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国地理经纬网定位
- 格式:doc
- 大小:258.00 KB
- 文档页数:3
区域地理经纬网空间定位世界区域地理定位世界地理: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40°、南北极圈。
经线:20°W、160°E、0°、75°E、105°E、120°E、180°、75°W 在脑海中形成网格状地球仪。
各大洲的经纬度位置如表:亚洲经度范围26°E--169°W纬度范围10°S--80°N位置特征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半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17°W--51°E 10°W--66°E 170°W--20°W 82°W--35°W 110°E--130°W360°35°S--37°N 36°N--71°N 7°N--72°N 54°S--12°N 47°S--30°N 62°S以南南、北回归线通过,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
处于中、高纬度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中、高三个纬度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广赤道、日界线穿过,跨东西和南北半球,同时有二个日期跨经度最大的洲,以南寒带为主细化阶段是在粗化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各主要经纬线穿越区域的具体位置,以达到明确化。
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定点法,点可以是主要经纬度的交点,也可以是经纬线与疆域边界的交点。
这里需要借助地理要素也相对位置定位,包含自然和人文要素相对位置的分布,如点--山峰、城市、矿产、港口、旅游点相对位置的分布:线--山脉、河流、地理界线、交通线、人口迁移方向等分布走向;面--地形区、气候类型区、自然带、重要国家、农业区、工业区等区位分布。
中国地理识图训练(四)——经纬度定位一.用“经纬坐标定位法”准确绘制中国地形图选取带有经纬网(经纬度距为5°,即5°为“一格”)的中国空白图进行绘制,绘制的顺序为:长江、黄河、西部地区、东部地区。
(一)长江绘制长江从110°E开始,分上、下游两步完成。
1.在图中选定①点(图中标注1/4,表示纬线或经线上“一格”的1/4处,),从该点出发向上游、下游确定15个定位点,并按图中标注的简易坐标画出小圆点 (图中标注框内的双数据前者为东西向,后者为南北向,例如②点应标注到105°E以西1/2处、30°N以南3/4处)。
2.从①点处向西经过各定位点到④点处用光滑曲线连接,注意②到③之间要在③地东侧北凸,长江上游基本上可画出“V”字型。
3.从①点处向东经过各定位点到⑨点处用光滑曲线连接,在⑤和⑦两处画出两个湖泊,长江中下游基本上可画出“W”字型。
4.以(30°N、105°E)点为圆心,以1/4格长度为半径,画出一个圆(或椭圆),该圆为四川盆地;圆弧东南方与长江交点A为重庆,其对称点B点则为成都。
5.可确定①为巫山(或三峡)、②为攀技花、③为虎跳峡、④为源头、⑤湖为洞庭湖、⑥为武汉、⑦湖为鄱阳湖、⑧为南京、⑨为上海。
(二)黄河绘制黄河从110°E开始,分上、下游两步完成。
1.在图中选定①点(40°N、110°E正东1/4处),从该点出发向上游、下游确定15个定位点,并按图中标注的简易坐标画出小圆点。
2.从①点处向西经过各定位点到④点处用光滑曲线连接,注意②到③之间要先向正西,至100°E附近向南,达35°N经线后向东南与③点相连,画出黄河上游。
3.从①点处向东(南)经过各定位点到⑥点处用光滑曲线连接,画出黄河中下游。
4.可确定①为河口、②为兰州、④为源头、⑤为旧孟津、⑥为东营,并标注银川的位置(三)西部地区1.祁连阿金为等腰在图中以A点(40°N, 95°E)为顶点作等腰两边线,画出①为祁连山(至103°E的乌鞘岭——贺兰山东南分支,即可),画出②为阿尔金山。
高考地理数理(经纬网)位置定位方法地理事物的分布总是依存在一定的空间之上,其发生、发展也是要以一定的空间、区域为依托,只有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才能建立明晰的地理空间概念,也是地理思维的必要条件。
地理位置是中国和世界地地理理学习的主要课题,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其特定的地理空间位置,它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总是同它周围的位置产生密切的联系。
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特征,首先要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反映地理事物同周围地理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①、数理地理位置(即经纬度位置);②、自然地理位置,即海陆位置、地形位置、气候位置、以及河湖、海岸线等轮廓位置;③、政治地理位置,包括邻国、邻省、邻区位置和军事位置等,在地缘政治分析很有意义;④、经济地理位置,包括经济区划位置、资源位置、和交通位置等。
地理空间定位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地理区域的认识,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也是高考地理的重要课题,地理事物诸要素和经济部门在一地区的特殊结合,形成了一地区与其它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区域特点。
