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康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6
学习计划对大学低年级学生的独特作用
王小康;肖勇
【期刊名称】《教育教学论坛》
【年(卷),期】2014(000)029
【摘要】本文通过实践研究,探讨了学习计划在大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中的独特作用,表明大学低年级学生自控自律能力普遍低下,对时间难以掌控,学习动力、兴趣明显不足等。
学生希望学习时有人对其进行监督、带领,在好的学习氛围下学习,并且凸显了辅导员老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总页数】2页(P5-5,6)
【作者】王小康;肖勇
【作者单位】安康学院教育科学系,陕西安康 725000;安康学院教育科学系,陕西安康 7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0
【相关文献】
1.纺织服装卓越计划低年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2.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作用
3.教育扶贫视域下"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独特属性及其发展路径探析r——基于湖南省"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思考
4.供社要在建
立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体系中发挥独特作用——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
初步思考5.兰州大学“拔尖计划”人才培养质量研究——基于大学生学习投入、
学习心理与学习收获的视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借助经验验证
王小康
【期刊名称】《数学小灵通》
【年(卷),期】2008(000)003
【摘要】刚刚学习了"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叶老师让我们比较0.2和0.20的大小。
同学们都认为0.2和0.20相等。
叶老师马上追问:"你们能用什么方法验证这个结
论
【总页数】2页(P24-25)
【作者】王小康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加力小学四(1)班;学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4.5
【相关文献】
1.一种借助振动台测定土体剪切波速的新装置及试验验证 [J], 黄占芳;余巍;朱白涛;白晓红
2.跨国投资活动中的经验学习和经验误用效应研究*--来自中国企业对拉美投资的
经验证据 [J], 汤临佳;范彦成;池仁勇;程聪
3.一种借助振动台测定土体剪切波速的新装置及试验验证 [J], 黄占芳; 余巍; 朱白涛; 白晓红
4.借助智能手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J], 梁馨月;张勇
5.借助于四维坐标的球极平面投影验证SO(4,2)与SU(2,2)间的同态特性 [J], 李富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康大德优雅生存——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村
道德建设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在农村地区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着
很多问题,如道德观念的淡化、道德规范的缺失、道德风尚的不良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目标产生了重大的阻碍。
因此,加强农村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本文将以“小康大德优雅生存”为主题,探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
农村道德建设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旨在为加强农村道德建设提供参
考和借鉴。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
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
包括:
1. 当代中国农村道德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分析,探讨道德观念的淡化、道德规范的缺失、道德风尚的不良等问题。
2. 基于实际调查和分析,提出加强农村道德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如
加强道德教育、倡导文明礼仪、建立道德激励机制等。
3. 通过实地访谈,探讨农村道德建设的实践情况,了解当地政府和
社会组织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以及农村居民对道德建设的看法和需求等。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
本文的预期成果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于加强当代中国农村道德建设提出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的
对策和建议,为相关部门和组织提供参考和借鉴。
2.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了解农村居民对道德建设的观念和需求,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3. 提高公众对农村道德建设的重视和关注度,促进社会各界对该问题的共同关注和参与,推进中国社会的全面建设进程。
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1﹑论文题目: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与经济结果分析2﹑研究领域: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3﹑论文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作为国家优化产业结构、企业优化组织结构的重要手段,企业合并被企业用来扩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与核心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全球掀起了一场无论从规模上讲还是速度上讲都是空前的合并浪潮,此次合并浪潮的出现直接导致了一大批大型跨国公司的形成,对促进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合并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发展对于企业来说是生死攸关的。
企业寻求发展的有效也是常用的途径之一就是进行企业间的联合。
根据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一一企业合并)),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此处的合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合并,而是经济意义上的合并。
定义中所述的“报告主体”,应该是经济意义上的一个整体,而从法律意义上看可能是一个法人主体,也可能是多个法人主体。
企业合并的“交易”性决定公允价值的使用,而企业合并的“事项”只能使用账面价值进行合并的确认和计量。
公允价值还是账面价值这一实质性的区别,就决定了我国企业合并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
企业合并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是企业合并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
这两种方法有不同的定义和处理方式,对企业的财务影响也存在不同。
