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人的合理用药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6
老年人用药安全知识
老年人用药安全知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老年人使用药物时应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即药物所治疗的疾病或症状是否适用于自己。
同时,要了解药物的禁忌症,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不能使用该药物。
2. 遵循医生的建议:老年人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并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
3. 不滥用药物:老年人应避免滥用药物,尽量限制使用过多的药物。
如果需要同时用多种药物,应确保各种药物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4.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人使用药物时应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消化不良、头晕等,及时告诉医生并停止使用药物。
5. 注意药物的剂量:老年人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避免超量服用药物或剂量不足。
剂量不足可能导致药物无效,而超量服用药物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6. 不与酒精或其他药物混合使用:老年人使用药物时应避免与酒精或其他药物混合使用,以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老年人用药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医患沟通,遵循医嘱,按时用药,并定期复查,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老年人的合理用药第一节概述老年人随增龄而日趋衰老,引起各种生理功能减退,各器官和组织衰老伴随慢性疾病增多,治疗疾病过程中,用药品种多、数量大,时间长,用药费用增加。
有统计用于老年人的费用占医药总费用的23%。
老年人在医院的病床占用率约33%,且占用时间长。
同时并用数种药物的现象极为普遍,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明显增加,死亡例数中约1/3 是由药物引起的。
据报道,>65 岁老年人平均患有7种疾病,最多可达28种。
接受1种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同时接受6种不同的药物治疗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可高达27%;>60 岁的住院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者占全部不良反应的>85%,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中青年人的2~7倍。
老年人用药特点表现为:①用药种类多,用药机会多,疗程也较长;②主观选择药物的要求高,常给医生带来困难;③用药个体差异大;④老年人依从性差;⑤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本文将就老年人的生理生化功能变化现象,阐述老年人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提出老年人合理的安全用药对策,并列举部分老年人常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老年人的生理生化功能变化一、神经系统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大脑、脊髓、神经纤维、脑脊液、脑循环各部分均发生生理变化。
老年人大脑的重量较一般正常人减轻20%~25%,女性更甚。
在大脑皮层的额叶和颞叶萎缩显著,神经细胞内脂褐质沉积,中枢神经系统的递质合成减少,多种生理递质水平降低,胆碱能和多巴胺能纤维功能退化,受体数目减少。
老年人常见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阻力增加,发生脑血流量减少而脑供血不足,甚至脑血管破裂或硬化。
由于锥体系统、小脑等功能减退,表现出反应迟缓,动作协调性差,动作笨拙,而致步态、姿势和平衡改变等运动功能失调,运动敏捷性降低和适应能力低,极易发生意外事故。
血脑屏障发生退化而致通透性增加,而易发生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老年人由于感受器与大脑神经元数目减少,在听力、视力、嗅觉、味觉、触觉、压感、痛感、冷热感等感觉功能下降,学习、记忆、认知功能减退,也可在情绪方面表现为抑郁、焦虑、失眠、紧张不安多种精神状态甚至人格行为的改变。
关于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一、老年人用药的重要性老年人用药的合理性对于保障其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下降、免疫力减弱以及多种慢性疾病的存在,他们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可能与年轻人不同。
因此,老年人用药的原则应该得到重视和遵守。
二、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2.1 个体化用药原则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药物反应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个体化用药原则是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基础。
医生应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2.2 安全性原则老年人的药物安全性是合理用药的关键。
药物的剂量应该根据老年人的肝肾功能调整,以避免药物在体内积累导致毒副作用。
此外,老年人应避免使用有潜在危险的药物,如高风险药物和窄治疗指数药物。
2.3 简化用药原则老年人通常需要同时用药多种药物,因此,简化用药原则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用药依从性。
医生应尽量减少老年人的药物种类和剂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用药,以降低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2.4 适度用药原则老年人用药应遵循适度用药原则,即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并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
老年人的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较弱,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较长,容易导致药物积累和不良反应。
