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计算书
- 格式:doc
- 大小:245.00 KB
- 文档页数:9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实用版)目录1.引言2.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3.设计项目概述4.混凝土结构计算方法5.计算结果与分析6.结论正文1.引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混凝土结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混凝土结构设计能力。
本课程设计主要涉及混凝土梁、板、柱等构件的设计与计算。
2.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构造要求,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要求学生按照规定格式编写计算书,内容完整、条理清晰、步骤严谨。
3.设计项目概述本次设计项目为一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梁、板、柱等构件。
设计要求根据给定的荷载和材料性能参数,计算各构件的内力、变形和配筋等。
4.混凝土结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混凝土强度计算、梁的弯矩计算、板的内力计算、柱的内力计算、梁柱节点处的内力计算等。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设计规范选用适当的材料性能参数;(2)考虑荷载的长期作用和短期作用;(3)计算过程中要遵循静力平衡原理,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5.计算结果与分析根据设计要求和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梁、板、柱等构件的内力、变形和配筋等。
计算结果表明,各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设计要求。
在分析过程中,发现部分构件的内力分布不够均匀,可通过调整截面尺寸、材料性能参数或荷载分布等措施进行优化。
6.结论通过对本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的编写,加深了对混凝土结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设计能力和计算技巧。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1.设计背景与任务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用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结合钢筋等辅助材料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的一种工程技术。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计算书的编写,学生需要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规范要求,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设计内容(1)结构设计基础计算:包括对给定场地和使用要求进行分析,确定设计载荷和组合,计算各个结构单元的自重、活载和地震力等。
(2)结构设计参数计算:包括计算结构的截面尺寸、配筋率、拱曲半径等参数。
(3)钢筋柱设计计算:根据所给定的设计条件和截面形状,计算柱的配筋率、受压区高度、破坏形态等。
(4)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计算:根据所给定的设计条件、截面形状和施工要求,计算梁的截面尺寸、受力状态、预应力钢筋张拉力和锚固长度等。
(5)沉降计算:根据土壤特性和结构载荷,计算基础沉降、地表沉降和结构沉降,并评价其对结构的影响。
(6)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包括砼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等。
3.计算书编写要点(1)引言:概述课程设计的目标和任务,介绍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思路。
(2)计算方法:详细介绍课程设计中所用到的计算方法、公式和规范,包括结构力学计算、截面力学计算和材料力学计算等。
(3)计算过程:按照设计任务的顺序,逐步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并附上详细的计算步骤和图表。
(4)结果分析与讨论: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讨论设计参数、材料选型和结构稳定性等问题。
(5)结论与建议:总结计算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合理的设计改进和优化建议。
4.设计案例以一平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进行详细设计计算,包括主梁、柱和基础的计算。
根据所给定的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结构荷载、设计参数和构造形式,并编写计算书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
5.设计要求(1)计算书需详细、清晰、准确地描述设计计算过程和结果,以便读者理解和复制。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11土木工程(专升本)姓名:学号:完成日期: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物平面如下图所示: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设计资料1)楼面构造层做法:水泥砂浆地面(0.65KN/ m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5kN/m2);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17kN/m2);2)可变荷载:Pk=6.0 kN/m23)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当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4kN/m2时,取1.3);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钢筋: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其余采用HPB235级钢筋;5)本建筑物位于非地震区,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类。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6.3m,次梁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跟次梁,板的跨度为2.1m ,l02/l01=6.6/2.1=3.14,因此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200/40=55.0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取板厚h=10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l0/12=6600/18~6600/12=366~550mm。
