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精品教案二下《第9课漂亮的花边》 (1)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11
人教版二年级下美术《漂亮的花边》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二年级下美术《漂亮的花边》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二年级下美术《漂亮的花边》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绘画表现力和设计制作的能力。
2、提高学生对儿童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增强学生的保健意识,消除学生对医院,医生的恐惧感。
重难点、目标1、2教学用具:(1)师:课件(2)生:水彩笔,铅笔,图画本教学过程:1课时一、引导阶段:1、谈话导入:老师从昨天开始有点不舒服,头痛,嗓子也有点疼,怎么办啊,请来给老师出个主意。
(看大夫)2、提问并回忆当时的情景:你们看过大夫吗?当时是什么样的?谁来表演一下?(注意辅导学生的表情和动作)3、小结:看病的时候大夫的表情是耐心和蔼的,小朋友是紧张而且身体不舒服,亲人是担心的表情。
今天,还有一个小朋友去看大夫了,咱们一起去看一看他,好不好?4、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发展阶段。
1、展示课件,(P24---25小朋友的画。
)提问:小朋友是怎么了?大夫在给他怎么治?周围环境是什么样的?小结:小朋友神态略为紧张的躺在床上,张着大大的嘴巴,露出了虫牙,医生们正在全神贯注地进行治疗,护士阿姨则笑眯眯地托着器械站在旁边。
画面医院的场景的主色调为黄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2、比一比。
(小组探究)P25的画和原画有什么不同?(原画:主体突出,人物特征鲜明,色彩明快,画面内容丰富,气氛温馨.对比一:背景单一,缺少环境烘托气氛。
对比二:色彩压抑,不美观。
对比三:主次混淆,主体不突出,画面缺乏表现力。
3、想一想:你准备画看大夫过程中的哪一个片断,怎么表现呢?三、学生作画,老师巡视辅导。
1、注意画出不同人物的外形特点与表情。
2、适当添加背景环境,色彩效果温馨明快。
四、评价。
展示优秀学生作业,自评,互评。
漂亮的花边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什么是花边”,能够回忆起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一些花边。
2.使学生掌握剪纸花边图案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美化生活的意识和应用美术的能力。
教学重点:折剪出二方连续纹样。
教学难点:设计。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各种图案的图片。
范画,剪刀,彩纸,胶棒,记号笔等。
学具:长条形彩色纸每人1~2张;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一、歌曲激趣,导入新课1.flash音乐《小小雨点》。
让学生跟着节奏一起唱。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歌,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要思考一个问题:“这首歌曲中重复出现的地方在哪里?”请看大屏幕欣赏:(播放给学生看)大家可以跟着节奏一起唱。
(因为在这首曲子里面有重复出现的节奏:“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让学生指出重复的地方在哪里。
)师:能听出这首歌当中哪里重复吗?来跟音乐一起唱一遍,边唱边考虑一下老师的问题。
生唱。
师:听出来了吗?生:听出了。
这首曲子里面有重复出现的节奏:“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其实在美术上也有一种重复。
2.出示一个图形。
师:喜欢这个图形吗?生:喜欢。
师:老师手上也有一个这样的图形,请你们仔细看,老师现在要变个小魔术。
再出示这个图形向两边重复延伸的而形成的花边。
师:谁说说现在又有什么变化呢?生:刚才是一个图形,现在变成很多个。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像这种一个图形向两边重复延伸的,就是花边。
3.出示范画:花边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几条花边,你们看,漂亮吗?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九课《漂亮的花边》。
板书——漂亮的花边。
二、讲授新课(一)欣赏图片,寻找1.让学生寻找花边。
师:其实花边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同学们请看,这就是原始人类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简单的纹样来装饰生活中的器物。
(课件出示原始时期舞蹈纹彩陶盆,汉代的漆盘,原始社会马家窑文化彩陶瓮,元代青花瓷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9课漂亮的花边》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第9课漂亮的花边》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花边的设计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包含了各种花边的图案和制作步骤,以及相关的美术知识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动手能力,他们对于色彩和图案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
但是,他们对于复杂的花边设计和制作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来逐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花边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花边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复杂花边的制作和创意设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花边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设计和制作花边。
3.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课件。
2.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制作工具。
3.花边的样品和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花边的样品和图片,引发学生对花边的兴趣,并提问:“你们知道花边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介绍花边的设计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花边的不同图案和制作技巧。
