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4
生产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市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生产要素市场是指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交换和配置。
而收入分配则是指社会上各个经济主体在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如何分配给不同的个体或群体。
生产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决定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公平。
首先,生产要素市场的运作直接影响着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在生产要素市场中,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它们的价格。
如果生产要素市场存在垄断或不完全竞争的情况,那么少数拥有生产要素的个体或群体就有可能通过垄断或垄断定价来获取更多的收入,而其他人则只能接受较低的收入。
这将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加剧社会的贫富差距。
因此,建立健全的生产要素市场竞争机制,打破垄断,促进市场的公正竞争,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前提。
其次,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也会影响生产要素市场的运行效率。
如果收入分配过于不平等,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那么穷人的购买力将大幅下降,市场需求将受到压缩,从而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
例如,如果大部分人的收入都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那么他们就无法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导致企业的销售额下降,进而减少了对劳动力和资本的需求。
这将对生产要素市场的平衡和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合理的收入分配可以提高市场的活力和效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还相互作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不同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比重。
当某个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时,企业会倾向于减少对该要素的需求,转而寻找替代品或采用其他生产方式。
这将引导资源向价格较低的要素或行业转移,从而影响到不同产业的收入分配。
例如,当劳动力成本上升时,企业可能会选择引进更多的机械化设备,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导致劳动力的收入下降。
因此,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与收入分配之间存在着相互调整和影响。
生产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和决策的学科,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个体、家庭和企业等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
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是两个重要的议题。
一、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是指劳动力、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市场中的交换和配置过程。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其价格和数量的形成。
劳动力市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来自劳动者,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曲线。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自企业和雇主,需求的数量和价格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曲线。
供求的交汇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反映了劳动力的价值和稀缺性。
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力往往具有较高的市场价格,而低技能、低素质的劳动力则相对较低。
此外,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价格也受到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等因素的影响。
资本市场是另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
资本的供给来自资本所有者,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资本市场的供给曲线。
资本市场的需求来自企业和投资者,需求的数量和价格决定了资本市场的需求曲线。
供求的交汇决定了资本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资本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反映了资本的价值和稀缺性。
高效率、高回报的资本往往具有较高的市场价格,而低效率、低回报的资本则相对较低。
资本市场的均衡价格也受到资本市场的竞争程度、资本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等因素的影响。
二、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指经济中各个参与者在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如何分配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主要通过生产要素市场的交换和价格形成来实现。
劳动者通过出售自己的劳动力获得工资收入,而资本所有者通过出租或出售自己的资本获得利息、股息或资本收益。
土地所有者通过出租或出售自己的土地获得地租收入,而自然资源所有者通过出售自己的自然资源获得资源收益。
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主要通过市场竞争和法律法规来实现。
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生产要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和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和创新能力等。
收入分配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收入如何在社会中进行分配的过程。
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生产要素决定了收入分配的基础。
