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阅读的英语练笔训练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2
新校园XinXiaoYuan语篇具有整体性,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整体上感知语篇,然后分段教学,降低难度,最后再整体理解语篇。
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语言材料进行教学,语篇教学虽有“整体—部分—整体”或者是“部分—整体”的方法,但是不论是何种方法,在分段教学的过程中都要避免把语篇弄得支离破碎,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连贯性,真正做到词不离段、段不离篇、段和篇相互结合,让学生从深层理解语篇,并把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内化,形成技能。
一、读前活动,引导整体感知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缺乏公正性、全面性,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材料的感知也是如此。
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和掌握学生这一感知事物的特点,从读前活动的设计开始就应该以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手段进行整体语篇的阅读指导。
阅读教学中语篇应该是完整的,所选择的活动都应该与阅读文本相关,并且有密切的联系。
以PEP7Unit2?Part B Let’s Read为例,为了整个阅读活动的完整性,笔者设计了下面两个活动。
活动1:用课件引出Sarah,逐一呈现Sarah的相关信息,让学生进行猜测,并围绕这些信息进行提问,通过思维导图直观呈现,并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How old is she?When is her birthday?Where is she from?How does she go to school?活动2:课件呈现Sarah家附近的一些场所,学生说出方位。
Where is…?It is east/west/south/north of the…?接着呈现No.17bus,让学生了解到Sarah乘公交去上学,并让学生练习句型:I take…bus to go home.这样巧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单词take的含义和用法。
以上两个活动设计的目的都是激活学生现有的知识,学生在说和练的过程中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一直接切入文本,提供相关信息;活动二运用出行方式导入语篇重点,并训练学生的方位词,为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语言材料做好知识的准备。
752020年18期总第510期ENGLISH ON CAMPUS试论语篇阅读教学模式如何实现初中英语的“以读促写”文/吴锦美语篇理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
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H.G.Windowson就提出了外语教学要从孤立的句子为中心转变到以语篇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20世纪80年代初期,著名的语言学家Canale.M与Swain又提出了“交际能力模式”。
20纪90年代,应用语言学家Brumfit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使各种知识和心理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一、语篇教学模式的优势语篇教学法最大的优势在于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逐字逐句 【摘要】学生们写作能力的养成是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语感和其对于文章的布局与写作能力,是提升学生综合英语能力非常重要的手段。
而想要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能力,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逐字逐句翻译英语文章的学习方式,转而以一种宏观的角度、以整篇文章作为分析对象,进行通读文章的阅读教学模式,也被称为语篇教学。
这语篇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切实可以提升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这种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关键词】语篇阅读教学模式;初中英语;以读促写【作者简介】吴锦美,湛江一中培才学校。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语篇视角下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研究”(课题标准号2018ZQJK047及其子课题“基于语篇分析的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8ZQJK047-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翻译文章的方式,弱化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们知识学习的权威性,转而更加发挥学生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学生可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培养阅读和写作思维,形成自我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转变被动的知识学习方式,转而以一种更为积极和主动的方式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自主摸索出一套符合自己的、现实可行的阅读与写作方法,提升学生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对培养学生语篇阅读能力问题的探讨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英语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
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语言环境缺失和文化断裂的情况下,学生通过对于语篇的阅读能力的提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应的语言文化,提升学生的实际语言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语精读课;大学英语;阅读能力;语篇教学大学生对于英语的阅读能力,是体现学生对于词汇,语法,文化背景,应用知识,语言知识等多方面综合水平。
对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英语能力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信息量,使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深入全面地了解西方的历史和文化。
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外文资料文件的阅读应用较多,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外文资料和文件的理解能力,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工作效率。
