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管理评审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
1.0目的:通过按策划的时间间隔组织管理评审,确保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0要求:2.1总经理负责按策划的时间间隔组织管理评审。
2.2管理评审的内容包括:a、管理体系内、外部审核的结果;b、客户的反馈、客户的满意度;c、过程的业绩和服务的符合性;d、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e、以往管理评审措施的跟踪措施;f、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变更;g、改进的建议。
2.3评审的结果和建议由管理者代表形成管理评审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有关的措施或决定:a、管理体系及过程有效性的改进;b、与客户要求有关的服务的改进;c、资源的需求。
3.0支持性文件:《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编制:审核:批准:日期: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ISO9001内审不符合(不合格)项判断参考条款1。
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没有框架关系――5。
32。
质量方针、目标不能被各级人员所理解和贯彻――5.33. 质量目标没有展开到职能部门,实现不能提供证据――5.4。
14. 管理评审未进行――5.65. 管理评审未保存原始记录――5。
6。
16. 管理评审的输出没有包括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5。
6.37。
职责和权限分布不清楚――5.5.18。
资源配置不足――69. 外来文件和资料不受控――4.2.3 f)10。
电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文件未受控――4.2.311。
现场不能得到相应文件有效版本,或使用不受控文件――d)12。
现场有效版本和作废版本并存--4.2。
3 g)13. 现场只有作废版本--4。
2。
3 g)14。
文件的现行修订状态不能识别―― 4。
2.3 c)15. 文件和资料在发布前未经授权人审批其适宜性――4.2.3 a)16。
文件发放范围未经审批――4。
2.3 d)17。
对文件未进行必要的评审和修订――4.2.3 b)18. 工作现场没有可依据的文件,导致了工作质量的不一致――7.119。
质量手册对删减的细节和合理性描述不充分――4.2。
2 a)20。
质量手册对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表述-4。
2。
2 c)21。
供方的产品质量记录未保存在组织--7.4或者4。
2。
422. 其他各种记录按就近不就远原则处理。
如合同评审无记录--7。
2.223。
未规定电子媒体形式的质量记录控制方法--4.2。
424. 质量记录未规定编目、标识、归档、处理办法――4。
2.425. 没有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人员所必要的能力—6。
2.2 a)26。
培训需求未确定――6.2.2 b)27。
没有保持教育、培训、技能、经验的适当记录--6。
2.2 e)28. 不能提供培训有效性评价的证据――6。
2。
2 c)29. 特殊工序的操作工人资格、培训、考察、考核不符合要求--7。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及现场记录表受检部门:公司领导层(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注:评价采用符号表示:√符合;×不符合;O不适宜;?疑点。
审核员:审核组长:年月日年月日受检部门:财务部注:评价采用符号表示:√符合;×不符合;O不适宜;?疑点。
审核员:审核组长:年月日年月日受检部门:品质部涉及过程: 4.2.3b、4.2.3c、4.2.4、5.4.1、5.5.1、6.2.2、6.4、8.2.1、8.2.2、8.2.4、8.3、8.5.2 日期:年月日注:评价采用符号表示:√符合;×不符合;O不适宜;?疑点。
审核员:审核组长:年月日年月日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受检部门:行政部注:评价采用符号表示:√符合;×不符合;O不适宜;?疑点。
审核员:审核组长:年月日年月日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受检部门:综合部涉及过程:5.4.4、6.1、6.2、6.3、7.3、7.4、7.5、7.6、8.3 日期:年月日注:评价采用符号表示:√符合;×不符合;O 不适宜;?疑点。
审核员: 审核组长:年 月 日年 月 日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受检部门:经营部注:评价采用符号表示:√符合;×不符合;O 不适宜;?疑点。
审核员: 审核组长:年 月 日年 月 日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受检部门: 客户服务中心注:评价采用符号表示:√符合;×不符合;O不适宜;?疑点。
审核员:审核组长:年月日年月日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受检部门:工程维修班注:评价采用符号表示:√符合;×不符合;O不适宜;?疑点。
审核员:审核组长:年月日年月日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受检部门:秩序维护队注:评价采用符号表示:√符合;×不符合;O不适宜;?疑点。