高考地理复习要求我们善于辨别地理的区域差异,掌握地理区域的区域特征,以便因地制宜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应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去认识地理事物,反之任何一道地理试题均应先明确其地理位置。
方能准确地进行地理事物分布、特点、成因和影响力的判断。
地理学科中的地域差异的观点、因地制宜的观点形成的前题是记住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域分布,这是高考地理列居第一位的能力要求。
地理图表有很强的兼容性和覆盖面,利用图表提供背景材料是地理高考题常用手法,是高考命题中不变的主题,是地理题的特色和昧力所在,是高考题理想的切入口,也是考查学生观察、判断、分析等综合能力的理想工具。
高考地理题中地理事物分布区域的判断大多在地图上进行,应养成“左图右书”,“文图转换”“数文转换”和“图文转换”的地理学习习惯,善于借助地图进行形象思维分析、判断。
地图的空间定位是考生解题的第一道门槛,也是文综的门槛,越过门槛,等同于“登堂入室”,高考试题将为你所左右,该题得分率一般都在80分以上,故提高地理区域的定位判断能力是提高高考地理试题成绩的关键。
地理框架知识整理——自然地理部分一、位置(经纬网区域定位)1、中国部分120°E,40°N:渤海,河北省与辽宁省交界处120°E,30°N:杭州120°E,23。
5°N:台湾海峡116°E,40°N:北京110°E,40°N:包头附近34°N:秦岭—淮河110°E,30°N:巫山以南110°E,20°N:海口100°E,40°N:河西走廊(酒泉)100°E,20°-30°N:横断山脉90°E,40°N:罗布泊90°E,30°N:拉萨西北80°E,40°N:塔里木盆地2、世界部分0°,50°N:英吉利海峡0°,0°:几内亚湾20°E,0°:刚果盆地30°E,40°N:土耳其海峡30°E,30°N:尼罗河入海口50°E,40°N:里海60°E,60°N:乌拉尔山60°E,45°N:咸海90°E,23.5°N:恒河入海口(达卡)100°E,0°:苏门答腊岛115°E,30°S:珀斯140°E,35°N:东京150°E,35°S:堪培拉90°W,30°N:新奥尔良(密西西比河入海口)80°W,10°N:巴拿马运河70°W,33°S:圣地亚哥60°W,30°S:拉普拉塔平原43°W,23。
5°S:里约热内卢60°W:南美洲中央经线100°W:北美洲中央经线80°E:印度中央经线;科伦坡20°E:非洲中央经线120°E—150°E:澳大利亚二、气候1、气候判断方式➢ 模式图(经纬度判断)➢ 特殊气候的关键数值热带季风:年降水量>1500mm 热带草原:年降水量<1000mm 亚热带季风:年降水量1000—1200mm 左右温带季风:年降水量500-800左右 温带海洋:年降水量>700mm 温带沙漠:年降水量<250mm2、影响气候的因素 方法一:➢ 纬度:气温——气温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
聚焦点一世界区域定位方法1.绝对定位(经纬网定位)经纬网成为区域地理试题中重要的背景要素,应该在脑中用重要的经纬线编织一个“数字化”的立体地球。
如选择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等经纬线,识记这些经纬线穿越的主要大洲、国家、地形区、河流、气候类型等,然后进行组合叠加,形成“脑图”。
要牢记各大洲东、西、南、北四个边缘大致的经纬度。
2.相对定位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
如下图:3.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定位如海陆轮廓的形状、地形起伏特点、河流弯曲入海状态、湖泊的形状、城市、人文建筑等特征,之后通过联想定位。
例1:下图为甲国略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甲国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平原为主的地形,所以农业产值占国民产值的比例很大B.东部临海,但全境仍为热带沙漠气候C.出口石油赚了很多钱,成为经济发达国家D.属于阿拉伯国家,大多数居民信仰基督教(2)关于甲国地理位置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南部B.与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等国家相邻C.位于波斯湾的西北部D.属于西亚的一个国家【技巧点拨】以题组思维解答选择题题组是在信息量丰富的图表或信息量较大的材料的基础上,设计若干个相关小题的试题组合,常以一拖二、一拖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即一则材料几个选择题。
题组综合性特别强,每个题组就是一个小专题,各小题之间联系密切,着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因此解题时应将题组看作一个整体。
当按题号依次解题有困难时,不妨先做该题组后面的试题,一般能够提供相关的解题信息。
【变式训练1】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1)~(3)题。
(1)该流域( )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2)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D.地面沉降(3)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聚焦点二中国区域空间定位方法1.根据经纬线定位(1)90°E经线穿过的区域: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东部、天山、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东部、阿尔金山、柴达木盆地西部、昆仑山、藏北高原、唐古拉山脉、藏南谷地、喜马拉雅山脉。
