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米易中学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平衡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216.5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习题及答案解析高中化学选修 4-化学平衡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可逆反应 N₂(g) + 3H₂(g) ⇌ 2NH₃(g),在容积为 10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开始时加入 2mol N₂和 6mol H₂,达平衡时,NH₃的浓度不可能达到()A 01mol/LB 02mol/LC 005mol/LD 015mol/L答案:B解析:假设 2mol N₂和 6mol H₂完全反应,生成 4mol NH₃,则NH₃的浓度为 04mol/L。
但这是一个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 NH₃的浓度一定小于 04mol/L。
而 02mol/L 接近完全反应时的浓度,所以不可能达到。
2、一定条件下,将 NO₂与 SO₂以体积比 1:2 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₂(g) + SO₂(g) ⇌ SO₃(g) + NO(g) ,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 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 SO₃和 NO 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 每消耗 1mol SO₃的同时生成 1mol NO₂答案:B解析:A 选项,该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总数不变的反应,压强始终不变,所以压强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B 选项,混合气体颜色不变,说明 NO₂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选项,SO₃和 NO 都是生成物,且按照 1:1 生成,无论是否平衡,体积比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
D 选项,消耗 1mol SO₃的同时生成 1mol NO₂,都表示的是逆反应,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是平衡状态。
3、对于可逆反应:2A(g) + B(g) ⇌ 2C(g) △H < 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A 选项,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 的百分含量降低,图像正确。
B 选项,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A 的转化率应该增大,图像错误。
C 选项,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平衡时 C 的百分含量不变,图像错误。
第 三 节 化 学 平 衡 练 习 题一、选择题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响: 2SO(g) +O 2(g)2SO 3(g)已知反响过程中某一时辰, SO 2、O 2、SO 3 分别是 0.2mol/L 、0.1mol/L 、0.2mol/L ,当反响达到均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A .SO 2为 0.4mol/L ,O 2 为 0.2mol/LB .SO 2为 0.25mol/LC .SO 2、SO 3(g) 均为 0.15mol/LD .SO 3(g) 为 0.4mol/L2 .在必定温度下,可逆反响A(g)+3B(g)2C(g) 达到均衡的标记是()A. C 生成的速率与 C 分解的速率相等B. A 、B 、C 的浓度不再变化C. 单位时间生成 n molA ,同时生成 3n molBD. A 、B 、C 的分子数之比为 1:3:23.可逆反响 H (g)+I 2(g)2HI(g) 达到均衡时的标记是()2A. 混淆气体密度恒定不变B. 混淆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C. H 2、I 2、HI 的浓度相等D. I 2 在混淆气体中体积分数不变4.在必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取必定量的A 、B 于反响容器中,当以下物理量不再改变时,表示反响: A(s)+2B(g)C(g)+D(g) 已达均衡的是()A .混淆气体的压强B .C .C 、D 的物质的量的比值D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5.在一真空密闭容器中,通入必定量气体 A .在必定条件下,发生以下反响:2A(g)B(g) + x C(g) ,反响达均衡时,测得容器内压强增大为 P %,若此时 A 的转化率为 a %,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 .若 x=1,则 P >aB .若 x=2,则 P <aC .若 x=3,则 P=aD.若 x=4,则 P ≥a6.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 A 和 B 发生以下反响: A(g)+2B(g)2C(g) ,反响达到均衡时,若混淆气体中A 和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 A 的转变率为()A .40%B .50%C .60%D.70%7.在 1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2molNH 3,在必定温度下发生以下反响: 2NH 3 N 2+3H 2,达到均衡时,容器内 N 2 的百分含量为 a%。
高中化学关于化学平衡的练习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N2+3H22NH3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2和H2不再化合B.[N2]、[H2]、[NH3]相等C.平衡建立前体系的总质量在不断变化,而平衡建立后体系的总质量就不再变了D.[N2]、[H2]、[NH3]保持不变答案:D2.在可逆反应中混合物各成分的浓度比一定等于各物质分子系数比的是( )。
A.起始浓度B.转化浓度C.平衡浓度D.都不等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2(气)+3Y2(气)学2Z(气)的反应,其中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的是( )。
A.Z=0.5mol/LB.Z=0.4mol/l。