因此,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对其尤为重要。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一些突出问题有待于认真分析和解决。
1 高校英语阅读课教学偏重词汇、语法教学,学生对篇章的融会贯通的理解不足大学英语阅读课程,仍然存在着一些相应的问题,对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仍然停留在浅层次的教学,很多教师在实际授课中,仍然按照传统教学的方法,将词汇和句子作为教学重点,轻视对篇章的融会贯通的讲授,学生对所学篇章的理解比较模糊。
普遍看来,在高校英语阅读课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在垄断课堂,教师在上英语阅读课中习惯于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重视简单的词汇理解,将英语阅读篇章的词汇和语法进行简单的直接翻译,对于篇章深层次的内容,比如文化背景等等没有展开深层次的教学,这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对于英语教学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再用大量的时间,对词汇逐一讲解,运用例句的形式,进行语法教学,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知识对于单词、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的记忆。
初中英语语篇阅读技巧初探叶兰芳【内容摘要】英语阅读教学应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局限性,而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是符合学生将零散的信息升华为概念能力的心理发展过程的教学方法。
本文介绍的两种教学模式是结合阅读理论,并经实践证明的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传统理论理解概念能力探讨设计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任何一门成功的教学都是高度的科学性和精湛的艺术性相结合的成果,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在英语教学这个大系统中,英语阅读这个子系统的教学也同样要具有相关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一、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回顾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经历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图式的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和现阶段的“语篇阅读教学模式”。
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是以语法为主,翻译法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
这种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讲解语法要点或逐句翻译,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
这种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只停留在字词上,与文章的内容、结构、背景等脱节,造成思维断层,只见树,不见林。
其结果,阅读速度上不去,单位时间获取的信息量少,对课文理解片面,阻碍了与外界信息的传递。
“图式整体阅读教学模式”一改“见木不见林”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
图式整体阅读教学认为:“意义来自文章的内容与读者头脑中的某个图式匹配”,强调读者的先前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
它主张“阅读时,文章开头的关键词语可以激活人脑的知识网络系统,从而产生对文章内容的预期,根据这种预期进行阅读,最后证实最初的预期。
”图式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以感觉类思维上升到想象类、科学思维,它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对课文进行积极的预期、核实、扩展。
但由于它主张“不管词意”,对阅读理解的处理只是一种为获得信息进行的阅读,因而不适合我国国情和中学英语教学。
从近几年的考试来看,“猜测词意”已成为英语阅读理解的题型之一。
二、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新的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
阅读理解是语言知识和人脑中的各种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
J I C H U J I A O Y U L U N T A N基础教育论坛(上旬刊)2021年第6期探析学生英语语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摘要:英语阅读能力是评价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的语篇阅读能力能有效促进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文章针对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进行深入探究,通过分析体裁结构、引导实践生成、创设迁移语境的方式,展开英语教学实践。
关键词:英语语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语篇教学在学生学习完单词、语法等较为枯燥乏味的知识后,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整个语篇之中,将整节课的知识串联起来。
语篇内容作为重要元素占据着学生学习的绝大部分时间。
因此,培养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进行高效的语篇阅读,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整体效率和水平。
一、分析体裁结构,预测信息英语语篇内容分为多种不同的结构类型,有议论文、叙事文,还有诗歌、民谣等形式。
教师可以从体裁结构方面为学生分析,让学生通过特定语篇类型的体裁结构,预测其中的有效信息,实现语篇内容的高效阅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1(必修)》(以下统称“必修1”)“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这节内容时,学生要学习“Stan⁃dard English and Dialects ”这篇文章。
教师先询问学生:大家看到这个题目时,有没有想到这篇文章可能是什么体裁?学生开始思考,在无法得出准确的猜测后,教师讲解:我们可以将这个题目翻译为“标准英语和方言”,那么作者想向大家讲述的就是与Stan⁃dard English 相关的英语文化知识。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这篇文章是要向读者说明一些东西,那么它的体裁就是说明文,在说明文中一般会包含哪些内容呢?学生此时又开始思考,说明文一般会介绍事物,那么只需要找到“...is ...”这种句型就可以找到文章的主旨脉络。
教师对这种想法予以肯定:除了事物的定义阐释,说明文往往要从起源说起,介绍一项事物的发展历史,那么一定会应用到许多过去时态的句子,大家只要找出语篇内容中含有过去时态词汇的句子,就可以判定其为描写事物历史发展的语句。
从语篇连接下手培育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培育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是中学英语教课的重要内容, 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语篇连接问题。
