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招投标数据分析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304.88 KB
- 文档页数:9
新联电子2023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3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负481.85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负1,467.52万元相比亏损有较大幅度减少,下降67.17%。
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内部经营业务,应当加强经营业务的管理。
在营业收入迅速扩大的情况下,经营亏损得到了有效遏制,企业经营管理有方,但应当进一步努力以消灭亏损。
二、成本费用分析2023年三季度营业成本为10,929.58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9,706.35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2.6%。
2023年三季度销售费用为566.33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499.03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3.48%。
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3年三季度销售费用增长的同时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企业销售活动取得了明显市场效果,销售费用支出合理。
2023年三季度管理费用为787.1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819.44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3.95%。
2023年三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58%,与2022年三季度的5.56%相比有所降低,降低0.98个百分点。
2023年三季度财务费用为11.69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10.88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7.45%。
三、资产结构分析2023年三季度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出现不合理增长。
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下降。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增长慢于营业收入增长,并且资产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
与2022年三季度相比,资产结构趋于改善。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新联电子2023年三季度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其现金支付能力为257,131.06万元。
企业净利润为负,负债经营是否可行,取决于能否扭亏为盈。
五、盈利能力分析新联电子2023年三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2.95%,总资产报酬率为-0.51%,净资产收益率为0.26%,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53%。
新联电子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用电云服务、电力柜三大业务板块。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公司是国内主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生产厂家之一,具有深厚的技术和行业积累。
公司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的制定,拥有多项行业先进的核心技术,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从主站系统、通信组网到终端采集设备整体解决方案的厂家。
产品包括主站系统、专变终端、集中器、采集器等终端设备,并承建了多个省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用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电数字化、自动化的有力支撑,通过对配电变压器和终端用户用电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用电监测、负荷管理、线损分析、自动抄表等功能,对加强电力保障、推进有序用电、实现“限电不拉闸”等具有重要作用。
在“双碳”目标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负荷不再单纯从电网获取电能,配电网呈现供电多元化的特征。
基于智能用电技术,以电动汽车、分布式储能、商用空调、工业用户为主体的源网荷储互动是维持系统功率与电量平衡的重要手段,也是配电系统未来运行控制的关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电力负荷管理作用将提高到新的高度。
随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化推动“供电服务”向“供电+能效服务”的双轮驱动转型,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开展需求侧服务成为各地电网企业积极探索的新业务方向。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销售对象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及其下属成员企业为主,主要以招投标方式获取订单,以销定产。
2、智能用电云服务公司运用多年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技术优势和资源积累,围绕国家政策重点支持、鼓励发展的电能服务行业,开展了智能用电云服务业务。
智能用电云服务项目包括网上智能用电云服务平台建设、线下服务网点建设、用户侧设备生产及安装,直接服务于各个用电企业。
通过在用户侧安装监测设备,实现对企业配电分路或关键设备的用电数据采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将用户系统主站托管到云端,为用户低成本建设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并利用系统大数据,为用户提供配电房运维、节能改造、需求响应、综合能源管理等增值服务业务,实现企业用能的经济、安全、高效。
南京新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超募资金收购江苏瑞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部分股权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4年10月目录第一章投资项目概况 (1)一、项目概述 (1)二、投资主体概况 (1)(一)新联电子介绍 (1)(二)瑞特电子介绍 (3)1、瑞特电子的基本情况 (3)2、核心能力 (3)3、经营情况 (3)4、股权结构 (4)5、主要资质荣誉 (5)第二章交易方案 (5)一、交易概述 (5)二、定价原则 (6)三、股权交割和转让款的支付 (6)四、收购前后的股权结构情况: (7)五、本次交易现金对价的资金来源 (8)六、承诺利润及补偿 (8)第三章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8)一、收购目的 (8)二、市场前景分析 (9)(一)、市场容量 (9)(二)、市场特点 (9)(三)、市场趋势 (10)(四)、业务前景 (10)三、可行性及必要性分析 (10)(一)、符合新联电子既定的战略规划 (10)(二)、符合公司的战略布局和产业优化配置 (11)(三)提升整体产品毛利水平,增强产品的竞争优势 (11)(四)收购优质资产,提高上市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及盈利能力 (12)第四章、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12)一、经营预测 (12)二、投资效益分析 (13)第五章投资项目实施 (13)一、股东会层面 (13)二、董事会层面 (14)三、业务和管理人员层面 (14)四、公司治理等制度对接 (14)第六章、项目风险分析 (14)一、收购整合风险 (14)二、行业监管政策变化风险 (15)三、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 (15)四、人员流失风险 (15)五、市场竞争风险 (16)第七章报告结论 (17)第一章投资项目概况一、项目概述南京新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联电子”、“公司”)通过支付现金方式购买由方绍康等24名自然人(以下简称“转让方”)持有的江苏瑞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特电子”、“目标公司”)65.5178%股权,本次交易对价为 10,122.84万元。
南京新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第一季度季度报告全文§1 重要提示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个别及连带责任。
1.2 公司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1.3 公司负责人胡敏、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正飞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陆红声明: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 公司基本情况2.1 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单位:元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适用□不适用单位:元2.2 报告期末股东总人数及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表单位:股§3 重要事项3.1 公司主要会计报表项目、财务指标大幅度变动的情况及原因√适用□不适用变动原因分析:1、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4.67%,主要是由于国家电网投资持续稳定增长,需求进一步扩大,促使公司订单及收入稳定增加。