同时,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设计和制作花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示范的方法,设计和制作花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提供帮助。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花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体验。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花边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衣服、窗帘等,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独特的花边作品。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花边的设计和制作方法,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9课漂亮的花边》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花边的特点,掌握花边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花边的绘制技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花边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花边的定义、作用及在生活中常见的应用场景。
2. 花边的特点:分析花边的线条、形状、颜色等特点,让学生感受花边的美丽与和谐。
3. 花边的绘制方法:学习花边的起笔、转笔、收笔等基本技巧,掌握绘制花边的基本步骤。
4. 花边的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对花边进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花边的绘制方法和创新设计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花边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科书、PPT、花边实物、范画等。
2. 学具:铅笔、橡皮、彩色笔、白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花边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花边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学:讲解花边的特点,分析花边的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让学生感受花边的美丽与和谐。
3. 演示讲解:示范花边的绘制方法,分步骤讲解起笔、转笔、收笔等基本技巧,让学生掌握绘制花边的基本要领。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花边的绘制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确保学生掌握绘制技巧。
5.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对花边进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6.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第9课漂亮的花边》2. 课题要求:了解花边的概念、特点,掌握绘制方法,进行创新设计。
3. 重点难点:绘制方法、创新设计。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漂亮的花边人教版《漂亮的花边》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九课《漂亮的花边》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知花边是图形的重复延伸。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折、剪、贴、画等动手能力,掌握制作技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大胆创作的意识,体验花边图案的美感。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造型设计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花边图案的图形特点。
教学难点:花边的设计和应用。
教学准备:1.学具准备:铅笔,橡皮,剪刀,胶水,彩笔,彩纸。
2.教具准备:课件,需要用花边装饰的瓶子,服饰等图片若干,剪刀,彩条纸。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小朋友,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客人。
(PPT出示灰姑娘)(大家好,我是灰姑娘,我想要参加王子的舞会,可是我的裙子太普通了,大家能帮我想想办法,把它装饰的美丽起来吗?)你们愿意帮助她吗?那么让我们带着灰姑娘给大家的任务走进今天的课堂,老师相信只要你们认真学,一定可以顺利完成这个任务。
出示课题:漂亮的花边二.探究交流,解决重难点1.想一下我们曾经在哪些东西上见到过花边。
生:裙子,手帕,房子,瓷砖,墙壁等。
2.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中到处都有花边的影子,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图片。
欣赏老师带来的图片。
3.看完这些图片,你们觉得花边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师总结:一个图形向两边重复延伸,就形成了花边。
4.原来花边的设计这么简单。
有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请一学生上前给裙子画上花边。
教师点评。
总结:花边具有装饰美化的作用。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会用花边来装点生活。
5.出示:花边图片。
看看这几组花边,找找它们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生各抒己见。
师总结:同样的花边图案,只要摆放方向稍加变化,还可以得到不一样的效果呢。
6.刚才我们用画的方法完成了一条花边。
画的方法似乎有点慢,而且图案容易大小不一,想想还有没有其它更好的方法来做花边呢?生讨论方法:剪贴,印等等。
7.师:用剪的方法做花边需要哪些步骤?生讨论得出方法:折、画、剪。
9课《漂亮的花边》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花边的概念,掌握花边的绘制方法和设计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创新,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花边的基础知识:介绍花边的概念、种类、用途。
