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叶血心兰组织培养实验方案设计及实施
- 格式:docx
- 大小:15.88 KB
- 文档页数:2
蓝花草组培实验室设计方案及流程
以下是蓝花草组培实验室的设计方案及流程:
设计方案:
一、实验室布局设计
1. 实验室布局应尽可能合理,能够满足实验需要。
2. 实验室应设置进出口通道与门禁系统,以确保实验室安全与管理。
3. 实验室内应有足够的通风系统,以保证空气流通,减少任何异常气味。
4. 实验室内应有足够的光线,便于实验操作。
二、仪器设备和实验物品的准备
1.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仪器和设备,如组培架、显微镜等。
2. 实验物品应按照安全、实用、环保的原则选择,例如组培接种基质、培养物等。
三、实验流程
1. 实验前,必须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2. 实验操作时要正确佩戴实验服、口罩和手套,保证实验操作平安。
3. 根据实验指导书要求准备培养物和组培基质,进行组培。
4. 放置组培物于明暗交替环境下,食物量和光照时间都要控制好,从而需要定期护理。
5. 定期观察培养组培物的生长情况,测量监测指标,记录数据。
6. 进行数据分析,评估组培实验效果。
分析结果应加以总结,判断实验结果的结果,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案。
以上为蓝花草组培实验室的设计方案及流程。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安全,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操作,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组培实验方案同一地区枝条按木质化程度分三个等级分别做实验对比方案一、不加0.1%吐温,对比升汞消毒时间(MS培养基:4.74g/LMs+_30g/L蔗糖+8g/L琼脂+5g/LVc)一级(茎尖):木质化程度最低方案1.1:全撕皮后用5g/L洗衣粉搓洗5-10min,再用蒸馏水冲洗2-3次后进入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消毒以及接种工作。
超净工作台中的操作:将冲洗过的枝条用无菌镊子移入无菌瓶(高温灭菌过的无菌瓶),用无菌水冲洗枝条1-3次后用75%酒精消毒30s-1min,再用无菌水冲洗2-3次,用0.1%升汞消毒3min,再用无菌水冲洗5-7次(以上每次无菌水冲洗时分别手摇1min)方案1.2:全撕皮后用5g/L洗衣粉搓洗5-10min,再用蒸馏水冲洗2-3次后进入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消毒以及接种工作。
超净工作台中的操作:将冲洗过的枝条用无菌镊子移入无菌瓶(高温灭菌过的无菌瓶),用无菌水冲洗枝条1-3次后用75%酒精消毒30s-1min,再用无菌水冲洗2-3次,用0.1%升汞消毒5min,再用无菌水冲洗5-7次(以上每次无菌水冲洗时分别手摇1min)二级:茎段中段方案1.3:全撕皮后用5g/L洗衣粉搓洗5-10min,再用蒸馏水冲洗2-3次后进入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消毒以及接种工作。
超净工作台中的操作:将冲洗过的枝条用无菌镊子移入无菌瓶(高温灭菌过的无菌瓶),用无菌水冲洗枝条1-3次后用75%酒精消毒30s-1min,再用无菌水冲洗2-3次,用0.1%升汞消毒3min,再用无菌水冲洗5-7次(以上每次无菌水冲洗时分别手摇1min)方案1.4:全撕皮后用5g/L洗衣粉搓洗5-10min,再用蒸馏水冲洗2-3次后进入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消毒以及接种工作。
超净工作台中的操作:将冲洗过的枝条用无菌镊子移入无菌瓶(高温灭菌过的无菌瓶),用无菌水冲洗枝条1-3次后用75%酒精消毒30s-1min,再用无菌水冲洗2-3次,用0.1%升汞消毒5min,再用无菌水冲洗5-7次(以上每次无菌水冲洗时分别手摇1min)三级:半木质化方案1.5:全刮皮后用5g/L洗衣粉搓洗5-10min,再用蒸馏水冲洗2-3次后进入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消毒以及接种工作。
植物组织培养设计方案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利用植物组织的分裂与增殖能力,通过培养基的营养供应和激素的调控,使植物组织在体外生长和繁殖的技术。
其目的是快速繁殖、改良和培育优良品种的植株。
以下是一种基于组织培养的设计方案。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条件,以期实现快速繁殖和培育优良品种的目的。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1.实验材料:植物组织外植体(如茎段、叶片等);MS培养基(含植物生长素和激素);蔗糖、琼脂、无菌水等。
2.实验仪器:无菌工作台、培养箱、显微镜、天平、恒温水浴器等。
三、实验步骤1.无菌处理:将实验材料的外植体进行无菌处理,去除外界的微生物污染。
首先,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消毒处理,常用消毒剂为70%酒精或过氧化氢;然后,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常用浸泡过氧化氢或次氯酸钠溶液进行处理;最后,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洗涤,用干燥的无菌棉纸吸干多余的溶液。
2. 骨干培养基配制:根据原料的组成,配制适宜的骨干培养基。
常用的骨干培养基是Murashige和Skoog培养基(简称MS培养基),其中含有必需的无机盐、有机物和其他辅助物质。
3.愈伤组织诱导:将外植体放置在含有适当激素的MS培养基中,以诱导植物组织的增殖。
