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消毒机理
- 格式:docx
- 大小:16.82 KB
- 文档页数:2
naclo溶液的消毒原理
NACLO溶液的消毒原理主要是由于其所含的次氯酸根离子(ClO-)具有强氧化性。
在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能与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内的酶、蛋白质等有机物发生反应,进而破坏其结构和功能,从而实现消毒的作用。
具体来说,次氯酸根离子与细菌和病毒的细胞膜发生反应时,会导致细胞膜的脂质氧化、破坏,并改变细菌和病毒蛋白质的结构,从而破坏其生物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进而导致其死亡。
此外,次氯酸根离子还能与细菌和病毒内部的酶、蛋白质等有机物发生反应,使其失去活性、光泽和功能。
它可以破坏微生物的DNA和RNA,导致其遗传物质的变性和断裂,从而无法进行正常的代谢和复制,最终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因此,NACLO溶液通过次氯酸根离子的强氧化性,可以有效
地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酶、蛋白质等重要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实现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消毒作用。
1.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次氯酸钠分子式:NaCIO分子量: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左右。
(1 )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PH 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 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二氧化氯消毒原理二氧化氯分子式:CIQ,分子量: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含氯消毒剂中唯一的高效消毒灭菌剂,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1、高效、强力。
在常用消毒剂中,相同时间内到同样的杀菌效果所需的CIO2浓度是最低的。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1 、次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如何?次氯酸钠溶液为什么是消毒液?(即为什么有消毒灭菌的特性)?次氯酸钠分子式:NaC10,分子量:74.44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0.12-1.5% 左右。
一般由电解冷的稀食盐溶液或由漂白粉与纯碱作用后小滤去碳酸钙而制得。
(1)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R-NH-R+HC10-RNC+H2O(细菌蛋白质)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而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NAC10+H2O-NAOH+HC10所以说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 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次氯酸钠使用范围及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含氯消毒液推荐用量药液用量消毒时间消毒对象余氯要求有效氯次氯酸钠饮用水(河、井、塘30min0.01-0.06ml/L1-6mg/L0.3-0.5mg/L水)50-200mg/L医院污水1-1.5h0.5-0.2ml/L4-8mg/L1700mg/L浸2h200-400 ml/L粪便20-40g/kg浸2h-40-50ml/L尿液4-5g/L1.5-3.0ml/L150-500mg/L 水-3.5min餐具茶具水3.0-5.0ml/L300-500mg/L 水便器2h-水呕吐物100-200ml/kg20-30g/kg-2h2h痰液100-1500ml/kg 10-15g/kg-喷洒、擦3.0-5.0ml/L-水300-500g/L墙壁宅表面拭水喷洒、擦3.0-5.0ml/L地面水300-500g/L-拭水1.5-3.0ml/L150-300mg/L 1h水浸制作冷饮用具-水1.0-10.0mg/L 吨10-100ml/ 水30min0.3-0.5mg/L游泳池水1.0-2.0ml/L水擦拭浸泡浴盆100-200mg/L水0.1-0.2ml/L浸2-3min水水果蔬菜10-20mg/L水0.1-1.5ml/L浸2-3min水牛奶瓶罐100-200mg/L 水。
次氯酸钠漂白原理次氯酸钠(NaClO)是一种常用的漂白剂,它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次氯酸钠的漂白原理是通过氧化作用来去除物质表面的颜色,下面将详细介绍次氯酸钠的漂白原理。
首先,次氯酸钠在水溶液中能够释放出活性氯,这种活性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当次氯酸钠溶液与物质表面接触时,活性氯会与物质中的色素分子发生反应,将色素分子中的双键或芳环结构打断,使其失去吸收光线的能力,从而达到漂白的效果。
其次,次氯酸钠的漂白原理还涉及到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有机物中的双键、羟基、醛基等易受氧化的官能团在次氯酸钠的作用下会发生氧化分解,从而破坏有机物的结构,使其失去颜色。
这种氧化分解作用也是次氯酸钠实现漂白效果的重要原理之一。
此外,次氯酸钠的漂白原理还与其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有关。
次氯酸钠能够破坏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细胞膜和蛋白质,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在漂白过程中,次氯酸钠不仅能够去除物质表面的色素,还能够消除物质表面的微生物,保持物品的洁净和卫生。
