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有关情况说明
- 格式:ppt
- 大小:236.00 KB
- 文档页数:12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工作总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工作总结一、工作目标和任务我作为一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负责统计工作,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本单位相关数据信息。
此外,还需要处理各级领导交办的统计工作任务,以及配合其他部门进行数据共享和协调工作。
二、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在过去的一年中,本团队的统计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并能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单位提交相关报告和材料。
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采集全年本单位数据,编制年度统计报表;定期更新行业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开展数据调研,发现并解决数据收集、管理与分析的问题等。
三、工作难点及问题本单位在统计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难点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 数据来源不明确:部分数据收集来源分散、线上线下不统一,导致数据收集不完整、出现重复、差错、不准确等问题。
2. 数据质量较低:各部门提供的数据质量有高有低,其中大多数数据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标准,很多数据的更新速度比较慢,不能及时反应最新的市场动态和复杂情况,存在一定偏差,增加了数据收集和分析的难度。
3. 数据分析不充分:有些数据只能从局部的数值分析,而没有对更深层次的趋势、表现和影响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如导致长期未能发现市场变化趋势和机会。
四、工作质量和压力本团队在统计工作中,确保了数据安全性和准确性,定期发布了各种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获得了单位领导的充分肯定。
虽然工作比较繁忙,但团队成员通过分工合作,总体完成情况较好。
同时,工作中也面临了一定的压力,如工作量大、数据复杂、时间紧迫等因素造成工作质量和速度的影响,但团队成员很好地规避和避免了这些压力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五、工作经验和教训在统计工作中,我们探索了一些新的方法和路径,如不断完善和更新数据收集工具、制定统计管理制度、尝试数据共享与开放、加强数据分析与挖掘,这些尝试和实践得到了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广泛认可。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深刻的教训,如未能充分考虑各个环节的一体化、数据异常的处理和纠错机制、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协调和合作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工作总结一、工作内容概述作为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统计工作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等环节。
本次总结将以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为主要方向,总结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问题和收获,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二、数据采集作为统计工作的第一步,数据采集的质量和准确性对后续的工作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主要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数据采集:2.数据收集:根据调查问卷或相关文件,通过电子表格、数据库等工具,将数据进行收集,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三、数据整理在数据采集完成后,下一步就是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类,以便后续的分析和使用。
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排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数据分类:根据数据的性质和用途,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归档,方便后续的分析和查询。
3.数据汇总:将分散的数据进行汇总,形成数据库或报表,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使用。
在数据整理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数据存在格式不统一、冗余数据较多等问题,给后续的数据分析和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此,我将加强对数据的清洗和整理工作,规范数据的格式和排除冗余数据,提高数据整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统计工作的核心环节,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1.数据趋势:通过对一段时间内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出数据的变化趋势,为后续的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2.数据关联:通过对数据之间的关系和相关性进行分析,找出数据之间的关联和影响,为后续的决策提供依据。
