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发展现状和未来
- 格式:doc
- 大小:472.50 KB
- 文档页数:13
2024年草甘膦市场分析报告背景介绍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
该化学品能有效控制杂草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随着全球农业发展和需求的增加,草甘膦市场不断扩大。
本文将对草甘膦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市场趋势以及未来发展预测。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草甘膦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预计到2025年,全球草甘膦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农作物产量的增加以及对高效农药的需求。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领域,草甘膦的使用率正在不断提升。
竞争格局目前,草甘膦市场存在着几家主要竞争对手。
这些公司拥有广泛的产品线,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
其中,以Bayer、Syngenta、BASF等公司为代表。
这些公司通过研发新产品、提高技术水平、拓展销售渠道等手段来保持其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市场份额不断变化,但整体上呈现出竞争激烈的态势。
市场趋势未来几年,草甘膦市场将出现一些明显的趋势。
首先,环境问题将对草甘膦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于农药的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市场上对于低毒性、低残留的农药需求将逐渐增加。
其次,农业现代化和自动化的推进也将推动草甘膦市场的增长。
自动化农作业对于农药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传统的农作业往往存在着过量使用和浪费的问题。
草甘膦的高效性和低剂量使用特点将符合这一趋势的需求。
未来发展预测综上所述,草甘膦市场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全球农业发展和环境要求均将推动市场需求的增加。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草甘膦生产商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拓展销售渠道,以保持市场份额。
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农业自动化趋势也是关键。
综合分析,草甘膦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且有望成为农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意:文档中的数据和预测仅供参考,可能会受到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请在具体决策前进行更多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
除草剂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农田面积的扩大,除草剂市场已经成为农业化学品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草剂的应用范围涵盖了农田、果园、园林和草坪等多个领域,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本报告将对除草剂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为行业发展和相关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本文的组织和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可以提及文章的主要部分,包括除草剂市场现状、市场趋势分析、市场竞争格局和结论部分。
同时也可以指出本文的目的是为了对除草剂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为读者提供对该市场的深入了解和行业发展建议。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通过对除草剂市场的分析,了解当前市场现状、趋势和竞争格局,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也旨在为除草剂市场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以及展望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为行业和企业的决策和发展提供依据。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我们希望可以全面地展现除草剂市场的情况,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市场,为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参考。
1.4 总结总结部分: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除草剂市场目前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农药需求的增加,除草剂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3.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除草剂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4. 未来除草剂市场的发展还将受到政策法规、环保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需要及时调整发展策略,抓住市场机遇。
在未来的发展中,除草剂企业应当重视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2.正文2.1 除草剂市场现状除草剂市场现状部分的内容:目前,全球除草剂市场规模已经逐渐扩大,并且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据统计数据显示,除草剂市场的年度销售额甚至已经超过了数十亿美元。
这一市场的发展主要受到农业生产的需求、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科技创新的推动等因素的影响。
2024年双甘膦市场分析现状引言双甘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的除草剂和杀虫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本文将对双甘膦的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主要应用领域等方面。
市场规模双甘膦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化学农药的广泛应用,双甘膦的需求逐渐增加。
据统计,全球双甘膦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稳定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面积的扩大的影响下,双甘膦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此外,双甘膦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也将促使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竞争格局双甘膦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供应商包括国内外大型化工企业和专业农药生产企业。
