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路(带详细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381.42 KB
- 文档页数:5
2012届专题卷物理专题十答案与解析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交流电的定义。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两个关键知识点:①交流电的定义;②y 轴正负半轴图象的含义。
【答案】CD 【解析】交变电流是大小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电流,所以C 、D 正确,A 、B 仅是电流的大小发生变化而方向不变,故不属于交变电流。
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磁通量的计算及交流电瞬时值、平均值的计算。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①磁通量是穿过线圈的磁感线的条数;②交流电瞬时值的计算方法;③交流电平均值的计算方法。
【答案】BCD 【解析】闭合线框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匀速转动,若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Φ按余弦规律变化,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按正弦规律变化,在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2BS的时刻,线圈转过60°,此时的电动势2360sin BS ωBS ωe =︒=,A 错误;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22BS 的时刻,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等于2245sin BS ωBS ωE =︒=,B 正确;线框转动四分之一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为πωϕBS t E 2=∆∆=,线框每转动一周,磁通量的改变量等于零,平均感应电动势等于零,C 、D 正确。
3.【命题立意】考查远距离输电的导线损失功率的计算。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两个关键知识点:①导线上的电流与输送电流的关系;②损失功率的计算方法。
【答案】A 【解析】高压输电时P=UI ,I 是输送电路上的电流。
用电高峰时,若输送电压不变,则I 为正常时的2倍,A 正确;高压线上的热耗功率ΔP =I 2R 线则热耗功率变为4倍,B 错误;用电高峰时,若输送电压也加倍,则I 不变,与正常时相同,C 错误;由ΔP =I 2R 线则热耗功率也不变,D 错误。
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中性面的性质与交流电仪表的读数特点。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三个关键的知识点:①中性面的性质特点;②交流电仪表的读数为交流电的有效值;③交流电最大值与转速的关系。
目录201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1_物理学史、直线运动 (2)201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2_相互作用 (5)201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3_牛顿运动定律 (7)201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4_曲线运动 (11)201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5_万有引力与航天 (18)201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6_机械能 (23)201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7_静电场 (34)201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9_磁场 (38)201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10_电磁感应 (51)201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11_交流电 (63)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物理学史、直线运动1.(2012山东卷).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C .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必然结果D .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2.(2012海南卷).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D.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3.(2012海南卷).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XXK]B.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 5~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4.(2012上海卷).小球每隔0.2s 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为6m/s 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
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数为(取g =10m/s 2)( )(A )三个(B )四个(C )五个(D )六个5.(2012上海卷).质点做直线运动,其s-t 关系如图所示,质点在0-20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 质点在_________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s 内的平均速度。
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3分)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2.(3分)如图,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
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D.b的初速度比c的大3.(3分)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
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
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4.(3分)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分,一升压式自耦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其副线圈匝数可调.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1900匝;原线圈为1100匝,接在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源上.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负载R上的功率为2.0kW.设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I1,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2,且变压器是理想的,则U2和I1分别约为()A.380V和5.3A B.380V和9.1A C.240V和5.3A D.240V和9.1A5.(3分)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A.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B.电势能逐渐增加C.动能逐渐增加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6.(3分)如图,均匀磁场中有一由半圆弧及其直径构成的导线框,半圆直径与磁场边缘重合;磁场方向垂直于半圆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使该线框从静止开始绕过圆心O、垂直于半圆面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半周,在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
准考证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是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第Ⅱ卷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将试题卷和答题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让你听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购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迁都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升高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迁都降低降低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不变4.撕去?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2012 届专题卷物理专题六答案与分析1.【命题立意】此题主要考察带电体的带电方式及原理、电荷守恒定律。