3.数据挖掘: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发现其中的价值和潜在机会,提供决策参考。
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分析方法和工具的运用上还有待提高,无法充分发挥数据的潜力和价值。
2014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有关要求今年统计报表的基本情况及填报的有关要求一、今年统计报表与去年的不同点:今年统计报表比去年增加了1张表,大表一共11张,小表总共24张表,内容没有什么变化。
此外,今年主要指标解释中对个别信息点的解释更加全面,大家可以详细阅读理解。
二、填报统计报表方法:“先横项后纵项,先分项后总项,先小计后合计,先试填excel表后填数据表,先审核后上报”。
请大家,特别注意要“先审核后上报”,一是上报数据前须通过逻辑审核和合理审核,确保数据准确、真实,符合统计报表逻辑关系;二是要认真核对检查,避免出现问题,特别是表间关系和表内关系的问题。
三、各报表统计要点。
(一)ps1事业单位基本情况1、就填报单位的范围来说,事业单位、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和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都要填ps1表,而且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和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除了填写ps1表第四行和第五行外,还要填写涉及人员指标的22至26列。
也就是说,ps1表中,第1至21列与第6至26行相交的这些空格,只有非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才填写。
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也不填写甲栏分行业、系统、层次情况注意:事业单位以自治区公务员局批准参公登记的正式文件为准,凡是纳入参公管理的都作为参公单位统计。
2、就填报的人员范围来说,本统计表也就是本表说的第22列,本单位从业人员总数是指在册正式人员数加临聘人员数加劳务人事派遣人数。
另外,对于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本套表中的机关单位从业人员总数、编制数量、在册正式工作人员、劳务人事派遣人员、退休人员数都是与工勤人员有关的数字,并不是指单位所有人员。
大家特别注意,机关工勤人员与机关服务类单位中的工勤人员是两个概念。
比如人社厅的机关服务中心是事业单位,其中的工勤人员就是应该统计到事业单位(机关服务类单位)当中来,而除此之外厅机关单位还有一部分工勤人员,他们则应该统计到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当中来,这俩部分在管理制度、工资制度等方面是有区别的,千万不能混淆。
关于填报2011年事业单位工作
人员统计报表的补充说明
一、关于PS2表的补充说明
1、“上年末总数”一栏中各个项目的数量应与去年的统计有关数据保持一致。
2、“本年末实有数”中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应按照今年的口径进行统计,兼职人员在两个数据中都应统计。
由于统计兼职情况出现的“本年度增加”,应统计在“其他”项目中,同时,“应有数与实有数之差”只允许出现由于兼职统计出现的数字。
3、将原指标解释关于本年度增加中的其他“……包括留学归国人员、其他单位整建制转入、落实政策等”修改为“其他单位整建制转入等”。
主要考虑:留学归国人员也应通过公开招聘,纳入公开招聘统计项;落实政策人员纳入“政策性安置”统计。
二、关于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报表填报
按照统计报表制度规定,仍列入本次统计。
填报的范围和口径与2010年相同,填入管理人员相关的表,包括: PS1-PS4,PS12-PS14,附表1、附表2,共9张表。
三、关于专技人员在管理岗位(“双肩挑”)人员的统计
1 / 2
在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中都要统计,但在PS12表、附表1、附表2中只统计在管理人员中。
四、关于附表的填报
(一)附表1的填报。
按照编办批复的单位行业属性进行归类填报。
(即按照行业属性相似或近似进行归类统计)。
(二)附表2的填报。
按照教育部的一级学科设置,按工作人员所在岗位可归入的学科类型进行统计。
2 / 2。
2009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计报表(RW)说明和指标解释一、人社统RW表总体功能和要求(一)总体功能人社统RW1-12号表统计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劳动工资计划管理所涉及到的各法人单位的全部职工。
调查各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总额、平均工资、工龄等情况。
表中共有四种颜色的区域。
“白色”区域为填报区域;“橙色”区域为重点审核的填报区域,如要填报,需附情况说明;“蓝色”区域为自动生成区域;“灰色”区域为不能填报区域。
(二)总体要求1.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管理的需要,职工工资关系在哪个单位,就由哪个单位按2009年12月31日担任的职务、聘用岗位进行统计。
担任两种以上职务的,按执行工资标准所对应的职务层次统计。
2.统计数字截止时间:2009年12月31日3.上报要求⑴领导签字、加盖公章报表要经单位领导审批签字、加盖公章后上报。
⑵电子件、纸质件同时上报将汇总表数据的电子文件、打印件(A4纸型)和统计分析及填报说明各两份报送县教委人事科517室。
