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文献复制工作现状及改进
- 格式:pdf
- 大小:227.89 KB
- 文档页数:3
图书馆文献工作情况汇报根据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图书馆文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
在过去几个月里,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提升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也在积极开展各项相关工作。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工作情况汇报:一、文献资源采集和整理我们不断积极开展文献资源的采集和整理工作,通过购买、订阅、捐赠等渠道,大量引进了最新的文献资源,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的专业文献和期刊。
同时,我们也对已有的文献资源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更新,以保证读者可以方便地获取到所需的信息。
二、文献检索和借阅服务我们在文献检索和借阅服务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我们通过引进最新的检索工具和系统,为读者提供了更加高效、准确的文献检索服务。
同时,我们也对借阅流程和规定进行了优化和规范,以提升借阅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文献管理和维护针对已有的文献资源,我们加强了文献管理工作,建立了文献资源目录和档案库,实现了文献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长期保存。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文献资源的日常维护工作,确保文献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文献服务推广和培训为了提升读者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了解和利用能力,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文献服务推广和培训活动。
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展览等方式,向读者介绍文献资源的利用方法和技巧,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学术能力。
五、文献服务评估和改进为了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反馈,我们还进行了文献服务评估和改进工作。
通过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听取意见建议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反馈信息,针对问题和意见,我们及时进行了改进和调整,以提升文献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
六、文献工作宣传和推广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和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服务,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文献工作宣传和推广活动。
通过制作宣传资料、发布宣传海报、举办宣传活动等方式,向读者介绍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丰富性和服务便利性。
以上便是最近一段时间图书馆文献工作的一些进展和成绩。
通过团队全体成员的辛勤努力和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图书馆文献服务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图书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与学习的重要场所,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分析图书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主要问题之一:资源管理不足1. 馆藏管理不当:图书分类不明确、购买冗余或过时图书等情况较为普遍。
2. 数字资源管理困难: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和信息技术设备,数字化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
对策:1. 强化馆藏管理:建立科学的分类体系,加强图书策略规划,定期清理陈旧图书。
2. 加强数字化资源管理:计划合理配置数字资源开支,培养专业人才并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设备。
三、主要问题之二:服务质量不高1. 馆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
2. 服务流程繁琐、低效。
对策:1. 培训提升馆员素质:加强培训力度,提高馆员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2. 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借阅、归还等操作流程,提高读者满意度。
四、主要问题之三:空间利用不充分1. 图书馆布局不合理,座位利用率较低。
2. 缺乏多功能活动场地。
对策:1. 改进图书馆布局:根据实际需求对不同区域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座位利用率,并增加自习室数量。
2. 增设多功能活动场地:为读者提供开展学术讲座、文化活动等的场地,丰富图书馆的功能。
五、主要问题之四:信息技术建设落后1. 馆内系统缺乏更新和升级。
2. 缺少数字化服务支持。
对策:1. 加强技术建设:及时更新并升级馆内系统,改善用户体验。
2. 提供数字化服务支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例如数字阅览室与电子资源访问系统,并完善相关维护和支持体系。
六、主要问题之五:文化氛围不浓厚1. 缺少定期举办的文化活动。
2. 缺乏与社会各界的深度合作。