审核员:审核组长:年月日年月日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受检部门:保洁绿化班注:评价采用符号表示:√符合;×不符合;O不适宜;?疑点。
本文收集了150个质量体系审核中的案例,仅供参考.【案例1】某涂料厂生产丙烯酸系列内、外墙涂料,质检科长说他们的产品分别执行国家关于内、外墙涂料的两份通用标准。
但是该厂涂料有十多个品种,其产品说明书声称各种指标参数分别高于国家标准的规定,并且价格也高低相差十余倍。
该厂提供了每年按国家标准规定做的型式试验报告,但没有说明是送哪个品种去做的型式试验,报告仅记录了按国标要求各项参数结论为“合格”,但没有提供高于国家标准要求的试验证据。
质检科长说:“涂料检测站都是只按上述两份国家标准检测的.”审核员问:“你们没有针对不同的涂料制定企业标准吗?”质检科长:“没有。
”案例分析:由于该厂涂料品种有十余种,价格也相差十余倍,可见产品的性能肯定也有很大差别,而且该厂对外声称其产品性能高于国家标准,就应拿出高于国家标准的证据。
对这些产品的型式试验就应该按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来做,因为国家标准不能覆盖这些产品的要求。
企业应该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并按企业标准要求进行型式试验。
本案违反了标准“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规定的“组织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
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策划的安排,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
”【案例2】某公司新产品研制均由产品设计工艺负责人负责,从研制到投产所有技术问题均由他一个人负责。
审核员想了解对产品工艺的有关规定,开发部经理说:“这些东西都在产品设计工艺负责人脑子里,为了保密,只在个人的笔记本里有记录,没有整理成文件。
”审核员要求索看笔记本,经理拿来一个项目的笔记本,审核员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写了很多的内容,多是平时做试验的记录,没有一定的格式。
审核员问开发部经理:“你看得明白吗?"经理说:“都是当事人自己记的,我一般不看他们的记录,一切由产品设计工艺负责人自己负责”.审核员看到该公司多数的研制人员都是原来从研究所出来的,平均年龄大概50岁以上。
审核员问:“这些笔记本以后上交吗?"经理:“没有明确的规定”。
管理评审输入输出内容制表:朱华锋1508132015年度管理评审计划一﹑评审的目的:为对本公司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包括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以及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行系统规范化的全面检查和评价,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持续改进。
二﹑评审的依据:本公司质量体系文件、ISO9001:2008标准、适用的法律法规。
三﹑评审的主要内容(自2015年6月13日体系建立起):1、公司质量体系能否适应质量方针﹑目标及市场环境变化的需要。
2、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实施的适宜性﹑适当性﹑有效性如何,是否达到管理的目的。
3、各部门的职能﹑职责﹑权限是否理顺,能否发挥作用。
4、公司资源配置,包括检测试验手段能否满足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及质量管理的要求。
5、客户反馈,包括客户对产品的意见﹑客户满意度的反馈等信息。
6、内外部审核、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
7、质量活动的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
8、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的要求。
四﹑参加评审的人员:1、审核组长。
2、各部门主管。
3、审核组审核员。
4、其它相关人员。
五﹑评审的准备工作1、评审的准备工作由审核组长领导,品质部具体负责。
23、上述评审所需的各种报告:1)责任部门应于评审前三天内送交审核组长审批。
2)汇总编制成《管理评审报告》,经审核组长确认后,将《管理评审报告》电子档评审会议召开前一天发给参加会议的人员,并将原件归档保存。
4、评审会议的准备:1)评审会议的准备工作由审核组长领导,品管部具体负责2)评审会议前,参加评审的人员应认真阅读《管理评审报告》各项内容,并做好发言准备。
六﹑管理评审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1)日期:2015年9月5日(星期六)。
2)时间:9:30(地点:12栋会议室)。
3会签:。
管理评审输入报告篇一:管理评审报告及有关输入、记录管理评审计划编号: YFR5.6---02一、评审目的:经过本次管理评审活动,通告和总结公司质量管理系统和产质量量管理、内部质量审查状况,系统评估公司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系统的连续适合性、充足性、有效性;确立公司质量管理系统建设的下一步工作,辨别改良的时机。
以知足国家标准和顾客需求与希望,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与适应力。
二、评审依照:《质量手册》、“管理评审程序”以及各部门报告资料三、评审时间:20XX年 7月 8日(一天)四、评审地址:公司二楼会议室五、参加部门与人员:总经理、管代、部门负责人、内审构成员六、管理评审会议议程:1、公司总经理主持会议说明管理评审的有关事项。