用经纬网进行区域的空间定位中国地理的区域定位1.主要经线经过的地形单元(自北向南)80°E经线依次穿过: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西缘、昆仑山脉、青藏高原西部、喜马拉雅山脉90°E经线依次穿过: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东缘、天山山脉、吐鲁番盆地、罗布泊、阿尔金山、柴达木盆地西缘、昆仑山、藏北高原、唐古拉山脉、藏南谷地、喜马拉雅山脉100°E经线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西部、祁连山脉、青海湖、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滇南谷地110°E经线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陕南谷地、巫山、雪峰山西侧、两广丘陵西侧、雷州半岛、琼州海峡、海南岛120°E经线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渤海、山东丘陵、黄海、太湖平原、浙闽丘陵、台湾岛西侧130°E经线依次穿过:三江平原、长白山2.主要纬线经过的地形单元(自西向东)北回归线穿过:云贵高原南部、两广丘陵、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峡、台湾山脉30°N纬线穿过:喜马拉雅山、藏南谷地、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舟山群岛、东海40°N纬线穿过:塔里木盆地、罗布泊、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太行山脉、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50°N纬线穿过: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黑龙江3.重要的经纬线交点北回归线和100°E、110°E,120°E的交点分别为:滇南谷地、西江中部平原、台西平原西缘30°N和90°E,100°E,110°E、120°E的交点分别为:藏南谷地北缘、横断山区、巫山以南、钱塘江口西南40°N和80°E,90°E,100°E、110°E,120°E的交点分别为:塔里木盆地西缘、罗布泊、河西走廊北部、鄂尔多斯高原、渤海50°N和120°E的交点为:大兴安岭西北部4.主要地形单元的经纬度范围青藏高原(78°E一103°E,28°N一38°N)内蒙古高原(100°E一120°E,40° N一45° N)黄土高原(105°E一115° E,35° N-40°N)云贵高原(100° E一110° E,23° N一28° N)东北平原(120°E一135°E,40° N一50° N)华北平原(115°E一120° E,33°N一40° N)长江中下游平原(110°E一120°E,28°N一33°“N)塔里木盆地(75°E一90°E,35°“N一43°N)准噶尔盆地(85°E一90°E,43°N一47°N)柴达木盆地(90°E一98°E,36°N一38°N)四川盆地(103°E一108°E,28°N一33°N)。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启东市长江中学施亚贤一、【课标内容标准】课题: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一一1.3利用经纬网定课标内容: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主语:学生行为动词:“确定”行为条件:“在地球仪上”行为结果:“某地点的经纬度”二、【课标标准解读】•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地图和其他资料:“经纬网图”、“台风位置示意图”示意图、地球仪确定:阅读地图,在图上找出某地点的经纬度。
地球的经纬度: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三、【教学目标预设】知识与技能: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竞争意识四、教学重难点1、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五、教学和设计:教学教学活动过程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思考与调整活动内容师生行为“15分钟温故、自学、一、新课导入及预习指导1、回顾经纬线、经纬度的一些教师课前检查了解学生教学目标:导入利用经群学”环节基本概念和特点2、对预习作业作适当的交流3、今年暑假云南鲁甸发生强震,地震台如何能迅速及时的报道地震的震中位置的?二、自学、群学《利用经纬网定位》学生围绕教材内容和预习作业题自学,并完成自主学习要求,先看书,后独立完成,小组核对答案,推选代表回答。
整个过程有疑问都可以自由提出完成预习作业情况。
教师布置学生自学,明确内容和要求,进行方法指导,并根据学生释疑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生生互动,质疑答疑。
让学生得出初步得出结论。
纬网确定位置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合作法、讲授法学生自学,群学,“20分钟展示交流质疑、训练点拨提高”环-Hj-展示、交流地球的经纬网上确定位置一、导入:今年数次空难令人触目惊心o茫茫太空专家们对这些飞机出事如何确定其位置的呢?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学生说出利用经纬网定位,然后讲述地球上某一点经纬网的表达方式。
