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链球菌病的发病原因与诊治-论文
- 格式:pdf
- 大小:98.28 KB
- 文档页数:1
养殖与饲料2017年第8期摘要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寒冷季节。
在养羊中,需要科学诊断羊链球菌病,利用针对性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并做好预防工作,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提高其工作成效。
关键词羊链球菌病;诊断;防控措施羊链球菌病的诊治李光碧重庆市永川区畜牧兽医管理中心,重庆402185收稿日期:2017-06-15李光碧,女,1967年生,兽医师。
1发病情况重庆市永川区某村镇养羊户于2016年3月11日有14只羊体温骤然升高,在42℃左右,于3月4日后,有6只病羊死亡,其余8只羊出现了食欲减弱与呼吸困难的现象。
于3月10日后,出现了流泪与眼结膜充血的现象。
于3月15日之后,出现了喉咙肿胀的现象。
经过专业兽医的诊断,可以判断病羊患有羊链球菌病。
2临床症状在14只病羊感染链球菌病初期,体温升高至42℃,进食量逐渐减少,精神较为沉郁。
在感染疾病中期,病羊呼吸较为困难,行走能力下降,呈现离群的状态,眼结膜充血,流泪现象较为严重,且鼻腔中充斥脓性分泌物。
在感染疾病后期,病羊喉咙开始肿胀,淋巴结逐渐肿大,粪便稀软,其中含有血液与黏液。
6只病羊在死前出现磨牙与呻吟等症状,其中3只羊伴有抽搐现象。
3诊断本次疾病诊断所采用的是解剖、实验室、细菌培养方式,可以针对病羊进行准确的诊断,总结病羊的发病特征,科学分析病羊的发病情况,发挥实验诊断与细菌培养诊断在其中的应用作用。
具体诊断措施为以下几点。
1)解剖诊断。
对6只病死羊解剖,内脏泛红,喉咙出血,气管黏膜充血,肺部呈现暗红色,存在淤血与水肿现象。
肝部已经肿大,呈现土色。
胆囊肿大,胆汁浓度较低。
肾部已经肿大,包膜不容易剥落,表面呈现血点症状。
病死羊全身淋巴结已经肿大,开始出血,其余的内脏没有明显的病变现象[1]。
2)实验室诊断。
取病死羊心脏、肺部、肝部、肾部与淋巴结部位制作病料涂片,利用革兰氏染色方式与镜检方式诊断,在获取试验结果之后可见革兰氏阳性球菌,存在荚膜,在菌体之间,呈现相对应的宽端,球菌尖端相互背离;利用瑞特氏染色试验,获取试验结果之后可见双球状的细菌,与瓜子较为相似,尖端朝向外侧,呈现并列状态。
羊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摘要:在羊群生长过程中,往往会感染链球菌而发生疾病,引起羊只发生体温升高、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眼结膜出血、鼻腔分泌大量浆液性物质,咽喉肿胀、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
严重影响羊只的生长发育和营养吸收,如果防治措施不当,还会造成较高的死亡率,给羊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在日常管理中,需要改善羊群生活条件,保证环境温度、湿度适宜,避免羊群受到冷冻。
随着羊只体重的增加,随时进行分群饲养,保证饲养密度合理和生活环境适宜。
定期进行驱虫,减少寄生虫疾病对羊群造成的危害。
在冬季来临之前,对整群羊进行免疫接种,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增强对外界链球菌的抵抗力,保证羊群处于健康状况。
关键词:羊链球菌病;诊断;防治方法引言羊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可感染所有品系和日龄的羊发病,造成病羊死亡,制约羊养殖业健康和持续发展。
绵羊对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最为易感,山羊易感程度相对较低。
羊链球菌一般在初冬两季流行性发生,在流行区呈散发,发病率最高为24%,死亡率最高可达80%以上。
1流行病学菌体特征。
链球菌呈椭圆形或者圆形,直径大约为0.5~2.0μm,往往多个菌体呈链状排列,且链的长短主要与其生长环境相关,如固体培养基中形成较短的链,而液体培养基中形成很长的链。
该菌没有鞭毛,无法自行运动,不会形成芽孢。
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如土壤、湖泊、河流、粪便以及动物组织中都可存在。
链球菌具有较差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如在60℃水中经过0.5h就会失活,在沸水中立即死亡,且对大部分消毒剂都比较敏感。
致病性。
自然界中,大多数菌株对动物和人不具有致病性,但有些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链球菌的毒力与其荚膜以及产生的毒素(如溶血素等)、外分泌酶(如蛋白酶、核酸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等)密切相关,其中荚膜可保护菌体;毒素可导致机体的白细胞、红细胞被杀死和发生溶血,造成组织细胞出现缺氧,白细胞数量减少,从而非常容易引起继发感染;外分泌酶中的蛋白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能够使皮肤组织、肌肉组织以及结缔组织的胞间连丝发生溶解,有利于菌体的繁殖和扩散,造成感染区域不断变大,而核酸酶可严重影响细胞遗传物质的合成代谢。