【思路点拨】静电场中物体带电源于电子的转移,能够从同种电荷互相排挤、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的角度剖析。
【答案】 BCD 【分析】依据静电感觉现象,带正电的导体 C 放在枕形导体邻近,在 A 端出现了负电,在B 端出现了正电,这样的带电其实不是导体中有新的电荷,不过电荷的从头散布,枕形导体上总的电荷量为0。
金箔上带电相斥而张开,选项 A 错误;用手摸枕形导体后, B 端不是最远端了,人是导体,人的脚部连结的地球是最远端,这样 B 端不再有电荷,金箔闭合,选项 B 正确;用手触摸导体时,只有 A 端带负电,将手和 C 移走后,不再有静电感觉, A 端所带负电便散布在枕形导体上,A、B 端均带有负电,两对金箔均张开,选项 C 正确;经过以上剖析看出,选项 D 也正确。
2.【命题立意】此题重在考察静电场几个公式的合用条件。
【思路点拨】定义式对任何状况都建立,但被定义的物理量与式中其余物理量不存在决定和被决定关系,决定式的物理量之间存在决定和被决定关系。
【答案】C【分析】①F k q1q2,②Ekq仅对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建立,③是定义式,合用于全部情r2r2况;④ U=Ed 对匀强电场建立,注意各自的合用条件。
3.【命题立意】此题以类平抛运动为载体,考察带电粒子在电场和重力场中的运动。
【思路点拨】依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规律,分别剖析小球在重力方向和电场力方向的受力特色和运动特色,而后确立各量的大小关系。
【答案】 AC【分析】运动时间由竖直方向决定,依据h 1C 正确,gt 2可知,两种状况下运动时间相等,2B 错;两种状况下重力做的正功同样,而存在电场时,电场力做正功,因此存在电场时落地速度大, D 错;无电场时,只有水平向右的水平位移v0t;存在电场时,既有向右的水平位移v0t,又有垂直纸面向里的水平位移,明显 s1>s2,A 答案正确。
(2012?重庆)空间中P、Q 两点处各固定一个点电荷,此中P 点处为正电荷,近电场的等势面散布以下图,a、 b、 c、 d 为电场中的 4 个点,则 ()P、Q两点附A . P、 Q 两点处的电荷等量同种C. c 点的电势低于 d 点的电势B. a 点和 b 点的电场强度同样D .负电荷从 a 到 c,电势能减少(2011·上海) 11. A、 B、 C 三点在同向来线上,AB:BC=1:2, B 点位于 A、C 之间,在 B 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
当在 A 处放一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时,它所遇到的电场力为 F ;移去A处电荷,在C处放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其所受电场力为()(A ) -F/2(B)F/2(C)-F(D)F[根源:ZXXK](2011·上海)13.当电阻两头加上某一稳固电压时,经过该电阻的电荷量为0.3C,耗费的电能为 0.9J。
为在同样时间内使0.6C 的电荷量经过该电阻,在其两头需加的电压和耗费的电能分别是()(A ) 3V ,1.8J(B)3V,3.6J(C)6V,l.8J(D)6V, 3.6J【答案】 D[根源:Z*xx*k.]【分析】依据E=Uq ,可知通过该电阻的电荷量为0.3C,耗费的电能为0.9J 时电阻两头所加电压 U=3V ,在同样时间内经过0.6C 的电荷量,则电流强度为本来的电压也为本来的 2 倍,即为 6V ,这样耗费的电能E=Uq=3.6J【考点定位】电场、恒定电流和电路2 倍,而依据I=U/R ,(2012·广东) 19.图 5 是某种静电矿料分选器的原理表示图,带电矿粉经漏斗落入水平匀强电场后,分落在采集板中央的双侧,对矿粉分别的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有(2012·山东) 19.图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齐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带电粒子以必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
绝密★启用前2012届高考物理专题十二考试范围:电学实验1.(8分)现给出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R1和R2,用多用电表按正确的操作程序分别测出它们的阻值,测量R1时选用“×100”欧姆挡,其阻值如下图中指针①所示,R1= Ω;测量R2时选用“×10”欧姆挡,其阻值如下图中指针②所示,R2= Ω。
将某一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其中改装后量程较大的是电流表与(填“R1”或“R2”)联(填“串”或“并”)的。
2.(10分)如下图甲为多用电表的示意图,现用它测量一个阻值约为20Ω的电阻,测量步骤如下:(1)调节,使电表指针停在指针对准的“0”刻线(填“电阻”或“电流”)。
(2)将选择开关旋转到“Ω”档的位置。
(填“×1”、“×10”、“×100”或“×1k”)(3)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并将两表笔短接,调节,使电表指针对准的“0”刻线(填“电阻”或“电流”)。
(4)将红、黑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两端相接触,若电表读数如下图乙所示,该电阻的阻值为Ω。
(5)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旋转到“OFF”位置。
3.(8分)如下图所示是电子拉力计的示意图,金属弹簧右端和滑动触头P固定在一起(弹簧的电阻不计,P与R1之间的摩擦不计)。
定值电阻R0;电阻R1是用均匀电阻丝密绕在瓷管上做成的(类似于滑动变阻器),其长度为10cm,阻值R1=300Ω,电源电动势E=3V,内阻不计。
理想电流表的量程为0~100mA。
当拉环不受拉力时,触头P刚好不与电阻R1接触(即电路断开)。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00N/m。
(1)电路中连入的R0阻值至少应为Ω。
(2)设计中需要将电流表上的电流数值改为拉力的数值,那么在原电流表的40 mA处应改为 N。
分析可知,拉力计的刻度是否均匀。
(填写“均匀”或“不均匀”)(3)为了使拉力计的量程增大应采用的措施是(只填写一条)。
2012 届专题卷物理专题十二答案与分析1.【命题立意】此题考察多用电表读数以及电表改装。
【思路点拨】欧姆档读数时需要乘以倍率。
【答案】(每空 2 分)900 300R2并【分析】用面板读数乘以倍率即为读数,故 R1=900 Ω,R2=300Ω。
把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成大批程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小电阻。
2.【命题立意】此题考察多用电表的使用。
【思路点拨】使用多用电表丈量电阻,注意倍率选择和欧姆调零。
【答案】(除标明外,每空 2 分)(1)调零螺丝电流(2)×1(3)调零旋钮(1 分)电阻(1 分)(4)19.0 【分析】使用多用电表欧姆档,先机械调零。
中值电阻为15Ω,丈量 20Ω的电阻时,要使用×1的倍率,而后进行欧姆调零;由刻度盘和倍率可知,丈量电阻的阻值为19.0Ω。
3.【命题立意】此题考察传感器有关知识。
【思路点拨】依据欧姆定律和胡克定律解答。
【答案】(每空 2 分)(1) 30( 2)850不平均( 3)改换劲度系数更大的弹簧【分析】(1)当 P 移动到 R 的最右端时,电流表恰巧满偏,则有R0E30 。
(2)E,300 45300 ,解得1ImaxRxR45x10 Ix=8.5cm,F=kx=850N ;因为电流与拉力不可正比,所以刻度不平均。
(3)换劲度系数更大的弹簧,弹簧伸长同样的长度时,需要的拉力更大。
4.【命题立意】此题考察电阻的丈量。
【思路点拨】此题没有电压表,要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使用。
【答案】( 1)如右图所示( 4 分)( 2)R x I 2 r2R0(2 分)【分析】从题给出的器械中知,I 1I 2这里对电阻 R x的丈量可用伏安法来设计电路。
因为题给出的器械中没有电压表,而电流表 A 2的内阻 r 2已知,所以电压表可由电流表 A 2和固定电阻 R0(100Ω)串连。
经过计算我们不难发现,这类设计完好切合题中的丈量要求。
考虑到题给出的其余器械规格与要求,控制电路宜采纳分压式控制电路。
J 单元 电路J1 部分电路及其规律4.M2J1[2012·海南卷] 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0∶1,两个标有“12 V”,“6 W”的小灯泡并联在副线圈的两端.当两灯泡都正常工作时,原线圈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可视为理想的)的示数分别是( )A .120 V,0.10 AB .240 V,0.025 AC .120 V,0.05 AD .240 V,0.05 A 4.D [解析] 两灯泡都正常工作时,副线圈中电压U 2=U =12 V ,电流为I 2=2I =2=1A ,根据n 1n 2=U 1U 2和n 1n 2=I 2I 1,U 1=n 1n 2U 2=240 V ,I 1=n 2n 1I 2=0.05 A ,D 选项正确.J2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J3 电路综合问题9.(2)J3 [2012·天津卷] 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①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填字母代号).A .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B .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C .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D .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②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 =0.9990 m ,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mm ,单摆摆长为________m.③下列振动图象真实地描述了对摆长为1 m 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 、B 、C 均为30次全振动的图象,已知sin5°=0.087, sin15°=0.26,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9.