三、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3.1 定期复查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老年人在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以调整用药方案。
定期的药物监测有助于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2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通常需要同时用药多种药物,因此,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增加。
医生应了解老年人正在使用的药物,并评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必要时,应调整药物的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以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3.3 避免滥用抗生素老年人常常面临多种感染的风险,但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增加和不良反应。
因此,医生应谨慎使用抗生素,遵循抗生素使用的指南和原则,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
老年人合理用药须知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日益增多。
老年人
因生理机能下降,常患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需要长期用药。
然而,老年人的身体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分布和排泄功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因此,老年人在用药时需要格外谨慎,遵医嘱用药,注意合理用药。
1. 用药前注意事项
1.1 充分了解药物信息
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老年人应该充分了解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不良反
应等信息,并向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咨询确认。
1.2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老年人常有多疾病共患,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因此,在新药与已在使用的药物相互作用时,应及时告知医生,避免不良后果。
2. 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1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老年人在用药时应准确地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用药,切勿随意更改用药
方式、剂量或频率。
2.2 定期监测用药效果
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要定期进行用药效果的监测,注意药物对症效果以及不良
反应的出现。
3. 用药后的注意事项
3.1 注意药物存放
老年人在用药后应注意及时将药物放回原包装,避免与其他药物混淆,也要放
置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3.2 定期复查调整用药方案
老年人需要定期复查调整用药方案,确保用药效果和用药安全。
结语
老年人合理用药对于维护健康至关重要,希望老年人能够树立正确用药观念,合理规范用药行为,保持身体健康。
老年人的药物安全与合理用药建议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药物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然而,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生理特点与年轻人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本文将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他们实现药物的安全使用和合理用药。
一、充分了解用药信息老年人在用药之前应该充分了解药物的相关信息,包括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
可以通过咨询医生、阅读药物说明书或咨询药师来获取这些信息。
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有助于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更加谨慎,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二、遵医嘱用药老年人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托进行用药。
不要随意更改用药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导致不良反应。
如果对用药过程中的问题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咨询。
三、注意药物的搭配使用老年人常常需要同时用多种药物,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搭配使用。
有些药物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甚至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
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同时使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四、避免滥用和误用药物有些老年人在自行购买药物时存在滥用的情况,这种行为非常不可取。
老年人应当明确自己真实的药物需求,并购买符合自己需要的药物。
同时,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误用药物,不要滥用非处方药或别人的药物,以免产生药物的不良反应。
五、定期复查和监测老年人在长期使用某些药物时需要进行定期复查和监测。
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肝脏功能、肾脏功能等重要器官,因此需要通过血液检查等方式监测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老年人应按医生的建议进行复查,并及时向医生反馈药物使用过程中的情况。
六、辅助药物的合理使用在老年人的日常保健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一些辅助药物,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老年人应该合理、适量地使用这些药物,不要过度依赖辅助药物,而忽视了合理饮食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七、加强身体锻炼和饮食调理除了药物的使用,老年人还应加强身体锻炼和饮食调理,以提升整体健康状况。