2、各部门报告质量管理系统运行状况,并由总经理主持公司管理层在部门报告完成以后对该部门作有效性、充足性、适合性及建议进行评论和提出改良决策。
3、对证量管理系统实行和保持成效的综合评论。
4、总经理主持公司管理层总结评审结果及改良方向。
5、管理者代表出具管理评审报告。
6、管理评审举措进行考证。
八、各部门准备资料要求:①销售公司供给市场调研,走访用户,用户满意检查的总结。
② 化验室供给近阶段系统运行以来产品实物质量状况的统计剖析。
③ 生产技术部供给当前设施现状及运行、生产计划达成状况的报告。
④采供部供给原、燃资料采买状况和市场检查剖析报告。
⑤ 综合办公室供给当古人力资源散布,配制及培训报告。
⑥全质办供给质量目标、质量目标贯彻实行状况、内部质量系统审查报告、纠正和预防举措报告。
编制人:日期:审批人:日期:管理评审报告编号: YFR5.6---01一、评审目的:保证公司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系统的连续适合性、充足性、有效性;辨别改良的时机,确立更改的需要。
以知足国家标准和顾客需求与希望,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与适应力。
二、评审时间:20XX年 7月 8日(一天)三、评审地址:公司二楼会议室四、参加部门与人员:总经理、各位副总经理、质量系统覆盖的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及全体内部质量系统审查员五、管理评审综述及结论:依据 ***** :20XX 年标准要乞降公司拟订的《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的规定,20XX 年 7 月 8 日在总经理的主持下,召开了 20XX 年度管理评审会议。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汇总 在企业接受ISO9001质量管理体审核时,审核员都会关注哪些要点,企业该如何应对?下⾯是yjbys⼩编为⼤家带来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汇总,欢迎阅读。
范围 1、组织QMS覆盖范围和过程是否有缺失? 2、组织QMS对标准条款是否剪裁?确凿没有? 4.1 总要求 1、组织是否按照标准要求建⽴、实施、保持和改进QMS? 2、组织QMS过程是否被确定和管理? 3、组织QMS过程所需资源和信息是否充分,⾜以⽀持过程有效运⾏和监控? 4、组织QMS及过程测量和监控点是否确定并有效?对测量和监控结果是否有分析、改进活动? 5、组织是否存在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外包过程? 是否明确实施了控制? 6、组织是否接受顾客对过程的监督,保持产品的可追溯性(军标) ⽂件要求 4.2.1 总则 1、组织所建⽴⽂件是否包括了质量⽅针和质量⽬标、质量⼿册、程序、记录及其他所要求的⽂件? 2、组织是否按照标准要求建⽴了⽂件化程序? 3、组织是否根据内部管理需要建⽴了相应程序⽂件? 4、组织是否按照标准要求建⽴了质量记录? 5、组织QMS详略是否得当?是否适宜可操作? 6、组织QMS⽂件有哪些媒体、形式或类型?这些⽂件表现形式或类型是否适当、有效? 7、组织QMS⽂件详略程度是否与下列因素相适应? 组织的规模和类型、过程的复杂程度及相互关系、涉及⼈员所需的能⼒。
4.2.2 质量⼿册 1、组织是否编制并保持质量⼿册?⼿册内容是否覆盖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反映了为达到标准要求所采取的基本过程及⽅法? 2、组织质量⼿册对标准要求有否剪裁?如有,所剪裁条款是否说明?说明是否充分,可信? 3、组织质量⼿册是否对QMS中所有过程进⾏描述?是否对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确定且有效? 4、组织质量⼿册对组织机构及职能分配描述是否确定且有效?是否包括⽂件程序或其他参考程序? 5、质量⼿册是否受控? 4.2.3 ⽂件控制 1、组织是否按照标准要求建⽴并保持“⽂件控制程序”?该程序适⽤范围是否包括组织QMS要求的所有⽂件(包括内、外部⽂件;各种类型⽂件;各种媒体形式的⽂件)? 2、⽂件发布前是否组织相关部门评审,以确保⽂件的适⽤性、完整性、协调性? 3、组织⽂件批准权限是否按⽂件类别、适⽤范围、所处层次确定相应的批准⼈?所有⽂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批准,以确保⽂件的适宜性、有效性? 4、⽂件是否发到使⽤场所或岗位?执⾏⼈员是否能得到所需⽂件? 5、⽂件是否得到及时的更改?⽂件更改是否得到评审和批准?更改的⽂件是否确保了四个到位(即:所有同⼀⽂件更改到位;所有相关⽂件更改到位;所有相关部门/岗位通知到位;涉及实物时处置到位)? 6、不同类型、状态(如修改、外来⽂件)的⽂件是否按规定进⾏标识、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查? 7、组织有哪些外来⽂件?这些⽂件分发是否受控? 8、组织分发⾄供⽅及其他相关⽅⽂件是否受控? 9、作废⽂件是否已撤出使⽤场所?未撤出时,是否有明显标识、能防⽌⾮预期使⽤? 10、组织⽂件保管是否指定设施、场所、⼈员、能确保⽂件不损坏、不丢失、及时提供? 11、组织是否建⽴⽂件档案?⽂件归档、整理、鉴定/评审、保管、利⽤是否受控? 12、图样和技术⽂件是否按规定进⾏审签、⼯艺和质量会签、标准检查?图样、技术⽂件是否协调⼀致、现⾏有效?组织是否识别在产品实现过程中需要保存的⽂件并及时归档?(军标要求) 4.2.4 质量记录的控制 1、组织是否按照标准要求建⽴并保持“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该程序适⽤范围是否包括了组织QMS实施、保持和改进产⽣的所有记录? 2、组织是否按照标准要求设置了质量记录?记录项⽬是否满⾜标准要求? 3、组织为确保QMS过程有效运作、控制、证实、改进,是否设置了必要记录? 4、质量记录是否按规定进⾏标识?标识是否达到唯⼀可追溯?⽂件规定外质量记录如何标识? 5、质量记录填写是否真实、及时、清楚、正确? 6、质量记录的传递(包括收集、报送、领⽤、分发、归档、联⽹等⽅式)是否确定要求? 7、质量记录是否确定保存地点、⽅式、期限、?记录保存环境设施是否适宜、能防⽌损坏、变质或丢失?记录保存期限是否适宜,能满⾜证实、控制、追溯、改进要求?记录保存检索是否简便。