在全球范围内,双甘膦市场分布不均衡,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独占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而其他地区供应相对较少。
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主要供应商之间的市场份额相对稳定。
这些供应商在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市场覆盖能力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并通过市场推广、渠道拓展等手段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同时,新进入者也面临着市场准入门槛高、技术要求严格等挑战,所以市场上的主要供应商相对固定。
主要应用领域双甘膦主要应用于农业领域,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除草和杀虫处理中。
由于双甘膦具有除草效果好、作用持久、对作物影响小的特点,受到广大农民和农业生产者的青睐。
另外,双甘膦还可以用于园林管理和景观修复等领域,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于低毒、高效的农药需求增长迅猛,双甘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结论双甘膦市场作为农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双甘膦主要应用领域涵盖农业和园林管理等领域,满足了广大农民和农业生产者的需求。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于低毒、高效的农药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这为双甘膦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章除草剂发展现状及展望近20年来,我国农田化学除草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国的化学除草面积已达6.53亿多公顷次,较1980年增长了10倍,上市的国内外除草剂有效成分接近100个,更重要的是,即使在农产品价格较低迷的年份,农民对使用除草剂的热情依然不减。
除草剂使用量增加速度明显高于杀虫剂和杀菌剂。
1、除草剂使用概况据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农田化学除草面积10.14亿亩,比1995年的6.25亿亩增加3.89亿亩,增幅为62.24%,其中水稻化除面积扩大了1.13亿亩,达到3.18亿亩,增长了55.12%,占农田化除面积的1/3,占水稻播种面积75.18%;麦田化除面积扩大1500万亩,达到1.98亿亩,增长了8.19%,占麦类播种面积的55.3%;大豆田化除面积扩大了4800万亩,达到了7900多万亩,增长了约1.5倍,占大豆播种面积的60.76%;油料田化除面积扩大了5300多万亩,达到9000多万亩,增长了1.4倍,占油料作物播种总面积的40.72%;蔬菜田化除面积扩大了3700万亩,达到5500多万亩,增长了2倍多。
分地区看,华东地区农田化除面积从1995年的1.95亿亩增加到2002年的3.03亿亩,增长了55.38%;中南地区从1.34亿亩增加到2.99亿亩,增长了1.23倍。
而同期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分别增长34.48%和48.44%。
目前,农田化除面积已超过3000万亩的省包括江苏、河北、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河南、广东、广西、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和四川,其中超过5000万亩的有江苏、河北、山东、黑龙江、安徽、河南、广东和湖南省。
以2002年为例,在农药市场上出现了近百个除草剂产品中,处理面积前30名的产品约占当年全国化学除草总面积的80%,累计市场占有率超过73%。
显然他们是市场的主流产品,决定着我国化学除草的现状和实际水平。
说明:①表中使用数量是每个产品的国产与进口数量、不同含量经折算后相加之和。
2024年草甘膦市场发展现状草甘膦是一种广泛用于农田除草的非选择性除草剂,由于其高效、广谱、长效的特点,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药之一。
本文将介绍草甘膦市场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国内外市场规模、主要应用领域、市场竞争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草甘膦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自2016年至今,全球草甘膦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约5%,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其中,亚洲地区是全球最大的草甘膦市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XX%。
其次是北美和欧洲市场,分别占据XX%和XX%的份额。
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益于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农业的发展以及对高效除草剂的需求增加。
主要应用领域草甘膦主要应用于农田除草、园林绿化以及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的杂草防治。
在农田除草领域,草甘膦广谱、长效的特点使其成为广大农民的首选除草剂。
该药剂有效控制杂草对农作物的竞争,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在园林绿化和城市公共设施维护方面,草甘膦可以有效控制杂草生长,保持景观的整洁和美观。
市场竞争格局全球草甘膦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企业包括全球农化巨头拜耳、巴斯夫、杜邦和农科华英等。
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广泛的市场渠道,通过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和品牌推广等方式加强竞争力。
此外,国内一些农药企业也在草甘膦市场上崭露头角。
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和服务等方面。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农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绿色、高效、低毒的农药需求将持续增加。
草甘膦作为一种广谱、长效的除草剂,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未来,草甘膦市场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 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企业将加大对草甘膦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品质和环境友好性。
2. 市场拓展和品牌推广:企业将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3. 环境友好型农药的发展:针对一些对环境有毒性的农药,草甘膦可以作为一种更为环境友好的替代品,未来有望得到更多应用。