对策:1. 加强文化活动举办: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书展、讲座等,增加读者参与度。
2. 拓宽合作渠道:与学校、社区、博物馆等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教育推广和文化传承活动。
七、结语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源泉和窗口,对于社会各界人士具有重要意义。
第33卷第8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年8月缩微文献利用与文献的再生性保护经 莉,陈湛绮,张红兵,杜文学(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关键词:缩微文献利用;文献影印;再生性利用摘 要:文章介绍了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利用缩微文献进行文献影印出版工作的发展情况。
中图分类号:G25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8-0066-02收稿日期:2013-05-28作者简介:经莉(1967-),国家图书馆馆员;陈湛绮(1965-),国家图书馆馆员;张红兵(1967-),国家图书馆馆员;杜文学(1967-),国家图书馆馆员。
1 文献影印工作的发展情况缩微中心利用缩微文献进行古籍文献影印工作自1986年就已经开始了。
其将缩微胶片通过还原技术还原成纸质书稿,经编辑、整理、制版、印刷等工序,重新转还为纸质文献。
纸质的影印文献不仅保持了原始文献资料的原貌,还有携带方便的优势。
同时它也为缩微文献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对于文献的抢救、保护、资源共享及丰富馆藏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缩微中心古籍文献影印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86年~2000年),第二阶段(2001年以后)。
第一阶段:文献影印工作起步和初步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除利用库藏缩微文献,还同各公共图书馆合作,对各馆藏古籍文献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了解,从中选择史料价值高,流传稀少,或从未开发的文献,并对被选之书的存世情况、版本源流及其资料价值做出综合判断,使影印出版的文献具有较高品质和学术价值。
这一时期的古籍影印除《中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珍本汇刊》、《中国文献珍本丛书》两大系列外,还出版了为数不少的“边疆史地”丛书,如:《中国边疆史地资料丛刊》、《西藏学汉文文献汇刻第一辑》、《西藏学汉文文献汇刻第二辑》、《西藏学汉文文献丛书》、《西藏学汉文文献丛书别辑》、《朝鲜史料丛编》,以及《宗教文献》系列等,影印文献一百余种,使这些淹没在历史进程中极具价值的文献资料能重新发挥作用,对文献的保护和再利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数字缩微在我国图书馆界的应用[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缩微的理念被提出并得到不断应用,在古旧文献的抢救、利用以及数字文献的异质备份方面都做出较为突出的贡献。
本文介绍了数字缩微技术发展背景,开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形势,旨在全方面展示数字缩微在图书馆界的应用。
[关键词]数字缩微缩微数字化数转模技术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2-0201-01文献缩微技术作为文献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凭借其稳定性好、安全性强等技术特征,在我国古旧文献长期保存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世纪初,面对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技术机遇,一些文献缩微技术专家提出“数字缩微”的理念,并不断在实践中应用,形成了数字缩微技术。
在数字缩微技术支撑下,文献缩微的工作范围已不局限于对古旧文献的抢救性拍摄,同时在文献利用以及数字文献的异质备份上也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本文将通过对该技术的介绍,展示数字缩微在图书馆界的应用。
一、数字缩微技术介绍数字缩微技术即缩微技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所形成的新型技术的集合,其中最为重要的两项技术是缩微文献数字化技术和数转模技术。
缩微文献数字化技术又称计算机输入缩微胶片技术(cim computer input microfilm)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将缩微胶片记录的模拟影像转换成数字影像,并对其进行加工、存储、管理及网络索引等处理的技术。
其核心是模拟信息向数字信息的转换,目的是缩微文献信息的进一步揭示与利用。
数转模技术又称计算机输出缩微胶片技术(com computer output microfilm),在国际档案界被称为数字存档技术和异质备份技术,是利用缩微摄影技术将数字信息转存到缩微胶片上,将缩微影像可以长期保存的优点与数字信息方便利用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是确保数字化文献信息安全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二、数字缩微发展背景1985年以来,缩微中心组织协调20余家公共图书馆共同开展古旧文献抢救工作,拍摄了大量珍贵文献,形成了汇集海量资源的国家母片库。
图书馆文献流通现状分析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作为一个传统的文献信息中心,其服务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变革。
文献流通是图书馆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何时、如何为读者提供图书信息服务的方式及流通环节相应的管理,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形象。
本文对图书馆文献流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一、图书馆文献流通的组成部分文献流通由文献采访、入藏、编目、借阅、还书、续借、咨询和催还等一系列环节组成。