从目前的商业发展现状上看,无论是传统的能源或制造业还是新兴的互联网和金融行业,企业如果需要快速的扩大规模或者提高产能(产量),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或争取更多的用户资源以达到获取更高的收益(利润)的目的,那么,收购或者兼并其他企业无疑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因此如今并购市场的热度很高,许多新兴的现象需要进行更多的理论研究和阐释,因此,在国内外现有的并购相关理论基础上,在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与经济结果上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针对在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寻求有效的对策,并具体分析现有的方法对于当前我国企业合并问题的适用程度,以便协助会计更好地处理企业合并中存在的问题。
开题报告:主题为改革开放一、研究背景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社会转型。
自1978年以来,中国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逐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然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深刻变革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本研究将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主题展开探讨,深入分析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果,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合理的预测与展望。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改革开放的综合分析,从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个角度,深入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对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并探讨改革开放的未来发展趋势。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1.归纳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分析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成果和经验;2.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3.探讨改革开放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变革带来的影响,并对未来社会进步的路径进行展望;4.分析改革开放在政治体制改革和治理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并对未来政治发展进行展望;5.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提供依据,为中国未来的改革开放提供参考和指导。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搜集、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和发展成果;2.定量分析:通过统计数据和数学模型,对改革开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3.定性分析:通过深入访谈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对改革开放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4.对比分析:通过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改革开放经验进行对比,进一步分析改革开放的特点和优势;5.逻辑推理:通过逻辑思维和推理,对未来的改革开放进行预测和展望。
四、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将获得以下重要结果:1.归纳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果,全面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价值;2.系统分析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并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3.深入剖析改革开放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并探讨未来社会发展路径;4.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对政治体制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意义,并展望未来政治发展方向;5.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未来改革开放提供可行性指导和决策依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国家的战略目标和社会发展方向,其中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教育工作是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投入增加和教育政策的逐步改变,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研究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 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政策的分析:探讨国家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政策的变化和发展,分析政策对少数民族学生和地区的影响,探究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和教育质量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3. 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建议:针对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政策和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搜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制定科学的研究方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三、研究目标与预期效果本研究的研究目标是:探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合理的教育政策和教学质量保障。
本研究的预期效果有以下几方面:1. 促进国家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政策的改善和完善,增加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提升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改善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减少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
3. 推广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能力。
四、研究计划和预算本研究的时间安排和具体预算如下:1. 研究时间安排:本研究时间为1年。
2. 研究人员:本研究设立一个研究小组,由5名研究人员组成,其中包括一名教育学专家、两名少数民族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和两名研究生。