2. 花边的绘制方法:学习花边的线条、形状、色彩等绘制技巧。
3. 花边的创新设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花边的创新设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花边的绘制方法和设计技巧。
2. 教学难点:花边的创新设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花边实物、PPT、黑板。
2. 学具:彩纸、彩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花边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兴趣。
2. 新授:讲解花边的基础知识、绘制方法,示范绘制过程。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花边的绘制和设计。
4.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师评。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 《漂亮的花边》2. 内容:花边的概念、种类、用途;花边的绘制方法;花边的创新设计。
作业设计1. 必做题:绘制一幅花边作品。
2. 选做题:运用环保材料,制作一幅立体花边作品。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花边的绘制方法和设计技巧掌握程度。
2. 教学改进: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花边的绘制方法和设计技巧,还培养了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希望学生在课后能够继续进行花边的创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能力。
(总字数:约500字)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引导学生:- 实物展示:展示各种花边的实物,如衣服、窗帘、桌布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花边的美丽和实用性。
第9课漂亮的花边(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边的概念,知道花边的作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图形设计花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花边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学会运用线条和图形创作出富有创意的花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具有个性和美观的花边。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花边样品、设计图纸、彩笔等教学材料。
2. 学生自备彩纸、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花边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的生活用品中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花边是一种装饰性图案,常用于衣物、家居用品等,具有美化、点缀的作用。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花边的概念、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对花边有更深入的了解。
2. 教师示范花边的设计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和图形创作花边。
三、学生练习1.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花边。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将完成的花边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花边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2. 强调花边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继续创作的兴趣。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为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设计花边。
2. 家长参与评价,给予建议和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展示和评价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花边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花边作品。
同时,要关注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评价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互相欣赏、互相学习,提高审美观。
漂亮的花边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什么是花边”,能够回忆起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一些花边。
2.使孩子掌握剪纸花边图案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方式和技能。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孩子美化生活的意识和应用美术的能力。
教学重点:折剪出二方连续纹样。
教学难点:设计。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各种图案的图片。
范画,剪刀,彩纸,胶棒,记号笔等。
学具:长条形彩色纸每人1~2张;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一、歌曲激趣,导入新课1.flash音乐《小小雨点》。
让孩子跟着节奏一起唱。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歌,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要思考一个问题:“这首歌曲中重复出现的地方在哪里?”请看大屏幕欣赏:(播放给孩子看)大家可以跟着节奏一起唱。
(因为在这首曲子里面有重复出现的节奏:“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让孩子指出重复的地方在哪里。
)师:能听出这首歌当中哪里重复吗?来跟音乐一起唱一遍,边唱边考虑一下老师的问题。
