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县小学语文团
- 格式:ppt
- 大小:14.18 MB
- 文档页数:12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成立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成立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的通知(浙教办教研〔2011〕125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根据我省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为加强课程改革的专业指导,研究解决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经研究,决定成立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专业指导委员会)。
专业指导委员会是课程改革业务指导、咨询与研究机构,受省课改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的领导,主要职责是研读课程标准与教材,研制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与学业质量标准,指导学科课程实施与评价,为行政决策服务,为改进教学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
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由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担任,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缪水娟担任常务主任,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方红峰、省教育厅教研室柯孔标、石世昌任副主任。
专业指导委员会内设秘书处和30个专业指导组,秘书处设在省教育厅教研室。
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实行任期制,任期4年。
各学科组名单详见附件。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二○一一年十月十六日附件: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学科组名单小学语文组:滕春友(省教育厅教研室)、余琴(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陈燕(余姚市教育局教研室)、俞国平(乐清育英学校)、涂卫国(安吉县实验小学)、严丽萍(衢州市实验学校)、赵益美(丽水市莲都区刘英小学)小学数学组:斯苗儿(省教育厅教研室)、吴卫东(浙江外国语学院)、平国强(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顾志能(海盐县实验小学)、俞正强(金华市站前小学)、柳敏敏(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小学)、陈亚明(宁波市海曙区教研室)小学英语组:郑文(省教育厅教研室)、叶丽春(台州市路桥区教育局教研室)、王玉(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吴幼春(杭州市省府路小学)、韩俊女(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夏恩力(温州市实验小学)、郭美阳(湖师附小教育集团)小学科学组:喻伯军(省教育厅教研室)、钱金明(海宁市教育局)、李玉宇(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发展中心)、陈彤(缙云县紫薇小学)、丁晓霖(诸暨市新世纪小学)、邵锋星(建德市明珠小学)、袁优红(舟山市普陀区教育局教研室)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组:邬冬星(省教育厅教研室)、经建美(上虞市百官街道小学)、方丽敏(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徐晓红(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桑丽虹(丽水市莲都区囿山小学)、池昌斌(平阳县中心小学)、滕闽军(金华市东苑小学)初中语文组:蔡少军(省教育厅教研室)、金戈(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朱伟平(上虞市实验中学)、张震雷(金华市第四中学)、章新其(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王波芬(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沈旦(湖州市第四中学)初中数学组:许芬英(省教育厅教研室)、叶立军(杭州师范大学)、郑伟君(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周伟扬(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胡赵云(衢州市实验学校)、吴增生(仙居县教育局教研室)、徐杰(杭州市采荷中学)初中英语组:李冬梅(省教育厅教研室)、周惠(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罗敏江(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屈小武(温州市实验中学)、曹刚阳(绍兴县实验中学)、吕秋萍(丽水市实验学校)、马海青(临海市教育局教研室)初中科学组:王耀村(省教育厅教研室)、薛瑞芬(宁波海曙外国语学校)、戴中俭(长兴县教研中心)、陈胜钢(绍兴教育教学研究院)、郭海平(临海市台州初级中学)、曹新峰(海宁市马桥中学)、胡柳蔚(杭州市文澜中学)初中历史与社会组:牛学文(省教育厅教研室)、袁成毅(杭州师范大学)、唐少华(杭州市惠兴中学)、蒋金崇(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许婉英(平湖市教育局教研室)、金亚素(余姚实验学校)、莫建祥(上虞市实验中学)初中思想品德组:楼江红(省教育厅教研室)、李德雄(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戴建华(绍兴县教师发展中心)、林久杏(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曾夏凤(台州市白云学校)、邓权忠(温州市第九中学)、谷辉(嘉兴一中实验学校)高中语文组:胡勤(省教育厅教研室)、黄伟(杭州