一般而言,气体激素如生长素(IAA)、激动素(NAA)和细胞分裂素(BA)等,能够促进植物组织的分裂与增殖。
4.愈伤组织转接:将完成诱导的愈伤组织从MS培养基中转移到新的MS培养基上,以促进组织的进一步分裂和生长。
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含有较高激素浓度的培养基中,能够提高组织增殖的速度。
5.愈伤组织分化:在转接的培养基上,通过调节培养基的激素浓度,将愈伤组织分化为不同的细胞和组织类型,如根、茎和叶等。
6.幼苗培养:将完成分化的组织培养在不含激素的MS培养基上,使其进一步生长和发育。
在培养的过程中,观察和记录植株的生长状况。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上述的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过程和步骤,可以获得大量繁殖的植株,从而达到快速繁殖和培育优良品种的目的。
第五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技巧。
3.培养植物组织并观察其生长和发育情况。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材料:麦芽糖、琼脂、植物激素(如IAA、ABA、GA3等)、幼绿豆胚轴组织。
设备:平板培养器、显微镜、高压锅、移液器、无菌操作器具等。
三、实验步骤:1.制备琼脂培养基a)称取适量琼脂加入适量蒸馏水中,搅拌均匀。
b)高压锅加热至沸腾,放入琼脂溶液,保持沸腾10-15分钟,使琼脂充分溶解。
c)将高压锅冷却后取出,倒入洁净的培养器中,晾凉并凝固。
2.准备植物组织a)将绿豆种子浸泡于水中,待种子发芽至一定程度。
b)取出绿豆胚轴组织,用刀切割成适当大小的组织片段。
3.制备植物组织培养基a)取适量砂糖和植物激素(如IAA、ABA、GA3等),溶解于蒸馏水中。
b)加入适量制备好的琼脂培养基,搅拌均匀。
4.进行组织培养a)将准备好的植物组织片段放入培养器中,倒入制备好的植物组织培养基,使组织片段完全浸没其中。
b)盖上培养器盖子,用透明胶带密封,防止细菌浸入。
c)将培养器置于适当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
5.观察和记录a)每天观察组织的生长和发育情况,记录变化。
b)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和细胞分裂情况。
c)观察是否有细菌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
d)记录实验数据,如生长速率、生长周期等。
四、实验要点:1.所有实验操作都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避免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2.组织培养基的配方可以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和研究目的进行调整。
3.培养条件也根据不同植物种类的要求进行调整,如温度、光照等。
4.实验中要注意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预期结果: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观察到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发育情况,研究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培养出健康的植物组织,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实验材料。
六、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时要小心使用实验器具,避免切伤或烫伤等事故发生。
园林植物组培快繁实验方案一、引言园林植物的繁殖繁忙是园林植物繁殖的一种常见方法,它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植物的繁殖效率。
园林植物组培快繁实验方案是一种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植物繁殖方法,它可以快速繁殖大量健康的植株,为园林绿化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实验材料准备1. 组培基质:选择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如MS培养基。
2. 植物材料:选择具有繁殖潜力的园林植物,如常见的月季、紫薇等。
3. 器具和试剂:培养瓶、无菌操作台、无菌器皿、无菌手套、无菌剪刀、植物生长调节剂(如激素)等。
三、实验步骤1. 植物的材料准备:选择生长健康、无病虫害的植物作为母株,将其进行无菌处理,以保证实验的无菌性。
2. 组织培养基的制备:按照MS培养基的配方,将培养基溶解于无菌蒸馏水中,调整pH值,并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如激素等。
3. 材料切割和处理:将母株的茎尖、叶片等进行切割和处理,去除边缘部分,取中间健康部分,进行无菌处理。
4. 培养瓶组装和接种:将切割好的材料放置在培养瓶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封口并进行无菌处理。
5. 培养条件和观察:将培养瓶放置在恒温恒湿的培养箱中,设置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定期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
6. 转移和扩繁:当植株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可将其转移到新的培养瓶中进行扩繁,以快速繁殖大量健康的植株。
