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与红外系统
- 格式:pptx
- 大小:669.22 KB
- 文档页数:16
热红外与可见光的联合标定
首先,热红外和可见光相机的联合标定需要进行内部参数和外
部参数的标定。
内部参数包括相机的焦距、主点位置等内部特性,
而外部参数包括相机的位置和姿态等外部特性。
这些参数的标定可
以通过使用特定的标定板或者特征点来实现。
其次,联合标定还需要考虑两种相机成像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
这可以通过在场景中放置特定的标定板或者特征点,并利用这些标
定目标在两种成像结果中的位置来建立对应关系。
另外,联合标定还需要考虑两种成像结果之间的畸变校正。
热
红外和可见光相机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畸变,需要对这些畸变进行
校正,以保证两种成像结果之间的准确对应关系。
最后,联合标定的结果可以用于将热红外和可见光成像结果进
行融合,从而得到更丰富和更准确的信息。
这种融合可以用于改善
目标检测、跟踪和识别的性能,提高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适用性。
总的来说,热红外与可见光的联合标定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它可以将两种不同波段的成像结果进行关联和校准,为各种应
用提供更丰富和更准确的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联合标定的精度和
稳定性对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来实现联合标定的目的。
红外光可见光融合处理
红外光和可见光是两种不同波长的光,它们在物理特性和应用领域上有很大的差异。
然而,通过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可以实现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获取和分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可以通过多种技术实现,其中最常用的是图像融合技术。
图像融合技术是将多幅图像融合成一幅图像的过程,可以通过像素级、特征级和决策级等不同的融合方法实现。
在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中,常用的是像素级融合方法,即将两幅图像的像素点进行加权平均,得到一幅新的融合图像。
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
在军事领域,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可以用于夜视仪和导弹制导系统等设备中,提高目标识别和跟踪的准确性。
在环境监测领域,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可以用于火灾监测和空气质量监测等方面,提高监测的精度和效率。
在医疗领域,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可以用于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提高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还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
通过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可以实现对车辆和行人的智能识别和跟踪,提高交通安全和效率。
此外,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还可以应用于
无人机和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中,提高其对环境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总之,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处理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红外光和可见光的融合处理,可以实现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获取和分析,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可见光红外光学系统的制作方法专利【导语】可见光红外光学系统在众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天文学、遥感探测、军事观察等。
这类系统的制作方法涉及到精密的工艺和专利技术。
以下将详细介绍一种可见光红外光学系统的制作方法,供大家参考。
【正文】一、可见光红外光学系统的定义可见光红外光学系统是一种能够同时探测可见光和红外光的光学系统。
它通常由光学镜头、探测器、信号处理单元等部分组成。
二、制作方法1.设计光学系统根据应用需求,设计合适的光学系统。
光学系统应包括以下部分:(1)可见光通道:采用高折射率玻璃材料,设计为反射式或折射式光学系统。
(2)红外通道:采用低折射率玻璃材料,设计为反射式光学系统。
2.制造光学元件根据设计图纸,采用以下方法制造光学元件:(1)熔融石英铸造法:用于制造可见光和红外光学元件。
(2)金刚石车削法:用于制造高精度非球面光学元件。
(3)光学镀膜技术:在光学元件表面镀上一层或多层光学薄膜,以满足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学性能要求。
3.组装光学系统将制造好的光学元件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光学系统。
具体步骤如下:(1)清洁光学元件表面,确保无尘、无污染。
(2)采用光学粘合剂或机械固定方式,将光学元件组装成一体。
(3)调整光学系统,使其满足预定的光学性能指标。
4.调试与检测(1)对光学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其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都能正常工作。
(2)利用光学检测设备,如干涉仪、光栅光谱仪等,对光学系统进行性能检测。
(3)根据检测结果,对光学系统进行调整,直至满足应用要求。
三、专利技术本制作方法涉及以下专利技术:1.光学设计方法:采用优化算法,实现可见光和红外光的高效耦合。
2.光学元件制造技术:采用金刚石车削法制造高精度非球面光学元件。
3.光学镀膜技术:研发适用于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的光学薄膜。
4.光学系统调试与检测技术:确保光学系统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具有优异性能。
四、应用领域本可见光红外光学系统制作方法可应用于以下领域:1.天文观测:用于探测宇宙中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
红外遥控的工作原理
红外遥控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线信号进行通信和传输。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位于可见光谱和微波之间。
它的频率比可见光低,我们的眼睛无法看到。
红外线具有能够穿透空气和透明物体的特性,因此非常适合用于遥控通信。
红外遥控系统由两部分组成:遥控器和接收器。
遥控器通常是手持设备,例如遥控器遥控器和手机应用程序。
接收器通常是嵌入在被控制设备内部的红外接收模块。
当用户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时,遥控器内部的红外发射器会发射一系列红外信号。
这些信号经过编码后,以一定的频率和脉冲模式传输。
接收器内部的红外接收模块会接收到这些红外信号。
接收模块中的红外传感器会感知到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接收模块会将电信号传送到接收器的解码电路中。
