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表哥驾到》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二课时(节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文中独特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采用“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细读课文,理解内容-------品味词句,感悟中心”的基本过程组织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父母望子成龙之心,懂得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反而不能起到促动作用,教育孩子要多与父母沟通。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章风格独特的语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表哥驾到》一文。
(1)“提心吊胆”是什么意思?(形容非常担心害怕)(2)“我”为什么对表哥的到来提心吊胆?听妈妈讲,他只比“我”大一个月,有点大大小小合起来至少有一百条,什么整洁、聪明、会弹钢琴、打电脑快如飞、写作文得过奖等等,包括吃饭文雅、喝汤没声音······相比之下,“我”太没自信。
2、自读课文第二部分(6~12自然段,思考交流)(1)从这个部分中的哪一个句子能够看出“我”对表哥驾到,思想发生了转变?(2)“我”的思想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表哥到来后,我们一见如故,互相欣赏对方的优点。
3、教师范读第三部分(13~15自然段)思考:(1)妈妈对表哥的评价是什么?对“我”的评价是什么?(2)她为什么这样评价“表哥”和“我”的?表哥吃饭彬彬有礼,吃得文静而又迅速,所以妈妈评价表哥“多有教养”;“我”见妈妈一块排骨都没有,就生气地说:“我吃一块排骨就够了,另一块你自己吃得了!”妈妈一听不高兴了,所以评价“我”说:“看这孩子,多不知好歹!”4、学生齐读第四部分(16~19自然段),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讨论:(1)大姨在表哥面前是怎么称赞“我”的?(2)她为什么要在表哥面前一个劲的称赞“我”?大姨望子成龙心切,想通过刺激表哥的方式促动表哥进步。
三、朗读感悟,回归整体1、学生练习: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中风格独特的语言。
《表哥驾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积累:驾到、呼风唤雨、咒语、嫌弃、如数家珍、恨铁不成钢、一如既往、彬彬有礼、不负众望、由衷、头头是道、相见恨晚、悲怆等2、品味、学习文章诙谐幽默夸张的个性化的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方法过程:速读、朗读文章,感悟语言的魅力;讨论小说中人物心理、不同性格,把握人物形象;展开想象,为人物构思一封信或写一篇命题日记。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的个性化的夸张语言及其表达的作用。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自读文章,查字典,掌握难字和成语的音义。
对课文的语句或内容进行质疑。
作者简介:秦文君,1954年出生于上海。
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作品400万宇,代表作有《男生贾里新传》、《女生贾梅新传》、《小鬼鲁智胜》等,先后四十余次获各种文学奖,其中《男生贾里全传》、《宝贝当家》、《孤女俱乐部》等作品分别获国家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及上海第三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三、第四届全国儿童文学奖,第三届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等,并多次在由读者投票产生的知音奖、好作品奖中获奖。
近年来,《男生贾里》等作品出版了日文版、英文版、中国繁体宇版、德文版发行海外,并畅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小鬼鲁智胜》、《男生贾里》、《家有小丑》等十余部作品被改为电影、电视连续剧先后播映。
作者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2、质疑课题:《表哥驾到》这题目怎样?试着换一个比较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驾到古文的意思是:帝王的到来。
今天的意思是:称客人来到,对客人比较尊敬。
)*文中语言很有个性(比如驾到),再找一找你认为写来有趣的词句,换一个平常使用的比较一下。
(体会夸张的作用)3、讨论:随着故事的发展,我的心理状态有哪些变化,圈划相关词句?(带出2次咒语以及表哥在心目中形象的变化。
)希望下雨改期------提心吊胆------扫兴------受鼓励------希望下雨留客------自觉不凡------瘪头瘪脑------有点生气------觉得是小傻子------ 相见恨晚------悲怆4、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性格?(把重点放在分析我的语言和心理描写上)5、分角色朗读课文2331节,揣摩人物形象,反映出我什么样的性格,使用合乎人物性格的语气。