羊养殖过程中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作者:谢银姬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7期羊链球菌是一种传染性疫病,山羊和绵羊都是容易受到感染的动物,会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做好重视。
本文主要分析了羊链球菌病的特点,提出了相关的诊断和防治方法,希望起到参考价值。
羊养殖过程中链球菌病是非常普遍的传染性疫病,当某只羊患病后能够使整个羊群得到迅速感染,同时感染链球菌病的羊死亡率比较高,如果没有及时采取防治对策,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1链球菌病的发病原因分析春季二、三月份是羊链球菌病出现的高发季节。
如果外界气候比较恶劣,会导致羊链球菌病病情加重,另外羊自身抵抗能力同饲料质量、养殖场环境和寄生虫病都会有影响,都会导致羊链球菌病。
羊链球菌病传染性非常强,传播途径是羊的呼吸道和皮肤伤口,羊一旦染病致死率非常高。
羊链球菌病通常潜伏3-10天,当羊体内进入病原菌后,整个身体都会出现感染,羊的内脏和分泌物都会含有病原菌,羊的鼻腔、器官分泌物、肺脏含有非常多的病菌。
链球菌的抵抗性比较强,适应性很强,能够在常温环境下存活超过3个月。
2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羊感染链球菌病后,体温会突然升高,可以达到40摄氏度以上,还伴随精神萎靡、头部低垂、拱起背等表现,很多患病的羊会出现呆滞的情况。
病羊进食会下降,羊眼结膜会有脓性分泌物,会导致充血和流泪。
羊鼻腔也会分泌粘液,口腔会有白色泡沫。
患病羊粪便会出现松软黏液,还会存在出血。
羊身体器官会出现肿胀,这也是链球菌病的主要特点,羊的整个身体都会有一定程度肿胀。
对于妊娠期的患病羊,会导致流产。
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后,病羊会导致磨牙、呻吟等症状,最后病羊会发生心力衰竭。
根据病羊发作程度不同,会在1-3天内发生死亡。
3病羊的病理变化病羊鼻腔、咽喉、气管粘膜都会出血,是羊感染链球菌病的主要特点,另外病羊的淋巴结会肿大,会出现肺部水肿,胸腔会存在粘液。
病羊的肝脏会肿胀,颜色为土黄色,包膜中会有血点。
羊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发布时间:2022-09-20T06:36:09.99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2月)4期作者:王永亮[导读] 羊链球菌病是羊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动物疾病,绵羊和山羊最容易患上此病。
羊链王永亮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257100摘要:羊链球菌病是羊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动物疾病,绵羊和山羊最容易患上此病。
羊链球菌病对羊的生长健康危害巨大,若是养殖户缺少病情的诊断方式以及治疗、预防工作,那么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羊链球菌病的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贪睡、精神萎靡,还有一部分羊会出现流泪、淋巴结肿大的情况,有些羊患上羊链球菌病之后,还会出现呼吸困难、行走困难的情况,逐渐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损失。
因此,针对羊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必须要格外重视,结合专业的诊断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对症治疗,同时做好防治工作,提高治疗效果和养殖效益。
关键词:链球菌;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疾病预防羊链球菌病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易感性最高的是绵羊,山羊相对较低,主要是引起全身出血性败血症、纤维素性肺炎以及浆液性肺炎[1]。
病羊临床上主要是咽喉、下颌淋巴结等部位发生肿胀。
该病多在冬春季节呈现明显的流行趋势,可经由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且发病与条件性应激有较大关系。
只要羊群发病,非常容易导致疫情扩散,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1流行及症状1.1流行病学根据临床医学证明,坏死杆菌为羊链球菌病致病菌,当前这种病菌存在池塘、沼泽地、养殖场内等,同时,根据相关报道可知,养殖羊的肠道、生殖器、口腔等部位均有坏死杆菌,其中致病菌血清型居多,这种病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羔羊的高死亡率。
虽然不会对育肥羊造成较大的影响,但致死率却逐年升高。
羊肺炎链球菌病主要经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进行传播感染,不分性别、年龄、品系等因素,皆有被感染的可能性[2]。
羊链球菌病的流行,并无任何明显的规律性,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
羊链球菌病是怎么引起的,其病源是什么?