(2)[答案] ①AC②12.00.9930③A[解析] ①摆长是影响单摆周期的一个因素,在某一次测量中应采用控制变量法保证摆长不变;在探究摆长与周期的关系时,需要改变摆长,开有狭缝的橡皮正是基于此目的设计的.②单摆的摆长为悬点到摆球球心的距离.摆球自然悬垂时,用悬点到摆球最低点的距离减去小球的半径,即为单摆的摆长.③在摆角较小的情况下,摆球的运动才可看作简谐运动.由振动图象读出单摆的振幅,结合题目给出的正弦值,可知图象A、B对应于单摆在摆角小于5°时的摆动情况,而图象C、D对应于单摆在摆角大于15°时的摆动情况;为使时间的测量更加准确,应该从小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综上所述,选项A正确.19.J3[2012·全国卷] 一台电风扇的额定电压为交流220 V.在其正常工作过程中,用交流电流表测得某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这段时间内电风扇的用电量为()A.3.9×10-2度B.5.5×10-2度C.7.8×10-2度D.11.0×10-2度19.B[解析] 分段计算用电量,前10 min用电W1=220×0.3×600 J=39600 J,中间10 min用电W2=220×0.4×600 J=52800 J,后40 min用电W3=220×0.2×2400 J=105600 J,一个小时总的用电量W=W1+W2+W3=198000 J,换算成度为1980001000×3600度=5.5×10-2度.J4 实验: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22.(2)J4[2012·四川卷]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拟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小灯泡L,规格“4.0 V,0.7 A”;电流表A1,量程3 A,内阻约为0.1 Ω;电流表A2,量程0.6 A,内阻r2=0.2 Ω;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r V=9 kΩ标准电阻R1,阻值1 Ω;标准电阻R2,阻值3 kΩ;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10 Ω;学生电源E,电动势6 V,内阻不计;开关S及导线若干.图2图3图4①甲同学设计了如图l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当通过L的电流为0.46 A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L的电阻为________Ω.②乙同学又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电压表指针指在最大刻度时,加在L 上的电压值是________V.③学习小组认为要想更准确地描绘出L完整的伏安特性曲线,需要重新设计电路.请你在乙同学的基础上利用所供器材,在图4所示的虚线框内补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所选器材代号.22.(2)[答案] ①5②4③如图所示.答图1[解析] ①由图2知,电压表的读数为2.30 V,根据欧姆定律,L的电阻R L=UI=2.300.46Ω=5 Ω;②电压表与电阻R2串联,电压表两端的电压3 V,根据串联电路电阻与电压的关系,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1 V,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电压表和电阻R2两端的电压之和,即为4 V;③如答图1和答图2所示.22.Ⅱ.J4[2012·安徽卷] 图12为“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的实物电路图,已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 V.(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①闭合开关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______;②闭合开关后,逐渐移动变阻器的滑片,______;③断开开关,……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小灯泡灯丝的伏安特性曲线.(2)在虚线框中画出与实物电路相应的电路图.图13Ⅱ.[答案] (1)①使它靠近变阻器左端的接线柱②增加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多组读数,直至电压达到额定电压(2)如图所示[解析] (1)①为了保护电表不被损坏,不会因为合上开关时电流过大而超过电表量程,应将滑片移至滑动变阻器的最左端,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②要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应增加电压,记下多组电流和电压值,要使数据有明显的变化,并且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时要注意不得超过电表的量程.(2)画电路图时应注意:电流表为外接法,滑动变阻器为分压接法.21.J5(2)[2012·山东卷]待测金属丝:R x(阻值约4 Ω,额定电流约0.5 A);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2 Ω);A2(量程3 A,内阻约0.05 Ω);电源:E1(电动势3 V,内阻不计);E2(电动势12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20 Ω);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S;导线.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②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________、电源应选________(均填器材代号),在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21.(2)[答案] ①1.773(1.771~1.775均正确)②A1E1电路如图所示[解析] 0.5 A,所以电流表选择A1.本实验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法,所以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丝串联,如果选择电动势为12 V的电源,电路中的最小电阻为120.5Ω=24 Ω,滑动变阻器必须全部接入电路,不能得到多组数据,影响测量精度,所以电源选择E1.34.J5[2012·广东卷] (1)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电阻率,需要测量圆柱体的尺寸和电阻.①分别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15(a)和图15(b)所示,长度为________cm,直径为图7②按图7(c)连接电路后,实验操作如下:(a)将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置于最________处(填“大”或“小”);将S2拨向接点1,闭合S1,调节R1,使电流表示数为I0;(b)将电阻箱R2的阻值调至最________(填“大”或“小”),S2拨向接点2;保持R1不变,调节R2,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0,此时R2阻值为1280 Ω;③由此可知,圆柱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34.(1)①5.01 5.315(5.310~5.320)②(a)大(b)大③1280[解析] ①游标卡尺的读数=主尺上的读数+游标上的读数,本题主尺上的读数是5 cm,游标上的读数是1×0.1 mm=0.01 cm,故游标卡尺的读数为5.01 c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固定尺的读数+可动尺的读数×0.01,即5 mm+31.5×0.01 mm=5.315 mm,最后一位是估计位,可以不同.②(a)将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调至最大,可以起到保护电流表及电源的作用;(b) 将电阻箱R2的阻值调至最大,目的也是为了保护电流表及电源;③本题的实验方法为替代法.由I0=ER1+R A+r+R x、I0=ER1+R A+r+R2得,R x=R2=1280 Ω.21.J5[2012·北京卷]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 cm.(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其读数应为____________mm(图(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 x.实验所用器材为:电池组(电动势3 V,内阻约1 Ω)、电流表(内阻约0.1 Ω)、电压表(内阻约3 kΩ)、滑动变阻器R(0~20 Ω,额定电流2 A)、开关、导线若干.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x“乙”).图2(3)图3是测量R 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2)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3中实物间的连线,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图3(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如图4所示,图中已标出了与测量数据对应的4个坐标点.请在图4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描绘出U-I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R x=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金属丝电阻率约为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A.1×10-2Ω·m B.1×10-3Ω·mC.1×10-6Ω·m D.1×10-8Ω·m(6)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本实验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多个正确选项).