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创造的十二个小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创意是创造生意的源泉,是否具备创新精神,就在于你平时是否善于思考,乐于尝试新事物、新方式和新方法。
创意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通过对规律的思考,对事物的判断,不断地演练形成的,培养创意的方法举不胜举,关键在于实用。
笔者通过长期的思考,对和田十二法进行了新的诠释和例证,每一个方法都配有6个小案例,12个方法就构成了72变招,借由此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启迪读者用一种框架去看待事物,体会生活和工作,养成善于思考和创新的习惯。
和田创新十二法1加一加: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就是创新(加大,加长,加高,加宽)例:①mp3加上收音机的功能就更贵一些,海尔冰箱加上电脑桌的功能,在美国大受欢迎。
手机加上照相的功能便价格不菲。
还有苹果的Ipod无非是加了个播放器和电影的移动存储,结果利润远远远大于电脑。
②TCL手机加宝石,加得是时尚;③人没法长高,鞋底加高就增加销量;④咨询业也强调一个附加价值,买一赠一,做咨询策划另外送培训,除了主要培训内容,还提供些额外的价值。
比如提升销售能力,送情商,领导力和时间管理的技巧。
⑤有一家叫普拉斯文具公司,把文具组合改进提高,使它的盒子安装有电子表、温度计,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变形金刚等等,五花八门,千变万化。
尽管其内部的文具就那么几种,由于它的盒子花样多了,迎合了小孩的心理和兴趣,所以销量越来越大,很快成为风行全球的商品,普拉斯也成为名牌商号了。
⑥现在卖房子都是变着花往出卖,房地产的大盘时代,复合地产,泛地产都搞“加一加”的创新,强调周边环境、配套设施,如果附近有商超、学校、医院、地铁和公交车站那么房价就更贵一些。
宣传概念也不忘加点什么:比如奥林匹克花园,就是把房产与体育(健康)相加,得到“运动就在家门口”这种感觉。
2 减一减:省略不必要的(减少,减短,减窄,减轻,减薄)例:①移动硬盘是越小越方便携带,销路就好。
大米改成小包装反倒卖得快;②目前市面上很多高功能的数码照相机,却发现90%的功能不会用。
科技小发明创意案例创意一:课程表做成一种魔方形式,作用:修改课程表时只要把四面贴有课程的小方块转动即可。
创意二:氯化钠导线。
作用:用铜丝作为导线太浪费,用食盐容液(用皮管装好)作为导线是否可行,当然线的两端最好要用金属丝来做。
创意三:地上头发——静电扫帚创意四:婴儿喝水温度太高容易烫伤,有没有测量温度的杯子。
案例一:好客鞋一天,强同学跟爸爸到一个朋友家做客,一进门就把他给难住了:主人家铺着地毯,不换鞋显得不礼貌。
换鞋吧,脚又有臭味。
回家后,强就想:如果有一种拖鞋,不用脱下脚上的鞋就能穿,那该多好!后来,他从旅游鞋上的尼龙搭扣得到启发:将拖鞋上的鞋袢装上尼龙搭扣,一按就搭上,一掀就拉开,要肥要瘦不就可以调节了吗?于是他找来一双旧拖鞋,剪开鞋袢,缝上尼龙搭扣,做成了“好客鞋”。
这项小发明在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
其实,强的小发明只不过是将尼龙搭扣这项别人的发明移植到拖鞋上,但使拖鞋有了新的功能,尼龙搭扣也有了新用途,这项小发明也就具备了新颖性。
案例二:方便肥皂盒一般的肥皂盒装点水,肥皂就会发粘,不容易取出来,肥皂的寿命也很短。
的平同海陆空利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方便肥皂盒。
打开肥皂盒,肥皂就会立起来。
它和同类产品相比,技术上要先进一些,获得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
案例三:防虫树裙临县盛产枣子,但枣曲虫对枣子的危害很大。
艳同学仔细观察枣曲虫的生长活动规律,发现雌虫要爬上树干与雌虫交配再残害树叶、树果。
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树干的半腰围一圈硬塑料片,层涂上除虫药膏,使雌虫上不了树。
这种简单巧妙的防虫树裙,实用性强,受到了枣家的欢迎,荣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发明比赛一等奖。