师范大学)、张孔义(浙江外国语学院)、褚树荣(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张茂松(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吴旭辉(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羊刚(湖州中学)、张纪良(嵊州一中)、包建新(临海市回浦中学)高中数学组:张金良(省教育厅教研室)、李胜宏(浙江大学)、张维忠(浙江师范大学)、尚可(杭州高级中学)、胡庆彪(宁波市象山三中)、许钦彪(绍兴稽山中学)、金克勤(黄岩中学)、冯寅(湖州中学)、李世杰(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中英语组:葛炳芳(省教育厅教研室)、谢萍(杭州师范大学)、夏谷鸣(杭州外国语学校)、周道义(鄞江中学)、诸才章(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潘健男(湖州第二中学)、周建林(余杭第二高级中学)、庄志琳(桐乡市高级中学)、梁美珍(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中物理组:梁旭(省教育厅教研室)、盛正卯(浙江大学)、李海洋(浙江大学)、吕华荣(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郑青岳(玉环县教育局教研室)、唐华(舟山中学)、骆兴高(杭十四中)、黄国龙(镇海中学)、陈报南(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化学组:任雪明(省教育厅教研室)、任学宝(杭师大附属高中)、王彦广(浙江大学)、邬健敏(浙江大学)、赵喜平(宁波市北仑中学)、魏樟庆(乐清中学)、郭君瑞(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江旭峰(湖州二中)、王成冠(舟山中学)高中生物组:周初霞(省教育厅教研室)、胡军祥(浙江农林大学)、陈秉初(浙江师范大学)、张庆勉(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王秀红(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金永生(杭州二中)、江生(嘉善高级中学)、卢菁菁(绍兴一中分校)、刘为邦(丽水二中)高中思想政治组:祝国强(省教育厅教研室)、吕有志(浙江大学)、边永坚(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楼锡德(东阳市教育局教研室)、徐晓芸(余杭高级中学)、吴志贵(宁波慈湖中学)、杨胜(瑞安中学)、潘新华(嘉兴高级中学)、张建庆(湖州二中)高中历史组:周百鸣(省教育厅教研室)、李学功(湖州师范学院)、潘迎华(浙江外国语学院)、徐衍昌(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朱世光(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方仙来(温州二十二中)、赵寅芬(绍兴一中)、陈亚利(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朱能(海宁市教育局教研室)高中地理组:郭剑峰(省教育厅教研室)、马里松(杭州学军中学)、朱光良(浙江外国语学院)、张建珍(浙江师范大学)、汤国荣(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陆秀良(嘉兴教育学院)、郭万里(金华一中)、雷鸣(温州中学)、冯凭(湖州中学)中小学信息技术组:魏雄鹰(省教育厅教研室)、张剑平(浙江大学)、詹国华(杭州师范大学)、蒋莘(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王劲松(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余卫中(衢州二中)、谢敏海(镇海中学)、李永前(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夏祎华(定海一中)、钟战华(海盐石泉中学)、邱伟刚(杭州市古荡第一小学)中小学通用技术(劳动技术)组:管光海(省教育厅教研室)、黄林(新昌中学)、秦宝荣(浙江工业大学)、孙俊(杭州高级中学)、黄育稼(奉化教师进修学校)、章青道(平阳中学)、孙耀东(桐乡市教研科研室)、董萍(湖州爱山教育集团)、黄越祥(金华一中)、邵洪平(衢州菁才中学)、刘德岳(台州中学)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组:余立峰(省教育厅教研室)、于可红(浙江大学)、曹强(嘉兴市南湖区教育局教研室)、徐育玉(湖州二中)、蒋贤俊(回浦中学)、陈业辉(绍兴稽山中学)、王卫东(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翁舟梁(舟山市普陀区桃花镇中心学校)、周晓明(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朱水敏(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夏玲玲(温州市瓦市小学)中小学音乐组:杜宏斌(省教育厅教研室)、罗迎春(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周爱华(嘉兴市教育学院)、李逸萱(温州市广场路小学)、XXX琼(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方伟青(金华市南苑小学)、沈建琴(绍兴市树人小学)、林琴英(温岭市石塘镇中学)、王鸣(杭州翠苑中学)、叶素琴(遂昌中学)、胡沈颖(湖州中学)中小学美术组:冷莹(省教育厅教研室)、周绍斌(浙江师范大学)、应爱娜(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许颖(宁波市鄞州区东南小学)、王五一(温州市实验中学)、陈勇(湖州市吴兴区龙泉小学)、屠雅群(嘉兴平湖市稚川实验中学)、祁森飚(绍兴柯桥中学)、林维山(丽水市教育局教研室)、李启云(金师附小)、梅林(衢州高级中学)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组:伊红(省教育厅教研室)、刘诚平(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张建芳(嘉兴教育学院)、王兴宇(湖州菱湖中学)、杨向群(温州市第四中学)、严生明(开化二中)、郭建民(东阳市横店镇中心学校)、李文祥(台州市路桥实验小学)、郁旭峰(北仑区实验小学)、何铁勇(诸暨市店口一小)、陈利平(松阳县教育局教研室)中小学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组:董惠铭(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李荆(省教育