老年人用药特点及合理用药原则维化和钙化,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排血量减少,心率变慢,血管壁硬化,血管弹性下降,血流阻力增加,血压易波动,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等问题。
此外,老年人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下降,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内膜容易受损,易发生血栓形成,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二、老年人用药特点老年人的用药特点主要表现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改变,具体包括:一)药物吸收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下降,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缓,肠道的吸收表面积减少,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减慢,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
二)药物分布老年人的体液分布发生改变,体液量减少,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药物在血浆中的结合率降低,导致游离药物浓度增加,药物分布容积减少,药物在组织内的浓度增加,易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
三)药物代谢老年人的肝功能下降,药物代谢能力减弱,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减慢,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药物在体内的积累量增加,易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
四)药物排泄老年人的肾功能下降,药物的排泄能力减弱,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药物的清除率下降,药物的蓄积量增加,易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
三、老年人用药的合理用药原则老年人用药的合理用药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个体化用药老年人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各不相同,需要个体化用药,根据老年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药物过量或不足的情况。
二)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常常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或者降低药物疗效,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使用有相互作用的药物。
三)避免使用高风险药物老年人对某些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等高风险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或者限制使用。
四)注意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老年人的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过度使用或者长期使用导致药物的积累和毒副作用。
五)定期复查和监测老年人用药后需要定期复查和监测,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治疗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保证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及应对策略老年人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其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合理用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老年人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管理药物。
合理用药对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导致对药物的处理能力减弱。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可能发生改变,因此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和不良事件的风险更高。
其次,老年人常患多种慢性疾病,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这就增加了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的风险。
此外,老年人常常存在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等问题,容易忘记或错误使用药物。
因此,合理用药对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
针对老年人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应对策略:1. 定期复诊:老年人应定期到医生或药剂师那里复诊,以了解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
医生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2. 多学习:老年人应该主动了解自己正在使用的药物,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和用量,了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可以请教医生或药剂师,参加药物相关的健康教育课程,提高自己的用药知识。
3. 统一管理:老年人可以将所有的药物都放置在同一个固定的地方,并建立一个详细的药物管理清单,包括药物的名称、用量、使用频率等信息。
同时,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设置定时提醒用药的方式,避免漏服或错误服药。
4. 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老年人在使用药物期间,应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
如果出现不适或有需求要调整用药,应事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5. 注意存储:老年人应妥善存放药物,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等情况。
避免各种药物混淆,以免造成错误用药。
6. 定期检查药物过期时间:老年人应该定期检查并处理过期的药物,防止使用过期药物带来不良后果。
7. 寻求专业帮助:老年人在遇到用药问题时,应随时寻求医生或药剂师的帮助。
这些专业人士可以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并解答老年人的疑问。
