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存储器的扩展
- 格式:ppt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56
第8章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8-1存储器按读写功能以及信息的可保存性分别分为哪几类?并简述各自的特点。
解答:存储器按读写功能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在工作过程中,既可从其任意单元读出信息,又可以把外部信息写入任意单元。
因此,它具有读、写方便的优点,但由于具有易失性,所以不利于数据的长期保存。
只读存储器在正常工作时其存储的数据固定不变,只能读出,不能随时写入。
ROM为非易失性器件,当器件断电时,所存储的数据不会丢失。
存储器按信息的可保存性可分为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
易失性存储器在系统关闭时会失去存储的信息,它需要持续的电源供应以维持数据。
非易失存储器在系统关闭或无电源供应时仍能保持数据信息。
8-2什么是SRAM?什么是DRAM?它们在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和读/写操作上有何特点?解答: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为静态随机存储器,其存储单元是在静态触发器的基础上附加控制电路构成的。
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为动态随机存储器,常利用MOS管栅极电容的电荷存储效应来组成动态存储器,为了避免存储信息的丢失,必须定时地对电路进行动态刷新。
SRAM的数据由触发器记忆,只要不断电,数据就能保存,但其存储单元所用的管子数目多,因此功耗大,集成度受到限制。
DRAM一般采用MOS管的栅极电容来存储信息,由于电荷保存时间有限,为避免存储数据的丢失,必须由刷新电路定期刷新,但其存储单元所用的管子数目少,因此功耗小,集成度高。
SRAM速度非常快,但其价格较贵;DRAM的速度比SRAM慢,不过它比ROM 快。
8-3若RAM的存储矩阵为256字⨯4位,试问其地址线和数据线各为多少条?解答:存储矩阵为256字⨯4位的RAM地址线为8根,数据线为4根。
8-4某仪器的存储器有16位地址线,8位数据线,试计算其最大存储容量是多少?解答:最大存储容量为216⨯8=524288=512k bit(位)8-5用多少片256⨯4位的RAM可以组成一片2K⨯8位的RAM?试画出其逻辑图。
第八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MCS-51外扩ROM、RAM或I/O时,它的地址总线是 P0、P2 口。
2、12根地址线可寻址 4 KB存储单元。
3、微机与外设间传送数据有程序传送、中断传送和 DMA传送三种传送方式。
4、 74LS138是具有3个输入的译码器芯片,其输出作为片选信号时,最多可以选中 8 块芯片。
5、74LS273通常用来作简单输出接口扩展;而74LS244则常用来作简单输入接口扩展。
6、并行扩展存储器,产生片选信号的方式有线选法和译码法两种。
7、在存储器扩展中,无论是线选法还是译码法,最终都是为了扩展芯片的片选端提供信号。
8、起止范围为0000H-3FFFH的存储器的容量是 16 KB。
9、11根地址线可选 2KB 个存储单元,16KB存储单元需要 14 根地址线。
10、32KB RAM存储器的首地址若为2000H,则末地址为 9FFF H。
11、假定一个存储器有4096个存储单元,其首地址为0,则末地址为 0FFFH 。
12、除地线公用外,6根地址线可选 64 个地址,11根地址线可选 2048 个地址。
13、单片机扩展的内容有程序存储器扩展、数据存储器扩展及 I/O口的扩展等。
二、选择题1、当8031外扩程序存储器8KB时,需使用EPROM2716( C )A、 2片B、 3片C、 4片D、 5片2、某种存储器芯片是8KB*4/片,那么它的地址线根数是( C )A、 11根B、 12根C、 13根D、 14根3、 74LS138芯片是( B )A、驱动器B、译码器C、锁存器 D、编码器4、 MCS-51外扩ROM、RAM和I/O口时,它的数据总线是( A )A、 P0B、 P1C、 P2D、P35、6264芯片是( B )A、 E2PROMB、 RAMC、 Flash ROMD、EPROM6、一个EPROM的地址有A0----A11引脚,它的容量为( B )。
A、2KBB、4KBC、11KBD、12KB7、单片机要扩展一片EPROM2764需占用( C )条P2口线。
第8章存储器与可编程逻辑器件8.1存储器概述自测练习1.存储器中可以保存的最小数据单位是()。
(a)位(b)字节(c)字2.指出下列存储器各有多少个基本存储单元?多少存储单元?多少字?字长多少?(a) 2K×8位()()()()(b) 256×2位()()()()(c) 1M×4位()()()()3.ROM是()存储器。
(a)非易失性(b)易失性(c)读/写(d)以字节组织的4.数据通过()存储在存储器中。
(a)读操作(b)启动操作(c)写操作(d)寻址操作5.RAM给定地址中存储的数据在()情况下会丢失。
(a)电源关闭(b)数据从该地址读出(c)在该地址写入数据(d)答案(a)和(c)6.具有256个地址的存储器有( )地址线。