《表哥驾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朗读和概括能力。
2、学习通过文中个性化语言的品读,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3、正确理解文中所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
教学重点: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品味文中个性化的语言,理解家庭教育的问题。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感受。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1、查找作者秦文君的资料和代表作品,了解作者写作风格。
1954上海《男生贾里》《女生贾梅》2、熟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问题,并完成文字积累工作。
二、课堂教学教学活动及提问预期的学生反应教师对学生课堂的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课堂教学评估请同学介绍作者资料和代表作品,可适当介绍一、二部主要作品内容。
学生因有所准备,且对作者的某些作品如《男生贾里》《女生贾梅》比较熟悉,可充分发言。
选择重点,不拖延时间。
学生发言积极,有重点。
组织学生散读课文,疏通生字词,请几位同学谈谈读后的感受。
边朗读、边圈画、边理解概括。
教师巡视,对某些需要帮助的同学当面指点。
能概括出文章内容。
体味题目中“驾到”一词的含义。
联想、分析。
这个词语一般用在什么语言环境中,为什么在这里要用这个词语?“驾到”一词一般用在达官贵人身上,特别是皇帝身上;这里用“驾到”表现了“我”对妈妈隆重接待表哥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有调侃、有反感,有对表哥的羡慕或好奇。
按故事情节发展,课文大致可分为几个部分?分析、归纳概括。
(1)和表哥见面前。
(2)和表哥成为了“密友”。
(3)餐桌吃饭。
(4)发现“我”和表哥真是难兄难弟。
能大致概括出每部分内容。
分角色朗读“餐桌吃饭”的片段,体朗读、品味感受。
我:孝顺。
妈妈:羡慕大姨不理解埋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有感情。
会人物心理或性格怨孩子。
表哥:彬彬有礼。
大姨:能发觉我的优点。
能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体会人物心理或性格。
通览全文,通过某些语句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表哥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品味、感受。
我:具有运动天赋、个性开朗活跃、孝顺、好胜。
《表哥驾到》教学目标1、感受并分析“我”在表哥来访中经历的复杂的心理变化,理解文中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
2、体会大词小用的语言风格对表现人物心理感受及个性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圈划、讨论,感受并理解“我”在表哥来访中经历的复杂的心理变化,理解文中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
教学难点体会大词小用的语言风格对表现人物心理感受及个性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影视中皇帝驾到片段,创设氛围,让学生体会“驾到”的语境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默读课文,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题目为《表哥驾到》,“驾到”这个词语一般用在什么语言环境中?为什么在这里要用这个词语?明确:“驾到” 一词一般用在达官贵人身上,特别是皇帝身上;这里用“驾到”表现了我对妈妈隆重接待表哥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调侃、好奇。
三、研读课文,感知心情1、文章结尾提到“我只叫道:'表哥驾到一一'就涌起一种男儿掉泪的悲怆”,那么,“悲怆”是何含义?明确:悲伤。
2、表哥来家做客本是一件开心的事,可结尾却说悲伤,期间“我”的心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散读课文,圈画出相关语句。
明确:希望下雨改期——提心吊胆扫兴——受鼓励——希望下雨留客——感觉不凡有点生气一一觉得自己像小傻子——感觉我俩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悲怆。
3、“表哥驾到”为什么使“我”涌起一种男儿掉泪的悲怆?明确:因为表哥和“我”经历相同,遭遇相似,在大姨和妈妈眼中,我们都不是理想的孩子,收到表扬少,遭到批评多,处境的相似自然引起“我”对表哥同病相怜的悲怆感。
四、交流感悟,探赏语言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对本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感受?明确:本文语言适度夸张,具有幽默感。
2、小组讨论:从文中找出适度夸张、且带幽默感的句子。
3、展示“大词小用”。
明确:“大词小用”就是将一个概念、范围较大的词用在一个范围、概念较小的事物上。
五、分层作业必做题:摘抄并点评本文中作者运用“大词小用”的句子、段落。
《表哥驾到》教学设计1齐读课题,说说驾到的意思。
(“驾到”古文的意思是:帝王的到来。
将这样的词用在表哥身上,真是杀鸡用宰牛刀——小题大做,在作文中用法称为“大词小用”。