四、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无菌操作,避免外界细菌和病毒的污染。
2. 培养基的配制要准确,pH值的调整要合适,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3. 培养箱的光照和温度条件要适宜,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分化。
4. 实验过程中要定期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5. 实验完成后,要对培养瓶进行无菌处理,避免植物的二次感染。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园林植物组培快繁实验的结果将根据不同的植物材料和培养条件而有所差异。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包括根系的生长情况、茎叶的生长情况等,以评估实验的成功程度。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为了保证植物外植体不受污染,第一关就是要对各种器皿进行清洗和消毒,使它们保持无菌状态,做这些工作同样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和需要熟练的技巧,因此每一个学生必须学好这套基本功。
在进行各类具体的组培实验前,首先了解组培室的结构及主要设备的用途和性能是十分必要的,总体上的了解有利于以后各实验的进行以及正确的使用各种仪器和设备。
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洗涤剂的配制和各种器皿的清洗和灭菌方法。
二、仪器设备:天平、烧杯、容量瓶、量筒、移液管、培养瓶、烘箱三、试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漂白粉、次氯酸钠、酒精四、实验步骤:1. 讲解实验室的构建情况。
2. 讲解内部仪器设备的名称及作用。
3. 组培实验室常用器械的洗涤和灭菌。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1. 新购置的玻璃器皿的洗涤(学习、操作)因有游离碱性物质,使用前先用1%稀盐酸浸泡一夜,然后用肥皂水洗净,清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一次,干后备用。
2. 已用过玻璃器皿先将残渣除去;用清水洗净,再用热肥皂水或者洗衣粉洗净,清水冲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冲洗一次,干后备用。
3. 对一些不宜刷洗的玻璃器皿如:吸管,滴管及较脏的器皿等先用去污粉和去油剂刷洗,自来水冲干净后,晾干,再浸入硫酸-重铬酸钾洗液中浸泡若干小时,用夹子取出在自来水冲洗干净,再用蒸馏水冲洗1-3 遍,稍晾不滴水后置于干燥箱内烘干备用。
4. 对带有凡士林,石蜡,或者胶布的器皿选用特殊方法处理后,再用常规方法洗涤。
带有凡士林的器皿须先用废纸把凡士林擦去,再用汽油擦洗干净,然后用热肥皂水煮沸半小时,刷洗后,自来水冲干净。
若带有石蜡,可在玻璃器皿下垫几层废纸,放入60-70℃温箱中加热1-2 小时,待石蜡融化后,再用废纸反复擦2-3 次即去石蜡再泡入洗衣粉的热水中洗干净最后用自来水冲洗,蒸馏水冲洗干净若有胶布粘着物,先用70%酒精棉球擦数遍,溶解粘胶物,并用少许去污粉刷抺,再用洗衣粉煮沸半小时,刷洗干净,自来水冲洗,晾干,再泡入洗液。
宽叶血心兰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贺蓉;郑曙明
【期刊名称】《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卷),期】2001(37)3
【总页数】2页(P231-232)
【关键词】宽叶血心兰;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水草
【作者】贺蓉;郑曙明
【作者单位】四川畜牧兽医学院水产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2.32
【相关文献】
1.心叶球兰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试验 [J], 管艳;肖三元;梁国平
2.一叶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J], 周勇;雷强军;刘良宏;
3.宽叶弹簧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J], 陈汉鑫;鞠玉栋;万学锋
4.宽叶石竹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J], 张春晓;陈雪梅;蒋湘宁
5.宽叶杜香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J], 张庆增;顾地周;王雅清;宋利丽;丛小力;何晓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实验背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通过人工方法在特制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使其逐渐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
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的操作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植物茎段、叶片、茎尖等;培养基;植物激素;消毒剂等。
2. 仪器:无菌操作台、高压蒸汽灭菌锅、培养皿、移液器、解剖刀、镊子、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选取健康的植物茎段、叶片或茎尖,去除杂质,清洗干净。