不同的生产要素对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分配都起着不同的作用。
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了所有生产过程,从而为社会创造了广泛的价值。
因此,工资收入是劳动力参与生产所得到的报酬。
资本是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和设备等物质资源的总称,资本家通过投资和创办企业,从而创造了财富。
他们的收益主要来自企业的盈利,即资本收益。
自然资源则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各种资源,如土地、矿产等。
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人们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因此,自然资源的收益主要体现在土地收租、矿产资源的开采收入等方面。
创新能力则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探索和创新所获得的一种能力,它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创新能力的收益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的收入等方面。
其次,生产要素的不均衡分配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不平等导致了收入分配的不平衡。
资本拥有者和土地拥有者由于其相对较大的生产要素资源,通常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而低技能劳动者的收入相对较低。
这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加剧。
同时,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不充分保护也可能导致创新者的创新收益受到侵犯,从而使收入分配更加不平衡。
此外,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否影响着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会使一些人的收入水平过低,从而降低了他们的购买力和消费能力。
这将导致市场需求不足,减少了生产要素的需求,进而影响到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而收入分配的公平可以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促进市场需求的增长,从而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和配置效率。
最后,收入分配的政策和制度对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收入分配起着重要的影响。
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生产要素价格指的是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而收入分配则涉及到将生产要素所得分配给不同的经济主体。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于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供求关系。
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了它们的价格。
当某种生产要素供应过剩时,其价格往往下降;相反,当供应不足时,价格则会上涨。
此外,生产要素的稀缺性也是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
稀缺性越高,价格往往越高。
其次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
边际产出指的是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能带来的额外产出。
当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较高时,其价格也往往较高;反之,边际产出较低时,价格则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高边际产出意味着生产要素的效率较高,对于生产的贡献也更大。
最后是生产要素的替代性和互补性。
生产要素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时,其价格往往会相互影响。
例如,当资本的价格上涨时,企业可能会选择增加劳动力的使用,从而导致劳动力价格上涨。
相反,当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时,其价格则可能会相互促进。
例如,土地和资本在房地产行业中的互补关系导致了房价的上涨。
二、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收入分配是将生产要素所得分配给不同经济主体的过程。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市场竞争、政府政策等。
首先是生产要素的稀缺性。
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决定了其价格,进而影响了收入分配。
当某种生产要素稀缺时,其价格较高,相应地,拥有该生产要素的经济主体也会获得较高的收入份额。
相反,当某种生产要素供应充足时,其价格较低,相应地,收入份额也相对较低。
其次是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的程度对收入分配有着重要影响。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生产要素的价格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从而实现较为公平的收入分配。
而在垄断或寡头垄断市场中,生产要素的价格往往由少数企业或个人所控制,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分配理论》第八章分配理论总体介绍:本章的中心是用价格理论来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即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经济学家认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生产要素共同造了社会财富。
分配就是把社会的财富分配给这四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
劳动得到工资.资本得到利息,土地得到租金,企业家才能得到正常利润。
收入分配理论就是要研究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所得到的收入到底是如何决定的。
生产要素的收入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要素的数量.二是要素的价格,当拥有的要素数量既定时,要素的价格越高,则得到的收入也就越多。
和普通商品一样,生产要素价格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因此,分配理论实际上就是一般价格决定理论在收入分配中的运用。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一)生产要素需求性质1.派生需求(也叫引致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需求者是厂商不是消费者2・联合需求。
即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二)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1.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