2、报告期内,营业成本同比增加187.94%,主要是随着收入增长同步增加。
3、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减少9.36%,主要原因是今年公司春节假期较长,营销人员在外天数减少所致。
4、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用同比增加60.30%,主要原因是公司201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广告费用、宣传费用及印花税增加所致,同时,公司人力成本增加且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大新产品的开发。
变动原因分析:1、报告期末,应收账款比年初增加了42.21%,主要是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增加,有部分应收账款没有到期。
2、报告期末。
预付账款比年初增加了30.70%,主要是本期预付新增的采购款所致。
3、其他应收款比年初增加了37.89%,主要是报告期末支付的投标保证金增加所致。
4、存货比年初增加了2933.36万元,主要是公司产能增加以及采购入库备料所致。
5、短期借款比年初减少了800万元,是公司用流动资金偿还银行贷款所致。
新联电子2023年三季度风险分析详细报告一、负债规模测算1.短期资金需求该企业经营活动的短期资金需求为19,385.45万元,2023年三季度已经取得的短期带息负债为2,002.06万元。
2.长期资金需求该企业权益资金能够满足长期性投资活动的资金需求,并且还有275,008.57万元的权益资金可供经营活动之用。
3.总资金需求该企业资金富裕,富裕255,623.11万元,维持目前经营活动正常运转不需要从银行借款。
4.短期负债规模根据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计算,企业有能力偿还的短期贷款规模为259,133.12万元,在持续经营一年之后,如果盈利能力不发生大的变化,企业有能力偿还的短期贷款规模是259,969.38万元,实际已经取得的短期带息负债为2,002.06万元。
5.长期负债规模按照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发展速度,企业有能力在2年内偿还的贷款总规模为259,551.25万元,企业有能力在3年之内偿还的贷款总规模为259,760.31万元,在5年之内偿还的贷款总规模为260,178.45万元,当前实际的带息负债合计为2,002.06万元。
二、资金链监控1.会不会发生资金链断裂从当前盈利水平和财务状况来看,该企业不存在资金缺口。
如果当前盈利水平保持不变,该企业在未来一个分析期内有能力偿还全部负债。
该企业负债率低,发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极小。
资金链断裂风险等级为0级。
2.是否存在长期性资金缺口该企业不存在长期性资金缺口,并且长期性融资活动为企业提供276,516.51万元的营运资金。
3.是否存在经营性资金缺口该企业经营活动存在资金缺口,资金缺口为19,385.45万元。
这部分资金缺口已被长期性融资活动所满足。
其中:应收账款减少4,060.09万元,预付款项减少152.88万元,存货增加5,112.84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减少14,822.95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增加2,469.29万元,共计减少11,453.79万元。
新联电子2023年上半年决策水平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3年上半年利润总额为12,113.82万元,与2022年上半年的2,948.34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3.11倍。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
2023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12,055.86万元,与2022年上半年的2,875.69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3.19倍。
在营业收入迅速扩大的同时,营业利润也迅猛增加,经营业务开展得很好。
二、成本费用分析新联电子2023年上半年成本费用总额为24,222.23万元,其中:营业成本为18,760.29万元,占成本总额的77.45%;销售费用为1,062.18万元,占成本总额的4.39%;管理费用为1,736.66万元,占成本总额的7.17%;财务费用为-28.87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12%;营业税金及附加为295.24万元,占成本总额的1.22%;研发费用为2,396.72万元,占成本总额的9.89%。
2023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1,062.18万元,与2022年上半年的903.25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7.6%。
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3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增长的同时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企业销售活动取得了明显市场效果,销售费用支出合理。
2023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1,736.66万元,与2022年上半年的1,624.42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6.91%。
2023年上半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23%,与2022年上半年的6.75%相比有所降低,降低0.52个百分点。
营业利润有所提高,管理费用支出控制较好。
三、资产结构分析新联电子2023年上半年资产总额为359,645.51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300,240.12万元,主要以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应收账款为主,分别占流动资产的74.83%、7.15%和7.08%。
非流动资产为59,405.39万元,主要以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为主,分别占非流动资产的27.64%、20.93%和19.57%。
电子招投标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电子招投标市场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招投标方式。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子招投标市场已经成为现代化商业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本报告将对电子招投标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概况、发展趋势、优势与挑战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全面的市场信息和发展趋势分析,为他们的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
同时,本报告也将对电子招投标市场的现状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决策建议和展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涵盖电子招投标市场的概况、发展趋势、优势与挑战以及对市场现状的总结和未来发展的展望。
在正文部分将分别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全面了解电子招投标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结论部分将对电子招投标市场的现状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同时提出建议和展望,为电子招投标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电子招投标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探讨该市场的优势与挑战。
通过对市场概况、发展趋势、优势与挑战的分析,我们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以便他们制定更具前瞻性和可行性的业务发展策略和政策措施。
同时,希望通过本报告的撰写,增进对电子招投标市场的了解,促进该领域的健康发展和创新进步。
1.4 总结总结部分:在本报告中,我们对电子招投标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市场概况、发展趋势、优势与挑战的分析,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首先,电子招投标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逐渐成为招投标领域的主流选择。
其便捷、高效、透明的特点深受各方的欢迎。
其次,电子招投标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信息安全、平台信誉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最后,展望未来,我们相信电子招投标市场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需要在政策、技术、服务等方面持续创新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