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与反思王小康;赵斌【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2(031)005【摘要】Cooperative learning is a structured and systematic teaching strategy. Students can conduct learning activities in the group with the way to cooperation and mutual assistance, complete the group's learning objectives together, and promote the learning level of each team member. This teaching model can be used in teaching practice, to create user-friendly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and is conducive to training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cooperate and explore and interest in learning ability.%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系统化的教学策略,学生在小组中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的学习目标,促进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将这种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就在于为学生创设人性化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总页数】2页(P209-210)【作者】王小康;赵斌【作者单位】安康学院,安康725000;安康学院,安康7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相关文献】1.谈音乐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形似”与“神交”——对音乐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方式的反思 [J], 邢海燕;2.灵感来自反思r——高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J], 谢爱萍3.基于学情前测的任务驱动式合作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实践与反思[J], 黄林锋4.基于合作学习模式下装饰工程施工工艺课程教学反思 [J], 储乐5.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实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教学启示及实践反思 [J], 韦小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开题报告模式1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肩负着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以下是对该课题的初步设想与规划。
一、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本课题旨在通过深入分析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体系,以期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梳理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分析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
(3)探讨科技创新在提高国家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4)借鉴国际经验,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2. 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科技创新理论研究成果。
(2)案例分析法:选取国内外科技创新的成功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3)比较分析法:对比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差异,找出我国科技创新的短板。
三、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3个月):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确定研究框架。
2. 第二阶段(第4-6个月):进行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初稿。
3. 第三阶段(第7-9个月):对研究报告进行修改和完善,提交最终成果。
四、预期成果1. 形成一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研究报告。
2. 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3. 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贡献力量。
我国社会和谐度的统计综合评价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快速的发展,经济、国际地位、生活水平、文明程度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如何平衡发展的各个方面,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而社会和谐度的评价是推动社会建设和谐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我国社会和谐度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分析。
具体目标如下:1. 对我国社会和谐度相关指标进行梳理和整合,选取合适的指标体系。
2.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选定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3. 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善和优化建议,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三、研究内容1. 指标体系的建立:通过文献综合分析、专家访谈和实地调查等方式,对我国社会和谐度相关指标进行梳理和筛选,形成完整的指标体系。
2. 数据分析方法的选取:根据搜集到的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等综合分析。
3. 数据分析和结果: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社会和谐度的统计结果。
然后将社会和谐度的整体水平分别展开分析。
4. 改善和优化建议: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优化建议,推动社会和谐度的持续提升。
四、研究意义1. 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科学的方法,为政府决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帮助。
2. 为学者研究提供数据依据:本研究选取的指标体系不仅有助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还能为学者提供数据支持和数据依据。
3. 探索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本研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为社会和谐度的评价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创新思路。
