的名称具有对称性的特点,如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山东、山西等。正是根据这些特点,为了帮助同学们记住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一首小诗。 (大屏幕展示歌诀) 两江两湖两河山,五区四市青陕甘。 广安福浙东三省,港澳台海云贵川。 (教师提问,学生对照中国政区图讨论并回答。学生在回答时,教师可采用联想记忆法帮助学生记住一些轮廓有特点的省区,比如:黑龙江省像天鹅、云南省像孔雀等。) “两江两湖两河山”分别指的是我国哪些省区?“湖”、“河”、“山”各指什么? “五区四市青陕甘”分别指的是我国哪些省区?在四个直辖市中最年轻的是哪一个? “广安福浙东三省”分别指的是我国哪些省区? “港澳台海云贵川”分别指的是我国哪些省区? (承转)我们发现很多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很长,如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为了使用方便,各省级行政单位都有简称。请同学们仔细看书第十页,并讨论一下我国行政区简称的由来。 师生讨论后用大屏幕展示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三字经,帮助学生记忆。 趣味练习 1、猜歇后语(打一省级行政单位或省级行政中心。) 船出长江口( ) 两个胖子站一起( ) 碧波万顷( ) 久雨逢晴( ) 四季花开( ) 银河渡口( ) 夏天穿棉袄( ) 战火连绵话中东( ) 说大话( ) 一年两场风,一场风刮半年( ) (学生讨论回答后,可让学生自己编一些类似的歇后语,学生可能会编出如:球——太原;第二次吃喜——重庆等即实际又非常有趣的歇后语来。) 2、在中国空白政区图上填出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 3、利用中国政区拼图分组进行比赛。 课堂总结 利用大屏幕同学们共同来完成。 课外拓展 布置学生课后选择适当地材料制作中国政区拼图,搞一次拼图设计大赛。 教学后记 总体上讲,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的基本理念;以“中国政区图”为线索,把整个课堂教学中所运用到的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如珍珠般串联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本节课的最大创新之处就是将原有的关于“34个省级行政区”的歌诀进行了适当的改写,使其更加便于学生记忆。而且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来解决本课知识过于枯燥、记忆困难的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4个省级行政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属于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教材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的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要学好中国地理,认识和了解祖国地理全貌,首先要认识我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内容。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国土的基本状况,包括行政区划。
所以本节课内容是学习初二全册书的基础,也是重点中的重点,贯穿在以后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
本节课虽然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是地名很多,因此教师还要训练学生阅读地图的基本技能,并帮助学生养成逐步读图的习惯。
二、学生分析学生对地理科目的兴趣不太大,但是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对地理形成了一定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内容容易理解,但是记忆的内容繁多,如何帮助学生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关键。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学会在中国政区图上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位置和行政中心。
技能与方法:学会阅读课本插图的基本技能,逐步养成读图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
教学难点: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五、设计思路鉴于本节课内容不难但是多而繁杂,我认为这节课应该是老师少讲而充分的调动学生。
“省级行政区的位置”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通过阅读地图来熟悉记忆,因此我采取的方式是:先给34个行政区分组,然后分别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一组行政区的位置,然后找得快并记住的同学到讲台给其余同学演示,在演示中全班同学都熟悉的每个行政区的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穿插了“行政区的简称”的教学内容,让演示的同学找到位置后读出课件上的简称。
这样一是可以将演示节奏减慢,使学生有个熟悉的时间,二是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行政区的简称进行联想记忆。
这一环节完成之后,学生对这部份内容掌握了一部分,因此第二环节的竞赛就可以帮助学生找出还没有掌握的内容并进行记忆消化。
《34个省级行政区》教学设计伊旗一中李红梅【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我国行政区地图上准确的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34个行政区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和位置。
【教学难点】:记住34个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课时:1课时教法学法:形象联想法、拼图游戏法、填图练习法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多媒体播放四个景点,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景点并说出该景点在我国哪个省区?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一下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
(板书课题)34个省级行政区互动教学:大屏幕定格为中国政区图(读图活动)教师准备四条精品旅游路线。
第一条:陆疆万里行;第二条:海岸万里行;第三条:黄河万里行;第四条:长江万里行。
分组讨论,然后请每一组派代表到大屏幕前指示。
在制作课件时尽量采用闪烁等多种方式辅助学生记忆。
陆疆万里行:找出我国的陆疆9个省级行政区,然后该组代表上台指图。
通过认识个别省区练习,加强刚学习省区的轮廓认识。
海岸万里行:找出我国的海岸14个省级行政区,然后该组代表上台指图。
通过连连看游戏,加强刚刚学习的知识。
黄河万里行:找出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9个,指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并说出它们的各自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通过再叫一个本组学生上台找出这9个省区,加强记忆。
长江万里行:找出长江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11个,指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并说出它们的各自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通过再叫一个本组学生上台找出这11个省区,加强记忆(归纳)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台湾省是祖国领土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和澳门回归后建立了两个特别行政区,并实行一国两制政策。
(承转)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脚步有点太快了,没有好好看看我们各个省区的美景,现在我放慢我们的脚步,听着《小苹果》,看看老师制作的《大中国》的微课,欣赏各省区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