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C.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D.用U-I图象处理数据求金属线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21.[答案] (1)(0.395~0.399)(4)如图4(4.3~4.7)(5)C(6)CD[解析] (1)测量时被测物体长度的整数毫米数由固定刻度读出,小数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mm).(2)从表格可以看出,电压表是从很小开始读数,所以采用分压式接法.(5)由公式R =ρl S可得,电阻率约为1×10-6Ω·m ,C 项正确. (6)读数引起的误差为偶然误差,电流表、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为系统误差,A 、B 项错误;计算时,将电流表、电压表的内阻考虑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C 项正确;采用图象法,可以减小偶然误差,D 项正确.J6 实验: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9.(3)J6 [2012·天津卷] 某同学在进行扩大电流表量程的实验时,需要知道电流表的满偏电流和内阻.他设计了一个用标准电流表G 1来校对待测电流表G 2的满偏电流和测定G 2内阻的电路,如图所示.已知G 1的量程略大于G 2的量程,图中R 1为滑动变阻器,R 2为电阻箱.该同学顺利完成了这个实验.填步骤的字母代号);A .合上开关S 2B .分别将R 1和R 2的阻值调至最大C .记下R 2的最终读数D .反复调节R 1和R 2的阻值,使G 1的示数仍为I 1,使G 2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此时R 2的最终读数为rE .合上开关S 1F .调节R 1使G 2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此时G 1的示数为I 1,记下此时G 1的示数 ②仅从实验设计原理上看,用上述方法得到的G 2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③若要将G 2的量程扩大为I ,并结合前述实验过程中测量的结果,写出须在G 2上并联的分流电阻R S 的表达式,R S =______________.9.(3)[答案] ①BEFADC ②相等 ③I 1r I -I 1[解析] ①只闭合S 1(S 2不闭合),标准电流表G 1与待测电流表G 2串联,通过两表的电流相同,使待测电流表G 2满偏即可由标准电流表G 1读出其满偏电流I 1.再闭合S 2后,反复调节R 1和R 2的阻值,使G 1的电流仍为I 1,而G 2的电流为12I 1,则此时通过电阻箱R 2的电流也为12I 1,据并联电路的特点知,电阻箱R 2的阻值与G 2的内阻相等.②从实验设计的原理上,可准确得到待测电流表G 2的内阻.③若要将G 2的量程扩大为I ,需并联一个分流电阻R S ,G 2满偏时通过分流电阻R S 的电流应为I -I 1,此时分流电阻R S 两端的电压与G 2的满偏电压相等,为I 1r ,所以R S =I 1r I -I 1.J7 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22.J7 [2012·重庆卷] (1)如图所示为光学实验用的长方体玻璃砖,它的________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绘出的玻璃砖和三个针孔a 、b 、c 的位置相同,且插在c 位置的针正好挡住插在a 、b 位置的针的像,但最后一个针孔的位置不同,分别为d 、e 两点,如图所示,计算折射率时,用________(填“d ”或“e ”)得到的值较小,用________(填“d ”或“e ”)点得到的值误差较小.(2)某中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利用铜片、锌片和家乡盛产的柑橘制作了果汁电池,他们测量这种电池的电动势E E和r的影响,实验器材如图所示.①测量E和r U和流过电源的电流I,依据公式______,利用测量数据作出U-I图象,得出E和r.②将电压表视为理想表,要求避免电流表分压作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③实验中依次减小铜片与锌片的间距,分别得到相应果汁电池的U-I图象如图中(a)(b)(c)(d)所示,由此可知:在该实验中,随电极间距的减小,电源电动势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电源内阻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曲线(c)对应的电源电动势E=_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当外电路总电阻为2500 Ω)(2)①U=E-Ir③不变 增大 0.975 478 0.268[解析] (1) 玻璃砖的光学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接触面的污渍会影响接触面的平整,进而影响折射率的测定.连接dc 、 ec 并延长至玻璃砖的光学面与白纸的交线,交点为出射点,入射点与出射点的连线即为折射光线,入射角一定,用d 点时,折射角大,折射率小;对于两光学面平行的玻璃砖,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平行,ec 连线与入射光线平行,误差小.(2)①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U =E -Ir .②如图所示.③图线与纵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为电动势,交点纵坐标不变,所以电动势不变,为0.975 V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内阻,斜率的绝对值变大,内阻变大.(c )对应图线斜率绝对值约为478(从线上选取两点即可求斜率),电源的输出功率P =⎝⎛⎭⎫E R +r 2R =⎝⎛⎭⎫0.9752500+4782×2500 W =2.68×10-4 W =0.268 mW.19.(2)J7、J8 [2012·福建卷]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一块电池的电动势E .①先直接用多用电表测定该电池电动势.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多用电表表盘示数如图,其示数为________V .②然后,用电压表V 0测定该电池电动势.(ⅰ)(ⅱ)闭合开关S ,调整电阻箱阻值R ,读出电压表V 相应示数U .该学习小组测出大量数据,分析筛选出下表所示的R 、U 数据,并计算出相应的1R 与1U的值.请用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并作出1U -1R图线.19.(2)[答案](ⅱ)如图所示(ⅲ)9.5~11.1[解析] ①量程为10 V 0.2 V ,指针指在47小格,其对应的电压为0.2×47 V =9.4 V(由于最小刻度为0.2 V ,所以结果只需保留到0.1 V 即可);②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E =U R(r +R 0)+U ,两边同时除以EU ,整理可得1U =r +R 0E ·1R +1E ,对照1U -1R 图象可知,图象的斜率表示r +R 0E,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1E,代入相关数值即可得出E =10.0 V.J8 实验:多用电表的使用(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22.J8[2012·全国卷] 在黑箱内有一由四个阻值相同的电阻构成的串并联电路,黑箱面板上有三个接线柱1、2和3.用欧姆表测得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1 Ω,2、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1.5 Ω,1、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2.5 Ω.(1)(2)如果将1、3接线柱用导线连接起来,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________Ω.22.[答案] (1)黑箱内电阻串并联方式如图所示.(2)0.6[解析]息.需要经过推理、猜想、验证多个环节.根据已知条件,画出猜测的草图,然后整体验证所画草图是否与已知条件有矛盾,没有矛盾就是正确的,有矛盾再逐步修正.因为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1 Ω,2、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1.5 Ω,1、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2.5 Ω.可见1、2接线柱之间是最简单的,猜测1、2接线柱之间只有一个1 Ω电阻;因为2、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1.5 Ω,猜测2、3接线柱之间两个1 Ω电阻并联再跟一个1 Ω电阻串联,经验证,这种电路是正确的.10.J8[2012·江苏卷] 如图所示的黑箱中有三只完全相同的电学元件,小明使用多用电表对其进行探测.图8(1)在使用多用电表前,发现指针不在左边“0”刻度线处,应先调整图中多用电表的________(选填“A”、“B”或“C”).(2)在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探测黑箱a、b接点间是否存在电源时,一表笔接a,另一表笔应______(选填“短暂”或“持续”)接b,同时观察指针偏转情况.(3)在判定黑箱中无电源后,将选择开关旋至“×1”挡,调节好多用电表,测量各接点间的阻值.测量中发现,每对接点间正反向阻值均相等,测量记录如下表.两表笔分别接a、b时,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两表笔接的接点多用电表的示数a、b ________Ωa、c 10.0 Ωb、c 15.0 Ω10.[答案] (1)A(2)(3)5.0如图所示[解析] (1)在使用多用电表时发现指针不在左边“0”刻度线处,则需要进行机械调零,即调节A;(2)在用直流电压挡探测黑箱a、b接点间是否有电源时,一个表笔接a,另一个表笔应短暂接b,防止电流过大烧毁电表;(3)每对接点间正反向电阻相等,说明黑箱中只有电阻,由于选择开关选择的是“×1”挡,因此两表笔分别接a、b时,多用电表的示数从表盘中读出为5.0 Ω;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各接点间的电阻连接如图所示.19.