文中还有许多像“驾到”写来有趣的词语,为什么要这样用词呢?让我们循着文章人物的思路来体会吧。
)(一)找到各部分能体现“我”心理变化的句子。
1.我真想掌握一句呼风唤雨的咒语,假如现在念上一句,来一场特大风暴,表哥一行就的改变来这儿做客的计划。
可惜,艳阳高照。
2.我现在仍想学会呼风唤雨的咒语,仍想让老天爷刮暴风下暴雨。
这样,今晚表哥一行无法回旅馆,得住在我家。
3.看见表哥端坐在那儿,很正规的进餐,我确实觉得自己是个小傻子。
4.我一拍脑袋,这回真像孙猴子那样一蹦老高。
(二)理解句子“我真想掌握一句呼风唤雨的咒语,假如现在念上一句,来一场特大风暴,表哥一行就的改变来这儿做客的计划。
可惜,艳阳高照。
”1、“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作者的无可奈何,只能寄托“呼风唤雨”的咒语来改变表哥的行程。
2、齐读这句话,从带点的词可以体会到“我”怎样的想法。
作者没有直接写愿望,而是由心理活动从侧面烘托出我的想法:不想表哥来.3、用文中的词来形容我此刻的心情提心吊胆.4、为什么会提心吊胆?(一、二组读)这么优秀的表哥,我相形见绌,觉得太没自信了.“我现在仍想学会呼风唤雨的咒语,仍想让老天爷刮暴风下暴雨。
这样,今晚表哥一行无法回旅馆,得住在我家。
天,万里无云,一如既往。
”1同样是想“呼风唤雨”,而此时的心情与表哥驾到前有什么不同?(不想表哥走了)2“我”和“表哥”的关系到什么程度?称兄道弟,亲如一家3、我想表哥留下来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我在家,还从来没有受到这种规格的鼓励.(“规格”是“庄词谐用”,将本来很严肃的词放在不太严肃的语境中。
理解:我在家里从没听到过妈妈的鼓励,表哥的鼓励使我重拾信心,说明我渴望得到肯定啊!)“表哥的肯定让我欣喜,但妈妈的评价无疑是一盆浇在我心头的冷水,听听吧!”1.“多有教养!”妈妈由衷地说。
《表哥驾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品味、学习文章中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揣摩人物心理,了解人物不同的性格,把握人物形象的本质。
理解文章所想表达的中心思想。
2、学习文章中对比手法与夸张的个性化语言。
过程和方法:通过圈划、讨论、朗读,感受并理解“我”在表哥来访中经历的复杂的心理变化,理解小小说反映的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仔细揣摩人物心理,理解文章所想表达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体会“我”由于表哥到来而引发的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的心理感受。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大词小用”的幽默的语言特色,并能初步并能初步模仿表达,以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及对文章语言特色的感受。
教学难点突破:通过对故事内容重拟标题,进行比较,体会作者“大词小用”的幽默语言特色。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具准备:白班、PPT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
(2)完成导学案上相关预习作业。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多角度复述小说的故事内容。
2、理清小说的情节,初步感受文章主旨。
3、了解文章“大词小用”的幽默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驾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在表哥身上?学生交流预设:“驾到”这两个字一般用在达官贵人,特别是皇帝身上的,但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文章却是《表哥驾到》,我们来一起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二、检测预习,自读课文:1、交流学案的作家作品作者简介:秦文君,1954年出生于上海。
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作品400万宇,代表作有《男生贾里新传》、《女生贾梅新传》、《小鬼鲁智胜》等,先后四十余次获各种文学奖,其中《男生贾里全传》、《宝贝当家》、《孤女俱乐部》等作品分别获国家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及上海第三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三、第四届全国儿童文学奖,第三届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等,并多次在由读者投票产生的“知音奖”、“好作品奖”中获奖。
近年来,《男生贾里》等作品出版了日文版、英文版、中国繁体宇版、德文版发行海外,并畅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Nothing can break you all at once, nor can there be one thing that can make you climb into the sky, walk slowly, and watch slowly. Life is a process of slowly accumulating.(页眉可删)表哥驾到教学设计表哥驾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__语言,仔细体会、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通过抓__关键词来梳理__脉络的方法。
