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复习题(李云屹版)
- 格式:docx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25
一、名词解释1、地基承载力:地基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2、矿物: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3、岩石:组成地壳的天然矿物集合体。
4、地壳的丰度(克拉克值):每一种化学元素在地壳中所占的平均比值。
5、岩体结构:岩体中结构面与结构体的组合。
6、结构体:岩体中被结构面切割围限的岩石块体。
7、结构面:岩体中分割固相组分的地质界面的统称,如层理、节理、片理、断层等不连续的开裂面。
8、造岩矿物: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
9、土洞:发育在可溶岩上覆土层中的空洞。
10、地壳的丰度11、上层滞水:12、潜水: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13、承压水: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承受静水压力的地下水。
14、断层: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沿破裂面两侧的岩体发生显著的位移或失去连续性和完整性而形成的一种构造形迹。
15、正断层:地质构造中断层的一种。
是根据断层的两盘相对位移划分的。
断层形成后,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16、逆断层:17、地震:18:泥石流:突然爆发的饱含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山洪。
19、褶皱:岩层受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连续弯曲现象。
20、节理:将岩体切割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岩块的裂隙系统。
也是岩体中未发生位移的(包括实际的或潜在的)破裂面。
21、摩尔硬度计:22、土的基本物理性质:23、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和倾角):岩层在地壳中展布的状态。
通常用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产状要素来确定。
24、崩塌:岩体或土体在自重作用下,向临空面突然崩落的现象。
25、滑坡:斜坡部分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失去稳定,发生整体下滑的现象。
26、容水度:岩土中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岩土体体积之比,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27、整合接触:地质学名词,沉积岩岩层接触关系的一类。
与不整合接触相对。
28、不整合接触:由于地壳运动,往往使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相连续的岩层。
29、岩溶:30、工程地质原位测试:31、风化作用:地球表面的岩石受太阳辐射、温度变化、氧、二氧化碳、水和生物等的联合耦合作用,发生崩解破碎、化学性质改变与元素迁移的现象。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下列哪项不属于内力地质作用(C)A.地壳运动B.地震作用C.搬运作用D.变质作用2.内力地质作用不包括(C)。
A.地壳运动B.地震作用C.剥蚀作用D.变质作用3.岩石按照成因分类可分为(A)。
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B.岩浆岩、变质岩、石灰岩C.变质岩、石灰、大理岩D.沉积岩、岩浆岩、大理岩4.条痕是指矿物的( B )A.固有颜色B.粉末的颜色C.杂质的颜色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5.解理是指( A ).A.岩石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B.岩石中不规则的裂隙C.矿物受力后沿不规则方向裂开的性质6.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A)方向产生的断裂.A.不规则方向B.平行所有晶面方向C.平行某一晶面方向D.锤击方向7.下列结构中,(A)是岩浆岩的结构。
A、全晶质结构B、变晶结构C、碎屑结构D、化学结构8.变质作用因素主要是指( A ).A.高温,高压和化学活泼性流体B.上覆岩体重力下的压固脱水作用C.高温下的矿物重结晶作用D.构造应力将岩石挤压破碎的作用9. 摩氏硬度所反映的是( A)。
A.矿物相对硬度的顺序B.矿物相对硬度的等级C.矿物绝对硬度的顺序D.矿物绝对硬度的等级10.岩层产状是指( A ).A.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和分布B.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C.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D.岩层在空间的倾斜程度11.岩层的倾角表示( A )A.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夹角B.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方位角C.岩层面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交线的夹角D.岩层面的倾斜方向12.当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时,岩层是( C )A.缓倾岩层B.陡倾岩层C.水平岩层D.直立岩层13.