其中,文献采访是文献流通的基础,影响文献流通的质量和数量;编目是文献流通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读者的查阅效率;借阅和还书是文献流通的核心环节,涉及图书资料的借还、催还等方面;咨询是引导读者使用图书馆资源的重要服务;续借环节是对读者借阅信息服务的延续,其作用不可忽视。
二、图书馆文献流通的现状分析1.文献采访不足文献采访是图书馆文献流通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文献质量和数量。
但当前在图书馆文献采访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采访时内容不全面、流程不规范、目录编制不规范等。
2.编目环节存在问题编目是文献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读者的查阅效率。
但在编目方面,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编目不及时、错误频繁、格式不规范、分类号相近书刊之间容易混淆等。
3.借阅和还书过程中存在问题借阅和还书环节是图书馆文献流通的核心环节,涉及图书资料的借还、催还等方面。
但在这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如借阅和还书过程中排队等候时间长、系统不稳定、自助借还设备操作不方便等,这些都会影响读者使用体验。
4.咨询和续借环节服务不到位咨询和续借环节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的服务质量还有提升空间。
比如咨询服务态度不够热情、回答不够专业、业务流程不清晰等;续借时机不合适、方式单一等,都会对读者的使用产生影响。
三、改进措施的建议1.优化文献采访环节要改善文献质量,必须从源头开始入手,优化文献采访。
可以完善采访公告,拓宽采访渠道,规范采访流程,提高采访人员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从而提高文献采访的质量和效率。
缩微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价值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缩微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图书馆管理工具。
缩微技术可以将大量的书籍、文献等资料进行压缩,从而实现更加便捷的存储和检索。
本文将探讨缩微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价值,并探讨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1. 更加高效的存储:缩微技术可以将大量的书籍、文献等资料进行压缩,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存储。
与传统的存储方式相比,缩微技术可以将资料的占用空间降到最低,从而为图书馆腾出更多的存储空间,以便存放更多的资料。
2. 更加方便的检索:缩微技术可以使大量的资料转化为微缩胶片、光盘等形式,并通过相应的检索系统进行管理和检索。
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检索效率,让读者更加便捷地查找需要的资料。
3. 更加安全的保护:缩微技术可以通过数字化等手段来保护馆藏资料,以防止盗窃、丢失等情况的发生。
此外,缩微技术还可以对重要的资料进行备份和存储,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1. 馆藏资源数字化:图书馆可以利用缩微技术将自己的馆藏资源数字化,从而更加方便地对其进行管理。
例如,可以将大量的书籍、文献等资料通过缩微技术数字化成相应的光盘或者数字文件,并进行相应的分类,从而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检索和管理。
3. 读者服务:缩微技术还可以用于读者服务,例如可以将读者需要的资料缩微处理后提供给他们,让他们更加方便地进行阅读和查阅。
此外,读者还可以通过缩微技术获取到一些珍稀的资料,以便进行研究和学术交流。
总之,缩微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图书馆管理提供了更加多元化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缩微技术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图书馆管理和读者服务带来更加全面和便捷的体验。
关于国家图书馆内文献的保存与利用图书馆文献的保存与利用一直处于矛盾统一的状态,保存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而利用体现了保存的价值,两者互为依托不可分割。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又存在许多的问题,如文献保存是否只侧重珍贵文献,对于近期出版文献的保存的重视程度是否有待加强,文献利用与开发过程中的保护工作等,将就这些问题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
标签:图书馆;文献保存;利用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传承文明,服务社会。
传承文明即是“藏”,服务社会即是“用”,简单地说就是图书的藏与用,即文献保护和读者服务,这是图书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价值,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本。
在我国古代就有专门的藏书楼用于私人收藏图书,近现代才有了图书开放服务社会的图书馆,两者结合可以作为最基本的“图书馆信仰”。
然而,图书的藏与用之间从图书馆创立之初,就存在着矛盾。
一、国内外图书馆的文献保护工作严格的文献保护政策是文献得以长期服务社会的根本。
纸质文献的保存首先取决于纸张的质量,这是纸质文献工业化生产的一部分,需要靠国家来统一调控,图书馆所做的是针对馆藏文献的保护,包括文献采访之初的筛选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纸质文献会逐渐老化,纸张逐渐变质发生酸化、发黄、变脆,事实上纸质文献无法达到永久保存的目的,所以在对纸质文献进行原生性保护的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开始了文献的次生性保护。
文献的原生性保护包括文献的脱酸、修复(补)、装订,文献的次生性保护包括制作缩微胶片、数字化等。