五、研究方案和步骤1. 研究方案:(1)文献综合分析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全球社会和谐度评价的研究现状;(2)专家访谈法:采访相关领域的专家,了解社会和谐度的现状、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3)统计分析法:采用定量方法对选取的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统计数据结果;(4)改善和优化建议: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优化建议。
2. 研究步骤:(1)选取指标体系;(2)搜集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3)数据分析,得出统计数据结果;(4)分别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5)提出改善和优化建议。
开题报告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模板开题报告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模板导语:开题报告是研究生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准备开题报告,研究生能够明确研究课题、阐述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规划研究方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评估开题报告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通过多个案例来探讨如何撰写一份高质量的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的有利条件1. 提供研究课题的背景与意义开题报告可以在最初阶段明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清晰地展示自己的研究动机和目标。
对于某一热门领域的研究,可以指出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知识空白,并阐述自己的研究将填补这些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
2. 揭示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开题报告能够明确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通过创新性地提出研究问题,并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案,可以展示自己在学术思考和方法论上的独到之处。
对于某一具体问题,可以提出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同时阐述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与分析方式,以保证研究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3. 总结研究预期结果与贡献开题报告可以总结研究的预期结果和贡献。
通过对研究成果的大致预测,可以向导师和评审委员会展示自己的研究价值和创新性。
对于某一实践问题的研究,可以预测自己的研究成果将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或者填补现有研究工作的空白。
二、开题报告的不利条件1. 研究内容不够深入开题报告往往只能对研究内容进行初步的探讨,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
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研究生可能无法详尽地阐述研究的每个方面。
在开题报告中,需要紧凑地展示自己的研究内容,并明确自己在研究中的重点和关键问题。
2. 缺乏相关论证和支撑材料开题报告可能缺乏足够的相关论证和支撑材料。
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研究生可能无法充分调查和分析研究问题的各个方面。
在开题报告中,需要借助现有的文献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研究问题和方法,以增加研究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三、案例分析与指导以某学生的开题报告为例,该学生研究课题为“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湖北工业大学2014寒假社会实践报告院系名称:外国语学院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姓名:王小康学号:1311021138实践地点:甘肃省静宁县古城乡上程村实践时间:2013.12~2014.0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了解度调查报告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总是让人如此兴奋,足足50天,按照计划开始了我的社会实践——关于我们的这个专业了解度调查,从选择这个专业开始,身边的亲戚朋友对我的专业并没有那么多的了解,所以在假期开展这个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为了开展这个调查,设计了专门的问卷调查,趁着拜年对周围的亲戚朋友开展问卷调查,在一段时间的“走亲访友”,其成果也是令人可喜,在分析了问卷调查其数据并不是多么高兴的事,汉语国际教育这个的了解度在我的家乡并不是很高,只有10%的人知道这个专业,在我们这个小山村里,大多是农民,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除了些学生知道这个专业。
但在问卷中可以看出大家对这个专业的好奇,对中华文化的关注,对我们国家的软实力的信赖和期待。
亲戚朋友们在第一次听到这个专业,就会很自然的说,你们毕业后是不是就是老师啊?我并没有肯定其说法,只是说在毕业之后从事哪方面职业,取决于自己的对未来的规划。
在选择职业倾向时,大部分人都认为是老师,但汉语国际教育与之相对口的职业是对外汉语教师,这个职业并不同于普通的汉语教师,其责任,其各方面的要求都有很大的不同。
对外汉语教师担负着神圣的使命,他是文化传播的使者······在调查中我也清楚的认识到,这个专业的了解度在我们这个小山村并没有多高,可我们看到汉语正面临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机遇,汉语国际教育正开始承担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孔子学院在全球遍地开花,等等一系列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朝阳专业的生命力。
在面临外国文化的不断渗透,家乡的好多人都认为应该加以反击,然而我们这个专业担负着前所未有的重任,在汉文化的推广的中举足轻重,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汉语国际教育起到这个平台,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展现给世界,将不一样的中国展现给世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进入到深入推进的阶段。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进程中,教育公平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法宝之一。
因此,本论文选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教育公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深入探讨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原因分析以及对策建议。
二、研究现状及问题目前,国内外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区域差异明显、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尤为突出。
同时,教育公平问题与诸多因素紧密关联,例如家庭背景、性别、地域、贫富差异等,而这些因素的交织和影响使得教育公平问题更加复杂和严峻。
因此,通过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深入研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具有广泛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目标及方法本文旨在通过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全面推进。
