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听雨轩的古文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三一文库()初一散文作文
听雨轩_650字
江南的雨处处挂着思念,是母亲挂念远方
的游子,也是朋友心中隐隐的身影。
正因为这思念的雨声,我喜欢上了江南。
这里的雨是连续不断的,将江南古朴的建筑淹没。
在我住的地方是一座二层式的小阁楼,与
邻居连在一起,下面便是一段短廊。
这样的短
廊被叫做“轩”,每个轩都有自己的名字,就像
北京的胡同,很少会有一样的名字。
我家阁楼
下面的短廊叫做“听雨轩”。
我的窗子正朝着南面但很少有阳光照进来,不工作的时候我就会到楼下的亭雨轩听听雨声,看看朦胧的江南。
很多时候的连雨天都是牛毛
小雨,雨水顺着房檐的瓦片滴下,落到石阶上,那声音也很朦胧。
这样的声音在我的屋子里是
听不到的,有时候远处的桥上也会有人,撑着伞,仿佛听雨又像是等待。
与这雨组成了一幅
美丽的画面,不同的是自己也身在其中。
夜晚的时候常常被这雨声惊醒,回忆起刚
刚作的梦也大都是远在北方的家人,和常年不
20 × 20。
《项脊轩志》话题:同学母亲教育学习给每一个寝室起一个温暖的名字--《项脊轩志》第一课时2005年12月2日星期四阴昨天上完《罗生门》讨论课,正在整理实录的时候,李镇西老师打来了电话,和我讨论一班同学作弊的问题,我的心情很沉重,于是这一节课前,打算借《罗生门》再把这个问题说一说。
一上课,我告诉他们,李老师打来电话,和我讨论作弊的问题,我特别难受。
说到背诵作弊的问题,其实不用李老师说我也知道的,有的同学在我面前背书,然后另外一个同学偷偷在我背后替他张着书。
我说:“当我接到这个电话的时候,我就想起了《罗生门》里的台词:‘我还能相信人吗?’”下面全都笑起来了。
“那一刻我正在考虑《罗生门》的事情,这时候我就停下来,想了很久。
想什么?高一四班的同学都知道,我想到了高一四班原因作弊的问题。
有些同学都知道高一四班有过一场白卷风波,就是李鑫交白卷的问题。
当时我知道肯定有人作弊,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大面积的作弊。
这件事情对我的打击很大。
我在评讲《罗生门》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们可能在生活中用语言和现象编织假相,我觉得我就遭遇到了。
大家通过考试成绩给我展现的是这样一幅场景:整个班级在进步,一切欣欣向荣。
真相在什么地方?没有真相,都是假的!这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比如我当时就在想,高二一班的期中考试成绩是真的吗?!”“真的!”下面齐声说。
“说实话,我不太相信了。
我不相信的一点是期中考试我们班的成绩太好了,不及格的人数只有三个,各道题的得分都高于其他班,我有些怀疑。
”下面立刻吵成了一团,纷纷表示不满。
我没理,等了一等,继续说:“大家知道我是怎样一个人,我非常希望自己面对的真实的东西。
比如这一次如果高二一班考了倒数第一,我完全可以接受。
但是如果是虚假的成绩,我拒绝接受。
原来高一四班白卷风波以后成绩大幅度下滑,甚至有一科成绩曾经是全级倒数第一。
但是我对这一科的科任老师说,我很高兴,因为我觉得这才是真实的成绩!”下面又吵,听不清在说什么。
听窗外雨声的唯美诗《夏日杂诗》清·陈文述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真是连晴不知夏去,一雨方知秋来,一场秋雨一场寒呀。
这是一首描写夏末秋初夜景的诗,很好地反映了这个时节的气候变化和风俗人情。
最后两诗句,更是精彩,看似无理,实则多情,听一夜雨打荷叶声,也感受到了秋意,一夜雨声把凉爽带入了梦境,别出心裁地描绘了凉秋降临的情景,创造了清丽奇趣的意境。
《夜坐听雨》宋·范成大四檐密密又疏疏,声到蒲团醉梦苏。
恰似秋眠天竺寺,东轩窗外听跳珠。
夜晚来临,端坐家中,秋雨忽至,打在屋檐瓦片上,时大时小,淅淅沥沥,雨声传入耳中,像催眠曲似的让人非常的舒服。
《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这首诗中的听雨非常具有画面感,意境也是非常美。
