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两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4.78 MB
- 文档页数:43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第1篇】一、学习目标:1、学习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二、学习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学习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过程:(一)、旧知复习1、圆柱有几个面?分别是、和。
2、底面是形,它的面积=。
3、侧面是一个曲面,沿着它的高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形。
它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
4、一个圆形水池,直径是5米,沿着水池走一圈是多少米?(二)列式为1、圆柱的侧面积(1)圆柱的侧面积指的是什么?(2)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所以圆柱的侧面积=。
(3)侧面积的练习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①底面周长是1.6m,高0.7m。
②底面半径是3.2dm,高5dm。
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的和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2、圆柱的表面积(1)圆柱的表面是由和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的'表面积=(3)圆柱的表面积练习题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是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分析,理解题意:求需要用多少面料,就是求帽子的。
需要注意的是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个底面。
列式计算:①帽子的侧面积=②帽顶的面积=③这顶帽子需要用面料=小结: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
如计算烟囱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2个底面积。
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二)◆基础知识达标1.把一个圆柱体切割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A.增加了B.不变C.减少了2.下面()是圆柱的展开图。
A.B.C.D.3.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4分米,宽为3分米的长方形,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A.12B.50.24C.150.72D.12.56 4.从下面的材料中选择能正好做成圆柱的材料,应选()。
A.A B C B.A D E C.A B D5.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8.84分米,高4分米,它的表面积是()A.75.36平方分米B.56.52平方分米C.28.26平方分米D.131.88平方分米6.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8厘米,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A.100.48B.301.44C.200.96D.251.2 7.一个圆柱形纸筒,它的底面直径是1分米,高是3.14分米,它的侧面展开图是()A.长方形B.正方形C.平行四边形8.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刚好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的比是()。
A.1:1B.1:πC.1:d D.3:4 9.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不变,体积扩大到原来的倍.10.一个圆柱形鼓,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2分米,它的侧面由铝皮围成,上、下底面蒙的是羊皮。
做一个这样的鼓,需要铝皮平方分米,羊皮平方分米。
◆课后能力提升11.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88.4dm2,底面半径是2dm。
它的高是dm。
12.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是0.5分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13.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8厘米,高为1分米,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4.一个底面直径是5米、深2米的圆柱形水池,如果在水池的四周和底部都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平方米。
15.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分米,高是4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16.把一个圆柱沿直径分割成若干等分(如图),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近似的长方体的宽是2厘米,高是5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表面积cm218.一个圆柱形状的蓄水池,直径是40米,深4米.在池内的侧面和池底抹一层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19.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cm,宽是3cm,以这个长方形的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这个立体图形的底面积是cm2,表面积是cm2. 20.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4cm,高是15cm,它的侧面积是cm2,表面积是cm2.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二)◆基础知识达标1.把一个圆柱体切割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A.增加了B.不变C.减少了【答案】A2.下面()是圆柱的展开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
面试试讲设计(10分钟)
(内含教学设计和答辩题目参考答案)
面
试
试
讲
必
备
(答辩题目及参考答案在最后)
一、面试试讲要求。
题目:圆柱(第二课时)
内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
基本要求:
(1)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要有师生互动;
(4)试讲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教学准备:圆柱侧面展开教具
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案范文【第1篇】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34页的例l一例3,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2—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并根据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圆柱形的物体,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回答后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二、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柱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请大家想一想,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是什么图形?教师出示上节课实验用的罐头盒,引导学生回忆实验过程:沿着罐头盒的一条高剪开商标纸,再打开,展开在黑板上,得到的是一个长方形。
教师: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学生: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往的高。
教师:那么,圆柱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三、新课1,圆柱的侧面积。
板书课题:圆柱的侧面积。
教师: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教师边叙述边摸着圆柱的侧面演示给学生看,指出侧.面的大小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教师:从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因拄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出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让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例面积。
教师: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板书上面等式:)2、教学例1: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2)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第二课时圆柱的表面积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根据圆柱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关系,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难点重点: 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预习学案: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三、导学案:(一)小组交流汇报预习情况。