C.Y2=0.5mol/L或X2 =0.1mol/LD.X2 =0.2mol/L或Y2=0.6mol/L答案:B4.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减少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增加的分子数D.反应物浓度一定等于生成物浓度C.混合物中各组分质量分数是一定的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比答案:C5.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2(气)+B2(气)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生成nmolABB.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同时生成nmolB2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生成nmolB2答案:C6.在2NO2N2O4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属平衡状态的是( )。
①正=逆0时的状态②NO2全部转变成N2O4的状态③[NO2]=[N2O4]的状态④N2O4不再分解的状态⑤混合物中,NO2的百分含量不再改变的状态⑥NO2的分子数与N2O4分子数的比值为2:1的状态⑦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A.①③④⑤⑥B.①⑤⑦C.②④⑤⑥D.①④⑤⑦答案:B二、填空题7.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气)+B(气)xC(气)+2D(气)。
高考化学等效平衡复习测试题化学平稳---题型一:可逆反应在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条件下建立等效平稳的条件【例题1】在一个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 + B(g)3C(g)+D(g),达到平稳时C的浓度为a mol·L-1。
若坚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稳后,C的浓度仍为a mol·L-1的是()A.4molA+2molB B.2molA+1molB+3molC+1molDC.3molC+1molD+1molB D.3molC+1molD【变式1】上题变为: 在一个体积可变..和温度不变﹍﹍达....的密闭容器中﹍﹍若坚持容器压强到平稳后,C的浓度不是..a mol·L-1的是()【归纳】等效平稳:在一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下,同一可逆反应从两种不同的起始状态开始反应,达到平稳后,若两种平稳体系中任何相同组分....(体积分数、......的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等)均相等...,则两化学平稳互称为等效平稳。
【例题2】可逆反应A(g)+B(g)2C(g)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假如向容器中充入1mol A和1mol B,在某温度下达到平稳时,C的浓度是amol·L-1,体积分数为m%;若向容器中充入1mol C,在同样的温度下达到平稳时,C的浓度是bmol·L-1,体积分数为n%,则m和n的关系是__________,a和b的关系是__________【归纳】等效平稳规律:关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在两种不同起始状态下反应,达平稳后互为等效平稳的条件是:反应条件系数关系等效平稳条件若m+n≠p+q 极限转化后起始投料必须完全相同恒温恒容若m+n=p+q 极限转化后起始投料比相同(或投料完全相同)恒温恒压极限转化后起始投料比相同(或投料完全相同)【例题3】在一个盛有催化剂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和压强,进行以下反应:N2+3H22NH3。
8.2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实战训练1.[2021 ·四川高考]一定量CO2与足量碳在体积可变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响:C(s)+CO2(g)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关系如下图。
: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
以下说法正确是( )A.550 ℃时,假设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B.650 ℃时,反响达平衡后CO2转化率为25.0%C.T℃时,假设充入等体积CO2和CO,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D.925 ℃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化学平衡常数K p p总答案 B解析因容器体积可变,故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与反响有关气体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A项错误;C(s)+CO2(g)2CO(g)平衡 60 40反响 20 40故CO2转化率为20÷(60+20)×100%=25.0%,B项正确;由图象可知T℃时,CO和CO2体积分数相等,故充入等体积这两种气体,平衡不移动,C项错误;K p=p2(CO)/p(CO2p总)2p总p总,D项错误。
2.[2021 ·江苏高考](双选)在体积均为1.0 L两恒容密闭容器中参加足量一样碳粉,再分别参加0.1 mol CO2和0.2 mol 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响CO2(g)+C(s)2CO(g)到达平衡,平衡时CO2物质量浓度c(CO2)随温度变化如下图(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
以下说法正确是( )A.反响CO2(g)+C(s)===2CO(g)ΔS>0、ΔH<0B.体系总压强p总:p总(状态Ⅱ)>2p总(状态Ⅰ)C.体系中c(CO):c(CO,状态Ⅱ)<2c(CO,状态Ⅲ)D.逆反响速率v逆:v逆(状态Ⅰ)>v逆(状态Ⅲ)答案 BC解析 由图可知,升高温度,c (CO 2)降低,即平衡正向移动,所以该反响为吸热反响,ΔH >0,A 项错误;一样温度下,图中Ⅱ点所在曲线对应c (CO 2)高,表示通入 0.2 mol CO 2,那么Ⅰ点所在曲线表示通入0.1 mol CO 2,Ⅰ点和Ⅱ点c (CO 2)相等,由图知参加反响CO 2物质量:Ⅱ点大于Ⅰ点2倍,且该反响为气体分子数增多反响,同时Ⅱ点温度比Ⅰ点高,所以体系总压强p 总:p 总(状态Ⅱ)>2p 总(状态Ⅰ),B 项正确;状态Ⅱ中CO 2投入量为状态Ⅲ2倍,因状态Ⅱ压强比状态Ⅲ大,而加压平衡逆向移动,那么状态Ⅱ中c (CO)小于状态Ⅲ中c (CO)2倍,C 项正确;状态Ⅲ比状态Ⅰ温度高,温度越高,反响速率越快,所以状态Ⅲ反响速率快,D 项错误。