2. 消毒:将实验材料用70%酒精浸泡30秒,再用无菌水清洗,用消毒剂处理1-2分钟。
3. 切割材料:用解剖刀将消毒后的实验材料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小块。
5. 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控制温度、光照等条件,进行培养。
6. 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植物组织的生长状况,记录实验现象。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2. 切割材料时要注意刀片的消毒和更换。
3. 培养过程中要定期观察,调整培养条件。
4. 实验结果可能存在差异,要注重数据分析与讨论。
教案编写仅供参考,具体实验操作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祝实验成功!六、实验拓展1. 探索不同植物激素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
2. 尝试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难生根或珍贵植物。
3. 研究植物组织培养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七、实验报告要求1. 描述实验材料、仪器和实验步骤。
2. 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3.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可能的原因。
4. 提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八、实验评价1. 评价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原理的理解。
2. 评价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3. 评价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团队合作精神。
植物组织培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组织培养的定义和原理。
2.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和应用。
2. 难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操作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 采用实验法培养植物组织,让学生动手操作。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无菌操作台、培养皿、镊子、剪刀、植物激素等。
2. 实验材料:植物组织、消毒液、培养基等。
3. 教学课件和案例资料。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 提问:什么是植物组织培养?为什么需要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二、讲解(10分钟)1. 讲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2. 讲解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离体组织、愈伤组织、胚性细胞团、植株再生。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分组,每组准备一份植物组织样本。
2. 指导学生进行无菌操作,将植物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上。
3.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植物组织的生长情况。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展示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关键技术和应用效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和应用。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作业布置(5分钟)2. 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教师)1. 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2. 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八、课后作业(学生)1. 完成实验报告。
2. 查阅资料,了解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实验教案实验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的配制、灭菌与仪器操作培训实验二植物的离体培养实验三植物离体培养中的形态观察和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实验四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配制灭菌与仪器操作培训实验五鸡胚原代细胞的培养实验六动物细胞的传代培养实验七动物细胞的冻存与复苏实验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的配制、灭菌与仪器操作培训【目的要求】学习并掌握植物组织常用培养基的组成、配制与灭菌方法。