具体目标包括:1、着重分析教育资金分配不均、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对教育公平的影响;2、深入剖析城乡教育投入不均,以及家庭背景和性别不平等对教育公平的影响;3、研究国外教育公平的发展经验,为国内教育公平问题提供借鉴;4、针对教育公平问题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分析,结合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结果,深入探究教育公平问题的存在原因和对策建议。
四、论文结构本论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引言,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标及方法等。
第二章:教育公平问题的概述,主要分析教育公平问题的概念、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等。
第三章:教育公平问题的原因分析,主要从教育资源分配、家庭背景、性别和地区等方面分析教育公平问题的原因。
让雅正文化落地生根,滋养生命,温润心灵实验二小王小康一、存在问题四年来,实验二小“雅正文化”的理论构建和制度建设已经基本成熟,正在引领全校师生走向行为实践。
但正如“学校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所描述:“校园文化存在物表化、文本化和标语化现象”,因为文化与人之间的连接载体不够明显而形成的距离感,使文化生成缺乏自觉,不能深入人心,影响了品牌学校的建设。
二、建议方案(一)布景造物,凸显雅正文化熏染“学校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使人过有意义的生活。
”因此,学校文化当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审美视角出发,营造人与自然、与美的和谐共生。
1.补充雅正品格的植物,彰显生命的意义。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因为品格的高雅而被定为雅正文化的载体,在现有的文化建设中略显单一。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而绽,故称“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因为身形极具美感,让人联想到人的品格,故传统文化中称为“四君子”。
在中华文化中各种事物承载的“雅正”内涵可谓十分丰富,如果能将竹的品格拓展延伸,加以有效利用,则能更好地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1)在现有绿化和二期工程的国学柱、韦编三绝基础上,以竹为主线补充点缀松柏、黄桷树、枫树、梅花、石榴、幽兰、榕树、爬山虎等植物,则能丰富色彩,增添情趣。
因为在孩子们眼中,花是美的,树是美的,石头是美的……而这些触目就能让心灵激动的美,都会潜移默化地开启他们无穷无尽的智慧之旅。
(2)诗人陆圣存《戏咏文竹》:“平身虽小且惊天,无节何尝劲道绵。
一寸短来强一寸,飓翁搅彻我依然。
”朱德《咏兰》:“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傍;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
”教师办公室和教室走廊,以文竹、兰花等小盆景传达高雅别致的气息,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下感受自然中自我的微小和自我中内心的强大,浸润心灵,修养品行,熏染文雅之风和儒雅之气。
2.营造楼层文化的雅正气息,彰显书香气息。
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准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创新日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然而,技术的创新产生的风险和成本也是很高的,因此,如何准确衡量技术创新的成功,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准研究,仍然相对较少,该研究对技术创新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准,并结合相关研究案例进行分析和比较,旨在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研究内容1. 国内外技术创新成功标准研究现状的综述。
2. 技术创新成功的评价指标的构建。
3. 基于案例研究的技术创新成功标准分析及比较。
4. 结果讨论与总结。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收集国内外相关的技术创新成功标准研究文献。
2. 实证研究法: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对国内外技术创新成功标准进行分析和比较。
3. 专家访谈法:通过专家访谈的方式,获得专业知识和经验。
五、预期成果1. 对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2. 构建适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成功的评价指标体系。
3. 提供针对性的技术创新成功策略。
4. 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六、进度安排第一月:文献综述与博客调研。
第二月:基础理论构建、需求分析、调研设计。
第三至四月:研究方法设计和专家访谈。
第五到六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实证分析。
第七月:数据结果分析和论文撰写。
第八月:论文修改和定稿。
七、研究团队本研究团队由3名成员组成。
组长负责研究设计和方案制订,两名组员分别负责数据收集和实证分析。
团队成员具有较强的统计分析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保证本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合作原则与幽默语言的生成作者:王小康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12期王小康(安康学院教育学院,陕西安康725000)摘要:幽默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幽默语言的产生与具体的语境有很大的关系。
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从理论上为幽默语言的生成提供了一条途径。
本文对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与幽默语言的生成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合作原则;幽默语言;生成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072-02收稿日期:2016-09-30基金项目:2014年陕西省教育厅项目《教学中幽默语言的心理机制研究》(编号:14JK1005)作者简介:王小康(1969-),陕西白河人,安康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一、幽默的界定幽默是西方学界古老的研究课题,其理论渊源可追溯至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
德国哲学家康德和叔本华对幽默也曾有所阐述。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幽默研究引起了众多来自各个领域学者的目光,其中包括哲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等。
Weisenfeld(1983)认为幽默是一种体验,或者是一种轻松的感觉,或者是一种积极的情绪。
《心理学大辞典》认为:幽默是“通过象征、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揭露生活中矛盾、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使人情不自禁发笑的机智言语活动或行为现象”。
《辞海》认为:幽默是“一种艺术手法。
以轻松、戏谑但又含有深意的笑为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意识对审美对象所采取的内庄外谐的态度”。