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患病了都习惯自己买药,根据感觉来制定用药疗程和剂量。
据统计,在我国30%的家庭会对小孩自行用药,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可能带给孩子严重的后果。
老年人是社会的特殊群体,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对药物耐性的降低,因此老人用药应更加注意用药安全,合理用药。
1、日常用药误区。
由于存在用药误区因此世界上一半以上的药物被浪费,同时不合理用药也给人体健康带来了很多的危害,在这方面存在许多非处方药滥用的事例。
曾经有一位老人,由于自己尿酸高出现了轻微的关节疼痛,于是自行去药店购买了治疗痛风的常用药,但是用药之后出现了过敏症状,为抵抗过敏老人又去购买了治疗过敏的扑尔敏,之后发生了严重不良反应,剥落性皮炎。
之后立即去医院就诊,在医院治疗期间,使用抗生素发生了感染,可惜的是直到最后老人的生命也没能挽救回来。
调查发现很多的聋哑人就是因为小时候随意用药导致的。
其外还有一些滥用药物带来严重后果的事例比如反应停最开始用于改善睡眠,但是后来发现它对缓解孕妇呕吐具有很好的效果,于是孕妇很多会使用,但是在生产之后小孩子出现四肢短小的情况。
还有就是含有雌激素的药物,随意使用也会带来不良的后果,生男孩没事,但是生女孩,小孩子很早就存在患肿瘤的危险。
调查发现,缺乏用药知识,过度使用药物是整个亚洲普遍存在的用药问题。
而在欧洲国家,药品在整个保健过程中的所占比例不超过15%,而在中国保健过程中药品占有已经超过50%,而这就是用药国度的表现。
常见的用药误区包括:(1)用药的时间不对,我们知道重要将就时辰,而西药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2)随意停药或者减少药物剂量。
当患者感觉自己良好后就听时使用药物或者减少种类、剂量;(3)对不良反应没有引起重视,没有防范。
比如过敏、头痛、情绪不稳定等这些症状均可能是因为药物副作用引起的;(4)特殊人群用药问题。
老人、孕妇、小孩的用药没有受到重视;(5)不按照医生叮嘱用药、药物存储方式不正确、躺着吃药、随意嚼碎药物、使用饮料服用药物、用药后不久饮酒、很多药物应该在饭后吃,但是就有人喜欢饭前吃、动不动就打针、动不动就输液等等,均是不正确的药用方式;(6)听见别人说这种药物效果好于是自己就够买服用。
@@[9]王玲,周吕.胃动素和胃泌素引起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收缩 的信号转导通路.生理学报,2000,52(4):272-276.@@[10]孙燕,侯晓华.内脏感觉过敏与功能性胃肠病.临床内科杂 志,2005,22(5):359-360.@@[ 11 ] Takayasu H, Harasawa S, Miwa T. Effect of Helicobacter pyori in fection on gastric myoelectrical activity in humans. Tokai J Exp Clin Med,1999,24(2) :117-123.@@[12]杨春敏,勒京生,张映辉,等.急性低压缺氧对狗胃肠小肠移 行性复合运动的影响.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2,13(1): 39-43.@@[13]孙晓宁,刘晓梅,刘均平.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胆囊排空及激 素水平的研究.中华消化杂志,2001,21 (6):356-359.@@[14]杜伟华,张振书,张万岱.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体表胃电变化 与血浆胃肠激素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广东医学,2000,21 (2):99-101.@@[15]李娟,孙晓宁,刘保军,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胃肠激 素的变化.宁夏医学杂志,2001,23(1):11-12.@@[16]李启祥,朱良如,侯晓华.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胃粘膜CGRP、 SP免疫阳性纤维与胃机械感觉过敏的关系.湖北民族学院学 报(医学版),2003,20(4):1-4.@@[17]李尚勤,孟丽秋.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 性研究.医学综述,2005,11 (10):952-953.@@[18]潘彤彤,徐彰,张风飞.慢性胃炎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前后 胃排空、胃电图、症状评分的变化.中国基层医药,2010,17 (7):962-964.@@[ 19 ] Paja]a M, Heikkinen M, Hintikka J. Mental distress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or organic dyspepsia: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a sample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5, 21(3) :701-708.@@[20] Anjiki H, Sanaka M, Kuyama Y. Dual effects of rebeprazole on solid-phase gastric emptying assessed by the 13 C-octanoate breath test. Digestion,2005,72(2) :189-194.@@[21]黄功生.曲美布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 研究.中国基层医药,2009,16(6):1092.@@[22] Malfertheiner P, Megraud F,O'Morain C,et al. Current concepts in the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 the Maastricht Ⅲ Consensus Report. Cut,2007,56 (6) :772-781.@@[23]成瑞玲.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疗效观察.中国基层 医药,2009,16(3):550-551.@@[ 24] Cucchiara S, Piezzo (G, Minella R. Electrogastrography in non-ul cer dyspepsia. Arch Dig Child, 1992,67 (5) :613-617.@@[25] Talley NJ. Symptom patterns in functional dyspepsia. Eur J Gas troenterol Hepatol, 1992,4 ( 5 ) : 597-601.@@[26]郭海军,林洁,李国成,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动物模型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3(9):141.@@[27]谢伟.调气类方调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的实验研究.河北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7.@@[28]戴丽军,刘义海,叶振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 良的试验.广州医学院学报,2004,32(1):69-71.2011-01-14浅谈老年人合理用药陈昆陵 许多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需长期治疗,由于用药的机会和种类较多,易发生不良反应[1]。
