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集束化护理在癫痫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癫痫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方式与效果。
方法:在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癫痫患者中选取6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护理方式,研究组30例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结果:研究组癫痫患者的总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进行癫痫患者的护理时采用集束化护理的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自主护理及康复水平,缩短身体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癫痫;应用效果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病因种类较多,其涉及到了遗传、脑部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但最终归结于脑中神经元突然发生异常放电进而致使其大脑对应部分功能无法发挥作用,癫痫患者发病表现受异常放电位置、传递介质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主要有意识障碍、发作性运动、感觉障碍等类型[1]。
近年来,癫痫患者的护理方式方法滞后性越来越强,癫痫的死亡率越来越高,所以医护人员应加强对癫痫病预防、治疗与护理的研究[2]。
给予以上内容,本院进行了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癫痫患者护理中应用方式与效果的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一般资料在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癫痫患者中选取60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共30例,其中有男性14例,女性16例,在7-68岁之间,平均为(43.55±8.61)岁;对照组共30,其中有男性15例,女性15例,在8-79岁之间,平均为(43.83±8.98)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本院伦理委员会知晓并批准本次研究。
1.1.方法对照组癫痫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内容为:医院安排专业护士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与相关治疗、护理人员,同时进行健康知识培训;密切关注患者身体变强,如果发病,则及时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并进行治疗。
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目的探讨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治疗的60例癫痫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的SDS、SAS评分,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
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总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在改善癫痫患者负面情绪中有积极的作用,不仅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还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various forms of health education on epilepsy patients. Methods Sixty patients undergoing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ethods,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various forms of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DS and SAS scores,quality of life,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AS and SD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SAS and SDS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observation group intervention after the quality of life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as 96.7%,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in various forms has a positive effect in improving the negative emotion of epileptic patients. It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anxiety of the patients,but als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 Multiple forms of health education;Epilepsy;Negative emotions癫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
集束化护理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01-15T15:57:22.307Z 来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11月第11期供稿作者:刘欢[导读] 重庆市新桥医院癫痫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方式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的有效提升。
重庆市新桥医院重庆 400037摘要:目的:集束化护理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84例癫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用药情况、出现继发性损伤情况结果。
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用药情况、出现继发性损伤情况、发生持续状态的发生率分别是95.24%、85.71%、23.81%以及4.76%,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用药情况、出现继发性损伤情况、发生持续状态的发生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癫痫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方式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癫痫;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集束化护理最早是作为一种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的模式被引入到重症监护室中,在最近几年的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这是作为一种新型的医护模式引入到了实践过程,国内外的很多学者也开始探索的将集束化护理理念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利用[1],目的就是为了使得集束化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利用。
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癫痫患者,分别进行集束化护理方式和常规护理方式,分组进行治疗和护理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4年04月~2015年0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癫痫患者,每组各42例。
男42例,女42例。
护理组,年龄23岁到68岁之间,平均年龄(49.22±4.35)岁。
对照组,年龄23岁到68岁之间,平均年龄(49.23±4.36)岁。
癫痫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服药依从性、继发性损伤的影响董君[摘要]目的:评价集束化护理对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继发性损伤的价值。