2.生产技术状况。
3 牛产蓉表的价熔分析生4要素需求时要注貞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产品市场的类型是完全竞争还是不完全竞争。
第二,一家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与整个行业对生产要素需求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变动与多种生产要素变动的情况。
第四,生产要素本身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还是不完全竞争的。
(=)穿仝奇争市场卜的牛产算素需求★ E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就是要实现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与价格相等。
即:MC=MR=P O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一家厂商来说, 要素价格是不变的。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2.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取决于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如果以实物来表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则称为边际物质产品(MPP),如果以货币来表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则称为边际收益产品。
第六章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一、判断题1.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产品的需求具有相同的特点。
()2.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
()3.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所使用的要素量要使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等于边际成本。
()4.可以运用边际收益乘平均产量来计算边际收益产量。
()5.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再增加了。
()6.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完全是由劳动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7.劳动的供给和其他商品的供给一样,价格越高供给越多,用此,提高工资可以无限增加劳动的供给。
()8.如果工资率提高,收入效应就会使居民户增加对闲暇的需求。
()9.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就会出现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10.居民户的资本供给曲线表明了利率与资本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11.在长期中,资本的均衡利率在所有行业中都一样。
()12.利息率与储蓄成同方向变动,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
()13.使地租不断上升的原因在于土地的供给不断减少,而需求不变。
()14.超额利润是对企业家才能这种特殊生产要素的报酬。
()15.某项政策实施前,基尼系数为0.68,该政策实施后,基尼系数为0.72 ,所以说该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
()16.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一个极端情况是不能同时出现买方市场和卖方垄断。
()17.当某要素市场只有一家卖主时,也就形成了买方垄断。
()18.作为要素市场的独家买主,买方垄断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线下倾斜的整个社会要素市场的供给曲线。
()19.最初的生产要素就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原始投入。
()20.一个竞争性的厂商,在其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所创造的产值大于其雇佣的全部工人的平均产值时,他必定没有实现最大的利润。
()21.厂商在边际收益产量大于边际要素成本的情况下所得到的利润,要大于在边际收益产量等于边际要素成本的情况下得到的利润。
()22.假如厂商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以取代劳动,劳动的需求曲线将向右方移动。
()23.在一个竞争性的劳动市场上,如果最低工资高于均衡工资,必然引起失业。
()24.对于一种要素,全体厂商的总需求曲线一定比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更平坦。
()二、单项选择题1.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导致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故我们称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A.引导需求;B.隐性需求;C.引致需求;D.消费需求2.要素的边际产量随着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减少,边际收益随着产品销量的增加而下降,所以()A.边际收益产品随着要素投入的增加而下降;B.边际收益产品随着要素投入的增加而上升;C.边际收益产品随着要素投入的减少而下降;D.边际收益产品随着要素投入的减少而上升。
3.假定只有劳动L和资本K两种要素投入,那么短期内()A.资本是可变的,劳动是固定不变的。
B.资本是固定不变的,劳动也是固定不变的。
C.资本是固定不变的,劳动是可变的。
D.资本是可变的,劳动也是可变的。
4.在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完全竞争厂商的经济利润()A.均>1 B.均=1 C.均<1 D.均=05.如果企业所处产品与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工人工资率为5,边际产量为0.5,则产品价格为()A.10 B.2.5 C.0.1 D.1.06.在短期内,厂商所面临的资本供给曲线是()A.向右上方倾斜B.向右下方倾斜C.完全无弹性D.完全弹性7.生产要素的价格,是( )。
A.指支付一个生产要素在某段时间内所提供的服务的代价B.购买生产要素本身所需要支付的代价;C.固定不变的D.取决于厂商的看法8.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
A.农民拥有的土地;B.企业家的才能C.在柜台上销售的产品——服装;D.煤矿工人采煤时所付出的低廉的劳动。
9.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
A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递减;B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C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D以上均不是。
10.全行业厂商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与单个厂商对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 )。
