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工程
- 格式:doc
- 大小:135.50 KB
- 文档页数:7
分离工程知识点总结一、分离工程概述1.1 分离工程的定义分离工程是指利用特定的设备和工艺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以实现材料的纯化、浓缩或者提取等目的的工程过程。
分离工程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中,是一项重要的工业过程。
1.2 分离工程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离原理和分离过程,分离工程可以分为物理分离和化学分离两大类。
物理分离包括过滤、离心、蒸馏、结晶等;化学分离包括萃取、吸附、电泳、凝聚等。
1.3 分离工程的应用分离工程在化工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原料的提取、产品的纯化、废水的处理等都离不开分离工程。
此外,分离工程也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环保等领域。
二、分离工程的原理与设备2.1 过滤过滤是利用过滤介质将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的物理分离方法。
常见的过滤设备包括板框压滤机、真空过滤机、滤筒式过滤器等。
2.2 离心离心是利用离心力将混合物中的不同密度的组分分离出来的物理分离方法。
离心设备有离心机、离心沉降机等。
2.3 蒸馏蒸馏是利用液体的沸点差异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的方法。
蒸馏设备包括塔式蒸馏装置、蒸馏锅、蒸馏塔等。
2.4 结晶结晶是利用物质溶解度的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的物理分离方法。
结晶设备包括结晶器、结晶槽等。
2.5 萃取萃取是利用溶解度的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的化学分离方法。
萃取设备包括萃取塔、萃取槽等。
2.6 吸附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吸附的化学分离方法。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等。
2.7 电泳电泳是利用电场作用将混合物中的带电粒子分离的化学分离方法。
2.8 凝聚凝聚是利用沉淀剂将混合物中的悬浮物分离出来的方法。
三、分离工程的工艺流程3.1 分离工程的基本流程分离工程的基本流程包括进料、分离、收集和处理废物四个步骤。
进料是将混合物送入分离设备,分离是利用特定的原理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收集是将分离出来的组分进行收集,处理废物是处理分离工程产生的废弃物。
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分离工程的主要目标?A.分离固体和液体B.分离固体和气体C.分离液体和气体D.分离化学物质答案:D2.分离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A.蒸馏B.结晶C.萃取D.过滤答案:A3.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固体分离工程?A.沉淀B.离心C.过滤D.萃取答案:D4.分离工程的主要原理是根据物质的什么性质进行分离?A.化学性质B.物理性质C.生物性质D.机械性质答案:B5.下列哪个设备不属于分离工程中常用的设备?A.蒸馏塔B.过滤器C.离心机D.反应釜答案:D二、填空题1.分离工程的目的是将不同物质进行_______。
答案:分离2.常用的固体分离方法有________、过滤等。
答案:沉淀3.蒸馏是根据物质的_______性质进行分离的。
答案:沸点4.离心技术是利用物质的_______差异进行分离的。
答案:密度5.过滤器是用来分离_______和液体的设备。
答案:固体三、简答题1.请简述固体分离工程的常用方法。
答:固体分离工程的常用方法包括沉淀、过滤等。
沉淀是利用物质在溶液中形成固体颗粒的性质进行分离,通过让固体颗粒在溶液中聚集形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将沉淀分离出来。
过滤是通过筛选或者滤纸等材料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这些方法都是根据固体颗粒与液体的物理性质差异进行分离的。
2.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请简要介绍其原理及应用领域。
答:蒸馏是根据物质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蒸馏过程中,将混合物加热至沸腾,液体中的成分会根据其沸点的高低逐渐蒸发出来,然后通过冷凝器将蒸汽冷却成液体,从而分离出不同组分。
蒸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药品工业、食品加工等领域,例如在石油炼制中用于分离原油中的不同馏分,制药过程中用于提取药物中的纯净成分等。
四、解答题请根据你对分离工程的理解,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
1.为什么需要进行分离工程?答:分离工程是为了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进行分离,以便获取纯净的物质或者提取其中有用的成分。
分离工程复习题第一部分 填空题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熵减过程)。
2、衡量分离过程的难易程度用(分离因子)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的是(固有分离因子)3、分离因子表示任意分离过程所达到的(分离程度),其定义为(1122//i j s ij i j x x x x α= )。
4、分离剂可以是(能量分离剂ESA )或(物质分离剂MSA ),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
5、固有分离因子是根据(汽液相平衡)来计算的,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级效率)来表示。
6、分离技术的特性表现为其(重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7、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分离剂)来达到分离目的。
8、分离剂可以是(能量)或(物质),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
9、若分离过程使组分i 及j 之间并没有被分离,则(,1s i j α=)10、可利用分离因子与1的偏离程度,确定不同分离过程的分离的(难易程度)。
11、工业上常用(分离因子)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固有分离因子)12、对单相物流的独立变量数为(C+2),对相平衡物流的独立变量数为(C+2).13、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汽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
相平衡的条件是汽液两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14、根据泡点,露点的概念,精馏塔塔顶温度即为对应的汽相组成的(露点),塔釜温度即为对应塔釜液相组成的(泡点)。