岩层产状记录为135°∠5°时,表示岩层的走向为(C)A.15°B.135°C.45°D.315°14.褶曲存在的地层标志是( A )A.地层对称重复B.地层不对称重复C.地层不对称缺失D.地层对顶15.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的褶曲是( C )A.直立褶曲B.平卧褶曲C.倾斜褶曲D.倒转褶曲16.地层对称重复,中间老,两边新,地层界线平行延伸,表示该地区存在( A )A.水平背斜B.水平向斜C.倾伏背斜D.倾伏向斜17.褶曲倾伏端的地层界线在平面上表现为( A )A.一端封闭弯曲B.彼此平行延伸C.环状弯曲D.不连续18.常切断砾岩中砾石的节理一般是( C )A.张节理B.冷缩节理C.剪节理D.风化节理19.正断层是指断层的( B)现象.A.上盘相对向上运动B.上盘相对向下运动C.下盘相对向下运动D.两盘水平错动20.地层出现不对称重复,缺失或重复时,则有( C ) 存在.A.向斜B.背斜C.断层D.角度不整合接触21.沉积接触是指( B )的接触关系.A.先有沉积岩,后有岩浆岩B.先有岩浆岩,后有沉积岩C.沉积岩之间D.岩浆岩之间22. —幅完整的地质图包括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和下列哪个图件( B )。
《⼯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填空题:1. 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摩擦、压⼊的能⼒。
2. 岩浆侵⼊时,岩浆和围岩的接触带受到岩浆的热⼒与其分化出的⽓体和液体的作⽤,使围岩发⽣变化⽽引起的地质作⽤称为接触变质作⽤。
3. 岩⽯的⽔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的吸⽔性、透⽔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4. 在陡峭的斜坡上,巨⼤岩块在重⼒作⽤下突然⽽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称为崩塌。
5. 所谓岩崩是指在地下开挖或开采过程中,围岩突发性地以岩块弹射、声响及冲击波等类似爆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脆性破坏现象。
6. 管涌是指在渗流作⽤下,地基⼟体中的细⼩颗粒,通过粗⼤颗粒的孔隙,发⽣移动或被⽔流带出的现象。
7. 对于地下⽔对混凝⼟结构的腐蚀类型,地下⽔中的SO4^2-,离⼦与⽔泥中的某些成分相互作⽤,⽣成含⽔硫酸盐晶体,造成体积的急剧膨胀,使⽔泥结构疏松或破坏。
该种腐蚀属于结晶类腐蚀类型。
8. 常⽤的⼯程地质测绘⽅法有:路线穿越法、界线追索法和布点法。
9. 某⼀勘察⼯程,需要配合设计与施⼯单位进⾏勘察,以解决与施⼯有关的岩⼟⼯程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勘察资料,应进⾏施⼯勘察。
10. 静⼒载荷试验是指在拟建建筑场地中挖⾄设计基础埋臵深度的平整坑底,放臵⼀定规格的⽅形或圆形承压板,然后再其上⾯逐级施加荷载,测定相应荷载作⽤下地基⼟的稳定沉降量,并作为分析岩⼟的承载⼒和变形的⼀种⼿段。
11. 断⼝是矿物受打击后所产⽣的不规则的破裂⾯。
12. 动⼒变质作⽤是指因地壳运动⽽产⽣的局部应⼒是岩⽯破碎和变形,其中机械过程占主导的⼀种变质作⽤。
13. 岩⽯的⽔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的持⽔性、透⽔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14.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在重⼒作⽤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部某些滑动⾯(或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15.流⼟是指在在⾃下⽽上的渗流作⽤下,当渗流⼒⼤于⼟体的重度或地下⽔的⽔⼒梯度⼤于临界⽔⼒梯度时,粘性⼟或⽆粘性⼟中某⼀范围内的颗粒或颗粒群同时发⽣移动的现象。
工程地质试卷(1)一、名词解释(3分×5=15分)1.软弱夹层2.地质构造3.节理4. 地震烈度5. 喀斯特二、填空(每空2分,共40分)1.据海底地形特征,可分为()、()和()三个大的地形单元。
2.岩浆岩按分类SiO2含量不同,可分为()、()、()和()。
3.岩浆岩按其产状不同,可分为()和()。
4.相对年代的确定方法有:()、()、()和()。
5.节理按力学成因不同,可分为()、()和()。
6.边坡岩体的破坏与变形有()、()、()和()。
三、简答(4分×9=36分)1.外力地质作用按其作用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2.岩层按产状不同,可分为哪些类型?3.活断层的识别标志有哪些?4.节理野外观测的内容有哪些?5. 根据承压水等水位线图可获取哪些信息?6.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有哪些?7.岩浆岩的简易鉴定方法,主要分为哪几个步骤?8.地下洞室位置选择时要注意哪些构造条件?9. 工程地质勘察主要任务有哪些?四、论述(9分)不稳定边坡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工程地质试卷(1)答案一、名词解释(3分×5=15分)1. 指力学强度低(1分),泥、碳含量高,遇水易软化(1分),延伸较长,厚度较薄的软弱岩层(1分)。
2. 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1分)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1分),发生变形、变位,形成各种构造运动的形迹(1分),称为地质构造。
3. 岩体中(1分)岩块沿破裂面没有显著位移(1分)的断裂构造(1分)。
4. 指地震时(1分)受震地区地面及建筑物(1分)遭受破坏的程度(1分)。
5. 水对可溶性岩石(1分)的破坏与改造作用称为喀斯特作用(1分),喀斯特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地貌、水文现象(1分)总称为喀斯特。
