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货特采管理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17.67 KB
- 文档页数:6
有限公司1.目的为因应生产急需减少失败成本,当原物料、零件、半成品其制造规格与图面不符合时,经相关部门研判后,其缺点并不影响其主要性能,可经由特别采用程序予以使用,而制定本程序。
2.范围2.1 适用于从他方购入的物品、材料、半成品判定不合格时。
2.2 量产时,生产产品未满足规格、基准、而出货很急时。
2.3 设计变更,旧品之使用。
3.定义3.1 特采:指在不影响质量或主要性能情况下之让步接收。
3.2 失败成本:指内部过程失败及外部客户抱怨失败成本。
4.权责4.1 厂长:负责特采申请之核准。
4.2 生产部:负责特采申请的提出。
4.3 品管部:负责物采提出之审核及归档。
4.4 相关部门:负责特采申请提出之审核意见。
使用表单特采申请单质量异常联络单5.内容 5.1 流程图:流 程5.2 特采申请5.2.1 由生产部提出申请,并填写“特采申请单”(FM-8-09-01)详记特采理由。
5.2.2 申请特采须填入下列资料,申请日期、品名、批号、厂商、数量、缺点状况、申请理由等。
权责单位生产部 相关部门 厂长 品管部 相关文件资料检验与测试状态识别程序质量记录管制程序5.2.3 特采申请条件A.可能造成下一道工序停工待料而无法达成生产进度时。
B.原特料进厂经进料品管判定不合格,但急需上线生产时。
C.因图面尺寸规格或检查基准过于严格,虽不合格亦可使用时。
D.对于一般性通讯商品价值影响轻微时。
5.2.4以下情况不可特采A.对于安全及重要功能有影响者。
B.有售后客户抱怨之顾虑者。
C.同一状况多次发生者。
5.3特采审核及批准5.3.1 特采审核成员:由品管部及相关部门组成。
5.3.2 特采申请提出后,由特采审核成员共同会审依其职责所在,填入“特采申请单”相关意见栏并签名之后,并由厂长核准实施。
5.3.3 特采完成审核、核准后,正本存档于品管部,依需要将影印副本分发至要关部门参考。
5.3.4特采限用于其某些不合格特性在指定偏差内,并限于一这期限或数量产品的交付。
特采管理规定1.目的对于不符合规格之原物料进料,制程中半成品及最终成品,在不影响其预期的使用功能及特性条件下,可依照本程序进行特采,以免影响正常生产及交期。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物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在判定不合格时特采处理。
3.职责3.1采购部:负责对外购物料不合格品提出特采申请以及向供应商进行索赔;3.2生产部:负责对特采过程中多领物料消耗工时等的记录;3.3品质管理部:负责对提出特采申请物料做出判定;3.4工程部:负责对产品的安全性、功能性使用的影响进行评审判定;3.5物流部:负责对特采结果的最终确认。
4.工作流程4.1.定义:4.1.1特采:物料不符合公司制定的检验标准要求,但因生产急用且产品在可接收范围内,由相关部门在评审单上签字,以决定是否让步接收、挑选使用或加工使用。
特采需按照特采材料总价格的5%~10%降价处理;4.1.2特采评审:由采购部、品质管理部、工程部、生产部组成,负责对来料、自制件不合格品的处理进行评审;召开模式为会签模式或会议模式,对于容易达成共识时采用会签模式,对于特殊情况的特采可由更高管理者审批;4.2特采原则:本公司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发生不合格又急需使用时,在不影响质量或主要性能、产品使用无安全性和功能方面隐患,不会产生客户投诉、退货事件的情况下特别采用。
4.2.1对需要加工、挑选作业的,特采时必须有明确的特采产品的加工、挑选方案。
4.2.2采购部与供应商商讨特采作业所产生的费用。
4.2.3对产品的使用,确定安全性、公害性及功能性的顾虑原则,不致产生客户抱诉事件发生时。
4.2.4对产品功能及产品价值的影响很微小时。
4.2.5为应付紧急生产,来不及做正常检验时,必须加以特别标识与记录,以利追溯、鉴别回收。
4.2.6如客户订单合约中有规定时,特采品必须征求客户或其代表的同意,才能办理使用或出货。
4.3特采申请:当产品发生不合格又急需使用时,采购部门负责特采申请的提出,根据零部件检验记录或品质异常评审单会同各部门进行会签。
特采管理办法1目的为使不合格原材料﹑外加工品﹑成品于急用时﹐能同时兼顾质量及交期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本公司所进之原物料﹑外加工品及制造成品检验后之不合格品特采作业。
3职责3.1采购﹕不合格原物料生产特采申请。
3.2生产 /业务:成品急于出货时特采申请提出。