农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保护农作物免受害虫、病原体和杂草的侵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农药行业也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对农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农药行业的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农药市场在过去十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市场规模达到了数百亿美元。
2. 技术进步提升农药效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药的种类和效果也在不断改进。
新型农药的开发使得农药对害虫和杂草的杀灭效果更明显,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3. 环保意识的增强:近年来,全球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关注。
许多国家对农药的使用进行了限制和监管,追求更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
同时,无农药农业的发展也在迅速推进。
二、农药行业的发展趋势1. 绿色农药的广泛应用: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友好、无毒副作用的农药,其主要成分是天然材料。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趋势日益明显。
绿色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和病原体的侵害,同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小,符合人们对绿色、健康的追求。
2. 制约农药行业发展的挑战:农药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害虫和病原体的抗药性问题。
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一些害虫和病原体对农药产生了抵抗力,降低了农药的效果。
其次,农药使用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人们对农药残留和生态破坏的担忧日益增加,对农药的合理使用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生物农药的发展潜力:生物农药是指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和昆虫等生物因子进行虫害、病害防治的农药。
相对于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具有环境友好、生物降解、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近年来,生物农药得到了广泛的研发和应用,成为农药行业的新热点。
尤其是生物制剂,如生物菌剂、生物杀虫剂、生物除草剂等,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除草剂-地乐胺向日葵2023-11-11•除草剂概述•地乐胺概述•地乐胺在向日葵上的应用•地乐胺的毒性与安全使用•地乐胺的研发与未来发展目录01除草剂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除草剂是一种用于控制杂草生长的农药,能够杀死或抑制杂草的生长。
分类根据作用机制和化学成分,除草剂可分为多种类型,如选择性除草剂、非选择性除草剂、茎叶处理剂和土壤处理剂等。
全球市场全球除草剂市场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主要受到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的推动。
中国市场中国除草剂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监管不力等。
除草剂的市场现状1除草剂的发展趋势23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对除草剂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开发高效、低用量的除草剂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高效性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除草剂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发低毒、环保的除草剂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低毒环保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季节的除草需求,开发多元化的除草剂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02地乐胺概述地乐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主要由杂环和有机胺组成。
化学结构杂环有机胺地乐胺的杂环部分包括嘧啶和哌嗪,是地乐胺发挥除草作用的关键结构。
地乐胺的有机胺部分是一种有机胺化合物,有助于提高其在植物体内的渗透性和传导性。
03地乐胺的化学结构0201地乐胺的除草机理抑制光合作用地乐胺通过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植物无法制造足够的能量而死亡。
破坏细胞膜地乐胺还能破坏植物细胞膜的结构,导致植物体内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从而加速植物的死亡。
干扰植物生长调节地乐胺还能干扰植物正常的生长调节过程,使植物无法正常生长。
010302地乐胺的生理效应抑制种子萌发地乐胺可以抑制杂草种子的萌发过程,从而减少杂草的数量。
抑制根系生长地乐胺可以抑制杂草根系的生长,使杂草无法吸取足够的养分而死亡。
抑制茎叶生长地乐胺可以抑制杂草茎叶的生长,使杂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03地乐胺在向日葵上的应用向日葵田中的杂草种类繁多,包括一年生、多年生杂草,如狗尾草、马唐、藜等。
除草剂厂家产品登记现状评价及未来展望通过在除草剂行业的推广和销售工作中深入到基层农户和农资店中了解他们各自的需求,农户最大的要求就是安全性高,效果好,什么草都能治,尽量少返工,其次才是便宜。
经销商的最大要求是利润,当然产品是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之下,效果没有差别,经销商那就会推利润高的产品。
例如,近两年广西甘蔗田除草剂市场甲灭敌草隆WP的利润逐年降低,效果逐年下降,抗性恶性杂草层出不断。
部分地区农户为了防治恶性杂草,农户除草剂用药亩成本的忍受力已经被大大提高,由最初的2-2.5元/桶水提高到10-13元甚至更高,由此说明农户最大的要求不是便宜而是效果。
同时经销商也在不断的寻找新配方,新特点的除草剂。
因此常规除草剂市场会逐渐减少,谁能够了解农户、经销商的这些需求,了解当地的草向,尤其是恶性杂草的发展趋势,谁就掌握了未来除草剂市场的制高点和主动权,也就能获得最大利润。
国内很多大厂只是销量大,不代表利润高,国内农药企业普遍大而不强,但是有些相对较小的厂家由于一个或是几个拳头产品,却能获得很高的利润,做出很多大单品。
像威远的蓝瑞;青岛金尔的农母;利尔的屠霸(70%草甘·三氯吡SP)、封阔(200g/L氯氟吡氧乙酸EC);四川国光的草坪园林植保;好收成的银收成系列;浙江天丰的野老系列产品以及卫生杀虫剂;科赛久久红系列;江苏安邦电化的飞电(25%吡呀酮WP);浙江永农百速盾;广西易多收蔗草灭;江苏激素研究所的氯吡嘧磺隆等等。
这些就是他们的拳头产品,利润产品也是大单品。
这就是小厂家能够长久生存的根本原因。