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4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集束化护理,对比其效果。
结果:观察组自行停药人数比例、发生持续状态比例、继发性损伤比例分别为14.29%、8.57%、2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22.86%、41.43%(P<0.05)。
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升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继发性损伤,建议广泛应用。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癫痫;服药依从性;继发性损伤癫痈患者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等一过性的功能障碍,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1]。
此外,由于本病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癫痫患者都可以得到正规的治疗。
因此,针对癫痫患者的预防及合理的护理显得非常重要,但常规护理疗效并不是很好。
集束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它通过每一部分护理之间的有效协调,可明显提升护理的有效性。
本研究对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40例癫痫患者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4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
观察组:男39例,女31例,年龄区间23-65岁(42.57士6.19)岁;对照组:男35例,女35例,年龄区间25-67岁(48.49士8.23)岁。
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无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集束化护理。
集束化护理如下:1.2.1癫痫发作前(1)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个人史、既往史、家族史进行详细了解,明确癫痫发作的诱因,如饮酒、疲劳、光、声、水等,并有效避免。
能,尽量避免由药物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
(2)开展健康宣讲活动,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防止情绪激动,保持充足的睡眠,提升生活质量。
针对癫痫患者的护理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2-06-23T03:23:50.785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9期作者:郭怡菲张孙富【通讯】[导读] 对癫痫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护理效果。
郭怡菲张孙富【通讯】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目的:对癫痫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08例癫痫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n=54)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n=54)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
对比两组患者的癫痫持续状态、癫痫持续状态情况及服药依从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癫痫持续状态发生率为7.41%,继发性损伤发生率为11.11%,服药依从率为85.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78%、31.48%、59.26%,差异明显(P<0.05)。
结论:对癫痫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减少癫痫持续状态及继发性损伤,同时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癫痫;护理效果癫痫即“羊角风”“羊癫疯”,是一种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性疾病。
研究发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1周内发生癫痫的风险较高,且开放性颅脑损伤的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闭合性损伤患者[1]。
患者癫痫发作后,可加重脑缺氧、脑水肿,导致病情恶化。
因此,做好癫痫预防及护理非常重要。
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整合多种护理措施的护理方案,研究认为,与单独执行每一元素相比,综合应用各元素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结局[2]。
因此,本文将对癫痫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08例癫痫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
观察组54例,男/女为29/25例,年龄31~78岁,平均(46.29±6.82)岁。
健康教育在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在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选癫痫患者84例(2019.01-2020.12),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乙组,各42例。
各予常规护理、常规+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应用效果及治疗依从性。
结果乙组疾病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均高于甲组(P<0.05)。
结论在癫痫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效果明确,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而且治疗依从性较高,推荐使用。
[关键词]:癫痫;健康教育;应用效果;治疗依从性癫痫为常见病,是一种神经性系统疾病。
癫痫患者容易出现意识丧失、肌肉降脂、尿失禁等症状,容易对患者心理、生理以及认知产生影响,并且威胁患者的正常生活、生存质量[1]。
当前,临床尚无根治性方案,患者只能通过长期坚持药物治疗,以减缓症状发作时间及次数[2]。
然而,部分患者对疾病认知度较低,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
因此,加强健康教育已成为癫痫患者护理中的焦点。
基于此,笔者以癫痫患者为例,予健康教育,评价应用价值。
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纳入癫痫患者84例,均选自2019.01-2020.12。
84例患者,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乙组,各42例。
甲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18-78(41.25±5.23)岁;病程1-5(3.03±0.98)年。
乙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18-80(41.53±5.19)岁;病程1-6(3.12±0.93)年。
两组组间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甲组(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指导用药,以口头、书面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等。
乙组(常规+健康教育):常规护理同甲组。
健康教育:⑴积极普及疾病知识:护士需耐心、详细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了解癫痫疾病,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癫痫是一种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在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后出现,有意识障碍、持续痉挛等表现,特点体现在突发性,很难行癫痫预防。
抗癫痫药物为癫痫治疗主要途径,经规律性服药,可抑制癫痫发作,但患者对癫痫健康知识了解有限,癫痫长时间未发作后,患者警惕意识降低,有服药不依从的情况,使癫痫反复发作,让癫痫患者受到异样眼光,内心压力会增加[1]。