(2)J7、J8[2012·福建卷]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一块电池的电动势E.①先直接用多用电表测定该电池电动势.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多用电表表盘示数如图,其示数为________V.②然后,用电压表V0测定该电池电动势.(ⅰ)(ⅱ)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阻值R,读出电压表V相应示数U.该学习小组测出大量数据,分析筛选出下表所示的R、U数据,并计算出相应的1R与1U的值.请用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并作出1U-1R图线.19.(2)[答案] ①9.4②(ⅰ)如图所示(ⅱ)如图所示 (ⅲ)9.5~11.1[解析] ①量程为10 V 0.2 V ,指针指在47小格,其对应的电压为0.2×47 V =9.4 V(由于最小刻度为0.2 V ,所以结果只需保留到0.1 V 即可);②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E =UR(r +R 0)+U ,两边同时除以EU ,整理可得1U =r +R 0E ·1R +1E ,对照1U -1R 图象可知,图象的斜率表示r +R 0E ,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1E ,代入相关数值即可得出E =10.0 V.J9 实验:传感器的简单应用J10 电学实验综合23.J10[2012·课标全国卷] 图中虚线框内存在一沿水平方向、且与纸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现通过测量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来测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并判定其方向.所用部分器材已在图中给出,其中D 为位于纸面内的U 形金属框,其底边水平,两侧边竖直且等长;E 为直流电源;R 为电阻箱;A 为电流表;S 为开关.此外还有细沙、天平、米尺和若干轻质导线.图8(1)在图中画线连接成实验电路图. (2)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按图接线.②保持开关S 断开,在托盘内加入适量细沙,使D 处于平衡状态;然后用天平称出细沙质量m 1.③闭合开关S ,调节R 的值使电流大小适当,在托盘内重新加入适量细沙,使D ______;然后读出______,并用天平称出________.④用米尺测量________.(3)用测得的物理量和重力加速度g 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以得出B =________. (4)判定磁感应强度方向的方法是:若________,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反之,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23.[答案] (1)如图所示(2)③重新处于平衡状态 2 ④D 的底边长度l (3)|m 2-m 1|g Il(4)m 2>m 1[解析] 将电源、开关、电流表、电阻箱和U 形金属框串联成闭合电路.设U 形金属框质量为m ,当开关S 断开时,有mg =m 1g ,当开关S 闭合时,有mg +BIL =m 2g ,联立解得:B =|m 2-m 1|Ilg .若m 2>m 1,U 形金属框所受的安培力向下,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反0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G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汇编目录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大纲版)-------22、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新课标版)---7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134、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205、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246、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297、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348、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399、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4510、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501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5512、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611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6614、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70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解析版(全国卷大纲版)(适用地区:贵州、甘肃、青海、西藏、广西)二,选择题:本题共8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份额和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德0分。
14.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C .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14.BD 【解题思路】 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选项A 错;液体的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选项B 正确;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不平衡引起的,选项C 错,选项D 正确。
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学实验1.(2012全国新课标).(10分)图中虚线框内存在一沿水平方向、且与纸面垂直的匀强磁场。
现通过测量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来测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并判定其方向。
所用部分器材已在图中给出,其中D为位于纸面内的U形金属框,其底边水平,两侧边竖直且等长;E为直流电源;R为电阻箱;○A为电流表;S为开关。
此外还有细沙、天平、米尺和若干轻质导线。
(1)在图中画线连接成实验电路图。
(2)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中的填空①按图接线。
②保持开关S断开,在托盘内加入适量细沙,使D处于平衡状态;然后用天平称出细沙质量m1。
③闭合开关S,调节R的值使电流大小适当,在托盘内重新加入适量细沙,使D________;然后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天平称出____________。
④用米尺测量_______________。
(3)用测量的物理量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以得出B=_________。
(4)判定磁感应强度方向的方法是:若____________,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反之,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答案]③重新处于平衡状态, 电流表的示数I , 此时细沙的质量m 2 ④D 的底边长L (3)ILg m m B 21-=(4)12m m >2.(2012全国理综).(6分)在黑箱内有一由四个阻值相同的电阻构成的串并联电路,黑箱面板上有三个接线柱1、2、3.用欧姆表测得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1Ω,2、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1.5Ω,1、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2.5Ω。
(1)在虚线框中画出黑箱中的电阻连接方式;(2)如果将1、3接线柱用导线连接起来,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______Ω。
【解析与答案】 (1)如下图(2)两电阻并联为6.0。
3(1)(2012广东卷)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电阻率,需要测量圆柱体的尺寸和电阻。
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路(新课标卷)19.电源的效率η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所示,图中U 为路端电压,I 为干路电流,a 、b 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效率分别为a η、b η.由图可知a η、b η的值分别为A 、34、14B 、13、23C 、12、12D 、23、13答案:D解析:电源效率E U =η,E 为电源的总电压(即电动势),根据图象可知Ua=E 32 Ub=E 31,所以选项D 正确。
(上海理综)41.中国馆、世博中心和主题馆等主要场馆,太阳能的利用规模达到了历届世博会之最,总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6×103kW。