解码电路会解析接收到的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对应的操作指令。
接收器会将解码后的指令通过连接线或无线信号传输到被控制设备的电路板上。
被控制设备的电路板通过识别接收到的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开启、关闭、调节音量等。
总体而言,红外遥控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线进行通信和传输。
发射器发送编码后的红外信号,接收器接收并解码这些信号,然后执行对应的操作指令,实现遥控操作。
红外成像系统的原理
红外成像系统的原理基于红外辐射的特性。
红外辐射是指电磁波的一种,其波长范围在0.75至1000微米之间,即处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
红外成像系统主要包含红外相机和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是系统的核心部件,可以将红外辐射转化为电信号。
其基本原理可分为两种类型:
1. 热辐射探测原理:根据物体的温度差异发出的红外辐射信号来实现成像。
探测器采用热电偶、热敏电阻等物理元件,当红外辐射通过探测器时,探测器的温度会发生变化,进而产生电压或电阻变化,最终转化为电信号。
2. 光学探测原理:利用特定的红外感光材料对红外辐射进行感应和转换。
当红外辐射通过探测器时,探测器材料内的电子会受到激发,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形成电荷粒子的分布差异,进而产生电流或电压变化,最终转化为电信号。
红外成像系统通过获取物体在红外波段的辐射信息,经过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后,能够显示出物体的显热分布和温度分布,从而实现红外图像的成像。
这种成像技术在安防监控、医学诊断、夜视设备、火灾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红外与可见光的图像融合系统及应用研究摘要:红外与可见光的图像融合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探讨了该技术在军事、安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通过深入分析,我们认为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有望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一、引言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是将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以提高图像质量和对目标的识别能力。
随着红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红外图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得到了大幅提高,但在细节信息和颜色还原方面仍有一定的不足。
可见光图像虽然具有良好的颜色还原和细节信息,但在特定条件下,如夜间或低光条件下,可见光图像的能力受到限制。
因此,将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提高图像质量和识别能力。
二、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的基本原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包括图像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和融合四个主要步骤。
首先,通过专用的红外和可见光相机采集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
然后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去噪、图像增强等,以提高图像质量。
接下来,通过特征提取算法提取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特征,包括边缘、纹理等。
最后,通过融合算法将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得到一幅融合图像。
三、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的实现方法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有多种实现方法,包括多分辨率分解法、拉普拉斯金字塔法、小波变换法等。
多分辨率分解法是将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多次分解,然后通过图像融合算法将分解后的图像进行重构。
拉普拉斯金字塔法是通过金字塔算法将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多次分解,然后通过图像融合算法在不同尺度上进行融合,再通过反向金字塔操作得到最终的融合结果。
小波变换法是将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在小波域下进行融合,最后通过小波逆变换得到融合结果。
四、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的应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在军事、安防、医疗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基于HI3559V200的红外和可见光融合系统设计作者:甘威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年第05期摘要:为了适应不同的侦查环境,本文研究分析了一种基于海思HI3559V200的低功耗红外和可见光融合系统,既可单独显示红外或者可见光图像,也可显示二者融合图像。
使用该方案设计的系统成像效果优秀,国产化程度高,功耗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红外;可见光;系统设计中图分类号:TP3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9)05-0173-010 引言红外图像表现物体表面温度分部状态,能够在夜间区分目标和背景,可见光是物体反射可见光所成的像,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和清晰度的细节图像。
由于成像原理不同,兩种图像较好的互补了目标场景信息,因此设计一套具备单红外、单可见光、红外可见光融合的系统更适用于不同的侦查环境[1,2]。
1 系统方案本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传感器部分,主控部分,显示部分。
传感器部分分为红外机芯和可见光CMOS传感器。
红外机芯选用瑞创微纳的MicroII640P 组件,其探测器为12um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分辨率为640*512,典型功耗1.3W。
可见光CMOS传感器选择索尼的imx274,支持4k输出。
主控部分选用海思的HI3559 V200作为主芯片,具备3840*2160@60fps的编解码能力,可以同时采集二路sensor数据,支持多种外部接口,搭配外部电路,可实现本系统设计所要求的全部功能,其典型功耗为1W。
接口部分包括OLED显示接口,HDMI接口,GPIO接口,SD卡接口,串口、无线接口等。
显示采用国产高清OLED(分辨率为1280*1024)。
HDMI接口用作外接视频显示。
SD卡用于存储扩展,确保系统的大容量存储。
串口用来与北斗等外设通信。
无线接口用来传输实时视频。
2 关键技术本系统使用的红外与可见光融合算法采用基于多尺度变换的方法,包括如步骤:(1)采集红外与可见光通道数据,分别进行预处理;(2)对预处理好的图像进行配准,以使二者成像视场趋于一致,为了获得更好的配准效果,需要在结构上尽量保证配准准确;(3)利用对比度金字塔分解的方法对配准图像进行融合处理,生成融合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