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实践探究
- 格式:pdf
- 大小:103.29 KB
- 文档页数:1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一、生活化教学的意义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中化学课程的内容繁杂,抽象性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
而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的魅力。
学生在生活中常常能够看到一些化学原理的应用,如水的蒸发和冷却、饮料的发酵过程等,这些都是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主动去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
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而生活就是最好的实验室。
通过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化学实验展示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体验化学的奥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3.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化学知识是非常抽象和理论性的,在学习中往往很难理解和掌握。
而通过将化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把握化学的原理和规律。
学习化学知识不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和运用。
1.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案例来引入化学知识。
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用物质的燃烧和生锈等实例,通过现象勾勒出化学反应的本质,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化学反应的存在。
2.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生活化教学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展示,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现象,增强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通过酵母发酵生气实验来讲解发酵反应,通过铁的电解实验讲解电解质的离子结构等。
3.生活化情境教学在教学中,通过引入生活化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更自然地理解和接受化学知识。
在讲解化学平衡时,可以通过生活中的酸碱中和反应,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时反应向右进行,产生盐和水。
通过情境的设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平衡反应的原理。
在教师角度来说,生活化教学也更能够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引入生活化情境,更容易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邵艳华(江苏省连云港市城南高级中学222000)摘要: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将化学理论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并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达到教学的目的.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也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重点分析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19)27-0067-02收稿日期:2019-06-25作者简介:邵艳华(1987.1-),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从事高中化学教学与研究.在现代教学体系中,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比较先进以及重要的教学理念,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实际生活中可以观察到许多化学现象.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实用性很强,其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也能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和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引入到课堂中,也是在落实我国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通过将高中化学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把教学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中的问题1.教学观念没有及时转变,生活化教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实现化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结合,不但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生活化教学并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教学观念也没有进行及时的转变,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思维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即使在新课标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生活化教学的改革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不能够有效的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2.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大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发展,为了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每个学科的教师都在进行教学策略的改进,对于高中化学而言,许多教师也意识到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逐渐引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来.但部分教师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对教学模式没有进行有效的创新,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高中化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应试教育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学生的成绩仍然是最重要的指标,,教师没有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素质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1.加强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高中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学过程中还具有很多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了解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生活化教学很好的融入到化学课堂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讲解“物质的分类”课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某个事物的性质进行分类,如购买橘子要到水果区寻找,就可以引导出橘子是水果的一种,通过分类就可以在超市中寻找到想买的东西.对化学物质的认识和分类也是如此,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等,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有效实现生活化教学.2.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兴趣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就是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有效联系在一起,而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当前现代化教学发展需求,注重创新教学方式,不断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以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学为案例,探究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有效途径.(1)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在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有初步认识和应用能力基础上,有效掌握物质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析关系及其之间换算方式(见表1),对实际生活生产中的物质量浓度应用有基本认识.