请注意保密,采用专用U盘报送,不得在连接互联网的电脑上操作和传送数据、文件。
⑶认真审核、按时上报各单位在填写完成后,要组织业务骨干对各项数据、表间逻辑关系进行认真审核,确保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各单位请于2010年2月5日前上报。
二、人社统RW1号表口径只统计我县机关正式职工人数和工资情况(不包括临时人员)。
(一)甲栏(竖栏)1、“层次”栏(甲3至甲8)(含工勤人员)“县(市、区)”甲7栏填写县级部门及所属单位;“乡(镇)”甲8栏填写区、县所属的乡(镇)及所属单位。
2、“职务”栏(甲9至甲22)(不含工勤人员)甲9至甲22栏填写机关公务员,机关公务员按执行职务工资对应的各职务层次填写(有1年及以上工龄的试用期人员按确定试用期工资时拟任的职务填写)。
甲22栏“其他人员”仅指新录用公务员中录用前无工龄且2009年12月31日执行试用期工资的人员。
(二)乙栏(横栏)1、乙1 “单位个数”栏:是指填报本报表机关法人单位的个数。
××(单位)二○一四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年报填报说明(提纲)××(单位)(一)统计范围方面的变化情况: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总数00人,其中管理人员00人、专业技术人员00人、工勤技能人员00人,较上年增长00人,增长0.0%;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较上年减少00人,减少了0.0%。
2、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地方税务系统、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全省已实行条条统计,其所属事业单位统计的层次归属不变。
(二)各表有关情况的说明第二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情况》1、管理人员“副厅级职务”的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00人,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单位、职务)…“副厅级职务”的学历在“高中及以下”的00人,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单位、职务)…市里副厅级及以上职务00人,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单位、职务)…县里副处级及以上职务的人员00人,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单位、职务)…港澳台及外籍人士00人,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单位、职务)…2、专业技术人员“正高级职务”为“高中及以下”学历的00人,系×××,性别,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出生年月,学历…“正高级职务”为“35岁及以下”的00人,系×××,性别,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出生年月,学历…专业技术人员港澳台及外籍人士00人,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单位、职务)…3、工勤人员高级技师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00人,系×××,性别,单位,类别,出生年月,学历…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需要报名单(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单位及技术等级、任职时间)。
第三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增加、减少情况》1、“政策性安置”项00人,军转干部00人,退役士兵00人…2、本年度增加“其他”项00人,系单位整建制转入00人,单位领导体制变化增加00人,××原因00人…3、本年度减少“其他”项00人,系单位整建制转出00人,单位领导体制变化减少00人,上学00人,提前离岗休养00人,死亡00人,劳动教养00人,判刑00人,××原因00人…4、“本年末实有退休人员总数”00人。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聘任情况统计表》填报说明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本表的登记统计填报工作,由政工负责人牵头,安排专人负责,按照资格证书、聘书、档案、本人“四统一”的原则,认真调查核实,确保情况真实,数据准确。
可在审核原件的基础上,统一使用A4纸型,将资格证书和聘书复印留存,并由本人和材料审核人在复印件上签字,以示负责,作为今后开展工作的基础材料。
凡敷衍了事,弄虚作假,造成报表数据失实,贻误工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本表由各事业单位对聘用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逐一登记,截至2012年8月31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不列入本次统计范围。
本表依据专业技术人员现已取得的最高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填写,不涉及以前取得的较低级别资格,按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顺序排列。
请在认真填报表(一)的基础上,统计填报表(二)。
三、“现任职资格及聘任情况”栏,“现资格名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已取得的最高级别的任职资格,以资格证书上记载的名称为准。
经审批改系列聘任的,填写原资格名称,在“备注”栏注明改系列批准时间及聘任的职务名称。