厅教研室)、陈杰(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黄辉(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邬明明(宁波镇海第三公司学校)、毛建清(衢州二中)、张晓芳(绍兴市柯灵小学)、张文军(浙江大学)、吴维平(湖州中学)考试评价组:方张松(省教育厅教研室)、俞晓鸿(浙江大学)、沈启正(省教育厅教研室)、董加选(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方建胜(余杭高级中学)、邢夏良(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王荣文(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孙亦器(衢州一中)、鲍雪芬(北仑区华山小学)幼儿教育组:虞莉莉(省教育厅教研室)、王春燕(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王芳(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汪劲秋(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高美娇(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贾秋美(上虞市爱弥儿幼儿园)、周勤(海宁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邵爱红(宁波市启文幼儿园)、娄敏(舟山幼儿园)特殊教育组:姜卫英(省教育厅教研室)、刘佳芬(宁波市达敏学校)、冯燕(绍兴文理学院)、孙小荣(台州教育学院)、陈荣第(杭州市杨绫子学校)、周志英(衢州市聋哑学校)、李伟儿(浙江省盲人学校)、童俊华(杭州聋人学校)、李科(温州市特殊教育0学校)以上各组第一人为该组组长,专业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日常工作由省教育厅教研室钱万军、韩颖负责。
浙江省台州市2024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学期部编版期末阶段质量检测(综合卷)完整试卷一、填一填(共10小题,28分) (共10题)第(1)题哪组物体放得稳,在□里画“√”。
第(2)题13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再增加( )个一就是20。
第(3)题如图有(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 )。
第(4)题写一写,读一读。
( ) ( ) ( ) ( )第(5)题在括号里填上“>”“<”或“=”。
11( )5+8 7+9( )16 16-10( )4+88( )18-8 17-10( )8 12-10( )9-8第(6)题把9颗糖分给两个小朋友,有( )种不同的分法。
第(7)题小冬和小红看同一本故事书,小红看了20页,小冬看了17页,( )剩下的页数多。
第(8)题括号里最大可以填几?( )+3<11 15-( )>10 12+( )<18第(9)题计算“8+6”时,我会这样算:先算( )+( )=( ),再算( )+( )=( )。
先算( )+( )=( ),再算( )+( )=( )。
第(10)题李老师请学号是10~16的小朋友上台领书,一共上来了( )个小朋友。
二、轻松选择(共4题,12分) (共4题)第(1)题先摆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上面分别摆一个正方体、圆柱和球,圆柱在球的左边,正方体在球的右边。
()A.B.C.第(2)题在下面相邻两数字之间填上运算符号“”其余位置填“+”,使等式成立。
“-”应该填在()。
4①3②2③A.①B.②C.③第(3)题妈妈买回来8瓶矿泉水,爸爸喝了1瓶,哥哥拿走2瓶,还剩()瓶。
A.5B.6C.7第(4)题把16枝花插在2个花瓶里,一个花瓶插6枝,另一个花瓶插()枝。
A.10B.8C.6三、算一算(共4题,32分) (共4题)第(1)题看图列式计算。
(只)第(2)题写出不同的算式。
□+□=□+□=10第(3)题直接写出得数。
5+14= 10-7= 19-10=10-5= 11-10= 12+4=7+10= 18-6= 6+8=第(4)题四、解答题(共4题,28分) (共4题)第(1)题(1)图中一共有()人,从右数排在第()。
小学语文同伴互助活动记录案例范文一、活动主题。
“互助共进,趣味语文”二、活动时间。
[具体日期]三、活动地点。
学校小会议室。
四、参与人员。
语文教师甲(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语文教师乙(年轻有活力的新教师)、语文教师丙(教学风格独特的教师)以及三、四、五年级的部分学生代表。
五、活动目的。
通过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同伴互助,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分享教学经验和学习方法。
六、活动过程。
# (一)开场轻松聊。
教师甲:“大家今天聚在一起啊,就像一场语文的小派对。
咱们今天就敞开了聊,怎么把咱这小学语文课上得更有意思,让孩子们更爱学。
”教师乙:“哈哈,我这新手上路,正愁没经验呢,今天可得好好向大家取取经。
”教师丙:“那咱就别客气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嘛。
”# (二)教学经验分享。
1. 教师甲的字词教学秘籍。
教师甲:“我觉得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的基础,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重要。
我在教字词的时候,喜欢用一些小游戏。
比如说‘字词大闯关’,把生字词做成小卡片,分成不同的关卡,像第一关是认读,第二关是书写,第三关是用生字词造句。
孩子们可喜欢玩这个游戏了,在玩的过程中就把字词掌握得牢牢的。
”教师乙眼睛放光:“哇,这个方法好棒啊!我每次教字词就感觉很枯燥,孩子们也没多大兴趣。
我得试试这个游戏。
”2. 教师丙的阅读教学妙法。
教师丙:“我在阅读教学这一块呢,会让孩子们当小演员。
就拿一篇课文来说,先让他们分组,然后把课文改编成小剧本,再表演出来。
这样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就特别深刻,而且还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甲点头称赞:“这个方法很独特啊,不仅能提高阅读能力,还能让课堂充满活力。
”# (三)学生发言环节。
1. 三年级学生代表小明。
小明:“老师,我觉得在学习古诗的时候,要是能像看动画片一样就好了。
有些古诗的意思我不太懂,要是能有那种把古诗故事画出来的动画,我们肯定能学得更快。