(一)国外文献的保护工作英国曾为保护大批珍贵文献,专门成立了文献保护办公室(NPO),它的工作目标之一就是制定出英国的文献保护政策并使之得到妥善实施,并致力于推广大众的文化保护意识,出版了一系列的介绍文献保护的书册。
另外,还资助图书馆进行文献的缩微化加工。
NPO规定所有获得资助的图书馆必须采用最高标准进行缩微拍片,拍成的缩微母片即第一负片要求制作第二负片并用于以后制作供读者使用的正片,文献原件与第一负片均在标准环境中永久保存[1]。
缩微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价值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缩微技术逐渐成为图书馆管理中的重要工具。
缩微技术是一种通过摄影将大型书籍、报纸、文献等资料压缩成微缩胶片的技术,可大幅减小原始资料的储存空间,方便保存、传播和检索。
本文将探讨缩微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价值。
一、资料保存缩微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可将大量资料缩小保存在微缩胶片上,大大减小了储存空间。
这对于图书馆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传统的模式下,大量的原始资料占据着相当大的空间,造成了图书馆空间的浪费。
而应用缩微技术,图书馆可以将许多原始资料压缩成微缩胶片并保存在缩微胶片柜中,节省大量的空间,使得更多的新书籍和其他资料可以被收藏进图书馆。
此外,缩微技术还可以防止原始资料被破坏、丢失或被盗,确保了资料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二、方便传播通过缩微技术,图书馆可以将大量资料压缩成微缩胶片,便于传播和分发。
通过将微缩胶片复制,可以快速、便捷地向其他地方的图书馆、机构、个人提供资料,满足他们的学术或研究需求。
微缩胶片还可以被邮寄,因为它们非常轻便、耐久并且占用空间少。
此外,与其他形式的资料不同,缩微胶片能够保持原始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且不会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如湿度、温度和灰尘等因素。
三、方便检索缩微技术不仅可以节省图书馆空间,还可以方便检索。
在过去,要找到一份文献,在图书馆的众多书架中进行搜索是非常繁琐的,甚至可能需要花费几个小时。
然而,缩微技术的使用可以将大量资料压缩成微缩胶片,然后将它们存储在缩微胶片柜中,因此可以快速找到所需的资料,缩短时间。
除此之外,缩微技术还可以提供数字化扫描影像,这意味着通过数字化技术,图书馆可以将原始资料转化为数字形式便于检索。
数字化扫描影像还可以完成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使得用户可以在文本中搜索特定词语或短语,从而快速找到所需的内容。
数字化技术还可以提供点对点检索服务,使得用户能更容易地找到所需的资料。
总之,缩微技术已成为图书馆管理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大幅减小资料的储存空间,便于传播和分发,方便检索。
___________数"#缩%&'窣*+,DIGITAL&MICROGRAPHIC IMAGING摘要:数字化扫描是缩微胶片数字化的关键环节。
笔者以缩微胶片数字化一线工作者的视角,简要介绍了胶片数字化扫描的工作流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以便提高缩微胶片数字化的扫描质量。
关键词:缩微胶片;数字化扫描;问题缩微胶片、电影胶片、照片等以感光材料为影像介质,自发明以来,为全世界历史人文记录、保存、再现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缩微技术是将纸质文献通过缩微摄影的方法,采用专门的拍摄机,把原文献信息记录在缩微胶片上,经过一系列加工,制作成缩微品,使文献得以保存和利用。
缩微技术通过不断地研究与发展,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国际国内标准.规范的操作流程体系。
不仅保证了加工出的缩微胶片影像质量,也给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便利。
1缩微胶片的形态及缩微品的制作缩微胶片具有稳定性好.安全性强,保真性高,适用范围广,具有法律凭证性等诸多优点,这些都是除纸张以外的其它介质所无法比拟的,因而用缩微胶片存藏文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缩微胶片主要是由保护层、乳剂层、片基、防光晕层、背涂层等部分组成,而决定缩微胶片长期良好保存稳定性的是片基层。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片基层经历了硝酸片基、醋图5标板编辑域模式卷的摄制细目的操作也会较为麻烦。
针对该情况,目前,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部已经研发出了一套更为智能的数转模系统,并已应用到日常古籍数转模工作中,使得前整理工序操作更加简洁方便,准确度、工作效率也有了进一步提升。
阶减少人工干预,降低出错几率,又节约大量时间人力成本,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但同时,这种前整理工序依旧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在遇到多个题名及多个责任说明等复杂情况时,该方法依旧不够智能,不能自动分辨出责任者与题名的对应归属关系;遇到文献包含多个缩微胶卷时,提取每一参考文献:⑴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缩微品制作标准汇编[M],1992⑵《缩微等.缩微摄影等[M].图书馆出,"997⑶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标准出版社编.文献家[M].出,2007[4]国家图书馆编.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42021.1数"(缩微__________数"#缩)DIGITAL&MICROGRAPHIC IMAGING酸纤维素%片基和聚%纤维素%片基的阶段。
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阅览增值服务初探作者:孙翠玲来源:《卷宗》2018年第17期摘要:本文结合缩微文献阅览服务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及探索,总结相关增值服务的开展与经验。
认为在信息膨胀的新形势下图书馆应不断满足读者的需求,引入增值服务概念,以读者为中心,整合现有资源,将静态的读者服务加以改变,变读者服务为信息指导、信息提供、信息组织、信息关联的服务,提升进行缩微文献阅览增值服务的质量。