设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为18%,已知地球表面每平方米接收太阳能的平均辐射功率为1.353kW ,那么所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总面积为 m2。
答案:1.9×1014(上海理综)42.各场馆的机器人非常引人注目。
在下图设计的机器人模块中,分别填入传感器和逻辑门的名称,使该机器人能够在明亮的条件下,听到呼唤声就来为你服务。
答案:光;声;与(&)(上海理综)44.在世博园区,运行着许多氢燃料汽车,其动力来源是氢燃料电池(结构如图)。
(1)以下是估测氢燃料电池输出功率的实验步骤:①把多用表的选择开关调至电流档,并选择恰当量程,串联在电路中。
读出电流I;②把多用表的选择开关调至电压档,把红、黑表笔并联在电动机两端,其中红表笔应该接在图中(填“A”或“B”)端。
读出电压U;③重复步骤①和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④根据公式P= 计算氢燃料电池输出功率。
(2)在上述第②步中遗漏的操作是 ;(3)如果该电动机的效率为η,汽车运动的速度为v ,则汽车的牵引力为 。
答案:(1)A ;UI ;(2)选择恰当量程;(3)UIv η(上海物理)5. 在图的闭合电路中,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两电表读数的变化是(A )○A 变大, ○V 变大 (B )○A 变小,○V 变大(C )○A 变大, ○V 变小 (D )○A 变小,○V 变小 答案:B解析: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电压变大。
专题18电学实验(2012上海)27 . (6分)在练习使用多用表的实验中(1)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旋转选择开关,使尖端对准直流电流挡,此时测得的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电流;此时测得的是__________②若断开电路中的电键,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 的电阻;③若旋转选择开关,使尖端对准直流电压挡,闭合电键,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此时测得的是_____________两端的电压。
(2)(单选)在使用多用表的欧姆挡测量电阻时,若()(A)双手捏住两表笔金属杆,测量值将偏大(B)测量时发现指针偏离中央刻度过大,则必需减小倍率,重新调零后再进行测量(C)选择“ 10”倍率测量时发现指针位于20与30正中间,则测量值小于25“(D)欧姆表内的电池使用时间太长,虽然完成调零,但测量值将略偏大(1 [①R i ,②R i和R2串联,③R?(或电源),(2)D,27.【考点】本题考查多用电表【解析】(1)①若旋转选择开关,使尖端对准直流电流挡,此时多用电表与R1 串联,测量的是通过R1的电流。
②断开电路中的电键,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此时Ri和R2串联接入欧姆表,因而测量的是R1和R2串联的电阻。
③旋转选择开关,使尖端对准直流电压挡,闭合电键,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R1= 0,此时测量的是R2两端的电压。
(2 )双手捏住两表笔金属杆,测量值将偏小,选项A错误。
测量时发现指针偏离中央刻度过大,若在中央刻度左边,需要增大倍率;若在中央刻度右边,需要减小倍率,重新调零后再进行测量,选项B错误。
选择“ 10”倍率测量时发现指针位于20与30正中间,测量值要大于25",选项C 错误。
欧姆表内的电池使用时间太长,电池内阻变大,虽然完成调零,但测量值将略偏大,选项D正确。
专题13 交变电流1.(2012福建卷)如图,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u=,副线圈电路中为定值电阻,R 是滑动变阻器.和是理想交流电压表,示数分别用和表示;和是理想交流电流表,示数分别用和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和表示电流的瞬间值 B .和表示电压的最大值C .滑片P 向下滑动过程中,不变、变大D .滑片P 向下滑动过程中,变小、变小答案:C解析: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测量的是有效值,选项A 、B 错误.滑片P 向下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副线圈负载电阻减小,因为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不变,所以U 1U 2不变,因I 2=U 2/R+R0,所以I 2U 1I 1=U 2I 2,所以I 1变大,故选项C 正确.2.(2012天津卷).通过一理想变压器,经同一线路输送相同的电功率P,原线圈的电压U 保持不变,输电线路的总电阻为R.当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为k时,线路损耗的电功率为P1,若将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提高到nk,线路损耗的电功率为P2,则P1和12P P 分别为( )A .n kU PR 1,B .n R kU P 1,2⎪⎭⎫ ⎝⎛C .21,n kU PRD .221,nR kU P ⎪⎭⎫ ⎝⎛ 答案D.解析: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变压比有 U U k 1=,UUnk 2= 线路的输送功率不变有 2211I U I U P == 根据焦耳定律有 R kUP R U P R I P 221211)()(===, sin mt Uω0R 1U 2U1I2I1I2I1U 2U2U 1I 2U1IR I P 222=,222212122121nU U I I P P ===.3.(2012广东卷).某小型发电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为e=50sin 100πt (V ),对此电动势,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最大值是频率是100Hz C.有效值是周期是0.02s 答案:CD解析:最大值E m =50 V ,有效值为 E=Em/2=252V ,频率为50Hz ,周期为T=1/f=0.02 s,所以CD 正确.4.(2012北京高考卷).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V 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 ;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2P .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A .5VB .VC .10VD .答案:C解析:设该电热器的电阻为R ,题中正弦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U ,则P/2=U 2/R ;加直流电时,P=(10V )2/R ;又由最大值U mU ,可解出U m =10 V.故选项C 正确.5.(2012山东卷).图甲是某燃气炉点火装置的原理图.转换器将直流电压转换为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并加在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1n 、2n .○V 为交流电压表.当变压器副线圈电压的瞬时值大于5000V 时,就会在钢针和金属板间引发电火花进而点燃气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电压表的示数等于5V BC .实现点火的条件是211000n n >D .实现点火的条件是211000n n <答案:BC解析:电压表示数为电压有效值,由图乙可得V ,选项A 错误、B 正确;副线圈电压峰值为5 000 V 时,n2/n 1=U m2/U m1=1 000压峰值大于5 000 Vn 2/n 1>1 000C 正确、D 错误.6.(2012四川卷).如图所示,在铁芯P 上绕着两个线圈a 和b ,则A .线圈a 输入正弦交变电流,线圈b 可输出恒定电流B .线圈a 输入恒定电流,穿过线圈b 的磁通量一定为零C .线圈b 输出的交变电流不对线圈a 的磁场造成影响D .线圈a 的磁场变化时,线圈b 中一定有电场 答案:D解析:a 、b 线圈相当于变压器的原、副线圈,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当线圈a 输入正弦交变电流时,线圈b 将输出正弦交变电流,故A 选项错误;当线圈a 输入恒定电流,将产生不变的磁场,则穿过线圈b 的磁通量不为零,只是磁通量的变化为零,故B 选项错误;线圈b 输出的交变电流也要产生磁场,对线圈a 的磁场也会产生影响,故C 选项错误;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磁场周围将产生电场,则线圈a 中的磁场变化时,线圈b 中一定有电场,故D 选项正确.7.(2012全国新课标).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分,一升压式自耦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其副线圈匝数可调.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1900匝;原线圈为1100匝,接在有效值为220V 的交流电源上.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负载R 上的功率为2.0kW.设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I 1,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 2,且变压器是理想的,则U 2和I 1分别约为A.380V 和5.3AB.380V 和9.1AC.240V 和5.3AD.240V 和9.1A 答案:B解析:先判断出原副线圈的匝数,由式1212n n U U =得V U 3802=.负载R 上的功率就是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因为是理想变压器,故输入功率11I U 等于输出功率,从而求出A I 1.91=.8.(2012江苏卷).某同学设计的家庭电路保护装置如图所示,铁芯左侧线圈L 1由火线和零线并行绕成,当右侧线圈L 2中产生电流时,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后,使电磁铁吸起铁质开关K ,从而切断家庭电路,仅考虑L 1在铁芯中产生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家庭电路正常工作时,L 2中磁通量为零B .