生唱。
师:听出来了吗?生:听出了。
这首曲子里面有重复出现的节奏:“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其实在美术上也有一种重复。
2.出示一个图形。
师:喜欢这个图形吗?生:喜欢。
师:老师手上也有一个这样的图形,请你们仔细看,老师现在要变个小魔术。
再出示这个图形向两边重复延伸的而形成的花边。
师:谁说说现在又有什么变化呢?生:刚才是一个图形,现在变成很多个。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像这种一个图形向两边重复延伸的,就是花边。
3.出示范画:花边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几条花边,你们看,漂亮吗?那好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第9课《漂亮的花边》。
板书——漂亮的花边。
二讲授新课(一)欣赏图片,寻找1.让孩子寻找花边。
师:其实花边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同学们请看,这就是原始人类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简单的纹样来装饰生活中的器物。
(PPT出示原始时期舞蹈纹彩陶盆,汉代的漆盘,原始社会马家窑文化彩陶瓮,元代青花瓷瓶。
第9课漂亮的花边(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花边的定义;
2.能够在纸张中绘制简单的花边图案;
3.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花边的绘制技巧。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花边的定义;
2.在纸张中绘制简单的花边图案;
3.掌握一些简单的花边的绘制技巧。
三、教学难点
掌握一些简单的花边的绘制技巧。
四、教学内容
1. 分享
老师带领学生欣赏一些漂亮的花边,让学生了解花边的美。
同时,介绍花边的定义和历史。
2. 实践
老师引导学生用铅笔在纸张上画出简单的花边图案,并指导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注意以下技巧和方法:
1.用简单的图案开始,如波浪线、叶子等;
2.画一些小的图案,然后再去填充大的图案,这样整个作品更加有吸引力;
3.用颜色或者黑色笔来强调花边,让花边更加突出。
3. 师生互评
老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进行师生互评,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同时,老师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供相关的建议。
五、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
2.实践操作;
3.师生互评。
六、教学评价
1.师生互评;
2.学生自我评价。
七、课后作业
1.练习绘制不同的花边图案;
2.查找一些花边的图片,并分析图片中所使用的技巧和方法;
3.在生活中寻找花边的出现场景,并拍照记录下来。
漂亮地花边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地话描述“什么是花边”,能够回忆起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地一些花边。
2.使学生掌握剪纸花边图案设计和制作地基本方法和技能。
3.通过本课地学习培养学生地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美化生活地意识和应用美术地能力。
教学重点:折剪出二方连续纹样。
教学难点:设计。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各种图案地图片。
范画,剪刀,彩纸,胶棒,记号笔等。
学具:长条形彩色纸每人1~2张;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一、歌曲激趣,导入新课1.flash音乐《小小雨点》。
让学生跟着节奏一起唱。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好听地歌,同学们在欣赏地同时要思考一个问题:“这首歌曲中重复出现地地方在哪里?”请看大屏幕欣赏:(播放给学生看)大家可以跟着节奏一起唱。
(因为在这首曲子里面有重复出现地节奏:“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让学生指出重复地地方在哪里。
)师:能听出这首歌当中哪里重复吗?来跟音乐一起唱一遍,边唱边考虑一下老师地问题。
生唱。
师:听出来了吗?生:听出了。
这首曲子里面有重复出现地节奏:“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师:同学们说地真好,其实在美术上也有一种重复。
2.出示一个图形。
师:喜欢这个图形吗?生:喜欢。
师:老师手上也有一个这样地图形,请你们仔细看,老师现在要变个小魔术。
再出示这个图形向两边重复延伸地而形成地花边。
师:谁说说现在又有什么变化呢?生:刚才是一个图形,现在变成很多个。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像这种一个图形向两边重复延伸地,就是花边。
3.出示范画:花边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几条花边,你们看,漂亮吗?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九课《漂亮地花边》。
板书——漂亮地花边。
二、讲授新课(一)欣赏图片,寻找1.让学生寻找花边。
师:其实花边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同学们请看,这就是原始人类用简单地几何图形和简单地纹样来装饰生活中地器物。
(课件出示原始时期舞蹈纹彩陶盆,汉代地漆盘,原始社会马家窑文化彩陶瓮,元代青花瓷瓶。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9课漂亮的花边》教学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花边的定义以及国内外不同的花边风格;2.学习绘画技巧以及如何构思和涂色花边;3.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美的能力;4.掌握一定的创作方法,促进学生艺术创作意识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询问学生对花边的了解或观察一些花边设计,引出今天的教学主题。
2. 讲授(15分钟)1.讲解花边的定义以及国内外流行的花边风格,如欧洲古典、中国传统、日式、韩式等几种风格;2.介绍如何使用不同的笔触和涂色技巧来绘制花边。
3. 实践操作(30分钟)1.要求学生先在练习纸上模仿老师画直至自己掌握,练习不同的花边风格和笔触;2.设计一种具有自己特色的花边图案并按照主要色调给花边上色;3.教师应督促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留出时间做示范。
4. 总结(5分钟)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拿到黑板上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其他的同学提出评价建议,教师给予总评。