15、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D B T T T >>或(/)1i i z K >∑和1i i K z >∑同时成立)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物料平衡、相平衡和摩尔分率加合式)计算求出其平衡气液组成。
16、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17、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18、非清晰分割法假设各组分在塔内的分布与在(全回流)时分布一致。
思考题第一章1、说明分离过程与单元操作的区别2、什么是绿色分离工程,实现的途径及的研究进展绿色分离工程是指分离过程绿色化的工程实现。
分离过程绿色化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对传统分离过程进行改进、优化,使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甚至于没有;即对传统分离过程的绿色化主要是对过程(如蒸馏、干燥、蒸发等)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充分考虑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以环境影响最小(或无影响)为目标,进行过程集成。
二是开发及使用新型的分离技术,如膜分离技术、分步结晶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等。
及的研究进展针对其他各种环境影响量化评价方法的缺陷,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环境影响评价量化评价方法——绿色指数法。
该方法从两方面考虑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一是在流程级别上,环境影响评价指数表达法的开发/选取;另一是在化学物种层次上,环境影响性能指标的选取。
3、说明化工分离技术的特性1)化工分离技术的重要性:化工分离技术是化学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任何化工生产过程都离不开这种技术2)化工分离技术的多样性:由于化工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原料、产品和对分离操作的要求多种多样,这就决定了分离技术的多样性3)化工分离技术的复杂性:化工分离技术的重要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它的复杂性,4、化工分离技术发展的特点1)竞争促进了分离过程的强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设备和新分离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分离效率。
膜分离、超临界萃取等新分离技术也在迅速推广。
剧烈的竞争加速了分离技术发展,促进了分离过程的强化。
2)耦合分离技术引起重视。
由于耦合分离技术往往比较复杂,设计放大比较困难,因此也推动了化工数学模型和设计方法的研究。
3)信息技术推动了分离技术的发展。
分离科学和技术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信息技术和传统化工方法的结合显得十分重要。
信息技术和先进测试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化工多层次、多尺度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4)根据国情,加速分离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总趋势:多样化、精细化、洁净化(环境友好)5 、简述分离过程的集成化反应过程与分离过程的耦合,通过溶质与溶剂中的活性组分发生反应,,提高传质推动力和液相传质系数,从而提高吸收率,降低能耗和设备投资化学萃取:溶质与萃取剂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催化)精馏:反应与精馏结合,提高分离效率;同时,借助精馏手段,提高反应收率,膜反应器:在反应的同时,利用膜的优良分离性能,选择性的脱除产物,从而移动化学反应平衡,提高反应的收率、转化率和选择性萃取结晶:加入有机溶剂使待结晶的无机盐水溶液中的一部分水被萃取出来,促进无机盐的结晶过程,吸附蒸馏:气-液-固三相分离过程,同时利用吸附选择性高、能耗低的优点和蒸馏处理量大、设备较简单、工艺成熟的优点。
分离工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分离工程实验是一门综合性强的高阶实验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分离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本课程面向具有化工、环境、能源等领域相关专业的学生,适合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选修。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分离工程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会运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操作;3. 培养独立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4.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填料塔分离实验a. 实验原理:介绍填料塔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b. 实验步骤:包括填料的选择、实验设备安装、样品处理、数据记录和分析等;c. 实验设备:填料塔分离实验装置、气体流量计、液体收集器等;d. 实验材料:填料、气体、液体等。
2. 实验二:膜分离实验a. 实验原理:介绍膜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b. 实验步骤:包括膜的清洗、膜组件的安装、样品处理、数据记录和分析等;c. 实验设备:膜分离实验装置、压力表、真空泵等;d. 实验材料:膜组件、样品等。
四、实验要求1. 学生需提前预习实验相关资料,熟悉实验原理和方法;2.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3. 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4. 团队协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五、总结分离工程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分离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培养独立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同时,本课程还涉及到化工、环境、能源等领域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本课程对于学生未来的科研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分离工程课程分离工程课程是工程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分离工程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课程目标分离工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分离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分离工程设计、操作、优化和控制的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熟悉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常用设备,了解不同分离工程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能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二、课程内容分离工程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分离设备的分类和工作原理、分离过程的控制与优化、分离工程的设计方法等。