二、填空(每空2分,共40分)1.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大洋中脊2.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3.喷出岩、侵入岩4.地层层位法、古生物化石法、岩层接触关系法、岩性对比法5.张节理、剪节理、劈理6.松弛张裂、蠕动、崩塌、滑坡三、简答(4分×9=36分)1.(1)风化作用(2)剥蚀作用(3)搬运作用(4)沉积作用(5)固结成岩作用(或硬结成岩作用)(每项1分,任答出4项即得满分4分)2.(1)水平岩层(1分)(2)倾斜岩层(1分)(3)直立岩层(1分)(4)倒转岩层(1分)3.活断层的直接标志:(1)错断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2)断层带中的构造岩或被错动的岩脉,经绝对年龄测定,距今不足几万年;(3)根据仪器观测,沿断层有大于0.1㎜/年的相对位移或地形变化;(4)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地震遗迹,或有近期微震;(5)在构造上证实与已知活断层有共生或同生关系的断层。
工程地质复习题答案6一、单项选择题1. 工程地质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A. 地质学基础B. 岩土力学C. 地质结构分析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2. 岩土力学研究的是什么?A. 岩石的物理性质B. 土壤的力学性质C. 岩石和土壤的力学性质D. 岩石和土壤的化学性质答案:C3. 地下水对工程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增加结构的承载力B. 降低结构的稳定性C. 增加结构的腐蚀性D. 减少结构的耐久性答案:B4. 地震对工程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增加结构的稳定性B. 降低结构的承载力C. 增加结构的振动D. 减少结构的振动答案:C二、填空题1.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确定地质条件、评估工程风险、指导工程设计2. 岩土工程中,土的分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粘性土、砂土、砾石土3. 地下水位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土体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承载力、稳定性三、简答题1. 简述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
答案:工程地质勘察对于评估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预测可能的工程风险、制定合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避免或减少由于地质问题导致的工程事故,确保工程安全、经济和可持续。
2. 描述岩土力学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答案:岩土力学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地基承载力的确定、边坡稳定性分析、土体加固方法的选择、地下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等。
通过岩土力学的研究,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和控制土体在工程活动中的行为,从而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四、论述题1. 论述地震对工程结构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
答案: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对工程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动,这可能导致结构的破坏甚至倒塌。
预防措施包括: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估,设计时考虑地震力的影响,采用抗震设计规范,加强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在地震发生后及时进行结构的检查和修复。
工程地质答案及复习题一、选择题1. 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哪项?A. 地质材料的物理性质B. 地质结构与工程结构的相互作用C. 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岩石的哪一项物理性质对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影响最大?A. 密度B. 强度C. 弹性模量D. 孔隙率答案:B二、填空题1. 土的分类通常根据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进行。
答案:颗粒大小、颗粒形状、颗粒排列2. 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影响土的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承载能力、压缩性三、简答题1. 简述滑坡的成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答案:滑坡是由于地质结构的不稳定性,如岩层倾斜、断层活动或地下水位的上升等因素引起的。
滑坡会对工程结构造成破坏,导致工程失败或需要额外的加固措施。
2. 描述岩土工程中常用的几种地基处理方法。
答案: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深层搅拌、预应力锚固、换填、排水固结、振冲密实等。