西子湖畔,临安城中,夜幕降临,小雨淅沥下了一整夜,滋润着人间万物,春日里的红杏,也在这雨声中悄悄地绽放,十分美好,第二天天亮,小巷中便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五代·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江南美,江南好,韦庄游历过江南,所以对江南的记忆难以舍弃。
梅雨季节,江南的雨是断续绵密的,时断时续的雨,宜于赏,更宜于听。
置身于中,心情自是很好,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羡煞旁人。
《清平乐·幺弦写意》宋·晏几道幺弦写意。
意密弦声碎。
书得凤笺无限事。
犹恨春心难寄。
卧听疏雨梧桐。
雨余淡月朦胧。
一夜梦魂何处,那回杨叶楼中。
思念一个人时,指定会茶不思,饭不想,每天睡也睡不着,在床上辗转反侧,整晚听疏雨打梧桐,偶尔入睡,也想梦见你,梦见和你一起度过的时光。
《西江月·春晚》宋·辛弃疾胜欲读书已懒,只因多病长闲。
听雨轩
捡几枝树干,搭一个棚子,曰:听雨轩。
久违的感情油然而生,是怀念,亦是释然。
人生犹如一个话剧,有人要上场,有人要谢幕,只是那一年的夏天,恰逢我们青春的散场,转身走入夏季的雨中,各奔东西。
高考就在最后一道铃声中悄然结束,在返回学校的过程中淅沥的小雨一如既往的下着,可是在为这一次的散场做挽留的哭泣。
依靠在车窗,欣赏着摇曳的树叶,绿叶,你为何行走的如此之快, 连一丝的停留都不给与?韶华易逝,光阴似箭,你是否在告诉我们这群青涩的孩子,昔日的时光已注入东海,我们停留不得。
那些安静的只剩下沙沙声的考场,那些宣告成绩的喜悦与哀伤,那些奋笔疾书的晚自习,那些铃声响过一哄而散的教室......都在绿叶的行走中成了怀念的对象。
夏天的味道:咸咸的,涩涩的.....
当一片绿色展现在眼前时,高一军训的场景恍若眼前。
在一个暑假之后,大学生活如期而至,军训便成了第一课。
军帽、军装、军鞋,清一色的绿色映着夏天的繁茂。
没有映日荷花别样的红,有的只是永恒的绿,青春的味道!
教官的严厉与随和,队友的团结与友善,还有那半小时军姿的让我们逃离僵硬木头人的“1、2、1”的口号,齐步走,起立与蹲下,正步走等等宛如一道瑰丽的景致;军训时的抱怨与欢笑,都在夏季的阳光下飘荡空中......且叫做巧合吧,军训彻底结束那天
也飘着淅沥的小雨,簇拥中,教官转身走进车中,留下的,是我们留恋的面庞!
夏天的味道,甜甜的,凉凉的......
那年的夏天,高考后的散场与大学的相聚构成一幅永不退色的画卷,那年夏天的味道,咸咸的,甜甜的......。
下雨天读书的诗句
01.祁寒暑雨惟怨咨,流麦漂衢竟谁道。
与君歌听雨,秋雨最可听。
——吾丘衍《陈公辅听雨轩》
02.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
——张潮《幽梦影》
03.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04.今君画雨不著纸,雨声却在芭蕉里。
——李天
根《题听松山人雨蕉书蜃图》
05.雨中溪破无干地,浸著床头湿著书。
——王建《雨中寄东溪韦处士》
06.细雨朦胧小石桥春风荡漾小竹筏夜无明月花独舞腹有诗书气自华。
——陶渊明
07.风霁月:雨过天晴,风清月朗。
能读书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古来多。
——刘克庄《次韵实之春日》
08.天净雨初晴。
秋清人更清。
满吟窗、柳思周情。
一片香来松桂下,长听得、读书声。
——张炎《南楼令》09.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
——秘演《山中》
10.微雨,正茧栗梢头弄诗句。
——姜夔《侧犯·咏芍药》
11.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蒋捷《虞美人·听雨》
1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雨和轩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雨和轩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雨轩"的诗词《听雨轩》巫山顶,有1亭,名曰听雨轩。