3、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成长体验进行思考及感悟,理解父母教育孩子的一片苦心。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从抓__关键词切入,梳理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带动__人物形象的把握,从而完成最终的情感教育目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教学难点:由课文引发深入讨论——怎么理解现实生活中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做法。
教学过程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外阅读秦文君的小说《男生贾里》、《女生贾梅》。
2、布置学生预习:朗读课文;抄写生词并解释文中的重点词语。
3、制作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实录)(一)、导入师:这篇__的作者叫秦文君,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位作家呢?众生踊跃,纷纷举手。
生1:我看过很多她写的书,如《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小鬼鲁智胜》……师:原来大家都很熟悉这位作家啊,你们为什么都这么喜欢看她写的书呢?生2:因为她写的都是我们小孩儿的事,有的发生在学校里,和同学老师之间的故事;有的发生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之间的故事。
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课外阅读,对秦文君的了解比老师还要多。
秦文君是位儿童文学作家,她的很多作品都是反映你们同龄人生活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35页上的课文《表哥驾到》。
(由学生熟悉并喜爱的作家作品导入这节课的教学。
秦文君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容易引发学生共鸣,以此建设轻松愉悦的上课氛围。
)(二)、课题解读师:“驾到”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生1:古时候用在皇帝身上,意思是皇帝到来了。
一表哥驾到【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认识当前普遍存在的“家长苛求孩子完美,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压抑孩子个性,使孩子承受无形的压力”的家庭教育的误区。
2.品味个性化语言,理解主人公压抑、失落、无奈的复杂的情感世界,把握人物形象。
3.了解文章“大词小用”的幽默的语言特色,并能初步模仿表达,以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及对文章语言特色的感受。
说明:《表哥驾到》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的一篇小说。
作品反映了当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家长苛求孩子完美,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压抑孩子的个性,使孩子承受无形的压力”。
作品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叙述了“我”对表哥到来这件事的情感态度变化过程:开始,“我”对表哥的到来有些抵触,直至最后发现两个人竟然是一对“难兄难弟”,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同病相怜的感慨与共鸣,展现了当代少年的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品呈现出适度夸张、幽默的语言特色,读来亲切感人,生活气息浓郁,能引发同龄读者的共鸣。
基于上述分析,本课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目标1侧重对文章内容、主旨的理解,这是阅读的基础与核心。
目标2突出小说文体教学的重点。
这篇文章以人物形象塑造为核心,调动了多种描写手段,以别具特色的语言,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世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目标3着眼于探究小说的“大词小用”的语言特色,进一步探究秦文君作品的语言吸引力,并鼓励学生尝试模仿,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课时建议:l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l.重点:体会文章“大词小用”的语言风格,体会“我”由于表哥到来而引发的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的心理感受。
2.难点:探究文章的语言特色,并尝试模仿表达。