老年人在药店的合理用药指导与建议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老年人健康管理的一部分,合理用药对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药店在老年人的合理用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为老年人在药店的合理用药提供一些建议与指导。
首先,药店应当加强用药指导。
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药物的使用不当或者是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
药店工作人员可以对老年人进行药物的基本知识普及,比如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等信息。
同时,要对老年人进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告知,例如某些药物与饮食相互影响,或者是与其他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等等。
药店的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宣传资料或者药物说明书进行讲解,以确保老年人合理用药。
其次,药店应当提供药物管理服务。
老年人由于身体健康状况的不稳定,常常需要多种药物来维持健康。
然而,药物的保存和管理却成为老年人面临的一大难题。
因此,药店可以在老年人购买药物时,提供药物管理的建议。
例如,收集老年人的病历和用药史,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同时,可以向老年人介绍药物的存放方法,如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存放,避免阳光直晒等。
药店还可以提供药盒分装,帮助老年人合理管理药物的使用。
第三,药店应当加强老年人的药物知识教育。
许多老年人对于药物的知识了解较少,容易被一些荐药的广告误导。
在老年人购买药物时,药店工作人员可以向他们提供药物相关知识,并且教育他们如何识别合法的药物销售途径,以免上当受骗。
另外,药店还可以组织一些专题讲座或者健康咨询活动,向老年人传授用药的基本知识和一些常见的药物搭配禁忌等。
同时,药店也应当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定期跟踪老年人的用药情况。
一方面,可以提供健康检测服务,例如血压、血糖等。
另一方面,也要定期回访老年人,了解他们的用药情况,是否存在不适反应,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等。
这种跟踪服务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提醒他们及时就医或调整用药方案。
最后,药店应当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浅谈社区老年人用药情况分析摘要:我们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解析在社区老年人用药的一些情况和与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找到问题所在,能更好的为社区老人进行健康指导和帮助老人们如何合理用药,对临床用药品进行有效指导,保障药品安全经济又有效,让老年人没什么负担,减少细菌耐药和因为老年人不会用药引起的一系列不良的反应。
方法:随机抽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1年11月份某三天患者就诊的门诊处方.对处方数量、门诊用药情况,例如药物的种类有多少、药的使用剂量是否合适和联合用药以及品种数得出,老年人主要用药为心血管药物,因为是进行治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
结论:我发现我们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安全用药知识的宣传,对老年人进行用药行为的教育,指导他们如何安全用药,因为社区里普遍存在老年人对用药知识存在许多盲区。
药物是治疗和缓解老年疾病的一种常用方式,老年人往往因为器官老化,会引发许多疾病,现如今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所以对老人的药品使用问题尤为关注,必须引导老年人合理用药,避免重复用药和不良反应事件的出现.。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用药;心血管疾病中国未来会成为世界上老龄化问题最突出的国家之一,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和死亡率也随着提升,已经成为社区老年人群的主要患病因素和死亡因素。
因此,对老年人群用药情况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所以,本研究分析了我社区老年人用药情况,找到预防老年人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方法,让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提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1年的门诊处方数据,随机抽取3天的处方,对患者的年龄和用药的情况,进行比对和分析.1.2研究对象和内容我们对60岁以上的老年门诊处方进行研究,研究他们的药物使用剂量和使用剂型,通过什么途径给药,了解他们的患病情况。
2结果2.1老年人就诊处方数及所占比例项目处方数(张)百分比(%)处方总数2281100.0注射用药38316.8含中成药122553.7老年患者138460.7老年患者注射用药14010.1(占老年患者处方总数)老年患者含中成药86560.5(占老年患者处方总数)由图可以看到,在我们中心,老年人患病率之高,老年患者对中成药认可度高,在20多种药品中,中成药占据了四分之一,相比于西药,中成药比西药相对安全,比中药汤剂方便,能迎合老人的心理。
老年人用药特点与合理用药原则老年人用药特点与合理用药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口逐渐增多,老年人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用药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老年人用药的特点和合理用药原则更是需要深入了解和重视。
一、老年人用药特点1. 生理特点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器官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降低,易受药物影响。
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出现差异,剂量需谨慎选择。
2. 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多病、多药,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给老年人用药时,需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3. 不良反应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食欲下降等。