管理评审制度1、目的:本程序的目的是通过管理评审,确保质量/环境(包括有害物质的管理)管理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使公司能及时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和识别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及变更的需要,而确保管理体系得到不断的改善。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评审活动。
3、权责:3.1总经理:负责参与管理评审会议并对管理评审相关议题进行决策。
3.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并主持管理评审会议、提报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作绩效、根据运作绩效提出改善意见、跟催、提报决议事项的执行结果。
3.3各部门主管:负责准备及提交管理评审相关议题资料和管理评审相关决议的执行。
3.4 人事部:负责管理评审资料的收集、保存和决议追踪确认。
4、定义:4.1评审:为确定主题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
4.2有效性: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
4.3最高管理者: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本厂指总经理。
4.4问题变更:发现体系本身有问题、顾客不满意、产品质量下滑导致质量管理体系变更。
4.5适应变更:内外条件变化引起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变更。
4.6提升变更:为了提高管理引起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变更。
5、作业内容:5.1管理评审基本要求5.1.1管理评审一般以会议的形式进行。
5.1.2召开管理评审会的时机5.1.2.1定期:管理评审一般每年进行一次,通常在每年最后一次内部质量/环境体系审核结束后进行,一般安排在每年第四季度。
由管理者代表提出,人事部拟定会议议程。
5.1.2.2不定期:a)公司组织、结构和资源发生重大调整b)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c)顾客严重投诉或某一项目发生多个顾客投诉、或同一顾客投诉d)公司的地理位置发生迁移e)当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5.1.3本厂最高管理者参与管理评审会议。
5.2管理评审计划5.2.1管理者代表每年12月份制定《年度评审计划》,规定下年度管理评审的执行日期。
Q/SY2。
2—2001 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QHSE标准目录1 范围1。
1 总则1。
2 应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QHSE管理体系4.1 总要求4.2 文件要求4。
2.1 总则4.2。
2 管理手册4。
2.3 文件控制4.2.4 记录控制4。
3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5 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5.2 以顾客、员工、社会为关注点5。
3 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5。
4 策划5.4。
1 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目标5。
4。
2 QHSE管理体系策划5。
5 职责、权限和沟通5。
5。
1 职责和权限5.5。
2 管理者代表5。
5。
3 内部沟通5.6 管理评审5。
6。
1 总则5.6。
2 评审输入5。
6。
3 评审输出6 资源管理6。
1 资源的提供6。
2 人力资源6.2。
1 总则6。
2。
2 能力、意识和培训6。
3 设施及其完整性6。
3.1 基础设施6。
3。
2 设施的完整性6。
4 工作环境7 过程管理(产品实现)7。
1 产品实现的策划7。
2 与顾客、员工、社会有关的过程7。
2。
1 与活动、产品或服务有关的要求确定7。
2.2 与活动、产品或服务有关的要求评审7.2。
3 外部沟通7.3 设计和开发7。
3。
1 设计和开发策划7.3。
2 设计和开发输入7.3。
3 设计和开发输出7。
3。
4 设计和开发评审7.3。
5 设计和开发验证7.3。
6 设计和开发确认7。
3。
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
4 采购和供方管理7。
4。
1 采购过程7.4。
2 采购信息7。
4。
3 采购产品的验证7。
4。
4 供方(承包方)管理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7.5。
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
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确认7.5。
3 标识和可追溯性7。
5。
4 顾客财产7.5。
5 产品防护7。
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7。
7 健康安全环境风险管理7.7。
1 因素识别7.7。