脚下有湖,谓之听雨湖,历代名人巡游于此,遗诗文若干,有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为证。
(.)山行坎坷而动听,景色突兀而现,柳暗花明。
暮色尤甚。
惊之,异之。
见者,流连忘返,未见,朝思暮想。
多有赞叹大地造化,不知归途者。
暮至黄昏,山下赏荷。
风起,雨点点。
沿路上。
览美景,雨洗尘积,心旷而神怡。
登顶入轩,薄雨蒙蒙。
而后止,云骤去,满天星光,塘水汪汪。
始觉,登高境,近则远,远则近。
《虞美人· 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1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有什么“雨轩”的诗词“雨轩”的诗词1.《夏日访王友文留饮赠诗》年月:明:刘基长夏园林白昼闲,高轩留客雨漫山。
倾壶竹叶沉沉绿,落树杨梅颗颗殷。
槛外新荷摇水佩,檐前弱柳舞风鬟。
醉来带月浮舟去,忘却尘埃世路艰。
2.《答客问》年月:宋:宋自逊岂是林逋放鹤迟,羽闲成懒静适宜。
落花季节人中酒,夜雨轩窗客赌棋。
身外浮名何用觅,人间多事不须知。
屋边梅树上边石,岁岁春风日日诗。
3.《送李廷老归河阳》年月:宋:韩维爱子良自持,不复前日并。
乃能从古人,帖帖事闲静。
西轩雨新足,众药长条颍。
援琴对浊酒,尽此夏日永。
归心不行留,知子念晨省。
驱车遵大河,回首望嵩岭。
4.《和石田先生落花诗(210首)》年月:明:唐寅旧酒新题满袖痕,怜香惜玉竟难存。
镜中红粉春风面,烛下银屏夜雨轩。
奔月已凭丹换骨,坠楼端把死酬恩。
长洲日莫生芳草,消尽江淹黯黯魂。
5.《诗1首》年月:宋:赵夔青嶂横开高几重,巉岩直上半天中。
虚明洞口千年久,清澈流来1溜通。
海蚌张颐方吸月,云龙夺迹遂乘风。
隼旗出有随轩雨,指日秋成贺岁丰。
3.跪求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隔着帘儿听雨声的古诗词
案例一:
隔帘听雨七绝
小楼夜落幕微垂,风扫雕窗伴雨飞。
烛影轻摇心搅碎,暖情帘外却为谁。
案例二:
抒怀小作
一夜京华烟雨长,隔窗听雨话微凉。
风云未遂疏堪写,聊以诗酒斗轻狂。
案例三:
夜雨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案例四:
夜游宫·竹窗听雨
竹窗听雨,坐久隐几就睡,
既觉,见水仙娟娟于灯影中。
案例五:
梅村
枳篱茅舍掩苍苔,乞竹分花手自栽。
不好诣人贪客过,惯迟作答爱书来。
闲窗听雨摊诗卷,独树看云上啸台。
桑落酒香卢桔美,钓肥斜系草堂开。
以雨轩结尾的诗句1. 幽林静处隐茅庐,暮霭沉沉绕雨轩。
例子:就像那世外桃源一般,在那幽林的深处,有一座小小的茅庐,傍晚时分,沉沉的暮霭像是一层轻纱,围绕着那座雨轩。
仿佛那里住着一位避世的高人,过着自在惬意的生活。
嘿,你难道不想去那雨轩看看吗?2. 清风徐入抚心田,独念旧情在雨轩。
例子:我站在这儿,清风缓缓地吹过来,轻轻抚摸着我的心田。
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过去的那些感情啊,都留在了那座雨轩里。
就好像那些回忆是被雨轩收藏起来的宝贝,每次想到,心里就五味杂陈,哎。
3. 晓星渐落晨光照,梦断愁思绕雨轩。
例子:天快亮的时候,星星一颗一颗地落下去了,晨光洒了下来。
可是我呢,刚刚从梦里醒来,那些忧愁的思绪就像丝线一样,缠绕着那座雨轩。
这感觉就像是被困在蜘蛛网里的小虫子,怎么也挣脱不开,真是愁死人了。
4. 荷香满溢池边屋,静赏秋华倚雨轩。
例子:你看啊,池塘边的屋子周围满是荷花的香气,那香味都快把人给淹没了。
在秋天的时候,静静地靠着雨轩欣赏着秋天的美景,那感觉多美妙啊。
这雨轩就像是一个最佳观景台,能让你把所有的美好都尽收眼底,多惬意呀。
5. 酒意微醺心自醉,闲坐幽庭望雨轩。
例子:我喝了点酒,有点微醺了,心里就像飘在云朵上一样。
然后就闲坐在幽静的庭院里,望着那座雨轩。
那雨轩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在酒意的烘托下,显得更加迷人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呢?6. 春燕呢喃寻旧垒,新泥落处近雨轩。