说明: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教学时面面俱到的分析很容易肢解课文,无助于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因此教学的重点在于找到一个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开辟走进文本深处的蹊径,长文短教,以简驭繁,而让学生为文章另拟标题、与原题作比较的目的即在于此。
对初中学生而言,对一篇作品乃至一位作家的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进行探究学习无疑是一个难点。
课题10表哥驾到第 1 课时课型精讲编写时间:2010年10月9日总序第_30_课时执行时间:2010年10月12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会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把握人物形象,明确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4.品味文中风格独特的语言,并能有意识地依照这些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品味文中风格独特的语言。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谈话法教师、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假如你的表哥今天就要到来,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可是,有一位同学,他对表哥的到来提心吊胆,他甚至盼望有一场特大的风暴,能改变他表哥要来家做客的计划。
你们想了解其中的原因吗?学习了《表哥驾到》这一课,你们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初读课文,学生通过查字典、词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边读边用笔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认读生字新词3.指名分部分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4.检查自读情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哥来我家做客的经过)(2)读后你有些什么想法?三、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1.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色勾画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下午五点”“到了吃晚饭时”“晚饭后”)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3.说一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写表哥驾到,“我”提心吊胆。
第二部分:写“我”和表哥初次见面,居然一见如故。
第三部分:写妈妈盛情款待表哥和大姨。
第四部分:写“我”无意中听到大姨在表哥面前表扬“我”的话语,个性见解: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初读课文,学生通过查字典、词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边读边用笔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高兴极了。
四、根据学习提纲,再读课文1.出示自学提纲:(1)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部分课文,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表哥驾到教学设计表哥驾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文章语言,仔细体会、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通过抓文章关键词来梳理文章脉络的方法。
3、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成长体验进行思考及感悟,理解父母教育孩子的一片苦心。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从抓文章关键词切入,梳理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带动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从而完成最终的情感教育目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教学难点:由课文引发深入讨论――怎么理解现实生活中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做法。
教学过程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外阅读秦文君的小说《男生贾里》、《女生贾梅》。
2、布置学生预习:朗读课文;抄写生词并解释文中的重点词语。
3、制作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实录)(一)、导入师:这篇文章的作者叫秦文君,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位作家呢?众生踊跃,纷纷举手。