本文依据语言学家Halliday 和 Hasan 对语篇连接手段的分类, 总结了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犯的连接错误 , 提出从语篇连接问题下手培育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教课对策。
英语语篇连接书面表达书面表达是英语社交功能的一种应用形式, 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
《英语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都对学生的书面表达及写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分级达标要求, 高中毕业生应能够正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态度、感情, 句子构造丰富、逻辑层次清楚、内容完好。
最近几年来我国渐行渐近的高考英语改革也更为重视和重申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育。
但是 , 从最近几年来学生高考时的写作状况看, 多半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距离《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学生写作时的语法用词错误、句式单一、逻辑构造杂乱、条理不清等问题俯拾皆是。
而在诸多的书面表达错误中最为突出、最为广泛的问题是语篇连接问题 , 它是致使作文质量和表达层次低下的直接原由。
学生在语篇连接方面的单薄也使得他们在完形填空、短文改错、阅读理解时因为不可以透辟理解文章内容而错误百出 , 在必定程度上成了限制学生英语学习的绊脚石。
鉴于此 , 剖析学生写作中的连接问题 , 商讨解决的对策是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语言社交能力的重要方面 , 也是写作教课的主要内容。
一、英语语篇的连接和连接手段连接是英语语篇性的标记之一。
Halliday & Hasan 认为连接是一个语义看法 , 指语篇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 , 当一个成分依靠另一个成分得以解说时便产生连接。
换言之 , 假如语篇中的某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理解起着要点作用 , 这两部分之间就存在着连接关系。
语篇连接可经过以下五种连接手段来实现。
1. 照顾 (Reference)照顾指的是用代词来照顾语篇中的某一语言成分 , 包含人称照顾(personal reference) 、指示照顾 (demonstrative reference) 和比较照顾 (comparative reference)。
浅析通过语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本文通过阐述课文语篇整体教学的教学思路,指出它与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不谋而合,并以课文The Treasure in the Orchard 为例,论证了通过语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和可行性。
标签:语篇教学;阅读理解能力一、引言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指通过阅读,吸收和获取书面信息的能力,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
这些信息包括:文章的事实和细节,主旨大意、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文章层次和逻辑关系,作者的态度和观点等。
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教学,二是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活动。
这里,我重点说说课文语篇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语篇教学和阅读理解能力语篇教学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把课文作为一个功能完备的整体,首先将课文内容以整体信息的形式向学生输入,通过阅读和理解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语篇,然后进行局部仔细分析,逐步挖掘其他教学内容;最后,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再次整体呈现语篇,与此同时,围绕语篇展开听、说、读、译相互结合的教学活动,即采取“整---分---整”的教学思路。
三、通过语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Before reading①问题要有针对性,紧扣课文主体。
②问题要有层次性,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整体把握课文。
③问题要有梯度,形成信息差,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这三个问题如下:1. When did the two sons set to dig in the orchard?What did they dig for?2. Was there any buried treasure hidden in the orchard by the father?3. How much money did they sell the fruits for?(二)While readingA. Give explanation to some useful glossaryB. Paraphrase the some difficult sentences:Eg. When they came in answer to his request,the old man,raising himself on his pillows,pointing though the window towards the orchard. (para 1)Paraphrase:In order to follow/ complete their father’s request,the two sons came to his bedside. The father sat up with his back against the pillows and pointed towards the orchardthrough the window.C.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How many parts does the text consist of?Part 1 the old gardener’s death and the will he made.(Para1– 7)Part 2 the two sons’digging industriously for the treasure in the orchard.(Para 8 –9)Part 3 They got a good harvest and sold the fruits for a good price;their points of view towards treasure changed.(Para 10 – 15)D. Analyze the moral of the fable through answering several gradually-developing questions(三)After reading1. 兩个话题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A. What do you think the real treasure in the orchard is?Key:Although the two brothers found no buried treasure that they had expected,they got abundant fruits yielded from the trees,which must be something more valuable in the long run. From the story,we come to know that the real treasure is not the one buried in earth,waiting us to dig out,but something we value and manage to get through hard working.B. What’s the moral of the story?Key:The fruits of hard work are the best treasure of all.No pains,no gains.2.