A.前者与后者重合;B.前者比后者陡峭;C.前者比后者平坦;D.无法确定。
11.厂商处于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且要素A是其唯一的可变要素,则该厂商对要素A的需求曲线由()给出?A.MP a曲线;B.MPP a曲线;C.MFC a曲线给出;D.以上都对。
12.为了得到某一厂商多个可变要素中一个要素的需求曲线,我们必须考虑( )A.要素价格变化的内部效应;B.要素价格变化的外部效应;C.垄断剥削;D.垄断购买剥削。
13.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和要素市场中经营的厂商,其总利润达到最大的条件是()A.P x =MC x ,且MC x 上升;B.MPP a / P a =MPP b /P b ;C.MPP a / P a =MPP b /P b =1/MC x ;D.MPP a / P a =MPP b /P b =1/MC x =1/P x (设厂商以要素a,b生产商品x)。
14.若厂商处于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且要素A是其唯一的可变要素,则该厂商对要素A的需求曲线由( )给出?A.MP a曲线;B.MPP a曲线;C.MFC a曲线给出;D.MPP a曲线。
15. 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与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两种条件下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
A.前者与后者重合;B.前者比后者陡峭;C.前者比后者平坦;D.无法确定。
16. 已知生产要素的组合是10A-30B-20C,产量是200。
如果生产要素的组合变成10A-31B -20C,产量增加到203单位,由此可知()A. A的边际实物产量等于3;B. B的边际实物产量等于3;C. C的边际实物产量等于3;D.以上均不正确。
17. 假设生产某种商品需要使用A、B、C三种生产要素,当A的投入量连续增加时,它的边际物质产品()A.在B和C的数量及技术条件不变时将下降;B.在技术条件不变但B 和C的数量同比例增加时将下降;C.在任何条件下都将下降;D.A和B。
18. 假定生产要素A、B、C的边际实物产量分别是12、8、2单位,它们的价格分别是6、4、1美元,那么生产要素的组合()A.是最小成本的组合;B.不是最小成本的组合;C.是否为最小成本组合,视不同产品和要素市场而定;D.是否为最小成本组合,视不同要素市场而定。
19.在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各要素的价格、产品的价格和边际收益均等于4美元,且此时厂商得到了最大利润,则各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为()A.2;B.1;C.4;D.不可确知。
20.工资率的上升所导致的替代效应指()A.工作同样长的时间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B.工作较短的时间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收入;C.工人宁愿工作更长的时间,用收入带来的享受替代闲暇带来的享受;D.以上都对。
21.某工人在工资率为每小时2美元的时候每周挣80元,每小时3元的时候每周挣105元,由此可以断定() A.收入效应起着主要作用;B.替代效应起着主要作用;C.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没有发生作用;D.无法确定。
22.如果政府提倡用先进的机器来替代劳动,这将导致() A. 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B.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D.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3.既提高工资又避免失业增加的希望在()情况下比较容易实现?A 劳动的需求富有弹性;B 劳动的供给富有弹性;C 劳动产品的需求富有弹性;D 劳动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24.准租金与厂商的总利润相比()A.相等;B.前者大;C.后者大;D.均有可能。
25.下面哪一种情况有可能带来经济利润?()A.商品的供给量很大;B.商品的需求量很小;C.厂商有效地控制了商品的供给;D.以上均对26.正常利润是()A.经济利润的一部分;B.经济成本的一部分;C.隐含成本的一部分;D.B和C都对。
27.假设某歌星的年薪为10万元,但若她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得到3万元,那么该歌唱演员所获的经济地租为()A.10万元;B.7万元;C.3万元;D.不可确知。
28. 设有甲、乙两类工人,甲类工人要求的工资率为250元/月,乙类工人要求的工资率为200元/月。
某厂商为了实现最大利润,必须雇佣所有甲、乙两类的工人,并支付每个工人250元/月的工资。
由此可见,甲、乙两类工人得到的月经济租金()A.分别为250元、200元;B.均为250 元;C.均为50元;D.分别为50元、60元。
29.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经济地租属于长期分析,而准地租属于短期分析;B.经济地租是对某些特定要素而言,而经济利润则是对整个厂商来说的;C.厂商存在经济利润,则其要素存在经济地租;D.一种要素在短期内存在准地租,并不意味着长期中也存在经济利润。
30.基尼系数的增大将表明()A.收入不平均程度的增加;B.收入不平均的程度的减少;C.洛伦茨曲线与横轴重合;D.洛伦茨曲线与纵轴重合。
三、名词解释1.经济租(武大2001);2.准租金(人大1999、华中科技2002;中央财大2006);3.卖方垄断(吉林大学2001);4.边际收益产品或边际收益产量(人大1998和2000、首都经贸2002);5.边际产品价值(首都经贸2003、中南财大2003);6.欧拉定理(中央财大2005);7.劳动供给曲线(北京理工2003);8.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北大1999、华中科技2005);9.引致需求(武大2002);10.要素市场的双边垄断四、简答题和论述题1.简述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中国政法2005、1999、中南财大2003)2.简述在价格形成上,生产要素与一般产品有何不同的特点?(人大1998)3.利用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说明市场均衡工资率的决定。
(北师大2003)4.解释说明:为什么厂商利润极大化的条件MC=MR可以重新表述为MFC=MRP?假如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利润极大化的条件MC=MR=P就可以表达为MFC=VMP,为什么?(中南财大2003、厦大2004、武大2004)5.论述:对出租车实行执照控制的城市,出租车司机即使使用自己的汽车运营,或须向他人购买执照,或须向执照拥有者支付一定的租金(北京称“车份钱”)。
请说明:(1)什么因素决定执照费(或租金)?(2)执照控制会使谁获益,谁蒙受损失?(北师大2004)6.简述在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市场要素需求曲线是如何得到的?(人大1999和2002)7.论述题:评述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
(重庆大学1999)8.假定某地方政府为了让穷人能够租得起房屋,对房屋租赁市场实施了限制性租金上限政策,即规定了房东向房客收取的租金上限。
(1)请根据房屋租赁市场上房屋供给和需求的特点,画图分析短期中租金限制政策的影响,说明该政策对供给、需求、租金和供求关系(短缺还是过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