第2课时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前面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初步认识了地球仪,本节课要求在之前的学习基础上深化,继续学习和认识经纬度和经纬网。
本节教学内容包括让学生认识经纬线的特点、经纬度的划分及变化规律、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以及经纬度的实践应用即经纬网定位。
经纬线和经纬网的学习和掌握,是进行区域定位的基础,也是整个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基础。
它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因此在学习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之前,必须先学习地球知识,它是地理知识的基础部分。
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经纬网等名词多为空间概念,七年级的学生因年龄较小,缺乏理性思维,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理解这些概念较为困难。
因此本节的教学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一个难点。
怎样帮助学生对这些空间概念建立直观的感知,了解这些名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本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七年级学生对地球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较少,空间思维能力较弱。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如果不能构建球体的空间概念,就很难理解经纬线的特征、经纬度的划分及变化规律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联系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创设教学情境,用好用活教材、地球仪和相关图像,使学生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利用经纬网给地表事物定位。
教学难点:东西半球的判读;利用经纬网定位。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地球仪,知道了地球仪的五要素(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举手发言)。
这节课,我们具体认识一下地球仪上的这些点和线。
二、探究新知(一)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1.活动探究:在自制地球仪上绘制纬线、经线,说出经纬线的特点。
(1)各小组拿出一个简易地球仪,教师解释纬线、经线的含义和特点,学生阅读教材P6-7的内容并进行理解,将纬线、经线绘制在地球仪上。
(2)小组展示绘制好经纬线的地球仪,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总结,比较纬线和经线的特点,区分经纬线。
重要经纬度30°N:杭州—黄山—九江(庐山)—武汉(南)—荆江分洪区—重庆(北)—成都(北)—峨眉山(3098)—贡嘎山(7556)—雅鲁藏布江谷地—拉萨40°N:鸭绿江口—辽东半岛—辽东湾—秦皇岛—北京—大同—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高原—嘉峪关—敦煌—塔里木盆地中北部—喀什(北)120°E: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高原—大兴安岭—秦皇岛—山东半岛—青岛—太湖—杭州—台湾海峡东南部(台南以西)110°E:白云鄂博—包头—鄂尔多斯高原—榆林市---晋陕峡谷西侧—华山—三峡(巫山)—张家界—桂林—玉林—雷州半岛—海口100°E:弱水—张掖—青海湖—龙羊峡—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香格里拉—玉龙雪山(5596)—丽江(三江并流东)—大理—西双版纳西部90°E:阿尔泰山—吐鲁番盆地—罗布泊可可西里—藏南谷地30°N:北非北部—开罗—波斯湾北岸(科威特)—巴基斯坦中北部—恒河上游—雅鲁藏布江谷地—杭州—夏威夷以北—加利福尼亚半岛北部—加利福尼亚湾北部—墨西哥湾北岸北回归线:撒哈拉沙漠中部—阿斯旺大坝—红海—阿拉伯半岛—霍尔木兹海峡以南(阿曼湾)—印度河河口—恒河三角洲(河口)—汕头—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佛罗里达海峡南回归线:纳米比亚中部—莫桑比克海峡南部—马达加斯加岛南部—印度洋—澳大利亚中北部—太平洋0°经线:伦敦—法国西部—西班牙东海岸—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0°,0°)180°经线:俄罗斯楚科奇半岛(白令海峡西)、阿留申群岛、夏威夷群岛(西)、新西兰(东)智利北部—阿根廷北部—巴拉圭中部—巴西里约热内卢赤道:几内亚湾、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印度洋、马来群岛、太平洋、安第斯山脉(北)、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河口、大西洋60°E:乌拉尔山——咸海——阿曼湾——印度洋120°E:菲律宾群岛以西——苏拉威西岛——澳大利亚西部150°E:澳大利亚东部120°w:美国西海岸75°w:美国东海岸、南美西海岸经纬线所经过的世界及中国重要区域及其相对位置世界纬线北极圈欧洲、俄罗斯北部、加拿大北部、美国阿拉斯加。