”教师乙:“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呢,小明。
2018-2019年仙居县第四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模拟月考无答案一、想一想,填一填(填空题)1. 用”是……也是……”由句式写带有颜色词语的句子。
(1)天是________,大海也是________。
(2)辣椒是________,苹果也是________。
(3)________2. 加一加。
米+立=________ 立+十=________ 门+口=________ 走+已=________ 日+月=________ 3. 我发现汉字太有趣了。
看,我是小小魔术师。
(1)给“大”字加一笔,组成许多新字:( )、( )。
(2)给“木”字加一笔,组成许多新字:( )、( )。
(3)给“口”字加两笔,组成许多新字:( )、( )。
4. 写(xi ě) 出(ch ū) 与(y ǔ) 下(xi à) 列(li è) 字(z ì) 意(y ì) 思(si ) 相(xi āng ) 反(f ǎn ) 的(de ) 字(z ì)。
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背一背,写一写。
静夜思[唐] 李白床前明()(),疑是地()霜。
举()望明(),低()思故()。
6.比一比,再组词。
左________年________半________右________牛________平________ 7.想一想,填一填。
氐--亻---低家---________---________ 直---________---________ 交---________---________8.我来给“本”组词。
浙江省台州市2024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学期部编版期末检测(强化卷)巩固练习一、书写小能手 (共5题)第(1)题。
第(2)题看图写声母。
第(3)题拼一拼,写一写。
第(4)题生字书法提示:“四”的第4笔是“ ”。
四天是天四是第(5)题拼一拼,写词语。
yǔ yī mù ěr zhú lín yòng xīn tóng xuégè zi wǒ men lì zhèng fēi niǎo shuǐ guǒ二、连一连 (共2题)第(1)题树叶飘呀飘,谁和谁是一对好朋友?选一选。
第(2)题连一连。
孩住变久爬biàn hái zhùpájiǔ三、填一填 (共4题)第(1)题比一比,再组词。
小( ) 本( ) 果( ) 把( ) 有( )少( ) 禾( ) 里( ) 巴( ) 月( )第(2)题提高题。
1.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小鸟念书》,然后说一说小鸟是怎样念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小鸟念书》,说一说谁在教小鸟念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题先想笔顺再填空。
(1)“日”的笔顺是____,共有( )画。
(2)“火”的笔顺是_______,共有( )画第(4)题反义词远—( )来—( )有—( )多—( )大—( )明—( )升—( )四、信息匹配 (共4题)第(1)题把汉字宝宝送回家。
(填序号)①还②色③闪④近⑤问⑥说⑦鱼⑧语斜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门字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言字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题拼一拼下面的句子,并给下面的图片标上相应的序号①xiǎo māo hé xiǎo ɡǒu zài dǎ pīnɡ pānɡ qiú。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
吕芯韵
【期刊名称】《教学与管理》
【年(卷),期】2024()8
【摘要】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亲临问题的“现场”,真实感知学习情境的学习活动。
它以获取知识为启程点,以实践探究为着落点,以素养习得为关键点,结合确定选题、实践探究、交流评价、反思修改的设计框架,将语文实践活动设计为交际表达系列、学科融合系列和研学实践系列,进而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提升学生自信,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总页数】4页(P51-53)
【作者】吕芯韵
【作者单位】浙江省仙居县实验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整本书深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以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语文新课程实践活动为例
2.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初探
3.核心素
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初探4.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
计初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前后鼻音中藏着的小秘密仙居县第一小学陈美兰汉字中的前后鼻音与平翘舌音是我们仙居甚至整个台州地区人们最难发准和区分的,其实在平常的学习与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汉字的前后鼻音也是有它的规律的,因为汉字大部份都是形声字,所以许多有相同部件的汉字都有相同的前鼻音或后鼻音。
因此期中考试前特设计了“语文一年级下册1——4单元认读字前后鼻音的区分”课堂作业内容,以帮助学生复习。
作业设计内容:1、翻到生字表一看识字1到语文园地4的生字,用“”圈出后鼻音的字,用“”框出前鼻音的字。
这么多前后鼻音的字我们怎能分清呢?2、填一填q (īnɡ) q ( ) q ( ) q ( ) q ( ) q ( ) q ( )青晴睛请精清蜻h( ) y( ) ɡ( ) ɡ( )很眼根跟你发现这些字在字形与读音上的秘密了吗?3、这些字字形与读音上的秘密你也能发现吗?争睁净筝云运坛平坪苹评元远园完方访仿纺扁遍篇4、读一读,记一记,一定要读准字音哦!(后鼻音)(前鼻音)京凉景影线钱亲新令冷龄员圆欠软欢星醒因烟伸神经轻连莲巾帘棉工攻门闷见观长张林淋准难两辆总聪文蚊干赶小提示:这样的方法可以帮我们分清平翘舌音哦!5、练一练,对的打“∨”总(zǒnɡzǒn)请(qǐnɡqǐn )闷(mēn mēnɡ)难(nán nánɡ)辆(liǎn liǎnɡ)龄(línɡlín)6、这是后鼻音汉字俱乐部,请把前鼻音的字抓出来一、设计理念众所周知,汉字中的前后鼻音与平翘舌音是我们仙居甚至整个台州地区人们最难发准和区分的,其实在平常的学习与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汉字的前后鼻音也是有它的规律的,因为汉字大部份都是形声字,所以许多有相同部件的汉字都有相同的前鼻音或后鼻音。