三、板书设计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学习和掌握绘画技巧以及花边设计的基础知识;2.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难点:1.绘制经典的花边和自己创造独特的花边风格;2.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五、教学评估1. 学生的表现:1.能够理解花边设计的定义和风格种类;2.能够使用不同的笔触和涂色技巧进行花边的绘制;3.能够创造具有自己特色的花边图案。
2. 教学效果:通过现场实验表明,学生们对花边设计的定义和风格种类有所了解,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同时也在创造出自己独特花边作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们在中深入地学习了花边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巧,让以及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体验到了美的乐趣。
同时,教师也在过程中不断引导、纠错,不断提出新的灵感设计思路帮助学生克服难关,并且在授课过程多次叮嘱学生们注意安全,避免疲倦过度,保护学生的健康。
二年级《漂亮的花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花边,能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什么是花边”,了解花边的装饰性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用剪纸的方式设计制作花边。
2、能够联系生活,回忆起日常见到过的一些花边并学习制作出有装饰效果、色彩美丽的花边。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造型设计能力以及在花边图案的组合、变化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和民族自豪感,并学会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美。
教学重点:认识花边并制作出花边。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理解设计制作出与众不同的花边。
一、欣赏导入:观察两幅图片请学生说说喜欢哪幅,为什么?教师展示收集的各种有花边的东西。
(教师提问、学生欣赏相结合)引出课题第九课漂亮的花边二、发展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花边,教师出示图片资料1、古代服饰上的花边。
领口、袖口、长袍、鞋子等地方都有花边。
2、古代建筑上的花边。
好多的古代建筑的门上、墙上、窗户上等地方,有好多的花边。
3、陶器、瓷器上的花边。
在一些陶器、瓷器上的花边都很漂亮,尤其是青花瓷。
3、好看的生活用品的花边。
筷子上、盘子上、家具上、床上、裤子上、被子上、生活用品中太多了,他们都有好看的花边。
4、大街上的栏杆和围栏。
有各种单位的围栏,绿化带的围栏,各种栏杆的样式都很美。
5、民族服饰中的花边:少数民族的民间手工艺制品以及服饰上随处可见漂亮的花边。
三、探索研究:1. 说说花边的作用。
2. 观察它的形状。
3. 找出花边图案的组成规律。
(引出图形的不断重复排列延伸知识点,教师可适时作简单演示。
)4. 花边的制作方法。
我们知道花边是一种向两边重复延伸的图形,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制作花边?(学生:画的、剪贴的)5. 先观察小视频上的制作方法,并进行总结。
6. 小游戏:学生口述制作方法,老师做,并强调要点。
教师示范:1、连续图案剪法:1).取一张长宽合适的长条纸,从中间连续对折数次成一小方形;2).在折好的纸上画上要剪的纹样(纸两边的点不要剪断,一定要有物与物连接的地方);剪掉空白处,留下色彩花纹展开为延接的图案花。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漂亮的花边》人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学生能够认识不同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变化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认识不同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变化关系。
2.学生理解“对称”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对称操作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让学生观察花边图案,引导学生发现花边图案中的对称性质。
2.引导学生思考创建对称性质的方法。
2. 讲解对称性质1.引导学生回忆对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让学生观察图案,比较图案中的对称特征,寻找平面对称和中心对称的特点和变化关系。
3.让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设计符合条件的对称图案。
3. 练习1.让学生完成试题《选择相似图形》,以检查学生对图形特征和对称性质的掌握情况。
2.让学生尝试画出自己所想象的对称图案。
4. 作业1.让学生按步骤完成《设计对称图案手册》中所示的对称图案。
2.让学生寻找在生活中的对称事物,并记录下来,以便下节课分享。
教学用具黑板、彩色粉笔、板书、PPT教学评价与自我反思此节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认识对称形的基本特性,并通过练习设计对称图案,提高了其对对称概念的理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态和反应,及时给予改进,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对称性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同时,要鼓励学生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9课《漂亮的花边》(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
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绘制花边的基本技能。
2.,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3.,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花边的绘制方法。
2.:细节处理及调色。
三、教学准备
1.;
2.、颜料、画板等绘画材料;
3.。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
1.,让学生了解花边的分类和相关的花卉知识;
2.:花边是怎样一步步绘制
出来的?绘制花边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二)新知识讲授