(二)探究思考:什么是表面积?什么叫圆柱的表面积?1.圆柱的侧面积。
(1)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长、宽和圆柱底面周长、高的关系)(2)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小结: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而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2.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把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3.比较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区别.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而侧面积是指圆柱侧面的面积;表面积包含着侧面积.说一说该求哪部分的面积。
1).做茶叶桶所需铁皮面积.2)做一个无盖水桶所需铁皮面.3)往井的内壁和底面抹水泥,求抹水泥.分的面积。
4).压路机滚筒压过的路面的面积。
小结:在解答实际问题前一定要先进行分析,看它们求的是哪部分面积,再选择解答的方法。
5)、及时练习: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6)、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2dm,高是4.5dm,求它的表面积?4.教学例4(1)出示例3。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17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1预设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引入新课。
1、检查:拿出自制的圆柱,分别指出它的底面、侧面和高。
2、复习:点名说说圆柱两底的关系,圆柱高的条数和关系以及侧面展开可能是什么样的图形。
3、引入:两个底面和侧面合在一起就是圆柱的表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侧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⑴摸一摸自制圆柱体的侧面,谈一谈自己感觉到什么。
⑵想一想用我们已有的知识,能不能求出这个曲面的面积。
(你能求出这个曲面的面积吗?)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求出圆柱的侧积吗?⑶剪一剪自制圆柱,汇报交流结果。
⑷说一说:圆柱体的侧面可转化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是什么?它的侧面积正好等于底面周长乘高的乘积。
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⑸算一算: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同学自己自作,交流结果。
小结: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的方法是什么?⑹做一做:课本76页例1及77页的第一题。
2、表面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⑴自读课本: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⑵练一练:(小黑板出示)⑶小结: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积周长与高的乘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两个底面积与侧面积的和,但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中,有许多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求出圆柱的表面积。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圆柱体,了解圆柱的特点,掌握计算圆柱的表面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和训练,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增强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认识圆柱体的概念。
2.掌握计算圆柱的表面积的方法。
难点:1.理解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2.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出示一个圆柱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圆柱的特点,引入圆柱的概念。
2. 学习新知识1.教师讲解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S=2\\pi rh+2\\pi r^2$。
2.老师示范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引导学生理解公式中的含义。
3. 反馈与训练1.学生进行练习,计算给定圆柱的表面积。
2.学生上台展示计算结果,让其他同学评价和指正。
4. 拓展与应用1.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
5. 总结与展示学生们根据学习情况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展示分享,加深对圆柱表面积计算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提高了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五、作业1.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题。
2.布置实际生活中有关圆柱表面积的问题,让学生继续练习和思考。
以上便是本次《圆柱的表面积》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2 圆柱的表面积》3-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能够独立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讨学习,并进行板书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三、教学准备1.教材:《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3.教学环境:保持教室安静整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3分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铺垫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2. 学习新知(10分钟)1.教师向学生讲解圆柱的概念及表面积的定义。
2.通过教学PPT展示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对计算过程有直观了解。
3. 讲解示范(15分钟)1.教师以具体例题为导向,结合实际情境向学生展示如何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讨论解题思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公式。
4. 小组合作(2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解决几个练习题。
2.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引导学生互相帮助,相互学习。
5. 总结梳理(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巩固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
2.鼓励学生在笔记本上整理本节课所学内容,以便后续复习。
五、课堂作业1.完成教师留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课堂展示做好准备。
六、板书设计•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S=2πrℎ+2πr2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导入、学习、讲解示范、小组合作和总结梳理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但在小组合作环节,部分学生表现不够主动,下节课需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升整体合作氛围。
第三单元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例3 例4 分层作业【夯实基础】1.用一张长方形纸(如下图)围成一个无底面的圆柱(不能有重合),有两种围法,这两种围法所得到的圆柱的()相等。
A.侧面积B.底面积C.高D.体积2.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求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水桶的()。
A.底面积B.侧面积C.表面积D.侧面积+一个底面积3.小兰做了一个底面半径是5cm、高10cm的圆柱形笔筒,她要给笔筒的侧面贴上彩纸,至少需要用()cm2彩纸。
A.31.4B.50C.157D.3144.一个圆柱的高是4cm,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那么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A.16B.16 C.64π5.下面是两位同学对同一个圆柱的两种不同的切分方法(都是平均分成两部分)。
甲同学切分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乙同学切分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