2 建立判别准则7.7.3 风险与环境影响评价7。
7。
4 风险管理具体目标与指标7。
6.2.2 c)的理解6.2是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6.2.2是为了满足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其中的措施是指满足人的能力、意识和培训要求所采取的措施;6.2.2 c)的审核证据不能仅限于对培训结果有关证据的收集。
证据:根据确定的能力要求,查其人力资源的配备是否满足要求,以及为满足要求所采取的相关措施,如员工岗位的调配、招聘、培训、考核等相关记录。
7.1产品实现的策划和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相关要求的区别7.1是针对产品实现的全过程的策划,其中包括7.1的a)、b)、c)、d)中的所有内容;8.2.4 是对产品监视和测量的要求,即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在策划的安排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得放行产品;7.1包括产品监视和测量的活动及产品接收准则的策划,是8.2.4实施的依据。
7.3设计和开发的评审、验证、确认概念的理解需确认过程的范围: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有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的过程,包括在产品使用或交付之后问题才能显现的过程;过程确认的安排应符合组织实际,五项要求指的是适用时应满足的要求;d)中指的是过程的记录,而不是过程评审记录;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理解1)对象: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在适用时进行测量;2)监视——从旁严密注视、观察;3)测量——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4)监视和测量的方法:检查、仪表的监测、产品的抽样检验、工序能力分析、过程业绩的测量等;5)内容:可包括过程能力、投入产出比、运作的有效性、目标的实现情况、合同的履约率等;6)审核证据:相关文件对过程监视和测量的规定(关注规定的方方能否正是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相关的检查记录、统计记录、测量记录、未达到所策划结果时采取措施的记录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的关系?答:1)QMS是管理要求,是通用的,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不规定产品要求);2)产品要求是对产品都技术要求,适用于特定产品,可由顾客规定、组织通过预测顾客要求规定或法律法规规定;3)QMS要求本身不规定产品要求,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
管理评审资料完整版Management Review nTable of Contents:1.Inputs for Management Review2.Management Review Plan3.Management Review Meeting Minutes4.Management Review Report5.Output n for Management ReviewManagement Review PlanJL-5.6-01 XXX:XXX the company'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XXX。
adequacy。
and effectiveness.XXX:Chairperson: General ManagerXXX: XXX.Review Time and Place:September 18.2012.XXX.Review Content:1.Audit results.2.Feedback from customers。
XXX.3.Performance of processes and conformity of products。
including results of process and product XXX.4.Status of preventive and corrective measures.5.Possible XXX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changes i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XXX.6.n status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the XXX.7.Improvement ns from the us management review.8.XXX.n for Review:Seven days before the review。
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管理程序XXX-QEP—21.管理评审管理程序1。
0目的:为确保公司质量、HSF/环境管理体系,能于适当期间内做完整的审查,维系质量、HSF/环境管理体系运作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
2.0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HSF/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层评审. 3.0定义:无 4.0权责:4。
1总经理主持会议,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HSF/环境管理体系。