其中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是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初步了解以及应用.—76—表1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关系和换算内容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含有多少摩尔溶质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溶液组成的分数溶质的单位mol g 溶液的单位Lg(2)教学流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从而导入新课程内容.在课前,对于学生在课下收集的各种溶液组成标签可以展示分析,同时教师拿出实验室相关溶液试剂瓶上所粘贴的“0.9mol /L ”等标签字样;学生所展示的各种溶液标签多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标签,比如水和酒等的标签;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对标签的含义进行猜测,在观察后进行回答,从而教师引出新课程的内容—物质的量浓度.(3)进行课程的讲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仔细阅读,以能够得出概念:采用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B 的物质的量,以能够对溶液组成物理量表示出来,即为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教师在进行相关公式和内容的板书过程中,要对表达式中的量所代表的含义进行明确的说明,防止学生产生误会.在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初步理解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相对应的习题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习题如下:2mol 氯化钠固体溶于1L 水配制溶液.2g 氯化钠固体溶于水,配制体积为2L 的溶液.1.2mol 氯化钠固体溶于水,配制体积为2L 的溶液.在进行课堂内容和流程的设计时,要努力将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中的实际相结合,创设相应的生活化教学场景,让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化学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对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相应案例的探讨进而探索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从而显著提升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质量.参考文献:[1]张芳芳.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探索与案例设计研究[D ].开封:河南大学,2016.[2]王淑芹.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J ].课程教育研究,2018(23):185.[责任编辑:季春阳]高中化学“乙醇”教学中翻转课堂的构建孙微微(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高级中学226400)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所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进行了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产生了“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能够依照学生的自身学习情况进行专门的教学.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将“翻转课堂”教学手段应用到高中化学的课堂上,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情况.关键词:乙醇;翻转课堂;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19)27-0068-02收稿日期:2019-06-25作者简介:孙微微(1981.2-),女,研究生,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一、高中化学“乙醇”教学中“翻转课堂”中存在的问题1.翻转课堂目标较不明确因材施教是“翻转课堂”的特色之一,但是其不能将高中化学的所有教学内容进行翻转.对于实验课来说,如果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手段,使实验结果前置,那么学生就在没有进行学习的情况知道了实验的结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依旧进行实验验证,就让原本的实验探究变成了验证实验结果,这也和原本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所以,在将“翻转课堂”使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时一定要明确好翻转的目标的是什么,考虑好翻转教学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否有利,是否可以使学生的化学素养有所提高.2.翻转课堂内容尚未细化“翻转课堂”虽然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学学习情况满足—86—。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生活化情境教学实践-以“生活中的乙烯”为例摘要:本文探究在真实问题情境下,引导学生运用自身所具备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
从榴莲的采摘、运输、售卖的日常生活经验入手,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素养。
关键词:情境教学,乙烯的性质,学科核心素养《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能够创设真实的,具体的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
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以主题化,结构化的方式串联起来,形成富有逻辑性、层次性与完整性的有机整体。
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确立学习主线,优化学习评价[2]。
一、生活化情境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创设策略1、认真选取生活化情境素材生活化情景的获取途径有:(1)网络资源;(2)课本素材;(3)社会教育资源等[3]。
情境素材的积累非一日之功,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做一个“有心人”,时刻注意观察与总结,把生活中的素材、学生经常讨论的话题、灵光闪现的想法进行记录、积累。
分析它们与化学是否有连接点,在课堂中充分利用素材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将化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实现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思想。
2、灵活运用生活化情境创设方式有了合适的素材,还需要将素材进行加工、整理。
素材的创设方式有:(1)引入趣味故事(2)结合生活实践(3)融合社会热点(4)借助多媒体技术(5)依托角色扮演等[3]。
让素材以最合理、合适的方式融入课堂,从而让情境话素材在课堂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生活化情境在高中课堂中的应用流程--以“乙烯”为例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榴莲作为“水果之王”,一直深受大家喜欢,而榴莲在采摘、运输、售卖的过程中,今天的主角乙烯都参与其中。
乙烯究竟具有哪些性质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随“榴莲之旅”来了解乙烯的性质。
运用生活化教学㊀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延薪元(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靖边中学㊀718500)摘㊀要:化学源于生活ꎬ和人们的生活㊁生产以及社会发展等息息相关ꎬ并且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开展教学活动ꎬ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就应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ꎬ并从教学的内容㊁情境与拓展方面探索其运用措施ꎬ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关键词:生活化ꎻ教学效率ꎻ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2-0085-02收稿日期:2020-01-25作者简介:延薪元(1975.12-)ꎬ男ꎬ陕西省榆林人ꎬ本科ꎬ中学高级教师ꎬ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㊀㊀化学生活化教学指的是教师不仅要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ꎬ还要联系高中生感兴趣的㊁容易理解的生活资源ꎬ选择他们熟悉的生活事例ꎬ指导他们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鉴于此ꎬ如何有效运用生活化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ꎬ应加强分析和探索.