总的来说,次氯酸钠的漂白原理主要包括活性氯的氧化作用、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以及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这些原理共同作用下,使得次氯酸钠成为一种高效的漂白剂,广泛应用于纺织品、造纸、食品加工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便利和美好。
通过对次氯酸钠漂白原理的深入了解,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还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漂白效果,保证物品的清洁和卫生。
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利用次氯酸钠的特性,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支持和保障。
次氯酸钠的漂白原理不仅是一种化学现象,更是一种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我们应该加强学习和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次氯酸钠杀菌的方程式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种常见的杀菌剂——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等领域中的消毒杀菌中。它的化学式为NaClO,是一种常见的次氯酸盐。 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机理是什么呢?首先,次氯酸钠本身具有氧化性,能与细菌、病毒等生物体内的大量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脂肪酸)反应,导致它们的原始结构遭到破坏。其次,次氯酸钠能促使细菌细胞膜破裂,破坏细菌细胞原本的物质交换机制,导致细胞死亡。最后,在一定浓度下,次氯酸钠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从根本上防止了微生物的繁殖和再生。 次氯酸钠杀菌的方程式如下: 2 NaClO + 2 HCl → 2 NaCl + Cl2 + H2O 这个方程式的意思是,在酸性条件下,次氯酸钠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Cl2)、氯化钠(NaCl)和水(H2O)。在这个过程中,盐酸起到催化作用,加速了次氯酸钠的分解。 那么,次氯酸钠适用于哪些杀菌场合呢?次氯酸钠可以用于医院、公共场所、厨房、水处理等领域中的消毒杀菌。在医疗领域中,次氯酸钠可用于外科手术、医院感染控制等方面。在公共场所中,次氯酸钠可以用于大型设施(如游泳池、图书馆等)和公共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等)等地方的消毒杀菌。在厨房领域中,次氯酸钠可以用于餐具、厨具、水果蔬菜等的消毒杀菌。在水处理领域中,次氯酸钠可以用于自来水、池塘、河流等水源的消毒杀菌。 当然,使用次氯酸钠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次氯酸钠应在指定的时间内使用,并按照指定的剂量进行调配。其次,次氯酸钠应在光照、高温等条件下避免直接接触,以免影响杀菌效果。最后,使用次氯酸钠时需要做好人员防护措施,避免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综上所述,次氯酸钠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消毒杀菌剂,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我们在使用次氯酸钠时需要注意相关事项,以确保杀菌效果和人员安全。
次氯酸钠与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消毒应用中的对比1.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次氯酸钠分子式: NaC1O,分子量: 74.4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 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 0.12-1.5%左右。
(1)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PH:PH 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 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 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 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⑤水的硬度:水中的 CA+、 MG+ 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二氧化氯消毒原理二氧化氯分子式: ClO 2,分子量: 67.45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含氯消毒剂中唯一的高效消毒灭菌剂,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次氯酸钠漂白原理和二氧化硫次氯酸钠(NaClO)是一种常用的漂白剂,可以用于纸浆、纺织品、食品加工等多种领域的漂白和消毒。
其漂白原理主要涉及次氯酸的氧化性质和次氯酸钠的溶解性。
次氯酸(HClO)是次氯酸钠在水中的离解产物,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当次氯酸溶液与有色物质接触时,次氯酸上的氯原子可以与有色物质中的不饱和键或一些化学基团发生氧化反应,将有色物质转化为无色物质,实现漂白的效果。
次氯酸钠的溶解也是漂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次氯酸钠在水中离解成次氯酸和钠离子,次氯酸在水中的离解程度较高,能够更好地与有色物质接触,使得漂白效果更好。
此外,次氯酸钠的碱性有助于加快有色物质上的有害物质的去除,进一步提高漂白效果。
二氧化硫(SO2)也是一种常用的漂白剂,常用于纺织品、食品加工等领域。
其漂白原理主要涉及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质和二氧化硫与色素分子之间的作用。
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将一些有色物质中的氧化基团还原为无色物质。
它的还原性来自于其分子结构中的硫原子,硫原子能够向有色物质中的氧化基团提供电子,使得有色物质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实现漂白效果。
