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课件-8利润与平均利润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345.50 KB
- 文档页数:70
利润名词解释政治经济学原理利润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反映了企业或经济体的盈利水平。
以下是关于利润定义、性质、作用、计算方法及分配等方面的解释。
一、利润定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和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
它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成本,其中总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总成本则包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二、利润性质1. 利润是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直接目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为企业家提供了创新、组织、管理等劳动的回报。
3. 利润在生产价格中居于核心地位,生产价格是指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的平均利润率的商品价格。
三、利润作用1. 利润是企业再生产的资金来源:企业利用获得的利润进行再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水平,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2. 利润是推动企业创新的激励因素:追求更高的利润率是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的重要动力。
3. 利润是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企业的盈利能力反映了其经济效率和管理水平,是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体现。
四、利润计算方法1.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也称直接费用法,它只计算与生产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不包括间接费用如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2. 制造成本法:制造成本法也称全部成本法,它将所有与生产产品相关的成本都计入产品成本中,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
3.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更为精确的成本计算方法,它以作业为基础,将间接费用分配到各个产品或服务中。
五、利润分配1.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根据其所有权结构,将利润分配给不同的利益相关者。
其中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和政府等。
2. 对股东的分配:企业会将其净利润的一部分分配给股东作为股息或股票回购。
这通常是根据股东大会的决定进行的。
3. 对债权人的分配:债权人通常会从企业获得固定利率的利息收入。
在偿还债务后,剩余的利润才能被分配给股东。
政治经济学中利润率公式
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年利润率=一年的利润÷一年的成本×100%,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利润率的计算公式
利润÷成本×100%=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收入×100%
对企业发生利润进行的分析,要分析企业的销售利润摩、成本利润率、产值利润率和资金利润率,将实际利润率与计划利润率比较,说明利润率指标的完成情况。
将本企业利润率与同类企业比,找出利润率水平的差距,井查找原因。
扩展资料:
计算平均利润率不能靠流行的西方经济学,因为流行的西方经济学里讲,均衡时厂商的最大化利润等于零。
既然最大化利润等于零,利润率肯定只能等于零。
所以,计算平均利润率的依据,只能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定律。
剩余价值定律是理论演绎的出发点,它本身不能由理论证明,它是用来证明其它命题的。
剩余价值定律的真理性将由经济实践来检验。
由于折旧为投资的收回,因此各年的投资额呈递减趋势。
年平均投资为各年平均投资额的平均数。
即计算各年的平均投资额(年初、年末数的平均),再计算项目寿命周期内的平均投资额。
如果固定资产无残值,则年平均投资额就等于总投资额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