关键词:缩微文献阅览服务;增值服务;文献索引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储存地,同时也是知识传播的场所。
为了达到知识传播目的,图书馆在收藏的基础上开发出各种知识组织工具以达到服务社会的功效。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公众拓宽了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
图书馆原有的静态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图书馆必须在网络时代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增值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方向,依托科技成果实施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增值服务方式。
笔者多年工作于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阅览室,对于如何为读者服务,如何开展缩微文献的增值服务,并基于这些实际工作所积累的相关经验阐述如何实现增值服务。
1 图书馆传统服务内容1.1 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内容传统图书馆服务是以建筑为实体建立在图书馆员介入为基础之上的面对面的利用馆藏文献资源(图书、期刊、报纸)以人工手段进行信息服务,它“协助读者认识复杂的目录,回答问题,并且短时间内尽其所能熟识该馆资源的检索”。
服务内容包括文献的流通借阅、传统的参考咨询、手工检索、文献的复制照相、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
在这种服务模式中,图书馆的服务充当知识与读者的中介角色,读者只有在需要知识(文献)的时候才会来图书馆查阅资料,产生知识传递的行为。
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图书馆提供的是关于信息的信息。
丰富的信息只是简单的组织,图书馆提供某种资料的有无,或者帮助检索资料全文与书目信息,在文献资源获取渠道单一与读者服务需求不高的情况下,这种服务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这种服务是静态的和被动,缺乏读者与图书馆的互动。
!"与$%&'DIGITAL&MICROGRAPHIC IMAGING/保护123述何隽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81摘要:缩微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存储技术,界于其占用空间小、保存寿命长、技术标准化程度高、安全可靠等优点,在图书馆界之外的档案馆、斗技信息、■融、气象、医院、政府机关、国防军工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笔者通过对近十年来所发表的,关于利用缩微技术开展文献保存保护的研究,^学界认为存在的,对未来缩微技术的应用提供镜鉴。
关键词:缩微技术;档案馆;病案管理;文献保护随着缩微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文献档案等相关行业均稳定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21世纪以来,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缩微技术产生了巨大影响,—方面,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大有取代缩微技术作为文献档案主要保存保护手段的趋势,对缩微技术的发展形成了深刻而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也给予缩微技术转型发展提供了可能,由于传文献档案的保护■,数字化技术了缩微技术的■转型,为缩微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的助力。
1缩微技术应用况概缩微技术在不同行业领域的实运用,由于行业■的■以相关文献档案的■,■在技术方■面,了缩微技术在不同文献档案保护作的以在■行业的势“在对2I11以来缩微技术发展应用行・的^^,以相关行业用缩微技术展文献档案保存保护的有关,■行业亍了111档案#缩微技术-■档案保护保存文献■的重要手段,运用于保存保护的■档案文献。
运用缩微技术对档案行■用,可以■发挥缩微技术稳定■,能力,用面■以■有力等势,实档案■保有■用的-,■数字化为■s相C为,H传的险,通过整影像系软件缩微■扫描形成的数字化信息来归档的电子文件■亍■整■可以实由模拟到数字由数字到模拟的双向转换并通过有指导查缩微品档案提供多便捷的检■,—步加大缩微品在档案用的力度I。
范D通过对■犹他家谱学会sls■来用缩微影技术行文献保存保护■乍的■为缩微・作为原件的O实H可以—载的异地拷贝长期保存凭借其耐久■凭证的,并能有克服数字信息不能识■信号极易消失■易被篡改等弱,从而成为犹他家谱学会永久保存档案材■勺主要载■。
!"与缩DIGITAL & MICROGRAPHIC IMAGING% 藏/0123 告、唐宏伟■崔云红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81摘 要: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承担国家母片库职责,{缩微文献馆藏丰富。
笔者对缩微中心馆藏结构、馆藏数量及馆藏defghijkl ■对8中nk特色资源进行了重点评介#关键词: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騙微文献■微馆藏1文献缩微[支术概a缩微摄影技'.卜+缩微技术是一种1 2345 言息处理技术也是文u?的重要手段。
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缩微技 术已经成为一项稳定并且安全的信息 处理技术。
用缩微拍摄方式来抢救古旧珍稀文献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文献抢救方法之一。
近年来,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和普及不断改变着信息的生产、传递、 和用方式数字信息化的对缩微技术的质疑之声也—之而文献缩微技术是否的已经是否定的。
近年学史增信等多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党史学习的重要性7 了作为全国重<高校的四川大学bc重点高校的E 书馆四川大学E 书馆的I 任与担当大家听PQR 受感染o会议最后,大家集体参观了位于四川省图书 馆五楼的李c 人.李一氓文库”,受到了 一次生动 的m 史no %四川省文献影像技、会v 书处参观二李文库集体合影!"(缩2021.2的发展历程证明,缩微技术的存在是合理的、必要的是无法取代的。