具体而言,课程将涉及蒸馏、吸收、萃取、析出、结晶、脱水等分离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学生将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离设备、进行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参数的调整,以达到预期的分离效果。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分离工程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同时,学生还将参与实验操作和实际工程项目的模拟练习,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实践应用分离工程课程的实践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实习:学生将有机会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参与分离工程的设计、操作和优化,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工程案例,学生可以了解分离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和问题,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科研项目:学生还可以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深入了解分离工程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为工程的创新和进步做出贡献。
分离工程课程是工程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它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分离工程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分离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分离工程设计、操作、优化和控制的能力。
此外,课程还注重实践应用,通过工程实习、案例分析和科研项目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分离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分离过程是将混合物分成 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操作。
2、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写上字母即可)超滤属于 、 过程;沉降属于 ;共沸精馏属于 、 过程。
(A. 平衡分离 B. 传质分离 C. 机械分离 D. 速率分离)
3、膜分离的推动力可以是 、 或 。
4、宽沸程混合物闪蒸的热衡算更主要地取决于 ,因此将热衡算放在 循环中。
5、相平衡状态下,从热力学上看,整个物系自由焓处于 ;从动力学来看,相间 。
6、化学工业中最常使用的结晶技术是 和 。
7、MESH 方程分别指 ; ; ; 。
在BP 法中用M 、E 方程求解 。
8、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时,活度系数法计算相平衡常数的简化形式是 。
9、液液平衡的分离因子又称为 。
10、相平衡指的是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着 而 的状态。
二、单项选择题
1、气液平衡的分离因子又称为( ) A. 相对挥发度 B. 分配系数
C. 相对选择性
D. 回收率
2、根据图中恒浓区(阴影部分)的位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NK 为分配组分,LNK 为非分配组分;
B. HNK 为非分配组分,LNK 为分配组分;
C. HNK 为分配组分,LNK 为分配组分;
D. HNK 为非分配组分,LNK 为非分配组分;
3、公式V
i L i i f f K / 适用于下面哪种情况?( )
A. 汽相为理想溶液,液相为理想溶液;
B. 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理想溶液;
C. 汽相为理想溶液,液相为非理想溶液;
D. 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
N表示()
4、在设计变量中,e
a
A.装置设计变量数
B. 单元固定设计变量数
C.单元可调设计变量数
D. 装置固定设计变量数
5、HNK表示()
A.分配组分
B.重关键组分
C. 重非关键组分
D. 轻非关键组分
6、液液平衡的分离因子又称为()
A. 相对挥发度
B. 分配系数
C. 相对选择性
D. 回收率
7、分离丙酮-甲醇的共沸物,加入下面哪种物质可使的丙酮成为轻组分?()
A. 水
B. 乙酸甲酯
C. 正己烷
D. 乙醚
8、图Ⅰ中的汽相浓度变化曲线,描述的是图Ⅱ中的哪个区域?()
A. 属于1区
B. 属于3区
C. 属于4区
D. 属于6区
三、判断题
1、在共沸精馏中,共沸剂的加入量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必须根据物料平衡严格控制。
( )
2、物理吸收过程的吸收热,对理想溶液来说就等于溶解热。
( )
3、在用焓做换热器热量衡算时。
不同组分焓值的基准态可以不相同。
( )
4、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塔内会出现恒浓区,同样在最少理论板下操作塔内也会出现恒浓区。
( )
5、对于萃取精馏塔,在溶剂回收段,原溶液中各个组分的分离作用仍很大。
( )
6、所谓最低共沸物,是指共沸物的沸点温度比构成共沸物中任一组分的沸点温度都低。
( )
四、名词解释
1、分离媒介:
2、萃取精馏
五、简答题
1、如何核实闪蒸问题?(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
2、画出萃取精馏的流程简图,指出萃取剂的加入位置,并说明原因?
3、请将萃取精馏与共沸精馏相比较,说明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4、恩特伍德公式用于计算什么参数?它的假设条件是什么?当简单精馏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时,当轻重组分均为分配组分和均为非分配组分两种情况下,塔内恒浓区的位置分布情况。
5、在萃取精馏中,溶剂选择的工艺要求有哪些?
6、试描述“逆行精馏” 效应,实际操作中如何减弱或消除?
7、萃取精馏流程中,溶剂加入口如何确定?解释原因。
8、某厂一多组分精馏塔,正常操作时塔顶底产品都合格,乙班接班后操作两小时分析发现塔顶产品不合格,请你告诉操作工如何调节操作参数?
9、非均相催化反应精馏的定义是什么?利用非均相催化反应精馏进行反应与固定床反应器相比有什么优点?
10、物理吸收过程与精馏相比,传质特点是什么?吸收塔内气液相浓度和温度如何变化?