课后拓展题目Rewrite or shorten the story in your own words.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80words (Suggestion:You may write the story in a flashback.)参考文献[1]辛华.阅读策略与大学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79~81.作者简介:何莉梅(1968.06—),女,汉族,重庆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中国教育学刊 2015课程与教学-79-从根本上说,英语写作是学习者英语学习水平的综合性体现,是其对英语进行全面掌握所需的关键技能,能够有效、合理输出语言,对英语文章进行观察,可知该学习者掌握英语及其文化背景的程度。
我国英语学习者在近些年的平均英语写作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主题表达清晰明了、内容更为丰富、语法错误率低及词汇运用逐渐呈现多样化。
然而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像英语文章中心主题不突出,错误或者很少应用衔接词、条理混乱、段落间逻辑关系松散及文章结尾过于仓促等。
文章从语篇连贯角度探讨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
一、连贯的概念早在诞生现代语言之前,对连贯概念的研究就已开始,但是在20世纪中期语篇分析领域才开始研究连贯,20世纪80年代上升至顶峰。
著名学者Van Dijk明确提出,连贯属于语篇语义特征的范畴,连贯对解释单句及解释其他句子之间的关系具有依赖性,即:连贯本身属于语篇深层的功能及语义关系。
二、英语写作中语篇连贯的作用及相关应用问题分析(一)英语写作作为语言学习者四项基本技能之一,英语写作是生产型技能在语言应用中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习得者对其所掌握目标语言予以运用的基础性知识,与相关写作策略相结合,传递信息与流露感情的过程。
就其目的和功能来说,英语写作功能主要有三种:1)所写内容能够表达自身想法,也就是达意功能;2)所写内容要有人阅读,也就是人际功能;3)所写内容要表达有力、前后连贯,也就是语篇功能。
(二)英语写作中应用语篇连贯所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英语写作是语言习得者英语知识面、词汇量、思维逻辑性、条理性及语法的综合体现,是检测学习者书面表达能力与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客观手段,集中体现了学生的语言功底。
但是,英语写作中,一些习得者依旧存在大量语篇层面的欠缺。
较差的语篇连贯性是语言学习者英语写作的弱点之一,比如:He went down to the south with his family on a pleasure trip during the last May First Holiday season.After he got back to school,he found his English writing improved a lot . He believed the travel helped his learning.虽然这段英文没有语法错误,然而在读的过程中却发现连贯性不足,使人很难把握“his English writing improved a lot”和“a trip to the south”是否存在逻辑关系,将其原因解释清楚,才能保证文章顺畅。
ENGLISH ON CAMPUS2023年31期总第679期运用语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探究摘 要: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英语教学始终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国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教师应该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形式的完善,教学内容的补充,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学习基础,提升英语综合能力。
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应培养其良好的英语写作和阅读习惯,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提升英语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改变初中英语知识教学零散化、碎片化的现状。
基于此,本文以语篇阅读教学模式的优势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读与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以读促写”教学现状,从而更深层次地探讨如何在语篇阅读教学模式下实现“以读促写”。
关键词:语篇阅读;教学模式;以读促写作者简介:王绿萍,福建省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五中学。
一、语篇阅读教学模式的优势首先,语篇阅读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逐字逐句地进行文章翻译和讲解,这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也未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化和个性化发展,使得其学习变得被动。
而语篇阅读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写作和阅读能力,从而通过改变被动学习状态,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并且在学习中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思考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方式。
其次,纵观当前我国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可知,学生普遍存在写作结构缺乏逻辑性、内容空洞、语言单一等问题,而这些问题追根溯源并不单纯是语言问题,而是思维问题。
因此,要想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就要注重语篇阅读模式实施,在此基础上提高英语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更好地实现“以读促写”。
二、读与写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很多学者展开了对读与写两者关系的研究,很多学者认为读与写之间既存在着等价性,也存在着关联性和依赖性。
以“语篇教学”为依托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研究关键词:语篇教学;初中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引言:对于中学生来讲,语篇可以作为其优秀的学习资料,也是其获取信息、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
初中阶段,教材当中的语篇内容不断增加,其中的背景知识、单词和语法知识更加复杂。
为践行课改要求,需要教师及时探索,寻找辅助学生阅读的有效方法。