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取h=5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框架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0/10=6600/15~6600/10=440~660mm,取h=600mm。
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三、板的设计1)荷载板的恒荷载标准值:水泥砂浆地面(0.65KN/ m2)=0.65kN/m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0.1*25=2.5kN/m2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0.020*17=0.34kN/m2小计: 3.49 kN/m2取3.5 kN/m2板的活荷载标准值:60.0kN/m2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因当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4kN/m2,所以取1.3。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摘要:一、引言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则1.强度原则2.刚度原则3.稳定性原则三、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方法1.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计算四、设计实例分析1.设计背景及要求2.设计计算过程3.结果分析与讨论五、结论正文:一、引言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建筑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等特点。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计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
本文旨在对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进行探讨,以期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则1.强度原则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强度原则是保证结构安全性的基本要求。
设计时应根据工程所承受的荷载及环境条件,合理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保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2.刚度原则刚度原则是保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受力状况。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刚度要求,以减小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3.稳定性原则稳定性原则是保证结构在各种受力条件下具有稳定的承载能力。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结构的稳定性,避免结构在受力过程中发生失稳现象,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三、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方法1.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主要包括强度计算、刚度计算和稳定性计算。
其中,强度计算主要依据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和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进行;刚度计算主要依据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钢筋的弹性模量进行;稳定性计算主要依据结构的失稳系数进行。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计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计算主要包括预应力钢筋的强度计算、预应力混凝土的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
其中,预应力钢筋的强度计算主要依据钢筋的抗拉强度和预应力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的强度计算主要依据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和预应力钢筋的应力进行;刚度计算主要依据预应力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进行。
四、设计实例分析1.设计背景及要求某工程需要设计一座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主要荷载为竖向荷载,根据工程要求,需要对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设计计算。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关键信息项1、课程设计的名称: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2、设计计算书的内容要求3、提交时间4、评分标准5、知识产权归属6、违规处理方式11 课程设计的名称本课程设计的名称为“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111 设计计算书的内容要求1111 结构选型与布置需详细阐述所选用的混凝土结构形式、构件尺寸、梁柱布置等,并提供相应的依据和分析。
1112 荷载计算准确计算恒载、活载、风载、地震作用等各类荷载,并说明荷载取值的依据和计算方法。
1113 内力分析采用合适的结构分析方法,计算结构在各种荷载组合下的内力,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
1114 构件设计根据内力计算结果,对梁、柱、板等主要构件进行设计,包括截面尺寸确定、配筋计算等,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1115 基础设计若涉及基础设计,需给出基础类型、尺寸、配筋等详细设计内容。
1116 图纸绘制提供必要的结构平面图、剖面图、构件详图等,图纸应清晰、准确,符合制图规范。
112 提交时间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提交时间为具体日期。
逾期提交将按照一定的扣分标准进行处理。
113 评分标准1131 计算书的完整性包括结构选型、荷载计算、内力分析、构件设计、基础设计等内容是否完整。
1132 计算的准确性对各类荷载的计算、内力分析、构件配筋计算等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评估。
1133 设计的合理性结构选型、构件尺寸、配筋等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工程实际和相关规范要求。
1134 图纸质量图纸的清晰度、准确性、规范性以及与计算书内容的一致性。
1135 文字表达计算书的文字表述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谨、格式是否规范。
114 知识产权归属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设计计算书及相关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