例子:春天的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在寻找它们以前的窝呢。
那些带着新泥的燕子飞啊飞,它们落脚的地方就在雨轩的附近。
这雨轩就像是燕子的邻居,见证着燕子来来去去,充满了生机,是不是感觉很有趣呢?7. 残烛摇曳孤影长,泪洒空阶对雨轩。
例子:屋里的蜡烛快燃尽了,火苗摇摇晃晃的,我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
我一个人在这儿,眼泪洒在空空的台阶上,对着那雨轩。
这时候的我就像一只被抛弃的小狗,孤独又无助,好难过啊。
8. 松涛阵阵传声远,遥念君颜入雨轩。
例子:松林里的涛声一阵一阵的,传得老远老远。
有雨有轩的诗词
以下是一些有雨有轩的诗词:
1. 雨轩: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诗句为“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2. 一霎微雨洒庭轩: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3. 雨洒轩窗夜易昏: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4. 夜雨轩窗客赌棋:出自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观雨》。
5. 尝轩雨过峰峦秀: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
6. 松暗前轩带雨秋: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宿郑州》。
7. 松下小轩闲雨菊:出自唐代诗人皇甫冉的《送郑二员外》。
8. 半轩秋雨染鹅黄:出自宋代诗人朱淑真的《黄梅时节》。
9. 半轩依竹闲听雨: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题黄梅五首其一》。
10. 关河风雨隔幽轩:出自明代诗人王守仁的《次韵邢德允见赠》。
这些诗词中都含有“雨”和“轩”二字,展示了雨中或雨后轩窗之景以及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听雨堂记刘克庄译文及注释《听雨堂记》是刘克庄的一篇记叙文,译文和注释如下:译文: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
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
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敌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
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
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
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
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从这一天开始,白天夜里雨不断。
这一天晚上下起了雨,那是我生平以来听到的最美的雨声了。
当时我正在熟睡,听到雨声非常美妙,于是起来写下这篇文字,当作亭子的记念。
从此以后我常来这里欣赏雨景,写下了我听到过的最美的雨声。
我的同乡李蟠叟说:“听了这么多年的雨声,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雨声。
”我笑着回答说:“这正是老天爷赐给我的美妙声音啊。
”注释:1.雨:这里用作亭子的名字。
2.喜事:指喜庆的事件。
3.周公:姬姓名旦,周武王姬发的亲弟弟。
西周的开国重臣,古代中国的一位重要政治家、教育家,在儒家文化中是德行之典范。
4.嘉禾:指生长茁壮的禾稻。
5.汉武帝:即刘彻,西汉的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6.元鼎:即汉武帝的年号。
7.叔孙得臣:春秋时期鲁国的卿大夫。