案例四:墨水瓶的改进首先要找出它存在哪些缺点。
如有钢笔吸墨水,笔管上、笔尖上会沾上不少墨水。
这样既型脏笔管,又浪费墨水。
又如不小心打翻墨水瓶,墨水会众开着的瓶口流出来,型脏衣服、书本。
如果在墨水瓶口安一块海绵,在海绵中央打一个孔将钢笔从小孔中插进去吸墨水,抽出钢笔时海绵能把沾在笔管上的墨水吸干。
十二聪明创造法发明①加一加。
可在现有的发明基础上加大、加长、加高、加厚或加在一起等。
例子:电脑+车床=数控车床电脑+X光=医院CT 物体振动频率增加到20000赫兹=超声波②减一减。
可在现有的发明基础上减少时间、次数、某项功能或某部分等。
例子:单轮自行车快速复印机③扩一扩。
可在现有的发明基础上放大、扩展。
例子:投影机电炉扩展为电热毯④缩一缩。
可在现有的发明基础上缩小体积例子:折叠雨伞、小保温瓶⑤变一变。
可在现有的发明基础上改变形状、颜色、味道、次序、时间和大小等。
例子:绞肉机改变刀片形状变成磨豆机⑥改一改。
可在现有的发明基础上发现其缺点,需要改进的方面,设想如何更方便。
例子:手表-多功能手表⑦拼一拼。
可在现有的发明基础上拼装相同的或不同的发明,有了新的应用。
例子:三色圆珠笔⑧学一学。
模仿现有产品的形状、结构,学习其原理和技术例子:根据充电效应原理发明太阳能电池和电站模仿动物的儿童玩具⑨代一代。
从材料、方法和功能等方面寻找可替代者。
例子:塑料代替木材和金属做建筑材料,利用磁效应制冷技术代替氟里昂制冷技术发明无氟电冰箱等⑩搬一搬。
把现有的发明的思想、功能或物体本身搬到另外的发明产品上例子:把扩大镜的镜头搬到扩印机上,把MP3搬到眼睛上11、反一反。
把一事物的正反、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等进行颠倒。
例子:风扇-吸风机12、定一定。
为解决某一问题或改进某一事物,需要规定些什么?例子:如定时、定温、定人、定纪律等。
科学制作小发明
科学小制作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以下是一些简单易学的科学制作小发明:
1.自制香皂纸:用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将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
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即可。
2.自制热气球: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将它们对折并
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然后将气球吹起来并慢慢放开,气球就会升起来。
3.自制小车:准备一节电池,一根铅笔,将铅笔折断,粘贴在小
车底部,之后按上小车轮子,然后按上马达和开关即可。
4.自制拉条器:将转笔刀的刀片拆下来,之后找了6片垫片,用
螺丝把3个垫片肯定在桌子上,之后将刀片固定在垫片上自制壁挂花篮。
这些小发明都相对简单易学,但需要一些耐心和细心才能完成。
通过这些小制作,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同时也可以学到很多科学知识。
生活小创意发明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小问题,比如打开罐头的时候总是费力,或
者洗衣服的时候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晾衣架。
为了解决这些小问题,许多人开始进行生活小创意发明,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比如,有人发明了一种可以轻松打开罐头的器具,只需要轻轻一拧就可以打开
罐头,省时省力。
还有人发明了一种可以自动晾衣服的晾衣架,只需要把衣服挂上去,晾衣架就会自动把衣服晾好,省去了手动晾衣服的麻烦。
除了这些实用的小发明,还有一些有趣的生活小创意发明,比如有人发明了一
种可以自动给宠物喂食的器具,只需要设置好时间和分量,就可以让宠物按时吃饭,不用担心宠物饿着肚子。
还有人发明了一种可以自动给植物浇水的器具,只需要把器具插在土里,就可以让植物自动吸取水分,省去了每天浇花的麻烦。
这些生活小创意发明,不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生