二氧化硫与色素分子之间的作用还涉及到二氧化硫分子与色素分子之间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二氧化硫分子与色素分子之间的物理吸附是通过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或静电作用而形成,使得二氧化硫分子与色素分子紧密地接触在一起。
化学吸附是指二氧化硫分子与色素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常发生在有色物质中的化学基团上,使得有色物质与二氧化硫分子形成共价键或配位键,从而使有色物质发生变化,实现漂白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次氯酸钠和二氧化硫都是常用的漂白剂,但它们的适用范围和漂白效果略有不同。
次氯酸钠主要适用于纸浆、纺织品等领域的漂白和消毒,而二氧化硫主要适用于食品加工、纺织品等领域的漂白。
此外,次氯酸钠由于其氧化性较强,对一些有机物可能会产生副反应,因此在实际应用时需注意漂白条件的控制。
1、次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如何?次氯酸钠溶液为什么是消毒液?(即为什么有消毒灭菌的特性)?次氯酸钠分子式: NaC10,分子量: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左右。
一般由电解冷的稀食盐溶液或由漂白粉与纯碱作用后小滤去碳酸钙而制得。
(1)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R-NH-R+HC10-RNC+H2O(细菌蛋白质)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而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NAC10+H2O-NAOH+HC10所以说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 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 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 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⑤、水的硬度:水中的 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次氯酸钠使用范围及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含氯消毒液推荐用量消毒对象药液用量消毒时间余氯要求次氯酸钠有效氯饮用水(河、井、塘水)医院污水1700mg/L 4-8mg/L 粪便200-400 ml/L 20-40g/kg 浸 2h尿液40-50ml/L 4-5g/L 浸 2h -餐具茶具水150-500mg/L 水-便器水300-500mg/L 水2h -呕吐物100-200ml/kg 20-30g/kg 2h -痰液100-1500ml/kg 10-15g/kg 2h - 墙壁宅表面水300-500g/L 水喷洒、擦拭- 地面水300-500g/L 水喷洒、擦拭- 制作冷饮用具水150-300mg/L 水浸 1h - 游泳池水10-100ml/ 吨水30min浴盆水100-200mg/L 水擦拭浸泡水果蔬菜水10-20mg/L 水浸 2-3min牛奶瓶罐水100-200mg/L 水浸 2-3min。
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消毒原理亲爱的今天咱们来聊聊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这俩消毒小能手的消毒原理呀。
咱先说说二氧化氯。
这二氧化氯啊,就像是一个超级小卫士,它的消毒能力可强啦。
二氧化氯在消毒的时候呢,它主要是靠自己独特的氧化能力。
你可以把那些细菌啊、病毒啊想象成小坏蛋,二氧化氯就像一个拿着魔法棒的精灵,它的分子会直接冲向这些小坏蛋。
它会和细菌或者病毒表面的一些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就好像把小坏蛋的盔甲给破坏掉一样。
比如说,细菌表面有些蛋白质啊,这对细菌来说就像它们的保护罩,二氧化氯一来,就把这些蛋白质的结构给改变了,让它们没法正常工作啦。
而且啊,二氧化氯这个小卫士还很聪明呢,它不会像有些消毒剂那样,产生很多对咱们人体或者环境有害的副产物。
它在完成消毒任务之后,就会变成一些比较无害的物质,就这么潇洒地走了,不留下很多麻烦事儿。
再来说说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这个家伙也很厉害哦。
它的消毒原理有点像是一场激烈的化学大战。
次氯酸钠在水里的时候呢,会分解出次氯酸根离子和钠离子。
这里面的次氯酸根离子可是关键角色。
它就像一个冲锋陷阵的勇士,会去寻找那些细菌和病毒。
当次氯酸根离子遇到细菌或者病毒的时候啊,它会和细菌或者病毒里面的一些成分发生反应。
特别是细菌里面的酶,酶对于细菌来说就像是它们的小助手,帮助细菌做各种事情,像吃东西啊、繁殖啊之类的。
次氯酸根离子就把这些酶给搞乱了,让细菌没法正常地进行这些生命活动。
而且呢,次氯酸根离子还有很强的氧化性,它可以把细菌的细胞壁给破坏掉。
你想啊,细菌的细胞壁就像是它们的房子,房子被破坏了,细菌就没地方躲啦,只能被消灭掉。
这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虽然都是消毒剂,但是它们也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二氧化氯消毒的时候比较温和,对很多东西都比较友好,像是一些比较精密的仪器设备,如果用二氧化氯消毒的话,就不太容易把仪器给弄坏了。
而次氯酸钠呢,消毒能力也很强,不过它可能会有点“小脾气”,要是使用不当的话,可能会对一些东西有腐蚀作用。
次氯酸钠说明
1、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0.12-1.5%左右。
(1)理化性质
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
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而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
所以说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
①、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
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⑤、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和漂白剂,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以下是次氯酸钠的主要药理作用总结:
1.消毒作用:次氯酸钠是一种强效的消毒剂,能够杀灭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
物,从而预防和治疗感染疾病。
2.漂白作用:次氯酸钠具有强大的漂白能力,可用于去除污渍和漂白物体,例如在牙科中
用于牙齿漂白。
3.抗菌作用:次氯酸钠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对多种致病菌具有杀菌作用,可用于
治疗皮肤感染和创伤。
4.抗炎作用:次氯酸钠可以减轻炎症反应,通过清洁和消毒创伤表面,促进创伤愈合。
5.漱口作用: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口腔护理,具有杀菌和消炎作用,可减少口腔感染和口
臭。
6.消毒剂作用:次氯酸钠可用于消毒水、游泳池水等的处理,有效杀灭水中的微生物,保
持水质清洁和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次氯酸钠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正确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在使用次氯酸钠时,请遵循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使用。
次氯酸钠溶液消毒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次氯酸钠溶液消毒的那些事儿。
你知道吗,次氯酸钠溶液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卫士,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呢!它为啥能消毒呀?这就好比是一场激烈的战斗。
次氯酸钠溶液里的那些成分啊,就像是一群勇敢的战士,它们看到那些可恶的细菌、病毒啥的,就毫不留情地冲上去,和它们展开一场殊死搏斗。
那些细菌病毒还以为自己能逍遥法外呢,没想到次氯酸钠溶液的战士们这么厉害,三下五除二就把它们给消灭掉啦!你想想看呀,我们平时接触的好多东西都可能藏着细菌呢,比如我们经常摸的门把手、桌子椅子啥的。
要是没有次氯酸钠溶液来帮忙消毒,那这些细菌不就越来越猖狂啦?那我们不就容易生病了嘛!那怎么用次氯酸钠溶液来消毒呢?这可得注意啦!不能随随便便就倒上去。
就像你要给花浇水,也得注意水量和方法呀,不然花不就被你浇死啦?用次氯酸钠溶液也一样,得按照合适的比例来调配。
要是太浓了,可能会对我们的东西造成损害,要是太稀了,那消毒效果可能就不好啦。
还有哦,在使用的时候可得小心,别弄到自己身上啦。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要是不小心弄眼睛里或者皮肤上,那可不得了呀!所以呀,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戴上手套呀、口罩呀啥的。
哎呀,你说这次氯酸钠溶液是不是很神奇呀?它能把那些我们看不见的敌人都给消灭掉,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全、更健康。
咱可不能小瞧了它呀!咱再说说它的广泛应用吧。
在医院里,那可是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呢。
医生们用它来给病房、医疗器械消毒,这样就能保证病人不会受到更多的细菌感染啦。
在学校里,也得靠它来给教室、操场啥的消毒呀,不然那么多孩子在一起,多容易生病呀。
还有我们家里,也可以用它来消毒呀,时不时地给家里来个彻底的清洁消毒,多放心呀!总之呢,次氯酸钠溶液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有了它,我们就像是多了一层保护盾。
我们可得好好利用它,让它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呀!大家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次氯酸钠溶液哦,它的作用可大着呢!。
次氯酸钠杀菌消毒机理
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结构为,化学式为NaClO,是钠
的次氯酸盐。次氯酸钠是强氧化剂,也是一种广谱高效消毒药,是各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含
氯消毒剂之一,可广泛应用于人畜医疗卫生防疫,如饮用水消毒、疫源地消毒、污水处理、
畜禽养殖场消毒,尤其适合中型以上养鸡场的常规防疫,带鸡消毒,鸡舍、孵化厅以及笼
体器具的消毒。
次氯酸钠的消毒机理与液氯完全一致,ClO-离子在水中低pH时,产生HCIO杀灭病菌。
次氯酸钠液体投入水中,瞬时水解形成氯酸和次氯酸根,反应式如下NaClO+H2O=HC1O+NaOH,
因次氯酸是很小的中性分子,不带电荷,能迅速扩散到带负电的菌(病毒)体表面,并通过
细菌的细胞壁,穿透到细菌内,次氯酸极强氧化性破坏了菌体和病毒上的蛋白质等酶系统,
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 还有一说,次氯酸钠溶液主要杀菌成分为次氯酸,并能分解形成新
生态氧,其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上的蛋白质等物质变性,产生的氯离子显着改变细菌和病
毒体的渗透压,从而致死病原微生物。
与液氯消毒相比,次氯酸钠消毒工艺运行方便,基建费用低。日本新建的城市污水处
理厂一般都采用NaCIO消毒工艺,老处理厂绝大部分已经或正在由液氯消毒改为次氯酸钠
消毒。其理由是两种方法的基建费用、直接运行费用(主要是药费)和设备维护费用之和基
本相当,但次氯酸钠方法具有运行方便和安全等突出优点。
二、次氯酸钠使用注意事项
1 . 使用次氯酸钠消毒要选用适宜的杀菌浓度,谨防进入“浓度越高效果越好”的误区,
因为高温、高浓度可使其迅速衰减,影响消毒效果;
2 . 使用次氯酸钠消毒受水的pH值影响,pH值越高,其消毒效果越差;
3 . 次氯酸钠不宜长时间贮存。受光照、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有效氯容易挥发,现配现用,
能够有效地提高消毒效果。
4 . 使用次氯酸钠消毒,要清除物件表面上的有机物质,因为有机物可消耗有效氯,降低
消毒效果。
5 . 次氯酸钠对金属等有腐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防腐安全。
6. 次氯酸钠是由NaOH和C12反应生成的,反应式如下:NaOH+C12→NaCIO+NaCI+H20需要注
意的是,注意氯气溶于热而且浓的氢氧化钠溶液不会产生次氯酸钠,而会生成氯化钠,氯
酸钠及水: 3Cl2 + 6NaOH → 5NaCl + NaClO3 +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