生1:我看过很多她写的书,如《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小鬼鲁智胜》师:原来大家都很熟悉这位作家啊,你们为什么都这么喜欢看她写的书呢?生2:因为她写的都是我们小孩儿的事,有的发生在学校里,和同学老师之间的故事;有的发生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之间的故事。
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课外阅读,对秦文君的了解比老师还要多。
秦文君是位儿童文学作家,她的很多作品都是反映你们同龄人生活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35页上的课文《表哥驾到》。
(由学生熟悉并喜爱的作家作品导入这节课的教学。
秦文君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容易引发学生共鸣,以此建设轻松愉悦的上课氛围。
)(二)、课题解读师:“驾到”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生1:古时候用在皇帝身上,意思是皇帝到来了。
师:文中到来的明明只是一位和“我”年纪相仿的表哥呀,为什么要用“驾到”二字呢?生2:表哥很厉害,是个大人物。
生3:“我”是在调侃,不太服气,有夸张的语气在里面。
师:大家都回答得很好。
课题中的“驾到”一词有夸张的语气在里面,说明表哥这个人非同寻常,他来我家这件事对“我”来说很重要。
公开课教学设计执教人:侯桂淋课题10.表哥驾到执行时间10月14 日分课时 2 总课时24 电教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3)明确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DVD光碟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1、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事情。
(表哥来我家做客的经过)2、以时间为顺序复述故事内容。
(设计目的:理清文章的脉络)二、思考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听读课文思考讨论:1、表哥的到来前,“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提心吊胆)(1)提心吊胆的意思是什么?(形容心里非常的担心害怕)(2)“我”为什要对表哥的到来提心吊胆?(听妈妈讲,他只比我大一个月,优点大大小小合起来至少有一百条,什么整洁,聪明,会弹钢琴,打电脑快如飞,写作文得过奖等等,包括吃饭很文雅,喝汤没声音......相比之下,“我”矮了一截,太没自信了)2、表哥到来后,“我”的思想又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希望表哥留下)(1)从文中的哪一个句子可以看出“我”希望表哥留下来?(P42第12自然段)(2)“我”的思想为什么会发生转变?(表哥放下架子称赞我的飞机模型做的好,说“我”很全面。
在与表哥的相处中“我”有了自信心。
)3、请生齐读课文(13-15自然段)思考:(1)、吃晚饭时,妈妈对表哥的评价是什么?对“我”的评价又是什么?(表哥:多有教养;“我”:不知好歹)(2)请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语言情感。
4、请女生齐读(16-19自然段)男生思考:晚饭后大姨是怎样在表哥面前称赞“我”的?(P43第17自然段)三、联系生活实际,明确中心思想(1)妈妈和大姨的儿子是不是没有优点?(2)他们为什么要在自己孩子面前表扬别人家的孩子?(她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一样的,都是通过肯定别人的的孩子来刺激自己孩子的进步。
)(3)对于这种教育方式你们能理解吗?(她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她们这种教育方式存在问题,会让孩子丧失信心;作为孩子我们还是要理解父母,不能对此产生逆反心理,要多于父母沟通)(4)听DVD光碟,感受不一样的母爱?善意的谎言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表哥驾到》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对表现人物心理及个性的作用。
2、学习正确的评价自我与他人。
教学过程:一、理清脉络,概括主要内容。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二、体会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对表现人物心理感受及个性的作用。
1、从描写“我”前后心理变化的两段话中,体会对比、个性化的词语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过渡语:表哥驾到前,“我”提心吊胆,表哥驾到后,“我”和他很快称兄道弟,亲如一人,简直是相见恨晚呀!板书“提心吊胆,相见恨晚”,前后的反差如此之大。
课文中哪两段话最能体现我的心理变化?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读一读。
谁来读?灯片出示:我真想掌握一句呼风唤雨的咒语,假如现在念上一句,来一场特大风暴,表哥一行就得改变来这儿做客的计划。
可惜,艳阳高照。
我现在仍想学会呼风唤雨的咒语,仍想让老天刮暴风下暴雨,这样,今晚表哥一行无法回旅馆,得住在我家。
天,万里无云,一如既往。
(指导朗读这两段话)。
提问: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你认为其中用得最好的词是有哪些?为什么呢?通过这两段心理描写,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男孩?(引导学生悟出对比的方法,和词语的准确运用对表现人物心理的作用。