癫痫常规护理主要是针对癫痫发作后行癫痫控制,减少癫痫并发症,但很难抑制癫痫发作。
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它以循证为基础,通过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提高对癫痫的认知,改善患者对癫痫治疗用药的配合度,从而减少癫痫发作,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2]。
故本研究对癫痫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观察集束化护理对癫痫患者疾病认知及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医院2017年2月- 2021年2月收治的6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具有癫痫的临床表现,经脑电图诊断标准确诊为癫痫。
排除标准:不具备临床配合能力;除癫痫外有其他脑血管疾病存在,既往有精神病史。
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成2组,每组30例。
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0~51岁,平均35.83±4.26岁;病程5~24个月,平均14.38±1.64个月。
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1~52岁,平均36.49±4.74岁;病程4~25个月,平均15.19±1.77个月。
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了解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案,自愿参加本次探讨研究。
1.2 护理方法1.2.1 对照组 按照癫痫常规护理,首先提供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由当班护士或者管床护士进行疾病健康宣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按医嘱正确服药,观察服药后的药效及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及家属在癫痫发作时的应急处理,如在患者口腔内放置压舌板或者毛巾,防止患者舌部受伤;保护下颌,防止脱臼;轻抚四肢,防止跌倒受伤;出院时再次强调疾病健康知【摘要】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癫痫患者疾病认知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38•癫痫是一种神经类疾病,它主要是由大脑皮层的非正常的放电而引起的,一般表现为短时间的脑部功能异常的疾病。
该疾病在我国的患病人数已经超过了600万,同时每一年新发病的患者人数都会达到60万~70万[1]。
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与对这些癫痫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方式的临床效果的观察。
现将结果公布如下: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选择从2011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来我院就诊的癫痫患者,共选择132例患者,这组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
选择从2013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来我院就诊的癫痫患者,共选择132例患者,这组研究对象则选用集束化护理这一新型的护理概念。
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有124例,女性患者有140例;年龄为20~51岁,平均年龄是(35±4.8)岁。
选择的条件是按照国际癫痫的诊断标准,并经神经科专家诊断为癫痫的患者。
第一组的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64例、68例;其年龄分布20~49岁,平均年龄是(34±4.4)岁。
第二组的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60例、72例;其年龄分布20~51岁,平均年龄是(35±5.2)岁。
在A、B组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全部研究对象均采用同样的临床治疗方式。
第一组的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第二组则采用集束化护理的新模式。
按照国际的护理的标准,整理相关的护理行为并最终做成一个护理癫痫患者的护理流程。
在护理的过程中要严格的实施无菌措施,尤其重视手部卫生的保持,从而减少因护理引起的感染的概率。
①集束化护理培训:首先对第二组的护理人员进行集束化护理方面知识培训,培训的方面主要有手部卫生、消毒方式等。
结束培训之后,在平常的护理过程中,以一周的时间为单位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
②无菌化护理:在护理的整个过程中,都应重视每个护理环节的无菌和消毒的意识,护理用品要保证其无菌性,其中手部的无菌更应予以重视减少因护理引起的感染等问题。
集束化护理在癫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在癫痫患者中的运用效果与临床价值。
方法:抽选到我医院收入的癫痫患者共52例为探究样本,时间控于2022年2月-2023年2月。
然后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小组分配,其中参考组(26例)实施常规化护理,探究组(26例)实施集束化护理。
结果:探究组的癫痫发作控制时间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参考组(P值<0.05)。
结论:在癫痫患者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其临床效果要优于常规化护理,不仅可以缩短癫痫发作控制时间,还能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总之,该护理方案更值得借鉴。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癫痫;常规化护理癫痫属于临床中的常见类病症,会对病患的生活质量等产生影响,其重要的症状表现为意识与运动以及感觉等的障碍。
这种疾病是因为脑神经过多放电所致,但是致病因素又很复杂。
疾病进行发作的时候,病患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间歇性的紊乱问题,严重的会致使其出现暴力行为导向。
按照相关的数据调查呈现:显现病死率在每年逐渐增高,及时的实施有效性干预方式能够全面降低病患疾病的产生率,进而改变他们的生活水准[1]。
基于此,选定我医院收入的52例癫痫患者(2022年2月-2023年2月)为探究样本,经集束化护理的干预后临床效果较好,详细的护理干预报告为:1资料、方法1.1资料抽选到我医院收入的癫痫患者共52例为探究样本,时间控于2022年2月-2023年2月。
然后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小组分配,其中参考组(26例):男性有13例,女性有13例,年龄数据19岁到84岁不同,均值维持(46.22±2.10)岁。
探究组(26例):男性有12例,女性有14例,年龄数据19岁到84岁不同,均值维持(46.88±2.66)岁。
以上的资料信息实施统计,结果为P值>0.05。
1.2方法参考组实施常规化护理,当病患入院以后需先咨询他们有无掌握到疾病知识内容,对其有关注意内容予以讲解,且落实好心理层面的安抚,对紧张或是不安心情给予缓解,还要观察他们在病情上的改变,指导着他们出院之后进行自我护理干预的事项。
140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September. 2019, Vol. 33, No.9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作者单位: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神经内一科,天津 300300徐亮【摘要】目的 针对癫痫患者的护理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方法 选取2016年1—7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8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先后均分为对照组39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39例,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经过护理干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状况。