利用语篇教学,对于学生及时指导,能够培养其阅读能力,使其能在自主学习氛围之内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一、阅读之前,明确要求和重点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需要注重阅读课前的各项指导,要求学生按照阅读内容,自主寻找相关知识,明确阅读主题。
学生对于阅读内容背景的理解程度能够关系其对文章的学习效率。
因此,课前指导方面,可以建议学生借助网络、书籍等,寻找和英语阅读单元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扩充阅读信息。
如:在“Keeping Healthy”单元的话题一“You should brush your teeth twice a day”内容讲解之前,可设计课前任务,收集“疾病”的英语名称,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当中单词,toothache“牙痛”,fever“发烧”,backache“背痛”,cough“咳嗽”,stomachache“胃痛”等,使用工具书或者网络查找和上述疾病相关短语的英语表达方式,课前任务的设置能够调动学生兴趣,而且还能通过自主查找的方式掌握“牙痛”的短语为“have a toothache”,“发烧”的短语为“have a fever”,“背痛”的短语为“have a backache”,咳嗽的短语为“have a cough”,“胃痛”的短语为“have a stomachache”,提前明确阅读主题,还能自主学习重点短语,掌握学习要点,能够掌握常见疾病的相关话题的讨论方式,可使用should或者shouldn’t提出建议,形成关心他人的品质[1]。
二、阅读之中,加强阅读方法指导语篇教学为英语课堂重点,有效地教学指导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重要帮助。
语篇分析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探索概要:学习者在阅读时应放眼语篇、抓住主题、紧扣语篇,运用衔接的手段,借助语篇分析法进行整体理解,在阅读中将字、词、句子等个别语言现象的分析与语篇分析法相结合,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阅读的综合理解能力。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提高阅读能力面临着很多问题:对各种阅读技能的掌握不够平衡、运用上下文和背景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较弱、整体理解的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
我们可通过以下的方式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一、重视文章的体裁体裁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目的性——交际的目的决定了语篇的体裁结构;常规性——具有约定俗成的程式;文化差异性——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体裁分析方法中的语篇是一种语言构建,同时还是一种社会意义的构建,作者会把这些分析的方法应用到语言学习中。
二、辨别篇章组织模式篇章组织模式主要有:问题—解决模式、主张—反主张模式、叙事模式、提问—回答模式、概括—具体模式。
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语篇分析法,先以“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勾勒出语篇,然后再分析审视各语段的模式。
三、识别衔接手段1.替代当替代出现在语篇中时,学习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从语篇的其他地方找出它们所替代的意思,这样在阅读时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或者态度。
2.省略面对省略现象,学习者应利用上下文就省略部分提出问题,再补出相关信息,经过反复练习,逐渐识别和理解这一语言现象。
3.词汇的复现词汇的复现不是指以原词的形式多次出现在语篇中,而是指某一词的同义词、近义词、上义词、下义词、概括词或其他形式重复出现在语篇中,语篇中的句子通过复现关系而实现相互连接。
4.词汇的同现关系它是词汇共同出现的倾向性。
在语篇中,围绕着一定的话题,一定的词就往往会同时出现。
这种词的同现关系与语篇范围关系密切。
词汇的同现关系包括反义关系、互补关系等。
5.识别逻辑联系语逻辑联系语在文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作者的陈述语气或者所要表达的观点。
小学英语语篇阅读策略初探在教学英语教学中,语篇阅读教学成为教师探究的一个教学新方面。
在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阅读内容为他们创设丰富的阅读情境,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和理解阅读材料,提高他们对英语语言的感知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主动探究,运用已有的英语知识分析材料,提取阅读材料中的有用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在提高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效率,教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在阅读中提高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促进他们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创设趣味性的英语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的英语知识积累量有限,在英语语篇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单词和词汇,打击学生的阅读信心,使他们对英语阅读失去信心。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创设趣味性的英语阅读课堂,根据阅读资料的不同创设不同的教学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阅读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他们的英语语感,让他们摆脱逐个单词,逐个句子进行理解的阅读方式,能从整体上理解和感知阅读资料,提高他们提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获得不断发展。
例如,在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对话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对话的人物,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阅读,使他们融入到具体语境中来理解课文内容,加深他们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提高阅读效率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要取得高效的课堂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命令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让他们进行积极的阅读。
在构建以人为本的英语语篇阅读时,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让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英语资料,掌握其中的重要信息,提高他们提取信息的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时,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1.略读策略的指导。
略读是让学生快速的对文本进行浏览,掌握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
运用英语语篇引导学生巧练笔