3.3生产/品管部﹕评估原物料特采后对生产之影响﹐并提出特采与否建议。
3.4工程部:评估原物料特采后对客户产品性能之影响,并提出特采与否建议。
3.5 品质管理者代表:特采之最终裁决。
4程序内容4.1特采作业流程如附图。
4.2特采作业之建立及管制﹕4.2.1品管负责特采作业之建立及管制工作。
4.3特采之责任与参与﹕4.3.1提出者﹕原材料﹑外加工品急于生产及制成品急于出货时﹐由采购/生产/模具 /业务提出申请﹐填写“特采申请单”转交品管部办理。
4.3.2品管部对不合格原材料﹐外加工品特采后﹐可能对制造上之质量问题做好评估,对成品特采须经由业务及客户联系,取得客户特许时,方可进行。
4.3.3生产部﹕所有进料品之特采作业必须经由生产部主管评估其是否会影响制造之质量或制造之困难度﹐而影响制造效率。
4.4特采之条件﹕4.4.1不影响机能质量。
4.4.2生产紧急有断线之虑。
4.4.3有前例可循。
4.4.4客户同意放宽。
4.5特采之管制﹕4.5.1唯有符合5.4节之特采条件中之任一要件者方可申请特采。
4.5.2特采不是放宽或改变即有规格与规定。
4.6特采之管理﹕4.6.1特采之原材料及外加工贴上“特采”标签,成品仍贴上合格标示。
4.6.2特采自提出后之核准跟催与协调﹐由品管负责。
4.6.3特采申请单由品管归档管理。
4.7特采之批准﹕4.7.1特采须经生部、工程、模具、品管、计划、业务主管签核后品质管理者代表最终签核始为有效。
4.7.2成品之特采须有客户书面通知或与客户沟通之书面记录或客户鉴样品方为有效。
4.7.3特采有效期是本批次完成,如再有特殊情况由品质最高管理者批示后方为有效。
特采处理程序文件一、目的特采处理程序的目的在于规范在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或成品不符合既定质量标准或规格要求的情况下,经过评估和审批,对其进行特殊采用的流程和管理,以确保在不影响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同时保证公司的正常生产和运营。
二、适用范围本特采处理程序适用于公司采购的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半成品及成品在不符合质量标准或规格要求时的特殊采用情况。
三、职责分工1、质量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检验、判定和评估,提供质量分析报告。
参与特采申请的评估和审批,提供专业的质量意见。
2、采购部门负责提出特采申请,并提供供应商的相关信息和情况说明。
与供应商沟通协调,督促其改进质量问题。
3、生产部门负责评估特采品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按照特采决定进行生产安排和控制。
4、技术部门负责从技术角度评估特采品的可用性和潜在风险。
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改进建议。
5、高层管理负责特采申请的最终审批决策。
四、特采申请条件1、生产急需,无法及时更换或补货,且特采不会对产品质量和性能造成重大影响。
2、特采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在可控范围内,且经过评估认为可以通过后续的生产控制或检验措施予以弥补。
3、特采所节省的成本或避免的损失显著大于可能产生的质量风险和客户投诉成本。
五、特采申请流程1、当发现不合格品需要特采时,采购部门填写《特采申请单》,详细说明不合格的情况、特采的原因、数量、预计使用的产品批次等信息,并附上质量部门提供的检验报告和相关数据。
2、《特采申请单》依次提交给质量部门、技术部门和生产部门进行评估。
各部门在接到申请单后的_____个工作日内完成评估,并在申请单上签署意见。
3、质量部门根据各部门的评估意见,综合分析特采的风险和可行性,形成初步的评估报告,并提交给高层管理。
4、高层管理在收到评估报告后的_____个工作日内做出最终的审批决策。
六、特采审批原则1、质量第一原则:特采的决定必须以不影响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为前提。
特采管理规定1. 目的为了确保本公司的产品质量,规范产品不合格需特别采用的流程,使入库或出货的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2.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原辅材料、及外包加工材料。
3. 责任部门3.1 品管部负责本办法的制定、修改、废止的起草工作。
3.2 品管部负责对相关材料的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3.3 采购部负责特采的申请。