4。
2管理者代表负责本程序的执行,组织评审会议. 4.3各职能部门提供相关资料。
5.0内容:5.1质量、HSF/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一年执行一次(且间隔不超过12个月) ,确保其有效性.5.2各职能部门负责提供相关资料,做为改善依据.5.3管理评审会议由总经理主持,管理者代表组织并作安排,各部门负责人参与.5。
4管理评审会议召开前一周,由管理者代表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明确日程安排,并以会签的形式知会各部门负责人。
5。
5评审范围:A。
对不合格事项的纠正预防行动及整体治理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B. 质量方针的执行及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 C. 各种形式的审核结果;D. 品质异常不合格项,顾客投诉的纠正预防措施有效性;E. 以往管理评审的有效性跟踪、评价;F。
影响管理体系的计划的变化的可能性的一切因素; G。
有利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议; H。
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I. 环境方针的适宜性; J. 环境目标与指标的达成情况; K。
环境管理方案的执行情况; L。
环境因素的变化与管控; M. 环境监测的结果以及环境表现;N。
环境不一致,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 O。
合规性评价的结果; P。
其它有关质量与环境事项. 5.6管理评审结果应包括以下内容:5.6。
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5.6。
2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5。
6.3资源需求.5。
6。
4与环境因素、环保法规等有关环境管理的改进。
5。
7管理者代表应追踪评审结果实施的有效性.5。
内审中常见的不合格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4)1、质量手册(标准条款4.2.2)(1)各部门执行的文件与手册的规定不一致。
(2)质量手册未包括或引用形成文件的程序。
(3)对标准的剪裁不合理。
(4)质量手册不是最高管理者签发。
(5)质量手册不能完整反映该组织的性质特点。
(6)程序文件中规定的控制和操作方法与现行的运用不一致。
(7)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不协调一致。
(8)质量手册的发布、修改、管理比较混乱不能保证最新有效版本在现场使用2、文件控制(标准条款4.2.3)(1)程序没涉及失效文件的控制。
(2)外来文件、发外文件未列人控制范围。
(3)电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文件未受控。
(4)发布的文件无批准人。
(5)不能识别文件的修订状态。
(6)未标识保存的作废文件。
(7)外来文件没有办理识别性的手续。
(8)未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
(9)文件的发放没有控制,随便复制。
(10)保管不善,不能迅速出示文件。
(11)文件更改记录没有或不适当。
(12)文件被非授权人复制或更改。
(13)现场使用的文件不是有效版本,或有效版本与作废版本并存。
3、记录控制(标准条款4.2.4)(1)供方的质量记录未纳入控制范围。
(2)未规定电子媒体形式的质量记录控制方法。
(3)质量记录保存环境不符合要求。
(4)质量记录未规定标识、贮存、保护、保存期、处置的方法。
(5)质量记录填写不全,质量记录上无记录者签名。
二、管理职责(标准条款:5)1、管理承诺(标准条款5.1)(1)最高管理者不知道对管理承诺应提供哪些证据。
(2)组织成员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各有各的理解。
(3)资源配置不足,检验人员素质差,内审人员未经培训。
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标准条款5.2)(1)拿不出文件证实顾客的要求已得到确定。
3、质量方针(标准条款5.3)(1)质量方针空洞,体现不出企业特色,与质量目标的关系不明确。
(2)下级人员不清楚质量方针。
湖南影视会展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编号:YSHZ-ZL-5.6
质量手册版号/改次:A/0
管理评审页数:第 1 页共 1 页
1.0目的:
通过按策划的时间间隔组织管理评审,确保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0要求:
2.1总经理负责按策划的时间间隔组织管理评审。
2.2管理评审的内容包括:
a、管理体系内、外部审核的结果;
b、客户的反馈、客户的满意度;
c、过程的业绩和服务的符合性;
d、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
e、以往管理评审措施的跟踪措施;
f、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变更;
g、改进的建议。
2.3评审的结果和建议由管理者代表形成管理评审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有关的措施或决定:
a、管理体系及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b、与客户要求有关的服务的改进;
c、资源的需求。
3.0支持性文件: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