未来公司不再是挖掘产品的卖点,而是满足农户的需求点,能给农户解决什么问题,才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据AGROW在最新出版的报告《Agrow最新非专利农药(2012年版)》中揭晓了未来五年内(2012-2016)专利到期的农药原药,其中除草剂共11个。
具体为:双环磺草酮、二甲吩草胺、四唑酰草胺、甲酰氨基嘧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异噁唑草酮、甲基二磺隆、环氧嘧磺隆、噁嗪草酮、嘧啶肟草醚、三氟啶磺隆。
2024年草甘膦市场分析现状草甘膦是一种常见的非选择性、广谱性的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园艺及家庭园艺等领域。
本文将对草甘膦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1. 草甘膦市场概述草甘膦市场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
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作物种植和杂草防治中。
受益于农业领域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高效、环保农药的需求增加,草甘膦市场前景广阔。
2. 主要市场地区草甘膦市场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和亚洲。
在北美,美国是最大的消费市场,其对草甘膦的需求量稳步增长。
在欧洲,草甘膦的使用受到严格的监管,但仍然是欧洲农民的首选除草剂。
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农业的发展和不断增长的作物种植面积促进了草甘膦市场的增长。
3.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草甘膦市场的增长受到几个关键因素的驱动。
•高效性:草甘膦能够有效控制多种草本杂草,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种高效的除草剂。
•安全性:相比其他化学除草剂,草甘膦对作物的毒性较低,这使其成为许多农民首选的除草剂。
•可持续发展:草甘膦的低残留性和较短的半衰期使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符合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趋势。
4. 市场竞争格局草甘膦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供应商包括拜耳公司、万寿果公司和巴斯夫公司等。
这些公司不仅在产品质量上有竞争优势,还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来与竞争对手区分。
5. 市场挑战和机遇尽管草甘膦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担忧。
一些研究表明,草甘膦可能对人体和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
另一个挑战是监管政策的严格性,一些国家限制了草甘膦的使用。
然而,随着生物技术和新型配方的不断发展,草甘膦市场仍然存在巨大的机遇。
6. 市场发展趋势草甘膦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物技术的应用: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开发更高效、更环保的草甘膦产品,将成为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精准农业的普及:随着精准农业的推广和应用,农民对除草剂的需求将会增加,这将促进草甘膦市场的增长。
•化学品替代品的研发:一些新型除草剂正在被开发,可能替代传统的草甘膦产品。
2024年双甘膦(PMIDA)市场前景分析概述双甘膦(PMID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的杀虫剂和除草剂精确配方。
它具有高效、低毒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双甘膦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以了解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潜力。
市场规模双甘膦市场的规模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双甘膦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平均年增长率约为5%的增长速度。
预计在未来几年,双甘膦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有望实现更高的增长率。
增长驱动因素双甘膦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是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提高,农业产量的增加成为迫切的需求。
双甘膦作为一种高效的农药,具有杀虫和除草的双重作用,能有效控制害虫和杂草的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
此外,双甘膦的环境友好性也是推动市场增长的因素之一。
与一些传统的农药相比,双甘膦的毒性较低,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对使用环境友好农药的需求持续增加,因此双甘膦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市场竞争态势双甘膦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家生产商提供双甘膦产品,这些公司通过质量、价格和市场推广等方面来竞争。
具体来说,一些大型农药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市场份额。
此外,一些新兴的小型企业也进入了市场,通过创新和差异化来争夺市场份额。
另外,政府对农药行业的监管也是市场竞争的一个因素。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府对农药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公司需要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以获得市场准入。
因此,在市场竞争中,产品的合规性和环保性也是一种竞争优势。
市场前景在未来几年,双甘膦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一方面,随着全球农业产量的提高和粮食需求的增加,对高效农药的需求将继续增加,这将推动双甘膦市场的发展。
另一方面,对环境友好产品的需求也将继续增加,双甘膦作为低毒性、高效性的产品,有望在这一趋势下受益。
我国农药的使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农药是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护农作物和提高产量而使用的一种化学物质。
在我国,农药的使用率逐年增长,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在转变。
首先,就农药的使用现状而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药生产和使用国家之一、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药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其中农业杀虫剂、农业除草剂和杀菌剂是主要的农药类别。
农药广泛应用于各类作物的防治工作中,对提高作物产量和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农药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过度使用农药会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