㊀㊀一㊁高中化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生活教育是重要的现代教育理念之一ꎬ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ꎬ成为真正的教育.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就是把教材知识纳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加以组织ꎬ让化学教学具有生活的意义ꎬ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ꎬ让学生对化学课程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ꎬ运用生活化教学能让学生体会㊁感受化学知识的实用价值ꎬ在教师的引导与点拨下了解到化学知识能改变世界.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为学生介绍食用油和地沟油㊁信息材料㊁高楼爆破㊁火箭燃料㊁烟花等与化学联系密切的生活内容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二ꎬ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㊁问题.人类学习化学的目的是提高生存与生活质量ꎬ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的认识ꎬ让化学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如人类健康保健㊁自来水消毒净化㊁房屋环保装修等ꎬ了解生活中材质不同的服饰㊁种类多样的食品和医药用品㊁交通工具㊁建筑材料㊁灭火材料等都和化学不可分割ꎬ能解决衣食住行和安全等问题.㊀㊀二㊁运用生活化教学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措施㊀㊀1.教学内容生活化ꎬ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只有把有价值的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ꎬ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ꎬ从而有效学习ꎬ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学生如何知道知识有没有价值呢?他们更容易接受什么样的内容呢?答案当然是生活中常见的.因此ꎬ教师要充实化学教学内容ꎬ活用生活资源ꎬ把生活中有关于教材知识的素材变成教学内容ꎬ让化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ꎬ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如在有关二氧化硫漂白作用的讲解中ꎬ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卖白馒头的图片ꎬ并阐述商家卖馒头时会在馒头出蒸屉前用小勺装一些硫粉ꎬ点燃之后放进蒸屉ꎬ片刻之后白白的馒头就出来了.据此引导学生思考商家为什么这样做ꎬ在学生思考和讨论几分钟之后再出示二氧化硫漂白原理的内容ꎬ并明确商家的做法不对ꎬ因为二氧化硫有毒性ꎬ还会污染环境.通过引入学生熟悉的卖馒头的事例ꎬ丰富化学教学内容ꎬ在掌握化学知识点的同时了解到商家的违规做法ꎬ学会用知识保护自己ꎬ拒绝购买太白的馒头.2.教学情境生活化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生活化情境指的是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按照教学计划选择生活中容易被学生理解的现象或问题ꎬ在整合之后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教学情境ꎬ其中含有更多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对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大有裨益ꎬ能帮助教师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ꎬ让学生获得主动探究的平台ꎬ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ꎬ保证教学效果良好.如果条件允许ꎬ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时可再现化学史情境ꎬ在实验室让学生动手操作ꎬ充分发挥主体作用ꎬ高效学习.如在氯气的讲解中ꎬ教师就围绕氯气的发现创设生活化情境.瑞典化学家舍勒在对软锰矿进行研究时ꎬ突发奇想把软锰矿和盐酸混合加热ꎬ意外发现很奇怪的现象ꎬ即两者混合燃烧后产生一种怪异的气体ꎬ测定之后发现该气体的水溶液呈现出酸性ꎬ可以让有色物质永久褪色.那么为什么氯气的水溶液会呈酸性ꎬ让有色物质褪色呢?58教师提出这一问题后组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ꎬ还原舍勒做实验的情境ꎬ对其内在机理加以探究.该化学实验为:取试管1㊁2㊁3ꎬ1和2号试管中都充满氯气ꎬ3号试管中装着适量的蒸馏水ꎻ当把2~3mL水加入1号试管之后即刻把盖子塞紧ꎬ并充分振荡ꎬ接下来把石蕊试液滴入2㊁3号试管ꎬ观察实验现象ꎻ把3号试管倒立在加了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之中ꎬ轻轻振荡ꎬ观察现象.实验表明氯气水溶液是酸性的ꎬ能够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ꎬ并且氯气溶于水之后的产物能漂白有色物质.通过指导学生动手操作ꎬ还原舍勒的氯气发现过程ꎬ不仅较好地理解氯气的性质ꎬ还深刻体会化学从生活中来的道理ꎬ培养科学素养.3.教学拓展生活化ꎬ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生活化教学必然需要丰富多样的活动来支撑ꎬ教师既要挖掘教材里的生活元素ꎬ找到生活化教学主题ꎬ又要适当拓展课堂教学ꎬ寻得化学知识的内部生长点ꎬ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意识ꎬ锻炼问题解决能力.如在讲解乙醇的知识后ꎬ教师就可设计拓展学习活动 白酒的调查与研究 ꎬ把活动分成多个小主题ꎬ主要包括白酒的度数和成分㊁白酒中为什么有少量甲醇㊁对白酒含有甲醇进行定性检验㊁抽样检测市面上的白酒㊁研究白酒酒精度和其可燃的相关性㊁从假酒中毒事件得到什么样的启示等等ꎬ由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做出选择.这些拓展学习主题都从教材中来ꎬ在生活里就地取材ꎬ充满生活气息ꎬ让学生体验化学的魅力ꎬ培养联系理论和实际的能力ꎬ通过解决生活问题找到成就感ꎬ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㊁生活习惯等.化学源于生活㊁用于生活ꎬ高中化学教师必须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ꎬ促进教学内容㊁情境和拓展的生活化ꎬ运用生活化手段为学生营造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习氛围ꎬ引导学生们积极学习知识ꎬ成为学习的主人ꎬ能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ꎬ不断提高化学教学效率ꎬ最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ꎬ使其实现全面发展.㊀㊀参考文献:[1]金银军.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ꎬ2017(02):74ꎬ79.[2]芦荣超.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探讨[J].教育现代化ꎬ2017(41):377-378.[3]王串串ꎬ徐娣ꎬ姜敏. 教学生活化 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ꎬ2018(03):50-51.[责任编辑:季春阳]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行为调控的技巧探索张㊀蕾(江苏省海门市证大中学㊀226100)摘㊀要: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ꎬ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ꎬ教师应结合高中化学学科特点ꎬ做好自身教学行为的分析ꎬ明确教学过程中的不良行为ꎬ积极应用相关的调控技巧ꎬ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课堂授课质量.关键词:教学行为ꎻ调控技巧ꎻ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2-0086-02收稿日期:2020-01-25作者简介:张蕾(1983.9-)ꎬ男ꎬ江苏省海门人ꎬ本科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㊀㊀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扮演着指路人的角色ꎬ其教学理论水平㊁教学情绪㊁教学方法等都会给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ꎬ因此应认识到自身教学行为的重要性ꎬ做好以往教学经验总结ꎬ明确以往教学中的不良行为ꎬ加强理论学习ꎬ掌握与灵活应用相关的调控技巧ꎬ保证课堂教学高效顺利的完成.㊀㊀一㊁激活课堂ꎬ营造良好氛围高中化学授课中ꎬ良好的课堂氛围ꎬ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ꎬ使其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ꎬ因此应认真审视以往教学行为ꎬ应用以下技巧进行调控ꎬ充分的激活课堂.一方面ꎬ注重增加教学幽默感.课堂上运用幽默的语言为学生讲解化学知识ꎬ增加学习的趣味性ꎬ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ꎬ获得学生的好感ꎬ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感到拘束ꎬ使其在活泼㊁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另一方面ꎬ注重与学生积极互动.授课中注重与学生积极互动ꎬ即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开展教学ꎬ并为学生提供相互讨论的机会ꎬ避免其产生学习的枯燥感.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的基础知识ꎬ通68。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张东生1刘丽2(1.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宁夏银川750004;2.宁夏银川二中,宁夏银川750004)摘要: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本文就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施途径参考文献:[1]仲廷玉.浅议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责任编辑:彭一皓)一、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由于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是非常繁重的,学生要在一学期内学习多门课程,所以传统的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仅仅按照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这样的课堂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使学生的存在感很低,导致原本学习压力就非常巨大的高中学生在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时只能浑浑噩噩地度过课上的时间。