家庭电路中使用的电器增多时,L 2中的磁通量不变C .家庭电路发生短路时,开关K 将被电磁铁吸起D .地面上的人接触火线发生触电时,开关K 将被电磁铁吸起. 答案:ABD解析:因原线圈是双线绕法,所以家庭电路正常工作时1L 、2L 磁通量为0,A 、B 正确;家庭电路短路时,1L 、2L 磁通量仍为0,C 错误;地面上的人接触火线发生触电时,两根电线电流不等且变化,开关K 被磁铁吸起,D 正确.9.(2012重庆卷).如题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入t uπ100sin 211000=(V)的交变电压,副线圈通过电阻r=6Ω导线对“220V/880W ”电器R L 供电,该电器正常工作.由此可知A . 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0 : 1B . 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H ZC . 副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4AD .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880W 答案:C解析:根据接入电压t u π100sin 211000=,输入电压有效值为11 000V ,要使“220 V/880W ”的电器正常工作,则通过用电器的电流为A UPI 4==,副线圈输出电压为V U Ir U 244=+=出,原副线圈匝数比等于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比,为2 750∶61,A错误,C 正确;交流电的频率Hz f 502==πω,B P 出=P RL +P r =880W+42×6 W=976 W , D 错误.10.(2012海南卷).如图: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10V 的交流电源相连,副线圈并联两个小灯泡a 和b ,小灯泡a 的额定功率为0.3w ,正常发光时电阻为30Ω可,已知两灯泡均正常发光,流过原线圈的电流为0.09A ,可计算出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_____,10:3流过灯泡b 的电流为___0.2A,解析:副线圈电压23a U U v ===1122103n U n U ==, 3b a U U v ==由能量守恒得: 11a b b U I p U I =+ 代人数据得:0.2b I A =11.(2012安徽卷).图1是交流发电机模型示意图.在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线图可绕线圈平面内垂直于磁感线的轴转动,由线圈引起的导线和分别与两个跟线圈一起绕转动的金属圈环相连接,金属圈环又分别与两个固定的电刷保持滑动接触,这样矩形线圈在转动中就可以保持和外电话电阻形成闭合电路.图2是线圈的住视图,导线和分别用它们的横截面来表示.已知长度为, 长度为,线圈以恒定角速度逆时针转动.(只考虑单匝线圈)(1)线圈平面处于中性面位置时开始计时,试推导t 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的表达式;(2)线圈平面处于与中性面成夹角位置时开始计时,如图3所示,试写出t 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3)若线圈电阻为r ,求线圈每转动一周电阻R 上产生的焦耳热.(其它电阻均不计) 答案:(1) t l l B e ωωsin 211= (2) )sin(0211ϕωω+=t l l B e (3)222212)(r R l l RB Q +=πω解析:(1)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 ,线圈平面转过的角度t ωθ=,ab 边和cd 边的速度22l v ω=,则两边分别产生大小为t l Bl v Bl e ωωθsin 2sin 211==的电动势.且两边电动B abcd 'OO ae df 'OO R ab cd ab 1L bc 2L ω1e 0ϕ2e 图2图1图3势串联,故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t l Bl e ωωsin 211= (2)若线圈从与中性面夹角位置时开始计时,其初相为,其表达式为:)sin(0211ϕωω+=t l l B e(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回路中电流有效值为t r R l Bl I ωωsin )(221+=由焦耳定律得2222122)(2r R l l RB R I Q +==πωωπ0ϕ0ϕ。
2012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十三)交流电1、(2012新课标)17.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分,一升压式自耦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其副线圈匝数可调。
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1900匝;原线圈为1100匝,接在有效值为220V 的交流电源上。
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负载R 上的功率为2.0 kW 。
设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I 1,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2,且变压器是理想的,则U 2和I 1分别约为 A.380V 和5.3A B.380V 和9.1A C.240V 和5.3A D.240V 和9.1A2、(2012北京)I5.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v 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2p.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3、(2012广东)19.某小型发电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为e=50sin100πt (V ),对此电动势,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最大值是B.频率是100HzC .有效值是 D.周期是0.02s4、(2012山东)18.图甲是某燃气炉点火装置的原理图。
转换器将直流电压转换为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并加在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1n 、2n 。
V 为交流电压表。
当变压器副线圈电压的瞬时值大于5000V 时,就会在钢针和金属板间引发电火花进而点燃气体。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的示数等于5V BC .实现点火的条件是211000n nD.实现点火的条件是211000nn5、(2012浙江)17、功率为10W的发光二极管(LED灯)的亮度与功率60W的白炽灯相当。
根据国家节能战略,2016年前普通白炽灯应被淘汰。
假设每户家庭有二只60W的白炽灯,均用10w的LED灯替代,估算出全国一年节省的电能最接近A.8╳108kW·hB. 8╳1010kW·hC. 8╳1011kW·hD. 8╳1013kW·h6、(2012 全国1)19.一台电风扇的额定电压为交流220V。
2012高考物理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的一些问题及解析问题1:一位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一次实验,他发现通过一根导线流过的电流从20A逐渐减小到0A。
实验中,导线的电阻保持不变。
请回答以下问题:a) 实验中导线两端的电压是如何变化的?b) 实验中导线两端的功率损耗是如何变化的?c) 实验过程中是否产生了热效应?问题2:一名学生进行了一次电路实验,电源电压为12V,电路中包含一个电阻为3Ω的电阻器。
请回答以下问题:a) 通过电路的电流是多少?b) 电路中的功率损耗是多少?c) 该电路中的电阻器是否发热?问题3:一辆汽车从A地驶向B地,沿途有一个山顶,该山顶比A、B地的海拔高100m。
汽车在上坡时速度为10m/s,在下坡时速度为20m/s。
汽车行驶过程中是否有能量变化?为什么?问题4:一颗质量为0.1kg的物体从2m的高度自由落下,落地时速度是多少?如果该物体从4m高度自由落下,落地时速度会是多少?问题5:一块金属板表面的电子密度为n,电子的电量为e,金属板上存在一个电场E。
请回答以下问题:a) 金属板上存在的电场力是如何产生的?b) 当金属板表面的电场E改变时,电子在金属板上的位置会发生什么变化?问题6:在一次物理实验中,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受到一个沿x轴正方向的弹性力。
请回答以下问题:a) 弹性力的方向是什么?b) 弹性力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相同?c) 物体的加速度和弹性力的关系是什么?问题7:在一次光学实验中,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入射到一块玻璃板上,发生折射。
请回答以下问题:a) 光线从空气入射到玻璃板上时,折射角是否会大于入射角?b) 光线从玻璃板出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是否会小于入射角?c) 光线在玻璃板内部传播过程中,速度是否发生变化?以上只是一些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的问题及其解析,希望能帮助到您。