3.4 责任部门负责材料的挑选或修缮,尽量将特采的风险降到最低。
4. 管理细则4.1 可以申请特采的时机。
4.1.1 原材料特采时必须是该材料的缺陷可以在制造过程中将不良品挑选出来或此缺陷不会影响产品的后续制造也不会对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
4.1.2 此特采不会影响安全、机能或比较关键的品质特性。
4.1.3 规格变更后产生的库存品经过客户同意时可以申请。
4.1.4 生产或客户急需时。
4.2 特采申请的作业流程4.2.1 品管部对原材料进行进料检验时,如检验不合格则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交采购反馈给材料供应商。
如果生产部门急需此材料可供应商又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良品时同时此不良缺陷在制造过程中可以挑选,则原则上可以申请此批原材料的特采。
4.2.2 半成品或成品经品管检验不合格时,由品管部下发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
当出货急需时有业务或生产制造提出代用申请,此代用报生产部门主管确认,如为外观或其他轻微的不良,不会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则采取必须的挑选或修缮措施后经生产副总批准方可代用,必要时要征得客户同意。
成品出货的代用需副总审核,总经理或其指定的特定人员核准方可生效。
4.3 《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申请批复后,特采的物料需使用特采标签进行标识,《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由申请部门和品管部各留存一份。
5. 相关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6. 质量记录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核准:拟定:。
1.目的:为明确、规范特采品的处理流程、方法、处置结果及责任,制定本办法。
2.范围:本司生管部及供应商所提供的材料、零部件、附属品、半成品、成品等,超出品质要求但不影响公司产品的安全性、功能性和使用性,为应对紧急生产或交付而需特采时适用。
3.相关文件及术语:3.1特采定义3.1.1材料不符合品质要求时,或已进行了返工、返修等最大努力后,仍不能完全满足品质要求,为了使生产不陷于停顿或因交付等原因而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在对品质影响不大的范围内,限定条件(数量、期限)而进行的生产或让步接收,特采不单是材料,有时也指其他生产要素引发的品质不良而进行的特采。
特采包括两大类别:让步接收与紧急放行。
3.1.2如果经过多方努力,实际品质已达到一定极限,但仍旧无法满足品质要求,特采卖到市场后,并没有妨碍客户正常使用(包括潜在的),那么有必要研讨品质要求是否太严、造成品质成本浪费。
3.1.3特采品在品质判定上仍旧为不良品,并没有改判为良品,换言之,特采是一种明知的、短暂的、有限的牺牲品质、换取成本的行为,仍存在潜在的不良,事后是必须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的。
3.1.4特采将意味着扣除当前货款的10%或可经过合议后不予扣款。
3.2决定特采的一些主要条件3.2.1材料突发不良又无良品材料可替代,如若不用则会引发全部停产,造成更大的损失,这种类型的特采最多。
3.2.2作业指导书与检验指导书内,未有该项目品质要求,实际作业也未加实施,事后通过某一偶然的因素才发现到,但木已成舟,挽回成本巨大。
3.2.3材料价格昂贵,如果报废的话损失较大。
3.2.4该不良项目偏离品质不远。
3.2.5预计该不良项目对客户不会造成影响或者极为有限。
3.3避免特采注意事项3.3.1防止来料不良;a.管控过程相关人员为了吃回扣,购入明知有缺陷的材料,造成人为“特采”;b.指导前工序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来料品质;c.控制材料库存量,万一需要特采时,数量也有限;3.3.2防止其他生产要素引发品质不良,包括各种因素造成的品质不良且不可重工、可难可重工但会留下外观不良隐患的;3.3.3明确品质规格与实际影响的距离;a.引进新产品时确定做好评估工作,实事求是,不要等到日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特采;b.加强前后工序的情报交流(协作厂家),降低误判定率;c.及时查实不良真因,采取有效对策,防止不良连续再发;3.3.4避开错误想法作怪;a.“品质第一,不良就是不良”,死板地按照品质规格办事,一点灵活性都没有,一点商量余地都没有,绝不特采,品质虽然上去了,但是成本代价也不便宜,总而言之,面对“品质”某些时候是要灵活应用的。