活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人进行生活小创意发明,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生活小创意发明出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有趣。
发明创造的十二法上海创造学会研究出来发明创造的十二聪明法,也叫思路提示法,共12句话36个字。
该法已被日本创造学会和美国创造教育基金会承认,并译成日文、英文在世界各国流传和使用。
十二聪明法具体内容如下:加一加考虑可在这件东西上添加些什么吗?需要加上更多时间或次数吗?把它加高一些、加厚一些行不行?把这样的东西跟其他东西组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结果?汇集建议,开讨论会,组合一下如何?减一减考虑可在这件东西上减去些什么吗?可以减少些时间或次数吗?把它降低一点、减轻一点行不行?可省略、取消什么东西呢?比如,拖鞋就是在普通鞋子的基础上减一减,减成最简单的方式,便于在房间穿。
扩一扩考虑把这件东西放大、扩展会怎样?加长一些增强一些能不能提高速度?很多产品都是扩出来的,例如,最初的台式风扇是放到桌子上的,如果没有桌子那怎么扇呢?于是便出现了落地风扇。
空调原来是装到窗户上的,接着扩一扩,变成分体式,再扩一下,变成了柜式机,再扩大一下成了中央空调,事物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缩一缩使这件东西压缩、缩小会怎样?拆下一些、做薄一些、降低一些、缩短一些、减轻一些、再分割得小一些行不行?如上面的例子,随身听的发明,实际上就是“缩一缩”带来的发明。
电热杯就是热水壶的缩一缩。
变一变改变一下形状、颜色、音响、味道、运动、气味、型号、姿态会怎样?改变一下次序会怎样?改一改这件东西还存在什么缺点?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它在使用时是否给人带来不便的麻烦?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吗?可否挪做他用?或保持现状,做稍许改变?例如眼镜,原来镜片是用玻璃做的,光学性能不佳,而且容易碎裂;架子是金属的,很沉。
于是人们便把眼镜架改为钛合金的,不变形而且很轻快;把眼镜片改为树脂镜片,更轻、更安全。
联一联某个事物的结果,跟它的起因有什么联系?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吗?把某些东西或事情联系起来,能帮助我们达到目的吗?学一学有什么事物和情形可以让自己模仿、学习一下吗?模仿它的形状、结构、功能会有什么结果?学习它的原理、技术又会有什么结果?关于“学一学”,最典型的就是仿生学。
发明创造的十个小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经常问个为什么,看看稍微变换一些,事情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下面就是十二个发明创造的小方法∶
1、加一加∶在一件东西上再添加些什么,看看会有什么结果。
比如,在近视镜片上加上墨镜片,就成了带度数的墨镜了。
2、减一减∶在一件东西上减去些什么,看看会怎么样。
比如,机翼在飞行时会增加飞机的阻力,有人就设想,飞机起飞后机翼缩回机身,降落时又自动打开。
3、扩一扩∶把一样事物放大、扩展,看看结果会怎样。
比如,把普通的雨伞扩大,就变成了遮阳伞。
4、缩一缩∶把一件东西压缩、缩小,会怎么样呢。
比如,自动折叠雨伞,就是把普通雨伞缩了一缩。
5、变一变∶改变一下形状、颜色、声音、味道,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比如,用音乐声来代替门铃声,发明了音乐门铃。
6、改一改∶想一想这件东西是否存在缺点,是否能改动一下,使它更完美。
比如,油布雨伞太重,改成了尼龙雨伞。
7、联一联∶把某些东西或事物联系起来,看看能帮助我们什么。
比如,木工用的锯子就是学的锯齿草或螳螂臂。
8、学一学∶看看有什么事情自己可以学一学,摹仿一下。
比如,雷达就是摹仿了蝙蝠的“听觉功能”研制而成的。
9、代一代∶观察一下有什么东西可以替代另一样东西。
比如,用太阳能代替人工发电。
10、搬一搬∶把这件东西搬到别的地方,看看是否还有用。
比如,把计算机应用到教学上,就产生了计算机辅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