四、计算题1. 已知某土层的天然密度为1.8 g/cm³,含水量为20%,试计算该土层的干密度。
答案:干密度 = 天然密度 / (1 + 水分比) = 1.8 / (1 + 0.2) = 1.5 g/cm³2. 如果在上述土层上施加一个压力为200 kPa的荷载,计算该土层的压缩量(假设压缩模量为10 MPa)。
答案:压缩量 = 压力 / 压缩模量 = 200,000 Pa / (10 x 10⁶Pa) = 0.02 cm五、论述题1. 论述工程地质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工程地质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它涉及到对地质条件的评估,如岩土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地下水位等,以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工程地质专家通过地质调查和分析,为桥梁设计提供关键数据,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桥梁类型和基础形式,从而减少施工风险和成本。
六、案例分析题1. 某地区计划建设一座高层建筑,地质报告显示该地区存在软弱土层。
⼯程地质复习题(清晰版)复习题绪论⼀、名词解释1、⼯程地质学⼯程地质学是研究⼈类⼯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的⼀个学科,它包括⼯程岩⼟学、⼯程地质原理、⼯程地质勘查三个部分。
2、⼯程地质条件⼯程地质条件即⼯程活动的地质条件环境,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程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施⼯和正常适⽤的地质条件。
⼆、简答题1、⼯程地质条件的要素是什么?⼀般认为它应包括⼟和岩⽯的⼯程地质、地质构造、地貌、⽔⽂地质、地质作⽤、⾃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
第⼀章地质作⽤⼀、名词解释1、河流阶地:河流侵蚀或沉积作⽤形成的阶梯状地形称为阶地或台地。
2、风化壳:残积物不连续地覆盖在地壳基岩上形成的⼀层薄的外壳称为风化壳。
3、风化作⽤:地壳表层的岩⽯在风化营⼒的作⽤下发⽣物理和化学变化,使岩⽯崩解破碎以致逐渐分解⽽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称为风化作⽤。
4、变质作⽤:由地球内⼒引起岩⽯产⽣结构、构造以及矿物成分改变⽽形成新岩⽯的过程称为变质作⽤。
5、地质作⽤:由⾃然动⼒引起地球和地壳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壳形态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称为地质作⽤。
6、岩浆作⽤:岩浆从形成、运动、液化直⾄冷凝成岩的全过程称为岩浆作⽤。
7、地震作⽤:⼤地的快速颤动形成振动叫地震。
8、内⼒地质作⽤:由地球内部能源引起的岩⽯圈物质成分,内部构造,地表形态发⽣变化的作⽤成为内⼒地质作⽤。
9、外⼒地质作⽤:由外部能源所引起的地质作⽤称为外⼒地质作⽤。
10、地壳运动:指地壳的隆起和坳陷,海陆轮廓的变化,⼭脉海沟的形成,以及褶皱,断裂等各种各样地质构造的形成和发展。
⼆、填空1、岩⽯的风化程度可根据岩⽯的______颜⾊_____、____矿物成分_______、____破碎程度_______及______强度的变化_____等⽅⾯情况确定。
2、岩⽯的风化作⽤可分为____物理_______风化作⽤、____化学_______风化作⽤及______⽣物_____风化作⽤。
(完整版)《⼯程地质》复习试题《⼯程地质》课程复习资料⼀、填空题:1.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2.辉长岩主要由下列矿物组成:、、、。
3.⾃然界的矿物按其内部组成质点是否有规则排列可分为和两类。
4.根据褶曲横断⾯形态.可将褶曲分为、、和。
5.成岩作⽤包括作⽤、作⽤、作⽤和作⽤6.确定相对地质年代的⽅法有、、和。
7.褶皱构造中褶曲的形态有两种:、。
8.根据矿物的颜⾊产⽣原因,可将矿物的颜⾊分为、和三类。
9.河流阶地按组成物质不同,可分为阶地、阶地和阶地。
10.风化作⽤按其产⽣的原因与⽅式可分为、、。
11.河流流⽔对碎屑物的搬运⽅式有、、三种。
12.河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和拓宽河床的作⽤称为河流的作⽤。
13.地层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有和两种形式。
14.滑坡的发⽣和发展⼀般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15.沉积岩的主要胶结类型有、、、。
16.构造运动按其运动⽅向分为和,其中阶地的形成是由地壳的所引起的。
17.作为建筑物地基和建筑物的四周环境的地层,都是由内⼒和外⼒地质作⽤形成。
由⼀种或多种岩⽯和各种地质构造所组成,具有各向异性复杂的岩⽯地层,在⼯程地质上,把它称为________。
18.地壳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和。
19.河流的侧蚀作⽤使河⾕变_ ___和变__ __。
20.摩⽒硬度计将矿物硬度分为个等级,其中⽯英的硬度为。
21.地震的基本烈度是指。
22.按软⼟的沉积相和沉积特征,可将其划分为、、、四种。
23.24.25.26.27.右图为地质[28.29.32.33._ 和34.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35.矿物的光学性质包括、、、36.河流沉积物的主要沉积场所有____。
37.右图代表两种⽣成年代不同的岩浆岩,互相穿插,则可推断先形成的是_________,后形成的是____________。
38.矿物的⼒学性质包括___ _、___ _和__ __。
39.构造运动按其运动⽅向分为和,其中阶地的形成是由地壳的所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