长期食用残留农药超标的农产品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其次,农药的使用不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影响农田土壤的质量和生物多样性。
此外,农药对益虫和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基于现有问题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我国农药的未来发展趋势逐渐转变。
一方面,我国加强了对农药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农药产品质量监测和农药残留检测,严惩农药生产过程中违规行为。
另一方面,国家鼓励农民采用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的方式来替代或减少农药的使用,以降低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
未来,农药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绿色农药的发展:绿色农药是指具有低毒性、高效性、环境友好性的农药产品,主要包括生物农药和微生物农药。
未来,绿色农药的研发和应用将得到更大的重视和支持。
绿色农药的使用可以减少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促进农产品的安全生产。
2.生物防治的发展:生物防治是指通过利用天敌、寄生生物、微生物等自然的生物因素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未来,国家将鼓励和支持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培育和利用自然的生物资源来保护农作物。
3.精准施药的发展:精准施药是指根据病虫害种类、数量和发生程度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和施用方式。
未来,我国将加强对施药技术的研究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施药技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农药残留。
2024年丁草胺市场规模分析引言本文旨在对丁草胺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将介绍丁草胺的定义和用途,并对其市场前景进行初步评估。
接着,我们将详细分析丁草胺市场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和市场竞争格局。
最后,我们将总结分析结果,并对未来丁草胺市场的发展提出建议。
丁草胺简介丁草胺是一种用于杀灭杂草的化学除草剂,属于酰胺类化合物。
它具有广谱的杂草控制作用,能有效地在农田、荒地和园林中控制多种有害杂草。
丁草胺通常作为草甘膦和除草锦的替代品使用。
丁草胺的市场前景评估目前,除草市场具有较大潜力和发展空间。
丁草胺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除草剂,受到了广大种植户和农民的青睐。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增加,对绿色、无毒的农药需求也在增长,这为丁草胺的市场需求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同时,全球农业面临着不断增长的产量需求和有限的耕地资源。
农药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还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和杂草,减少农作物的损失。
因此,丁草胺在农业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技术创新和研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农药研发和技术创新将成为丁草胺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研发更安全、绿色和高效的农药产品,将有助于提升丁草胺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满足消费者对环保农药的需求。
市场竞争格局丁草胺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化工巨头拜耳、壳牌等。
这些厂商凭借丰富的研发资源和市场渠道,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一些新进入者和地方性企业也在不断涌现,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政策环境和法规限制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各国政府对农药的使用和管理越发严格。
丁草胺在市场发展过程中,需遵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限制,确保产品安全和环境友好。
因此,丁草胺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做好应对措施。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丁草胺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呈稳步增长趋势。
截至目前,全球丁草胺市场规模约为XX亿美元。
预计在未来五年内,丁草胺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X%。
草甘膦行业分析报告草甘膦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非选择性除草剂,可以杀死大部分的草本植物。
二、分类特点:草甘膦可以分为粉剂和水剂两种,具有高效、低毒、易分解、无残留等特点。
三、产业链:草甘膦的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家、经销商、农民、大型农业企业等。
四、发展历程:草甘膦作为除草剂的先驱,自上市以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除草剂市场的重要品牌。
五、行业政策文件:目前国内针对草甘膦的政策主要有《农业部禁止草甘膦及其复配剂进口和使用管理办法》等。
六、经济环境:草甘膦的需求受到种植业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逐渐向大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转变,草甘膦市场也逐渐趋于活跃。
七、社会环境:近年来,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草甘膦行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对企业而言,开发出更加环保、健康的产品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八、技术环境:随着科技的发展,草甘膦的规格和品种不断增加,技术含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九、发展驱动因素:我国的农业发展趋势、人口增长、环保意识的提高等都是草甘膦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
十、行业现状:草甘膦行业在国内市场上处于高度垄断状态,市场上除了拜耳等少数几家企业,其他大部分为工艺落后、规模较小的企业。
十一、行业痛点:行业中存在生产工艺落后、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同时,原材料价格波动、政策调整等也给行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和不确定因素。
十二、行业发展建议:加强品牌建设,提升生产工艺,拓展市场渠道,重视环保问题。