如有“青”这个部件的字都是后鼻音的,“很、根、跟、眼、痕”它们也有相同的部件,而且都是前鼻音。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去死记汉字的前后鼻音,不如启迪孩子们梳理与发现出一些可以帮助区分前后鼻音的捷径,让它们习得这种区分前后鼻音的方法,并以此方法去帮孩子们记忆和区分平翘舌音。
表扬的反义词|近义词及造句表扬的反义词 :斥责、训斥、嘲笑、叱责、指谪、惩罚、讥讽、谴责、诘责、嘲弄、指摘、讥笑、批判、教训、责备、取笑、批评表扬的近义词:歌颂、赞扬、称誉、称道、赞美、陈赞、赞颂、称赞、夸奖、褒奖、赞叹、褒扬、赞赏、赞誉、颂扬、表彰表扬造句1)永远把别人对你的批评记在心里,别人的表扬,就把它忘了。
2)不宜的批评和表扬,如同太冷和的冰水和太热的蒸汽,都会对我们的精神造成破坏。
3)一个科学家应该想到的,不是当时人们对他的辱骂或表扬,而是未来若干世纪中人们将如何讲到他。
巴斯德4)喜欢听表扬而不欢喜听批评这种心理,实际上就是小人患得患失的心理。
如果一个人在思想上不能破除这一关卡,那么他的一切学问和才智,都足以用来欺骗世人和沽名钓誉。
5)每一分私下的努力,都会有倍增的回收,在公众面前被表扬出来。
陈安之6)表扬要事事真实,人人服气;批评要字字见血,句句封喉。
7)表扬孩子会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曲。
8)自我批评总能让人相信,自我表扬则不然.9)赵辉拾金不昧,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10)不吝啬你的鼓励和表扬,给学生信心吧。
11)他助人为乐的行为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12)李力在公司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13)表扬孩子要公开进行,批评孩子要单独进行。
14)王老师今天一反常态地表扬了我。
15)高粱红着脸笑了,好像被他人表扬过相同快乐的合不拢嘴儿。
16)每当老师表扬我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17)表扬是鼓励进步的手段,不是目的.18)不要空洞地和不真诚地表扬孩子。
19)再瞧那儿,一簇簇菊花堆在一起,在听秋风老师为她们讲故事呢!看她们一个个扬着脑袋,挺着胸脯,坐得端端正正的,大概都想得到秋风老师的表扬吧!20)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睛能反映出人的喜、怒、哀、乐等不同的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
从老师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不同的目光。
有时候是对我们的表扬,有时候则是对我们的批评。
21)菊花的花就更美了,我一闻,就感觉进入了梦乡,一朵菊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刚被别人表扬,一片菊花瓣像龙的爪子.22)到了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又不同了,没有以前温柔了。
2011·8“日积月累”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园地中的一个亮丽的板块,它采撷了古今经典的名言、古诗、谚语、对联、歇后语……在有限的空间内打开了通往文化长河的天窗,是经典中的精华;它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让学生了解、吸收中华优秀文化,促进语文素养发展。
遗憾的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日积月累”根本没有这样美丽的光华,鲜有真正的欣赏。
一线语文老师是很重视“日积月累”,原因却很功利———“日积月累”的内容常常成为考点。
基于这样的功利主义,“日积月累”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为传统的基础训练,读读、背背、抄抄、默默,是此类教学的主流做法,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在教学方法上差异不大。
这样的教学操作让很大一部分师生都觉得“日积月累”教学单调枯燥、索然无味,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日积月累”教学需要变变脸、实实在在地变变脸!一、正本清源,变模糊认识为清楚解读“日积月累”一词出自宋·朱熹《答周南仲书》:“随时体究,随时讨论,但使一日之间整顿得三五次,理会得三五事,则日积月累,自然纯熟,自然光明矣。
”解释为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反映的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的积累过程。
日常教学中,那种功利的机械化的读、抄、背、默的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诠释“日积月累”的内涵和价值。
对于“日积月累”教学,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正本清源。
(一)“日积月累”教学设计的一般导向“日积月累”这个栏目的设置正是顺应了“养”的理念,希望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学习、感悟,由厚积而薄发,由积累而运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在教学中建议遵循这样的导向:1.日积月累的过程是动态的。
除了在园地中集中地就教材教教材,它更要贯穿于整组乃至整个语文教学中,力求呈现出一种随文拓展、积少成多的态势,最终形成在教材中寻找结合点,使积累和运用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教学习惯。
2.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主动的。
人教版中的“语文园地”内容上与以往教材中的“基础训练”基本相同,但二者相比较而言,“语文园地”除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以外,更注重在学生心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