结果 治疗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状况评估分数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针对癫痫患者的护理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集束化干预;护理;癫痫;生活质量;随访;对照试验【中国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004-6763(2019)09-0140-02doi :10.3969/j.issn.1004-6763.2019.09.072癫痫还可叫做“羊癫风”或“羊角风”,因为大脑神经系统突然出现异常,影响了大脑功能短暂性障碍的一种复杂性疾病[1]。
有我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大概有900万的人群患有癫痫,每年有500多万的人群活动性癫痫发作,并且患癫痫的人群还在逐渐增多,是我国位于头痛之后的的第二大神经系统多见疾病[2-3]。
现治疗手段可根据病情发展选择手术或药物来治疗,大部分癫痫患者对药物治疗效果控制良好,但还有少部分患者药物控制不满意就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通过对迷走神经和电疗刺激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但其不良反应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认知等一些列问题。
这就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来达到提高治疗的效果[4]。
此次针对癫痫患者的护理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方式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
癫痫患者行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作者:牛家秀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36期[摘要]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2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进行护理。
比较两组的服药依从性、继发性损伤发生率和持续状态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癫痫;集束化护理;服药依从性;继发损伤[中图分类号] R74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c)-0135-03癫痫也被称为“羊癫风”或“羊角风”,是指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出现异常放电,导致大脑功能出现短暂性障碍的慢性疾病。
研究显示,我国癫痫发病率约为7.0‰[1]。
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护理干预措施,经临床证实,每一个元素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结局,与单独执行比较,共同实施更能提高结局[2-3]。
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61例癫痫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2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
观察组中,男42例,女19例;年龄24~67岁,平均(35.2±4.3)岁。
对照组中,男40例,女21例;年龄25~68岁,平均(35.5±4.5)岁。
两组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案,观察组主要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护理前准备工作首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评估,对抢救、治疗以及预后各个环节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最终制订护理干预措施和随访方案,在每项子方案结束后,根据患者情况增加或减少元素。
安排返修癫痫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临床症状控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发布时间:2021-07-20T11:52:53.517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0期作者:姜美玲张文雅[导读] 探讨癫痫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临床症状控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成效。
姜美玲张文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4医院神经内科吉林长春 130000摘要:目的:探讨癫痫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临床症状控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成效。
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完成研究,研究期内纳入80名癫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模型对患者进行分组,共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两组,前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后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
结果:在癫痫的控制时间与每日发作次数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癫痫患者而言,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其控制癫痫病情,改善生活质量,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癫痫;集束化护理干预;临床症状控制;生活质量癫痫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功能失调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神经功能障碍。
癫痫又属于慢性病的一种,存在反复发作的特但。
在发病期间,患者的细胞正常代谢功能将会受到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也将受到破坏。
因此,针对癫痫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控制十分重要。
集束化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综合护理方案[1]。
本次研究就此进行探讨,围绕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成效,以80名癫痫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了对照试验,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围绕80名癫痫患者展开,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患者中纳入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模型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n=40),予以常规护理,一组命名为观察组(n=40),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无基础资料差异,患者之间能够比较(p>0.05)。
集束化护理在癫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艳;朱琴;周珊珊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24(40)2
【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癫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62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癫痫发作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
护理后,两组癫痫发作频率及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短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集束化护理在癫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控制癫痫发作,缓解患儿不良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总页数】3页(P118-120)