羊链球菌病是羊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颌下淋巴结、咽背淋巴结及其附近的咽扁桃体发生肿胀、坏死和胆囊肿大。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羊链球菌病是怎么引起的,其病源是什么。
一、羊链球菌病的病原是什么
本病的病原是羊链球菌,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
羊溶血性链球菌属于C型溶血性镀球菌,无运动性,不形成芽抱,革兰染色阳性。
肝脾抹片镜检呈现英膜,多呈双球菌排列。
本菌存在于病羊的各个组织脏器及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中,而在鼻液、鼻腔、气管和肺中最多。
二、羊链球菌病是怎么引起的
羊链球菌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羊和带菌羊,以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也可经皮肤损伤传播,也有通过羊虱、蚊蝇叮咬传播的可能。
羊链球菌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冬春流行,尤以2~3月间最甚。
当天气严寒、气候变化剧烈或大风雪之后,发病和死亡数显著增加。
三、羊链球菌病的特点
1、羊链球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强。
-20℃的条件下可生存1年以上,死羊胸水内的病菌室温下可生存100天以上。
但其对一般消毒药抵抗力不强,0.1%升汞、2%来苏儿和0.5%漂白粉均可在2小时内杀死本菌。
2、羊链球菌病在新疫区危害最烈,常呈流行性,而在常发地区则多为散发性。
发病率一般为15%~24%,致死率可达80%以上。
本病在寒冷、缺草、饲养管理不当、羊体质下降的情况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会大幅度上升。
3、羊链球菌病潜伏期一般为3~10天,病程较短,最急性型的24小时内死亡,急性的2~3天死亡,慢性的延长到5天以上。
94羊链球菌病的诊治朱顺莲(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阿柔畜牧兽医站810499)摘要:羊链球菌病是一种在羊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其分类属于急性传染病,因此传染性较强。
造成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细菌病毒的感染。
一般在祁连藏羊和祁连牦牛中间发病率较高。
现阶段这种疾病已经成为影响祁连县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
本文将就羊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和各项防治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羊链球菌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防治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羊链球菌病一般在春季气温回升的时候发病率较高。
尤其是在每年的2、3月份,此时的气温有利于各种致病细菌的生长繁殖。
同时,养殖环境也是引发这类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进行该疾病的预防过程中从切断传播途径入手,严格控制羊的养殖密度和饲养质量,保证其有足够的免疫力抵御该疾病的侵袭。
1流行特点分析羊链球菌病作为一种多发的传染性疾病,其主要传染源是一些携带致病菌的病羊和死羊。
这主要是由于一些养殖场在对病羊和死羊进行处理时采取胡乱抛弃的方式,使致病细菌扩散,最终导致羊链球菌病的蔓延。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藏羊的发病几率最高,感染致病菌的羊主要是抵抗力较弱的幼羊和处于妊娠期的母羊。
通过呼吸道感染、蚊虫叮咬传播以及皮肤接触传播等多种传播途径,羊链球菌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在较大范围内得到扩散。
