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经济分析方法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20.00 KB
- 文档页数:44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是一门关于环境与资源的经济学理论。
环境可持续性对于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因为根据最新的报告,在未来几十年内,我们会面临着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影响及经济变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此,环境友好型经济政策的制定及执行已经成为现代政府和国际机构解决全球环境和资源问题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的主要责任之一。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利用,但长期以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向不可逆转的方向发展。
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整合科技、经济、社会、文化多方面因素,同时也需要整合政治、法律、道德、伦理、文化等多方面资源。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以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研究如何在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分析资源与环境问题,研究环境和资源政策,从而使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可以实现环境目标和经济目标的协调。
市场机制是指通过价格机制和信息传递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有效配置和管理。
政府政策是指政府以立法、行政管理、经济手段等方式干预市场机制,以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目标的政策。
因此,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如何通过市场和政府的有效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包括:一、经济分析方法。
通过比较环境损失和相应的经济利益,评估环境问题或资源利用政策的经济效益。
该方法是环境和资源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重要基础。
二、政策评估方法。
在制定和执行环境和资源政策时,通过定量分析,评估政策的效果和成本,为政府和利益相关者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三、实证分析方法。
通过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评估政策的影响和成果,对环境和资源政策进行检验和修正,以实现政策的可持续效果。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的现代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环境保护、污染控制、能源政策、水利、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
以环境保护为例,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可以通过经济分析、政策评估和实证分析来研究产业排污和空气、水污染等环境问题,通过制定优化的环保政策来实现环保和经济目标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