缩微文献数字化是近些年来缩微工作发展的新形式之一。
数字化技术优点显而易见,例如制作成本低廉、转化高效、使用便捷、不受阅读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等。
但其也有着无法克服的缺点:第一,数字化资源对设备依赖性强,计■的■性代数字化资源来存取■的第,数字化信息的存储介质(光盘、硬等的■性无法和缩微计■、■、理等数字化资源成不的。
■数字化资源的存也是有时效的,-■年要-文献,文献存和理成本高第,数字化资源的便捷性和易取性使其更也易.,文献客观性没有保证。
缩微技术■数字化技术,有着■明显的■优:第一,制作成本■高,但缩微文献制作成■存便,■理成本第,年的工作■使缩微技术不,不■证缩微技术的成性,也证缩微技术的不■代性。
的转变。
早期图书交存管理工作最初不设专组,大部分交存记录和数据采用人工统计和记录的方式。
在图书催交方面,由于缺乏交存统计系统,无法实时精准掌握出版和交存详细信息;日常工作中的图书催交和沟通也多为概括式催交。
在交存图书管理方面,由于缺乏交存专用系统,图书交存后到进入馆藏系统之间的各种信息记录和统计全部采用手动登记。
21世纪10年代,图书馆交存工作开始迈入了专业化、自动化时代。
2011年国家图书馆成立了“国内出版物呈缴办公室”;2012年“国家图书馆缴送管理平台”上线。
交存管理组专司各类出版物交存事宜。
出版物交存管理办公室和交存管理平台的创建和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图书精准交存、规范交存的进程,图书交存管理工作逐步进入到专业、自动化的精准规范催交时代。
1.3 图书交存的相关指标 在图书交存管理工作中经常涉及的概念和指标有以下几个:①图书应交种数,按照相关规定,出版单位已出版且需要进行交存的图书种数一般以出版年为统计周期。
②图书实交种数,指出版社实际已交存图书样本的种数,一般以出版年为统计周期。
③交全种数,指已按照相关规定足份数交存的图书样本种数,一般以出版年为统计周期。
④交存率,指实交种数/应交图书交存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以国家图书馆为例王 天 琪[摘 要] 图书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产品,其样本交存具有见证社会各领域发展、保存社会文化、传承社会文明的重大意义。
以国家图书馆为例,结合图书交存的历史、图书交存的发展现状、图书交存与馆藏资源建设等几方面情况,阐述图书交存工作在政策、特殊类型图书交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呼吁完善交存制度、探索交存数据挖掘并进一步推动建立图书交存规范标准。
[关键词] 图书交存 交存政策 交存制度 馆藏资源建设1 图书交存历史与发展1.1 图书交存的历史 世界上有明确记载的最早实行图书交存制度的国家是法国,1957年法国佛朗索瓦一世颁布蒙特斐利法,规定国内出版的书籍包括在国外印刷但在法国境内出售的书籍均需向布腊皇家图书馆交存。
收稿日期:2021-01-17作者简介:马玉峰(1988 ㊀),国家图书馆馆员㊂国外缩微工作开展现状调研分析马玉峰(国家图书馆,北京㊀100081)关键词:国外缩微工作;缩微技术;调研分析摘㊀要:随着数字存储与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界对缩微技术的研究重心逐渐向文献的长久保存方面偏移,这使缩微技术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渐缓的态势㊂文章从国家㊁企业和数据库三个层面对国外缩微工作进行了调研,以期研究者及时把握国际缩微技术的发展趋势,建立良好的缩微技术交流模式,掌握国外缩微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㊂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2-0114-04㊀㊀缩微技术起源于欧洲㊂早在100多年前,欧洲的约翰㊃丹塞㊁达格龙等学者就已经开始利用缩微技术保存珍贵文件㊂随后,缩微技术在美国㊁日本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兴行业,国际上关于缩微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㊂近年来,随着数字存储与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界对缩微技术的研究重心逐渐向文献的长久保存方面偏移,这使缩微技术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渐缓的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事缩微设备研发的厂商不断减少,研究机构相关设备的更新速度减缓㊂二是一些文献保存单位开始采用数字扫描的方式获取文献的高清图像数据,并通过数字媒介进行存储,国际标准化组织第171技术委员会(ISO \TC171)也逐渐放慢了有关缩微技术的标准建设进程,鲜有新的缩微技术标准建设项目㊂针对缩微技术发展速度放缓的问题,笔者对国外缩微工作动态进行了调研,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缩微技术源自欧洲,我国缩微工作用到的设备和耗材大多依赖进口,及时掌握国外缩微技术动态,能够保障缩微技术在我国相关行业应用的稳定性㊂二是我国的缩微技术大多自成一体,缺乏对缩微技术行业的系统性认知,更缺乏与国外业界的交流合作㊂1㊀国家层面㊀㊀国外的缩微技术不断稳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用缩微技术存储文献资料,数字缩微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㊂从图1某公司OK /OP 系列缩微设备销售数据可以看出,该系列设备近几年的销售情况相对稳定㊂从下页图2可以看出,以比利时㊁韩国和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更加重视缩微工作,而以巴西㊁印度和埃及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也正在积极开展缩微工作㊂图1㊀某公司OP /OK 系列缩微设备的销售数据(单位:台)㊀㊀笔者以美国为例,阐述了缩微技术在该国的发展历史㊂美国是最早系统开展缩微工作的国家之一,得益于美国文献保存运动和国家脆弱图书计划的实施,美国依靠研究图书馆集团(RLG)㊁图书馆和信息资源理事会㊁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NEDCC)[1]等组织,通过缩微技术对珍贵的文献资源进行系统性抢救㊂目前,美国的缩微工作已逐渐由政府主导转向商业公司运作㊂以Proquest 和Gale 两家公司为例,Proquest 公司起源于1938年由Eugene B.Power 创立的Universi-ty Microfilms Incorporated(UMI),该公司先后对英国411第41卷第2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年2月. All Rights Reserved.