同时,这种疾病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一般在气温变化较大的春秋两季发生较多。
因此,作为一种传染性较强、致死率较高的疾病,造成的危害也会较大。
2羊链球菌病临床症状分析在感染该疾病之后,一般病羊在发病早期会表现出菌血症的各种症状,体温升高。
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全身性的败血症。
在发病过程中,病羊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一般为气喘、呼吸困难、嘴角流涎、粪便不成形甚至粪便带血或黏液。
在进行观察过程中发现有些病羊还会出现咳嗽、结膜充血、咽喉肿大、淋巴发炎等情况。
在病羊的发病后期可能出现四肢痉挛、颈部肌肉抽搐、坐卧不安等症状,有时甚至会突然倒地。
羊链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作者:李伟于钦磊吴丹刘冬冬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01期羊链球菌病是羊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山羊、绵羊最易感染链球菌病,致病原存在于羊只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脏器官中。
因此,本文多层次客观探讨了羊链球菌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准确诊断的同时合理用药,高效治疗患链球菌病的羊只,将羊群养殖中的经济损失最小化。
近年来,羊养殖规模持续扩大,不同年龄段羊只之间的接触日渐频繁,链球菌病的发生系数明显提升。
羊链球菌病发病急、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等,一旦羊群感染链球菌病,治疗不及时、不科学,将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要在把握羊链球菌病的典型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等基础上科学诊断,在确诊的基础上优化治疗全过程,通过有效治疗高效控制发病率以及死亡率。
一、羊链球菌病的诊断致病性链球菌是羊链球菌病的致病原,在寒冷的冬春季节羊只最易患上链球菌病,特别是每年的2月到3月,对患病羊的危害特别大,有着较高的感染率、死亡率。
经过临床初步诊断,羊患上链球菌病以后,身体温度明显升高,不低于40摄氏度,精神萎靡不振、眼结膜充血、频繁站立以及卧下、呼吸急促、粪稀软等,妊娠母羊出现流产等情况,症状严重的病羊全身肌肉震颤、倒地不起等,在病理解剖过程中发现病羊的脏器官都有充血、出血的情况,存在黏稠状的纤维素性渗出物。
在羊链球菌病实验室确诊过程中,需要采集病死羊的病变脏器组织,将其制作成常规的涂片,利用革兰氏染色剂,进行合理化染色镜检,发现有球菌,再病料粉碎,接种到对应的血液琼脂平板上面,培养箱的温度控制在37摄氏度,接连培养24小时,发现血液琼脂平板上面有一些露珠形状的致病菌,菌落周围还有溶血环。
在实验室生化试验过程中,该类致病菌可以分解多种物质,蔗糖、葡萄糖、乳糖等,可以确诊溶血性链球菌是该类疾病的致病原,可以在规范化分离基础上对致病菌进行科学、合理地常规药敏试验,在综合把握基础上采用适宜的方法,高效治疗羊链球菌病。
羊链球菌病的症状羊链球菌感染的治疗方法羊链球菌病是一种对羊有重大危害的疾病,是由C型败血型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嗓喉病”。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羊链球菌病的症状特点,以及羊链球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一、羊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症状(1)潜伏期2-5天。
(2)体温升高达41℃以上;厌食,萎靡不振。
(3)咳嗽,流鼻液。
颌下淋巴结肿大,咽喉肿胀,呼吸困难。
(4)有的出现结膜炎,有的流涎,有的粪便中带血。
孕羊还可流产。
(5)死前磨牙、痉挛,表现神经症状。
二、羊链球菌感染的防治原则羊链球菌感染的防治原则:抓膘保膘,防风防寒,避免拥挤,定期防疫,封锁隔离,药物治疗,彻底消毒。
每年冬季到来之前,用羊链球菌氢氧化铝甲醛菌苗进行预防注射。
绵羊和山羊不论大小,一律皮下注射3毫升;3月龄以下的羔羊,在第一次注射后2-3周再注射一次,剂量同上。
免疫期达半年以上。