台州市仙居县2023年教学质量监测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辑:沐光之行(35分)1.温馨提示:请认真书写,字迹工整,做到校刊版面整洁。
(3分)2.请将校刊主题正确、规范地誊抄在横线上,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分)在情感积淀中,开启沐光之行;在光辉岁月中,铭刻闪光事迹;在时光长河中,留存时光印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沐光之行”板块的主题词,完成相关练习。
(7分)追光路上,我们讲究读书的方法,沐浴着书籍的光芒,领略zhuànɡɡuān()的山川湖海,重温háo mài()的革命岁月,qīnɡ tīnɡ()历史的声音,táo zuì()在艺术的旅程中,感受着成长的xǐ yuè()。
(1)根据拼音和语境在“()”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2)“讲究”在词典中有多种意思:①讲求,重视;②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③追求精美。
在这段话中,“讲究”的意思是______;“京剧脸谱的绘制很讲究,已经成为一门独特的绘画艺术”中“讲究”的意思是______。
(填序号)4.“沐光之行”板块中出现了许多易错的字词,它们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妩媚(wǔ)渲染(xuàn)悬涯(yá)叱咤风云(zhà)B.伽蓝(jiā)一绺(liǔ)追悼(dào)别出心栽(cái)C.提供(ɡōnɡ)狞笑(nínɡ)蹿出(cuān)惟妙惟肖(xiào)D.焖饭(mèn)盘踞(jù)曝晒(bào)一望无迹(jì)5.亚运之光,熠熠生辉。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姚文发布时间:2021-11-05T01:32:16.694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月中作者:姚文[导读] 从整体角度看,文言文是传承传统文化、古典精髓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文化、了解万事万物的关键阶段,文言文教学的开展能够让学生顺利地了解到中华文化的精髓,使其文化素养、人文内涵得到培养。
但是,在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实践中,仍存在有待突破的难点。
本文立足文言文教学实际问题,阐述了文言文教学实施的作用,提出了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实验小学姚文浙江台州 317300摘要:从整体角度看,文言文是传承传统文化、古典精髓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文化、了解万事万物的关键阶段,文言文教学的开展能够让学生顺利地了解到中华文化的精髓,使其文化素养、人文内涵得到培养。
但是,在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实践中,仍存在有待突破的难点。
本文立足文言文教学实际问题,阐述了文言文教学实施的作用,提出了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文言文阅读成为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从部编版教材的编排来看,进入三年级以后,学生能够接触到语言精练,且极具人文内涵和文化价值的文言文。
但是,部分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未能形成有效方法,使得文言文教学课堂缺乏特色和趣味性,阻碍了文言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因此,教师应围绕学生实际和教材,科学地设置教学计划和策略,促进学生顺利地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强化其学习能力。
一、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习热情由于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存在运用和理解差异的问题,学生们原本对挑战性事物的探究热情容易受到影响,甚至会导致其出现畏难心理。
因此,教师应将文言文学习兴趣、动机的激发放在首位,通过突破固有教学思维限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其在跨时空情境下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其挑战和学习热情。
小学语文研修团队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和同事们:大家好!我们是小学语文研修团队,今天给大家带来我们的汇报材料。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探索,我们团队取得了一些成果,并且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我们团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行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通过研究和尝试,我们发现了一些注重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的教学方式,比如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语文经典文本的教学,通过深入挖掘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中的思想和情感。
其次,我们团队在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培养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
我们开设了阅读角,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同时,我们也组织了一些亲子阅读活动,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共同享受阅读的乐趣。
再次,我们团队还注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