高三化学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1. 题目: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什么物质?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三种物质,分别是亚铁离子(Fe2+)、碳酸根离子(CO32-)和水(H2O)。
答案:亚铁离子(Fe2+)、碳酸根离子(CO32-)和水(H2O)。
2. 题目: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是什么?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中含有酸和碱。
- 反应生成的产物是盐和水。
- 反应过程产生了热量。
- 反应中酸和碱的摩尔比例满足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要求。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包括反应物为酸和碱、产物是盐和水、反应伴随热量释放以及满足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3. 题目:平衡常数表示了什么?平衡常数(K)表示了在给定温度下,反应物浓度与产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它描述了反应在达到平衡时的相对浓度。
答案:平衡常数表示了在给定温度下,反应物浓度与产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4. 题目:什么是浓度?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
通常以摩尔浓度(mol/L)或质量浓度(g/L)表示。
答案: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
5. 题目:什么是平衡反应?平衡反应是指在某一条件下,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率与产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率相等的化学反应。
在平衡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答案:平衡反应是指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率与产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率相等的化学反应。
6. 题目:如何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K = [C]^c [D]^d / [A]^a [B]^b其中,[A]、[B]、[C]、[D]分别表示反应物A、B和产物C、D的摩尔浓度,a、b、c、d分别表示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计量系数。
答案:要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使用公式K = [C]^c [D]^d / [A]^a [B]^b,其中方括号内表示浓度,a、b、c、d分别是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计量系数。
7. 题目:什么是浓度的平衡表达式?浓度的平衡表达式是指反应物和产物摩尔浓度的比值。
专项训练 ( 二 )化学均衡1.在必定条件下,将 A 和 B各 0.32mol 充入 1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响:A(g) +B(g)2C(g) H<0,反响过程中测定的数据以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t/min02479n(B)/mol0.320.240.220.200.20-1-1A. 反响前 2 min 的均匀速率 v(C) = 0.004 mol L· ·minB.其余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响达到新均衡前v(逆 )> v(正)C.其余条件不变,开端时向容器中充入0.64 mol A 和 0.64 mol B ,均衡时 n(C)<0.48 mol D.其余条件不变,向均衡系统中再充入0.32 mol A ,再次均衡时, B的转变率增大分析:反响前- 1-1,依据化学计量数之2 min 的均匀速率 v(B)=错误 ! = 0.004 mol ·L ·min-1- 1比等于反响速率之比知, v(C) = 0.008 mol ·L ·min,A 错误;该反响的正反响是放热反响,降低温度,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反响达到新均衡前v(逆 )<v(正 ),B 错误;其余条件不变,开端时向容器中充入0.64 mol A 和 0.64 mol B ,可看作在原容器上叠加 1 个同样的容器并充入 A 和 B 各 0.32 mol ,此时上下两个容器的均衡状态完整同样,n(C) = 0.48 mol ,而后将容器压缩至原容器大小,而加压,均衡不挪动,故均衡时n(C)= 0.48 mol , C 错误;向均衡体系中再充入 0.32 mol A ,即增大 A 的浓度,均衡正向挪动,再次均衡时, B 的转变率增大,D 正确。
答案: D2.在 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A(g) 和 B(g) ,发生反响:A(g) + B(g)2C(g)+ D(s)H= a kJ mol·-1()实验内容和结果分别如表和图所示。
A. 某物质溶液的pH >7,则该物质一定是碱或强碱弱酸盐B. pH = 6.5的牛奶中C (H +)是pH= 4.5的H 2SQ 溶液中C (H +)的100倍C. pH = 3的醋酸与pH= 11的NaQ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 (CH 3CQQ )> c (Na +)> c (H +)> c (QH 「)D. AgCl 在等浓度的CaCl 2溶液和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2•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 NaQH c (Na +) = C (CI 「)+ c (CIQ 「)+ c (QH「)B. pH = 8.3 的 NaHCQ 溶液:c (Na +)>c (HCQ T )> C (C&「)> c (H 2CQ )C.pH = 11 的氨水与 pH = 3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C (CIJ = C (NH t )>c (QH 「)= C (H +)D. 0.2 mol ・L CHCQQI 溶液与 0.1 mol •L 1 NaQH 溶液等体积混合:2C (H +) — 2c (QH 「)= C(CH S CQQ 「)— C (CH S CQQH )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a 中,曲线n 表示醋酸溶液加 100 mL 水稀释的图像B. 图b 中,可能各投入的锌粒颗粒大小相同且质量均为0.65 gC. 图C 中,在①、②、③、④、⑤各点的溶液中所含阴离子种类不同D. 图d 中,三个不同温度中,313 K 时K Sp (SrSQ 4)最大;且283 K 时,图中a 点对应的溶液是不 饱和溶液#1 mL… 4^ MfrW*时刑G d 1015 20qKOE1(jiq )ymL卜.^0.10 «1皿■ LKdH 當韋滴宦WOOftd.o io 佔'兀辭潦塔鴉宝圉bn 无时”住悴和押为I 慚呼■丁2的捷啟样I 略強养 « I 扎善一半■碎訖产奎轼弋茁口 Sfi 时帆®比壮刖媲l.fU 1.W 155 I15Q ]J V同•厦下.廈tMCiO 旋卓中叫曲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向10 mL 0.1 mol •L NHAI(SQ4)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Ba(QH)2溶液x mL。