1.,层层递进地展示绘制过程和技巧;
2.;
3.,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花边绘制的要领。
(三)亲身操作
1.,分别绘制两种花边;
2.,学生绘制花边,并进行修整、调色等处理;
3.,讨论绘制中的难点和解决方法,提出改进建议。
(四)课堂小结
1.;
2.;
3.,鼓励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五、课后作业
1.;
2.。
六、拓展延伸
1.、颜色的花卉,绘制出个性化的花边;
2.(如彩泥、颜料笔等)进行创作,开拓学生的绘画方式。
七、教学反思
1.,丰富学生的视野和选题;
2.,关注学生的个性表达;
3.,要既关注技法表现,也关注学生的创意发挥,让学生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
漂亮的花邊教學目標:1.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什麼是花邊”,能夠回憶起日常生活中見到過的一些花邊。
2.使學生掌握剪紙花邊圖案設計和製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美化生活的意識和應用美術的能力。
教學重點:折剪出二方連續紋樣。
教學難點:設計。
教學準備:教具:多媒體課件,各種圖案的圖片。
範畫,剪刀,彩紙,膠棒,記號筆等。
學具:長條形彩色紙每人1~2張;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一、歌曲激趣,導入新課1.flash音樂《小小雨點》。
讓學生跟著節奏一起唱。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很好聽的歌,同學們在欣賞的同時要思考一個問題:“這首歌曲中重複出現的地方在哪裡?”請看大螢幕欣賞:(播放給學生看)大家可以跟著節奏一起唱。
(因為在這首曲子裡面有重複出現的節奏:“小小雨點,小小雨點,沙沙沙沙沙……”讓學生指出重複的地方在哪裡。
)師:能聽出這首歌當中哪裡重複嗎?來跟音樂一起唱一遍,邊唱邊考慮一下老師的問題。
生唱。
師:聽出來了嗎?生:聽出了。
這首曲子裡面有重複出現的節奏:“小小雨點,小小雨點,沙沙沙沙沙……”師:同學們說的真好,其實在美術上也有一種重複。
2.出示一個圖形。
師:喜歡這個圖形嗎?生:喜歡。
師:老師手上也有一個這樣的圖形,請你們仔細看,老師現在要變個小魔術。
再出示這個圖形向兩邊重複延伸的而形成的花邊。
師:誰說說現在又有什麼變化呢?生:剛才是一個圖形,現在變成很多個。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像這種一個圖形向兩邊重複延伸的,就是花邊。
3.出示範畫:花邊師:今天老師也給同學們帶來了幾條花邊,你們看,漂亮嗎?那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九課《漂亮的花邊》。
板書——漂亮的花邊。
二、講授新課(一)欣賞圖片,尋找1.讓學生尋找花邊。
師:其實花邊在很早以前就出現了,同學們請看,這就是原始人類用簡單的幾何圖形和簡單的紋樣來裝飾生活中的器物。
(課件出示原始時期舞蹈紋彩陶盆,漢代的漆盤,原始社會馬家窯文化彩陶甕,元代青花瓷瓶。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漂亮的花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漂亮的花边》是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花边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教材通过简单的图示和文字,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喜欢的花边作品。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绘画又有手工制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基础,他们对手工制作感兴趣,且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会对手工制作的花边线条不够流畅,颜色搭配不当等问题感到困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花边设计制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花边的设计和制作方法,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注细节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花边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花边线条的流畅性和颜色搭配的协调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讲解花边的设计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花边的美学特点,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3.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花边作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花边设计制作教程、示范作品、评语模板、颜料、画纸、剪刀、胶水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手工制作工具、彩纸、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漂亮的花边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花边的美学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花边的设计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花边的构图、线条、颜色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可通过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花边的制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开始设计和制作花边。
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9课漂亮的花边》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9课漂亮的花边》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花边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应用。
教材通过图片、步骤讲解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花边的美学特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各种花边,对花边有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对花边制作的技巧和应用还不够了解。