学生不得将其用于商业用途或未经授权的传播。
115 违规处理方式1151 抄袭若发现学生抄袭他人设计计算书或成果,将给予严肃处理,包括成绩不合格、通报批评等。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原创实用版】目录1.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概述2.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内容3.混凝土结构设计注意事项4.结论正文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概述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通常要求学生完成一定规模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并撰写相应的计算书。
本文将对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设计任务。
二、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内容1.设计任务概述:简要介绍设计任务的背景、目的、规模等基本信息。
2.结构方案设计:阐述设计的结构类型、结构形式、构件尺寸等。
3.荷载计算与组合:计算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并进行合理的组合。
4.混凝土结构分析: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进行混凝土结构的分析,包括截面强度、挠度、裂缝宽度等。
5.结构配筋设计: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配筋设计。
6.结构施工图:绘制结构施工图,包括构件尺寸、钢筋布置等。
7.结论与建议:对设计结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三、混凝土结构设计注意事项1.确保设计方案合理: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实际工程需求,确保设计方案满足功能、安全、经济等要求。
2.准确计算荷载:合理确定荷载类型、数值,并进行正确的组合,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保证设计质量。
4.注重细节处理:在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应注重细节处理,确保施工图清晰、准确。
四、结论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是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撰写计算书,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背景:该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是基于建筑物的设计需求和规范要求进行的。
建筑物的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目标是确保建筑物在使用寿命期内的安全可靠性。
设计内容:该设计计算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构荷载计算、轴力设计、抗弯设计、抗剪设计和基础设计等方面的计算。
一、结构荷载计算:结构荷载计算是设计过程中的基础工作,它包括永久荷载、活荷载和地震作用等荷载的计算。
设计计算书应详细列出各种荷载的计算表格,并按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的组合和计算。
二、轴力设计:轴力设计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它主要关注结构构件受拉或受压时的轴向力计算和设计。
设计计算书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载荷条件,计算出各构件所受到的轴力,并设计出合适的钢筋布置和截面尺寸。
三、抗弯设计:抗弯设计是指对受弯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的计算与设计。
设计计算书应根据受弯构件所受到的弯矩大小,确定构件的钢筋配置和截面尺寸,并进行强度、变形和稳定性的验证。
四、抗剪设计:抗剪设计是对受剪构件进行强度计算和设计。
设计计算书应根据构件所受到的剪力大小,计算剪应力和抗剪强度,并根据规范要求进行钢筋配置和截面尺寸的设计。
五、基础设计:基础设计是建筑物整体力学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对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设计计算书应根据建筑物的载荷情况,计算出合适的基础尺寸和承载力,并设计出合理的基础类型和施工方案。
六、其他计算:设计计算书还可以包括其他一些与混凝土结构设计相关的计算,如梁的挠度计算、柱的稳定性计算、钢筋的配置计算等。
设计结果:设计计算书应清晰、准确、全面地记录设计过程和计算结果,并按规范要求进行归档和保存。
设计结果应能够满足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并确保建筑物在使用寿命期内的安全可靠性。
总结: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是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文档,它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计算,确保设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以保障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11 土木工程(专升本)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物平面如下图所示: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设计资料1)楼面构造层做法:水泥砂浆地面(0.65KN/ m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5kN/m 2))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17kN/m2);22)可变荷载:Pk=6.0 kN/m3)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 (当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4kN/m 2时, 取1.3);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 ;钢筋: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其余采用HPB235级钢筋;5)本建筑物位于非地震区,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类。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 6.3m,次梁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跟次梁,板的跨度为 2.1m ,l 02/101=6.6/2.仁3.14,因此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 2200/40=55.0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 , 取板厚h=10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 o/18~l o/12=66OO/18~66OO/12=366~55Omm。