十三、行业发展趋势前景:在政府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带动下,草甘膦行业将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绿色环保化的方向发展。
十四、竞争格局:目前,我国草甘膦市场处于高度垄断状态,少数几家国际品牌企业覆盖了市场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十五、代表企业:拜耳、恩乐、中化农化、恒力集团等。
十六、产业链描述:原材料供应商提供母液,生产厂家对母液进行现代化工艺处理,然后经销商将草甘膦销售给农民和大型农业企业,完成整个产业链。
2023年硝磺草酮行业市场环境分析硝磺草酮(Sulcotrione)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除草剂种类之一。
它不仅对多种杂草有非常好的除草效果,而且适用于多种作物,例如玉米、水稻、甘蔗等。
本文将从行业市场环境方面分析硝磺草酮行业的现状和前景。
一、行业市场概况1、全球市场背景硝磺草酮是一种全球性的除草剂,其市场需求直接和间接超过200亿美元。
据PIRA、经济研究咨询公司等行业机构预测,未来几年硝磺草酮全球市场规模将继续增大,这主要是受到国际市场的需求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影响。
2、中国市场背景中国已成为全球农药市场中最活跃的国家之一,硝磺草酮也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中国年消费量约为1万吨硝磺草酮,其中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水稻和甘蔗生产区,因为硝磺草酮对这两种作物有较好的除草效果。
二、市场竞争格局1、国际竞争格局目前,国际上硝磺草酮主要的生产企业有美国巴斯夫公司、瑞士先正达公司、德国拜耳公司、英国希望植物保护公司、日本西太平洋化工公司等国际植保巨头,他们通过自己的研发优势、技术创新和市场渠道占据了硝磺草酮市场的相当份额。
2、国内竞争格局目前中国硝磺草酮市场的主要厂家有广东东达生物化工公司、西南植保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东风化工有限公司、山东金丰化工有限公司等。
其中,广东东达生物化工公司的硝磺草酮产品占有中国市场份额的40%以上。
三、市场趋势和前景1、合理使用硝磺草酮硝磺草酮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由于不合理使用植保品的常见问题,滥用硝磺草酮给环境和生态安全带来的风险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因此,合理、科学使用硝磺草酮是硝磺草酮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2、技术创新是发展的关键虽然国内的硝磺草酮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但是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差距较大,这使得国内硝磺草酮市场的竞争进程不够完善。
因此,技术创新是硝磺草酮行业发展的关键。
2024年精异丙甲草胺市场发展现状简介精异丙甲草胺是一种草甘膦除草剂,常用于农业领域。
由于其对多种杂草有效且安全的除草效果,精异丙甲草胺市场近年来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本文将对精异丙甲草胺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1. 精异丙甲草胺的草甘膦市场精异丙甲草胺作为一种草甘膦类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草甘膦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大面积种植作物的需求推动。
近年来,全球对粮食和饲料作物的需求不断增长,使得农业领域对除草剂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2. 精异丙甲草胺市场的主要地区精异丙甲草胺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地区。
北美洲是全球最大的精异丙甲草胺市场,其发展得益于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和高度发达的农业技术。
欧洲地区的精异丙甲草胺市场发展受到欧盟农业政策的影响,该地区对环境友好型农业产品的需求较高。
亚洲地区由于人口众多和农业发展迅速,对除草剂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3. 精异丙甲草胺市场的竞争格局精异丙甲草胺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格局,主要的厂商包括拜耳、巴斯夫、壳牌等。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研发,不断提高产品的除草效果和安全性,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4. 精异丙甲草胺市场的发展趋势未来,精异丙甲草胺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以下是其发展趋势:•技术创新: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精异丙甲草胺产品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除草效果,减少对环境和作物的影响。
•环保需求: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环境友好型农药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精异丙甲草胺作为一种相对环保的除草剂将得到更多关注和应用。
•市场扩展:随着全球农业的快速发展,精异丙甲草胺市场将继续扩大,新兴市场的需求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结论精异丙甲草胺市场以其良好的除草效果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蓬勃发展。
未来,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环保需求的增加,精异丙甲草胺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改进,才能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中国农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支撑之一,在保障农产品供应和提高产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农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农药的现状1.农药市场庞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药消费国和生产国,农药市场规模庞大。
中国农药生产企业众多,产品种类繁多。
农药市场竞争激烈,每年销售额达数千亿元人民币。
2.主要农药品类:中国主要农药品类包括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其中,杀虫剂是最主要的品类,市场需求量巨大。
3.技术水平和质量:中国农药生产技术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
一些企业拥有自主创新技术,研发出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特点的新型农药。
同时,中国也在加强农药质量监管,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4.环境和健康问题:农药的使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长期大量施用农药可能导致农产品残留问题,影响食品安全。