8.侨如:叔孙得臣的儿子。
9.扶风:地名。
10.官邸:官员的住所。
11.岐山:地名。
12.乙卯:指农历三月五日。
13.甲子:指农历三月六日。
14.李蟠叟:人名。
15.赐:赐予。
16.美妙声音:指雨声。
《冬夜听雨戏作(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冬夜听雨戏作二首(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冬夜听雨戏作二首(其二)
陆游
遶①檐点滴如琴筑②,支枕幽斋听始奇。
忆在锦城③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
注释:
①遶:同绕;
②筑:一种乐器;
③锦城:即锦官城,四川成都,陆游在那儿生活过城都。
(1)前两句表现了什么意境?后两句又表现了什么意境?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前两句从山阴听雨的角度描写。
诗人在屋檐边听雨,点点滴滴,其声如琴流转;静卧书斋床上,支枕听雨,始觉雨声清奇有味。
这样的意境是闲淡幽雅。
后两句急转陡变,写出极为豪壮绚丽的意境。
这两句就是回忆成都军府生活的。
军府晚上常有歌舞鼓吹的盛会。
在这种盛会中,诗人豪情发越,竟然忘了屋外响着的雨声。
末句极度夸张,惟此夸张,才充分表现其豪放和热烈的感情。
总之,这首诗以极端豪放的气概,大胆夸张的手法,为古今听雨诗创造一种壮丽、新奇的意境。
翻译:
回绕屋檐点点滴滴作响的`雨声如琴与筑的乐音;如今在幽静的书斋里,放好枕头躺着听听,才觉得这雨声奇特、不一般。
想起以前在繁华的城市里,歌声、器乐声到处有,简直响如大海;可在那里住了七年,听过无数次夜雨声,从不知雨声有如此奇妙。
感悟
雨声即是禅声,青春已逝,空自追怀,惟有这雨声,才是永恒的吧......这大约就是作者的感悟了。
散文短章39铁浩画兰,画荷,画菊,画梅,尤精于画竹,在书画界有“南阳第一竹”之美誉,画斋亦命名为“听竹轩”。
初闻之颇有不解,人都说赏竹,没听有“听竹”一说。
一日得宽裕,忽生一念:何不去“听竹轩”一探究竟?电话询问门牌,铁浩说找门牌不如找竹,有凤尾竹的庭院便是。
奇怪了,放下电话,竟有竹的清香在鼻前萦绕,我被这青香牵引着,诱惑着,迤逦来至翠竹掩映下的蒋宅。
首先让我惊叹的是院侧那一丛绿竹,竿竿如鸡卵粗,密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怕有百多株吧?它们下抓大地,上逼苍天,鬅又松开来,遮覆了大半个庭院。
时值仲春,轻风拂来,竹枝曼舞,唼唼复唼唼,像无数的桑蚕在啮食,又像鱼群在饕餮食物。
这天籁之音,让这喧嚣街巷中的庭院显得恬静,灵动,悠闲,和谐,处处诱发灵感。
至此,我终于明白铁浩为什么把画斋命名为“听竹轩”了。
铁浩爱竹就养竹。
刚斟上茶,还没啜上一口,他便说,茶还烫口,先赏竹吧。
便带头往屋顶上爬。
屋顶上藤蔓缠绕,郁郁苍苍,满眼都是一汪的绿,遍地都是希罕儿。
有一种尖长叶子的草,黄瘦黄瘦的,居然栽在一只精致的花盆里。
我说这是什么草?铁浩说那不是草,是竹,叫绿线竹。
绿线竹有黄杆红杆之分。
这是黄杆绿线竹。
我“哦”了一声,惊叹世上还有如此瘦弱、如此营养不良的竹!铁浩说,竹的种类有上千种,粗大的壮硕如树,细小的纤弱如草,但无论粗壮还是纤弱,呈现给自然的都是秀美和雅致,都是清高和潇洒。
你看,这里有三十多种竹,这是金镶玉竹,这是大佛肚竹,这是小佛肚竹,这是菲白竹,这是龟甲竹,这是观音竹……铁浩如数家珍,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态。
让人觉着,面前的竹,正施放出一种文化的高雅。
难怪它们有那么美妙的名字。
铁浩由爱竹到养竹,又由养竹到画竹。
这是一个渐进的深化过程。
画竹,究竟要画它的什么?是它壮硕的竹节,还是那曼妙的竹枝,还是那散乱的竹叶?这就要看画家是否理解了竹,读懂了竹。
画竹首先得读竹。
把竹读懂了,也就知道该画它的什么了。
苏东坡是画竹的高手,好像也曾为找不到表现竹的什么而苦恼过。
春雨轩乾隆诗词春雨轩——【清】乾隆积素流光映彩镫,上元今岁景偏增。
若论春雪如春雨,便庆食升有四升。
春雨轩——【清】乾隆雨歇园花总濯然,轻风暖日泮朝烟。
禽音带润飘林外,蝶影含香到埭边。
春色谁云无实相,轩名今识不虚传。
独予慰每兼忧切,夏长秋收敢定前。