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取h=5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21) 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 200*5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 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框架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h=l 0/15~l 0/10=6600/15~6600/10=440~660mm ,取 h=600mm 。
截 面宽度取为 b=300mm 。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三、板的设计1)荷载板的恒荷载标准值:水泥砂浆地面( 0.65KN/ m 2)=0.65kN/m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20mm 厚石灰砂浆抹底:小计:板的活荷载标准值: 60.0kN/m 20.1*25=2.5kN/m 2 0.020*17=0.34kN/m 23.49 kN/m 2取 3.5 kN/m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 所以取 1.3。
一.设计资料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全长,计算跨径、T 形截面梁的尺寸如图梁体采用C30混凝土,主筋采用Ⅱ级钢筋,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简支梁控制截面的计算内力为:跨中截面:M=2100KN.M ,V=84KN 支点截面:M=0,V=440KN二.设计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东南大学等《混凝土结构(上)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版) I.设计要求 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环境类别:一类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1580f b mm = 纵向受拉钢筋 HRB335 '80f h mm = 箍筋等级 HPB300 h=1350mm 跨中截面:2100,90M KN m V KN =•= b=300mm 支座截面:0,480.M V KN == 120s a mm = T 形梁计算跨径19500L mm = 梁高1350h mm = II.计算参数有《混凝土设计原理》查得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系数1 1.0α=,1c β=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214.3/c f N mm =钢筋强度设计值2300/y f N mm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21.43/t f N mm =2270/yv f N mm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22.01/tk f N mm = 钢筋弹性模量522.0010/s E N mm =⨯ 混凝土弹性模量423.0010/c E N mm =⨯28s c mm =,对受弯构件,构件受力特征系数 1.9cr α=三.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I.截面尺寸设计截面高度h=1350mm, 截面宽度b=300mm, 翼缘宽度'1580f b mm = II.计算过程截面有效高度:013501201230h mm =-=受拉钢筋排三层,跨中弯矩最大,故按跨中弯矩计算配置受拉钢筋'''10801.014.31580801230222150.952100f c f f h f b h h KN m M KN mα⎛⎫⎛⎫-=⨯⨯⨯⨯- ⎪ ⎪ ⎪⎝⎭⎝⎭=>= 属于第一种类型T 形截面6'22106202100100.0611.014.31580123010.0630.550.510.96921001058733000.9691230s c f b s s y s M f b h MA mm f h ααξξγγ⨯===⨯⨯⨯==<==⨯=⨯===⨯⨯III.截面验算验算在b=200mm 宽度内能否放得下:()4283282208252200mm mm ⨯+⨯+⨯+=>原截面尺寸不满足要求,考虑原截面宽度较小,不符合配筋要求,将原截面宽度改为b=300mm查表可知:选用4B 28+4B 28+2B 28, 实有2s A 6160mm =IV.验算适用条件⑴适用条件⑴已满足。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摘要:一、前言二、设计任务及要求三、设计计算1.结构选型与尺寸2.材料性能3.受力分析4.截面设计5.构造措施四、计算结果与分析1.构件内力计算2.截面性能计算3.结构性能评价五、结论与建议正文:一、前言本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旨在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独立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力。
设计过程中,遵循我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确保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本次设计任务为:设计一栋两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类别为Ⅱ类。
要求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便。
三、设计计算1.结构选型与尺寸根据建筑功能和面积要求,本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结构尺寸如下:柱间距为6米,梁高为2.4米,板厚为0.2米。
2.材料性能结构材料采用C30混凝土,抗压强度fc=30MPa;钢筋采用HRB400,抗拉强度fy=400MPa,屈服强度fy0.8=360MPa。
3.受力分析根据建筑荷载和结构尺寸,计算框架结构的荷载效应和内力。
荷载包括:恒载、活载、风载和地震载。
4.截面设计根据受力分析和材料性能,进行框架结构的截面设计。
包括:柱截面、梁截面和板截面。
5.构造措施根据规范要求,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如:设置箍筋、弯起钢筋、纵筋连接器等,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能。
四、计算结果与分析1.构件内力计算通过计算,得到柱、梁、板等构件的内力值。
2.截面性能计算根据内力值和材料性能,计算截面性能,包括:抗弯性能、剪切性能、挠曲性能等。
3.结构性能评价对结构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价,包括:结构刚度、变形、承载力等。