“取得时间”是指资格证书上标注的评审时间,2010年以后的中、高级资格和2011年的初级资格取得时间,以公布时间(生效时间)为准。
“首聘时间”是指现资格首次聘任职务的时间,如1997.10,1999.6,2010.8等。
“聘任年限”是指现聘任职务年限与以前聘任该职务年限的总和,如:4年,5年等。
其间曾出现未聘或低聘的,应将未聘或低聘时间扣除。
2010年和2011年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只填“现资格名称”和“取得时间”,之后的栏目不填写。
四、“低聘情况”栏目,是指在现资格级别上出现低聘的情况,“聘任职务”是指低聘的职务名称。
无低聘情况的,在“低聘年限”栏填写“无”。
五、“未聘情况”是指在现资格级别上出现未聘的情况。
无未聘情况的,在“未聘年限”栏填写“无”。
六、本表所有年限均指实足年限。
2017年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年报填报说明第一篇:2017年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年报填报说明2017年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年报填报说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级各部门、相关事业单位:现将2017年度中央在川事业单位人才资源统计和全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年报的具体填报要求简要说明如下,供参考。
一、关于中央在川事业单位人才资源统计报表中央在川事业单位人才资源统计报表与去年相比,指标、逻辑关系等都没有变化,仍按单位法定驻地由各市(州)负责填报,填报要求与去年一样。
填报时注意:(一),中央在川事业单位人才资源统计的口径为在册正式工作人员。
(二),高技能人才资源情况这张表填报时要注意,技能鉴定和激励这两部分的数据都是指当年新取得职业资格或者新获得表彰奖励的人员数,不包括往年的累计数,其他要求和过去一样。
请大家将辖区内中央在川事业单位名单、统计工作负责人、联系方式整理成电子文档,与汇总数据一并于2017年3月16日前报我处。
二、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年报表2017年度统计报表与去年相比,整套报表与往年指标无变化。
(一)统计范围今年的报表,统计口径与去年完全一致。
一方面,统计单位范围为全省所有事业单位(包括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和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其中,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只填报PS1表第四行,其余表格不填;其他事业单位所有表格都要填报;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对涉及机关工勤人员相关指标的所有表格(即PS1、PS2、PS3、PS5、PS6(1)、PS7、PS9、PS10)都应填报。
另一方面,统计人员范围为事业单位所有从业人员(含临聘人员和劳务派遣人员)和机关单位所有工勤人员(也包括临聘工勤人员和劳务派遣工勤人员),具体各表的统计范围,严格按表下文字和本说明的要求进行统计。
(二)各表填报要点(1)PS1 表事业单位基本情况1.就填报单位的范围来说,事业单位、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和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都要填PS1表,而且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只填PS1表第四行,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只填PS1表第五行和涉及人员指标的22至26列。
2013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填报说明PS1表:1、单位类型中,已经进行分类改革的事业单位填写公益一类或公益二类,没有进行分类改革的事业单位填写在其他栏。
2、制度推行情况中,“已完成岗位设置方案备案的单位”、“已完成岗位设置的单位”、“实行聘用管理制度的单位”、“实行公开招聘制度的单位”原则上填写数据相等。
3、“有参公管理人员的单位”是指部分参公的单位,如市委党校。
4、“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是指经省人社厅批复全部参公的单位。
不包括各县(区、市)乡镇国土所和财政所等领取行政工资的事业单位。
5、参公管理单位只填PS1表。
6、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一栏不填数。
PS2表:1、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在管理岗位工作的),是指同时聘用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即“双肩挑人员”,非“双肩挑人员”不应填写。
2、其他等级人员:是指在册正式人员中未评定岗位等级或者岗位等级不明确的人员。
3、其他从业人员:是指除在册正式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工作人员。
PS3表:1、公开招聘中“考察”一栏不填数。
2、本年度减少中“终止合同”一栏不填数。
PS4表:1、工勤技能六级岗位填写普通工数据。
PS5表:1、聘用合同的签订都填写在短期合同一栏,中期、长期、项目合同栏不填数。
2、“终止聘用合同”一栏不填数。
PS6表:1、“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类别”:按职称资格证上的类别进行填报。
2、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类别中不应出现“政工人员”。
PS7表:1、行政系统的其他栏尽量不要出现数字。
PS9表:1、注意区分人员和人次,人次数应大于或等于人员数。
2、“工勤技能人员出国出境人员培训”栏一般不应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