此外,农药残留还可能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危害生态环境。
二、农药的发展趋势1.绿色农药的发展:由于环境和健康问题的关注,绿色农药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绿色农药是指对目标生物有高效杀灭作用,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较低,同时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影响较小的农药。
未来,绿色农药将成为农药市场的发展重点。
2.生物农药的应用:生物农药是指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提取物等天然物质进行防治的农药。
由于生物农药在植物保护和害虫控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未来生物农药的应用将不断扩大。
3.农药精准施用技术:农药精准施用技术是指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情况、病虫害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科学地确定农药喷施时间、剂量和方法等,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药利用效果,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4.农药安全监管:农药安全监管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政府将加强农药质量监管,加大对农药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督力度,严禁使用假冒伪劣农药,加强对农药的质量把关和产品追溯。
5.国际合作与竞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际间农药贸易和合作不断增加。
我国农药的使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农药是用于防治农作物、蔬菜、果树等农作物上害虫、病虫害和杂草的化学物质。
农药的使用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关注我国农药的使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在保障农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目前,我国农药的使用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我国农药的使用量仍然较大。
尽管我国在农药使用量上的比例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然而由于我国农业面积广阔,农作物病虫害丰富多样,农药使用量依然很大。
据统计,我国农用化学农药总量占全球总量的30%以上。
其次,我国农药的种类繁多。
我国的农药品种主要有杀菌剂、杀虫剂、杀螨剂、除草剂等。
其中以杀虫剂的使用量最大,约占总体的50%以上。
农药的种类繁多,可以有效地对农作物的不同害虫进行防控,但是也加大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再次,我国农药的使用方式多样。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化学农药喷施、土壤处理、种子浸种和灌溉等方式来使用农药。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并且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农作物。
然而,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农药残留和土壤污染等问题。
未来农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绿色、低毒、高效的农药将得到更多推广。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的重视,绿色、低毒的农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绿色农药指的是对害虫、病虫害有针对性、效果显著,但对环境和人体较安全的农药。
低毒农药指的是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小的农药。
高效农药指的是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农药。
这些农药可以帮助减少对农作物的损害,同时降低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其次,生物农药将得到更多的应用。
生物农药是以病原菌、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生物体作为主要防治对象的农药。
由于生物农药在防治作用上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未来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目前,生物农药的应用仍然受限于其稳定性和制备成本等问题,但是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将得到更好地解决。
近20年来,我国农田化学除草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国的化学除草面积已达6.53亿多公顷次,较1980年增长了10倍,上市的国内外除草剂有效成分接近100个,更重要的是,即使在农产品价格较低迷的年份,农民对使用除草剂的热情依然不减。
除草剂使用量增加速度明显高于杀虫剂和杀菌剂。
1、国外除草剂市场现状据英国PhillipsMcDougall咨询公司称,全球传统作物保护化学品市场值2004年达到307亿美元。
在过去的5年中,全球除草剂费用保持在约170亿美元的水平,欧洲、北美、日本目前占该市场的75%以上,但在阿根廷、巴西、印度和中国的用量还在增加。
其中农作物用为约14 0亿美圆,非农作物用为30亿美圆。
在全球除草剂总销售额中,玉米、豆类、棉花和小量谷物等作物用量占65%。
全球生产除草剂的特大型企业有:Monsanto,2001年销售额占全球市场的29%,排行居首位;Syngenta占全球市场的23%;BASF占全球市场的14%;Aventis/Bayer占全球市场的13%;DuPont占全球市场的9%;其他企业占全球市场的2%。
也就是说,少数特大型企业垄断了全球除草剂市场销售额的98%。
全球年销售额上亿美元的除草剂品种有:草甘膦(25万吨) 、咪草烟、异丙甲草胺、二甲戊乐灵、精稳杀得、莠去津、苄嘧磺隆、氟乐灵、精恶唑禾草灵、乙草胺、、麦草畏、甲草胺、烟嘧磺隆、氯嘧磺隆、溴苯晴、燕麦畏、噻磺隆、2.4-滴、异丙隆、杀草丹、灭草喹.第14界国际杂草会议的最新报告称,预计未来全球除草剂市场总值将保持在近似的水平,但该市场的结构将发生戏剧性变化.由于少耕农业技术在种植时高度依赖于除草剂,同时耐除草剂作物的发展使使得苗后除草剂品种将得到快速发展。
2、美国除草剂应用概况据有关资料统计,2003-2004年美国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前几位的产品是莠去津(阿特拉津)79262千磅、乙草胺39940千磅、金都尔20795千磅;2003年美国大豆使用除草剂最大的品种是草甘膦39870千磅。
美国使用的除草剂大约有120种,年销售额约60亿美圆,其中农作物用占82%,非农作物用占18%。
美国除草剂销售额占全球的35%,销售量占全球的25%美国除草剂应用量最大的品牌是:Monsanto的Roundup牌,其中大豆种植面积的60%以上,玉米种植面积的30%,棉花种植面积的60%。
由于Monsanto生物技术开发的Roundup牌除草剂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一些公司认为Monsanto产品竞争无利可图,因此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削减了他们的除草剂研发费用。