五、结论与建议本次设计符合任务要求,结构安全、经济、合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土木工程系《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计算书组别:第七组设计者:管)同组人:李)杨)管)陈)魏)段)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09年12月25日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目录一、设计资料 (1)二、板的计算 (1)1荷载 (2)2内力计算 (2)3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3)4板中钢筋的构造 (4)三、次梁的计算 (5)1荷载 (5)2内力计算 (6)3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6)4次梁钢筋的构造 (8)四、主梁的计算 (8)1荷载 (9)2内力计算 (9)3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11)4主梁吊筋计算 (13)5主梁钢筋的构造 (14)五、施工图 (14)- 1 -某培训中心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资料:本设计为某培训中心的楼盖,设计基准期为50年,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楼盖梁格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楼盖梁格布置(1)楼面构造做法:楼面面层用30mm水磨石(12mm面层,18mm水泥砂浆打底),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
有关材料容重:钢筋混凝土25 KN/m3;水磨石22KN/m3;混合砂浆17 KN/m3。
(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9.5 KN/m2。
(3)荷载分项系数: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因为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2)。
(4)材料选用:混凝土:板C20;主、次梁C30。
钢筋:梁中架立钢筋、箍筋、板中全部钢筋采用HPB235,其余采用HRB335。
二.板的计算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h=70mm>L/≈/40=55mm。
次梁高度取h=550mm>L/≈/15=540mm,截面宽度b=250mm,板的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2所示。
- 2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3 -(a )构造(b )计算简图 图2 板的构造和计算简图1.荷载恒载标准值30mm 水磨石 0.03 22=0.66KN m 7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7 25=1.75KN m 15mm 混合砂浆抹灰 0.015 17=0.255KN m k g 2.665KN m =恒载设计值 g 1.2 2.665 3.198=⨯=KN m 活荷载设计值 1.39.512.35q =⨯=KN m 合计 15.548g q KN m += 即每米板宽 15.548g q KN m +=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4 -边跨 00.250.072.20.12 1.9922l =--+=m 中间跨 0 2.20.25 1.95l m =-=跨度差(1.99 1.95)/1.992%10%-=<,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混凝土课程设计计算书6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混凝土的基本概念,了解混凝土的分类及性能;2. 使学生了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计算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法;3. 让学生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混凝土构件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混凝土配制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进行简单混凝土构件受力分析的能力;3. 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计算和设计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混凝土工程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混凝土工程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混凝土工程有一定了解,但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结构设计较为陌生。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混凝土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基本概念:包括混凝土的定义、分类、性能特点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混凝土基本知识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讲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计算方法及实例分析;教材章节:第二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材料力学性能、构件受力分析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4. 混凝土构件受力分析:讲解混凝土构件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弯矩、剪力、扭矩等;教材章节:第四章 混凝土构件受力分析5. 混凝土结构计算与设计: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计算和设计;教材章节:第五章 混凝土结构计算与设计6.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分析典型混凝土工程案例,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教材章节:第六章 混凝土工程案例分析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混凝土基本概念第二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三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四周:混凝土构件受力分析第五周:混凝土结构计算与设计第六周: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混凝土基本概念、配合比设计原则和结构设计原理等理论知识。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主要针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进行计算和分析,其设计要求如下:1.设计基本要求: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要求,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控制结构的变形和振动,确保结构的耐久性和施工的可行性。
2.材料要求:采用混凝土C30和钢筋HRB400,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