幽默按照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幽默语言、幽默动作、幽默语言加动作三种。
幽默语言是最为常见的。
通过语言来表达幽默人们通常称之为幽默语言。
他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述不同的语境以及不同的修辞手法。
根据不同的语境来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通情理现象的不满。
作者以此来示意自己的思想、启发人们的思考。
幽默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幽默言语的产生与具体的语境有很大的关系。
说话者在某一特定情景下发出言语,听话者根据语境线索以及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去理解说话者要表达的内容,理解说话者要表达的什么内容,发现有不妥之处,可以根据自己的所学知识来找出其中的正确内容,理解话语的言外之意,从而获得愉悦。
课题开题报告模板一、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1、课题目的:本课题主要目的是解决生理条件下荷正电的多肽类药物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
穿膜肽(CPPs)是一种具有穿透细胞膜能力的短肽,因携带大量的正电荷,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荷负电的多肽蛋白类药物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协助其穿过消化道上皮进入血液循环,但对于荷正电的生物大分子无吸收促进作用。
本课题拟构建一种由CPPs介导的纳米递药系统,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骨架材料,制备可生物降解纳米粒,通过表面修饰寡聚精氨酸赋予该纳米粒穿膜能力,用其包载多肽药物和荧光探针,以Caco—2细胞为体外模型,评价CPPs的肽链长度和纳米载药系统的粒径对于多肽药物穿透生物膜能力的影响。
2、研究意义:(1)这种新型的给药系统,其表面修饰的寡聚精氨酸可以提高荷正电多肽穿透消化道上皮进入血液循环的能力,使多肽药物经由口服途径给药可以到达所需的治疗浓度。
用于包载药物的纳米粒、可以防止药物在消化道的分解,提高药物在消化道中的稳定性。
因此,这种寡聚精氨酸修饰的纳米粒能够增加多肽口服给药的血药浓度,减少患者由于频繁静脉注射带来的痛苦。
(2)使用载体包载药物,可以减少穿膜肽直接与多肽药物结合产生的电荷损失,增强CPP携带药物穿透单层细胞的能力。
因此,缩短肽链的CPP可能具有与原长度CPP同样的生物活性,对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有着重要意义.二、课题研究状况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肽涉及人体的激素、神经、细胞生长和生殖等各个领域,可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卫生、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方面。
多肽类药物的主要特点是用量小,生物活性强,对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记忆力减退、精神失常、高血压和某些心血管及代谢等疾病有显著的疗效和广泛的应用前途.<?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常用的多肽蛋白类药物因为具有以下特性,导致难以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液:(1)人体消化道内存在多种降解多肽蛋白的酶,药物口服进入体内后易被分解。
中北大学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王小康学号:0805044243 学院、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论文题目: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运行研究
指导教师:张利平
2011 年 12 月 5 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论文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风能是一种清洁,安全,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利用风能对环境无污染,对生态无破坏,环保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能源危机告诫人们,要生存就要寻找开发新能源,此后各国政府纷纷制定能源政策支持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现今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环境污染、加强能源安全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特别是风能开发利用给予了高度重视。
近年来,世界风力发电事业蓬勃发展,截至2006年年底,全世界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达7422万千瓦,预计到2010年全世界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49.5吉瓦。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
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初步测算,我国陆地10m高度处可开发储量为2.53亿kW,海上可开发储量为7.5亿kW,总计约10亿kW,风能利用潜力巨大。
2005年以来我国每年的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连年翻番,2005年装机容量126万KW,2006年装机容量260万KW,2007年装机容量590万KW,至2008年底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1000万KW。
国家规划,到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规模将达3000万kW。
在国家政策和资源优势的推动下,中国风能开发利用取得了长足进步。
风力发电在并网时由于冲击电流的存在,会对电网电压产生影响。
由于风力发电是一种间歇性能源,风电场的功率输出具有很强的随机性,所以为了保证风电并网以后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需要额外安排一定容量的旋转备用以响应风电场的随机波动。
各种形式的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时对无功功率的需求不同,依靠电容补偿来解决无功功率平衡问题,发电机的无功功率与出力有关,由此也影响电网的电压。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投入运行,使大规模风力发电场的建设成为可能,风电事业正逐步向产业化迈进。
在某些地方,风力发电已经在电网中占有了相当的比重,它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更加安全、充分的利用风力资源,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大规模风电场并网运行的相关技术问题,是保证并入大规模风电场后电力系统仍然可以正常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以来,由于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风力发电系统主要采用恒速恒频发电方式,但采用恒速恒频方式的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效率较低,而且机械承受的应力较大,相应的装置成本较高。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电力电子技术的日趋成熟,同时为实现不同风速下实现最大风能捕获从而
高效发电,国内外正在采用变速恒频发电方式,变速恒频发电方式可以大范围内调节运行转速,来适应因风速变化而引起的风力机功率的变化,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风能,因而效率较高;控制系统采取的控制手段可以较好的调节系统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但控制系统较为复杂;低风速下风机转速相应下降,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机械应力和装置成本,近年来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成了大容量风力发电设备的主要选择方向。