A.2πr2;4rh;B.2rh;πr2C.πr2;4rh D.4rh;2πr2【进阶提升】6.如果以如图中长方形的宽(短边)为轴旋转,得到的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cm,高是( )cm,它的侧面积是( )cm2。
7.一个圆柱形水池,水池底面直径是6m,池深1m,水池的内壁和底面都要镶瓷砖。
镶瓷( )m2。
8.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一般是( )形,当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 )时,它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9.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如图,它的底面半径是( )dm,侧面积是( )dm2,底面积是( ) dm2。
10.一台压路机的滚筒是一个圆柱形,滚筒直径1.2米,长2米,向前滚动1周,前进( )米,压过的路面面积是( )平方米。
11.把一根长120cm,底面积是24cm2的圆柱形木料横截成相等的4段,这根木料的表面积增加( )cm2。
【拓展应用】12.王师傅把一块长方形的铁片围成了下图(不含两底)所示圆柱体,这块铁片的面积是多少?13.一种圆柱形状的铁皮油桶(有盖),量得底面直径为10分米,高为15分米。
《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4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1~22页。
例3、4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概念,探求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已经学过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因此对圆柱表面积概念的理解并不困难。
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联系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类比,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转化、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
(二)核心能力运用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通过想象、操作、讨论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发展空间观念,体会转化、变中有不变等数学思想。
(三)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旧知,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知识进行迁移,并结合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2.利用自制的圆柱,通过想象、操作、讨论等活动,自主探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对比中理清二者的区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并体会转化、变中有不变等数学思想。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圆柱表面积的相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圆柱的广泛应用。
(四)学习重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五)学习难点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圆柱的表面积》名师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学具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自己准备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并分别测量出相关的数据,计算出它们的表面积。
【设计意图:唤起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回顾,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
】(二)课堂设计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圆柱,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这位新朋友。
圆柱的表面积应用类型一:利用圆柱表面积解决实际问题例1: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30 cm,帽顶直径20cm。
做这样一顶帽子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面料?(得数保留整十数。
)1、一种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周长是12.56 dm,高是6 dm。
做一对这样的水桶大约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例2:制作一截底面直径是6cm,长是40cm的烟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铁皮?2、一个刷油漆的滚简长为1.4 dm,直径为5 cm。
如果它向一个方向滚动100 周,能刷墙多少平方分米?类型二:运用图示法解决圆柱的高增加(或减少)引起表面积的变化问题例3、一根圆柱形木料的底面半径是0.3m,长是2m。
将它截成4段,这些木料的表面积比原木料增加了多少平方米?例4、一个高为25cm的圆柱,截去高为5cm的小圆柱后,圆柱的表面积减少了31.4cm,原来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把一根长是2m,底面直径是3dm的圆柱形木材锯成3段,得到的3个小圆柱的表面积总和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分米?4、一个高为10 cm的圆柱,如果它的高增加2cm,那么它的表面积就增加125.6㎡,原来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类型三:组合图形的面积例5、如图是一种钢制的配件,计算它的表面积。
(单位:cm)5、要将路灯柱(如右图,圆柱的下底面不刷漆)漆上白色的油漆,要漆多少平方米?街心花园有30 个这样的灯柱,如果油漆灯柱每平方米人工费5 元,一共需要人工费多少元?圆柱的体积知识点一:理解圆柱的体积的意义一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的体积。
比较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的关系将圆柱切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形状变了,但体积不变。
(2)推导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 高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x 高 如果用V 表示圆柱的体积,S 表示圆柱的底面积,h 表示圆柱的高,那么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为:V=Sh 。
归纳总结:计算圆柱的体积的基本方法。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圆柱的表面积》是九年义务教材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从教材上看,教材先安排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认识,然后圆柱的侧面和展开图的比较,认识到圆柱的侧面,就是它的长方形。
还要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通过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让学生观察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思考圆柱的表面积,就是由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圆的面积。
通过侧面展开图的操作,学生了解了圆柱的侧面积相当于长方形面积。
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的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一个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表面积,要先求侧面积,再求圆的面积。
这也就突出了重点。
难点就是理解表面积的计算后,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是通过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概括思维能力、分析综合等数学能力。
二、教学程序为了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实验导课;沟通知识、探索新知;应用求表面积、解决问题;巩固练习、逐步深化。
1、复习旧知、实验导课。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问题:A、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B、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3)通过上节课认识了圆柱,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与圆柱有关系吗?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2、沟通知识、探索新知。
(1)理解表面积的含义。
(2)动手操作寻找计算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
A、学生通过看展开图后,知道圆柱的表面积是由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得到的。
B、学生通过看展开图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让同学们找出它们的对应关系后,然后同学们自己动手计算圆柱的侧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