3.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具体结构形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设计负载:根据使用功能和设计要求确定设计负荷,包括常规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5.设计方法: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进行结构设计和计算,包括弯曲、剪力、轴力、扭转等构件的计算。
二、计算内容本课程设计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整体计算:包括整体稳定性计算、整体刚度计算等。
2.梁的计算:包括梁的弯曲计算、剪力计算等。
3.柱的计算:包括柱的轴心受压计算、轴心受拉计算等。
4.基础的计算:包括基础的稳定计算、轴心受力计算等。
5.钢筋计算:包括钢筋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剪力承载力计算等。
6.应力与变形计算:包括抗弯应力计算、剪切应力计算等。
7.施工过程控制:包括预应力计算、框架节点计算等。
三、计算方法和步骤本课程设计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如下:1.确定结构形式和布局,并进行荷载计算,确定设计负荷。
2.进行负荷组合,确定设计荷载组合。
3.进行整体稳定性计算,包括计算刚度、承载力等。
4.对梁、柱和基础进行结构计算,包括弯曲计算、剪力计算、轴力计算等。
5.对钢筋进行计算,确定钢筋布置和钢筋数量。
6.进行应力和变形计算,包括抗弯应力计算、剪切应力计算等。
7.进行施工过程控制计算,包括预应力计算、框架节点计算等。
四、计算结果根据以上计算方法和步骤,可以得出结构的计算结果,包括各构件的尺寸、钢筋布置和钢筋数量,以及结构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变形情况等。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得出结构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计算书的要求进行施工,注意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可靠。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建设地点:市区(2)楼面做法:水磨石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 石灰砂浆抹底。
(3)层高:4.5m ;门:宽×高=3300mm ×3000mm ;楼梯位置见图,楼梯尺寸自定。
(4)墙体为370mm 砖砌体,柱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
(5)雨棚悬挑长度为1200mm 。
(6)建筑用途:电子车间;活荷载:6..0/5.0/4.0(2m /kN );1L =6600mm ,2L =5700mm ; (7)荷载效应组合仅考虑由可变荷载控制的基本组合,即恒荷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因露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2m /kN )。
(8)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5;钢筋,板受力钢筋采用HPB300级,梁纵筋采用HRB500级。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5.7m ,次梁的跨度为6.6m ,主梁每跨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1.9m ,02l /01l =6.6/1.9=3.47>3,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根据构造要求板厚取h=80>h =1900/40=47.5mm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 =0l /18~0l /12=6600/18~6600/12=367~550mm取h =450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 =0l /14~0l /8=5700/14~5700/8=407~713mm 取h =550mm ,截面宽度取为b=250mm 。
板的结构布置图如下三、板的设计1、荷载板的恒荷载标准值水磨石面层 0.65kN/2m 7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0kN/2m 20mm 石灰砂浆 2m /kN 34.01702.0=⨯ 小计 2.99kN/2m 板的活荷载标准值 6kN/2m恒荷载设计值 g=2.99×1.2=3.59kN/2m 可变荷载设计值 q=6×1.3=7.8kN/2m 荷载总设计值 g+q=11.39kN/2m2、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mm ×450mm ,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
混凝土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性质,了解其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计算书编写的方法和步骤。
3. 帮助学生理解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并学会如何进行简单计算。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混凝土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编制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2. 提高学生分析混凝土工程案例的能力,能针对不同工程提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混凝土知识的热情。
2. 引导学生关注混凝土在建筑行业中的环保、节能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课程针对年级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性质- 混凝土的定义、组成及分类- 混凝土的性质: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与方法-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配合比计算的方法与步骤- 常用混凝土配合比实例分析3. 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指标- 混凝土强度等级及计算方法- 混凝土耐久性指标:抗渗性、抗碳化性、抗冻性等- 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之间的关系4. 混凝土工程案例分析- 不同工程场景下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案例分析:桥梁、隧道、房屋建筑等- 配合比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5.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编写- 计算书编写的基本要求- 计算书编写的方法与步骤- 案例实操:编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与安排。
本章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和实操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1、 设计任务某二层建筑物,为现浇混凝土内框架结构(中间为框架承重,四周为墙体承重) 梯、雨棚等进行结构设计,并根据设计结果,对混凝土和钢筋用量进行分析。
2、 设计资料1. 建设地点:烟台市莱山区2. 楼面做法:水磨石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 石灰砂浆板底抹灰。