特采流程1 目的:保证产品质量和不影响客户最终需求的前提下,规范不合格物料的让步接收及物料、产品的紧急放行,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
2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物料、半成品、成品。
3 职责:采购组:负责物料特采的渠道调查、申请的提出及特采的实施;产生费用时向供方索赔。
供应链管理部经理:负责物料特采申请的审核。
生产部:负责半成品和成品的特采申请,特采物料的追溯管控。
客户服务部:负责客户信息联络,成品出货的特采申请。
品质保证部经理:负责特采申请的审批。
仓库、PMC(计划)、品质保证部:负责特采物料、半成品使用过程及成品的追溯管控。
总经理:负责非AVL(合格供应商)采购物料的最终审批。
PM(项目经理):负责分析EMS产品不合格物料、半(成)品缺陷对整机性能参数的影响, 并确定对应的可返工、挑选方案。
开发部:负责ODM产品特采物料的评估和确认,并确定对应的可返工、挑选方案。
制造工程:负责评估不合格物料、半(成)品对制程工艺、组装的影响,提供半(成)品对应的返工、挑选方案。
4定义4.1 特采:指产品在使用或流入下道工序前,对不符合标准要求或来不及检验的产品进行评估、批准是否放行。
同意特采产品处理方式有四种:让步接受、返工、紧急放行、报废。
4.2 让步接受:当材料、零件、半成品和成品发生与产品规格书、检验规范和图纸等不符合情况下,从公司多方面利益综合考虑,经批准使用的不合格品,可不经过任何返工等处理直接放行使用或出货。
4.3 返工:经批准特采某不良项限度内的不合格品,可针对该不良项通过返工等处理满足了特采限度要求后才能放行,同时其它项目必须按有关规定检验合格后才能放行。
4.4 紧急放行:因交期紧急、生产急用,没有预留足够的来料检验或测试的时间而放行物料或产品的做法,但在放行物料(或产品)使用(或出货)的同时,需预留部分物料(或产品)同步进行检验和测试,称为“紧急放行”。
4.5 报废时机:4.5.1 物料/(半)成品不能挑选/返工,使用后必定引起整机严重质量问题而导致客户抱怨,且不合格缺陷为SED责任时。
特采流程1 目的:保证产品质量和不影响客户最终需求的前提下,规范不合格物料的让步接收及物料、产品的紧急放行,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
2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物料、半成品、成品。
3 职责:采购组:负责物料特采的渠道调查、申请的提出及特采的实施;产生费用时向供方索赔。
供应链管理部经理:负责物料特采申请的审核。
生产部:负责半成品和成品的特采申请,特采物料的追溯管控。
客户服务部:负责客户信息联络,成品出货的特采申请。
品质保证部经理:负责特采申请的审批。
仓库、PMC(计划)、品质保证部:负责特采物料、半成品使用过程及成品的追溯管控。
总经理:负责非AVL(合格供应商)采购物料的最终审批。
PM(项目经理):负责分析EMS产品不合格物料、半(成)品缺陷对整机性能参数的影响, 并确定对应的可返工、挑选方案。
开发部:负责ODM产品特采物料的评估和确认,并确定对应的可返工、挑选方案。
制造工程:负责评估不合格物料、半(成)品对制程工艺、组装的影响,提供半(成)品对应的返工、挑选方案。
4定义4.1 特采:指产品在使用或流入下道工序前,对不符合标准要求或来不及检验的产品进行评估、批准是否放行。
同意特采产品处理方式有四种:让步接受、返工、紧急放行、报废。
4.2 让步接受:当材料、零件、半成品和成品发生与产品规格书、检验规范和图纸等不符合情况下,从公司多方面利益综合考虑,经批准使用的不合格品,可不经过任何返工等处理直接放行使用或出货。
4.3 返工:经批准特采某不良项限度内的不合格品,可针对该不良项通过返工等处理满足了特采限度要求后才能放行,同时其它项目必须按有关规定检验合格后才能放行。
4.4 紧急放行:因交期紧急、生产急用,没有预留足够的来料检验或测试的时间而放行物料或产品的做法,但在放行物料(或产品)使用(或出货)的同时,需预留部分物料(或产品)同步进行检验和测试,称为“紧急放行”。
4.5 报废时机:4.5.1 物料/(半)成品不能挑选/返工,使用后必定引起整机严重质量问题而导致客户抱怨,且不合格缺陷为SED责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