此外,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花边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花边制作方法的讲解和示范。
2.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3.学生对花边美学特征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和步骤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花边制作的方法。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花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4.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花边的实物样品,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花边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3.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引导发现和欣赏。
4.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花边样品,引导学生关注花边的美。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花边?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视频资料,介绍花边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应用。
讲解花边的起源、发展以及在不同场合的运用,让学生了解花边的文化价值。
3.操练(10分钟)示范花边制作的基本步骤,讲解技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制作花边。
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自己的花边图案。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花边,互相欣赏、评价。
漂亮的花边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什么是花边”,能够回忆起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一些花边。
2.使学生掌握剪纸花边图案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美化生活的意识和应用美术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折剪出二方连续纹样。
教学难点:
设计。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各种图案的图片。
范画,剪刀,彩纸,胶棒,记号笔等。
1
学具:长条形彩色纸每人1~2张;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歌曲激趣,导入新课
1.flash音乐《小小雨点》。
让学生跟着节奏一起唱。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歌,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要思考一个问题:“这首歌曲中重复出现的地方在哪里?”
请看大屏幕欣赏:(播放给学生看)
大家可以跟着节奏一起唱。
(因为在这首曲子里面有重复出现的节奏:“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让学生指出重复的地方在哪里。
)
师:能听出这首歌当中哪里重复吗?
来跟音乐一起唱一遍,边唱边考虑一下老师的问题。
生唱。
师:听出来了吗?
2
生:听出了。
这首曲子里面有重复出现的节奏:“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其实在美术上也有一种重复。
2.出示一个图形。
师:喜欢这个图形吗?
生:喜欢。
师:老师手上也有一个这样的图形,请你们仔细看,老师现在要变个小魔术。
再出示这个图形向两边重复延伸的而形成的花边。
师:谁说说现在又有什么变化呢?
生:刚才是一个图形,现在变成很多个。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像这种一个图形向两边重复延伸的,就是花边。
3.出示范画:花边
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几条花边,你们看,漂亮吗?
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九课《漂亮的花边》。
板书——漂亮的花边。
3
二、讲授新课
(一)欣赏图片,寻找
1.让学生寻找花边。
师:其实花边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同学们请看,这就是原始人类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简单的纹样来装饰生活中的器物。
(课件出示原始时期舞蹈纹彩陶盆,汉代的漆盘,原始社会马家窑文化彩陶瓮,元代青花瓷瓶。
)
你们看,随着时代的进步,到了元、明、清时期器物上的装饰是不是更加精致了?
生:是。
师:图案的设计也变得比较复杂,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咱们国家自古以来在艺术方面造诣精湛,源远流长,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课件出示明清时期瓷器图片)
2.师: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的花边除了继承原来精美多样的特点之外,更加追求简洁、大方和色彩搭配的协调性。
师:谁能说说你在平常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过花边?
生1:窗帘,床单
生2:童装店的童上衣
4
生3:洗手间的毛巾
生4:餐厅的盘子
……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我们发现有这么多美丽的花边装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花边确实的使用非常广泛,你们看在服装上、毛巾上、窗帘上及餐具上等等都可以见到。
(课件出示家居用品店的窗帘、床单、童装店的童上衣、洗手间的毛巾、餐厅的盘子,让学生观看生活中带有花边装饰图案的物品。
)
(二)理解概念
老师:刚才同学们看到了那么多的花边,那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花边有什么特点?
生:一模一样的图形重复排列。
师:他说的真好,鼓励一下。
(鼓掌)
对,一模一样的图形重复排列,就形成了花边。
(出示动画:一个图形向两边重复延伸,花边)。
师:而花边中重复出现的那个图案就叫“单独纹样”。
“单独纹样”包括很多,如人物,动物,植物及简单的几何图形等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