教师在课堂上的重点并不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种种现象理解这些化学知识,而只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从而达到应付考试的目。
导致传统的化学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较低,甚至会使学生对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各高中化学授课教师也在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方法的改变,通过自身的主动抓变,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返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学习。
二、将生活现象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以专业性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新知识的讲解,这样的知识点引入会让学生觉得突兀,学生对这样专业性的问题总会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所以对这样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抗拒心理。
教师可以积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在进行问题切入时可以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切入,这样,既不会显得突兀,也会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有着更加强烈的兴趣。
三、多采用生活实例进行举例艺术来源于生活,教育又何尝不是呢?所以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师在进行讲课时,可以将生活中的实例应用到授课过程中来,例如在进行化学提纯法这一节的讲解时,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必需的“盐”的获取开始讲解,先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即日常生活中所吃的盐是怎样的获得的呢?学生在带着这样一个问题的情况下教师进行本节课内容的讲解,然后通过本节课的讲解,让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所吃的盐都是从海水或者井水中所精炼提纯出来的,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
教学篇•教学创新传统的课堂教授方式已经不符合现在教育改革的潮流,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够让化学教学在创新中得到发展。
高中化学大多是一些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记忆以及各种化学方程式的表达,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理解和深度地探索。
如果教师只是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并记忆的话,对于学生来讲是十分枯燥的一件事。
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如何将生活化的教学融入化学课堂中去,将抽象的化学公式变为具体的生活实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将生活常识融入化学教学当中去富有内涵的化学知识并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化学家们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以及无数次的实验而得来的。
要想学好化学,首先就要有一颗探究生活的心。
只要一牵扯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学生就会怀着一种好奇的心情去学习化学知识,探索化学奥秘。
因此,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生活现象作为铺垫,为学生提供较为生动形象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想要主动去学习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氧族元素”的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对臭氧的概念、性质等有更加清楚的认知。
那么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一下生活中的现象哪些与臭氧有关,继而引发讨论。
比如,学生可以讨论“雨后的空气为什么异常新鲜?”这一问题,最后讨论出这一自然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在雷电的作用下氧气转化为臭氧的过程”,使得空气变得异常新鲜。
在这个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肯定也会突飞猛进[1]。
二、将化学原理应用到生活当中去对于学生学习化学来说,如何准确做到“学以致用”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的确,生活现象为学生学好化学原理提供了兴趣和动力,但化学原理的出现也会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小难题,进而更深层次地理解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
而在这种学习与应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思维拓展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进而领悟到科学的精神。
例如,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小问题———水壶里的水垢难以祛除。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摘要】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意义在于将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方法包括利用实验、案例、教学互动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深入探讨化学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的效果评价可以从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成绩提升等方面进行评估。
存在问题包括教师教学观念不够更新、课程内容设计不够贴近生活等,解决方案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培训等途径进行。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化教学将更加强调实践、探究和创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的重要性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意义、实施方法、案例分析、效果评价、存在问题、解决方案、未来发展、重要性1. 引言1.1 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意义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意义是指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生活化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生活化教学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生活化教学还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感受化学的普遍性和实用性,增强学生的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意义重大,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方法1. 制定生活化教学计划:在教学前,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结合课程内容,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和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反应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2. 利用生活化资源: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化妆品、食品等,引入化学知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化学的魅力。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如何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也变得日益重要。