3. 层高:4.5m ;门:宽X 高 =3300m M 3000mm 楼梯位置见图,楼梯尺寸自定; L i =L 2=6000mm4. 柱截面尺寸为450mn X 450mm 墙体为370mm 砖砌体;5. 建筑用途:光学加工;活荷载: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板,次梁,主梁)5.0/5.0/4.0 (kN/m i 2),屋面雪荷载按烟台地区考虑,为0.4 kN/m 2;6.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梁内受力钢筋为 HRB335板为HPB30Q 箍筋HPB30Q3、 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确定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与次梁的跨度相同,为2.0m 的单向板进行设计。
h >2000/40=50mm,取板厚 h=80mmh=l 0/20 〜I 0/12=300 〜500mm 取 h=450mm 由 h/b=2.0 〜3.0,截面h=l 0/14 〜10/8=430 〜750mm 取 h=600mm 由 h/b=2.0 〜3.0,截面L i=L 2=6.0m 。
主梁每跨内布置 2根次梁,6.0/2.0=3 >3,故板按跨度 板厚: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 次梁截面尺寸:截面高度应满足 宽取 b=200mm主梁截面尺寸:截面高度应满足宽取 b=300mmsnon A noneaoo fionn,试对楼盖、屋盖、楼4、 板的设计小计腆=2.99kN/m 2 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 5kN/m 2>4 kN/m 2由于主梁的约束作用9^ =珈+至=5.49 kN/m 2 聯=f = 2厲kN/m 2 由可变荷载控制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丫G=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Y Q =1.3p = Y G 9k + ¥沁=1-2 X 549 + 1.3 X £5 =由永久荷载控制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丫G=1.3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Y Q =1.3p ='比&左 + 丫抽珥卜=「:" X 5.49 + 1.3 X 0.7 X 2.T = 9.69^/V.故取值p 扣伸亦(2)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mm x 45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20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240mm因为 q/g=2.99/5=0.598>0.3 ,所以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边跨=打 + h 吃=2000 - 100 - 120 + ao , 2 = 1820mm < L02叫=2050欧耐也=人产2000 - 200 = lflOOmni 因跨度小于卩%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11土木工程(专升本)姓名:学号:完成日期: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物平面如下图所示: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设计资料1)楼面构造层做法:水泥砂浆地面(0.65KN/ m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5kN/m2);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17kN/m2);2)可变荷载:Pk=6.0 kN/m23)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当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4kN/m2时,取1.3);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钢筋: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其余采用HPB235级钢筋;5)本建筑物位于非地震区,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类。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6.3m,次梁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布置两跟次梁,板的跨度为2.1m ,l02/l01=6.6/2.1=3.14,因此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200/40=55.0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取板厚h=10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l0/12=6600/18~6600/12=366~550mm。
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取h=5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框架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0/10=6600/15~6600/10=440~660mm,取h=600mm。
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三、板的设计1)荷载板的恒荷载标准值:水泥砂浆地面(0.65KN/ m2)=0.65kN/m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0.1*25=2.5kN/m2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0.020*17=0.34kN/m2小计: 3.49 kN/m2取3.5 kN/m2板的活荷载标准值:60.0kN/m2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因当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4kN/m2,所以取1.3。
于是板的恒荷载设计值:g=1.2*3.5=4.2kN/m2活荷载设计值:q=1.4*6.0=8.4kN/m2荷载总设计值:g+q=4.2+8.4=12.6kN/m21)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5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
按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边跨:l=l 0+h/2=2100-100-120+100/2=1930mm<1.025ln=1950mm ,取l 0=1950mm 中间跨:l 0=l n =2100-200=1900mm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取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2)弯矩设计值查表得,板的弯矩系数αm 分别为:边跨中:1/11,离端第二支座:-1/11,中跨中:1/16,中间支座:1/14。