使用英语语篇引导学生巧练笔可以有以下几个步骤:
1.给学生阅读一篇优秀的英语文章,让他们了解这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2.让学生根据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写一篇类似的文章,练习如何组织语言和掌握文章结构。
3.给学生一些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的指导,例如如何使用连词、对比和转折等手段让文章更加流畅和有逻辑性。
4.提供给学生一些写作练习的机会,例如让他们写短文、写日记或者写描述他们周围环境的文章。
5.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及时的反馈和纠正,让他们能够不断进步。
6.在写作过程中,鼓励学生积累常用词汇、短语和句型,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
通过使用英语语篇引导学生巧练笔,可以让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英语写作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浅谈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中语篇阅读能力培养摘要:阅读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的窗口。
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抓住语篇阅读这一教学平台为学生设计科学的教学策略,将学生带入到深层阅读过程中,这样也就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对语篇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既能够让学生掌握整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又能够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
本文主要对在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希望借此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篇教学;阅读能力1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就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来说,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对英语阅读教学课程的展开产生一定负面作用,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其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老师在教学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老师会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其他方面,讲解语篇分析的时间比较少,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实力。
但是目前,还存在大量老师只是在课堂上讲解文章中的单词、语法和句子结构,并没有重视文章结构讲解的现象,这就使得学生并不能准确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要点,大部分学生没有理解文章,长此以往,在班级内部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很难提起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从而不利于他们阅读水平的提高。
第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程设置中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初中只是设置英语课,并没有设置语篇分析课堂,这就使得学生没有大量时间进行课外语篇分析,而语篇分析只是在英语课堂中进行简单的讲解。
目前。
语篇分析没有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也没有专门配套的教材,并且老师为了赶上教学进度,往往不能很好的展开语篇分析课。
在这种背景下,课堂语篇分析都不能保证,更不能保证学生课外阅读。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所以,学生必须积极的进行英语阅读,而大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出现看不懂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持续将造成不良后果。
OO7esieache「s©Teh 027*********阅读教学中,当学生遇到感兴趣的素材时,往往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这一特征,积极利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另外,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遇到感兴趣的话题,并发表自身看法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主题,根据自身看法撰写一篇英语文章。
如此,即可保障学生更快速接受写作教学,又能保障学生有东西可写,保证学生的写作质量。
当然,在采用以读促写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时,应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对每一教学环节都进行精心设计.保证其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奠定基础。
女[1:在学习“friends”一章时,教师可依照学生年龄特点,通过"Who is your best friends inour class?"*'What do you like to do with your friends?"等问题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表达欲望,保障学生写作质量,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3.3关注读中活动,为写作搭起桥梁在阅读教学中.读中活动是最重要的一个活动,其中包含寻找文章主题与关键词,规划文章段落中心,找出文章包含的句法、词法与修辞运用,了解文章的主要构造等内容,这些活动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章,为学生写作时归纳语言材料、整理文章思路、布局文章架构等奠定了基础,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搭建了桥梁。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中,教师应保障学生所阅读的文章题材新颖、体裁多样、语言真实、富有内涵,与学生心理特征、认知发展水平等相符。
在设计读中活动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语言特性,以此获得语言信息与材料,真正将语言材料、信息等吸收为自己写作的内容,带动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0结语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以读促写的应用,不仅强化了学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还为其写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提高了写作水平。
基于语篇阅读的英语练笔训练初探作者:陆佩佩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9年第10期江苏扬州高新区实验小学(225127)陆佩佩[摘要]练笔凭借短小、灵活的优势,成为英语写作训练的主要手段。