三、羊链球菌感染的治疗方法(1)青霉素类和磺胺类药物均有治疗效果。
(2)常用消毒药物有3%煤酚皂、1%复合酚、1%福尔马林或0.1%升汞。
(3)对未发病羊只注射油剂青霉素0.5-1毫升或抗羊链球菌血清40毫升,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4)在最后一只病羊痊愈或死亡1个月,经过彻底消毒,才能解除封锁。
四、羊链球菌感染诊疗失误产生的原因及纠正(1)羊链球菌感染病应与羊巴氏杆菌病相鉴别,均出现呼吸系统变化和高热现象。
可通过细菌学检查来诊断,巴氏杆菌为革兰阴性且两极浓染的小杆菌。
(2)本病与羊炭疽,由于死前出现神经症状,但羊炭疽无咽喉炎、肺炎,眼鼻无浆液脓性分泌物,剖检各脏器表面也无黏稠纤维蛋白附着,但羊炭疽可出现天然孔出血的现象及血液凝固不良。
(3)高热和全身性的广泛出血,也有助于进一步与快疫类疾病相鉴别。
羊链球菌病的预防及治疗邮编:858800摘要:羊链球菌病是人们在养羊活动中一个很普遍的主要疾病,如果不进行有效预防必然会影响羊只的健康发育。
本篇就羊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因、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剖检分析结果及其鉴别治疗方法等方面作出了具体阐述,并给出了其合理的防治手段和处理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字:羊链球菌病;诊断;防治方法一、羊链球菌病简介羊链球菌病是一类急性、热性、强感染性的病害,多发于冬春和寒冷时节,在每年十一月至第2年3月为发生高峰期,能够影响所有年份和类型的羊群。
链荚豆在自然界中很普遍出现,传染途径也很多,但一般都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
所有同年龄品种的病绵羊均可能遭受链球菌污染,从而严重危害山羊、绵羊,而又以病羊易感性最大。
病羊、隐性感染羊是最重要的传染源,病原主要通过呼吸道而排出体外,除了经由消化系统、肺部而传染之外,也可能经由破损的身体黏膜以及吸血虫咬而传染。
当病畜机体抵御功能很好时,链荚豆的发病能力也就较差了一些。
而一旦病畜身体遭受外部的各种应激因子污染,机体抵御功能逐渐减弱时,链荚豆便可乘机大量生长侵染,并形成有害毒素,进而显示出严重的败血症经过。
新发病的区域内常呈爆发流行状态,老疫区内则常呈地方流行状态或散发流行。
因此根据羊链球菌病的发病特点,就需要从调控饲养环境、提高羊群身体抵抗能力等方面入手,切断病原传播途径,以保护易感群体。
二、临床症状羊链球菌作为一种急性并且传染性比较强的农牧业养殖中的病菌,对牧户生产养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而这种羊链球菌一旦在羊群当中开始蔓延和流行,就会迅速的产生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因此相关的研究者将羊链球菌在临床上的症状又分成了四种类型,包括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和慢性型,其中最急性型最为严重,慢性型症状较轻,但不管是哪一种临床症状都会导致病羊的死亡,对畜主造成比较大的财产损失。
(一)最急性型最急性型羊链球菌病一旦发生,病羊就会迅速死亡,其病程通常少于二十四h。
39 养防并举,综合防治。
YANGZHISHIJIE编辑:邓婧(dengjing_************)养殖世界羊链球菌病的诊治羊链球菌病又称羊肺炎链球菌病,俗称“嗓喉病”,是一种绵羊、山羊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一、诊断要点该病病原是羊溶血性链球菌,革兰氏染色阳性,呈球形,单个或成对存在,偶见3~5个相连,对外界抵抗力弱。
病羊、带菌羊是主要传染源,污染的空气、用具、环境、饲料、水经呼吸道、皮肤创伤感染,也可通过羊虱蝇叮咬传播。
多在冬春季节发生,呈散发。
营养不良、密度过大、天气骤变、通风不良是该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诱因。
临床表现为败血型和肺炎型两种。
成年羊多为败血型,羔羊多为肺炎型。
病羊以体温升高到41℃以上,呼吸困难、咽喉部及下颌淋巴结肿胀为主要特征。
间有咳嗽、流出浆液至脓性鼻液,眼结膜充血、流泪或有脓性分泌物,粪便软而混有黏液或血,孕羊发生流产。
濒死前磨牙、呻吟、抽搐。
病程短的1天死亡,长的2~5天死亡。
剖检特征为尸僵不全,各器官组织广泛出血,淋巴结肿胀出血。
鼻腔、咽喉、气管黏膜出血。