在用药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观察老年人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调整药物使用。
4. 药物选择老年人常患有多种疾病,需要长期用药,因此需要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慢性病的特点。
二、老年人合理用药原则1. 个体化原则老年人的药物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老年人的芳龄、生理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药物选择和药物剂量确定。
2. 综合治疗原则老年人常患有多种疾病,需进行综合治疗。
在用药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并确保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 药物安全原则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更为敏感,因此用药时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安全性,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4. 定期评估原则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用药方案也需要随之调整。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效果,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5. 宣教指导原则老年人对药物治疗的理解水平和遵从意识可能较低,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进行临床药师和医生的宣教指导,让老年人更好地理解药物治疗方案,增强用药遵从性。
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药的相关问题
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药的相关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常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因此易发生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
2. 肝肾功能下降: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有所下降,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降低,容易发生药物蓄积和中毒。
3. 免疫力下降:老年人的免疫力相对较弱,容易感染和患病,需要更加谨慎地使用药物。
4. 用药剂量和种类:老年人用药应少而精,尽量减少用药种类和剂量,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滥用。
5. 用药时间:老年人用药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应根据病情及时停药或减量。
6. 药物选择:老年人应避免使用毒性大、副作用明显的药物,选择安全性较高、疗效稳定的药物。
7. 注意事项:老年人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为了确保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药,应该注意以上问题,同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合理选用药物,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滥用,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浅谈</B>老年人的合理用药曾利群
云南省肿瘤医院药剂科,云南,650118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rational drug use of aged people
Z ENG Li-Qun
Pharmacy department of Yunnan cancer hospital , Yunnan, 650118
摘要目的:促进老年人合理用药。
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深入分析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变化,药动学、药效学特征。
结果:提出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结论:加强用药监护,合理用药,以减少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Abstract: Objective: promote the rational drug use of aged people. Methods: analysis physiolog y function al change,pharmacokinetics and p harmacodynamics of aged people by finding and reading references. Results: get the principle and attention of aged people ’s rational drug use. Conclusion: promote drug monitoring and rational drug use of aged peopl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drug adverse reaction and the o ccurrence of drug-induced diseases .
关键词:老年人药动学合理用药Keywords: aged people , pharmacokinetics , rational drug use
中图分类号:R592 R96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普遍老年人用药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老年人用药量要占全社会用药量的1/3左右,因此,普及老年人用药知识、提高老年人自我用药的能力是当务之急,否则,不仅造成大量药费开支,增加社会负担,还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老年人生理功能变化: 老年人胃壁细胞功能降低,胃酸分泌减少,对于那些需要酸性环境水解生效的前体药物,就会降低其生物利用度;65岁以后的老年人,心输出量减少,致使消化道血流减少约40% ,因而使药物的吸收量减少。
分布:许多因素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老年人体内非脂肪组织量下降而脂肪组织量上升,同时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这些都会对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产生影响,老年人体内药物分布特点为: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减少,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增加。