开展英语语篇阅读,教师要结合语篇内容和形式、语言表达所涉及的英语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练笔,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篇阅读;练笔[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0-0068-02练笔是一种行之有效、形式多样的英语书面表达训练手段。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将语篇阅读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根据语篇主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练笔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有机会应用语篇中的知识,体验英语书面表达的成就感,在巩固语篇学习内容的同时锻炼写作技能,实现阅读与写作水平的共同提升。
一、根据语篇内容,选定练笔主题确定英语练笔主题是进行练笔训练的第一步,而语篇是确定主题的依据。
在开展基于语篇阅读的练笔训练时,教师要对语篇内容进行深入的解析,选择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结合点,设计恰当的练笔主题,使学生既可以应用语篇学习的语言知识,又能够联系实际进行语言表达,有话可写。
如教学译林版四年级上册的Unit 4《I can play bas?ketball》时,在学生完成“Story time”部分的阅读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练笔。
考虑到语篇内容是围绕“He can dosomething”“I can do something”展开的,教师确定练笔主题为“Des cribe one thing you can do in English”,并提示和引导学生练笔:“As I know,you all can do a lot of things,the things you like, you must do it best.You can do the thingyou like bestto finish this writing.”学生联想自己喜欢的事,说:“I like swimming and I am good at it.”“I like read?ing.I often read books in library on weekends.”……这里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喜欢的、熟悉的事情,丰富了练笔素材,使学生的练笔内容丰富而真实。
[摘要]练笔凭借短小、灵活的优势,成为英语写作训练的主要手段。
开展英语语篇阅读,教师要结合语篇内容和形式、语言表达所涉及的英语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练笔,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篇阅读;练笔[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9)30-0068-02练笔是一种行之有效、形式多样的英语书面表达训练手段。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将语篇阅读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根据语篇主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练笔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有机会应用语篇中的知识,体验英语书面表达的成就感,在巩固语篇学习内容的同时锻炼写作技能,实现阅读与写作水平的共同提升。
一、根据语篇内容,选定练笔主题确定英语练笔主题是进行练笔训练的第一步,而语篇是确定主题的依据。
在开展基于语篇阅读的练笔训练时,教师要对语篇内容进行深入的解析,选择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结合点,设计恰当的练笔主题,使学生既可以应用语篇学习的语言知识,又能够联系实际进行语言表达,有话可写。
如教学译林版四年级上册的Unit4《I can play bas⁃ketball》时,在学生完成“Story time”部分的阅读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练笔。
考虑到语篇内容是围绕“He can do something”“I can do something”展开的,教师确定练笔主题为“Describe one thing you can do in English”,并提示和引导学生练笔:“As I know,you all can do a lot of things, the things you like,you must do it best.You can do the thing you like best to finish this writing.”学生联想自己喜欢的事,说:“I like swimming and I am good at it.”“I like read⁃ing.I often read books in library on weekends.”……这里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喜欢的、熟悉的事情,丰富了练笔素材,使学生的练笔内容丰富而真实。
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练笔主题能够增强学生的熟悉感,使学生心中有话,产生表达的意愿。
教师通过对语篇内容的挖掘,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确定练笔的主题,引发学生的联想,使学生积极参与英语练笔,确保练笔的效果。
二、根据语篇呈现形式,设计练笔方式模仿是学生学习语言技能最直接、最常用、最有效的方式,英语写作技能的习得也不例外。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上编排的语篇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语篇形式的特点,促使学生找到语篇写作的规律,引导学生把语篇阅读中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练笔训练,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写出优秀的英语短文,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如教学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1《The king’s new clothes》时,在组织学生完成“Story time”部分的阅读后,教师结合童话故事情节,利用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故事续写训练:“I know you are all very fa⁃miliar with this famous fairy tale.Do you think the ending of this fairy tale?Now you are a writer and write an ending for this fairy tale.”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结合童话故事的写作特点,写出精彩的结尾。
有学生通过阅读,发现故事的结尾通常都是出人意料而意义深刻的,于是写下这样的结尾:“The king praised the boy for his honesty and bravery.And then he made him a high official.The boy caught the cheaters by trick and killed them.”……不同类型的语篇为学生的练笔提供了模仿学习的范例,也有效训练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分析语篇形式,让学生通过模仿完成英语练笔,增强学生对不同形式的英语写作的驾驭能力。