恒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包括同步发电机的并网和异步发电机的并网。
同步发电机在重载情况下并网,若不进行有效的控制,常会发生严重的无功振荡和失步,对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
用于风力发电的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时,常采用自动准同步并网和自同步并网方式。
前者由于风速的不确定性,通过该方法并网比较困难;后者的并网操作相对简单,使并网在短时间内完成,但要克服合闸时有冲击电流的缺点。
异步风力发电机控制装置简单,而且并网后不会产生振荡和失步,运行比较稳定。
然而,异步发电机直接并网时会产生发电机额定电流5-7倍的冲击电流,不仅对电网造成冲击而且影响机组寿命;另外异步发电机本身不发无功功率,需要进行无功补偿。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有多种,例如同步发电机交/直/交系统的并网运行和双馈发电机系统的并网运行。
在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的众多种方案中,最具优势的方案是采用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并网型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
同步发电机交/直/交系统并网运行时,由于采用频率变换装置进行输出控制, 因此并网时没有电流冲击, 对系统几乎没有影响。
由于同步发电机组工作频率与电网频率是彼此独立的, 风轮及发电机的转速可以变化, 不必担心发生同步发电机直接并网运行可能出现的失步问题。
在风电系统中使用阻抗匹配和功率跟踪反馈来调节输出负荷, 可使风力发电机组按最佳效率运行, 向电网输送更多的电能。
双馈发电机系统并网运行时,风力机起动后带动发电机至接近同步转速时电网, 并网时基本上无电流冲击。
风力发电机的转速可随风负载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产生最大的电能输出。
而且通过调节双馈发电机励磁电流的频率、幅值和相位,可以保证发电机在变速运行的情况下发出恒定频率的电力,并可以调节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
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中,发电机和电网之间是一种柔性连接,尤其对无刷双馈电机而言,对发电机转子侧交流励磁电流的调节与控制,就可在变速运行的任何转速下满足并网条件,实现变速恒频无冲击电流的高效并网。
其励磁绕组与电网间的双向变频器功率,仅为发电机系统的一小部分功率。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无刷双馈电机在变速恒频发电系统中将会获得广泛的应用,对全国的风力发电等机电产品的更新换代起推动作用,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亮,唐任远,孙雨萍.兆瓦级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关键技术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8.5
[2]任景.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动态模型及并网研究.电网与水力发电进展.2008.1
[3]张伟,韩肖清.异步风力发电系统并网仿真分析.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4]Holdsworth L,Jenkins N,Strbac G.Electrical stability of large offshore wind farms.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DC Power Transmission.2001
[5]CHEDID R,MRAD F,BASMAM. Intelligent control for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Wind
Eng,1998(1)
[6]宋伟,李昌禧.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运行的探讨.河北电力技术.2002(4)
[7]吴俊玲,周双喜,孙建锋,陈寿孙,孟庆和.并网风力发电场的最大注入功率分析.电网技
术.2004.10
[8]叶运骅.并网型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与策略.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2.12
[9]耿华,杨耕,马小亮.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综述.电力电子技术.2006.12
[10] 何东升,刘永强,王亚.并网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高电压技术.2008.1
[11] Slootweg J G, Kling W L , Polinder H. Dynamic modeling of a wind turbine wit h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IEEE
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 Summer Meeting : Vol 1,2001
[12]牛山泉,三野正洋著,小型风车手册,汪淑贞译,1987.34—36
[13]藩文霞,风力发电机的发展现状,中小型电机,2001.28(2)
[14]陈通漠,世界风电20年及发展趋势,风力发电,1999(3)
[15]周篁,马胜红世界风力发电简况,风力发电, 1999(4)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对主要风力发电机组类型进行对比研究,不同机型的发电机原理、结构、运行特性和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不尽相同,有必要进行研究。
对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主要是同步发电机的并网方式和异步发电机的并网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并对目前主流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双馈感应发电机进行重点探讨。
电压水平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指标,研究了风力发电并网运行后电力系统的电压特性。
从风电场接入地区的中枢点电压水平、风电系统负荷的轻重、风电场的无功补偿容量大小等各个方面分析探讨影响风电机组最大注入功率的各种因素。
综合分析几种常用风力发电机的并网控制技术,分析比较它们各自应用于风力发电上的优缺点。
并提出风力发电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研究(设计)方法及技术路线
首先建立几种常用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风速、风力机模型,并利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发电机原理进行探讨,研究各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并就各种发电机并网时对电网的影响进行理论探讨,特别是与电网有功、无功交换功率及对电网电压的影响进行探讨,找出合适的并网运行控制方案。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有:1)风力发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由于风力发电机类型较多,不同电机的数学模型不一样,不能建立统一的、适应各种机型的数学模型。
2)该课题的探讨主要停留在理论上,并进行适当的仿真计算,难以进行实验验证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月日所在系审查意见:
系主任: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