代谢: 药物在体内有多种代谢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是涉及肝脏氧化酶系的氧化代谢,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脏重量减轻,功能性肝细胞减少,肝血流量也减少,到6 5 岁时减少达4 0 % ,肝微粒体酶活性下降,这些因素使某些药物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药物浓度升高,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增加。
排泄: 大多数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都经肾脏排泄,肾功能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例如肌酐排出在20岁时为24mg(kg .24h) 而80岁时下降为8-12mg(kg .24h),若伴有实质性的肾脏疾病则排出还将进一步降低。
3. 老年人药效学特点老年人药效学改变是复杂的,它与老年人机体各器官结构功能老化,适应力减退,内环境稳定调节能力下降,细胞与受体数量与反应性的改变有关。
老年人由于患有多
种疾病,合用多种药物,体内重要器官和各系统功能增龄性降低,受体数目及亲和力等发生改变,使药物反应性调节能力和敏感性改变,其特点是对大多数药物敏感性降低,药物耐受性下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用药依从性较差而影响药效。
4.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
4.1 确定诊断,明确用药目的
明确诊断是合理用药的前提,认清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据此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不要盲目对症治疗,妨碍对疾病的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4.2 选药原则
明确用药指征,尽量减少药物种类,避免使用老年人禁忌或慎用的药物,不可滥用滋补药及抗衰老药,中药和西药不能随意合用,注意饮食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使用新药要慎重。
老年人往往有多种疾病同时存在,如果同时治疗,要服用多种药物,有时会产生拮抗而降低疗效,且极易产生毒副作用。
故要根据老年人生理改变和疾病的特点,掌握用药的一般规律,如镇静药、抗抑郁药、扩张血管药、抗高血压药、利尿药合用会加重体位性低血压。
配伍用药不宜超过3 ~4 种。
同一种疾病有多种药物可以治疗,尽量选用毒副作用小,疗效可靠的药物。
对肝、肾或其他器官有损害的药物,老年人应慎用或不用,如果一定要用,也应减量并密切注意毒副作用的发生。
4.3 剂量原则老年人用药量在中国药典规定为成人量的3/4 ,一般开始用成人量的1/4~1/ 2 ,然后根据临床反应调整剂量,直至出现满意疗效而无ADR为止。
老年人用药后反应的个体差异比其他年龄的人更为突出,最好根据患者肾功能情况来决定及调整剂量,严格遵守剂量个体化的原则,这对于主要经肾脏原形排泄,或其活性代谢物由肾脏排泄、而治疗指数又较小的药物尤为重要。
剂量调整可按下式进行计算:剂量调整因数=1/[ F(Kf-1 )+1] ,式中F为药物原形经肾排出的比率,K f 为相对肾脏排泄功能(以肌酐清除率正常值120 ml/min 除以实测得到或推算得到的患者肌酐清除率即可求得)。
老年人剂量= 成人剂量×剂量调整因素,给药间隔时间调整值= 正常给药间隔时间/ 剂量调整因数。
4.4 使用原则
采用适宜的给药方法及最佳的给药时间,药名、用法、用量简明醒目,观察药物反应,有一些药物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如强心苷类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有的同一剂量可能出现较大的血药浓度差异,如三环类抗抑郁药、普萘洛尔等;有些药物的中毒症状与剂量不足的症状类似,如普鲁卡因胺治疗心律失常时,过量也会引起心律失常,苯妥英钠中毒引起的抽搐与癫痫间歇发作不易区别。
所以老年人用药剂量应个体化,有条件的医院应积极开展血药浓度监测,以便根据个体差异调整剂量。
尽量避免长期用药,疗程宜短,以防蓄积中毒。
做好老年患者的病历记录,重视老年人的依从性,合理饮食。
选择最佳时间服药。
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
如降血压药选在早晨服,因为血压上升前半小时是最佳时间;皮质激素的应用,目前多主张长期用药者在病情控制后,采取隔日1 次给药法,即把2 天
的总量于隔日上午6 ~8 时1 次给药。
这是根据皮质激素昼夜分泌的节律性,每日晨分泌达高峰,这时给予较大量皮质激素,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系统对外源性激素的负反馈最不敏感,因而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较小,疗效较好,产生库兴综合征等不良反应较小。
有些药物要求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如驱虫药、盐类泻药等。
有些药要求在饭前服,如某些降糖药、健胃药、收敛药、抗酸药、胃肠解痉药、利胆药等。
老年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时,尽可能口服给药,对部分吞咽困难者,可改用液体剂型,必要时注射给药。
尽量选用控释制剂,该制剂单位时间释放固定量的药物,不受胃肠道动力和p H 值的影响,老年病人尽量不选用缓释片,因为老年人胃肠蠕动减慢,会使缓释片吸收更多,也可因便秘而增加吸收产生毒性。
对骤然停药后常出现停药综合征或停药危象的药物应该选择不同的停药方法。
β受体阻滞剂必须逐渐减量,减量过程以2 周为宜,如可乐定应在1 ~2 周内逐渐减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不宜骤停,必须逐渐减量停药,若无不良反应时再逐渐停药。
4.5 用药注意事项服用阿司匹林、华法令等抗凝药物的老年人在给予头孢菌素类药物抗感染时,尤其需密切监测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以免发生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
老年人的高频听力渐衰,对耳毒药物更为敏感,临床上对确需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老年病人应考虑采用每日一次的给药方案,以减小其耳肾性。
庆大霉素用于进行性帕金森病的患者时,可使其神经症状恶化。
老年人使用降压药注意两类副作用:一是体位性低血压;二是中枢神经抑制。
因此在应用有些药物时应慎重,如可乐定、甲基多巴、胍乙啶、利血平等。
老年人最好不要用利血平,因其能加重老年人的抑郁症状,产生自杀意念。
老年人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一般耐受良好,但肾功能不良时慎用,以免<div id="loadingAD"><div class="ad_box"><div class="waiting"><strong>文档加载中...</strong>广告还剩<em id="adtime"></em>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