针对这一背景,我们需要探讨如何通过提高学生参与度、优化教学资源、加强实验教学、创新教学方法以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的举措,来改进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为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旨在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果不佳。
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来。
化学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更直观地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信心。
生活化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竞争。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研究目的高中化学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参与度低、实验资源匮乏等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引入生活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专注度,使化学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与思考摘要:本文就立足于当前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从真实的化学课堂教学出发,来谈谈如何提高高中化学中的生活化教学。
关键字: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存在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化学理论从生活中来,而又指导着生活。
高中化学的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化学只是对化学学科进行一个全面的概述,它仅仅涉及一些简单的化学基础知识,而高中阶段的化学无论是在其学习内容上还是其实验研究上都进行了更深层次、更深入的细化。
同时,学生还会接触到不少与化学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要注重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化学、认识化学、解读化学,让他们学会从生活的角度去思考化学、了解化学,用生活中的化学来充实课堂,用实践中的化学来丰富生活。
一、将生活中的现象充分的融于课堂在传统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很多教师总喜欢以科学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对新化学课题内容的讲解,而学生对要学的新课题内容毫无概念,这无疑会让学生感到十分生疏,从而缺乏对此课题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的化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对课题内容进行装饰,以生活中的实际现象来创设问题情境,同时在情境中引入课题内容,让学生在对生活现象的研究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与意义,从而让他们更有激情的去研究化学、思考化学。
[2]化学与生活的联系紧密而又广泛,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影子。
在某些化学与生活相联系的现象讲解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还是显得非常有限的。
为了让学生对化学知识体系有一个更深入的构建,教师就必须在平时的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有关于化学现象的事实证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对化学的理解学习,彻底规避死记硬背的化学学习习惯,从而快速的提高对化学的学习效率,实现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对金属氧化物进行学前问题导入时,可以这样提问学生:我们平时用什么来将饭煮熟?是火。
第6期 收稿日期:2020-12-17作者简介:柳小康,贵州铜仁人,学科教学(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通信作者:字敏,女,教授。
高中化学课堂的“催化剂”———生活化教学柳小康,字敏(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摘要:面对高考所带来的巨大压力,高中学生将时间放在了题海之中,学习的意图更多也只是在于对于分数的提升,导致了原本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高中化学学科失去了它原本的趣味性和实用性[1-2]。
新课改下倡导化学学科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要,从学生出发让学生在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之中学习并掌握学科的相关知识。
本文从高中化学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义、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希望能给高中化学教师在化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提供思路。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教学;新课改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21)06-0219-02 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指,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在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指导之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在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学习化学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指导生活的一种教学模式。
1 高中化学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义1.1 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许多地方提到了结合真实情境,如在《金属及其化合物》这一节中,新课标对其教学内容要求为: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Na、Fe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一要求也可以清晰的看出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对于化学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样才能让学生将自己所学运用于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2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合理的渗透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何将教学中抽象的化学知识生活化是值得每一位高中化学教师探讨的话题。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化学教学已经从传统的重理论、重计算、重应用的模式转化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验探究思想、注重培养创新意识的模式。
其中,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将化学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践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学原理,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本文将从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1.情境教学理论情境教学是一种重视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实际操作和体验的教学理论。
它不仅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在具体情景中展现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达到将学生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以生活化教学为例,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学习,从而获取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2.科学探究学习理念科学探究学习是指学生以自主、掌握知识、实验探究为主导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生活化教学中,学生需要在实践生活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制定实验方案,开展实验探究。