1、温度为T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I 5,反应PCl5(g) 一= PCb(g)+CI 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A. 反应在前50 s 的平均速率v(PCI 3)= 0. 0032 mol • L-1•s-1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I 3)= 0. 11 mol •L -1,则反应的H<0C.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1.0 mol PCI 5、0. 20 mol PCI 3和0. 20 mol Cl 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D.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2. 0 mol PCI 3和2. 0 mol Cl 2,达到平衡时,PCb的转化率小于80%2、在一定条件下,甲酸甲酯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COOCH3(£) + 出CW = HCOOII(g) + CHjOHfe)厶月kJ/mol甲实验:在温度T1下,在2L恒容密闭系中各组分的起始物质的量如下表:达平衡时,甲酸甲酯的浓度为 3.00mol/L 。
乙实验:在温度T1下,在2L恒容密闭系中只加入 3.00molHCOOCH和3.00moIH 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实验达到平衡时,反应吸收的热量为81.6kJB. 乙实验中当HCOOGhHO的浓度分别为1.00mo/L、1.00mo/L时反应达平衡状态C. 乙实验中甲酸甲酯的平衡转化率大于甲实验中甲酸甲酯的平衡转化率D. 若要使达到平衡时甲实验和乙实验的混合气体中甲酸的百分含量相同,可采取的措施是降低甲的温度3、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人10 L恒容密闭容摇中,发生反应X(g)+Y(g)=2Z(g) ;△ H <0,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反应前 2 min 的平均速率 v (Z)=2.0 x 10 3mol/(L • min))B 、 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 平衡前v (逆)> v (正)C 、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K=1.44D 、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人 0.2 mol Z ,平衡时X 的体积分数增大4、在一定条件下,将4.0molPCl 3(g)和2.0molCl 2(g)充入体积不变的2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b(g)+ Cl 2(g) = PCl 5(g) △ H=- 419.4 kJ/mol 5min 末达到平衡,且 c ( PCI 3) =1.6mol/L 。
于对市爱美阳光实验学校高三化学化学平衡专题练习1.在一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A和1mol B,在一条件下发生反:2A(g)+2B(g)3C(g)+D(g) 到达平衡后,测得c(A)=0.8mol/L。
〔1〕假设维持原条件不变,再向该容器中通入1molA和1molB,那么到达平衡时,c(D)=_______。
〔2〕假设按物质的量之比3︰1通入C、D的混合气体x mol,维持第一次平衡的其他条件不变,以y代表最终容器内A的物质的量,那么y =f(x)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
.T℃,pkPa时,在容器为V 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mo1 A和1mol B,保持恒温恒压,使反:A〔g〕+B〔g 〕C〔g〕,到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40%,试答复以下问题:〔1〕欲使温度和压强在上述条件下恒不变,在密闭容器内充入2mol A和2mol B ,那么反到达平衡时,容器的容积为,C的体积分数为;〔2〕假设另选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仍控制温度在T℃,使1mol A和1mol B反到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为40%,那么该容器的容积为。
.在一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容器中,通入3mol SO2和2mol O2及固体催化剂,使之反。
2SO2〔g〕+O2〔g 〕2SO3〔g〕;ΔH=-19KJ/mol。
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时的90%。
此时〔1〕参加3mol SO2和2mol O2发生反,到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
〔2〕保持同一反温度,在相同的容器中,将起始物质的量改为amol SO2、bmol O2、cmol SO3〔g〕,欲使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为2/9,①到达平衡时,⑴与⑵放出的热量〔填序号〕。
A 一相B 前者一小C 前者大于或于后者②a、b、c必须满足的关系是、〔一个用a、c表示,另一个用b、c表示〕③欲使起始时反表现为向正反方向进行,a的取值范围是。
.在一温度和压强下,有如下反:2SO2〔g〕+O2〔g 〕2SO3〔g〕,将1.6molSO2和0.8mol的O2放入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测得容器的起始容积为100L。