和美国的国家安全档案㊁国家历史档案㊁议会文件㊁学术论文和重要期刊等十余类文献进行了缩微拍摄㊂技术路线分为数转模和传统缩微拍摄两种,其中,数转模是当前主流的缩微方式,主要针对数字资源,而传统拍摄方式则多被用于对破损严重或珍贵文献的抢救㊂该公司的缩微品主要以缩微平片为主,并建立了缩微文献资源库,服务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㊁政府机构[2]㊂Gale 公司隶属于圣智学习出版公司(CENGAGE Learning),是全球最大的图书馆参考书出版公司,较著名的出版物有‘哥伦比亚百科全书“‘社团百科全书“‘当代作者“等㊂Gale 旗下的原始资料媒介公司Primary Source Media 是其主要的胶片档案出版商,广泛针对图书馆㊁大学㊁学术研究机构㊁咨询机构等提供缩微文献服务㊂图2㊀2010年至2019年各国采购某公司OK /OP 系列缩微设备的数量2㊀企业层面㊀㊀与缩微工作有关的企业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从事缩微设备生产的企业和从事缩微耗材生产的企业㊂下页表1列举了5家与缩微工作相关的知名企业及其主营业务的发展现状㊂目前,ILFORD 公司和伊士曼公园缩微摄影公司等胶片生产商依然在稳步生产缩微耗材,而缩微设备的生产商则逐渐加大了对数字缩微设备的研发力度㊂以德国赛数公司为例,该公司研发的20余种缩微加工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多个国家的图书馆㊁档案馆㊁公检法系统㊁企事业单位的数字化和数字保存领域,且业务量仍在持续增长㊂3㊀数据库调研㊀㊀笔者选择了Emerald㊁Taylor &Francis OnlineJournals(TFOJ)和ProQuest 三个与缩微技术相关性较强的数据库,以Micrographics㊁microform㊁microim-age㊁microfilm 为关键词查找了有关缩微技术的英文文献㊂检索结果见下页表2㊂Emerald 数据库提供的高级检索效果较好,但可选的检索字段较少;TFOJ 的高级检索不允许在两个字段间使用AND,且只提供4种字段检索;ProQuest 的检索功能齐全,但难以掌握,需要不断尝试和调整检索词及检索策略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㊂511马玉峰:国外缩微工作开展现状调研分析. All Rights Reserved.㊀表1㊀缩微相关企业的现营业务举例企业名称企业情况介绍主营业务ILFORD公司ILFORD公司专注摄影介质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已有130年的历史㊂缩微产品主要为CMD.F4DIGITAL FILM(彩色缩微胶片),规格为35mm∗30m㊂柯尼达公司柯尼达公司是自主研发㊁生产医用胶片及打印机设备的专业制造厂商㊂产品主要有柯尼达医用激光胶片㊁医用干式胶片㊁打印胶片等医用胶片系列和医用影像打印设备,目前已不再生产缩微相关产品㊂柯尼卡美能达公司柯尼卡美能达公司于2006年3月31日终止相机业务,自2006年4月1日开始,将照相机及其关联产品(不含附带胶卷的一次性Mini照相机)的修理及产品咨询的售后服务委托给了索尼公司㊂目前已停止胶片相关业务(包括彩色胶片和相纸业务),主要研发及生产打印机㊁印刷机㊁光学仪器等,其缩微产品主要为美能达DR1600拍摄机㊂德国赛数公司赛数公司主要研发及生产扫描仪和微缩设备,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图书馆㊁档案馆㊁公检法系统和企事业单位的数字化及数字保存领域㊂缩微产品主要有书刊扫描仪㊁缩微胶片扫描仪㊁缩微胶片拍照机,缩微工作中常用的产品主要有OP系列数字存档机㊁书刊扫描仪等㊂伊士曼公园缩微摄影公司伊士曼公园缩微摄影公司(简称 EPM )成立于2011年4月,其收购了伊士曼柯达公司的缩微业务㊂2013年1月,EPM与Agfa-Gevaert N.V.签署了IMAGELINK缩微胶片产品的全球主供应协议,并在德国建立了新的仓库和物流设施㊂2013年8月,EPM将其仓库和制造业务迁至得克萨斯州达拉斯,与Kofile姐妹公司共享永久性设施和专业知识㊂缩微产品主要有缩微母片㊁缩微拷贝片㊁IM-AGELINK9600存档机㊁IMAGELINK存档处理器㊁IMAGELINK2400DV Plus数码扫描仪㊁IM-AGELINK3000DV Plus数码扫描仪㊂表2㊀数据库文献检索结果汇总表数据库检索式检索出论文数(篇)查重后论文数(篇)Emerald KEYWORDS(Micrographics OR microform OR microimage OR microfilm OR mi-cropiche)OR ABSTRACT(Micrographics OR microform OR microimage OR micro-film OR micropiche)137137Taylor& Francis Online Journals TITLE(Micrographics OR microform OR microimage OR microfilm OR micropiche)199 KEYWORDS(Micrographics OR microform OR microimage OR microfilm OR mi-cropiche)185185ProQuest TI(Micrographics∗OR microform∗OR microimage∗OR microfilm∗OR mi-cropiche∗)AND AB(Micrographics∗OR microform∗OR microimage∗OR mi-crofilm∗OR micropiche∗)AND IF(Micrographics∗OR microform∗OR micro-image∗OR microfilm∗OR micropiche∗)2,9072,415㊀㊀以Emerald数据库的检所结果为例,笔者针对Emerald数据库中缩微相关文献的作者进行了分析㊂详见下页表3㊂笔者发现,表3中的学者活跃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近年来没有发文记录,其文献内容均与图书馆相关,说明他们的研究成果很有可能与缩微技术相关㊂检索结果中也有近年来发表的缩微相关文献,如:2007年发表的Micro-form and Digital Publishing[3],2008年发表的Pat-terns of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Nigeria[4],2016年发表的Preserving the digital heritage of public institutions in Ghana in the wake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5]等,但数量较少㊂611马玉峰:国外缩微工作开展现状调研分析. All Rights Reserved.