我们引入了写作教学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提炼和组织文章的思路,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作文,吸取优秀作文的特点和技巧,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此外,我们还着手解决了一些困扰我们教学的问题。
比如,我们发现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普遍存在困难,于是我们设计了一些趣味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古诗词,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另外,我们也注重了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评价工作,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写作水平。
然而,我们团队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惑。
比如,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另外,因为学生思维水平和学习兴趣的差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也是一个难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继续学习和探索,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总结起来,我们团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我们将持续努力,在团队合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小学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时间:2024年3月10日地点:XX小学语文教研室记录人:XXX活动目的:通过教研活动,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经验交流和共同进步。
活动流程:一、活动开场(15分钟)1.主持人进行开场发言,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和目的,提出活动的议程。
二、教研课观摩(60分钟)1.康老师分享了她在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上的一堂课:《小兔乖乖行为端正》。
2.教研组成员观摩了课堂,并做了详细的课堂记录。
三、课堂观摩讨论(30分钟)1.教研组成员就康老师的课堂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和建议。
2.康老师进行了回应,并表示将会吸纳大家的建议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主题研讨(60分钟)1.教研组成员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疑惑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2.大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了一些方法和策略,就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五、教学资源共享(30分钟)1.教研组成员交流了一些优秀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案、试题等。
2.大家鼓励互相借鉴和使用,提高教学效果。
六、总结和下一步计划(15分钟)1.主持人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计划和安排。
2.大家纷纷表示会将本次研讨活动的成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并提出建议已希望下次活动更加精彩。
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得以观摩了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开拓了教学思路,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
在课堂讨论中,大家积极提问,交流了意见,形成了共识。
同时,通过资源共享,教研组成员相互学习,进一步丰富了教学素材,提升了教学质量。
下一步,我们将在教学中积极运用本次教研活动中的成果,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为小学语文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033教学科研JiaoXueKeYan教师·TEACHER2018年2月Feb.2018摘 要:科普说明文就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
教者要尊重科普类说明文的核心教学内容,并且要找到科学知识、说明方法与语言形式之间的和谐之路,课堂上要走语文本色之路,要教得有意思。
这样就会给学生一把打开说明文读写的钥匙,有效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文章以《新型玻璃》为例,阐述科普说明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科普说明文;策略;精准明白;有意思作者简介:王再芳(1971—),女,浙江仙居人,浙江省仙居县第四小学语文教研组长,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08-17文章编号:1674-120X(2018)06-0033-02前不久,笔者参加了浙江省仙居县以小学语文“科普性说明文教学”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听了《新型玻璃》一课的教学,收获颇丰。
《新型玻璃》是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第三篇课文,体裁是说明文。
文章紧紧扣住“新”字,向我们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
活动中上课教师有极强的文体意识,并且让科普性说明文教学显出语文课应有的本色。
现以《新型玻璃》一文的教学为例,阐述科普说明文如何教得精准明白、有意思。
一、科普说明文要教得精准明白科普说明文是教材文选,教师要尊重科普说明类文本的核心教学内容,教学时要做到精准明白。