化学平衡练习题 一、 化学反应速率1、向绝热恒容密闭器中通入SO 2和NO 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 2(g )+NO 2(g )SO 3(g )+NO (g )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反应在c 点达到平衡状态B .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b 点C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t1=△t2时,SO2的转化率:a —b 段小于b —c 段2、向一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 、Y ,发生化学反应aX (g )+2Y (s )⇌bZ (g );△H <0.如图是容器中X 、Z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X 表示0~10min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 (X )=0.045mol/L•minB .根据上图可求得方程式中a :b=1:3C .推测在第7min 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升温D .推测在第13min 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降温3、某恒温密闭容器发生可逆反应:Z (?)+W (?)X (g )+Y (?)△H ,在t 1 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在t 2 时刻缩小容器体积,t 3 时刻再次达到平衡状态后未再改变条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Z 和W 在该条件下至少有一个是为气态B .t 1 ~t 2 时间段与t 3 时刻后,两时间段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C .若在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 (X ),则t 1 ~t 2 时间段与t 3 时刻后的X浓度不相等D .若该反应只在某温度T 以上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4、(14分)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SO 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采用一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 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 2的排放。
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 又会与CaSO 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脱硫效率。
高三化学平衡练习题在高三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
理解和掌握平衡反应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对于化学学习的深入和应用至关重要。
下面将通过几个练习题来加深对化学平衡的理解。
1. 对于下列化学平衡反应N2(g) + 3H2(g) ↔ 2NH3(g)(1) 写出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
(2) 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并给出其计算公式。
(3) 当反应物的初始摩尔浓度分别为[N2] = 0.5 mol/L,[H2] = 0.8 mol/L时,平衡时氨气的摩尔浓度是多少?2. 对于下列化学平衡反应CO(g) + H2O(g) ↔ CO2(g) + H2(g)(1) 写出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
(2) 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并给出其计算公式。
(3) 当反应物的初始摩尔浓度分别为[CO] = 1.0 mol/L,[H2O] = 0.5 mol/L时,平衡时氢气的摩尔浓度是多少?3. 对于下列化学平衡反应N2O4(g) ↔ 2NO2(g)(1) 写出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
(2) 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并给出其计算公式。
(3) 当反应物的初始压强分别为[P(N2O4)] = 2.0 atm时,平衡时NO2的压强是多少?4. 对于下列化学平衡反应N2(g) + O2(g) ↔ 2NO(g)(1) 写出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
(2) 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并给出其计算公式。
(3) 当反应物的初始压强分别为[P(N2)] = 1.5 atm,[P(O2)] = 0.8 atm时,平衡时NO的压强是多少?在解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平衡常数的含义。
平衡常数(K)是描述平衡体系中浓度(或压强)的一个指标,它与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或压强)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对于一般的反应方程式: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以表示为:K = [C]^c[D]^d / [A]^a[B]^b1. (1) 正向反应的反应物是N2和H2,产物是NH3;逆向反应的反应物是NH3,产物是N2和H2。
1、温度为T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反应PCl5(g) PCl3(g)+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 / s 0 50 150 250 350
n(PCl3) / mol 0 0. 16 0. 19 0. 20 0.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0 s 的平均速率v(PCl3)= 0. 0032 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 0. 11 mol·L-1,则反应的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 0 mol PCl5、0. 20 mol PCl3和0. 20 mol 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 0 mol PCl3 和2. 0 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2、在一定条件下,甲酸甲酯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甲实验:在温度T1下,在2L恒容密闭系中各组分的起始物质的量如下表:
达平衡时,甲酸甲酯的浓度为3.00mol/L。