通过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培养独立探究和创新的思想。
二、生活化教学设计1.情景设计情景设计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情景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从生活实践中选取或创造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思维方式、生活环境的化学教学情境。
例如,可以从生活实践中选取食品与营养、环境污染、新能源与绿色环保等方面的情境设计化学教学内容。
2.实验探究实验探究是生活化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设计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体现实践性、探究性和创新性。
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逐步认识化学理论,从而达到对抽象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1.挖掘实际生活中的化学元素在生活化教学中,学习化学知识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例如食品、药品、化妆品等。
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实践摘要:在社会生活中,只要仔细观察会发现化学在社会生活中随时都在发生,与生活关系紧密。
我国新课改本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积极思考等综合能力。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现实生活中的化学例子为切入点,巧妙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生活的习惯,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实践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课堂是向未知方面挺进的旅程;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将逐步走向深入和完善。
一、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内涵生活化探究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化学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两者基础上的教学,以源于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出发,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化学的魅力。
二、生活化探究教学的意义(一)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生活化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一些生活化素材,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对生活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掌握书本知识,实现学科知识的落实。
如学习化学电源时,让学生到社会上调查生活中常见化学电源,研究电池的材料、原理、类型;学习金属腐蚀时,让学生观察自行车、护栏、铝合金生锈等,进行调查分析,做到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生活化探究教学,学生在生活化的探究中学习知识,自主思考探究。
层层释疑、步步启发,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如“探究原电池形成的条件”教学时,设计以下问题:首先展示:番茄原电池使音乐贺卡发声,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浅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身边的化学现象和化学物质越来越多。
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变得更加重要。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应该注重生活化,将抽象的概念与生活实例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首先,生活化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化学教学在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时往往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
相反,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化学现象和问题,并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他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性。
例如,在讲解酸碱中和反应时,可以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物质及其用途;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举一些与抗氧化剂有关的例子,如维生素C的防止苹果变黑等。
通过这些鲜活的例子,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概念,并对化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生活化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化学现象和物质极其丰富,因此将这些现象和物质与化学知识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讲解有机化合物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有机物(如食物、衣物和日用品)的组成和性质;在讲解化学反应速率时,可以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探究加热、浓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能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另外,生活化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物质的分类和性质时,可以组织学生分析某种化学物质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和影响,并让他们合作进行实验和观察,然后让学生总结归纳,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还能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通信作者]王玉霞,女,河南人,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有机化学。
生活化5E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二氧化硫的性质”为例河南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475004) 李若琳 王玉霞[摘 要]文章基于5E教学模式进行“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以葡萄酒为情境载体,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生活场景之中,并围绕激发学生兴趣、开展探究实验、解释现象原理、促进学以致用、评价学习效果等步骤展开教学实践研究。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5E教学模式;二氧化硫[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35-0064-04《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关注学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提倡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从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强调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1]。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重要观点,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只有以生活为中心,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教育不应局限于书本,而应贴近实际生活,调动学生的手和脑,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2]。
5E教学模式的五个环节包括吸引(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评价(Evaluation),因这些环节的英文首字母都是“E”,所以称为“5E教学模式”。
二十世纪初,我国引入了5E教学模式,介绍了该模式的内涵和内容,许多学者尝试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并开展了相关研究[3]。
本文基于5E教学模式进行“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期为5E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一、教材分析“二氧化硫的性质”是新人教版教材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中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