如何运用经纬网对区域进行空间定位-中国地理如何运用经纬网对区域进行空间定位——以中国为例经线和纬线是线,经纬线的交点是点,而一个国家(地区)是一个面。
在用经纬网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的时候,首先应该知道经纬线穿过的“面”有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其次要知道这个“面”里面有哪些重要的“点”(城市或者控制点);再次以这个“点”为中心,分析其四周有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即对地理事物进行准确的定位;最后,为了便于记忆,用“线”把这些地理事物联系起来。
1. 在经纬网中“面”的划分在对我国进行区域空间定位时,用23°26′N、30°N、40°N三条纬线和120°E、100°E、80°E三条经线进行区域划分。
依据我国各地区位置、气候、地形、经济联系等因素,把我国共分成六个区域(如表1)。
表1 中国区域划分2. 以城市(控制点)为中心,确定其周围的地理事物在找到控制点后,我们就以控制点为中心,识记控制点周围的地理事物(如表2)表2 控制点周围地理事物3. 用经纬线把地理事物联系起来在用经纬网对中国进行区域定位时,用80°E、100°E、110°E、120°E和23°26′N、30°N、40°N等经纬线为轴,把重要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如表3)。
我国的地理界线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一、中国区域定位常用经纬网二、中国主要地形区表解地形区分布位置经纬度范围特点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在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主要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主要是高原山地气候, 特点是“高”“寒”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是川;世界最高,中国最大 内蒙古高原内蒙古大部,甘宁冀部分,大兴安岭以西,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面坦荡,一望无际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部,在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祁连山东端以东。
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甘肃、宁夏的一部分; 有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黄土广布,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经纬线 穿过的主要地形区记忆方法纬线北回归线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北回归线东西穿,云南两广和台湾 30°N 冈底斯山脉、横断山脉、四川盆地、杭州湾冈底斯山、横断山、四川盆地杭州湾40°N 塔里木盆地,祁连山北侧、河套平原南侧、渤海湾 塔里木、祁连山北、河套南侧渤海湾 经 线80°E 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北侧 天山山脉塔里木、青藏高原穿西部 90°E 阿尔泰山、吐鲁番盆地、孟加拉湾 阿尔泰山、吐鲁番、可可西里、孟加拉湾 100°E河西走廊、祁连山、横断山脉、泰国湾河西走廊祁连山、横断山脉、泰国湾110°E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巫山、南岭、雷州半岛、海南岛蒙阴黄土渭秦巫、南岭雷半琼北部120°E 大兴安岭、渤海、长江三角洲、台湾海峡 兴安虎声吼、渤海水色秀、长江三角洲、台湾海峡游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在横断山脉以东,雪峰山以西,四川盆地以南。
包括云南东部,贵州大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地面崎岖,峰岭众多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天山与昆仑山之间沙漠戈壁广布,边缘有绿洲;分布着我国最大的沙漠,内流河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沙漠戈壁广布,边缘有绿洲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阿尔金山与祁连山和昆仑山之间海拨最高的盆地,内部多戈壁、沙漠、沼泽、盐湖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在巫山、大巴山、横断山、大娄山之间,紫色盆地内部为低山、丘陵、平原东北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环绕,南临渤海面积广大,山环水绕;黑土肥沃,有低地沼泽华北平原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临渤海、黄海地势平坦,开阔完整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抵海滨,沿长江东西延伸成宽窄不等的狭长形跨鄂、湘、赣、皖、苏、浙六省和上海市,主要由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平原及长江三角洲等平原组成地势低平,河汊纵横交织湖泊星罗棋布,“鱼米之乡”三、中国重要山脉经纬度及特征1、大兴安岭118°-123°E;°°′N 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