春雨轩——【清】乾隆文轩号春雨,雨后恰才来。
谋目惟芳润,因心得静陪。
菜畦樊问处,杏埒董林材。
为底多吟绪,沾膏实快哉。
戏题春雨轩——【清】乾隆南方春雨欣逢少,北省幸歌春雨时。
谩道今年景顿置,倚楹犹是眄烟丝。
题春雨轩六韵——【清】乾隆识喜闻元圣,为书号得禾。
春膏今岁庆,别殿落成歌。
后乐诚堪志,先忧竟若何。
名因当时易,趣爱此间多。
藻缋宁须亟,清閒每一过。
如斯愿振古,六幕永绥和。
春雨轩小坐因而成咏——【清】乾隆去岁春雨好,轩成因名之。
今年春亦雨,清跸方东移。
归来已夏月,始佳后愆期。
侵寻亟待泽,沾足幸今兹。
砌葩鲜以馨,屏林华且滋。
所喜不在此,开畦绕前墀。
菜甲既勃生,麦穗方饱垂。
学圃岂鄙哉,验农亦因斯。
先是虽慰志,后来复愿时。
春雨轩对雨六韵——【清】乾隆开年咏甘雪,庆卜四升粮。
继是频叨渥,惟兹更霈祥。
欣看积洼液,不碍倚楹凉。
作响低淋沥,飞空远渺茫。
烟凝柳欲暗,润逼土生香。
春雨异常早,慰钦亦异常。
春雨轩对雨作——【清】乾隆春雨名轩果是奇,自兹春雨每逢之。
最优渥者为今岁,未烂漫兮恰好时。
彻日彻宵还莫间,或疏或密总相宜。
凭栏却幸何修遇,喜共东郊农父知。
《林语轩诗话》(十七)诗歌欣赏词曲:山奇《林语轩诗话》(十七)文/山林七绝·品友菖蒲题句山野石幽菖草寒,清风一缕拂漪澜。
探春自有梅花笑,冷月冬吟诗雪残。
2016.12.28撰于林语轩【注】平水韵。
押寒韵。
首句拗救孤平。
七律·辞旧抒怀依稀年少别江东,长铗轻弹吟始终。
邑外飞霜晨露重,山间残雪暮云空。
梦寻钩月诗愁客,醉卧斜阳歌旅鸿。
把酒何须辞旧岁?江南无处不春风。
2016.12.31撰于林语轩【注】平水韵。
押东韵。
七绝·与诸友传习斋茶聚冬风犹暖拂城南,夜半诸君茶正酣。
纷说古今文艺事,如如道法叹虚涵。
2017.01.04撰于无锡传习斋【注】1/平水韵。
押覃韵。
2/虚涵,包罗。
七律·有感抒怀岁岁轮回几度秋,家山一别醉方州。
风尘路远心无忌,桑梓情浓梦亦愁。
岚岭飞霜沁湘竹,烟湖纤雨洗吴钩。
云舒万里千堆雪,何笑南冠类楚囚?2017.01.04撰于林语轩【注】1/平水韵。
押尤韵。
颈联出句变格拗救。
2/南冠楚囚。
唐·赵嘏《长安秋望》诗云:"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七绝·腊八节逢小寒小寒腊八巧逢时,节序轮回一地诗。
谁约东风来作客?冷梅疏淡正相思。
2016.01.05撰于林语轩【注】平水韵。
押支韵。
五绝·探春冷雨滴幽池,清漪落满诗。
岁寒花未发,梅萼探春迟。
2017.01.06撰于林语轩【注】平水韵。
押支韵。
七绝·渡舟题句浮舟泛水渡心海,彼岸菩提花正开。
莫道灵山云路远,一尘一土尽如来。
2017.01.10撰于林语轩【注】平水韵。
押灰韵。
七绝·为岩山兄画梅题句叩春蕴染一枝梅,诗魄如心夜夜催。
借问癯仙几时雪?妍姿楚楚哂尘埃。
2017.01.11撰于林语轩【注】1/平水韵。
押灰韵。
转句变格拗救。
2/癯仙,梅花雅称。
宋·陆游《射的山观梅》诗之二:“凌厉冰霜节愈坚,人间那有此癯仙。
”七绝·夜雨吴歌鱼肠如意叹荆轲,长铗归来故事多。
有关听雨轩的古文
《听雨轩坐秋》
【作者】邓辅纶
文簟泛清光柔飚引玉塘
阴连荷气润梦坠叶声凉
晚照多为影闲庭过一香
芙蕖今自可怜尔阅秋霜
【赏析】带着织纹的竹席上泛起清冷的光,轻风吹过洁净的池塘,浓阴仿佛带着池荷的香气,落叶的声响惊扰了秋梦,晚照投下了幽幽的影子,望着闲静的庭院不知不觉一柱香也燃完了。
荷花还未凋谢,还要经历秋霜,不禁让人怜惜起来。
《听雨轩》
【作者】vr4u
巫山顶,有一亭,名曰听雨轩。
脚下有湖,谓之听雨湖,历代名人游览于此,遗诗文若干,有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为证。
山行崎岖而婉转,景色突兀而现,柳暗花明。
暮色尤甚。
惊之,异之。
见者,流连忘返,未见,朝思暮想。
多有惊叹大地造化,不知归途者。
暮至黄昏,山下赏荷。
风起,雨点点。
沿路上。
览美景,雨洗尘积,心旷而神怡。
登顶入轩,薄雨蒙蒙。
而后止,云骤去,满天星光,塘水汪汪。
始觉,登高境,近则远,远则近。
【赏析】文章描写了作者雨中登山入听雨轩的情景,淅淅细雨,沿途风光给作者带来了惊异的感觉;在听雨轩里览风景,心旷神怡,心情舒畅;山顶微风,靡靡者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