乙实验:在温度T1下,在2L恒容密闭系中只加入3.00molHCOOCH3和3.00mol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甲实验达到平衡时,反应吸收的热量为81.6kJ
B.乙实验中当HCOOCH3、H2O的浓度分别为1.00mo/L、1.00mo/L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C.乙实验中甲酸甲酯的平衡转化率大于甲实验中甲酸甲酯的平衡转化率
D.若要使达到平衡时甲实验和乙实验的混合气体中甲酸的百分含量相同,可采取的措施是降低甲的温度
3、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人10 L恒容密闭容摇中,发生反应
X(g)+Y(g)=2Z(g);△H <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ν(Z)=2.0×10-3mol/(L·min))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 ν(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人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4、在一定条件下,将4.0molPCl3(g)和2.0molCl2(g)充入体积不变的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3(g)+ Cl2(g) PCl5(g)△H=-419.4 kJ/mol 5min末达到平衡,且c(PCl3)=1.6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5min内, (PCl3)=0.06 mol/(L•min)B.达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677.6kJ
C.平衡后,移走2.0mol PCl3和1.0mol Cl2,在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c(PCl5)<0.2 mol/L D.若保持温度不变,将2.0mol PCl3(g)和1.0mol Cl2(g)充入体积不变的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容器中 Cl2为0.8mol时,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5、向甲、乙、丙三个恒容容器中充人一定量X和Y,发生反应X(g)+ay(g) 2Z(g)。
各容器中
温度、反应物的起始量如下表,反应过程中Z的浓度随时问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 min内,甲容器反应速率v(x)=0.075mol·L-1·min-1 B.该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C.其它条件不变,若缩小乙的体积,Y的转化率不变
D.10min时,向丙容器中再加入2mol Z.达新平衡前,v(正)、v(逆)均逐渐增大
6、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M(g)+N(g),所得实验数据
如下表:
实验编号温度
/℃
起始时物质的量
/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X) n(Y) n(M)
①700 0.40 0.10 0.090
②800 0.10 0.40 0.080
③800 0.20 0.30 a
④900 0.10 0.15 b
A.实验①中,若5min时测得n(M)=0.050mol,则0至5min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υ(N)=1.0×10-2mol/(L·min)
B.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C.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是,X的转化率为60%
D.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0.060
7、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2CH3OH(g)CH3OCH3(g)+H2O(g)
容器编号温度
(℃)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CH3OH(g) CH3OCH3(g) H2O(g)
Ⅰ387 0.20 0.080 0.080
Ⅱ387 0.40
Ⅲ207 0.20 0.090 0.09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的CH3OH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小
C.容器Ⅰ中反应到达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长
D.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CH3OH 0.15 mol、CH3OCH30.15 mol和H2O 0.10 mol,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8、工业上正在研究利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该方法的化学方程式为CO2(g)+3 H2(g) CH3OH(g)+H2 O(g) AH=-49.0kJ/mol,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均为3.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容器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编号温度/cIC
CO2(g)’ H2(g) CH3 OH(g) H2 O(g)
I T1 3 4 O.5 O.5
Ⅱ T1 1.5 2
Ⅲ T2 3 4 O.8 O.8
A.由表数据可知T1>T2
B.若经过2min容器I中反应达平衡,则2min内平均速率V(H2)=O.25 mol/(L·min)
C.达到平衡时,容器I中CO2转化率的比容器Ⅱ的大
D.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反应放出的热量比容器Ⅱ的2倍少
5.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零,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为
1.0mol/L。
B、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v1且c3>1.0mol/L
C、从表数据可推测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第四组实验达平衡后,在定温的条件下使A、B、D的浓度都变为0.3mol/L,则新平衡中C(A)为
0.1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