三、立足语篇包含的知识,明确练笔要求英语练笔是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在组织学生进行英语练笔时,教师可根据语篇中包含的英语知识,对练笔提出明确的要求,列出学生在表达时需要应用的词汇、句型等,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促使学生学以致用,为英语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教学译林版四年级上册的Unit3《A healthy diet》时,教师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组织学生在完成“Story time”的阅读后进行练笔。
根据“Story time”出现的句型,教师要求学生在练笔时运用“Sb.has/have something for dinner,lunch or breakfast.”“a few...”“a little...”等句型和短语,描述自己的日常就餐情况,并思考“Do you have a healthy diet?”这一问题。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练基于语篇阅读的英语练笔训练初探江苏扬州高新区实验小学(225127)陆佩佩英语·教研视点笔:“I often have an egg and a bowl of noodles.Eggs is bene⁃fit for my health and give me energy to study and activities.I have vegetables and rice for lunch.And I eat a few fruits af⁃ter dinner.I think my breakfast is healthy.”……这样学生顺利完成练笔,巩固了语言知识,锻炼了写作能力。
教师在练笔中要明确需要使用的语言知识,把语篇中的重要知识点提炼出来,增强学生练笔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恰当性,强化英语练笔的训练效果。
四、结合语篇表达特点,修改练笔语句学生的英语写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错误,不仅降低了英语写作的质量,而且影响了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对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托语篇阅读,根据语篇的语句、短语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练笔中存在的错误,及时修正,不断完善语言表达,使学生写出正确、得体的英语短文。
如教学译林版四年级上册Unit7《Summer holiday plans》时,教师布置学生完成一则假日计划:“How do you have a meaningful and colourful holiday?Make a plan for your holiday.”有学生写道:“I will go to see my grand⁃parents,they are living in my hometown.And I stay there for two weeks and go back my home.Next,I will go to Beijing by the plane to visit Great Wall.”然后教师让学生对照教材“Story time”修改自己的练笔,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上的内容,发现了“I stay there for two weeks and go back home.”“by the plane”两处错误,并修改为“I’ll stay there for two weeks and go back home.”“by plane”,提高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练笔的质量。
在学生完成练笔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参考语篇中的语句,独立完成错误的修改,对不恰当的表达进行调整,使学生写出高质量的英语练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在英语语篇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设计合适的练笔任务,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写作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而且对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练笔这种短小、灵活的写作训练形式,从语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练笔训练,为学生搭建表达交流的平台,丰富学生的英语表达技巧,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特约编辑木清)[摘要]追问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提问方式。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追问这一方式,借助精心设计的问题,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训练学生的英语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素养;追问[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9)30-0069-02追问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问方式,成为很多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起重要作用。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追问的方式,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促使学生自主发现新知识,提升英语语言技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训练,增强探究意识和学习能力。
一、借助追问,促使学生理解内容准确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是学生牢固掌握英语知识的重要前提。
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普遍较弱。
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依靠教师的帮助。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针对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搭建理解知识的台阶,引导学生由易到难,不断深入,准确地理解学习内容,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如在教学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8《Chinese New Year》一课中,学生阅读“Story time”后,基本上掌握了有关中国新年的习俗。
教师先提出问题:“What do you know from this part about Chinese New Year?”学生回答:“Before Chinese New Year,people buy some new clothes and food.”“On Chinese New Year’s Eve,we often have din⁃ner with my family.”“My parents give me red packets.”“We usually watch a lion dance.”在这个基础,教师继续追问:用追问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江苏宜兴市实验小学(214200)张桂萍英语·教研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