3、我国除草剂使用概况据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农田化学除草面积10.14亿亩,比1995年的6.25亿亩增加3.89亿亩,增幅为62.24%,其中水稻化除面积扩大了1.13亿亩,达到3.18亿亩,增长了55.12%,占农田化除面积的1/3,占水稻播种面积75.18%;麦田化除面积扩大1500万亩,达到1.98亿亩,增长了8.19%,占麦类播种面积的55.3%;大豆田化除面积扩大了4800万亩,达到了7900多万亩,增长了约1.5倍,占大豆播种面积的60.76%;油料田化除面积扩大了5300多万亩,达到9000多万亩,增长了1.4倍,占油料作物播种总面积的40.7 2%;蔬菜田化除面积扩大了3700万亩,达到5500多万亩,增长了2倍多。
分地区看,华东地区农田化除面积从1995年的1.95亿亩增加到2002年的3.03亿亩,增长了55.38%;中南地区从1.34亿亩增加到2.99亿亩,增长了1.23倍。
而同期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分别增长34.48%和48.44%。
目前,农田化除面积已超过3000万亩的省包括江苏、河北、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河南、广东、广西、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和四川,其中超过5000万亩的有江苏、河北、山东、黑龙江、安徽、河南、广东和湖南省。
以2002年为例,在农药市场上出现了近百个除草剂产品中,处理面积前30名的产品约占当年全国化学除草总面积的80%,累计市场占有率超过73%。
显然他们是市场的主流产品,决定着我国化学除草的现状和实际水平。
2004年我国除草剂总产量23万吨(折百),其中出口17.5万吨(实物量)。
登记有效成分单剂123种(不包括混剂),主要集中在玉米、大豆、小麦、水稻、棉花、油菜、非耕地、大蒜、大葱、生姜、甜菜、果园等主体作物。
目前我国产值过亿元品种(12):草甘膦、乙草胺、丁草案、百草枯、苄嘧磺隆、苯磺隆、氯嘧磺隆、二氯喹膦酸、莠去津、2 、4-滴(2 甲4氯) 、氟乐灵、二甲戊乐灵。
我国稻田目前当家品种(包括其混剂):苄嘧磺隆、吡醚磺隆、二氯喹膦酸、丁草胺。
玉米田(含混剂):乙草胺、莠去津、烟嘧磺隆、氰草津、2 、4-滴、异丙草胺、异丙甲草胺、甲草胺、丁草胺。
(10种)大豆田(含混剂):广灭灵、氟乐灵、2 、4-滴、异丙甲草胺、氯嘧磺隆、乙草胺、氟磺胺草醚、克阔了、高盖、精喹、精稳杀得、稀禾啶、苯达松。
(13种)油菜田(含混剂):氟乐灵、乙草胺、草除灵、禾草克、高盖、稀草酮、精稳杀得。
(7种)小麦田(含混剂):苯磺隆、2 、4-滴、绿麦隆、异丙隆、麦喜、使它隆、快灭灵、苄嘧磺隆、精恶唑禾草灵、百草敌、燕麦畏。
(11种)1.1 主要作物除草剂品种结构上的欠缺水稻除草剂约占除草剂总销售额的39%,防治水稻中禾本科、双子叶和莎草科各类杂草,均有比较对路的有效药剂,丁草胺作为稻田最大用量的芽前除草剂,每年处理稻田面积在0. 067~0.087亿公顷,该产品最大的缺点是对鱼类和两栖动物等水生生物毒性大,每次施药均会造成受药稻田及周围水域内的青蛙、小鱼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另外,对弱秧苗在施药后遇大幅度降温或灌水过深,或田块漏水时,丁草胺会造成药害。
二十多年来,由于丁草胺价格上颇具竞争优势,人们似乎淡忘了这一致命缺点。
此外,防除大龄稗草的重要除草剂二氯喹啉酸不仅能使秧苗受害形成筒状叶,由于杂草谱上的欠缺,在不少地方连续使用该产品后,会造成千金子等杂草猖獗,更重要的是在极低浓度(ppt级)下,二氯喹啉酸能对阔叶(尤其是伞型花科)作物造成明显伤害。
每年有1000多吨这种产品施用近0.2~0.27千万公顷田中,这些稻田的排水对周围的阔叶作物的安全也存在威胁。
小麦田除草剂中,2,4—滴丁酯乳油处理面积占小麦面积1/4,该产品漂移物对麦田周围的阔叶类作物造成的药害屡有发生。
苯磺隆在小麦田使用0.067亿公顷,缺点是对田旋花、藜等麦田常见杂草效果不理想的缺点。
长期以来,防除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产品相对薄弱,精恶唑禾草灵是目前防除这类杂草的重要品种,但由于价格偏高,限制了其发展。
再加上该产品可混性要求严格,迄今为止,麦田尚未形成一个较理想的广谱性除草剂混剂。
2002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0.24亿公顷,其中400多万公顷经受莠去津处理,它是目前玉米田化学除草的当家品种之一。
该品种有三个明显的缺点:其一是持效期过长,易对后茬敏感作物(大豆、小麦、瓜类、水稻等)造成药害;其二是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其三是连用4~5年即形成抗性杂草。
1.2 土壤处理剂比重过大使除草效果大打折扣在我国0.53亿多公顷化学除草农田中,约有0.23亿公顷是用土壤处理剂。
主要品种有乙草胺、莠去津、氟乐灵、豆磺隆、二甲戊乐灵、绿麦隆、嗪草酮等产品。
涉及玉米、大豆、棉花、小麦、蔬菜等作物。
黄河以北地区包括东北和西北农区,在4~6月份施药是关键时期,这里常常是十年九旱,而且多风,土壤湿度低和风蚀严重。
此外,华北和西北地区为了抢农时,小麦割后贴茬直接播种(玉米等)的少耕方式相当流行,残存在地表的麦茬覆盖物使这些土壤处理剂难以充分接触地表发挥作用,所有这些都使土壤处理剂的效果大打折扣,因而造成药效不稳定时常需重新施药。
1.3 长残留除草剂对后茬造成药害长残留除草剂如豆磺隆、甲磺隆、莠去津、绿磺隆、氟乐灵、咪唑乙烟酸、氟磺胺草醚、嗪草酮、扑草净、胺苯磺隆等。
此类除草剂大大限制了用户对除草剂和后茬作物种植的选择机会。
1.4 不少作物仍缺乏功能理想的除草剂品种在油菜田,面前仍缺乏防除双子叶杂草的理想品种,草除灵只对石竹科杂草效果好,胺苯磺隆对后茬水稻有药害,而且抑制油菜生长。
在棉花、烟草、花生化学除草中,也同样缺乏理想阔叶除草剂品种。
2、除草剂新品种的应用2.1主要农作物田除草剂的应用:此外,在免耕水稻、小麦、油菜田使用的除草剂主要有百草枯和草甘膦。
2.1.1 一次性化学除草技术应用高效、广谱、安全的复配剂,一次施药,达到有效控制田间杂草群落危害,实现作物全生育期无草害。
如水稻田使用稻草畏(乙·苄)、新草畏(乙·苄·甲)、禾阔净等;小麦田使用麦草光(噻吩磺隆)、麦草枯、麦田清等;玉米田使用乙阿合剂或玉农乐+莠去净等;棉田使用棉草光;大豆田使用豆乙合剂、普施特+赛克津等一次性施药技术,改变以往多次施药为一次施药,使用省工、简便,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在生产上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特别是在稻区,一次性化除技术已基本普及。
2.1.2 调整化学除草时期在黄淮海冬麦区,改变过去单一的冬后除草为冬前与春季化除相结合,避免了因春季低温、阴雨天气贻误防除时期,特别是春季大风天气多,使用2,4—滴丁酯易引起周围阔叶作物产生药害事故等问题。
2.1.3 干旱条件下提高除草效果的技术近年来,北方地区春旱频率越来越高,影响旱田作物除草剂的使用。
针对干旱条件下土壤封闭施药除草效果差的问题,东北地区有关省示范、推广了克无踪玉米行间除草技术和玉农乐茎叶除草技术,使玉米田茎叶除草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有效延缓了因长期单一使用导致杂草抗药性的产生,减少了长残效除草剂莠去津的使用量。
另外,在干旱条件下施药时,推广在药液中加入植物油型助剂提高除草剂防效的技术。
2.1.4 新型高效施药器械提高除草剂使用药效和安全性近几年,各地通过开展不同药械施药对除草剂防效影响的试验,明确了卫士牌等新型手动喷雾器是目前喷施除草剂比较理想的药械,加大了新型手动喷雾器推广力度。
2.2 除草剂的连续单一使用使杂草群落发生演替2.2.1 水稻田稻区由于长期单一使用丁草胺、乙草胺等除草剂,虽然稗草数量明显下降,但阔叶草和莎草发生数量增加。
尤其在太湖和丘陵稻区更为明显,矮慈姑、野荸荠等已成为部分稻田的恶性杂草。
苄嘧磺隆的长期大量使用,使扁杆镳草得到有效控制,但耐药性较强的水莎草、萤蔺数量上升;二氯喹啉酸的推广和长期使用,使千金子的数量上升。
磺酰脲类和酰胺类除草剂的连年使用,使黑龙江稻区稗草等抗药性弱的杂草种群密度下降,而稻李氏禾等宿根性杂草逐渐上升为优势杂草种群,成为水田中难以防治的恶性杂草,危害十分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