1.教学内容选择要精准——以文为本教材是帮助教师解决“用什么去教应该教的东西”,教材只是一种学习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只是学生知识生成所需的一个凭借、一种资源。
《新型玻璃》的教者先从视频“新西兰的鲁本德容挑战撞碎最多块玻璃”入手导入课文学习。
接着让学生默读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出示表格让学生填写。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Research小学教学研究语文/教海撷英作业低效甚至无效是课业负担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改变现状,我们从精选作业内容、丰富作业形式入手,积极改进作业评价,使作业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不仅巩固了要求掌握的知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拓展了知识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精选作业内容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等,是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
所以在设计作业的内容时,既要注意语文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也要注意“典型性、针对性、现实性、发展性”原则,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
1.典型性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出发,典型性的问题应在内容或方法上具有代表性,能反映重点概念和规律的本质及其特征,在保证基础知识的覆盖率和重点知识掌握率的前提下,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对各类题目进行严格的筛选,适当控制题目的数量和难度。
2.针对性所谓针对性就是要求设计的作业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教材的实际。
如人教版三年级(下)《检阅》一课,在学生预习课文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作业:(1)读课文三遍,思考:如果你是博莱克,你愿不愿意参加检阅?为什么?如果你是一名儿童队员,你希不希望博莱克参加检阅?为什么?(2)选择自己认为较难掌握的字组成词,抄几遍。
想一想:我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这一组作业,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实际,又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还暗示了学生的预习方法,是落实“针对性”的一个典型。
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就应该有不同的作业,这样的作业才有效。
3.生活性生活性就是指选择的作业内容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能理解和解决的。
从实际出发把生活情景与学科实际客体密切联系起来,从而使作业过程更具有实际意义。
下面是一道涉及学生生活的作文题。
学习学过的课文的写作方法,以“仙居的杨梅”为题,向外地小朋友介绍家乡的特产杨梅。
教育界/ JIAOYUJIE2024年第2期(总第550期)课例研究▲“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下的 习作教学策略—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观察日记”为例丁美凤【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归属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需要紧扣“实用性”特点,结合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
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观察日记”为例,从真实生活情境着手,引领学生探索生活中的观察对象,旨在驱动学生的主动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
【关键词】“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习作教学策略;“写观察日记”作者简介:丁美凤(1981—),女,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太姥山镇第二中心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
由此可见,该学习任务群主张学生能对真实生活情境进行观察,从中提炼与习作相关的重要因素,为学生习作能力提升打好基础。
然而,当前的观察类习作的课堂上,部分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指导欠缺完整性和连贯性,导致学生或不能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或人云亦云。
如果习作行文瓶颈难以突破,就说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经验,需要教师通过深层次指导,帮助他们形成基本的“观察—吸收—理解—转化—输出”链条,以完整的习作思维来应对日常习作训练。
如何根据《课标》提出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目标和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并让学生对观察到的情形和现象进行精准的描述?本文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观察日记”为例,来详细论述。
一、“写观察日记”解读笔者认为,“写观察日记”包括两个关键词:一是“日记”,二是“观察”。
“日记”,是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习作练笔的重要形式。
其提倡学生随时关注生活中的见闻、事件、感想等,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周围真实发生的情形,体裁不拘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