培养基能够提供植物生长、繁殖所必须的各类营养物质,以及生长因子,是开展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植物的种类不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需要的培养基的种类也各不相同。
【实验用品】1.实验用具:电子天平、烧杯、量筒、三角瓶或培养瓶、移液管、药匙、玻棒、pH试纸、吸耳球、牛皮纸、皮筋等。
2.药品:蔗糖、琼脂、0.1mol/L NaOH、0.1mol/L HCL、各种培养基母液、激素母液【内容与方法】1.分组配制培养基激素用分析天平称取生长素或细胞分裂素50-100mg。
生长素用少量95%的酒精或0.1mol/L 的NaOH溶解,细胞分裂素用0.1mol/LHCL加热溶解。
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配制成0.5-1mg/L的溶液。
∨激素﹦∨配制×培养基中所要求的激素浓度÷激素母液浓度2.湿热灭菌培养基称取规定数量的琼脂,加水到培养基最终容积的3/4,水浴或电炉使之加热溶解。
根据配方要求,把按顺序量取的各种母液以及称取的蔗糖,都加入煮好的琼脂中,然后加水定容。
用0.1mol/L的NaOH或者HCl调pH。
分装培养基,包好或盖好,标明编号。
121℃(103kPa)灭菌15-20min。
3.作好植物组织培养的各项准备工作制备无菌水:121℃ (103kPa) 灭菌40min;配制0.1% HgCl2溶液(放置棕色瓶中);准备接种用培养皿、金属器械等用具。
注意:1.实验前1天,无菌培养室每天都要用0.2%的新洁尔灭拖洗地面—次,超净工作台台面每次实验前要用75%酒精擦洗。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指导一、材料与设备准备1.植物材料:选择符合实验要求的植物组织,如茎段、叶片等。
2.吐温20:用于表面消毒材料。
3.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激素和营养成分等。
4.植物培养基:选择适合所培养植物组织的培养基。
5.培养器具:试管、蒸馏水瓶、烧杯等。
6.其他辅助材料:包括消毒用酒精、无菌操作需要的洁净衣和手套等。
二、无菌操作准备1.操作台面准备:清洁操作台面,并用75%酒精消毒,然后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
2.实验者准备:穿戴洁净衣、口罩和手套,洗手并用75%酒精消毒双手。
3.工具准备:将试管、蒸馏水瓶等器具洗净,并用高温高压消毒或用离子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
三、无菌茎段培养实验步骤1.材料准备:选择健康的植物茎段,将其切成1-2厘米长的小段,洗净并去除表皮。
2.表面消毒:将茎段放入含有0.1%吐温20的蒸馏水中浸泡15-30分钟,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3-4次。
3.培养基制备:按照特定比例和配方制备适合茎段培养的培养基。
4.培养基固化:将培养基倒入试管中,约3/4满,然后用高温高压或离子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同时密封试管。
5.培养基接种:将消毒后的茎段放入培养基中,约每个试管放入1-2个茎段。
6.培养条件设置:将培养瓶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培养,通常为25摄氏度,光照强度为3000-5000勒克斯,光周期为16小时光照和8小时黑暗。
四、观察和记录1.培养基观察: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的颜色变化、植物组织的生长情况等,并记录下来。
2.茎段生长观察:观察茎段的生长情况,包括根的生长情况、叶片形态等,并记录下来。
五、结果分析与总结根据观察和记录的数据,分析植株生长的情况、比较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异等,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
六、安全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避免细菌、霉菌等的污染。
2.注意使用化学试剂时的安全操作,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3.实验完成后,洗手消毒,清洁操作台面,并关闭紫外线灯。
植物组织培养一、实验目的1. 掌握无菌操作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2.了解植物细胞通过分裂、增殖、分化、发育, 最终长成完整再生植株的过程, 加深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是每个植物的本细胞或性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因此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细胞都可发育成一个与母体一样的植株。
(二)组织的分化与器官建成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后,经过继代培养,可以在愈伤组织内部形成一类分生组织即具有分生能力的小细胞团,然后,再分化成不同的器官原基。
有些情况下,外植体不经愈伤组织而直接诱导出芽、根。
(三)培养基的组成培养基中各成分的比例及浓度与细胞或组织的生长或分化所需要的最佳条件相近,似成功地使用该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的主要条件。
营养培养基一般由无机营养、碳源和能源、维生素、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和包括有机氮、酸和复杂物质的添加剂组成。
三、实验材料杉木的茎段四.实验器具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烘箱、培养室。
镊子、解剖刀、接种针、记号笔、橡皮筋、玻璃器皿。