表3㊀Emerald 数据库中缩微相关文献作者举例姓名发文数(篇)Maurice B Line3Bernard J.S.Williams2E.M.R.Ditmas 2Jimmie Hoover2Paul Eden2Stephen Vickers24㊀调研结论㊀㊀随着数字保存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缩微市场的需求不断萎缩,相关的耗材和设备生产商大多进行了业务调整或转型,如:柯尼卡美能达公司现已停止了胶片相关业务㊁富士公司已不再生产传统的拍摄设备㊂一些企业开始探索和涉足数字缩微技术领域,该领域主要涉及数字扫描和数字存档技术,相关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市场规模不断扩大㊂笔者调研发现,全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日益重视数字缩微技术㊂笔者还发现,国外的缩微工作大多由社会团体机构统筹开展,缺少国家层面的支持,随着缩微业务的减少,这些社会团体机构不断转型,并取消了缩微业务㊂我国应建立文献动态跟踪和阅读机制,及时跟进国际社会对缩微技术的研究进程,关注缩微设备生产商的动态,建设缩微技术交流平台,掌握国外缩微技术和产品的最新动态㊂参考文献:[1]㊀赵淑梅,管清潆.美国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网站服务研究及启示[J ].浙江档案,2018(6):29-31.[2]㊀佚名.ProQuest 与澳门大学携手将该校博硕士论文推向世界[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2):128.[3]Roderic Vassie.Microform and Digital Publishing [J ].Li-brary Hi Tech News ,2007(9).[4]Tega Rexwhite Enakrire ,E.Emmanuel Baro.Patterns of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Nigeria [J ].Library Hi Tech News ,2008(1).[5]㊀Kofi Koranteng Adu ,Patrick Ngulube.Preserving the dig-ital heritage of public institutions in Ghana in the wake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J ].Library Hi Tech ,2016(4).(编校:冯㊀耕)(上接第113页)㊀有关部门无法提供充足的古籍保护经费,一些县级的收藏机构甚至没有古籍保护设施㊂目前,我国有关部门虽然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制作了配套函套,以起到保护的作用,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更为精准的保护措施㊂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大多为孤本,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的珍贵古籍,古籍收藏机构应加强古籍的数字化工作,尽快实现珍贵古籍的数字化,并建设古籍全文数据库,方便读者阅览㊂我国有关部门应针对珍贵古籍进行统筹规划,于各地区建设达到古籍保存标准要求的独立古籍书库,聘请第三方专业人员参与管理工作,同时鼓励和支持各级古籍收藏机构开展库房新建和改扩建工作,使其符合‘图书馆古籍书库基本要求“的要求,以充分改善古籍保存条件㊂2.4㊀专业人才缺乏㊀㊀相较于汉文字古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在辨别㊁识读㊁鉴定方面的难度更大㊁要求更高,研究者需要在熟悉少数民族文字的前提下,掌握与古籍内容相对应的专业知识㊂另外,古籍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同样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㊂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该地区的所有古籍收藏机构均缺乏专业人才,严重制约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开展㊂古籍收藏机构应广泛开展人才对口交流学习活动,实现专业人才的跨越式发展,加强与高校㊁职业院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联合办学,根据古籍相关学科的特点,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培养自身所需的语言文字㊁修复技术等人才㊂3㊀结语㊀㊀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保护和利用好珍贵文献典籍,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㊁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㊁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㊂参考文献:[1]㊀徐关元.私人藏书走向社会的桥梁:论藏书者协会的建立及作用[J ].图书馆学研究,2000(3):98-100.[2]㊀史金波.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整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文献,2010(3):13-21.[3]㊀李冬生.保护少数民族古籍传承民族优秀文化[N ].中国民族报,2014-09-27(013).[4]㊀傅宝珍.改革开放四十年民间图书馆发展研究[J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12):5-10,16.[5]㊀林宏磊,冯静.新疆地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古籍的定量分析[J ].公共图书馆,2019(2):60-64.(编校:冯㊀耕)711马玉峰:国外缩微工作开展现状调研分析.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