(a)256条(b)6条(c)8条(d)16条7.可以存储256字节数据的存储容量是( )。
(a)256×1位(b)256×8位(c)1K×4位 (d)2K×1位答案:1.a2.(a)2048×8;2048;2048;8(b)512;256;256;2(c)1024×1024×4;1024×1024;1024×1024;43.a4.c5.d6.c7.b8.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自测练习1.动态存储器(DRAM)存储单元是利用()存储信息的,静态存储器(SRAM)存储单元是利用()存储信息的。
2.为了不丢失信息,DRAM必须定期进行()操作。
3.半导体存储器按读、写功能可分成()和()两大类。
4.RAM电路通常由()、()和()三部分组成。
5.6116RAM有()根地址线,()根数据线,其存储容量为()位。
答案:1.栅极电容,触发器2.刷新3.只读存储器,读/写存储器4.地址译码,存储矩阵,读/写控制电路5.11,8,2K×8位8.3 只读存储器(ROM)自测练习1.ROM可分为()、()、()和()几种类型。
存储器的扩展实验总结: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存储器的扩展原理和方法,掌握存储器扩展的基本技能,提高对计算机存储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原理
存储器扩展主要涉及地址线的扩展和数据线的扩展。
通过增加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数量,可以增加存储器的容量。
此外,还可以采用位扩展、字扩展和字位同时扩展的方法来扩展存储器。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材料:包括存储器芯片、地址线、数据线等。
2.搭建实验电路:将存储器芯片与地址线和数据线连接,形成完整的存储器扩展电路。
3.初始化存储器:对存储器进行初始化操作,设置初始地址和数据。
4.读取和写入数据:通过地址线和数据线,对存储器进行读取和写入操作。
5.验证结果:比较写入的数据与读取的数据,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四、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存储器的扩展,并验证了数据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数量,可以有效地扩展存储器的容量。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存储器的扩展原理和方法,掌握了存储器扩展的基本技能。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扩展方法,以确保存储器的容量和性能满足要求。
此外,我们还应注意数据的正确性和稳定性,确保存储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8章思考题及习题8参考答案一、填空1. 单片机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和。
答:程序、数据。
2.假设外部数据存储器2000H单元的内容为80H,执行下列指令后累加器A中的内容为。
MOV P2,#20HMOV R0,#00HMOVX A,@R0答:80H。
3.在存储器扩展中,无论是线选法还是译码法最终都是为扩展芯片的端提供控制信号。
答:片选。
4.起止范围为0000H~3FFFH的数据存储器的容量是 KB。
答:16KB。
5.在AT89S52单片机中,PC和DPTR都用于提供地址,但PC是为访问存储器提供地址,而DPTR是为访问存储器提供地址。
答:程序、数据。
6.11条地址线可选个存储单元,16KB存储单元需要条地址线。
答:2K,14。
7.4KB RAM存储器的首地址若为0000H,则末地址为 H。
答:0FFF。
8.若单片机外扩32KB 数据存储器的首地址若为4000H,则末地址为 H。
答:BFFF9. 设计一个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的系统,如果不外扩程序存储器,使其内部8KB闪烁程序存储器有效,则其引脚应该接。
答:EA*,+5V10.74LS138是具有3个输入的译码器芯片,其输出常作片选信号,可选中片芯片中的任一芯片,并且只有1路输出为电平,其它输出均为电平。
答:8,低,高;二、单选1.区分AT89S51单片机片外程序存储器和片外数据存储器的最可靠方法是。
A.看其位于地址范围的低端还是高端B.看其离AT89S51单片机芯片的远近C.看其芯片的型号是ROM还是RAMD.看其是与RD信号连接还是与PSEN信号连接答:D2.访问片外数据存储器的寻址方式是。
A.立即寻址B.寄存器寻址C.寄存器间接寻址D.直接寻址答:C3.若要同时扩展4片2KB的RAM和4片4KB的ROM,则最少需要根地址线。
A、12B、13C、14D、154.当EA=1时,AT89S52单片机可以扩展的外部程序存储器的最大容量为。
A. 64KB B.60KB C.58KB D.56KB答:D5. 若某数据存储器芯片地址线为12根,那么它的存储容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