)板书:对比。
2、默读课文,然后继续交流,通过品词品句的方法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过渡语:是呀,作者运用了这样生动而富有个性的语言,把一个爱幻想,灵活的男孩呈现在我们面前,由此可见语言的魅力。
在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生动而富有个性的语言。
请默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画上记号,并在旁边写上读后感受,然后和同桌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品读(1)(2)(3)。
)(1)体会妈妈和大姨对孩子的评价的语言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两段话。
想象妈妈们说这些话时的神态、语气、甚至动作。
谁来试试?你能把这句话用妈妈的口吻直接说出来吗?出示灯片。
谁来读读?过渡语:妈妈们总是把别人家的孩子说得这也好,那也好,而自己的孩子则一无是处。
《表哥驾到》教案《表哥驾到》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小说的三要素,充分把握《表哥驾到》的线索,并能概括故事内容2、分析小说中“我”的心理变化和人物性格特点,理解文中所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3、体会文章“大词小用”的语言风格,欣赏对比手法与夸张的个性化语言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教学重点:1、体会文章“大词小用”的语言风格,体会“我”由于表哥到来而引发的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的心理感受教学难点:1、探究文章的语言特色,并尝试模仿表达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小小说《表哥驾到》,请同学翻开课本。
有谁能来为我们介绍一下作者秦文君?或者你曾读过秦文君的作品吗?补充:秦文君,1954年出生于上海。
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男生贾里新传》、《女生贾梅新传》、《小鬼鲁智胜》、《宝贝当家》、《孤女俱乐部》、《家有小丑》、《秦文君花香文集》等。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补充:小小说:又名微型小说或极短篇小说。
往往从一个画面、一组对比、一声赞叹、一个瞬间之中,捕捉住生活,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思想。
小小说的显著特点是:小、新、巧、奇)二、初读课文1、自行默读课文,标好小节,并且回答问题:①体味“驾到”的含义。
这个词语一般用在什么语言环境中,为什么在这里要用这个词语?答案:“驾到”这个词一般用在达官贵人身上,特别是皇帝身上。
因为这里用“驾到”表现了“我”对妈妈隆重接待表哥的复杂心理。
有调侃、有反感。
有对表哥的羡慕或好奇。
②按故事情节,课文大致可分为几个部分:答案:1、和表哥见面前(1——6)2、和表哥成为了“密友”(7——22)3、餐桌吃饭(23——31)4、发现我和表哥是难兄难弟(32——44)二、再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
1、在“我”和表哥互相认识了解的过程中,我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可以看出“我”和表哥各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请用概括的语言说明。
(由几个人概括说明)2、对于我和表哥的表现,妈妈和大姨有什么看法?3、你们有没有发现她们的看法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答案:妈妈认为表哥文雅、彬彬有礼,比“我”优秀(第5节);而大姨觉得“我”灵活、孝顺,要求表哥向我学习(第41、42节)相同点:教育方式手段一样,肯定别人的孩子来刺激自己的孩子。
表哥驾到教案表哥驾到⼀、教学⽬标知识与技能:学习⼩说的三要素,通过把握《表哥驾到》的线索概括故事内容⽅法与过程:通过读课⽂,圈划,揣摩⼈物⼼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章反映的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1、重点:品味⽂章幽默夸张个性化的语⾔,揣摩⼈物⼼理,把握⼈物形象。
体会对⽐的⼿法的表达效果。
2、难点:学习对⽐⼿法,体会对⽐⼿法的表达效果,明确家庭教育中反映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导⼊古代皇帝⽤的称呼或者是器物都是专⽤的。
我们通常在古装电视剧中听到“皇上驾到”这样的说法。
的确,在古代,这个“驾到”还真只能⽤来形容帝王的到来。
还有个跟这个也有点关系的词“驾崩”就是指皇帝去世。
“驾”是个帝王专⽤字。
那么,如果⽤在“表哥”⾝上,会怎么样呢?我们进⼊今天的课⽂学习《表哥驾到》。
(⼆)检查预习:1、字⾳呷(xiā)汤、拙(zhuō)、捋(lǚ)、瘪(biě)头瘪脑、搛(jiān)、衷(zhōng)、怆(chuàng)、校(jiào)正⼀⾏(xíng)⼈反差(chā)不屑(xiè)饶(ráo)有兴趣2、字形呼风唤⾬、咒语、隆重、嫌弃、⼝吻、呷汤、如数家珍、提⼼吊胆、相貌堂堂、滔滔不绝、恨铁不成钢、不屑⼀顾、和蔼可亲、抬举、笨拙、捋平、⼀如既往、勾肩搭背、饶有兴趣、瘪头瘪脑、搛菜、彬彬有礼、不负众望、由衷、校正、头头是道、难兄难弟、彼此彼此、相见恨晚、悲怆3、重要解释如数家珍:好像数⾃⼰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喻对所讲的事情⼗分清楚。