故M 1=-M b =(g+q)l 012/11=12.6*1.952/11=4.36kN.m M c =-(g+q)l 012/14=12.6*1.92/14=3.25kN.m M 2=(g+q)l 012/16=12.6*1.92/16=2.85kN.m 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板厚100mm ,h 0=100-20=80mm ;板宽b=1000mm 。
C25混凝土,α1=1.0,f c =11.9N/mm 2,f y =210N/mm 2 ;板配筋计算的过程如下表:板的配筋计算表 截面 1 B 2 C 弯矩设计值(kN.m ) 4.36 -4.36 2.85 3.25αs =M/a 1fcbh 020.065 0.065 0.03 0.034 ξ=1-(1-2αs ) 1/2 0.067 0.067 0.03 0.035 轴线 ①~②, ⑤~⑥ 计算配筋(mm2) AS=ξbh 0fc/fy 304 304 136 159 实际配筋(mm2) φ8150 As=335 φ8150 As=335 φ8180 As=279 φ8180As=279轴线 ②~⑤ 计算配筋(mm2) AS=ξbh0fc/fy 304 304 0.8*136=109 0.8*305=127实际配筋(mm2) φ8150 As=335 φ8150 As=335 φ8180 As=279 φ8180As=279计算结果表明,ξ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力重分布的原则;A s /bh=279/(1000*80)=0.34%,此值比0.45f t /f y =0.45*(1.43/210)=0.30%大,同时大于0.2%,符合要求。
四、次梁设计按考虑力重分布设计。
根据本车间楼盖的实际使用情况,楼盖的次梁和主梁的活荷载不考虑梁从属面积的荷载折减。
1)荷载设计值恒荷载设计值:板传来恒荷载: 4.2*2.1=8.82kN/m次梁自重:0.2*(0.5-0.1)*25*1.2=2.4kN/m次梁粉刷:0.02*(0.5-0.1)*2*17*1.2=0.32kN/m小计:11.6kN/m活荷载设计值:q=6*2.1*1.4=17.64kN/m荷载总设计值:g+q=29.3kN/m2)计算简图次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270mm。
主梁截面为250*650mm。
计算跨度:边跨:l=l0+a/2=6600-120-250/2+240/2=6475mm<1.025ln=6508mm,取l0=6475mm中间跨:l0=l n=6600-250=6350mm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次梁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3)力计算弯矩设计值:M1=-M b=(g+q)l02/11=29.3*6.4752/11=111.68kN.m2M c=-(g+q)l n2/14=29.3*6.3502/14=85.05kN.m2M2=(g+q)l012/16=29.3*6.3502/16=73.85kN.m2剪力设计值:V A=0.45*(g+q)l01=0.45*29.3*6.475=86.3kN.mV BL=0.60*(g+q)l01=0.6*29.3*6.475=115.06kN.mV BR=0.55*(g+q)l01=0.55*29.3*6.350=102.33kN.mV C=0.55*(g+q)l01=0.55*29.3*6.350=102.33kN.m4)承载力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跨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取b'f=l/3=6600/3=2200mm,又b'f=b+s n=300+2000=2200mm,故b'f=2200mm。
除支座B截面纵向钢筋按两排布置外,其余截面均布置一排。
C25混凝土,α1=1.0,f c=11.9N/mm2,f t=1.27N/mm2,纵向钢筋采用HRB400钢,f y=360N/mm2,箍筋采用HPB235钢,f yv=210N/m2。
经判别跨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截面 1 B 2 C弯矩设计值(kN.m)111.68-111.6873.8585.05αs=M/α1fcbh02或0.0122 0.0122 0.008 0.009αs=M/α1fcb'fh02ξ=1-(1-2αs)1/20.012 0.012 0.008 0.009As=ξb'fh0fc/fyAs=ξbh0fc/fy529 529 353 397选配配筋(mm2) 3φ18As=763 3φ18As=7633φ16As=6033φ16As=603计算结果表明,ξ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力重分布的原则;A s/bh=762/(200*500)=0.762%,此值比0.45f t/f y=0.45*(1.43/360)=0.1787%大,同时大于0.2%,满足要求。
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包括:截面尺寸的复核,腹筋计算和最小配箍率验算。
验算截面尺寸:hw=h0-h'f=465-100=365mm,hw/b=365/200=1.8<4,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0.25βc f c bh0=0.25*1*9.6*200*465=223.2kN>V max=115.06kN。
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0.7f t bh0=0.7*1.27*200*465=82.7kN>V A=73.34kN。
仅需按造配置箍筋,选配φ8200,ρSV=2*50.24/(250*150)=0.26%>0.3*ft/fyv=0.3*1.27/210=0.18%,满足要求。
五、主梁设计主梁按弹性方法设计1、荷载设计值为简化计算,将主梁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
恒荷载:次梁传来恒荷载: 11.6*6.6=76.6kN主梁自重:0.3*(0.60-0.1)*25*1.2*6.3=28.35kN主梁粉刷:0.02*(0.6-0.1)*2*17*1.2*6.3=2.142kN小计:取106.55kN活荷载:17.64*6.6=116.45kN 取152.0kN2、计算简图主梁按连续梁计算,端部支承在砖墙上,支承长度为370mm,中间支承在400*400mm的混凝土柱子上,其计算跨度边跨:l n=6300-120-200=5980mm,因1.025l n=150mm<a/2=185mm,取l01=1.025l n+b/2=1.025*5980+300/2=6300mm中间跨:l0=6000mm主梁的计算简图如下图:3、力设计值及包络图A)弯矩设计值弯矩M=k1Gl0+k2Ql0公式中系数k1,k2查表得M1,max =0.244*106.55*6.3+0.289*155*6.3=446kN.mM B,max =-0.267*106.55*6.3-0.311*155*6.3= -483kN.mM2,max =0.067*106.55*6 +0.200*155*6=229kN.mB)剪力设计值剪力V=k3G+k4Q公式中系数k3,k4查表得V A,max =0.733*106.55+0.822*155=210kNV BL,max =-1.267*106.55-1.311*155= -338kNV BR,max =1.0*106.55+1.222*155=296kNC)弯矩、剪力包络图①第1、3跨有活荷载,第2跨没有活荷载由附表19知,支座B或C的弯矩值为M B=M C=-0.267*106.55*6.64-0.133*155*6.64=-287kN.m在第1跨以支座弯矩M A=0,M B=-287kN.m的连线为基线,作G=86kN,Q=152kN的简支梁弯矩图,得第1个集中荷载和第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弯矩值分别为:1/3(G+Q)l0+M B/3=1/3*(86+152)*6.64-287/3=431kN.m(与前面计算的M1max=431kN.m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