肺水肿、气肿、出血,有的有肝变区和坏死灶,呈大叶性肺炎,与胸壁黏连。
胸腹腔、心包积液,并含有纤维素(肺表面有黏稠拔丝状纤维素的覆盖)。
胆囊、肝、脾明显肿大。
诊断时可采集病料涂片染色检查发现病原典型特征,必要时可作分离培养鉴定。
二、防治措施1.预防 发病场(群)应做好封锁、隔离病羊和彻底消毒,对未发病羊可注射抗羊链球菌病血清30~40毫升或用青霉素、磺胺药物进行紧急预防。
疫区每年用羊链球菌灭活疫苗作免疫接种,羊一律皮下注射5毫升,3月龄以下羔羊在第1次注射后2~3周再注射1次,免疫期6个月以上。
2.治疗 病羊早期可用青霉素、磺胺药物治疗。
每次注射青霉素80万~100万单位,链霉素0.5~1克,10~20毫升注射用水溶解后肌肉注射,每天1~2次;或用磺胺嘧啶,每次5~6克(小羊减半)口服,每天1~2次。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10095)黄明睿·动物门诊·。
www. sydkzz. com 2019年4 月下初探羊链球菌病的诊治邱中原(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日照276821)摘要:链球菌病是一种在羊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引发该疾病 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细菌病毒合并感染,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引 起,属于急性传染病之一,传染性较强、发病率较高,影响了当 地畜牧业的正常平稳发展。
本文对羊链球菌病的概念、症状表现 与病理特征、诊断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探讨与研宄。
关键词:羊链球;菌病;诊治1羊链球菌病的概念羊链球菌病是多发于羊养殖业的常见疾病之一,是急性传染 疾病中的一种,多由于细菌病毒的感染而导致病发,并且在每年 的2至3月为此病症的高发期,一旦羊感染该疾病,就会出现体温 升高、哮喘等现象,并随着病情加重逐渐出现更为严重的变现, 如肌肉抽搐、四肢痉挛等现象,并且对于孕期母羊具有更大的危 害,会导致母羊流产的状况出现,发病24h 就会出现死亡现象,是 严重威胁我过羊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常见疾病之一。
2羊链球菌病的症状表现与病理特征(1 )羊在感染了羊链球菌病之后,感染羊体在病症初期会有菌血症状出现,并随之出现发烧现象,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病羊就会导致周身性败血症并发,严重加深病情在感染到并发 的时间内,病羊的临床症状会逐渐加深显现,病情初期主要表现 为气喘、嘴角流涎等情况,病情进一步加深之后就会导致病羊呼 吸闲难、粪便不成型切伴有便血现象的发生,并且在部分病羊中 还伴随发生咳嗽、眼周充血、咽喉嘶哑、淋巴发炎等情况,在病 症后期病羊会产生四肢痉挛物理、周身肌肉抽搐、躁郁不安等情 况。
(2)在羊链球菌病的病理表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 感染羊链球菌病的孕期母羊会发生流产现象,主要是由于 怀孕期间的母羊身体各方面技能会下降,导致抵抗能力下降,导 致羊链球菌病对于病羊体的危害程度进一步加大,羊链球菌病的 发病初期,会导致病羊体的消化功能减退,病羊会减少食物的摄 取,导致体内营养以及病毒抗体降低,并且由于细菌感染原因, 会进一步导致病羊体的症状加重,导致孕期母羊流产,并会严重 威胁母羊的生命。
养殖与饲料2019年第11期收稿日期:2019-08-09赵芳芳,女,1985年生,助理兽医师。
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发病比较多,易感动物是绵羊和山羊[1]。
在养殖场多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羊只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病,老疫区发病较多。
病羊主要表现精神状态不佳,食欲下降,咽喉疼痛肿胀,淋巴结肿大和纤维素性肺炎。
近年来,随着养羊数量的增加,养殖密度的加大,羊链球菌病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病原羊链球菌病的病原体是坏死梭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严格厌氧的细菌,属于拟杆菌科,梭杆菌属,具有明显的多形性,小的呈球形,大的呈长丝状,常见于病变和年幼的患病动物培养液中。