六、综合题
1、设计一个脱乙烷塔,从含有6个轻烃的混合物中回收乙烷,进料组成、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和对产物的分离要求见下表。
求所需最少理论板数及全回流条件下馏出液和釜液的组成。
提示:
平均)()(αlg lg ⎥⎦⎤⎢⎣⎡=B A m w d w d
N
m
N r i r w d w d )(,i α)()(= 2、已知甲醇-丙酮在不同压力下均能形成共沸物,常压下,共沸物组成为含甲醇46%(mol),而1.1MPa 下,共沸物组成变化为含甲醇62%(mol),当进料中甲醇含量大于62%(mol)时,请判断常压塔与高压塔的塔序,并画出相应的T-x-y 图和流程示意图。
3、某原料含有A 、B 、C 、D 和E 五个组分。
已知αA >αB >αC >αD >αE 其中E 的含量很高,B 与C 最难分离。
试设计一个合理的精馏分离塔序,画出流程示意图,将各组分分为纯组分。
《分离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组成互不相同
2、B、D ,C ;A、B。
3、压力差、浓度差或电位差
4、温度,外层
5、最小状态;表观传递速率为零。
6、溶液结晶、熔融结晶
7、M-物料平衡方程;E-相平衡方程;S-摩尔分率加和式;H-焓平衡方程(热量平衡)。
液相组成x 。
8、K i=γi P i s/P 。
9、相对选择性。
10、物理平衡,共存。
二、单项选择题
1、A;
2、A;
3、A;
4、C;
5、C;
6、C;
7、A;
8、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名词解释
1、分离媒介:包括能量媒介和物质媒介。
能量媒介指传入或传出系统的热,输入或输出的功。
物质媒介能与混合物中的一相或几相部分互溶或完全互溶,使其能被分离。
2、萃取精馏:加入的新组分不与原溶液中的任一组分形成共沸物,而其沸点又较原有的任一组分高,从釜液离开精馏塔。
这种特殊精馏被称为萃取精馏。
五、简答题
1、核实闪蒸问题:方法1.分别计算闪蒸压力下进料混合物的泡点温度和露点温度,核实进料温度在两者之间。
方法2.分别假设闪蒸温度为进料混合物的泡点温度和露点温度,用相应的方程核对,只有在∑K i Z i>1、∑Z i/K i>1同时成立时,混合物才处于两相区。
2、萃取精馏溶剂加入位置的确定:为了使塔内维持较高的溶剂浓度,溶剂的加料口一定位于进料板之上,但需要与塔顶保持7~8块塔板,起回收溶剂的作用,这一段称溶剂回收段。
原因:溶剂的沸点比被分离组分高,为了使塔内维持较高的溶剂浓度,溶剂的加入口一定要位于进料板以上。
但需要与塔顶保持有若于块塔板,起回收溶剂的作用。
1:萃取精馏塔 2:溶剂回收塔
3、萃取精馏与共沸精馏的比较:相同点:都是加入溶剂改变原溶液的相对挥发度,使其可以用精馏方法分离。
不同点:可供选择的共沸剂数目远不及萃取剂多;共沸剂从塔顶蒸出,萃取剂从塔底出,因此消耗能量多;共沸精馏受组成限制,操作条件比较苛刻,萃取精馏可在较大范围变化,操作比较容易。
4、恩特伍德公式用于计算最小回流比。
它的假设条件是:塔内汽相和液相均为恒摩尔流率;各个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均为常数。
5、在萃取精馏中,溶剂选择的工艺要求有:溶剂与被分离物系有较大的相互溶解度;溶剂在操作中是热稳定的;与混合物中任何组分不发生化学反应;溶剂比不得过大;无毒、不腐蚀、价格低廉、易得等。
6、精馏塔的作用是使轻、重关键组分的摩尔分率比从再沸器中的最低值提到冷凝器中的较高值,接近最小回流比下操作时,在进料板上下区域会出现随蒸汽逐级上升,此比值反而下降,及精馏成果被抵消的情况,称为“逆行精馏”效应。
提高回流比或改变进料位置均可以减弱或消除该效应。
7、因为溶剂的沸点比被分离组分高,为了使塔内维持较高溶剂浓度,溶剂加入口一定要位于进料板之上,但需要与塔顶保持有若干块塔板,起到回收溶剂的作用,称为溶剂回收段。
8、所谓塔顶产品不合格,是指塔顶馏出物中重组分含量较多。
因此,可以通过适当加大回流量或适当降低塔釜操作温度进行调节。
9、非均相催化反应精馏,即将催化剂填充于精馏塔中,它既起加速反应的催化作用,又作为填料起分离作用。
优点:
1).对于受平衡制约的反应,采用催化精馏能够大大超过固定床的平衡转化率。
2).由于精馏作用移出物系中较重的污染物,使催化剂保持清洁,延长了催化剂的寿命。
10、物理吸收过程是气相分子向液相的单方向分子扩散和传质过程。
吸收塔内从塔顶到塔釜,气、液相浓度都是上升的,温度也是上升的。
六、综合题
1、取100摩尔进料为基准,组分
2、3分别为轻、重关键组分,按清晰分割假设物料数据,之后验证。
最小理论板数为6.805块。
2、T-X-Y 相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