五.实验药品与试剂1.药品2.70% 酒精3.0.1% 升汞六.实验方法(一) 培养基的配制1.母液配制母液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及有机物质四类。
2.培养基的配制与分装3.培养基的灭菌( 二) 取材、消毒与接种杉木芽增殖①清洁超净工作台,打开风机和紫外灯,打开培养皿和培养物瓶,取出无菌苗于培养皿上,剪取杉木茎段约2cm左右接入新MS培养基,封口。
②全部接种工作都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的, 所以要特别认真、仔细、以防杂菌污染。
(三) 培养与观察(1)接种完毕后取出培养瓶, 置26-28℃恒温培养室内,照光条件下培养,定期进行观察。
培养3-4周时进行观察。
(2)取出增殖培养的杉木无菌苗,最后计算增殖系数(增殖系数=增殖后的芽数/接种芽数)。
七、实验分析1. 观察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物在培养中的生长情况,5周后统计增殖系数。
组培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观察不同生长因子及生长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植物发育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二、实验原理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分子基质负责支持和保护植物细胞体的组合细胞培养方法,常用于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研究。
本实验以豆科代表植物——草履菜为实验材料,采用MS(g)+6-BA、MS(g)+NAA、MS(g)+6-BA+NAA三组处理与对照组,观察不同生长因子及生长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1.培养环境准备:洗涤无菌器、洗手间、超净台、塑料夹子、菌种、MS培养基、琼粉、平板;2.实验前准备:检查装备是否需要消毒,准备组织培养所需物品;3.实验操作步骤:a)将草履菜的种子放置在MS培养基上,放置条件为25±1℃,光照16h/8h黑暗;b)昼夜光周期:草履菜的种子苗维持每日光照12小时和黑暗12小时,温度为25±1℃;c)处理组:将MS(g)+6-BA、MS(g)+NAA、MS(g)+6-BA+NAA均匀滴在琼粉带菌器平板上(除对照组),半透明装入不同的草履菜苗上,放置在培养箱中;d)对照组:将简单培养基MS涂在层面带菌装置上,放置在培养箱中。
4.实验后处理:观测组织生长情况,记录草履菜苗高度及芽数量;四、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前必须穿戴干净的实验服,并洗手消毒;2.操作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造成细菌的传播;3.实验室内为严密环境,减小人员出入次数;4.实验后务必清理完毕,保持实验室环境清洁卫生。
五、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表明,添加6-BA及NAA处理的草履菜显著高于对照组,且MS(g)+6-BA+NAA的处理效果更佳。
说明在特定的生长因子及环境下,能够改变植物生长与发育进程。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说明了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通过评估实验结果证明了豆科代表植物——草履菜在不同的生长因子及环境下,对其生长和发育有显著影响。
本实验为今后相关领域开展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宽叶血心兰组织培养实验方案设计及实施一、实验目的
摸索优化宽叶血心兰组织培养方法
二、实验要求
了解宽叶血心兰的生物学特性,优化宽叶血心兰清洗方法,优化宽叶血心兰接种方法,优化宽叶血心兰扩繁方法,掌握染菌苗处理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
1植物名称宽叶血心兰(Alteranther renedii)。
血心兰是原产于南美的一种双子叶植物,挺水性水草。
水上草的叶子十字对生呈披针形,叶面通常为绿色,叶底绿中泛红,新生叶则为红色。
水中草的叶子略大,酒红色至深朱红色,叶缘略呈褶皱状,喜爱强光,光线不足时,容易生长不良。
水温过低时,容易落叶。
其根系非常发达,需要大量的根肥,如底床缺肥可能会在主干上长出很多侧根,会影响美观。
主要靠侧芽繁殖。
蔗糖芽苗诱导培养基中加1%的琼脂. pH 5. 8.
培养条件芽苗诱导培养基: (1)MS+ 6-BA 培养温度(25 2)℃在黑暗条件下培养1周,再在0.5mg°L~'(单位下同)+NAA 0.1, (2)MS+光照12h"d1.光照度 2 2001x下培养。
6BA0.5+NAA 0.3,
芽苗诱导将去叶的茎表面污物擦净后,置70%的酒精中浸30s 再用0.3%的强氯精消毒无菌水冲洗5次。
按无菌操作切成带1个节、长0.5~ 1.0 cm的外植体.接种在培养基沙中水培加入不含
激素、维生素和糖的1/2MS培上。
茎诱导实验:研究不同培养液浓度及激索配比对宽叶血心兰茎诱导的效果,采用了0.5倍和1倍MS基本培养液,并添加了0.1-0.2mg/L 的IAA及0.5- 2mg/LBA,以无激素培养液为对照,共设置了12个处理.培养基装于100ml的三角瓶中,每瓶40m1,每个处理3个重复.培养基采用高压灭菌锅120C下灭菌处理20min后,接人大小相似的轮叶黑藻无菌芽丛,每丛约2个小芽,每个小芽长1.5cm 左右,于组织培养室中静置培养.7d后记录单丛培养物的总芽数和总芽长度,计算单芽平均长度,再经鼓风烘箱中60℃下烘至恒重后称取单丛芽生物量
四、实验步骤
1.对实验用具进行消毒
2.按照实验方法和要求进行对比实验
3.记录数据,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