若由于染色不均匀时,其外观像一串珠子。
该菌没有鞭毛、孢子或荚膜。
该细菌产生至少2种毒素,其可通过皮下注射(兔)引起组织水肿,并在数小时内通过静脉内注射死亡。
内毒素注射可能导致组织坏死。
坏死梭杆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对热及常用消毒剂敏感,但在污染的土壤中能长时间存活。
本菌对3%~5%的醋酸敏感[2]。
2流行特点坏死梭杆菌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羊的运动场、圈舍、放牧地、被污染的土壤、放牧时饮水的池塘等处均可发现。
健康动物的口腔、肠道和外生殖器等处也可发现坏死杆菌。
羊的皮肤和粘膜受伤更容易感染。
饲料中维生素不足,钙、磷缺乏,营养不良均可促使该病的发生,草料加工时过长和草质坚硬不易消化也容易发生本病,低洼潮湿地区和多雨季节容易发生本病,本病呈散发和地方性流行[3]。
3临床症状病羊发病初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停止反刍,行走晃动;眼结膜充血,流泪,有流脓性分泌物流出;体温升高至41℃以上,鼻腔流出鼻液呈浆液性,严重的变为脓性;咽喉、舌头肿胀,粪便松软有的病例带有血液;妊娠母羊眼睑、嘴唇、颊部、乳房肿胀,发生流产。
一般在24h 左右死亡,临死前磨牙、呻吟、抽搐呼吸困难。
有的急性病例2~3d 死亡。
疫病防治LIVESTOCKANDPOULTRYINDUSTRYNo.12,2019羊链球菌病的诊治陈小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铁路航空动物卫生监督检验站,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摘 要:羊群出现链球菌病,主要是由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发,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绵羊最易感,山羊次之。
羊链球菌病主要以出血性败血症、纤维素性和浆液性肺炎为病理特征,怀孕母羊表现为胃肠功能不良和流产。
简单分析链球菌引起的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羊链球菌病;诊断;防治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19.12.083 引言羊的链球菌病主要发生在体质较弱、饲养管理差的羊群,在春冬较为寒冷的时节,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在羊群之中传播。
此病在青海、内蒙古、新疆等牧区比较容易流行,与其他病原菌混合感染引起羊群出现脑炎、肺炎、败血症和关节炎等症状,治疗难度较大,给羊的养殖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1]。
此病绵羊较山羊更易发,病情发展较快,一般发病3~4h病羊的体温会升高到41℃以上,病羊粪便呈稀松黑色状,出现咳嗽、眼结膜充血、精神沉郁、呼吸困难甚至抽搐等情况。
流行病学特点羊链球菌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多发性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的感染源是病羊以及未无害化处理的病死羊尸体,主要由于部分养殖场对于爆发的病羊隔离处理以及病死羊尸体处理不到位,进而使致病菌在养殖场内扩散,导致该病的群体性爆发。
通过分析调查,发现藏羊的发病率最高,其中以体抗力弱的羔羊和妊娠期母羊最容易被致病菌入侵进而感染发病。
主要有蚊虫、空气、接触等多种传播的途径,且该病感染性较强可以在短时间内扩散感染大范围的羊群。
但是此病季节性特征较为明显,一般在春秋这两个气温变化较大且寒冷的季节发生。
羊链球菌病是一种典型的传染性较强且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一旦爆发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经济等危害。
临床症状该病在20~40日龄的羔羊群体中最易发生,发病过程较急,通常在喂饲或放牧之后短时间内快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