【作者】王艳;朱琴;周珊珊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2
【相关文献】
1.集束化护理在癫痫救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集束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食管闭锁患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4.集束化护理在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5.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儿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癫痫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郑小卫
来源:《健康周刊》2017年第33期
【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癫痫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100例癫痫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案,观察组则采取集束化护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发作频率、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继发性损伤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在各项观察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癫痫患者;健康教育;临床效果
癫痫(epilepsy)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
据中国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国内癫痫的总体患病率为7.0‰,年发病率为28.8/10万,1年内有发作的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4.6%[1]。
据此估计中国约有900万左右的癫痫患者,其中500~600万是活动性癫痫患者,同时每年新增加癫痫患者约40万,在中国癫痫已经成为神经科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病。
集束化护理(Bundles of Care)是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
它是由美国健康促进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improvement,IHI)首先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帮助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尽可能优化的医疗护理服务和护理结局[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癫痫患者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17岁~65岁(41.6岁±3.0岁);将2014年1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癫痫患者为观察组,女26例,男性24例,年龄20岁~68岁(43.3岁±3.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宣教,即由责任护士口头简单讲解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
观察组利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从入院到出院的系统、及时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1.2.1健康教育实施方法由健康教育时间、健康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执行日期、效果评价及执行者签名等部分组成。
观察组患者由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入院介绍后发放健康教育表,详细解释有关内容,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住院治疗过程中责任护士根据健康教育计划表
的内容及患者的需求进行反复的评估、教育、评价,及时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若效果不佳则再次给予宣教,直到患者掌握为止。
护士长不定期地检查效果。
1.2.2健康教育内容
1.2.2.1入院第1-3天: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主治医生、责任护士。
同时还从患者的自身状况等方面个体化地向患者介绍其患上癫痫的原因,让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初步的了解。
1.2.2.2住院2-3周:由于癫痫患者大多数是以癫痫频繁发作为主要症状而入院,所以易紧张、焦虑不安,并对频繁发作有恐惧感。
应向患者介绍发病原因、告知患者诱发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紧张,增强战胜疾病信心。
加强饮食指导,饮食要有节制、有规律、忌暴饮暴食和饥饿,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讲解饮食注意事项;
1.2.2.3住院4-5周:用药指导讲解药物作用,按时服药,切忌突然停药,或间断、不规则服药等。
如需增加或减少药量或更换药品,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控制发作半年就自行停药,
1.2.2.4出院指导:向患者解释控制癫痫病发作需长时间服药的道理,在院外仍要注意按时服药或定期门诊复查。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多、过饱、便秘、睡眠不足和情感冲动,勿受凉、淋雨及用过冷或过热的水洗澡。
避免感染。
适当活动,除危险性工作外,不宜过分限制活动。
平时随身携带疾病卡片,注明姓名、年龄、住址、单位、病名、电话号码、发作时的处理方法等,以利及时抢救和治疗。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发作频率、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继发性损伤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3 讨论
癫痫为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性的脑功能失调综合征,是神经系统中的常见疾病,发病率仅低于脑卒中。
通过对癫痫患者实施集束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3]。
集束化护理能够使患者及家属更加积极地配合医师,提高出院随访率并加强护理干预,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继发性损伤和持续状态发生率。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发作
频率、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继发性损伤情况。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集束化护理策略指导下的健康教育是应用临床上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制定出规范的针对性健康教育内容,能真正为患者提供安全、经济、高质量护理的保证。
通过对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指导下的健康教育,能真正使患者迅速了解其健康状况及治疗的相关信息,增加了对疾病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了解,能真正实现患者参与疾病的自我护理。
集束化护理指导下的健康教育更是一种科学的高效的护理模式,不但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地、主动地开展工作,而且有规范护理行为,更好地开展优质服务等重要作用。
使患者尽快康复,减少继发性损伤,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笑蕾,卜淑霞. 健康教育在癫痫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7):319.
[2] 霞,孙艳杰. 集束化护理在癫痫专科病房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2015,17(02):192-193+196.
[3] 鲜,郑雨婷. 癫痫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4):251-252.。