饶有兴致:形容对某事或物很有兴趣。
饶,富有,多。
校正:校对纠正。
难兄难弟:原意⽐喻兄弟都⾮常好。
今多反⽤,讥讽两⼈同样坏。
颍川有个叫陈实(寔)的⼈,有元⽅、季⽅两个⼉⼦,都是功业有成,尊长爱幼,德⾏甚佳。
⼀次,陈元⽅的⼉⼦长⽂,陈季⽅的⼉⼦孝先,⼆⼩⼉谈论⼈品问题,都极⾃豪地夸耀各⾃⽗亲的功德,争论得不可开交。
长⽂和孝先⼆童僵持不下找祖⽗陈寔评理,陈寔笑看⼆孙争论,不期然觉得他们的⽗亲元⽅和季⽅都是好样的,于中感叹道:“元⽅难为弟,季⽅难为兄!”从此,这句感叹被⼈们紧缩成“难兄难弟”成语,不难领会,原成语的意思是说兄弟皆佳,⽆可挑剔,并驾齐驱。
Learning must be like a bee, plucking many flowers in order to produce honey.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表哥驾到教学设计表哥驾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体味文中个性化的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重点难点:对于夸张化、个性化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1、查找作者秦文君的资料和代表作品,了解作者写作风格。
2、熟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问题,并完成文字积累工作。
二、上课1、请同学介绍作者资料和代表作品,可适当介绍一、二部主要作品内容。
2、默读课文并请几位同学谈谈读后的感受。
3、体味“驾到”的含义。
这个词语一般用在什么语言环境中,为什么在这里要用这个词语?4、我和表哥是怎样认识的?(请同学简单复述课文)5、按故事情节发展大致可分为:(1)和表哥见面前。
(2)和表哥成为了“密友”。
(3)餐桌吃饭。
(4)发现我和表哥真是难兄难弟。
6、表哥来家里做客应该是件开心的事,为什么在__的一开始我希望下特大风暴?而当我和表哥认识之后却又再一次希望下暴风雨?7、分角色朗读餐桌吃饭的片段,从我、妈妈、表哥、大姨的语言中体会人物性格。
8、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注意把侧重点放在我的语言和心理描写上的引导)9、表哥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10、我和表哥是两个性格脾气爱好迥然不同的孩子,那为什么__末尾说“我俩真是难兄难弟”?我和表哥有什么地方相似?11、妈妈和大姨又有什么相似点?12、__最后一段怎么理解?(分小组讨论)13、现实生活中的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能不能和大家说说?三、作业小练笔:读完这篇__,你有什么感悟?请你写下来,并和自己的父母一起讨论讨论文中的“我”是不是一个好孩子?词语积累:呼风唤雨、艳阳高照、懒洋洋、嫌弃、如数家珍、滔滔不绝、恨铁不成钢、不屑一顾、饶有兴趣、一如既往、彬彬有礼、头头是道、悲怆表哥驾到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__语言,仔细体会、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
第十一册《表哥驾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体味文中个性化的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重点难点:
对于夸张化、个性化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1、查找作者秦文君的资料和代表作品,了解作者写作风格。
2、熟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问题,并完成文字积累工作。
二、上课
1、请同学介绍作者资料和代表作品,可适当介绍一、二部主要作品内容。
2、默读课文并请几位同学谈谈读后的感受。
3、体味“驾到”的含义。
这个词语一般用在什么语言环境中,为什么在这里要用这个词语?
4、我和表哥是怎样认识的?(请同学简单复述课文)
5、按故事情节发展大致可分为:
(1)和表哥见面前。
(2)和表哥成为了“密友”。
(3)餐桌吃饭。
(4)发现我和表哥真是难兄难弟。
6、表哥来家里做客应该是件开心的事,为什么在文章的一开始我希望下特大风暴?而当我和表哥认识之后却又再一次希望下暴风雨?
7、分角色朗读餐桌吃饭的片段,从我、妈妈、表哥、大姨的语言中体会人物性格。
8、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注意把侧重点放在我的语言和心理描写上的引导)
9、表哥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0、我和表哥是两个性格脾气爱好迥然不同的孩子,那为什么文章末尾说“我俩真是难兄难弟”?我和表哥有什么地方相似?
11、妈妈和大姨又有什么相似点?
12、文章最后一段怎么理解?(分小组讨论)
13、现实生活中的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能不能和大家说说?
三、作业
小练笔: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请你写下来,并和自己的父母一起讨论讨论文中的“我”是不是一个好孩子?
词语积累:呼风唤雨、艳阳高照、懒洋洋、嫌弃、如数家珍、滔滔不绝、恨铁不成钢、不屑一顾、饶有兴趣、一如既往、彬彬有礼、头头是道、悲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