如有疑问,请随时提问。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16 电学实验1.(2012·大纲版全国卷·T22)在黑箱内有一由四个阻值相同的电阻构成的串、并联电路,黑箱面板上有三个接线柱1、2和3.用欧姆表测得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1Ω,2、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1.5Ω,1、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2.5Ω. (1)在虚线框中画出黑箱中的电阻连接方式.(2)如果将1、3接线柱用导线连接起来,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Ω.【解题指南】用欧姆表探测黑箱内的电阻连接方式,要根据各电阻测量值综合分析,注意考题所给的条件是四个电阻且阻值相等,连接方式是串、并联.【解析】(1)三次测量电阻不同,三个接线柱里电阻连接肯定不是对称关系,电阻连接方式如图所示,每个电阻为1Ω.(2)如果将1、3接线柱用导线连接起来,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可等效为1Ω电阻和1.5Ω电阻并联,阻值为0.6Ω.【答案】(1)如图所示(2)0.62.(2012·四川理综·T22(2))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拟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小灯泡L,规格“4.0 V0.7 A”;电流表A1,量程3 A,内阻约为0.1Ω;电流表A2,量程0.6 A,内阻r2=0.2Ω;电压表V,量程3V,内阻r V=9kΩ标准电阻R1,阻值1Ω;标准电阻R2,阻值3kΩ;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10Ω;学生电源E,电动势6V,内阻不计;开关S及导线若干.①甲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当通过L的电流为0.46 A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L的电阻为Ω.②乙同学又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电压表指针指在最大刻度时,加在L上的电压值是V.③学习小组认为要想更准确地描绘出L完整的伏安特性曲线,需要重新设计电路.请你在乙同学的基础上利用所供器材,在图丁所示的虚线框内补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所选器材代号.【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解析】①由题意可知电压表的满偏电压为3.0V,则图示电压为2.3V,所以L 的电阻为 2.350.46URI==Ω=Ω②由题意可知电压表的满偏电压为3.0V,则通过电压表的电流为13.0190003VUI A mAR===,此时通过定值电阻R2电流也是13I mA=,则定值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2213000 1.03U IR mA V==⨯Ω=,所以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124.0U U U V=+=③灯泡L的电阻为 4.0 5.70.7URI==Ω=Ω,远小于电压表的内阻,所以用电压表的外接法来进行实验;由于灯泡L的额定电流为0.7A,大于电流表A2的满偏电流,所以要对电流表A2进行改装,给表头并联一个小电阻R1可以改装为大量程的电流表,改装电流表的量程为10.72g ggI RI I AR=+=,符合要求,方框内的电路图如下:【答案】:①5 ②4 ③见解析3.(2012·重庆理综·T22⑵)某中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利用铜片、锌片和家乡盛产的柑橘制作了果汁电池,他们测量这种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并探究电极间距对E和r的影响.实验器材如图所示.属伏安法测电阻类问题发现超两表量程属电压表、电流表改装问题①测量E和r的实验方案为: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源两端的电压U和流过电源的电流I,依据公式,利用测量数据作出U-I图象,得出E和r.②将电压表视为理想表,要求避免电流表分压作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请在题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③实验中依次减小铜片与锌片的间距,分别得到相应果汁电池的U-I图象如图中(a)、(b)、(c)、(d)所示,由此可知:在该实验中,随电极间距的减小,电源电动势(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电源内阻(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曲线(c)对应的电源电动势E=V,内阻r=Ω,当外电路总电阻为2500Ω时,该电源的输出功率P=mW.(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把握以下两点:(1)伏安法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原理.(2)电源的U-I图象斜率、纵轴截距的物理意义.【解析】①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电源路端电压U、电源电动式E、电流以及内电阻r 这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Ir E U -=.②为了避免电流的分压作用,电流表应该外接,也就是说,电压表要并联在电源两端.③U-I 图像纵轴截距表示,从图像上看,纵轴截距没有变化,因此电源的电动势不变.从图像上看,(a )(b )、(c )、(d )的斜率依次增大,所以电源内电阻增大.对于图线(c ),纵轴截距0.975V ,斜率478Ω,所以电源电动势0.975V ,内电阻478Ω.外电阻Ω=2500R 时,电路电流30.975100.3272500478E I mA mA R r ==⨯=++,电源输出功率mW mW R I P 268.02500327.022=⨯==【答案】:①U=E-Ir ②如图③不变 增大 0.975 478 0.2684.(2012·上海单科·T27)在练习使用多用表的实验中(1)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①若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直流电流档,此时测得的是通过____________的电流;②若断开电路中的电键,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此时测得的是____________的阻值;③若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直流电压档,闭合电键,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此时测得的是____________两端的电压.(2)(单选)在使用多用表的欧姆档测量电阻时,若()(A)双手捏住两表笔金属杆,测量值将偏大(B)测量时发现指针偏离中央刻度过大,则必需减小倍率,重新调零后再进行测量(C)选择“×10”倍率测量时发现指针位于20与30正中间,则测量值小于25Ω(D)欧姆表内的电池使用时间太长,虽能完成调零,但测量值将略偏大【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多用电表的使用,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解析】(1)○1根据电路结构,电表测得的是流过滑动变阻器R1的电流○2断开电键时,R1和R2串联,故电表测得的是R1和R2的串联电阻的阻值○3闭合电键后若把滑片滑至最左端,则R1电阻为零,此时电表测得的是R2的电压或电源的路端电压(2)选D.双手握住金属杆时,测得的是人体和待测电阻的并联阻值,因此测量值偏小,选项A错;测量时若指针偏离中央刻度过大,说明被测电阻阻值偏大,则必须增大倍率,重新调零后再进行测量,选项B错;欧姆表的刻度线并不均匀,刻度线20与30的正中间的数值应小于25,但是乘以10以后测量值小于250Ω大于25Ω,选项C错;欧姆表内的电池使用时间过长,则电池的内阻变大,电动势变小,即使调零后,测量值也会偏大,选项D对.【答案】(1)①R1②R1和R2串联③R2(或电源)(2)D。
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学实验(全国卷1)23.(16分)一电流表的量程标定不准确,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该电流表的实际量程m I 。
所用器材有:量程不准的电流表1A ,内阻1r =10.0Ω,量程标称为5.0mA ;标准电流表2A ,内阻2r =45.0Ω,量程1.0mA ;标准电阻1R ,阻值10.0Ω;滑动变阻器R ,总电阻为300.0Ω;电源E ,电动势3. 0V ,内阻不计;保护电阻2R ;开关S ;导线。
回答下列问题:(1)在答题卡上(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画出连线。
(2)开关S 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 应滑动至 端。
(3)开关S 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使电流表1A 满偏;若此时电流表2A 的读数为2I ,则1A 的量程m I = 。
(4)若测量时,1A 未调到满偏,两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从图中读出1A的示数1I = ,2A的示数2I = ;由读出的数据计算得m I= 。
(保留3位有效数字)(5)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准确度的建议:。
【答案】⑴连线如图⑵阻值最大⑶121 2)( r rRIIm +=⑷6.05mA【解析】⑴连线如图⑵在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中在接通开关前需要将滑动触头滑动到阻值最大端⑶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待测表满偏,流过的电流为Im。
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有)(1221R r I r I m +=得1212)(r r R I I m +=⑷待测表未满偏有)(12211R r I r I +=,将A2的示数0.66mA 和其他已知条件代入有63.310)4510(66.0)(12121=+⨯=+=r r R I I Ma但图中A1的示数3.0mA 量程为5.0mA ,根据电流表的刻度是均匀的,则准确量程为6.05mA⑸略(全国卷2)23.(13分)如图,一热敏电阻RT 放在控温容器M 内:○A 为毫安表,量程6mA ,内阻为数十欧姆;E 为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3V ,内阻很小;R 为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S 为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